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指南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勋 冯录召 +17 位作者 杜小幸 韩克军 李家斌 卢洪洲 卢金星 马小军 彭质斌 王大燕 王一民 肖永红 徐金富 曾玫 张阳 赵赛 宗志勇 吴安华 李六亿 刘运喜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71-885,共15页
为了加强中国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流感疫苗的接种,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联合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联盟制定了《中国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指南》。本指南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专家意见,主要关注了7个临床相关问题,并根据... 为了加强中国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流感疫苗的接种,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联合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联盟制定了《中国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指南》。本指南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专家意见,主要关注了7个临床相关问题,并根据牛津循证医学中心2011版证据质量评估表对研究进行证据评级,最终形成推荐意见。指南强调了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接种流感疫苗的重要性,降低自身流感患病率可有效减少医院传播风险。本指南建议:如无禁忌证,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均应积极接种流感疫苗。推荐对感染传播风险极高的工作人员、高危人群和孕妇优先接种流感疫苗。另外,指南还提供了疫苗的选择、接种时间及接种频次的建议。鉴于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偏低且地区差异明显,本指南建议进一步加强关于流感疫苗接种的健康教育,根据各个省市区具体情况,采取“多元化”方法,积极开展有组织的接种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疫苗 预防接种 医疗机构 工作人员
下载PDF
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下的卫生应急资源预警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晴 杨媛 +4 位作者 张婷 李刚 徐莉立 冯录召 杨维中 《首都公共卫生》 2022年第4期208-211,共4页
医疗卫生应急资源需求评估在传染病预警与资源管理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医疗卫生资源需求现状,概述医疗卫生应急资源的分类和需求评估方法,并从预警角度提出医疗卫生应急资源需求未来的研究问题,... 医疗卫生应急资源需求评估在传染病预警与资源管理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医疗卫生资源需求现状,概述医疗卫生应急资源的分类和需求评估方法,并从预警角度提出医疗卫生应急资源需求未来的研究问题,为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下的卫生应急资源预警与管理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应急资源 预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发突发传染病
下载PDF
部分国家和地区重点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监测情况概述
3
作者 胡婷 彭质斌 张彦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0-304,共5页
呼吸道病毒感染传播速度快,部分疾病甚至可引起全球性流行。为探索如何更好地开展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监测,本文检索查阅美国、欧盟、中国等的重点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监测情况,并针对性提出加强信息化建设、丰富监测手段、加强早期监测... 呼吸道病毒感染传播速度快,部分疾病甚至可引起全球性流行。为探索如何更好地开展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监测,本文检索查阅美国、欧盟、中国等的重点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监测情况,并针对性提出加强信息化建设、丰富监测手段、加强早期监测预警机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呼吸道传染病 监测 描述性综述
原文传递
新发呼吸道传染病多渠道监测和多维度预警体系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马宇航 殷一 +6 位作者 江欣 佟训靓 李燕明 王丽萍 冯录召 杨维中 彭志行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9-535,共7页
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流行让全世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让传染病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呼吸道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历程,探讨了传染病监测预警的未来发展趋势,对新出现的传染病监测方法、预... 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流行让全世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让传染病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呼吸道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历程,探讨了传染病监测预警的未来发展趋势,对新出现的传染病监测方法、预警模式进行综述,寻求未来构建传染病多渠道监测和多维度预警系统的方法,为提升我国新发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水平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传染病 监测预警 多渠道监测 多维度预警
原文传递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部分传染病防控形势与对策建议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程颖 李娟 +11 位作者 彭质斌 张慕丽 秦颖 杨孝坤 李志丽 赵宏婷 孙成玺 马吉祥 高欣 安志杰 殷大鹏 李中杰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8-32,共5页
随着我国逐步步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群占比越来越大,其健康受到慢性病和传染病的双重威胁。传染病种类繁多,针对成年人的重要疫苗可预防传染病有流感、肺炎球菌性疾病和带状疱疹等,另外新发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造成了全世界的大流行,... 随着我国逐步步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群占比越来越大,其健康受到慢性病和传染病的双重威胁。传染病种类繁多,针对成年人的重要疫苗可预防传染病有流感、肺炎球菌性疾病和带状疱疹等,另外新发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造成了全世界的大流行,死亡人群中老年人占比最高,对老年人的健康造成重大威胁。本研究主要针对老年人群的疫苗可预防疾病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进行概述,总结老年人群所面临的部分传染病问题,并提出防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肺炎球菌 带状疱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老年人
原文传递
医疗机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监测预警研究进展
6
作者 郭玉清 林帆 +5 位作者 李柏松 吴彦霖 李开明 郑亚明 李刚 王丽萍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441-449,共9页
目的 使用系统综述的方法对全球发热呼吸道症状监测预警系统现状进行梳理,为我国推进医疗机构发热呼吸道症状监测预警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截至2022年10月发表... 目的 使用系统综述的方法对全球发热呼吸道症状监测预警系统现状进行梳理,为我国推进医疗机构发热呼吸道症状监测预警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截至2022年10月发表的症状监测预警相关文献。根据预先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信息。对纳入文献的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情况、发热呼吸道症状病例定义、数据收集方式、预警模型应用与评估等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共纳入48篇文献。根据纳入文献确定发热呼吸道症状监测预警系统27个,其建设应用目的主要是实现疾病早期预警及指导快速启动公共卫生行动,突发传染病疫情应对、大型活动保障及生物恐怖事件处置等加速了系统的建立与探索研究。发热(12/17,70.6%)、咳嗽(14/17,82.4%)、呼吸困难(11/17,64.7%)、咽痛(10/17,58.8%)和胸痛(8/17,47.1%)等为纳入发热呼吸道症状病例定义的首选症状。13个(13/27,48.2%)系统采用自然语言算法或计算机程序等数据自动获取技术,实现对源自医院常规诊疗产生的主诉文本/诊断代码等监测病例信息自动采集与分类,主要分布于欧美国家。全球症状监测预警系统常用的预警模型主要为时间序列预警模型,如累积和模型(CUSUM)、早期异常报告系统(EARS)中的C1、C2、C3模型以及指数加权移动平均(EWMA)模型。结论 发热呼吸道症状监测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预警的有效补充,技术进步使得数据自动提取和分析成为可能,报告更接近“实时”。我国应加强相关研究与实践,以期尽快建立基于医疗机构自动感知的发热呼吸道症状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关口前移,进一步提升我国急性严重呼吸道传染病监测预警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监测 早期预警 医疗机构 发热呼吸道症状
原文传递
2021年我国夏季重点传染病疫情形势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耿梦杰 任翔 +15 位作者 彭质斌 常昭瑞 陈秋兰 李昱 牟笛 刘凤凤 李超 李静欣 谢怡然 王大燕 李建东 魏建春 姜海 王赢 王丽萍 张彦平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11-817,共7页
目的评估2021年全国夏季重点传染病疫情形势,为进一步做好夏季重点传染病监测与防控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根据我国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流感专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监测数据,在对2021年1—5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监测数据以及2017—2... 目的评估2021年全国夏季重点传染病疫情形势,为进一步做好夏季重点传染病监测与防控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根据我国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流感专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监测数据,在对2021年1—5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监测数据以及2017—2020年同期疫情形势进行分析基础上,采用专家会商法,研判我国2021年夏季重点传染病的疫情形势。结果2021年截至5月23日,全国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47万例,较2020年同期(260万例)下降5%;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后,报告发病数较2019年同期(426万例)下降42%,较2017—2019年同期平均水平(324万例)下降24%;死亡7162例,较2020年同期(11671例)下降39%,较2017—2019年同期平均(7639例)下降6%。布鲁氏菌病报告病例数(2.7万)较2020年同期上升73%,较2017—2019年同期平均上升70%,内蒙古布鲁氏菌病发病率自2017年开始迅猛上升,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自2018年呈上升趋势。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43万例)和重症数(433例)较2020年同期分别上升985%和1070%。全国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5例,较2020年同期(110例)下降86%。报告炭疽病例59例,较2020年同期(47例)略有增加。流行性感冒报告病例数(10.7万例)较2020年同期下降90%。2021年我国内地共报告11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较往年略有增加,均为散发。结论2021年1—5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总体低于往年同期平均水平,夏季仍将继续维持总体平稳态势。预计夏季布鲁氏菌病、手足口病、登革热、炭疽的发病水平将呈现上升趋势,应加强对这些夏季重点传染病的监测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重点传染病 疫情形势 研判 防控建议
原文传递
现阶段传染病监测预警工作的重点、难点和优化思路 被引量:5
8
作者 陈伟 任翔 +6 位作者 耿梦杰 邓源 黄硕 刘才兄 王瑞瑶 陈钟鸣 王丽萍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0-733,共4页
传染病监测预警是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传染病监测预警工作的发展历史,就如何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分析现阶段传染病监测预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并提供相对应的优化思路,以期为传染病监测预警相关研... 传染病监测预警是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传染病监测预警工作的发展历史,就如何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分析现阶段传染病监测预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并提供相对应的优化思路,以期为传染病监测预警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监测 预警 系统
原文传递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 被引量:10
9
作者 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 彭质斌 +1 位作者 冯录召 王大燕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07-1530,共24页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变, 传播迅速, 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 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暴发疫情。每年季节性流感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变, 传播迅速, 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 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暴发疫情。每年季节性流感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 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 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2023年2月中旬至4月底, 我国呈现一波以甲型H1N1亚型为主的流感流行季, 强度略高于新冠疫情前的自然流行年份, 今冬明春可能会面临新冠、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交互或共同流行的风险。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减少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 可以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危害及对医疗资源的挤兑。我国现已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和三价减毒活流感疫苗(LAIV3), 其中IIV3和IIV4包括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 LAIV3为减毒疫苗。流感疫苗在我国属于非免疫规划类疫苗, 居民自愿接种。自2018年起,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每年流感流行季之前均更新并印发当年度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年9月以来, 新的研究证据在国内外发表, 新的流感疫苗在我国上市, 为更好地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使用工作, 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收集和整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 在2022年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和修订, 形成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本指南更新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 增加了新的研究证据, 尤其是我国的研究结果, 包括流感疾病负担、疫苗效果、疫苗安全性监测、疫苗预防接种成本效果等;第二, 更新了一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的流感防控有关政策和措施;第三, 更新了2023-2024年度国内上市使用的流感疫苗种类;第四, 更新了本年度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组分;第五, 更新了2023-2024年度的流感疫苗接种建议。本指南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18岁人群可在一次接受免疫服务时, 在两侧肢体分别接种灭活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18岁人群, 建议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接种间隔>14 d。对可接种不同类型或不同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 可由受种者自愿选择接种任何一种流感疫苗, 无优先推荐。结合流感疫情形势和多病共防的防控策略, 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 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①医务人员, 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②≥60岁的老年人;③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人群;④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⑤孕妇;⑥6~59月龄儿童;⑦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⑧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对于接种灭活流感疫苗, 6月龄~8岁儿童首次接种流感疫苗的应接种2剂次, 间隔≥4周;2022-2023年度或以前接种过1剂次或以上流感疫苗的儿童, 建议接种1剂次;≥9岁儿童和成年人仅需接种1剂次。对于接种减毒活流感疫苗, 无论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 仅接种1剂次。建议各地在疫苗供应到位后尽早开展接种工作, 尽量在当地流感流行季前完成接种。同一流行季, 已按照接种程序完成全程接种的人员, 无需再次接种。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灭活流感疫苗。接种单位在整个流行季都可以提供接种服务。本指南适用于各级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接种单位等从事流感防治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 本指南今后亦将定期更新、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疾病负担 疫苗 预防接种 技术指南
原文传递
人腺病毒呼吸道感染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9年版) 被引量:39
10
作者 许文波 +1 位作者 曹彬 李中杰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88-1093,共6页
人腺病毒是人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其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近年来,我国不断出现由人腺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个别地区报告聚集性的重症病例.为指导各地做好人腺病毒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控制工作,制定本指南供参照使用.本指... 人腺病毒是人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其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近年来,我国不断出现由人腺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个别地区报告聚集性的重症病例.为指导各地做好人腺病毒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控制工作,制定本指南供参照使用.本指南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等方面对人腺病毒感染进行了概述,确定了实验室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重症与危重症人腺病毒肺炎病例的定义,规范了病例发现与报告、暴发疫情处置工作流程,梳理了重点场所预防控制措施和个体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呼吸道感染 预防控制 技术指南
原文传递
重要呼吸道传染病智慧化监测预警与有效应对策略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金龙 陈涛 +6 位作者 任翔 张巍巍 韩雅俊 王大燕 王世文 何广学 舒跃龙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75-1178,共4页
全球新发突发传染病不断出现,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影响。本文通过不同渠道收集有关资料,试图梳理我国呼吸道传染病监测预警发展和现状,探讨采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建立智慧... 全球新发突发传染病不断出现,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影响。本文通过不同渠道收集有关资料,试图梳理我国呼吸道传染病监测预警发展和现状,探讨采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建立智慧化新发突发呼吸道传染病监测预警平台。运用统一关键数据标准、口径,打通部门之间数据壁垒,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实时自动采集与传染病有关的数据信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建立相关数据模型,强化数据分析应用,达到早期识别和预警,做到遏止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和传播。同时,在疫情防控过程中能够实时获得疫情的发生发展趋势,及时提出科学精准的有效防控策略。不断提升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保障我国生物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呼吸道 新发突发传染病 监测预警 智慧化 云计算
原文传递
民营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漏报现状调查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晴 赵宏婷 +3 位作者 刘丹 夏云婷 王珊 姜晓红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34-638,共5页
目的:了解民营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现状和漏报率,探讨民营医疗机构在传染病报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其规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查阅资料、面对面访谈的方式,收集2019年1—5月反映北京市朝阳区具有网络直报权限的16家民营医... 目的:了解民营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现状和漏报率,探讨民营医疗机构在传染病报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其规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查阅资料、面对面访谈的方式,收集2019年1—5月反映北京市朝阳区具有网络直报权限的16家民营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现状的定量数据和定性资料。用率、构成比等指标对样本特征及调查指标进行描述,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朝阳区具有网络直报权限的16家民营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为11.73%,漏报率居前3位的传染病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00.00%)、生殖器疱疹(100.00%)和病毒性肝炎(96.36%);住院部漏报率高于门诊部,慢性传染病的漏报率高于急性传染病;民营医疗机构存在传染病诊断培训不足,自查等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结论:朝阳区民营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漏报率较高,其中以慢性传染病漏报最为严重。需加强传染病诊断培训,紧密结合电子信息系统进一步规范医院传染病报告流程以减少漏报,为医院传染病防控建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医疗机构 传染病报告 漏报 医院管理
原文传递
大数据在传染病监测预警中的主要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邓源 任翔 +4 位作者 黄硕 刘才兄 张翠红 陈伟 王丽萍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04-1010,共7页
开展传染病监测预警是有效防控传染病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从2004年建立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和2008年正式启用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至今,发现其存在数据来源单一、内容简单、预警时间关口相对滞后等问题,难以满足新突发传染病及不明... 开展传染病监测预警是有效防控传染病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从2004年建立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和2008年正式启用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至今,发现其存在数据来源单一、内容简单、预警时间关口相对滞后等问题,难以满足新突发传染病及不明原因疾病等的早期预警需求。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传染病诊疗和监测技术手段不断提升,与大数据有关的传染病早期预警研究与实践已逐渐成为热点。本文简要介绍了大数据的定义及特征,系统梳理了传染病相关大数据中各类数据源在传染病监测预警中的发展、应用实践、优势与局限性,概述了大数据的主要分析技术方法,以期为我国建立基于大数据的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和平台提供参考,进一步提升传染病监测预警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传染病 监测预警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的实验室检测和预防控制资源需求评估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晴 张婷 +15 位作者 杨媛 陈方媛 戴佩希 贾萌萌 冷志伟 马礼兵 杨津 亓蔚然 张惺惺 慕莹 陈思雅 徐韵韶 曹琰琳 杨维中 杨涛 冯录召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83-991,共9页
目的快速评估不同情景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实验室检测和预防控制(防控)资源需求数,为传染病流行做好产能规划、储备分配和资金筹集方面的准备。方法基于引入无症状感染者和确诊住院患者的易感者-潜隐者-传染者-移除者传播动力... 目的快速评估不同情景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实验室检测和预防控制(防控)资源需求数,为传染病流行做好产能规划、储备分配和资金筹集方面的准备。方法基于引入无症状感染者和确诊住院患者的易感者-潜隐者-传染者-移除者传播动力学模型,构建COVID-19不同流行情景并预测住院/隔离人数,结合当前我国防控策略,评估各情景下开展实验室检测和预防控制时所需资源数。结果COVID-19发生社区传播及局部地区暴发且实施全员核酸检测时,我国现有实验室检测及预防控制所需医用个人防护用品及设备资源产能尚可满足需求,但人力资源储备与所需相差3.3~89.1倍不等。无症状感染者比例的增加也加剧了人力需求及防控难度。当≥50%人群获得疫苗保护时,适当调整防控措施,可降低资源需求。结论当前我国仍亟需进行实验室检测和预防控制的人力储备,以应对难以预见的COVID-19疫情。需考究全员核酸检测对人力资源的挑战及实施的必要性。实施非药物干预措施,鼓励公众接种COVID-19疫苗,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疾病流行带来的卫生资源需求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卫生资源需求 COVID-19疫苗接种 传播动力学模型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我国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与趋势分析
15
作者 张雨桐 宋杨 +3 位作者 刘凤凤 丁凡 刘言哲 常昭瑞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3年第4期186-190,227,共6页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我国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科学应对和防控手足口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国2023年1—6月手足口病病例报告情况、肠道病毒血清型构成情况等进行分析,并与2017—2019...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我国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科学应对和防控手足口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国2023年1—6月手足口病病例报告情况、肠道病毒血清型构成情况等进行分析,并与2017—2019年和2020—2022年的同期平均水平进行对比;采用移动流行区间法(moving epidemic method,MEM)评估2023年1—6月我国手足口病的流行强度。结果2023年1—6月,全国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57940例,报告发病率为39.68/10万,低于2017—2019年同期平均报告发病率(64.97/10万),高于2020—2022年同期平均报告发病率(26.37/10万)。从发病趋势来看,2023年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较往年推迟,第20周报告病例数快速上升,第26周达到极高流行水平。从病原构成来看,2023年1—6月全国报告的实验室确诊病例中,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sckievirus A16,CV-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病例构成比分别为14.31%(4694/32804)、12.18%(3995/32804)和73.51%(24115/32804);与2017—2019年和2020—2022年同期平均水平相比,EV-A71和CV-A16构成比均下降,而其他肠道病毒构成比均上升。MEM评估结果显示,2023年上半年南方手足口病总体流行强度高于北方,其中广东处于极高流行水平,江西和湖南处于中流行水平,贵州、四川、湖北、重庆和浙江处于低流行水平。结论2023年,我国手足口病春夏季发病高峰后移,峰值明显高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前同期平均水平,南方省份流行高峰早于北方省份。建议各省密切关注本省手足口病流行状况动态变化,做好疫情分析和风险评估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趋势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监测预警
下载PDF
气候要素对我国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感染暴发的影响分析
16
作者 翟梦滢 汤巧雨 +5 位作者 李永红 吕祎然 王裕 施小明 冉陆 王姣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54-161,共8页
目的探索气候要素对我国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感染暴发(简称“人诺如病毒暴发”)的影响,为制定精细化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2012—2018年人诺如病毒暴发的日病例报告信息及日气象资料。运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 目的探索气候要素对我国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感染暴发(简称“人诺如病毒暴发”)的影响,为制定精细化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2012—2018年人诺如病毒暴发的日病例报告信息及日气象资料。运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识别人诺如病毒暴发与主要气候要素的关联。结果2012—2018年,中国共报告人诺如病毒暴发964次,感染人数50548例,暴发具有显著冬春高发的季节特征。DLNM分析结果显示:温度、湿度与人诺如病毒暴发呈负相关关系,日均气温为-10℃时人诺如病毒暴发的健康风险最大(RR=2.18,95%CI:1.34~3.56);日均相对湿度为37%时,人诺如病毒暴发的相对危险度最高(RR=1.16,95%CI:1.01~1.34)。降水与人诺如病毒暴发呈正相关关系,日累积降水量达到100 mm时,RR值最高(RR=5.10,95%CI:1.70~15.36)。分层分析提示,暖季时高日均气温、低相对湿度与冷季时低日均气温条件下会增加人诺如病毒暴发的7 d累积滞后风险。结论暖季高温、高湿,冷季低温的气候条件利于诺如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应综合考虑气候要素对人诺如病毒暴发的健康影响,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控方案,以降低由于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所造成的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气候要素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下载PDF
人用狂犬病疫苗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7
作者 随海田 郭星 +5 位作者 张倩 杨中楠 苏锦锋 张杨 殷文武 舒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58-1164,共7页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疾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其预防措施主要为暴露前或暴露后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用狂犬病疫苗的生产工艺不断发展创新,疫苗质量不断提高,为人类抵抗狂犬病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防控手...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疾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其预防措施主要为暴露前或暴露后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用狂犬病疫苗的生产工艺不断发展创新,疫苗质量不断提高,为人类抵抗狂犬病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防控手段。然而,狂犬病免疫预防目前亟待解决疫苗接种依从性差、接种率低等难题。我国须积极探索有效应对策略,加速更新现有免疫程序,切实提高狂犬病疫苗接种率,尽早实现2030年消除狂犬病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人用狂犬病疫苗 安全性 免疫原性
下载PDF
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疫情的预防和控制 被引量:25
18
作者 冉陆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0年第2期89-91,共3页
诺如病毒感染发病的主要表现为呕吐和/或腹泻,国际上通常称之为急性胃肠炎(acute gastroenteritis,AGE),我国将其列入丙类传染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进行报告管理。由于诺如病毒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 诺如病毒感染发病的主要表现为呕吐和/或腹泻,国际上通常称之为急性胃肠炎(acute gastroenteritis,AGE),我国将其列入丙类传染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进行报告管理。由于诺如病毒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且传播途径多样、全人群普遍易感,因此,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常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养老机构、邮轮等人群聚集的地方引起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传染性 免疫保护 诺如病毒 丙类传染病 感染剂量 托幼机构 预防和控制 人群聚集
原文传递
2017—2022年中国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性分析
19
作者 王奇 师悦 +4 位作者 秦瑶 马会来 张丽杰 孙军玲 刘慧慧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4年第2期68-75,共8页
目的分析2017—2022年中国内脏利什曼病的流行特征和时空变化趋势,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7—2022年全国内脏利什曼病病例数据,进行人群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趋势的描述性... 目的分析2017—2022年中国内脏利什曼病的流行特征和时空变化趋势,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7—2022年全国内脏利什曼病病例数据,进行人群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趋势的描述性分析;使用ArcGIS 10.7软件绘制病例分布地图,计算莫兰指数(Moran’s I)和局部莫兰指数(local Moran’s I),分析空间自相关性和聚集类型;采用SaTScan 10.1软件进行时空扫描,分析时空聚集特征。结果2017—2022年,全国22个省份的296个县(市、区)共报告内脏利什曼病病例1251例,其中犬源型流行区病例数891例(占71.22%),且病例数逐年上升;人源型和野生动物源型流行区病例数分别为47例(占3.76%)和36例(占2.88%),持续处于较低水平。4月的报告病例数最多(142例);男女性别比为2.18∶1;病例职业以农牧民和学龄前儿童为主,分别占43.88%(549/1251)和27.50%(344/1251);不同年龄组中,0~4岁的报告病例数最多,为325例(占25.98%),其次是50~64岁,为300例(占23.98%)。病例主要分布于山西(449例)、甘肃(257例)、陕西(188例)、新疆(88例)、四川(84例)、河南(70例)和河北(41例)等7个省份,占总报告病例数的94.08%(1177/1251)。犬源型、人源型和野生动物源型流行区累计报告病例数最多的县分别是平定县(112例)、喀什市(11例)和伽师县(11例)。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病例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聚集性(Moran’s I均>0,Z均>2.58,P均<0.01),高-高聚集区的县数由2017年的38个增加至2022年的48个,且由西部逐年向东转移;2022年河北、河南和北京出现新增高-高聚集的县。时空扫描分析显示,2017—2022年共发现3个聚集区,其中以阳泉市城区为中心,覆盖8个县(市、区)的一类聚集区发病风险最高(RR=46.76,LLR=704.79,P<0.01),聚集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9月,发病数256例。结论2017—2022年中国内脏利什曼病整体呈上升趋势,重点流行区域由新疆野生动物源型区域向山西、陕西、河南和河北等中北部的犬源型流行区转移,需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加强防控工作,遏制疫情上升势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利什曼病 流行特征 空间自相关 莫兰指数 时空聚类分析 中国
下载PDF
中国内地2005-2020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岳玉娟 刘小波 +1 位作者 任东升 殷文武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1-766,818,共7页
目的分析2005-2020年中国内地本地和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时间、空间和人群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Excel 2010软件分析登革热的季节性特征;采用R 4.0.2语言,基于Mann-Kendall趋势检验对登革热逐年发病年龄中位数开展趋势分析;通过Ar... 目的分析2005-2020年中国内地本地和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时间、空间和人群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Excel 2010软件分析登革热的季节性特征;采用R 4.0.2语言,基于Mann-Kendall趋势检验对登革热逐年发病年龄中位数开展趋势分析;通过ArcGIS 10.3软件实现病例的地图可视化,并开展空间分析。结果2005-2020年中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81648例登革热本地病例。本地病例报告于5-12月,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特征,以8-11月高发(占98.26%),发生在35°36′N以南省份,主要分布于广东(74.01%)和云南省(13.74%)。2014和2019年发生了2次登革热大暴发,本地病例数分别为46033和15376例(共占75.21%)。2005-2020年本地病例的男女性别比为0.99∶1;25~<55岁年龄组的病例占54.93%;本地病例数居前3位的职业是家务及待业(21.40%)、商业服务(12.46%)和离退人员(11.71%)。本地病例的年龄中位数为40岁[四分位距(IQR):27~54]。2005年以来本地病例年龄中位数总体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10,P=0.131)。2005-2020年中国内地除西藏自治区(西藏)以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报告12701例输入性病例。输入性病例全年均有报告,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特征,以6-11月高发(占81.81%),主要分布于云南、广东、福建和浙江省。输入性病例主要来源于缅甸和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2019年输入性病例数达峰值,为5813例(占输入性病例总数的45.77%)。2005-2020年输入性病例数男女性别比为2.05∶1;25~<55岁年龄组的病例占73.29%;输入性病例数居前3位的职业是农民(24.13%)、商业服务(19.34%)和家务及待业(13.91%)。输入性病例的年龄中位数为33岁(IQR:26~44)。2005年以来输入性病例年龄中位数总体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13,P=0.679)。相较于2019年报告的15376例本地病例和5813例输入性病例,2020年登革热病例数有大幅度下降,报告616例本地病例和158例输入性病例。结论我国登革热仍是由输入性病例引起的本地暴发,具有显著的地方性和季节性特征。本地病例主要分布于广东和云南省,输入性病例主要来源于缅甸、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2005-2020年登革热病例年龄中位数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流行特征 时间分布 空间分布 人群分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