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预防指南第3部分船舶制造作业》标准解读
1
作者 彭志恒 陈培仙 +5 位作者 张海 杨凤 尹艳 贾宁 王致 王忠旭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49,共4页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预防指南第3部分船舶制造作业》(T/WSJD 14.3-2024)于2024年3月发布实施,为我国船舶制造作业人员肌肉骨骼疾患的科学预防和控制提供了依据。本文就标准立项背景、制定过程、基础依据和主要内容等进行解...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预防指南第3部分船舶制造作业》(T/WSJD 14.3-2024)于2024年3月发布实施,为我国船舶制造作业人员肌肉骨骼疾患的科学预防和控制提供了依据。本文就标准立项背景、制定过程、基础依据和主要内容等进行解读和分析,以帮助相关从业人员和管理者更充分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所提出的工效学方案,为企业提供科学、准确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骨骼疾患 工效学 职业卫生 船舶制造 预防指南 标准解读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
原文传递
T/WSJD 14.1-2020《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预防原则第一部分:通用要求》标准解读
2
作者 徐擎 贾宁 +10 位作者 凌瑞杰 李刚 刘移民 张华东 陈青松 张秋玲 王致 曲颖 张雪艳 杨燕 王忠旭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45,共7页
T/WSJD 14.1-2020《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预防原则第1部分:通用要求》是我国首个为用人单位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提供的预防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指南性标准,涵盖工效学危害因素及其危险源定义、工效学预防原则、危险分析... T/WSJD 14.1-2020《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预防原则第1部分:通用要求》是我国首个为用人单位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提供的预防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指南性标准,涵盖工效学危害因素及其危险源定义、工效学预防原则、危险分析流程、危险控制原则和干预效果评估流程等内容。标准明确了不良工效学危害因素的具体类型及控制策略和系统性工效学危险评估的标准流程,为消除/减小不良工效学危险因素,改善工作场所环境、预防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提供了实施路径和实用性指导。本文就标准立项背景、制定过程、基础依据和主要内容等进行解读和分析,为企业管理人员、一线劳动者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相关人员更好地使用本标准提供科学、准确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骨骼系统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 工效学 职业卫生标准
原文传递
某汽车配件生产企业组装岗位工效学评估与改进措施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沈波 刘佩芳 +4 位作者 刘建华 许旭艳 郑敏芳 王忠旭 贾宁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目的评估某汽车配件生产企业组装岗位工效学改进效果。方法于2023年2至12月,选择某汽车刹车盘制造企业组装岗位和8名操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瑞典工效学因素识别表》和快速上肢评估(rapid upper limb assessment,RULA)法对改进前后... 目的评估某汽车配件生产企业组装岗位工效学改进效果。方法于2023年2至12月,选择某汽车刹车盘制造企业组装岗位和8名操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瑞典工效学因素识别表》和快速上肢评估(rapid upper limb assessment,RULA)法对改进前后不同部位存在的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不良工效学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通过对现场调查、观察和人员访谈,识别出组装台高度与操作人员身高不符、小配件储位设定不合理以及空箱不易投放3个需要解决的工效学问题,通过设计可调节高度组装台、改善工作台布局、设计机械踏板自动化装置进行技术改进。采用t检验和配对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工效学改进效果。结果组装岗位操作可分解为13个动作,完成1个周期作业耗时(83.0±2.7)s。《瑞典工效学因素识别表》识别的改进前不同部位WMSDs不良工效学因素有28个,改进后不良工效学因素15个。工效学改进前RULA得分为5~7分,6名劳动者对应的风险等级为Ⅳ级(非常高风险),2名劳动者风险等级为Ⅲ级(中度风险);工效学改进后RULA得分为4分,风险等级均降为Ⅱ级(低风险)。配对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上臂、A部分(包括上下臂及手腕)用力和负荷、A部分肌肉使用情况、颈部、总分和风险等级改进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装岗位人均产能改进前为(40.1±1.4)件/(人·小时),改进后为(44.0±1.7)件/(人·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5,P<0.001)。结论工效学改进措施能减少汽车配件生产企业组装岗位的不良工效学因素,降低WMSDs发生风险,提高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骨骼系统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 工效学改进 瑞典工效学因素识别表 快速上肢评估
原文传递
我国29个行业或作业人群职业接触特征与肌肉骨骼疾患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贾宁 张美辨 +29 位作者 徐擎 张华东 凌瑞杰 刘移民 王致 李刚 尹艳 邵华 李珏 张恒东 邱兵 王大宇 曾强 王如刚 叶研 肖斌 邹华 陈建超 黎东霞 刘永泉 时庆华 刘吉祥 蒋恩霏 漆骏 梅良英 赵显锋 杨咪咪 郭新苇 孙新 王忠旭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96-910,共15页
目的:探索我国重点职业人群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职业接触特征,评估职业因素对WMSDs发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于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回顾性调查WMSDs的发生情况及相关职... 目的:探索我国重点职业人群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职业接触特征,评估职业因素对WMSDs发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方法:于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回顾性调查WMSDs的发生情况及相关职业因素。收集了来自我国七个地区29个行业或作业类型441家企业的88609名在岗工人的有效问卷数据,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WMSDs与各种职业因素之间的关系,计算了优势比(odds ratio,OR)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以评估不同因素对WMSDs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调查对象中男性59989人,占67.7%(59989/88609);女性28620人,占32.3%(28620/88609)。在不考虑具体部位的情况下,全身9个部位的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标化发生率在不同工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MSDs(不分部位)的平均发病工龄为(4.52±2.67)年,不同部位WMSDs发病工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搬运重物频率的增加,各部位WMSDs的标化率和OR值均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长时间保持不良工作姿势频繁重复操作、重物搬运与WMSDs的标准发生率明显相关(OR=1.52、1.45、1.63,P<0.01)。结论:本研究揭示了我国职业人群中WMSDs风险随工龄增长呈非线性变化,尤其在10至25年工龄时明显增加,且不良工作姿势、频繁重复操作和重物搬运与WMSDs明显相关,为制定更为精确和有效的WMSDs预防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 发生率 职业人群 流行病学调查 职业接触特征 预防策略
原文传递
加强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防治研究,助力职业健康保护行动
5
作者 王忠旭 刘移民 贾宁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81-883,共3页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肌肉骨骼疾患(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MSDs)定义为肌肉、肌腱、骨骼、软骨、韧带和神经等运动器官的健康问题,涵盖从轻微、短暂损伤到不可逆、能力丧失性伤害的所有形式的健康-疾病状...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肌肉骨骼疾患(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MSDs)定义为肌肉、肌腱、骨骼、软骨、韧带和神经等运动器官的健康问题,涵盖从轻微、短暂损伤到不可逆、能力丧失性伤害的所有形式的健康-疾病状态 [1]。因从事职业活动而导致或加重的MSDs称为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全球约有17.1亿人罹患MSDs,由此导致的残疾负担不断攀升,占全球伤残损失寿命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s)的最大份额之一,高达17% [2]。今后,MSDs的疾病负担预计将持续加重,构成日益严峻的全球健康挑战。WMSDs在职业人群中较为普遍,不仅威胁个人健康与福祉,亦对社会经济造成深远影响。现代工业劳动者的作业模式,如负荷低、节奏快、重复高、时间长、强迫体位等,极易导致劳动者局部肌肉疲劳,进而引发WMSDs。由于WMSDs发生率较高,且严重影响经济成本,WMSDs已引起各国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LO)于2002年发布的第194号建议书中,明确将WMSDs纳入国际职业病名单,并在2010年更新版的职业病名单中进一步细化分类 [3,4]。近年来,我国也对WMSDs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已将与工作有明确因果关系的制造作业工人长时间重复性或用力作业导致的职业性腕管综合征先行列入新增的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这一大类职业病情单,原矿山井下工人滑囊炎归入该类职业病这一举措获得了ILO的广泛支持与认可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强迫体位 滑囊炎 国际劳工组织 职业病 最大份额 运动器官 职业人群
原文传递
足踝部WMSDs及其不良工效学因素的结构方程分析与建模
6
作者 张曦 贾宁 +32 位作者 孙新 张美辨 徐擎 张华东 凌瑞杰 刘移民 王致 李刚 尹艳 邵华 李珏 张恒东 祁妍敏 邱兵 刘铁兵 王大宇 曾强 王如刚 叶研 肖斌 邹华 陈建超 黎东霞 刘永泉 时庆华 刘吉祥 蒋恩霏 漆骏 梅良英 赵显锋 杨咪咪 郭新苇 王忠旭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09,共9页
目的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我国职业人群足踝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与各类危险因素的作用水平,为预防足踝部WMSD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筛选2018年6月至2023年12月使用《中文版肌肉骨骼疾... 目的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我国职业人群足踝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与各类危险因素的作用水平,为预防足踝部WMSD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筛选2018年6月至2023年12月使用《中文版肌肉骨骼疾患电子问卷》调查的73497份全国职业流行病学个案数据。通过不良工效学因素及其来源分类标准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分别对全国重点职业人群足踝部WMSDs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工作组织、工作姿势、工作类型、疲劳情况等)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假设、拟合、验证以及路径和中介效应分析。模型拟合评价指标包括卡方比自由度(χ^(2)/df)、规范拟合指数(NFI)、塔克-刘易斯指数(TLI)、拟合优度指数(GFI)、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和近似均方根误差(RMSEA)。结果本研究共调查73497名职业人员,足踝部局部肌肉疲劳与WMSDs发生率分别为17.17%和12.06%;调整后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标基本达标(GFI=1,AGFI=1,RMESA=0.042,NFI=0.716,TLI=0.663);对足踝部WMSDs影响前三位的因素依次为足踝部肌肉疲劳、工作类型和工作组织,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221、0.105和0.095,对足踝部肌肉疲劳影响列前二位的因素分别为工作组织和工作类型,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548和0.383;足踝部肌肉疲劳、工作类型、工作组织和工作姿势对足踝部WMSDs存在直接效应,效应值依次为0.221、0.105、0.095、0.077;工作组织和工作类型还可通过足踝部肌肉疲劳产生间接效应,效应值依次为0.121和0.084。结论足踝部肌肉疲劳在工作组织和工作类型所致足踝部WMSDs间发挥中介效应,足踝部肌肉疲劳是导致足踝部WMSDs的重要因素,建议用人单位和管理者及早发现作业疲劳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可对预防足踝部WMSDs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骨骼系统 足踝部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 危险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原文传递
T/WSJD 14.6-2024《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预防指南第6部分木质家具制造作业》标准解读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燕 曾建诚 +3 位作者 王致 贾宁 王忠旭 刘移民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57-960,共4页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预防指南第6部分木质家具制造作业》为中国木质家具制造业提供全面的预防措施,涵盖适用范围、危害因素识别、潜在受累部位、干预措施和效果评估。通过系统工效学策略,指南强调改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意...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预防指南第6部分木质家具制造作业》为中国木质家具制造业提供全面的预防措施,涵盖适用范围、危害因素识别、潜在受累部位、干预措施和效果评估。通过系统工效学策略,指南强调改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意识、消除危险因素,为创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提供实用指导。本文就标准立项背景、制定过程、基础依据和主要内容等进行解读和分析,以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更充分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所提出的工效学方案,为企业提供科学、准确的技术支持,有望增进行业标准化和员工整体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骨骼系统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 工效学 职业卫生标准 家具制造
原文传递
汽车装配工人工效学负荷与工作相关肌肉骨骼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贾宁 凌瑞杰 +1 位作者 王伟 王忠旭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58-863,共6页
[目的]评估汽车装配作业工人工效学负荷水平,探讨其与工作相关肌肉骨骼损伤(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发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选用肌肉骨骼损伤情况调查问卷和快速上肢评价法(rapid ... [目的]评估汽车装配作业工人工效学负荷水平,探讨其与工作相关肌肉骨骼损伤(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发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选用肌肉骨骼损伤情况调查问卷和快速上肢评价法(rapid upper limb assessment,RULA)对我国南方某汽车制造企业男性汽车装配作业工人WMSDs与工效学负荷开展调查,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发放问卷192份,回收有效问卷184份(有效率95.8%),调查对象年龄为(26.8±4.9)岁,工龄为(3.7±3.7)年。调查对象WMSDs的发生率按部位依次为:颈部64.1%,躯干62.0%,上臂51.6%,手腕48.9%,前臂30.4%,腿部25.5%。RULA评分显示,96.7%的工人工效学负荷等级在三级以上,不同工段RULA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ULA分值与颈部和躯干WMSDs的发生率存在相关性(r=0.963,0.974;P<0.05)。[结论]工效学负荷与肌肉骨骼损伤存在相关性,需要尽快降低作业场所不良工效学负荷水平,减少WMSD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装配作业工人 工效学负荷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损伤 快速上肢评价法
原文传递
汽车制造工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与工作组织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凤 丁文彬 +3 位作者 郭薇薇 贾宁 尹艳 王忠旭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04-109,共6页
目的调查汽车制造工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发生情况及其工作组织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选用经修订的《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和中文版《工作付出-回报失衡(ERI)量表问卷》,对某汽车制造厂554名工人近1年内... 目的调查汽车制造工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发生情况及其工作组织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选用经修订的《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和中文版《工作付出-回报失衡(ERI)量表问卷》,对某汽车制造厂554名工人近1年内肌肉骨骼疾患患病与工作组织以及社会心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该厂工人WMSDs发生率为661%;不同部位的发生率为114%~395%,其中前四位的依次为颈部(395%)、下背部(348%)、肩部(347%)和踝/足部(339%)。控制潜在混杂因素后发现,休息时间充足(OR=043)、自主选择工作间休息(OR=047)和与同事轮流完成工作(OR=058)是下背部WMSDs的保护因素;每天工作时长(加班)(OR=265)和工作涉及寒冷/凉风或气温变化(OR=177)是下背部WMSDs的危险因素;工间休息时间充足(OR=039)和休息次数(OR=05)是踝/足部WMSDs的保护因素;人员短缺(OR=159)和工作每天重复(OR=287)是肩部WMSDs的危险因素。结论汽车制造工人WMSDs的发生率较高,工作组织因素可能对工人WMSDs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 工作组织 危险因素 汽车制造
原文传递
玩具制造工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燕 张晋蔚 +5 位作者 陈培仙 彭志恒 马雨莹 蒋东贤 刘移民 王忠旭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10-114,122,共6页
目的调查玩具制造工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发生情况,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选择电子版《北欧肌肉骨骼疾患问卷(修改版)》,对某玩具厂205名在岗作业工人近1年内肌肉骨骼疾患进行调查,并对其相关危... 目的调查玩具制造工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发生情况,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选择电子版《北欧肌肉骨骼疾患问卷(修改版)》,对某玩具厂205名在岗作业工人近1年内肌肉骨骼疾患进行调查,并对其相关危险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获得的184份有效问卷中,工人不同部位WMSDs年发生率179%~391%,前四位依次为肩部(391%)、颈部(375%)、手腕部(326%)和下背部(288%)。各部位不同工种之间WMSDs发生率,除下背部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办公室人员比较,搪胶工肩部和手腕部WMSDs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部位WMSDs可能的危险因素不同:肩部和颈部为颈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OR=590,527)以及过度或不合理的体育锻炼(OR=291,351);手腕部为长时间弯曲(OR=371)、班组人员短缺(OR72)。下背部防止WMSDs可能的保护因素为工作姿势舒适(OR=0率较高,亟须根据WMSDs的职业、个体、社会心理、组织管理因素制定相关措施,降低WMSDs对工人健康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玩具制造业 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肌肉疲劳对汽车制造业工人尿液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咪咪 王忠旭 +5 位作者 徐擎 马景云 王大宇 马红星 杨燕 贾宁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11-917,共7页
目的使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汽车制造业工人肌肉疲劳发生时尿液中代谢产物的变化, 探寻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及失调的代谢途径。方法于2022年7月, 收集35名某汽车制造业男性工人肌肉疲劳前后的尿液样本, 进行代谢物分析, 然后利用多元变量统... 目的使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汽车制造业工人肌肉疲劳发生时尿液中代谢产物的变化, 探寻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及失调的代谢途径。方法于2022年7月, 收集35名某汽车制造业男性工人肌肉疲劳前后的尿液样本, 进行代谢物分析, 然后利用多元变量统计分析进行数据处理, 筛选差异代谢物。通过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数据库(http://www.kegg.jp)进行代谢通路富集, 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筛选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结果代谢组学分析显示, 与肌肉疲劳前相比, 肌肉疲劳后研究对象尿液样本中共发现363种差异代谢物, 其中, 201种(55.4%)代谢物相对表达量升高, 162种(44.6%)代谢物相对表达量下降。涉及的代谢通路主要包括组氨酸代谢, 色氨酸代谢, 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 咖啡因代谢, 烟酸和烟酰胺代谢, 氧化磷酸化等。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 1-甲基烟酰胺、2-哌啶酮、曲酸和双阿魏酰腐胺等4种代谢物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2、0.959、0.937和0.902。结论肌肉疲劳可造成汽车制造业工人尿液代谢谱变化。尿液中以1-甲基烟酰胺为代表的代谢物可作为汽车制造业工人肌肉疲劳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疲劳 代谢组学 尿液 汽车制造业工人
原文传递
腕部WMSDs及其不良工效学因素的结构方程分析与建模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新苇 王忠旭 +29 位作者 孙新 张美辨 徐擎 张华东 凌瑞杰 刘移民 王致 李刚 尹艳 邵华 李珏 张恒东 邱兵 王大宇 曾强 王如刚 叶研 肖斌 邹华 陈建超 黎东霞 刘永泉 时庆华 刘吉祥 蒋恩霏 漆骏 梅良英 赵显锋 杨咪咪 贾宁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27-936,共10页
目的:探讨各类工效学危险因素与腕部疲劳和腕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的相关关系和影响关系,为不良工效学因素导致腕部WMSDs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方法:于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 目的:探讨各类工效学危险因素与腕部疲劳和腕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的相关关系和影响关系,为不良工效学因素导致腕部WMSDs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方法:于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采用中文版《肌肉骨骼疾患电子问卷系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腕部WMSDs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共收集有效问卷88609份。排除标准: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因外伤、传染病和恶性肿瘤等因素导致腕部WMSD s的患者。最终纳入研究共73497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82.5%。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从问卷中分析归纳出腕部WMSDs影响因素(个体因素、工作组织、工作类型、腕部工作姿势、腕部疲劳),将腕部WMSDs作为潜变量进行结构方面模型的假设、拟合和验证,并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腕部WMSDs发生率为12.19%,疲劳发生率为16.30%,修正后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标基本达标(GFI=0.981,AGFI=0.973,RMSEA=0.031,NFI=0.863,IFI=0.865,CFI=0.865)。工作组织、工作类型与腕部WMSDs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0.346、0.295),且这两种因素均与腕部疲劳呈正相关(r=0.862、0.599),并与腕部工作姿势正相关(r=0.443、0.620),而腕部工作姿势与腕部疲劳存在正向中度相关(r=0.469)。对腕部WMSDs的影响程度最大的前三个因素分别为工作组织、个体因素和工作类型,路径系数分别为0.247、0.210、0.136;对腕部疲劳影响程度最大的前两个因素分别为工作组织、工作类型,路径系数分别为0.758、0.188。个体因素、工作类型、腕部工作姿势以及工作组织对腕部WMSDs有直接效应,效应值分别为0.093、0.253、0.718、0.583;腕部疲劳在个体因素、工作类型、腕部工作姿势和工作组织与腕部WMSDs间均发挥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构成比分别为25.6%(0.032/0.125)、45.8%(0.214/0.467)、3.2%(0.024/0.741)、65.5%(1.105/1.688)。结论:腕部疲劳在工作组织、工作类型和个体因素影响腕部WMSDs的路径中起到关键作用。不良腕部工作姿势是直接影响腕部WMSDs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骨骼系统 腕部 疲劳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 工效学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原文传递
下背痛及其不良工效学因素的结构方程分析与建模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擎 贾宁 +29 位作者 孙新 张美辨 郭新苇 张华东 凌瑞杰 刘移民 王致 李刚 尹艳 邵华 李珏 张恒东 邱兵 王大宇 曾强 王如刚 叶研 肖斌 邹华 陈建超 黎东霞 刘永泉 时庆华 刘吉祥 蒋恩霏 漆骏 梅良英 赵显锋 杨咪咪 王忠旭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37-945,共9页
目的:基于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和结构方程分析方法,建立我国职业人群下背痛与各类危险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为此类疾患的预防工作奠定基础。方法:筛选2018年6月至2023年12月使用《中文版肌肉骨骼疾患电子问卷》调查的73497份全国职业流行... 目的:基于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和结构方程分析方法,建立我国职业人群下背痛与各类危险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为此类疾患的预防工作奠定基础。方法:筛选2018年6月至2023年12月使用《中文版肌肉骨骼疾患电子问卷》调查的73497份全国职业流行病学个案数据。通过不良工效学因素及其来源分类标准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分别提取下背痛相关的个体因素、工作组织、工作姿势、工作类型、肌肉疲劳和下背痛6个因子,对其进行结构方程分析,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调整后的下背痛及其不良工效学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的主要结构信效度指标基本达标[拟合优度指数(goodness of fit index,GFI)为0.956,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djusted goodness of fit index,AGFI)为0.944,近似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RMSEA)为0.043,规范拟合指数(normed fit index,NFI)为0.922,比较拟合指数(comparative fit index,CFI)为0.923,塔克-刘易斯指数(Tucker-Lewis index,TLI)为0.908],模型拟合度较好。个体因素、工作组织、工作姿势和工作类型4个外生潜变量间具有相关性。其中,个体因素与工作组织、工作姿势、工作类型3个外生潜变量存在较弱的负相关(r=-0.30、-0.11、-0.18),工作组织与工作姿势、工作类型均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r=0.49、0.55),工作类型与工作姿势存在较强的正相关(r=0.72)。除工作组织外,其他外生潜变量与下背痛均存在直接路径,个体因素、工作姿势和肌肉疲劳的直接路径系数分别为0.07、0.11和0.40,工作类型的直接路径系数为-0.07;工作类型、工作姿势和工作组织与下背痛存在经肌肉疲劳中介的间接路径,其间接路径系数:工作类型-肌肉疲劳-下背痛(0.15)、工作姿势-肌肉疲劳-下背痛(-0.04)和工作组织-肌肉疲劳-下背痛(0.27)。结论:开展下背痛防控工作时,应综合考虑工作组织、工作姿势和工作类型因素导致劳动者肌肉疲劳进而诱发下背痛的发生路径,为提高此类疾患的防控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骨骼系统 下背痛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 危险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原文传递
BRIEF和OWAS在医护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评估中的信效度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飞 贾宁 +4 位作者 孙敬智 张曦 王韶佳 王忠旭 凌瑞杰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研究工效学基本因素检查表(BRIEF)和工作姿势分析系统(OWAS)在医护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评估中的信效度。方法应用BRIEF和OWAS方法对某三甲医院194名医护人员的作业活动进行观察评分,利用SPSS 200对两种量表的分值进行分析... 目的研究工效学基本因素检查表(BRIEF)和工作姿势分析系统(OWAS)在医护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评估中的信效度。方法应用BRIEF和OWAS方法对某三甲医院194名医护人员的作业活动进行观察评分,利用SPSS 200对两种量表的分值进行分析,采用重测者信度、评价者间信度、克朗巴哈α系数(Cronbachsα系数)和折半信度进行信度检验;采用结构效度进行效度检验。结果 BRIEF量表和OWAS量表重测信度组内相关系数(ICC)分别为0659~0983和0655~0962,评价者间信度ICC分别为0650~0984和0655~0934, 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727和0347,折半信度系数为0694和0403。BRIEF量表得分因子分析中,提取特征根>1的公因子3个,公因子方差均大于04,累积贡献率为61952%。OWAS量表提取特征根>1的公因子1个,累积方差贡献率为34560%。结论 BRIEF量表在医疗行业应用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通过适当改进可适用于医护人员肌肉骨骼疾患不良工效学因素的识别和评估;OWAS量表在信效度检验中效果不佳,不建议在医疗行业中普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效学基本因素检查表(BRIEF) 工作姿势分析系统(OWAS) 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 医护人员 信度 效度
原文传递
供电企业运检人员职业紧张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涛 贾宁 +5 位作者 孙成勋 曲颖 张丹 钟思武 朱宝余 张雪艳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08-410,414,共4页
目的明确供电运检人员职业紧张的现状,探索职业紧张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329名大型供电企业运检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相关数据进行χ~2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各组间不同婚姻状况、频... 目的明确供电运检人员职业紧张的现状,探索职业紧张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329名大型供电企业运检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相关数据进行χ~2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各组间不同婚姻状况、频繁不良工作姿势作业和加班对职业紧张影响存在差异(P<0.05); Logistic回归表明,年龄(OR=1.068)、体育锻炼(OR=0.658)、加班(OR=5.641)和工作后疲劳程度(OR=1.461)最终进入方程,是职业紧张的相关因素。结论体育锻炼是职业紧张的保护性因素,年龄、加班和工作后疲劳程度是职业紧张的危险因素,建议从生活习惯和作业制度两方面对职业紧张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电企业 职业紧张 危险因素 疲劳
原文传递
汽车制造工人颈部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及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培仙 张海 +5 位作者 舒友梅 谭德立 刘周 刘移民 贾宁 王忠旭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391-396,共6页
目的调查汽车制造工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发病情况,探讨其颈部WMSDs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广州市1家汽车整车及1家零部件生产企业共8 356名作业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北欧肌肉骨骼疾患问卷(修改版)》(NMQ)调查WM... 目的调查汽车制造工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发病情况,探讨其颈部WMSDs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广州市1家汽车整车及1家零部件生产企业共8 356名作业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北欧肌肉骨骼疾患问卷(修改版)》(NMQ)调查WMSDs患病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部WMSDs影响因素,并对危险因素接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研究对象WMSDs年患病率为44.6%,其中颈部WMSDs患病率为25.4%(2 126/8 356),以发动机生产及总装岗位作业工人的颈部WMSDs较高,年患病率分别为30.6%、2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部WMSDs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工龄、以不舒服的姿势工作、每天从事同样的工作、涉及到寒冷凉风或气温变化、经常加班、腰背部经常重复同一动作、颈部前倾或后仰、颈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调查发现,84.9%的研究对象每天从事同样的工作,总装岗位最高(89.0%);83.5%的作业工人经常加班;81.6%的作业工人工作中颈部前倾或后仰,以发动机生产岗位最为突出(87.5%)。结论汽车制造作业人员WMSDs患病率较高,尤以颈部最为常见,其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不良工作姿势及不合理的劳动组织,发动机生产及总装岗位是颈部WMSDs的重点风险岗位,应开展有效的工效学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 颈部 汽车制造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清远市橱柜家具厂工人多部位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彭志恒 杨燕 +3 位作者 刘移民 贾宁 王忠旭 王致 《职业与健康》 CAS 2022年第16期2171-2176,共6页
目的调查橱柜家具厂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患病现状,探讨多部位WMSDs患病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9年12月—2020年4月选择清远市3家橱柜家具厂的923名工人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调查橱柜家具厂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患病现状,探讨多部位WMSDs患病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9年12月—2020年4月选择清远市3家橱柜家具厂的923名工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调查工人WMSDs的患病情况,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多部位WMSDs的影响因素。结果橱柜家具厂WMSDs总患病率为34.0%,其中患病率最高的部位是肩部16.0%(148/923)。单一部位WMSDs患病率为11.7%(108/923),多部位WMSDs患病率为22.3%(206/923),多部位WMSDs患病率高于单一部位患病率。筛选排除混杂因素得出,橱柜家具厂工人多部位WMSDs的危险因素是流水线操作工(参照包装工,OR=1.76)、生产辅助工(参照包装工,OR=2.44)、以不舒服姿势工作(OR=4.28)、腰部经常重复同一动作(OR=1.81)、长时间保持转头(OR=1.58)、手腕长时间弯曲(OR=1.57)和足踝重复相同动作(OR=2.10),保护因素是休息时间充足(OR=0.62)。结论橱柜家具厂工人WMSDs患病率最高的是肩部、颈部和手部,多部位WMSDs患病率比单一部位患病率高。多部位WMSDs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因素、不合理作业类型和不良工效学姿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相关 肌肉骨骼疾患 多部位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中文版职业重复性活动检查表应用于造船行业的信效度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蔚 陈西峰 +8 位作者 张雪艳 郑成彬 凌瑞杰 何丽华 曹扬 黄红坤 周文龙 靖惠超 王忠旭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中文版职业重复性活动(OCRA)检查表应用于造船行业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应用OCRA检查表,评估北方某造船厂241名工人因重复性作业导致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风险。通过分析重测信度、评分者信度和Cronbach’α系数来评价检查表的... [目的]探讨中文版职业重复性活动(OCRA)检查表应用于造船行业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应用OCRA检查表,评估北方某造船厂241名工人因重复性作业导致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风险。通过分析重测信度、评分者信度和Cronbach’α系数来评价检查表的信度,通过分析区分效度来评价效度。[结果]该检查表的重测信度为0.60,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值在0.35~0.86之间。评分者信度为0.44,各维度值在0.41~0.76之间。检查表Cronbach’α系数为0.63。恢复时间、频率、用力、姿势和其他因素维度与总表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9、0.44、0.75、0.87、0.84。[结论]应用中文版OCRA检查表测量造船工人肌肉骨骼风险的信效度未达到理想要求,仍需要进一步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重复性活动 造船 信度 效度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损伤
原文传递
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职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现状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婧 张非若 +3 位作者 罗环 魏宇 王忠旭 王如刚 《职业与健康》 CAS 2022年第14期1877-1880,1886,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职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现状。方法2019年10月采用中文版肌肉骨骼疾患问卷对该院381名职工近1年内肌肉骨骼疾患进行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职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现状。方法2019年10月采用中文版肌肉骨骼疾患问卷对该院381名职工近1年内肌肉骨骼疾患进行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调查人群近1年WMSDs患病率为90.3%,患病率较高的部位有颈部(75.9%)、肩部(60.1%)和下背/腰部(50.4%)。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不良工作环境、驾驶车辆及搬运重物对不同部位的WMSDs发病率产生影响;而不同锻炼强度对各个部位的WMSDs发病率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职工WMSDs发病率较高,应重视医疗行业的WMSDs,积极进行不良工效学负荷评估及工作场所环境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 医疗行业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我国29个行业或作业人群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流行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宁 张美辨 +29 位作者 徐擎 张华东 凌瑞杰 刘移民 王致 李刚 尹艳 邵华 李珏 张恒东 邱兵 王大宇 曾强 王如刚 叶研 肖斌 邹华 陈建超 黎东霞 刘永泉 时庆华 刘吉祥 蒋恩霏 漆骏 梅良英 赵显锋 杨咪咪 郭新苇 孙新 王忠旭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84-895,共12页
目的:分析2018年至2023年中国重点行业职业人群中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的分布特征,为制定针对性预防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于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与回顾... 目的:分析2018年至2023年中国重点行业职业人群中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的分布特征,为制定针对性预防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于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和东北七个地理区域,按照与WMSDs发生密切程度、职业人群规模和国民经济重要性对行业进行分层,再根据企业规模(大型、中型、小型)在每个层级中进行整群抽样,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并以这些企业工龄超过1年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在岗作业工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通过扫描二维码在线完成《中文版肌肉骨骼疾患调查表》,共收集到88609份有效问卷。计量资料用±s表示,WMSDs的发生率等计数资料标准处理后用χ^(2)检验评估不同部位间WMSDs标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我国一线职业人群中WMSDs不分部位的标化发生率为36.7%,标化发生率位居前三位的为颈部(21.37%)、肩部(18.23%)和下背部(14.92%),不同部位间WMSDs标化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4757.82,P<0.05)。WMSDs标化发生率以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32.54%)为最低,而西北(49.70%)和东北地区(46.16%)均较高。WMSDs的标化发生率由2018年的42.88%逐渐下降至2023年的29.94%。微型企业观察人群的WMSDs主要集中在颈部(20.66%)、下背部(17.95%)和肩部(17.79%),大型企业观察人群则集中在颈部(20.54%)、肩部(17.52%)和下背部(14.65%)。在所调查的行业中,卫生行业WMSDs标化发生率最高(53.18%),其次为玩具制造业(50.54%)、汽车制造业(43.39%)、通用航空服务(42.71%)以及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业(40.56%)。女性患WMSDs不分部位的标准化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OR值=1.44,P<0.05)。此外,多部位(四个或以上部位同时发生)WMSDs及单一部位发生率最高,且WMSDs风险随主观疲劳程度的增加而上升,呈现出显著的"S型"趋势性关系(主观疲劳等级量表得分=13、15、17、19、20分时,OR=2.19、3.16、4.71、5.49、3.97。χ^(2)趋势=17.23,P<0.001)。结论:我国重点行业职业人群WMSDs的分布特征在不同部位、地域、时间、企业规模、行业及人群属性上表现出明显差异。农业、医药制造业和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业在多部位同时发生和单一部位发生WMSDs的比例较高。需要针对特定地区、行业和企业规模,以及多部位WMSDs的特点,研究并实施精准的预防措施,以有效保障职业人群的健康和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骨骼系统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 发生率 职业人群 流行特征 影响因素 预防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