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四省55岁及以上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变化情况及其人口经济学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志如 贾小芳 +4 位作者 李惟怡 王惠君 张兵 丁钢强 王志宏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探讨中国河北省、浙江省、陕西省和湖南省(四省)≥55岁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变化情况及其人口经济学影响。方法选取“神经系统疾病专病社区队列研究”未患阿尔兹海默病、参与两轮调查、具有完整的... 目的探讨中国河北省、浙江省、陕西省和湖南省(四省)≥55岁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变化情况及其人口经济学影响。方法选取“神经系统疾病专病社区队列研究”未患阿尔兹海默病、参与两轮调查、具有完整的基线人口经济学数据及两轮认知功能数据者4687人,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人口经济学因素对MCI的影响。结果2018年和2020年中国四省≥55岁未患阿尔兹海默病人群MCI检出率分别为48.56%和42.56%。基线认知功能正常(normal cognition,NC)者MCI发生率为30.11%,基线MCI者逆转率为44.2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随年龄增加、家庭人均月收入降低,MCI发生风险增加,MCI逆转可能性减小。在基线NC人群中,初中及以上组发生MCI的风险比文盲组低35%(RR=0.65,95%CI 0.53~0.80);居住在农村者MCI发生风险较城市居民低(RR=0.56,95%CI 0.49~0.65);有慢性病史者发生MCI风险是无慢性病史者的1.17倍(95%CI 1.03~1.32)。在基线MCI人群中,随文化程度提升,MCI逆转可能性增加;有工作者MCI逆转可能性是无工作者的1.04倍(95%CI 1.00~1.08)。结论中国四省≥55岁人群MCI发生率和逆转率均较高。高龄、文化程度低、收入水平低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55岁人群 人口经济学因素
原文传递
维生素D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与中国育龄女性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的关联 被引量:5
2
作者 单晓云 赵夏雨 +2 位作者 李思燃 胡贻椿 杨丽琛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61-968,共8页
目的分析维生素D(vitamin D,VitD)代谢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和VitD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数据来源于“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样本库中的18~45岁育龄女... 目的分析维生素D(vitamin D,VitD)代谢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和VitD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数据来源于“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样本库中的18~45岁育龄女性,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式抽取1507例,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包括地区、采样季节、年龄、身高、体重等),筛选VitD代谢相关SNPs,采用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进行SNP分型检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育龄女性血清25(OH)D水平,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各基因型对25(OH)D水平的影响,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基因型对VitD缺乏的影响。结果在校正纬度、地区、城乡、采样季节、年龄后,CYP2R1 rs12794714、GC rs2282679、GC rs7041和VDR rs2228570与育龄女性血清25(OH)D水平相关,rs2282679位点的GG基因型育龄女性VitD缺乏的风险明显高于TT基因型(OR=2.466,95%CI 1.690~3.598,P<0.001),rs2228570位点的A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VitD缺乏的风险低于G等位基因携带者(OR_(AA)=0.625,95%CI 0.446~0.876,P_(AA)=0.006;OR_(GA)=0.661,95%CI 0.502~0.869,P_(GA)=0.003)。结论CYP2R1 rs12794714、GC rs2282679、GC rs7041和VDR rs2228570的基因型分布与中国育龄女性血清25(OH)D水平或VitD营养状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女性 维生素D 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中国中老年人血清维生素D与甲状旁腺素浓度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厉玉婷 胡贻椿 +3 位作者 单晓云 杨晶鑫 曹杨 杨丽琛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7-884,共8页
目的探讨中国5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浓度与甲状旁腺素浓度的关系,初步探索中老年人维生素D适宜营养状况的界值并应用于该人群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预测。方法从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生物样本库中按年龄... 目的探讨中国5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浓度与甲状旁腺素浓度的关系,初步探索中老年人维生素D适宜营养状况的界值并应用于该人群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预测。方法从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生物样本库中按年龄、性别分层随机抽取5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样本750例,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年龄、性别、季节等)并进行体格测量。血清中25(OH)D浓度检测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白细胞介素-6、甲状旁腺素含量测定采用电化学发光法,磷、白蛋白、肌酐等指标的测定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多重线性回归筛选影响25(OH)D浓度、甲状旁腺素含量的相关因素,并通过广义加性模型进行校正,采用局部加权散点平滑法预测甲状旁腺素的拐点值,以非线性最小二乘和分段线性回归确定甲状旁腺素达到平台期的25(OH)D界值。以上述界值为切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老年人不同25(OH)D切点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结果中国5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血清25(OH)D缺乏的界值为19.62 ng/mL,充足的界值为28.44 ng/mL。校正性别、年龄、地区、季节等混杂因素后,25(OH)D充足(≥28.44 ng/mL)能够显著降低本研究中老年人代谢综合征风险[OR=0.617(0.439~0.869)]。按性别分层分析,经局部加权散点平滑法初步获得甲状旁腺素处于平台期时25(OH)D的浓度范围,男性、女性分别为20.03~28.43、13.12~26.33 ng/mL;但未能获得有统计学意义的切点。结论本研究观察到中国50岁以上中老年人血清25(OH)D浓度为19.62~28.44 ng/mL时可使甲状旁腺素达到最大抑制,该界值可能因性别而异。更充足的维生素D界值水平(28.44 ng/mL)对该人群的代谢综合征风险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 维生素D 界值 甲状旁腺素 代谢综合征
原文传递
转fat-1基因猪肉粉的蛋白质功效比评价
4
作者 聂淑慧 毛德倩 +4 位作者 李敏 李卫东 卢佳希 杨丽琛 胡贻椿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1-564,578,共5页
目的评价转fat-1基因猪肉粉的蛋白质功效比,从而评价转fat-1基因猪肉粉的营养价值。方法60只断乳SD大鼠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酪蛋白对照组、亲本对照组和转基因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3组大鼠分别饲喂对应的配制饲料(蛋白质含量均为10%)... 目的评价转fat-1基因猪肉粉的蛋白质功效比,从而评价转fat-1基因猪肉粉的营养价值。方法60只断乳SD大鼠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酪蛋白对照组、亲本对照组和转基因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3组大鼠分别饲喂对应的配制饲料(蛋白质含量均为10%)28 d。每周记录大鼠体重及摄食量,试验末期采血测定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计算食物利用率、脏体比和蛋白质功效比。结果试验期间各组大鼠体重均稳定增长,血液学指标和脏体比中个别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发现有生物学意义的改变。转基因组的食物利用率高于酪蛋白组(P<0.05),等同于亲本对照组。转fat-1基因猪肉粉和亲本大白猪肉粉的蛋白质功效比均高于酪蛋白(P<0.05)。结论转fat-1基因猪肉粉在蛋白质功效比上等同于亲本大白猪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t-1基因 转基因 营养学评价 蛋白质功效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