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D-ICP-MS法同时测定烟叶中15种稀土元素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磊 唐艳斌 +5 位作者 袁天军 陈国辉 黄建 侯英 王丽娟 杨蕾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4-178,共5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了烟叶中钇(Y)、镧(La)、铈(Ce)、镨(Pr)、钕(Nd)、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和镥(Lu)共15种稀土元素.利...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了烟叶中钇(Y)、镧(La)、铈(Ce)、镨(Pr)、钕(Nd)、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和镥(Lu)共15种稀土元素.利用硝酸和过氧化氢混合溶液微波消解(MD)进行样品前处理.通过在线加入铑(Rh)和铼(Re)内标的方法来校正基体效应和信号漂移.方法的回收率为91.00%~103.00%,检出限为0.001~0.004 mg/kg,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为1.20%~4.78%.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烟叶中15种稀土元素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烟叶 稀土元素
下载PDF
2010—2012年中国农村孕妇贫血及维生素A、维生素D营养状况 被引量:33
2
作者 胡贻椿 李敏 +7 位作者 陈竞 王睿 李卫东 杨艳华 杨春 云春凤 杨晓光 杨丽琛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1-366,372,共7页
目的分析2010—2012年中国农村孕妇血红蛋白水平、维生素A和维生素D水平,评价该人群贫血患病率的变化,并评估其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方法数据来自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调查对象为我国45个普通农村和30个贫... 目的分析2010—2012年中国农村孕妇血红蛋白水平、维生素A和维生素D水平,评价该人群贫血患病率的变化,并评估其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方法数据来自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调查对象为我国45个普通农村和30个贫困农村的孕妇。采用氰化高铁法检测1763例孕妇血红蛋白的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601例血清视黄醇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979例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计算血红蛋白水平及贫血患病率;维生素A水平及缺乏率和边缘缺乏率;维生素D水平及严重缺乏率、缺乏率和不足率。结果2010—2012年中国农村孕妇血红蛋白水平为123.60(113.80~133.50)g/L,普通农村[123.10(114.00~132.20)g/L]显著低于贫困农村[125.40(113.30~136.80)g/L](P=0.020)。中国农村孕妇贫血率为17.58%,贫困农村(20.19%)显著高于普通农村(16.10%)(P=0.029)。农村孕妇维生素A水平为1.53(1.18~1.98)μmol/L,维生素A缺乏率为3.49%,边缘缺乏率为12.81%。农村孕妇维生素D水平为15.55(11.94~19.90)ng/m L,维生素D缺乏严重,维生素D缺乏率(包括缺乏与严重缺乏)高达75.38%,普通农村缺乏率(65.36%)显著低于贫困农村(87.42%)(P<0.001)。结论 2010—2012年中国农村孕妇贫血患病率较10年前有所改善,但仍高于其他人群。孕妇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维生素D缺乏,同时存在一定比例的维生素A边缘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维生素A 维生素D 横断面调查 农村 孕妇
原文传递
2013年中国乳母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3
作者 庞学红 杨振宇 +4 位作者 王杰 段一凡 赵丽云 荫士安 赖建强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56-1060,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2013年中国乳母血清维生素D水平,评价乳母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数据来源于201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调查对象为中国内地除西藏自治区以外的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目的:通过分析2013年中国乳母血清维生素D水平,评价乳母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数据来源于201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调查对象为中国内地除西藏自治区以外的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55个县(市/区)产后0~24个月的乳母。问卷调查收集乳母基本情况、血样采集季节等信息,通过食物频率调查收集受试者近1个月的膳食信息;采用质谱法测定了1981名乳母血清维生素D水平。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乳母维生素D缺乏的影响因素。结果乳母血清维生素D含量为(16.6±6.5)ng/ml,维生素D缺乏率(〈12 ng/ml)为25.2%(499名),不足率(12 ng/ml≤血清维生素D〈20 ng/ml)为45.4%(900名)。相对于汉族乳母,回族及维吾尔族乳母维生素D缺乏OR值为13.37;相对于初中及以下乳母,高中以上乳母维生素D缺乏OR值为1.40;相对于家务/待业乳母,专业技术乳母维生素D缺乏OR值为1.62;相对于普通农村乳母,大城市、中小城市、贫困农村乳母维生素D缺乏OR值分别为1.99、1.46、2.66;相对于秋季调查的乳母,冬春季调查的乳母维生素D缺乏OR值为2.19;乳母维生素D缺乏率随纬度增加而增加(OR=1.12),随每日摄入的畜肉量增加而降低(OR=0.73),P值均〈0.05。结论中国乳母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状况较普遍;回族/维吾尔族、文化水平较高、从事专业技术类工作、高纬度地区和冬春季的乳母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风险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缺乏 横断面研究 乳母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2010—2012年中国农村6~17岁儿童青少年维生素A营养状况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宇 刘小兵 +4 位作者 陈竞 王睿 朴建华 杨晓光 杨丽琛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5-349,共5页
目的分析2010—2012年中国农村地区6~17岁儿童青少年维生素A营养状况。方法基于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项目,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随机抽样方法,以一般农村和贫困农村地区调查点送检的儿童青少年血清样本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2010—2012年中国农村地区6~17岁儿童青少年维生素A营养状况。方法基于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项目,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随机抽样方法,以一般农村和贫困农村地区调查点送检的儿童青少年血清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共抽取样品5888份,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血清视黄醇浓度,评价农村儿童青少年的维生素A营养状况。结果中国农村儿童青少年血清视黄醇浓度为(1.44±0.58)μmol/L,其中一般农村和贫困农村分别为(1.40±0.56)μmol/L和(1.46±0.60)μmol/L(t=1.88,P<0.05)。6~11岁组一般农村和贫困农村血清视黄醇浓度分别为(1.31±0.53)μmol/L和(1.37±0.60)μmol/L,均显著低于12~17岁组的(1.52±0.57)μmol/L和(1.52±0.60)μmol/L(t=11.90和t=5.54,P<0.05)。农村儿童青少年维生素A总缺乏率为5.53%,其中一般农村和贫困农村分别为6.14%和4.55%;边缘缺乏率为18.75%,其中一般农村和贫困农村分别为19.17%和18.0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农村地区儿童青少年的维生素A缺乏仍普遍存在,其中边缘缺乏情况较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血清视黄醇 儿童青少年 农村
原文传递
2010—2012年中国农村育龄妇女维生素A营养状况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睿 李卫东 +6 位作者 毛德倩 胡贻椿 杨艳华 朴建华 杨晓光 杨丽琛 陈竞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0-355,共6页
目的了解中国农村育龄妇女维生素A营养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参加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并有完整个人信息的18~44岁农村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279人,分析调查对象维生素... 目的了解中国农村育龄妇女维生素A营养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参加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并有完整个人信息的18~44岁农村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279人,分析调查对象维生素A水平及维生素A缺乏率和边缘缺乏率。结果中国农村育龄妇女的血清视黄醇水平为1.63(1.28~2.10)μmol/L,普通农村和贫困农村分别为1.60(1.25~2.05)μmol/L和1.70(1.32~2.1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6,P=0.018)。中国农村育龄妇女的维生素A边缘缺乏率及缺乏率分别为9.46%和3.05%,普通农村为9.82%和4.13%,贫困农村为9.03%和1.74%,普通农村与贫困农村育龄妇女维生素A缺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P=0.013),边缘缺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P=0.632);北方农村育龄妇女维生素A缺乏率、边缘缺乏率分别为1.24%和5.81%,南方农村育龄妇女维生素A缺乏率及边缘缺乏率分别为4.14%和11.67%,南北方育龄妇女维生素A缺乏率及边缘缺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农村育龄妇女维生素A缺乏率分别为1.56%、3.79%和5.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9,P=0.029)。此外,不同年龄、不同家庭收入、不同家庭人口数、不同婚姻状况农村育龄妇女维生素A缺乏率及边缘缺乏率以及不同文化程度农村育龄妇女维生素A边缘缺乏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农村育龄妇女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维生素A缺乏,其中边缘性缺乏更为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育龄妇女 农村
原文传递
锌营养评价方法在中国农村2~5岁儿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小兵 朴建华 +2 位作者 田园 李卫东 杨晓光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9-752,共4页
目的应用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基会、国际原子能组织和国际锌营养咨询委员会联合推荐的锌营养评价方法,科学全面评估2002年中国农村2-5岁抽样儿童锌营养状况。方法基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项目,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 目的应用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基会、国际原子能组织和国际锌营养咨询委员会联合推荐的锌营养评价方法,科学全面评估2002年中国农村2-5岁抽样儿童锌营养状况。方法基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项目,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与人口成比例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中国4类农村地区随机抽取2-5岁儿童。运用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血浆锌,并收集整理3 d 24 h膳食记录和医学体检资料,进而从血浆锌含量、膳食锌摄入和儿童生长发育水平等3方面对锌营养状况进行全面评价。结果 2002年中国农村2-5岁儿童血浆锌中位数浓度为714.9μg/L,锌缺乏率45.5%;膳食锌摄入中位数5.9 mg/d,锌摄入不足率18.1%;2-5岁儿童生长发育Z评分-0.8,生长发育迟缓率18.2%。结论 2002年中国农村2-5岁儿童锌营养状况整体欠佳,且以血浆锌水平和第四类农村儿童锌营养状况表现最为突出。锌营养评价方法为合理评估儿童早期锌营养状况提供了数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营养 血浆锌 膳食锌摄入 Z评分 儿童
原文传递
膳食营养干预预防妊娠期糖尿病 被引量:46
7
作者 杨振宇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106,共6页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孕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膳食营养素(蛋白质、脂肪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D、维生素E、铁、锌、硒和肌醇等)的摄入量、膳食模式和益生菌等可能与GDM的发生相关.膳食因素是预防GDM重要的...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孕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膳食营养素(蛋白质、脂肪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D、维生素E、铁、锌、硒和肌醇等)的摄入量、膳食模式和益生菌等可能与GDM的发生相关.膳食因素是预防GDM重要的可控因素.本文综述了这些膳食因素在预防GDM的作用.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健康膳食模式有可能降低GDM的风险.高动物蛋白质、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的膳食模式可能增加GDM风险.营养素补充预防GDM值得进一步研究.倡导我国孕妇食物多样,以植物性食物和谷类为主,孕期保持适宜体重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膳食 营养
原文传递
2016年全国碘缺乏病实验室水碘检测能力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海燕 李秀维 +2 位作者 王建强 赵明辉 李硕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9-130,共2页
目的考核全国所有的省和地市级以及部分县级碘缺乏病实验室的水碘检测能力,了解各级实验室水碘检测的整体水平以及各实验室间的差异。方法采用Z比评分法进行检测结果的统计学评价,评价各个实验室的检测能力。结果参加质控考核的32个省... 目的考核全国所有的省和地市级以及部分县级碘缺乏病实验室的水碘检测能力,了解各级实验室水碘检测的整体水平以及各实验室间的差异。方法采用Z比评分法进行检测结果的统计学评价,评价各个实验室的检测能力。结果参加质控考核的32个省级水碘实验室反馈率和合格率均为100%;336个地市级水碘实验室的反馈率为99.4%,合格率为98.2%;161个县级水碘实验室参加了考核,合格率为95.0%。结论全国省级实验室的检测结果非常接近,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变异很小,检测精密度和准确度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绝大部分地市级实验室具备水碘检测能力,建议未通过考核的实验室查找原因,提高检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碘 质量控制 实验室间比对
原文传递
铁强化酱油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蔡祥焜 霍军生 +4 位作者 孙静 黄建 王劼 王冰 魏艳丽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24,共4页
将受试学生分为正常(NA)组、铁缺乏不贫血(IDNA)组和缺铁性贫血(IDA)组,测定铁强化酱油干预前后学生的铁营养指标和认知能力水平。结果表明,干预后,IDA组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IDNA组的SF水平显著升高(P&l... 将受试学生分为正常(NA)组、铁缺乏不贫血(IDNA)组和缺铁性贫血(IDA)组,测定铁强化酱油干预前后学生的铁营养指标和认知能力水平。结果表明,干预后,IDA组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IDNA组的SF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NA组的Hb、SF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干预后,IDNA组记忆再认量表分显著增加(P<0.05),IDA组的基本认知能力、知觉速度、心算效率和记忆再认能力均显著增加(P<0.05),而NA组的各项基本认知能力在干预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IDA组学生的托尼测试得分增加,但与NA组比较仍有显著差异(P<0.05)。铁强化酱油干预可以有效改善铁缺乏学生的铁营养状况,对铁缺乏不贫血和缺铁性贫血学生的认知能力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强化酱油 铁缺乏 缺铁性贫血 认知能力
下载PDF
基于随机尿与肌酐校正评估孕妇人群碘营养水平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小兵 武萌 +4 位作者 张宇 卢佳希 朴建华 杨丽琛 杨晓光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48-553,共6页
目的建立基于上午一次性随机尿与24小时尿肌酐校正的孕妇人群碘营养水平的评估方法。方法 2016年3—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门诊,依照研究方案拟定的纳入排除标准招募健康孕妇116名,收集上午8:00-11:30期间的一次性随机尿与其后24小时... 目的建立基于上午一次性随机尿与24小时尿肌酐校正的孕妇人群碘营养水平的评估方法。方法 2016年3—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门诊,依照研究方案拟定的纳入排除标准招募健康孕妇116名,收集上午8:00-11:30期间的一次性随机尿与其后24小时尿,并测定随机尿与24小时尿碘浓度(UIC)、尿肌酐含量(UCr);然后,将随机尿碘/肌酐比值(UIC/Cr)乘以24小时尿肌酐排出量(24-h UCr E)估算孕妇人群24小时尿碘排出量(24-h UIE)。结果孕妇人群上午一次性随机尿与24小时尿UIC、UIC/Cr等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机尿UIC、UIC/Cr、24-h UIE估计值与24-h UIE实测值之间均显著相关(P<0.05),妊娠期孕妇人群24-h UIE估计值均相当于24-h UIE实测值的70%~80%水平。结论妊娠期孕妇上午一次性随机尿不能直接替代24小时尿用于评估碘营养水平,而基于随机尿UIC/Cr与24-h UCr E的方法可为评估妊娠期孕妇人群近期碘营养状况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碘营养水平 尿碘 尿肌酐
原文传递
2018年全国碘缺乏病实验室网络盐碘质控考核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建强 马巍 +5 位作者 徐菁 王海燕 曹晓晓 张莹 谷云有 李秀维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19年第2期125-126,共2页
目的评价参加全国碘缺乏病实验室外质控网络运行实验室的盐碘检测能力。方法采用参考值±不确定度的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参加考核的省级实验室全部反馈并且合格;地市级实验室反馈率为99.1%,合格率为98.3%;县级实验室反馈率... 目的评价参加全国碘缺乏病实验室外质控网络运行实验室的盐碘检测能力。方法采用参考值±不确定度的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参加考核的省级实验室全部反馈并且合格;地市级实验室反馈率为99.1%,合格率为98.3%;县级实验室反馈率为99.2%,合格率为98.4%。结论此次质控考核结果显示,全国只有1.7%的地市级实验室和0.8%的县级实验室不合格。通过几年全国实验室网络的运行和持续的技术培训,各级实验室的盐碘检测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碘 检测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中国1882对母婴O~7d纯母乳喂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8
12
作者 段一凡 潘丽莉 +7 位作者 王杰 杨振宇 许丽丽 李娟娟 万青青 刘淑梅 万蓉 荫士安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66,共6页
目的研究中国0—7d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现状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1—2013年在我国8个不同区域的省份招募产后0~7d的健康乳母及其新生儿,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乳母家庭社会经济状况、怀孕情况、分娩方式,以及新生... 目的研究中国0—7d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现状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1—2013年在我国8个不同区域的省份招募产后0~7d的健康乳母及其新生儿,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乳母家庭社会经济状况、怀孕情况、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喂养状况等相关信息,分析0~7d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产后0—7d的乳母及其新生儿1882对,0~7d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为13.3%(230名)。使用过奶瓶(OR=O.08,95%CI:0.05~0.12)、乳母本身0—4月龄时是混合喂养(OR=O.22,95%CI:0.08~0.58)、使用过催奶方法(OR=O.58,95%CI:0.35~0.94)是产后7d内纯母乳喂养的不利因素;与认为奶不够的乳母相比,认为自己奶够孩子吃(OR=6.04,95%CI:3.34—10.94)是产后7d内纯母乳喂养的有利因素;与北京市相比,云南省(OR=0.10,95%CI:0.04~0.24)、甘肃省(OR=O.03,95%CI:0.01~0.08)的产后7d内纯母乳喂养率较低;随着新生儿日龄的增加,产后7d内纯母乳喂养率增加(OR=1.33,95%CI:1.16—1.53)。结论我国0~7d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较低,存在明显地区差异,不科学的喂养知识和行为显著影响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期 婴儿 新生 母乳喂养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2010--2012年中国城市居民贫血状况研究 被引量:37
13
作者 胡贻椿 陈竞 +5 位作者 李敏 李卫东 杨艳华 杨丽琛 王睿 朴建华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分析2010---2012年中国城市居民的血红蛋白水平和贫血状况。方法数据来自201{)---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样,调查对象为我国34个大城市和41个中小城市6岁以上居民,共... 目的分析2010---2012年中国城市居民的血红蛋白水平和贫血状况。方法数据来自201{)---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样,调查对象为我国34个大城市和41个中小城市6岁以上居民,共74276名。采用氰化高铁法检测血红蛋白的浓度。按WHO推荐的贫血标准结合海拔校正界值进行贫血的判定分析。采用200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进行复杂抽样加权处理,计算血红蛋白水平(x±ss)、贫血患病率及95%凹值。结果2010--2012年中国城市居民血红蛋白水平为(144.16±0.78)g/L,男性为(152.88±0.94)g/L,女性为(135.01±0.71)JL;大城市为(145.65±1.22)g/L,中小城市为(143.90±0.89)g/L。中国城市居民(不包括孕妇)贫血患病率为9.7%(95%Ch9.4%-10.1%);男性患病率为6.8%(95%Ch6.4%。7.3%),女性12.8%(95%CI:12.2%~13.4%),大城市居民患病率为8.5%(95%Ch8.0%~9.0%),中小城市居民患病率为10.0%(95%Ch9.5%~10.4%)。各年龄组中,18-44岁育龄期女性贫血患病率最高,为15.4%(95%CI:14.3%--16.6%);60岁以上居民贫血患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组,为12.5%(95%CI:11.8%~13.2%)。结论2010-2012年中国城市居民贫血患病率较10年前有明显改善,但仍需重点关注育龄期妇女和老年人的贫血状况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类 贫血 横断面研究 中国城市居民
原文传递
2013年中国乳母产后1个月的膳食状况 被引量:11
14
作者 段一凡 姜珊 +5 位作者 王杰 赵丽云 庞学红 毕烨 荫士安 杨振宇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43-1049,共7页
目的:分析我国乳母产后1个月的膳食状况。方法数据来源于201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0~5岁儿童和乳母的调查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中国内地除西藏自治区以外的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55个监测点,共调... 目的:分析我国乳母产后1个月的膳食状况。方法数据来源于201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0~5岁儿童和乳母的调查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中国内地除西藏自治区以外的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55个监测点,共调查了产后1~6个月的乳母3623名。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法调查产后1~6个月的乳母产后1个月内的食物摄入情况;分析比较不同特征乳母各类食物食用率及日摄入量的差异。结果剔除异常值后,共有3300名乳母资料纳入分析。除谷薯类和液体食用率均为100%外,乳母产后1个月食用率较高的为鱼禽蛋肉类(98.2%,3239名)和蔬菜类(90.7%,2987名);水果类的食用率为67.4%(2222名);奶类及其制品的食用率最低(38.3%,1262名)。乳母产后1个月谷薯类、蔬菜类、水果类、鱼禽蛋肉类摄入量P50分别为247.8、150.0、40.0、178.6 g/d;奶类及其制品、大豆类和坚果摄入量P50均为0.0 g/d,液体摄入量P50为895.7 ml/d。49.3%(1627名)的乳母鱼禽蛋肉类的摄入量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的推荐量;超过50%的乳母其他各类食物摄入量低于推荐量,特别是奶类及其制品、大豆类和坚果,以及液体的摄入量远低于推荐摄入量;生活在农村、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年人均收入15000元以下、家务或待业乳母的奶类及其制品的食用率分别为26.9%、29.4%、31.8%和33.8%,大豆类和坚果的食用率分别为33.9%、35.8%、37.5%和41.7%,均低于生活在城市(48.4%、55.0%)、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中专以上(48.8%、55.7%)、年人均收入15000元及以上(45.5%、52.8%)、从事其他职业(43.7%、49.4%)乳母奶类及其制品、大豆类和坚果的食用率,P值均〈0.05。结论我国乳母产后1个月内各类食物摄入量P50均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摄入量;奶豆类食物的食用率较低,尤其是农村、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年人均收入15000元以下和家务或待业的乳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期 膳食 乳母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2010—2012年中国农村育龄妇女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小兵 张宇 +5 位作者 毛德倩 卢佳希 陈竞 杨丽琛 朴建华 杨晓光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7-372,共6页
目的了解中国农村18~44岁育龄妇女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及影响因素,为科学评估中国农村育龄妇女维生素D营养状况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基于"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在75个中国农村地区代表性监测点内,共挑选... 目的了解中国农村18~44岁育龄妇女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及影响因素,为科学评估中国农村育龄妇女维生素D营养状况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基于"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在75个中国农村地区代表性监测点内,共挑选了1520名18~44岁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使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含量,并依据美国内分泌协会推荐的维生素D标准判定人群维生素D营养状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中国农村育龄妇女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与影响因素的关联性。结果中国农村育龄妇女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中位数(M_0)含量22.7 ng/mL,P2.5~P97.5范围8.2~42.0 ng/mL。维生素D缺乏率38.7%(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0 ng/mL),不足率39.5%(20 ng/mL≤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0 ng/mL),充足率21.8%(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0 ng/mL)。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民族、地理分布和家庭年收入对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农村18~44岁育龄妇女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状况比较普遍,特别是少数民族、北方和家庭年收入处于10000~30000元的中国农村育龄妇女维生素D营养状况需要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维生素D 育龄妇女 农村
原文传递
中国汉族老年人糖尿病与瘦素受体基因rs1137100和rs1137101多态性位点相关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景欢 卓勤 +2 位作者 田园 朴建华 杨晓光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4-388,共5页
目的探讨汉族老年人糖尿病与瘦素受体基因rs1137100和rs1137101多态性位点(SNP)的相关性。方法采用Taqman方法检测241例汉族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和270例汉族健康老年人的瘦素受体基因rs1137100和rs1137101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状况,分... 目的探讨汉族老年人糖尿病与瘦素受体基因rs1137100和rs1137101多态性位点(SNP)的相关性。方法采用Taqman方法检测241例汉族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和270例汉族健康老年人的瘦素受体基因rs1137100和rs1137101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状况,分析各SNP位点基因型与糖尿病的相关性,同时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脂、血糖、血浆瘦素和胰岛素水平。结果 rs1137100位点GG、GA和AA基因型在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分布频率分别为73.0%、24.5%、2.5%和68.9%、28.9%和2.2%,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7,P=0.53);A等位基因在两组间的分布频率分别是14.7%和16.7%,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P=0.40)。rs1137101位点上GG、GA和AA基因型在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分布频率分别为77.6%、21.2%、1.2%和77.8%、21.1%、1.1%,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99);A等位基因在两组间的分布频率分别是11.8%和11.7%,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GG型研究对象相比,rs1137100位点GA型、AA型研究对象发生糖尿病的风险相似,OR值分别为1.06(95%CI 0.34~3.34)和0.80(95%CI 0.54~1.19);在rs1137101位点上,与GG型研究对象相比,GA型、AA型研究对象发生糖尿病的风险相似,OR值分别为1.12(95%CI 0.22~5.63)和1.01(95%CI 0.66~1.54)。结论瘦素受体基因rs1137100和rs1137101位点的变异与汉族老年人糖尿病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受体 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 糖尿病 老年人
原文传递
2010—2012年中国孕妇贫血流行状况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28
17
作者 姜珊 庞学红 +5 位作者 段一凡 毕烨 王杰 荫士安 杨丽琛 杨振宇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 研究中国孕妇贫血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对象为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150个调查县(区)的3501名孕妇.问卷调查孕妇基本情况、孕期状... 目的 研究中国孕妇贫血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对象为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150个调查县(区)的3501名孕妇.问卷调查孕妇基本情况、孕期状况和膳食摄入量信息.采集6 ml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红蛋白含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妇贫血的相关因素.结果3501名孕妇中,605名患有贫血,贫血检出率为17.2%;轻度贫血约占61.0%(369/605).与大城市孕妇相比,贫困农村孕妇患贫血的OR(95% CI)值为1.46(1.08~1.98);与南方相比,北方孕妇患贫血的OR(95% CI)值为1.39(1.15~1.68);与孕早期孕妇相比,孕中期、孕晚期的孕妇患贫血的OR (95% CI)值分别为1.79(1.33~2.43)、2.11(1.56~2.85);与本次怀孕前半年未服用叶酸酶孕妇相比,服用过叶酸的孕妇贫血的OR(95% CI)值为0.76(0.63~0.93).结论 2010—2012年中国孕妇贫血特点表现为轻度流行,孕妇生活地区、孕期及是否服用叶酸与贫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孕妇 贫血 患病率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2013年中国足月单胎产妇孕期增重情况及适宜范围探讨 被引量:32
18
作者 王杰 段一凡 +4 位作者 庞学红 姜珊 荫士安 杨振宇 赖建强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 分析中国足月单胎产妇孕期增重情况,探讨孕期增重适宜范围.方法 于2013年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对象为中国内地除西藏自治区以外的30个省份的55个县(市/区)产后0~24个月的足月单胎母婴,共计8323对.... 目的 分析中国足月单胎产妇孕期增重情况,探讨孕期增重适宜范围.方法 于2013年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对象为中国内地除西藏自治区以外的30个省份的55个县(市/区)产后0~24个月的足月单胎母婴,共计8323对.问卷调查乳母怀孕前体重、分娩前体重、孕期疾病、有无产后大出血,以及儿童出生体重和身长等妊娠结局信息;测量乳母身高和体重,以及儿童身长和体重.根据中国《成人体重判定》,将乳母划分为孕前低体重(BMI〈18.5 kg/m2)、正常体重(BMI 18.5~23.9 kg/m2)、超重(BMI 24.0~27.9 kg/m2)和肥胖(BMI≥28.0 kg/m2);根据美国医学研究所(IOM)2009年孕期体重增加推荐值评价孕期增重适宜情况;根据不同水平孕期增重与不良妊娠结局及不良母婴体格状况的关系,以及具有良好妊娠结局和良好母婴体格状况的乳母孕期增重的P25~P75推算我国足月单胎产妇的孕期增重适宜范围;同时根据计算的孕期增重适宜范围对孕期增重进行再评价.结果8323名乳母孕期增重的P50(P25~P75)为15.0(10.0~19.0)kg,依据IOM推荐值,孕期增重不足、适宜和过多的检出率分别为27.2%(2263名)、36.2%(3016名)和36.6%(3044名).孕前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孕妇孕期增重适宜范围分别为11.5~18.0、10.0~15.0、8.0~14.0和5.0~11.5 kg.以本研究获得的孕期增重适宜范围为标准,则样本人群中孕期增重不足、适宜和过多的检出率分别为15.7%(1303名)、45.0%(3744名)和39.3%(3276名),与根据IOM标准计算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5.36,P〈0.001).结论 中国乳母的孕期增重P50为15.0 kg,处于较高水平.本研究初步为中国足月单胎女性建立了孕期增重适宜范围,此适宜范围低于IOM的推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孕期间 体重变化 横断面研究 营养 产后体重滞留
原文传递
2010—2012年中国孕妇孕期增重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22
19
作者 毕烨 段一凡 +5 位作者 王杰 姜珊 庞学红 荫士安 杨振宇 赖建强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 了解2010—2012年中国孕妇不同孕期增重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对象中国内地31个省份单胎妊娠且孕周≥13周的孕妇2805名.采用问卷调查收... 目的 了解2010—2012年中国孕妇不同孕期增重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对象中国内地31个省份单胎妊娠且孕周≥13周的孕妇2805名.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孕妇基本情况和孕前体重等信息;采用统一的体重称和身高计测量孕妇体重和身高,通过食物频率法收集调查对象最近1年的膳食摄入状况.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期增重适量的相关因素.结果2805名孕妇中,1441名处于孕中期(13~27孕周),1364名处于孕晚期(≥28孕周).孕期增重不足、适宜和过多者在孕中期孕妇分别为229名(15.9%)、440名(30.5%)和772名(53.6%),在孕晚期孕妇中分别为256名(18.8%)、474名(34.8%)、634名(46.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提示,孕中期增重不足与摄入水果有关[OR(95% CI):1.58(1.06~2.34)],居住于中小城市的汉族孕妇出现孕晚期增重不足的OR(95% CI)值为0.58(0.34~0.98),活动时间〈1 h的孕妇发生孕晚期增重过多的OR(95% CI)值为1.33(1.02~1.73).结论 中国孕妇孕期增重适宜率较低,水果摄入量、居住地区和运动时间可能与孕期增重状况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体重变化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2010—2012年中国孕妇腓肠肌痉挛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5
20
作者 段一凡 王杰 +4 位作者 姜珊 毕烨 庞学红 荫士安 杨振宇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20,共7页
目的 分析中国孕妇腓肠肌痉挛发生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于2010—2012年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对象为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150个调查县(区)的3582名孕妇.通过询问调查方式收集孕期妇女腓肠肌痉挛的发生情... 目的 分析中国孕妇腓肠肌痉挛发生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于2010—2012年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对象为中国内地31个省份的150个调查县(区)的3582名孕妇.通过询问调查方式收集孕期妇女腓肠肌痉挛的发生情况、人口学特征、孕期状况以及身体活动情况;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法估计孕妇食物摄入情况,通过动态样品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孕妇的膳食模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我国孕妇腓肠肌痉挛的发生状况及相关因素.结果 孕妇腓肠肌痉挛的发生率为32.9%(1180/3582),孕早、中、晚期的腓肠肌痉挛发生率分别为11.6%(87/748)、28.2%(420/1492)和50.2%(673/1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9.16,P〈0.001).孕妇的膳食模式分为3类,相对均衡、高蔬菜水果、高奶类膳食模式孕妇腓肠肌痉挛发生率分别为32.0% (952/2971)、37.2%(186/500)、37.8%(42/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P=0.0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孕早期妇女相比,孕中期、孕晚期妇女发生腓肠肌痉挛的OR(95%CI)值分别为2.96(2.28~3.83)、8.02(6.16~10.44);与未服用者相比,孕前服用钙制剂妇女发生孕期腓肠肌痉挛的OR(95%CI)值为1.45(1.19~1.76);与孕期未被诊断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妇女相比,孕期被诊断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妇女发生腓肠肌痉挛的OR(95%CI)值为5.76(2.06~16.12);与相对均衡膳食模式的孕妇相比,高蔬菜水果膳食模式、高奶类膳食模式孕妇发生腓肠肌痉挛的OR(95%CI)值分别为1.13(0.91~1.41)、1.18(0.76~1.81).结论 中国孕妇腓肠肌痉挛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不同孕期存在明显差异,孕妇的居住地、职业和罹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能与孕期腓肠肌痉挛的发生有关,但未见膳食模式对腓肠肌痉挛发生的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面调查 孕期 影响因素 腓肠肌痉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