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疑难井解堵技术在河南油田采油一厂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韩茂全 焦磊 +3 位作者 郑兰 马力 苟兴玉 周艳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7年第4期89-92,共4页
分析了河南油田采油一厂疑难井的特点及堵塞原因,介绍了rhx油井复合解堵、jhw系列解堵等技术在疑难井油层改造方面的应用情况。不同的解堵技术在现场应用48口井,有效率87.5%。应用表明,rhx油井解堵等技术对因次生原因造成渗透性变差的... 分析了河南油田采油一厂疑难井的特点及堵塞原因,介绍了rhx油井复合解堵、jhw系列解堵等技术在疑难井油层改造方面的应用情况。不同的解堵技术在现场应用48口井,有效率87.5%。应用表明,rhx油井解堵等技术对因次生原因造成渗透性变差的油层改造具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难油井 低渗油层 解堵技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河南油田氮气泡沫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艳辉 戴彩丽 +3 位作者 徐星光 王思宇 闫立朋 辛翠平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1期129-132,共4页
在河南下二门油田油藏条件下,利用Ross-Miles法,研究了起泡剂质量浓度对表面活性剂起泡性能和稳定性能的影响,提出当起泡剂质量浓度为临界胶束质量浓度时,起泡体系具有最佳的泡沫性能。应用室内泡沫发生装置,研究了泡沫的气液比以及注... 在河南下二门油田油藏条件下,利用Ross-Miles法,研究了起泡剂质量浓度对表面活性剂起泡性能和稳定性能的影响,提出当起泡剂质量浓度为临界胶束质量浓度时,起泡体系具有最佳的泡沫性能。应用室内泡沫发生装置,研究了泡沫的气液比以及注气速度对泡沫封堵性能的影响,并针对不同渗透率地层做了泡沫调驱的适应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当气液比为1.5∶1.0,注气速度为0.9 mL/min时,泡沫具有最佳的封堵能力,后续水驱仍能保持较高的残余阻力系数;泡沫调驱适用于渗透率较高的地层,对低渗层的封堵效果较差。下二门油田进行的泡沫调驱先导试验结果表明,区块整体含水明显下降,增油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气泡沫 深部调驱 气液比 注气速度 现场试验 河南油田
下载PDF
河南油田微凝胶驱技术的矿场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10
3
作者 孔柏岭 昌润珍 +2 位作者 海玉芝 李晓玲 白周凌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9-103,共5页
微凝胶驱技术(低浓度交联聚合物驱技术)是一项低成本高效益的提高采收率新技术。河南油田在室内研究基础上,系统地开展了微凝胶驱技术的单井试注、单井驱替、多井组驱替等不同规模的矿场试验,展示出明显不同于聚合物驱的动态特征:注入... 微凝胶驱技术(低浓度交联聚合物驱技术)是一项低成本高效益的提高采收率新技术。河南油田在室内研究基础上,系统地开展了微凝胶驱技术的单井试注、单井驱替、多井组驱替等不同规模的矿场试验,展示出明显不同于聚合物驱的动态特征:注入压力上升幅度大,吸水剖面改善幅度比聚合物驱好,产出液聚合物浓度低,见效时间滞后。下二门H_2Ⅲ油组、双河437Ⅱ_(1-2)油组矿场试验注污水配制微凝胶(400 mg/L HPAM、60 mg/L Cr^(3+))0.19~0.37 PV,当量吨聚合物增油85.2~105.3 t,阶段提高采收率6.01%~7.17%;提高采收率幅度比聚合物驱高2.96个百分点的条件下,化学剂费用降低11.4%~19.9%。矿场试验结果还表明,微凝胶驱技术与聚合物驱技术结合使用,可以取得更好的驱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凝胶驱技术 矿场试验 动态特征 聚合物驱技术 组合驱技术
下载PDF
河南油田蒸汽吞吐井氮气泡沫抑制边水技术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书林 李伟东 +3 位作者 白长琦 禹卿业 王俊杰 耿兰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3年第5期120-124,150,共5页
河南油田稠油油藏存在边水,在蒸汽吞吐开发过程中边水侵入严重,造成油井含水率急剧增加。为此,对蒸汽吞吐井氮气泡沫抑制边水技术的影响因素和应用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气泡沫抑制边水技术适用于边水能量适中、非均质性较强的油藏... 河南油田稠油油藏存在边水,在蒸汽吞吐开发过程中边水侵入严重,造成油井含水率急剧增加。为此,对蒸汽吞吐井氮气泡沫抑制边水技术的影响因素和应用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气泡沫抑制边水技术适用于边水能量适中、非均质性较强的油藏,且在强水淹时实施能取得较好的抑制边水效果。应用该技术进行了现场试验,措施有效率100%,平均含水下降了23个百分点,取得了较好的控水增油效果,达到了抑制边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油田 蒸汽吞吐 氮气泡沫体系 边水非均质油藏 现场试验
下载PDF
复合催化降粘技术在河南油田超稠油藏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赵长喜 程红晓 +2 位作者 潘忠 徐广杰 王庆雷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8年第6期69-71,共3页
针对特超稠油动用难的问题研究了一项集表面活性剂降粘、水热裂解催化降粘和氧化催化降粘剂降粘等功能为一体的地下复合催化降粘技术。该技术在河南油田超稠油上成功应用了6口井,原油物性分析表明,原油重质成分减少、轻质成分增加,原油... 针对特超稠油动用难的问题研究了一项集表面活性剂降粘、水热裂解催化降粘和氧化催化降粘剂降粘等功能为一体的地下复合催化降粘技术。该技术在河南油田超稠油上成功应用了6口井,原油物性分析表明,原油重质成分减少、轻质成分增加,原油物性得到明显改善,平均单井增油212.5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复合催化降粘 稠油开采 应用
下载PDF
河南油田稠油井一体化固井技术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鹏伟 先花 +3 位作者 田旭 蔺红军 顾军 耿兰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3年第1期96-99,141-142,共4页
针对河南油田稠油井第二界面汽窜问题,开展了油井水泥-泥饼-地层整体胶结一体化固井技术研究。该技术是在不改变现有钻井液、水泥浆体系及性能的基础上,采用化学方法实现水泥环-泥饼-地层的整体胶结,达到大幅度提高固井第二界面胶结强... 针对河南油田稠油井第二界面汽窜问题,开展了油井水泥-泥饼-地层整体胶结一体化固井技术研究。该技术是在不改变现有钻井液、水泥浆体系及性能的基础上,采用化学方法实现水泥环-泥饼-地层的整体胶结,达到大幅度提高固井第二界面胶结强度的目的。通过室内配伍性实验及胶结强度测试,证实了泥饼改性剂(GM-Ⅰ)、凝饼形成剂(GA-Ⅱ)与钻井液、水泥浆配伍良好,水泥环-泥饼-地层的整体胶结作用使固井第二界面胶结强度提高到200%以上。6口井的现场应用表明,固井第二界面胶结质量较邻井显著提高,解决了稠油井第二界面汽窜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油田稠油井 一体化固井技术 整体固化胶结
下载PDF
河南油田注聚区块转后续水驱前整体调剖技术的矿场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林杨 王琦 +3 位作者 王优先 吕晓华 皇海权 徐严芬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3年第4期125-127,130,共4页
河南油田聚驱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注聚区块注入聚合物段塞结束转后续水驱前,如果不及时进行整体深度调剖,很快就会发生窜流和快速指进,造成含水率快速上升,产油量快速递减。双河油田V1-10层系注聚结束转后续水驱前,及时应用了整体调剖技术... 河南油田聚驱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注聚区块注入聚合物段塞结束转后续水驱前,如果不及时进行整体深度调剖,很快就会发生窜流和快速指进,造成含水率快速上升,产油量快速递减。双河油田V1-10层系注聚结束转后续水驱前,及时应用了整体调剖技术,改善了吸水剖面,有效地防止了后续注水快速指进,延缓了产量递减,为进一步挖掘聚合物驱油技术的增油潜能,改善驱油效果,降低成本,实现经济有效地开采水驱剩余油做出贡献。双河油田V1-10层系现场实践证明,整体调剖技术不仅是一种单纯的降低产聚浓度、减缓产量递减的被动措施,更是一种有效的挖潜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交联聚合物 整体调剖 河南油田
下载PDF
高温高压注入封隔器的研制及在河南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高涛 李广志 +3 位作者 林波 李军芳 潘二亮 苗玉礼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4年第3期133-135,共3页
针对河南油田现场应用的注入封隔器存在反洗井阀洗井打不开、开了关不上、腐蚀或磨损导致关闭不严和不耐高温高压等问题,采用反洗井阀结构优化设计、材质优选、特殊热处理等技术提高了其耐磨损和耐腐蚀能力;在胶筒密封件方面,采用优选主... 针对河南油田现场应用的注入封隔器存在反洗井阀洗井打不开、开了关不上、腐蚀或磨损导致关闭不严和不耐高温高压等问题,采用反洗井阀结构优化设计、材质优选、特殊热处理等技术提高了其耐磨损和耐腐蚀能力;在胶筒密封件方面,采用优选主料,并优化配置辅料,根据不同井温和压力来调整胶筒邵氏硬度的大小,研制出高温高压注入封隔器,并进行了现场应用。从9口井的应用情况看,工艺成功率100%,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高温高压压裂井、酸化井和注水井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油田 高温高压注入封隔器 酸化压裂 结构设计
下载PDF
河南油田分子膜驱油技术室内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惠卫 田荣焕 +1 位作者 黄晓 郭文卿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9年第5期117-118,共2页
分子膜驱油技术是目前石油行业提高采收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结合河南油田中低渗储油层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分子膜剂性能的评价,筛选出了适合河南油田中低渗储层的分子膜剂类型和浓度;室内实验结果显示,分子膜驱油在原来水驱基础上可以... 分子膜驱油技术是目前石油行业提高采收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结合河南油田中低渗储油层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分子膜剂性能的评价,筛选出了适合河南油田中低渗储层的分子膜剂类型和浓度;室内实验结果显示,分子膜驱油在原来水驱基础上可以提高驱油效率10%左右,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膜驱 中低渗透油藏 河南油田
下载PDF
河南油田基岩储层试井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曲剑 安靖 +2 位作者 乔荣娜 周传迅 赵秀清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0年第4期94-96,共3页
针对河南油田基岩储层的复杂性,分析基岩储层试井曲线的表现特征,结合钻井、测井和物探资料处理对井周围储容空间的预测情况,建立测试井曲线响应特征与钻井、测井和物探资料解释对应关系;通过综合分析,建立了井周围不同储容空间情况下... 针对河南油田基岩储层的复杂性,分析基岩储层试井曲线的表现特征,结合钻井、测井和物探资料处理对井周围储容空间的预测情况,建立测试井曲线响应特征与钻井、测井和物探资料解释对应关系;通过综合分析,建立了井周围不同储容空间情况下的基岩储层的试井解释模型,形成了一套实用的基岩储层试井资料分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油田 基岩储层 试井分析 典型曲线 裂缝 解释模型
下载PDF
新型SN-1絮凝剂在河南油田稠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岳元朝 贾正舍 +3 位作者 丁波 刘玉丰 吴军才 张道征 《河南石油》 2006年第1期83-84,86,共3页
针对河南油田稠油污水粘度大,油水密度差小,乳化严重,水质水量变化大的特点,开发了一种由两剂复配的絮凝剂,并进行了室内实验和现场小试。结果表明该产品具有絮凝速度较快、污泥生成量较小、机杂去除率较高的优点,提高了沉降罐、过滤罐... 针对河南油田稠油污水粘度大,油水密度差小,乳化严重,水质水量变化大的特点,开发了一种由两剂复配的絮凝剂,并进行了室内实验和现场小试。结果表明该产品具有絮凝速度较快、污泥生成量较小、机杂去除率较高的优点,提高了沉降罐、过滤罐的运行效率,对改善水质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污水处理 新型絮凝剂 实验 应用
下载PDF
《油井生产实时分析优化专家系统PES》在河南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石步乾 张杰 余金泽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09年第6期54-56,共3页
本文介绍了《油井生产实时分析优化专家系统PES》的功能特点,分析了河南油田使用该专家系统的效果。实践表明,该系统能提供全新的油井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综合的油井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智能的石油工程分析优化解决方案。
关键词 油井 实时分析 优化设计 智能控制 专家系统
下载PDF
河南油田不同类型油藏聚合物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富州 彭文忠 +3 位作者 王化鸽 马娟 彭立 王优先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9年第3期53-55,共3页
河南油田三采产量从2001年最高时的15.98×10^4t下降到2004年最低时的4.75×10^4t,递减幅度高达34%,为了扭转油田后期开发产量递减的不利局面,通过针对不同类型的油藏开展深部调剖和聚合物驱相结合的“2+3”组合驱技术... 河南油田三采产量从2001年最高时的15.98×10^4t下降到2004年最低时的4.75×10^4t,递减幅度高达34%,为了扭转油田后期开发产量递减的不利局面,通过针对不同类型的油藏开展深部调剖和聚合物驱相结合的“2+3”组合驱技术,充分发挥了二者之间的增强效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油田 油藏类型 聚合物驱 筛选标准 深部调剖 组合驱
下载PDF
提高机采系统效率技术研究及在河南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兵臣 丁连民 +3 位作者 黄春海 王培云 何亚婉 谷亚贞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7年第6期93-96,共4页
分析了影响抽油机井机采系统效率的因素,从优化机采参数到设备管理维修等诸方面,探讨了提高机采系统效率的途径。统计和分析了最近三年河南油田第一采油厂在提高机采系统效率方面的做法和现场应用情况,测试效果对比表明,应用新节能技术... 分析了影响抽油机井机采系统效率的因素,从优化机采参数到设备管理维修等诸方面,探讨了提高机采系统效率的途径。统计和分析了最近三年河南油田第一采油厂在提高机采系统效率方面的做法和现场应用情况,测试效果对比表明,应用新节能技术和加强日常节能措施管理可以明显提高油井机采效率,节约大量电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系统效率 抽油机 参数优化 平衡度 节能
下载PDF
美国页岩气钻采技术及对河南油田的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生莉 吴太平 +3 位作者 周建生 任海珍 曾丽 高立建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2年第1期75-77,8,共4页
近年来,页岩气开采在非常规天然气中异军突起,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新亮点。美国是世界页岩气开发最成功的国家,其成功开发的关键原因之一就在于一系列先进技术的应用。介绍了页岩气藏开采特点,美国在钻井、井完、储层改造和举... 近年来,页岩气开采在非常规天然气中异军突起,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新亮点。美国是世界页岩气开发最成功的国家,其成功开发的关键原因之一就在于一系列先进技术的应用。介绍了页岩气藏开采特点,美国在钻井、井完、储层改造和举升等方面的先进工艺技术,并结合河南油田页岩气藏特点,进行了河南油田页岩气开发技术适应性分析,提出了目前适用的钻采技术和下一步需要加强研究的工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钻采技术 河南油田 适应性分析
下载PDF
河南油田机械防砂技术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唐红斌 李古正 +1 位作者 刘英 周向武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0年第6期107-109,共3页
结合2006-2009年河南油田第二采油厂油井机械防砂技术的实施情况及资料跟踪分析,对机械防砂整体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对机械防砂技术适应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并为搞好油井下一步防砂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河南油田 机械防砂技术 现场应用 效果评价
下载PDF
高温高压压裂工艺管柱的研制及在河南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苓 刘生 +3 位作者 刘春晓 胡定堂 李宏丽 王培云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8年第1期87-88,91,共3页
针对传统封隔器在深井、超深井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大型压裂施工时存在胶筒耐温、耐压较差,坐封、解封不可靠的问题,河南油田研制了高温高压压裂工艺管柱注管柱。该管柱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耐温150℃,耐压差70MPa。截至目前,高温高压... 针对传统封隔器在深井、超深井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大型压裂施工时存在胶筒耐温、耐压较差,坐封、解封不可靠的问题,河南油田研制了高温高压压裂工艺管柱注管柱。该管柱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耐温150℃,耐压差70MPa。截至目前,高温高压压裂工艺管拄在河南油田已进行300余井次的现场试验和应用,最大下入井深为3542m,一次工艺成功率达到9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工艺管柱 封隔器 挡砂器 应用
下载PDF
改善聚合物驱效果的过程控制技术——以河南油区双河油田北块H_3Ⅳ1—3层系为例 被引量:12
18
作者 苏建栋 黄金山 +2 位作者 邱坤态 孙宜丽 李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1-94,98,共5页
"十一五"以来,河南油区投入开发的聚合物驱单元在注聚前均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在驱替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对应油井的见效比例、见效厚度及增油倍数,是聚合物驱动态调整的难点。应用油藏工程、数值模拟、矿场试验等方法,研... "十一五"以来,河南油区投入开发的聚合物驱单元在注聚前均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在驱替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对应油井的见效比例、见效厚度及增油倍数,是聚合物驱动态调整的难点。应用油藏工程、数值模拟、矿场试验等方法,研究了聚合物驱动态调整的政策界限,并针对聚合物驱的不同见效阶段、影响油井见效的因素等,探讨了改善聚合物驱效果的过程控制技术,包括合理配液配注、边水控制、注聚质量浓度差异调整、聚合物窜流控制、长期封堵高含水层评价动用以及聚合物驱适度提液技术。将这6项技术应用于双河油田北块H3Ⅳ1—3层系,取得显著效果,实际增油降水效果好于数值模拟预测,在注入孔隙体积倍数为0.56时,采收率提高了2.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聚合物驱 影响因素 改善效果 过程控制 双河油田
下载PDF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微观及宏观驱油特征——以河南双河油田某区块为例 被引量:10
19
作者 董文龙 徐涛 +3 位作者 李洪生 崔秀清 熊英 侯吉瑞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56,114-115,共4页
采用微观驱油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了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微观及宏观驱油特征。以河南双河油田S块H层系为例的研究结果表明,二元复合体系既能启动柱状、簇状残余油,又可减少孔隙和喉道处的膜状残余油,相比单一表面活性剂... 采用微观驱油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了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微观及宏观驱油特征。以河南双河油田S块H层系为例的研究结果表明,二元复合体系既能启动柱状、簇状残余油,又可减少孔隙和喉道处的膜状残余油,相比单一表面活性剂驱和单一聚合物驱,二元复合驱具有显著扩大波及体积和提高驱油效率的双重效果,比单一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3.03%~5.45%。对于层内非均质储层,二元复合驱可较大幅度地提高低渗透带的采收率,其次是中渗透带;而对于层间非均质储层,进一步改善低渗透层开发效果的能力有限,二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由高到低的排序为中、高、低渗透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 驱油实验 数值模拟 微观 宏观 驱油特征
下载PDF
河南稠油油田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技术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欣 陶良军 +2 位作者 林景禹 刘洪涛 张文江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8年第6期84-85,88,共3页
针对河南稠油油田周期吞吐过程中存在的周期吞吐效果逐渐变差问题.利用氮气压缩系数高,膨胀性大,可增加弹性能量的特点.研究了稠油油田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技术,优化确定了注入参数及注入工艺,现场实施后,周期油汽比同比增加19.6%,现场... 针对河南稠油油田周期吞吐过程中存在的周期吞吐效果逐渐变差问题.利用氮气压缩系数高,膨胀性大,可增加弹性能量的特点.研究了稠油油田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技术,优化确定了注入参数及注入工艺,现场实施后,周期油汽比同比增加19.6%,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为改善河南稠油油田周期吞吐效果提供了有效途径,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氮气 蒸汽 吞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