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西北油田抽油机井口一体化安全控制装置的研发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宇驰 朱加强 +3 位作者 王海峰 李永兵 竺俊 刘嘉琦 《中国设备工程》 2021年第S01期15-16,共2页
本文针对西北油田现场实际生产应用中的双闸板防喷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及时性不足,研发了一套能够及时解决现场抽喷等异常井底起压的关井装置,避免了因人员无法及时到达现场带来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 双闸板防喷器 抽油机自动启停 防喷器半封自动关闭
下载PDF
油田信息化对采油管理模式的影响及实践探索
2
作者 魏莎莎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8期183-185,共3页
西北油田采油一厂两化建设自2011年持续推进,取得较大成果。从井站一体化整体设计和管控模式在采油厂如何落地出发,详细分析了示范班组开展后优势,提出由示范班组向中心站场转换中,需从中心站场结构设计和队伍能力提升、管理区区级人员... 西北油田采油一厂两化建设自2011年持续推进,取得较大成果。从井站一体化整体设计和管控模式在采油厂如何落地出发,详细分析了示范班组开展后优势,提出由示范班组向中心站场转换中,需从中心站场结构设计和队伍能力提升、管理区区级人员结构调整、专业化服务队伍交接、硬件设施提升四个方面开展。最后以管理一区中心站场为案例,说明井站一体化落地工作,效果效益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站一体化 信息化 模式 转化
下载PDF
油公司模式下采油厂的安全管理探索
3
作者 赵普春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14年第7期52-54,共3页
油公司模式[1-2]经营下的塔河采油一厂,围绕油气开发核心业务流程,以“生产专业化、竞争市场化、管理合同化、效益最大化”为原则,按照厂、队(站)、班组三级管理,实行市场化运作、合同化管理、专业化服务和社会化依托的企业经营方式运... 油公司模式[1-2]经营下的塔河采油一厂,围绕油气开发核心业务流程,以“生产专业化、竞争市场化、管理合同化、效益最大化”为原则,按照厂、队(站)、班组三级管理,实行市场化运作、合同化管理、专业化服务和社会化依托的企业经营方式运营.油公司管理模式的核心是承包商的管理,除利益共享外,更重要的是责任共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公司 采油厂 安全管理 责任主体 隐患动态管理 风险受控
下载PDF
塔河采油一厂井下作业时效分析
4
作者 王相召 王珂 +1 位作者 陈超 易杰 《石化技术》 CAS 2015年第2期193-194 199,199,共3页
在认识2012年时效现状的基础上,从井位安排、搬迁安装、开工验收和施工作业四个方面认真分析影响塔河油田采油一厂井下作业时效因素所在。并通过推行《井下作业节点管理办法》、优化开工、优化工艺、加强联合体管理和引进新设备,极大的... 在认识2012年时效现状的基础上,从井位安排、搬迁安装、开工验收和施工作业四个方面认真分析影响塔河油田采油一厂井下作业时效因素所在。并通过推行《井下作业节点管理办法》、优化开工、优化工艺、加强联合体管理和引进新设备,极大的提升了井下作业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采油一厂 井下作业 时效分析
下载PDF
“瑞士奶酪模型管理法”精细井控管理在采油气现场应用实践
5
作者 黄梁帅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3年第18期55-57,共3页
以“瑞士奶酪模型管理法”为基准,对照采油管理区在日常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漏洞可能带来的缺陷,在演变成重大事故前,通过有效管理手段层层化解。“奶酪”中的孔洞即安全生产缺陷,采油管理区通过线上巡检和线下清单式管理堵住层层漏洞(“... 以“瑞士奶酪模型管理法”为基准,对照采油管理区在日常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漏洞可能带来的缺陷,在演变成重大事故前,通过有效管理手段层层化解。“奶酪”中的孔洞即安全生产缺陷,采油管理区通过线上巡检和线下清单式管理堵住层层漏洞(“奶酪”孔洞),再利用线上双审批流程为安全生产增加屏障。实施以后,累计排查出各类隐患3000余项并及时整改,有效降低采油气生产现场的井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控 安全 风险 屏障
下载PDF
冷端管径对高压节流型涡流管性能影响分析
6
作者 王杰 田园 +2 位作者 陆梅 陈长江 刘渊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1,80,共8页
冷端管径(D_(c))是影响涡流管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12 MPa的高压节流工况,以CH_(4)为计算工质,建立物理模型,改变D_(c)为36、38、40、42和44 mm。对比发现:随着D_(c)增大,冷端内旋气体温度逐渐下降,制冷效果提升;热端外旋气体温度先... 冷端管径(D_(c))是影响涡流管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12 MPa的高压节流工况,以CH_(4)为计算工质,建立物理模型,改变D_(c)为36、38、40、42和44 mm。对比发现:随着D_(c)增大,冷端内旋气体温度逐渐下降,制冷效果提升;热端外旋气体温度先增加后下降,D_(c)=40 mm时制热效果最佳。反映出D_(c)与制冷效果呈正相关,但对制热效果存在最佳值。当D_(c)增大时,内旋气体总压下降幅度逐渐平缓,利于节流;在D_(c)≥40 mm时,外旋气体总压下降幅度变大,且变化不规律,节流时有损调节阀使用寿命。另外D_(c)=44 mm时,外旋气体速度变化规律异常。所以根据工况需求,可控制D_(c)尺寸来调节涡流管制冷制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管 冷端管径 制冷制热 节流降压 流动分析
下载PDF
托普台南区块断溶体油藏栅状断片结构数值模拟
7
作者 张如杰 乐平 +4 位作者 张莹 李小波 黄楠 赵黎明 范庆振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4,共7页
塔河油田托普台南区块断溶体油藏开发初期产量高,后期暴性水淹和快速见水井多,产量递减快,针对此类特征,目前尚未建立较好的模拟方法。结合断溶体油藏岩溶特征、地震特征、实钻井井储关系以及三带结构提出断溶体油藏栅状断片结构,根据... 塔河油田托普台南区块断溶体油藏开发初期产量高,后期暴性水淹和快速见水井多,产量递减快,针对此类特征,目前尚未建立较好的模拟方法。结合断溶体油藏岩溶特征、地震特征、实钻井井储关系以及三带结构提出断溶体油藏栅状断片结构,根据此认识,通过融合断层自动提取技术和蚂蚁体属性,得到断裂指示因子,用以刻画栅状断片储集体,利用张量属性刻画溶蚀孔洞型储集体,建立双重介质组分模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栅状断片结构是断溶体油藏的主要导流通道;断裂指示因子比断层自动提取技术和最大似然更适合表征栅状断片结构,并在通水源处与张量属性匹配度高,在其他区域匹配性差;与单重介质模型相比,基于栅状断片结构的双重介质模型拟合精度更高,更能反映断溶体油藏生产动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普台南区块 断溶体油藏 暴性水淹 栅状断片结构 地质建模 断裂指示因子 双重介质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体动态连通性分析 被引量:30
8
作者 易斌 崔文彬 +1 位作者 鲁新便 杨敏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9-472,共4页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是大型碳酸盐岩裂缝和岩溶缝洞型油藏。油藏的储渗空间主要为规模不同的溶洞、裂缝带、溶蚀孔隙和微裂缝。油藏开发实践证实,油藏呈现出多缝洞系统、多压力系统、多个渗流单元的特征。针对储集层复杂的特点,提出了利...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是大型碳酸盐岩裂缝和岩溶缝洞型油藏。油藏的储渗空间主要为规模不同的溶洞、裂缝带、溶蚀孔隙和微裂缝。油藏开发实践证实,油藏呈现出多缝洞系统、多压力系统、多个渗流单元的特征。针对储集层复杂的特点,提出了利用动态信息分析油藏缝系统与洞系统之间连通性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包括油藏压力趋势分析法、井间生产干扰分析法、流体性质差异分析法、井间干扰试井法和示踪剂法等),并结合塔河油田实际资料,进行了流动单元初步划分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 缝洞型油藏 动态分析 井间连通性 流动单元
下载PDF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开发模式及提高采收率 被引量:14
9
作者 詹俊阳 马旭杰 何长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55-660,共6页
塔河油田A区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藏是由多个压力系统和油水关系的缝洞单元在空间上叠合连片形成的复杂油气藏。不同缝洞单元的驱动方式和开发特征差异较大:Ⅰ类单元主要为水驱;Ⅱ类单元水驱和弹性驱交替起作用;Ⅲ类单元以弹性驱为主。... 塔河油田A区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藏是由多个压力系统和油水关系的缝洞单元在空间上叠合连片形成的复杂油气藏。不同缝洞单元的驱动方式和开发特征差异较大:Ⅰ类单元主要为水驱;Ⅱ类单元水驱和弹性驱交替起作用;Ⅲ类单元以弹性驱为主。根据油藏地质特征,提出了以"缝洞单元为油藏管理的基本单元,实施差异性开发"的开发模式,形成了"以单井注水驱油、多井单元注水开发为主导"的提高采收率技术。现场应用实践表明,该类油藏采收率提高幅度在3.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碳酸盐岩 开发模式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模式 被引量:12
10
作者 马旭杰 刘培亮 何长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3-65,共3页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岩溶缝洞型油藏,大型溶洞是其主要的储集空间。目前单井注水替油已取得突破,但占储量80%的多井单元注水开发尚处于实验阶段。结合数值模拟和注水实践总结,开展了多井单元注水增油的机理研究,并初步总结出了"...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为岩溶缝洞型油藏,大型溶洞是其主要的储集空间。目前单井注水替油已取得突破,但占储量80%的多井单元注水开发尚处于实验阶段。结合数值模拟和注水实践总结,开展了多井单元注水增油的机理研究,并初步总结出了"低注高采、试注判断连通实时调整、单元整体温和注水、井组差异管理"的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模式,在现场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河油田 缝洞型油藏 注水开发 模式
下载PDF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气水复合驱技术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伟 海刚 张莹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1-65,共5页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经水驱在高部位形成了大量的"阁楼油",而用氮气驱替"阁楼油"时,由于横向驱动作用弱,在井间富集了大量剩余油。为此,根据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储层特征及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了气...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经水驱在高部位形成了大量的"阁楼油",而用氮气驱替"阁楼油"时,由于横向驱动作用弱,在井间富集了大量剩余油。为此,根据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储层特征及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了气水复合驱技术研究。在利用物理模拟试验分析气水复合驱油机理的基础上,根据剩余油分布特征,构建了气水复合驱开发模式;根据井间连通通道的特征,设计了开发井网;利用历史水驱数据和累计注气量,设计了气水复合驱参数。塔河油田4区7个注采井组应用了气水复合驱技术,井组产油量平均增加80.0 t。这表明,气水复合驱中的气驱首先将"阁楼油"驱替到水驱通道,水驱提供横向驱动力再将其驱出,从而提高了剩余油的动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油藏 剩余油 氮气驱 气水复合驱 注采井组 塔河油田
下载PDF
塔河油田集输管道腐蚀因素及防腐措施 被引量:18
12
作者 卢智慧 何雪芹 何昶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5年第7期18-20,共3页
集输管道防腐工作对油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塔河油田集输管道最典型腐蚀是CO2、H2S气体腐蚀,特别是在8区和10区等区块,H2S气体含量较高,甚至超过1 000 mg/m3。H2S气体化学腐蚀可引起氢脆、硫化物应力腐蚀破裂等,渗入管道钢材的氢... 集输管道防腐工作对油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塔河油田集输管道最典型腐蚀是CO2、H2S气体腐蚀,特别是在8区和10区等区块,H2S气体含量较高,甚至超过1 000 mg/m3。H2S气体化学腐蚀可引起氢脆、硫化物应力腐蚀破裂等,渗入管道钢材的氢导致钢材变形,韧性变差,直至管道破裂。分析塔河油田集输管道和腐蚀现状,总结出塔河油田腐蚀影响因素包括CO2和H2S介质、油田产出水、集输管道焊缝接口、生产和集输工艺等。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优选管道材料、添加缓蚀剂、牺牲阳极保护阴极法、优化生产和技术工艺、强化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等五方面的防腐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集输管道 CO2 H2S 腐蚀 缓蚀剂 阴极保护
下载PDF
国企基层纪委强化监督实效探析
13
作者 吴臣德 《国企管理》 2024年第4期117-119,共3页
纪委监督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促进管党治党责任和党委决策部署有效落实的有力保障。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纪委从国企基层纪委普遍面临的监督责任压实难、监督方式老旧、监督实效欠佳等现实问题入手,以健全监督体系、创新监... 纪委监督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促进管党治党责任和党委决策部署有效落实的有力保障。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纪委从国企基层纪委普遍面临的监督责任压实难、监督方式老旧、监督实效欠佳等现实问题入手,以健全监督体系、创新监督路径、统筹监督过程、培育监督文化为重点,就建立强化监督实效机制进行深入探索,为提高国企基层纪委监督实效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企业 基层纪委 监督机制 监督实效
下载PDF
超声波破乳脱水技术在塔河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伟 付秀勇 《天然气与石油》 2014年第2期23-24,31,共3页
塔河油田酸化稠油杂质多、乳化严重,采用常规的热化学沉降脱水较困难,存在加药浓度高、处理时间长、重复处理量大、系统稳定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生产要求.通过技术改造,在脱水流程上增设超声波破乳脱水装置后,脱水效率和效果大幅提升,... 塔河油田酸化稠油杂质多、乳化严重,采用常规的热化学沉降脱水较困难,存在加药浓度高、处理时间长、重复处理量大、系统稳定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生产要求.通过技术改造,在脱水流程上增设超声波破乳脱水装置后,脱水效率和效果大幅提升,含水指标由原5%降至0.5%;含水达标率由原74.3%升至93.3%;脱水时间由原24~48h缩短至投运后的7~12h(平均低于9h);罐底乳化层厚度由原20~30 cm降至0~13cm,重复处理量大幅下降;处理量液量由原200 m3/d升至最高486 m3/d后,未出现处理能力不足造成系统紊乱的现象,系统稳定性大幅提高.现场应用表明:超声波破乳脱水装置对提升塔河油田含酸稠油的破乳脱水效果具有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破乳 塔河油田 脱水 含酸油
下载PDF
塔河油田“三高井”油管内打捞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晶辉 唐静 刘学子 《石化技术》 CAS 2015年第11期80-81,共2页
本文对高压连续油管在"三高井"油管内打捞及配套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 三高井 连续油管 打捞技术
下载PDF
塔河油田边远单井新能源供电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国锐 吕秀芹 《石油石化节能》 2016年第6期1-3,69,共3页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塔河油田作业区块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塔中、塔北、巴楚及塔西南山前等地,作业环境恶劣,井位分布广泛,存在数量众多的边远单井。这些边远单井普遍存在着产量低、分布散、环境恶劣、地质情况复杂、油气丰度低等特点...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塔河油田作业区块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塔中、塔北、巴楚及塔西南山前等地,作业环境恶劣,井位分布广泛,存在数量众多的边远单井。这些边远单井普遍存在着产量低、分布散、环境恶劣、地质情况复杂、油气丰度低等特点,在该类井场铺设常规输电管线存在工期长、施工复杂、长距离运输电能损耗等问题,经济效益低下。研究出太阳能光伏供电系统、风力发电供电系统与风光互补供电系统,适用于塔河油田边远单井供电,可以有效解决该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远单井 新能源 可行性
下载PDF
塔河油田石炭系低阻油层测井解释及评价
17
作者 刘培亮 程晓军 +2 位作者 马洪涛 何长江 姜昊罡 《科技传播》 2013年第17期128-130,132,共4页
塔河石炭系油藏为披覆于奥陶系顶面古地貌隆起上的低幅度构造圈闭和岩性圈闭所控制,储层电性高低除了受物性和含液性影响之外,还明显受岩性变化的影响。低阻油层最大的特点是与邻近水层电阻率值接近,难于识别。本文在岩心分析、薄片观... 塔河石炭系油藏为披覆于奥陶系顶面古地貌隆起上的低幅度构造圈闭和岩性圈闭所控制,储层电性高低除了受物性和含液性影响之外,还明显受岩性变化的影响。低阻油层最大的特点是与邻近水层电阻率值接近,难于识别。本文在岩心分析、薄片观察、地层水分析及压汞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塔河2区石炭系油层低阻成因。研究发现高地层水矿化度及高束缚水饱和度是造成其油层低阻的主要原因。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该区的测井参数解释模型。根据测井参数解释结果、测试及录井资料,利用交汇图法,建立了油水层识别的标准,应用于实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油层 测井评价 油、水识别 塔河油田
下载PDF
X油田Y区块碎屑岩油气藏三维地质模型研究
18
作者 张伟 马海科 +3 位作者 吕秀芹 杨阳 胡建平 张福榕 《石化技术》 CAS 2022年第2期178-179,共2页
为明确含泥质夹层及含钙质夹层的物性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针对X油田Y区块碎屑岩油气藏进行三维地质模型研究。根据X油田地质资料,依次建立三维地质构造模型、三维相模型及属性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对参数进行调整。应用此模型,可分析油藏... 为明确含泥质夹层及含钙质夹层的物性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针对X油田Y区块碎屑岩油气藏进行三维地质模型研究。根据X油田地质资料,依次建立三维地质构造模型、三维相模型及属性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对参数进行调整。应用此模型,可分析油藏开发动态,判断含泥质夹层及含钙质夹层的物性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数值模拟 油藏开发动态
下载PDF
塔河油田输油管道典型腐蚀与对策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新勇 蒋勇 +2 位作者 杨玉琴 杨映达 郭秀东 《全面腐蚀控制》 2012年第10期63-65,共3页
塔河油田某主力区块单井和输油输油管道高含水时,容易在管道接口焊缝处、高程相对低洼处以及绝缘法兰未保护端发生腐蚀,该类腐蚀约占所有腐蚀次数的50%,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通过多个腐蚀现场资料收集分析,论文查阅等方式,对上述三类典型... 塔河油田某主力区块单井和输油输油管道高含水时,容易在管道接口焊缝处、高程相对低洼处以及绝缘法兰未保护端发生腐蚀,该类腐蚀约占所有腐蚀次数的50%,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通过多个腐蚀现场资料收集分析,论文查阅等方式,对上述三类典型腐蚀原因进行查找和确定。如焊缝腐蚀和电偶腐蚀、残余应力等有关,高程相对低洼处腐蚀和积液有关,绝缘法兰未保护端和电位差形成腐蚀电场有关等原因。根据腐蚀原因,近年针对性开展的管道焊缝处碳纤维补强、绝缘法兰未保护端加装牺牲阳极块等措施,实施后取得了一定效果,本文进行综合评价后提出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焊缝腐蚀 绝缘法兰 低洼处 塔河油田
下载PDF
输油气热媒炉燃烧介质油改气清洁生产效益分析与验证——以新疆某油田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勤学 范岩俊 崔力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10期88-88,94,共2页
本文以新疆某油田6台8 000 k W热媒炉油改气项目为对象,对其清洁生产项目中热媒炉介质油改气项目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量化,经过油改气后,油田节约原油消耗量15 750 t/a,减少CO2排放量:15 075.302 t/a;减少NOx排放量:351.007t/a;减... 本文以新疆某油田6台8 000 k W热媒炉油改气项目为对象,对其清洁生产项目中热媒炉介质油改气项目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量化,经过油改气后,油田节约原油消耗量15 750 t/a,减少CO2排放量:15 075.302 t/a;减少NOx排放量:351.007t/a;减少烟尘排放量:216.004 t/a;减少SO2排放量:371.257 t/a;减少废气排放量:21 375.428×104m3/a。带来直接经济效益3 326.68万元,净现值21 934.76万元。该油田取得了明显经济、环境效益,达到了"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媒炉 清洁生产 效益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