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忠诚,写在祖国的大漠戈壁——访中国石化西北石油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刘宝增
1
作者 黄文 刘亮 +1 位作者 杨璐 刘宝增 《今日中国》 2018年第9期48-53,共6页
管理无止境,西北油田在40年的发展中,致力于管理创新、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呈现出很多亮点。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西北油田进疆40年。40年风雨兼程,砥砺前行。40年艰苦创业,成就辉煌。一代又一代西北石油人为中国的能源化工事业... 管理无止境,西北油田在40年的发展中,致力于管理创新、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呈现出很多亮点。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西北油田进疆40年。40年风雨兼程,砥砺前行。40年艰苦创业,成就辉煌。一代又一代西北石油人为中国的能源化工事业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智慧心血……在庆祝西北油田进疆40年之际,《今日中国》就西北油田40年的改革创新发展及成就,专访了西北石油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西北油田分公司副总经理刘宝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董事 中国石化 党委书记 石油局 西北 公司 有限 刘宝
下载PDF
再启新长征--访中国石化西北石油局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西北油田分公司总经理胡广杰
2
作者 石杏茹 卢凯瑞 +1 位作者 李学仁 胡广杰 《中国石油石化》 2018年第17期34-35,共2页
1978年开启的中国改革开放,从规模和内涵上不断改变着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目标极具震撼力——直指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关键词 中国石化 总经理 石油局 西北 社会主义现代化 长征 党委 油田
原文传递
增储、上产、安全三丰收--中国石化西北油田顺北43X井高产纪实
3
作者 张俊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22年第2期82-83,共2页
截至2022年1月26日,中国石化西北油田顺北43X井自2021年12月6日投产50天以来,日产气50.7万立方米、产油366吨,折合日产油气当量771.6吨,累计产气1746万立方米、产油1.27万吨。论产量,其为西北油田8口千吨井中的佼佼者。该口井在今年初... 截至2022年1月26日,中国石化西北油田顺北43X井自2021年12月6日投产50天以来,日产气50.7万立方米、产油366吨,折合日产油气当量771.6吨,累计产气1746万立方米、产油1.27万吨。论产量,其为西北油田8口千吨井中的佼佼者。该口井在今年初西北油田召开的安全委员会会议上,被赞为“增储、上产、安全三丰收的经典千吨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当量 增储 西北油田 石化 丰收
原文传递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裂缝预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彭 梁则亮 +2 位作者 朱雨萍 邓先伟 杨扬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2年第5期1-5,共5页
裂缝是形成火山岩有效储层的必要条件。从中拐凸起现今构造形迹特征入手,利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技术,模拟工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的古构造应力场和破裂接近程度系数(η);将η与实际资料和野外观测结果对比,确定不同裂缝发育级别及其对应的η... 裂缝是形成火山岩有效储层的必要条件。从中拐凸起现今构造形迹特征入手,利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技术,模拟工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的古构造应力场和破裂接近程度系数(η);将η与实际资料和野外观测结果对比,确定不同裂缝发育级别及其对应的η值;结合构造地质学理论以及生产实际,对中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裂缝的发育程度、裂缝类型及产状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中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裂缝非常发育,裂缝分布比较有规律性,主要分布在沿北东向的克—乌断裂带、南北向的红车断裂带及红3井东断裂两侧,裂缝主要发育方位为东西向(EW)、北东向(NE)和北北西(NN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拐凸起 石炭系 火山岩 裂缝预测
下载PDF
工会提升劳动和技能竞赛成效的实践与探索
5
作者 张翠真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4年第4期227-229,共3页
劳动和技能竞赛是国有企业工会围绕企业中心任务参与生产经营、促进企业发展的一种载体,是调动和发挥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新形势下,如何卓有成效地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竞赛亟须解决的问题。基于此... 劳动和技能竞赛是国有企业工会围绕企业中心任务参与生产经营、促进企业发展的一种载体,是调动和发挥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新形势下,如何卓有成效地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竞赛亟须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西北油田采油一厂“1+4+N”全员劳动和技能竞赛为例,从增强竞赛针对性、必要性、吸引性、系统性出发,探讨如何以全员劳动和技能竞赛推动全周期员工技能提升体系建设,不断赋能员工成长成才,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和技能竞赛 成长成才 高质量发展 劳模精神
下载PDF
裂缝储层水平井双感应测井响应特征分析与认识
6
作者 魏康健 秦臻 +4 位作者 苏可嘉 王港 黄易聪 张昕熠 孟令义 《江西科学》 2024年第2期271-276,共6页
裂缝是油气的重要储存空间,电缆测井在直井中研究致密砂岩、碳酸盐岩等裂缝性储层较多。然而,关于水平井裂缝储层双感应测井响应研究较少,影响了水平井在裂缝储层的评价。由于水平井与直井工程环境不同,测井响应结果存在差异。为此,利... 裂缝是油气的重要储存空间,电缆测井在直井中研究致密砂岩、碳酸盐岩等裂缝性储层较多。然而,关于水平井裂缝储层双感应测井响应研究较少,影响了水平井在裂缝储层的评价。由于水平井与直井工程环境不同,测井响应结果存在差异。为此,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水平井裂缝储层模型,对裂缝储层中的水平井双感应测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分析裂缝电导率与裂缝宽度、裂缝长度和裂缝弯曲度同时作用时的双感应测井响应特征,总结出不同因素对水平井双感应测井响应影响的规律。数值模拟结果可为水平井裂缝储层识别与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感应测井 水平井 裂缝储层 响应特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浅析提高西北企业党建工作质量初探
7
作者 何星 《中外企业文化》 2020年第8期133-134,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年来,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的中国石化西北石油企业局党委牢牢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加快推进政治优势转化,为我国的油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并在集团公司党建考核中蝉联A档。面对全面从严治党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年来,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的中国石化西北石油企业局党委牢牢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加快推进政治优势转化,为我国的油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并在集团公司党建考核中蝉联A档。面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提高党建质量方面,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所以,要打造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石油公司,必须持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本文主要讲述我国西北地区油田党建工作质量的初探,希望能为党建工作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工作 贯彻落实 质量初探
下载PDF
党的建设如何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西北油田高质量党建的积极探索 被引量:2
8
作者 潘从文 李学仁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5期118-119,共2页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石化西北石油局有限公司党委围绕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以组织力建设为核心,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了以"组团式共建、区域化联建、网络化促建"为主的"三建"融合式党建工作新机制,大力推进&qu...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石化西北石油局有限公司党委围绕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以组织力建设为核心,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了以"组团式共建、区域化联建、网络化促建"为主的"三建"融合式党建工作新机制,大力推进"清单化、流程化、节点化"的"三化"管理,把牢党建责任落实的牛鼻子,党建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 党建 “一岗双责”
下载PDF
创新实施“三建”模式实现党建质量提升——西北油田向世界一流油公司阔步前进 被引量:1
9
作者 余满和 罗敏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5期116-118,共3页
作为中国石化主力油田企业之一,西北油田党委不断深化油公司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构架和实施以“组团式共建、区域化联建、网络化促建”为主要内容的“三建”党建管理模式,有力推动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极大地提升了党建工作质量... 作为中国石化主力油田企业之一,西北油田党委不断深化油公司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构架和实施以“组团式共建、区域化联建、网络化促建”为主要内容的“三建”党建管理模式,有力推动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极大地提升了党建工作质量,推动西北油田向高质量发展、世界一流油公司阔步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公司党建 共建 联建 促建
下载PDF
致密砂岩油藏水平井重复压裂优化——以长庆油田元284区块为例
10
作者 张铭海 雷征东 +2 位作者 姜乐 朱海燕 邓家胜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7-107,共11页
在致密砂岩储层水平井重复压裂中,再次提升储层改造体积(SRV)是重复压裂成功的关键。由于初次压裂完井差、水力裂缝及天然裂缝的预置分布和动态应力变化认识不清,均衡扩展重复压裂多簇裂缝并获得理想改造效果颇具难度。为优化致密砂岩... 在致密砂岩储层水平井重复压裂中,再次提升储层改造体积(SRV)是重复压裂成功的关键。由于初次压裂完井差、水力裂缝及天然裂缝的预置分布和动态应力变化认识不清,均衡扩展重复压裂多簇裂缝并获得理想改造效果颇具难度。为优化致密砂岩油藏水平井重复压裂储层改造效果,以长庆油田元284区块为例,构建了考虑四维动态地应力场的水平井重复压裂优化工作流程,引入有限元-离散裂缝网络(FEM-DFN)和四维动态应力场交叉耦合方法。在全三维压裂数值模型基础上,揭示多裂缝均衡扩展规律,优化压裂参数,实现提升致密砂岩油藏改造体积目标。研究结果表明,FEM-DFN方法可准确描述裂缝几何形态,通过优化压裂时机、加砂量、簇间距、压裂液量、施工排量等参数,提高了缝网复杂度和横向延伸程度。现场应用表明,考虑四维地应力动态变化的压裂工作流程效果显著,对国内致密砂岩油藏压裂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油藏 致密油 四维地应力 全三维体积压裂数值模型 水平井重复压裂
下载PDF
新媒体应用于企业宣传工作的策略探析
11
作者 郭梅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第16期130-132,共3页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的影响力逐渐被削弱,新媒体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并成为企业宣传的重要渠道。文章旨在探讨如何利用新媒体做好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具体包括分析企业新闻宣传的概念、目的和方法,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新闻宣传的...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的影响力逐渐被削弱,新媒体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并成为企业宣传的重要渠道。文章旨在探讨如何利用新媒体做好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具体包括分析企业新闻宣传的概念、目的和方法,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新闻宣传的本质。探索新媒体在企业新闻宣传中的应用场景和工具,如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等。借助案例分析,比较不同企业的新媒体宣传效果,从中总结成功经验和应用失误。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进行研究。文献资料法主要是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论文和官方文件等获取研究所需信息;案例研究法主要是通过分析企业相关新媒体宣传案例,了解实际应用情况和效果;比较研究法主要是通过比较各个企业的新媒体宣传情况,总结成功经验和应用失误,为企业新媒体宣传提供借鉴和参考。企业新闻宣传是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媒体是依托新的技术支撑体系出现的媒体形态。有效利用新媒体,可以提高企业的曝光度和口碑。企业要想利用新媒体做好宣传工作,首先要掌握新媒体运营经验和技巧,其次要保证内容质量和宣传效果,同时可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尝试,不断优化调整宣传策略,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企业 新闻宣传 工作
下载PDF
塔河地区奥陶系一间房组微裂隙颗粒灰岩储集体的发现与勘探意义 被引量:42
12
作者 翟晓先 俞仁连 +1 位作者 何发岐 周家驹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87-392,共6页
塔河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南部,在奥陶系大型古潜山背景上形成了塔河地区奥陶系大型地层不整合-古岩溶圈闭。该圈闭的进一步勘探表明,圈闭主体部位储集层为奥陶系下统鹰山组岩溶缝洞型储集体,而圈闭南部新发现奥陶系下统一间房组... 塔河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南部,在奥陶系大型古潜山背景上形成了塔河地区奥陶系大型地层不整合-古岩溶圈闭。该圈闭的进一步勘探表明,圈闭主体部位储集层为奥陶系下统鹰山组岩溶缝洞型储集体,而圈闭南部新发现奥陶系下统一间房组颗粒灰岩孔隙型储层。该类储层主要储集空间为粒间孔和针尖状溶蚀孔,在微裂缝、缝合线等连通下形成了厚度约20~30m、分布约200km2的较广泛的层状孔隙型储层。成像测井资料的进一步解释处理发现,其溶孔孔隙度达5%。该类储层主要受台地边缘生屑滩相展布的控制,后期溶蚀作用有利于改善其储集性能。颗粒灰岩储集体与上覆奥陶系中—上统泥质灰岩、石炭系下统泥岩区域性盖层组成良好的储盖组合,并具有良好的封闭性,在烃源区高成熟油气多期充注下形成了中质—轻质油藏,具有良好的勘探效益。在已完钻的几口探井中经酸压获高产油流,充分展现了这一勘探领域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地区 奥陶系 一间房组 微裂隙 颗粒灰岩储集体 油气勘探意义
下载PDF
塔北隆起奥陶系古岩溶的电成像测井识别 被引量:26
13
作者 钟广法 刘瑞林 +2 位作者 柳建华 祁兴中 马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60,i002,共5页
基于电成像测井解释 ,结合岩心标定和常规测井约束 ,建立了塔北隆起下奥陶统溶洞及其充填物的电成像测井识别模式。在电成像测井图像上 ,未充填溶洞一般呈黑色 ,而充填溶洞则可呈现出黑、棕、黄、白等各种颜色 ,这取决于充填物的类型和... 基于电成像测井解释 ,结合岩心标定和常规测井约束 ,建立了塔北隆起下奥陶统溶洞及其充填物的电成像测井识别模式。在电成像测井图像上 ,未充填溶洞一般呈黑色 ,而充填溶洞则可呈现出黑、棕、黄、白等各种颜色 ,这取决于充填物的类型和特征。溶洞充填物主要有角砾岩、砂泥岩和结晶碳酸盐岩三种类型 :角砾岩呈斑状 ,其中浅色斑块解释为从围岩跨塌下来的角砾 ,斑块间深色部分为砂、泥质填隙物 ;洞穴砂、泥岩一般呈黑色—棕色高导显示 ,其中常见图像纹理 ,解释为各种层理构造 ;洞穴结晶碳酸盐岩因电阻率最高 ,图像呈白色 ,并可见纹层状生长构造。洞穴及其充填物与碳酸盐围岩浅棕—亮黄色中高阻电成像测井特征易于区别。研究表明 ,利用高分辨率电成像测井图像 ,结合岩心标定和常规测井资料 ,能够有效地识别碳酸盐岩地层中的古洞穴 ,并判断其充填与否及充填物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成像测井技术 碳酸盐岩 喀斯特 测井解释 奥陶纪 砾岩 砂泥岩
下载PDF
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沉积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28
14
作者 何发岐 翟晓先 +1 位作者 俞仁连 蒲仁海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8-262,共5页
综合古生物、测井、岩心、地震、地化等资料 ,对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沉积特点及成因的分析表明该组砂岩总体具有向上变粗变厚的进积式沉积序列 :上部的Ⅰ -Ⅲ油组主要为河流相 ,下部Ⅳ -Ⅴ油组为受潮汐影响的扇三角洲前缘... 综合古生物、测井、岩心、地震、地化等资料 ,对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沉积特点及成因的分析表明该组砂岩总体具有向上变粗变厚的进积式沉积序列 :上部的Ⅰ -Ⅲ油组主要为河流相 ,下部Ⅳ -Ⅴ油组为受潮汐影响的扇三角洲前缘和平原相。该组受潮汐影响体现在 :(1)富含陆相轮藻化石 ,并见个别半咸水介形虫类和疑源类微体化石 ;(2 )局部有波状、透镜状层理、生物扰动层理和冲刷充填层理 ;(3)该组底部泥岩的锶钡比值介于 0 0 2 1~ 0 716 ,具半咸水 -微咸水 -淡水的变化特点 ;(4 )Ⅳ -Ⅴ油组总体处于巴楚组双峰灰岩潮坪相到Ⅰ -Ⅲ油组河流相沉积的过渡相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卡拉沙依组 沉积特征 河流相 潮坪相 海平面变化
下载PDF
新疆塔中卡塔克隆起加里东构造运动的古地震证据 被引量:18
15
作者 乔秀夫 郭宪璞 +2 位作者 叶留生 何碧竹 周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3-252,共10页
从塔中顺2井、中12井、顺8井岩心中识别出奥陶系及志留系古地震记录。其中志留系中地震触发沉积物变形记录最强烈,并且出现的变形层也较密集。志留系的软沉积物变形类型有:负载构造、液化砂岩脉、液化角砾岩、碟状构造、液化底劈及混滑... 从塔中顺2井、中12井、顺8井岩心中识别出奥陶系及志留系古地震记录。其中志留系中地震触发沉积物变形记录最强烈,并且出现的变形层也较密集。志留系的软沉积物变形类型有:负载构造、液化砂岩脉、液化角砾岩、碟状构造、液化底劈及混滑层。卡塔克隆起演化受断裂控制,北缘为塔中1号断裂,中部为塔中10号、2号断裂,塔中2号断裂位于隆起的顶部。顺2井位于塔中1号断裂末端、中12井位于塔中10号断裂旁。断裂活动诱发地震,志留系频繁的古地震记录表明塔中地区是一个加里东期断裂与构造隆起地带。塔里木板块内部加里东运动特点是:断裂活动、强地震、隆起与坳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震 软沉积物液化变形 加里东运动 卡塔克隆起
下载PDF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驱油机理物理模拟研究 被引量:30
16
作者 郑小敏 孙雷 +1 位作者 王雷 易敏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9-92,共4页
为了更好地认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特殊渗流机理,根据某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的实际情况设计制作了全直径缝洞型岩芯模型,实验岩样来源于油田的实际岩芯,采用油田实际油样和相似地层水进行了模型水平、倾斜30°、倾斜60°三种... 为了更好地认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特殊渗流机理,根据某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的实际情况设计制作了全直径缝洞型岩芯模型,实验岩样来源于油田的实际岩芯,采用油田实际油样和相似地层水进行了模型水平、倾斜30°、倾斜60°三种不同角度的水驱油机理物理模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认为缝洞型碳酸盐岩采收率、含水率、无水采收期等与缝洞倾斜情况和缝洞结构有密切关系。并将实验数据应用于Cruz-HernandezJ等人基于对流-扩散渗流理论建立的缝洞型油水两相流动系统数学模型的拟合中,讨论了数学模型中的空间系数、扩散系数和流动速度对模型拟合的影响情况,并提出了模型的改进应考虑重力作用、流体流速、孔洞配位数等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碳酸盐岩 水驱油机理 模拟实验 油水两相流动 油藏模拟
下载PDF
塔河地区石炭系层序地层及与邻区的对比 被引量:19
17
作者 朱美衡 郭建华 +1 位作者 石媛媛 赵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26,共4页
根据层序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塔河地区石炭系可划分为6个标准三级层序,反映了海平面的6次升降旋回。在归纳总结塔河地区石炭纪沉积演化和石炭系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根据沉积相分析并结合海平面变化对地层沉积及演化... 根据层序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塔河地区石炭系可划分为6个标准三级层序,反映了海平面的6次升降旋回。在归纳总结塔河地区石炭纪沉积演化和石炭系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根据沉积相分析并结合海平面变化对地层沉积及演化的影响,认为塔河地区下石炭统巴楚组砂砾段与塔中、满西地区的生屑灰岩段为同期沉积,岩性的差异是同期异相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地区 层序地层 石炭系 平衡点
下载PDF
塔河油田4区奥陶系风化壳古岩溶作用标志及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曹建文 金意志 +2 位作者 夏日元 梁彬 邹胜章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2年第2期220-226,共7页
奥陶系碳酸盐岩是塔河油田的重要勘探领域之一,其储层类型主要为风化壳古岩溶作用下形成的岩溶缝洞系统。通过对塔河油田4区岩心、钻井、录井、测井以及地震等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发现研究区内风化壳古岩溶发育,作用标志明显:岩心中具有... 奥陶系碳酸盐岩是塔河油田的重要勘探领域之一,其储层类型主要为风化壳古岩溶作用下形成的岩溶缝洞系统。通过对塔河油田4区岩心、钻井、录井、测井以及地震等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发现研究区内风化壳古岩溶发育,作用标志明显:岩心中具有与原岩岩性不一致的沉积充填物;钻进中常有放空、井漏、井涌等现象发生;测井曲线上各物性参数大幅度变化;地震反射剖面见杂乱反射、弱反射、串珠状反射等特征。研究区风化壳古岩溶发育主要受可溶性岩石、不整合面、风化壳古地貌及古气候等因素控制,其中可溶性岩石和不整合面控制了古岩溶的空间分布,古地貌决定了风化壳古岩溶的深度、范围及强度,古气候决定了古岩溶的总体发育程度,在各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一系列岩溶缝洞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奥陶系 风化壳古岩溶 控制因素
下载PDF
不同含水条件下采液指数的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9
19
作者 林江 李志芬 张琪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3年第4期43-45,共3页
不同含水条件下采液指数的预测是采油方式论证与选择的主要依据之一。提出了一套根据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均质地层中不同含水条件下垂直井、斜井及水平井采液指数的方法。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原理简单、计算方便.尤其适合新区块的产能评... 不同含水条件下采液指数的预测是采油方式论证与选择的主要依据之一。提出了一套根据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均质地层中不同含水条件下垂直井、斜井及水平井采液指数的方法。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原理简单、计算方便.尤其适合新区块的产能评价及举升方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采液指数 预测方法 采油方式 相对渗透曲线 产能预测 产能评价
下载PDF
缝洞型油藏开发室内模拟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鹏飞 姜汉桥 +2 位作者 徐晖 胡庆贺 涂兴万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2-76,共5页
基于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地质特征和开采规律,建立了一套能够模拟以补充能量和重力置换为主要作用机理的单井注水替油室内试验装置。在接近实际油藏条件下,采用注水、注气进行了对注入孔隙体积倍数与采出程度、压力等关系试验,结果表... 基于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地质特征和开采规律,建立了一套能够模拟以补充能量和重力置换为主要作用机理的单井注水替油室内试验装置。在接近实际油藏条件下,采用注水、注气进行了对注入孔隙体积倍数与采出程度、压力等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天然能量开采程度低;多轮注水在两次注水后基本失效;多轮注水稳定开采后,后期的多轮注气开采有很好的采出效果,尤其是前三轮尤佳,注气阶段后采出程度增加了2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模拟 注水 注气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