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油工程监督信息化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邵洪伟 《石化技术》 CAS 2016年第10期285-285,共1页
数字油田是石油企业特别是上游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产物,是油田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必经阶段。完善基础信息网络,扩大自控、监测、数据采集、程控应用范围,集成、整合信息平台,实现油气田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本文主要介绍信息... 数字油田是石油企业特别是上游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产物,是油田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必经阶段。完善基础信息网络,扩大自控、监测、数据采集、程控应用范围,集成、整合信息平台,实现油气田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本文主要介绍信息化建设在石油工程监督领域的应用情况,通过"互联网+监督工作",改变传统的监督方式,加强企业管理,大幅度降低成本,减轻监督人员的劳动强度,起到提高监督效益和效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监督 数字油田 信息化 互联网+
下载PDF
如何把好石油勘探开发工程质量监督关
2
作者 齐翊时 杨加林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9年第4期48-48,52,共2页
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成果是储量和产量。勘探开发工程监督就是要把好从勘探到天然气采出整个过程的工程质量关。中国石化股份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工程监督中心通过近几年在监督工作中的努力探索,形成了一套较为有效的提高监督工作质量的... 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成果是储量和产量。勘探开发工程监督就是要把好从勘探到天然气采出整个过程的工程质量关。中国石化股份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工程监督中心通过近几年在监督工作中的努力探索,形成了一套较为有效的提高监督工作质量的管理办法。即监督在接到监督任务后,首先进行监督工作策划。从监督项目规划、质量控制点到监督评定。实行监督全过程负责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质量监督 石油勘探开发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 油气勘探开发 工程监督 监督工作 质量控制点 工作质量
下载PDF
胶结强度对砾岩裂纹扩展影响的数值模拟
3
作者 全家正 程佳豪 《科技和产业》 2025年第6期85-92,共8页
砾岩油藏是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藏类型。在开发过程中发现,砾石与杂基间的胶结面性质影响了裂缝扩展行为。为厘清胶结强度对裂纹扩展的影响规律,通过颗粒流程序(PFC2D)离散元方法建立了砾岩单轴压缩数值模型,研究了裂纹扩展的四个阶段和破... 砾岩油藏是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藏类型。在开发过程中发现,砾石与杂基间的胶结面性质影响了裂缝扩展行为。为厘清胶结强度对裂纹扩展的影响规律,通过颗粒流程序(PFC2D)离散元方法建立了砾岩单轴压缩数值模型,研究了裂纹扩展的四个阶段和破裂机制。结果表明:砾岩力学性质随胶结强度增强逐渐由塑性向脆性转变,临界胶结强度比CSR c为0.3,胶结强度对裂纹扩展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弹性阶段和裂纹稳定扩展阶段,弱胶结下(CSR<0.3),砾石边缘在弹性阶段产生孤立的剪切裂纹,并且在稳定扩展阶段连接形成剪切裂缝网络;强胶结下(CSR>0.3),砾石边缘在弹性阶段几乎不产生裂纹,而在裂纹稳定扩展阶段仅仅产生零星的孤立拉伸裂纹;砾石和杂基之间变形不协调产生的附加应力是弱胶结下胶结面破裂的原因。这些结果表明弱胶结有利于形成复杂裂缝网络,为揭示砾岩储层裂缝扩展规律提供了力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岩 胶结强度 裂纹扩展 数值模拟 PFC2D
下载PDF
全站仪任意设站法测量工程线路横断面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际永 郑剑荣 《物探装备》 2011年第1期48-50,共3页
本文通过对全站仪任意设站法测量工程线路横断面的原理、作业方法及精度分析等方面的介绍,体现了采用全站仪任意设站法测量工程线路横断面的优点。该方法设站灵活、工作简便,不仅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精度可靠。
关键词 全站仪 任意设站法 横断面
下载PDF
钻井监督在井控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发挥 被引量:1
5
作者 彭琳 李霜 +1 位作者 袁可 曾凤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3年第1期55-59,共5页
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受地质、环境等因素影响,多口井在钻井过程中发生溢流、井喷等复杂情况,尤其是彭州、川东北海相超深井以及川南页岩气高压气井,其井控风险极高,处理难度极大。为了充分认识钻井施工过程中井控安全的重要性,体现钻... 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受地质、环境等因素影响,多口井在钻井过程中发生溢流、井喷等复杂情况,尤其是彭州、川东北海相超深井以及川南页岩气高压气井,其井控风险极高,处理难度极大。为了充分认识钻井施工过程中井控安全的重要性,体现钻井监督在井控管理过程中的重大责任,以钻井监督在井控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发挥为研究对象,通过阐述PZ115井在三叠系上统小塘子组钻遇裂缝气层处理气侵复杂中分析钻井监督如何排查气测异常原因,避免井喷等井控事件的发生,体现钻井监督在井控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发挥,明确钻井监督在井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井控安全是钻井工程的重中之重,钻井监督作为甲方现场井控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意义重大,现场钻井监督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现场监督工作。结论认为:①现场施工期间钻井监督的存在很有必要;②传统监督管理模式结合远程监督,全面优化监督管理模式,更能有效地发现和预防井控事故的发生;③在今后井控管理过程中更要提高现场监督管理能力,提升井控管理水平和管理理念,压实监督责任,降低井控风险,杜绝井喷事故,保障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监督 井控管理 作用发挥 PZ115井 气侵
下载PDF
石油工程施工中的井下作业修井技术研究
6
作者 杨大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5期187-190,共4页
石油开采与工业发展息息相关,所以提高石油开采效率至关重要。井下作业修井技术是保障石油工程能够稳定投入生产的重要措施,可减少各种事故的发生,从而实现石油的高效率、高质量开采。然而石油工程周围自然环境、地质结构通常较为复杂,... 石油开采与工业发展息息相关,所以提高石油开采效率至关重要。井下作业修井技术是保障石油工程能够稳定投入生产的重要措施,可减少各种事故的发生,从而实现石油的高效率、高质量开采。然而石油工程周围自然环境、地质结构通常较为复杂,导致在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很难完全避免发生矿井事故。因此,不断优化井下作业修井技术,是当前保障油井正常运行,改善运行质量的重要措施。本文针对石油工程施工中井下修井作业的现状、特点及优化策略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工程 井下作业 修井技术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卷积自编码器的地震噪声智能压制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谢晨 徐天吉 +4 位作者 钱忠平 沈杰 刘胜 唐建明 文雪康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90,共12页
针对传统地震噪声压制方法存在的泛化性不足、主观性强以及实际无噪声数据稀缺等问题,利用深度学习方法的泛化特性,在保护有效信号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地震噪声智能压制方法。基于有效利用少量实际无噪声数据的原则,首先通过正演数值模... 针对传统地震噪声压制方法存在的泛化性不足、主观性强以及实际无噪声数据稀缺等问题,利用深度学习方法的泛化特性,在保护有效信号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地震噪声智能压制方法。基于有效利用少量实际无噪声数据的原则,首先通过正演数值模拟地震数据构建数据集,再搭建基于InceptionV4卷积模块和注意力机制的卷积自编码器网络,并利用正演数据对网络预训练。该过程首先依靠数据驱动方法和网络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初步获取地震数据的有效特征表达,通过正演数值模拟数据试验分析发现,该方法既能有效压制绝大部分随机噪声和相干噪声,还能比DnCNN网络更大程度地避免损伤有效信号;然后,再采用迁移学习的策略和少量实际地震数据继续训练网络,最终获得实际地震数据噪声压制模型。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地震数据噪声压制试验,并从压制效果、保幅性等方面评价方法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随机噪声、面波等噪声干扰具有一定的压制能力,准确地恢复了有效信号,且具有处理成本低、效率高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噪声压制 卷积自编码器 迁移学习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长裸眼水平段超深井完井液密度对井壁稳定的重要性剖析
8
作者 傅玉 蒲杨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4年第6期15-19,63,共6页
针对水平段长度超过2000m的深层长裸眼水平段超深井,因投产周期长、管柱结构复杂而对井壁稳定要求很高的特点,进行了完井液密度对井壁稳定性方面重要性的研究。为了保证井壁稳定性,通过数值建模、Drucker-Prager强度破坏及有效塑性应变... 针对水平段长度超过2000m的深层长裸眼水平段超深井,因投产周期长、管柱结构复杂而对井壁稳定要求很高的特点,进行了完井液密度对井壁稳定性方面重要性的研究。为了保证井壁稳定性,通过数值建模、Drucker-Prager强度破坏及有效塑性应变井壁失稳判断准则,来模拟分析不同生产差压对有、无裂缝情况下井眼稳定性的影响,形成了一套保证井壁稳定的完井液密度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无考虑裂缝的情况下,沿水平井最大主应力方向的水平井稳定最好及随井斜角的增大,井眼的稳定性逐渐增强;②在考虑裂缝的情况下,沿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倾角为90°的裂缝发育时,水平井最稳定,随裂缝走向由水平最小主应力方向变化为水平最大主应力方位时,水平井的井眼稳定性依次变好,随裂缝倾角增大,水平井稳定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井液 密度 裸眼水平井 井壁稳定性
下载PDF
丁山区块常压页岩气压裂认识及实践
9
作者 林孝礼 周向东 +1 位作者 支林 邓翔元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4年第6期7-14,共8页
针对四川盆地盆缘丁山常压气藏压裂裂缝复杂度低且缝控储量不足、压后排液难产能释放慢、可采储量低效益开发难三项技术挑战,以改造区储量充分控制、减轻排液负担及降低改造成本为目标,研究形成了以极限限流射孔促均衡技术、压-排一体... 针对四川盆地盆缘丁山常压气藏压裂裂缝复杂度低且缝控储量不足、压后排液难产能释放慢、可采储量低效益开发难三项技术挑战,以改造区储量充分控制、减轻排液负担及降低改造成本为目标,研究形成了以极限限流射孔促均衡技术、压-排一体化综合降负技术为主的技术措施和“减阻剂+助排剂”简易配方为降本措施的丁山盆缘常压页岩气高效低成本改造工艺。研究结果表明:①采用“极限限流射孔”保证多簇均匀起裂,单段覆盖率由75%提高至90%,改造体积较前期提高15%;②通过“压-排一体化综合降负技术”降排液负担,优化用液强度15~20m^(3)/m,加砂强度1.5~2.0m^(3)/m,配套压后不闷井快速开井排液、初期即下油管、气举助排等手段能够保障改造体积同时实现储层产能释放;③采用“低伤害低成本压裂液体系”,能够在储层改造需要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成本。实践证明,2022-2023年新一代常压气藏低成本高效压裂技术已推广实施6井次,较前期实施井改造效果提高60.2%,压裂成本降低15.3%,为后续低品位常压储层规模效益开发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盆缘 丁山常压页岩气藏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低成本高效压裂 限流射孔 压排一体 降本
下载PDF
高温高压含硫气井环空流体热膨胀带压机理 被引量:46
10
作者 车争安 张智 +3 位作者 施太和 涂军军 向亮 刘乃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8-90,共3页
在高温高压含硫气井中,环空带压值过大将会影响正常生产,一旦超过允许值将诱发潜在的安全事故。针对开采过程中井筒温度升高使密闭环空流体受热膨胀而导致的环空带压问题,建立了高温高压含硫气井环空流体热膨胀带压值的计算模型,并进行... 在高温高压含硫气井中,环空带压值过大将会影响正常生产,一旦超过允许值将诱发潜在的安全事故。针对开采过程中井筒温度升高使密闭环空流体受热膨胀而导致的环空带压问题,建立了高温高压含硫气井环空流体热膨胀带压值的计算模型,并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高温高压含硫气井环空流体热膨胀引起的带压值很有可能会引起生产管柱的失效,给油气井安全生产带来威胁。因此,有必要在井身结构设计、套管强度设计与环空保护液优选时,根据油气井正常开采的工作制度,降低开采过程中环空带压值并开展有效的环空带压管理,确保高温高压含硫气井的长期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空带压 硫化氢 高温高压 套管 气井 安全 热膨胀
下载PDF
多子波分解与重构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徐天吉 沈忠民 文雪康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0-665,共6页
探讨地震信号的多子波分解与重构方法,为地质解释与油气藏描述提供技术支撑。该方法在对地震信号进行分解时,利用匹配追踪算法,将原始地震信号分解成由一系列频率成分不同的Morlet子波函数组成的原子函数库;在重构地震信号时,根据油气... 探讨地震信号的多子波分解与重构方法,为地质解释与油气藏描述提供技术支撑。该方法在对地震信号进行分解时,利用匹配追踪算法,将原始地震信号分解成由一系列频率成分不同的Morlet子波函数组成的原子函数库;在重构地震信号时,根据油气响应特征、地质现象描述的需求,先对原子函数库进行筛选、优化,再按照频率属性对Morlet子波函数进行线性求和。在对地震信号进行分解与重构的过程中,实现了将地震信号在时间域内、时间-频率域内进行联合解释,挖掘出了单域内难以发现的地质现象、油气响应特征。将该技术应用到四川新场地区沙溪庙组的储层预测与含气性识别中,获得了与钻井实测结果相吻合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信号 多子波 分解 筛选 重构 气藏 预测
下载PDF
大邑地区须家河组储层裂缝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2
12
作者 范存辉 秦启荣 +1 位作者 赵玲 钟灵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59,205,共5页
川西大邑地区须家河组属于超致密砂岩储层,储层物性较差,裂缝的存在极大地改善了储层的储渗性能。研究区须家河组储层发育构造缝、成岩缝及异常高压缝,部分井中见钻井诱导缝,其中构造缝最为发育,并以低角度缝和高角度缝为主,为研究区主... 川西大邑地区须家河组属于超致密砂岩储层,储层物性较差,裂缝的存在极大地改善了储层的储渗性能。研究区须家河组储层发育构造缝、成岩缝及异常高压缝,部分井中见钻井诱导缝,其中构造缝最为发育,并以低角度缝和高角度缝为主,为研究区主要裂缝。裂缝发育分布受断层控制,裂缝发育带主要沿北东向断裂带呈条带状分布,断层夹持带及构造高陡部位裂缝较为发育。裂缝发育的主控因素包括构造应力、构造部位、岩石类型及岩层厚度等,其中构造部位及岩石类型为控制裂缝发育分布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分析 须家河组 裂缝 构造缝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压裂用有机硼交联剂GCY-1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谭佳 江朝天 +3 位作者 孙勇 黄贵存 李莎莎 刘徐慧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6期518-520,530,共4页
针对川西中、低温储层缺乏自主研发的压裂液交联剂的现状,在对比国内外压裂液交联剂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的基础上,选择合成了有机硼交联剂。通过对合成条件的考察,得到了有机硼交联剂的最佳合成工艺:溶剂为水与乙二醇复配,配位体为葡萄... 针对川西中、低温储层缺乏自主研发的压裂液交联剂的现状,在对比国内外压裂液交联剂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的基础上,选择合成了有机硼交联剂。通过对合成条件的考察,得到了有机硼交联剂的最佳合成工艺:溶剂为水与乙二醇复配,配位体为葡萄糖与乙二醇复配,加量为20%;催化剂为NaOH,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2.5h,硼砂∶葡萄糖=4x∶y。合成的有机硼交联剂交联时间在30s~3min可调,形成的压裂液冻胶在80℃、65℃和45℃,170s-1条件下剪切120min,粘度均大于80mPa·s;能彻底破胶,破胶液粘度≤5mPa·s。该交联剂适合川西中、低温储层压裂改造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GCY-1 有机硼交联剂 中、低温储层
下载PDF
致密气藏岩石毛细管自吸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董波 兰林 +2 位作者 陈智晖 夏海英 牛静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4-36,8-9,共3页
致密气藏岩石具有孔喉细小、毛细管压力高、水相圈闭损害严重等特征。为此,利用岩心夹持器、摄像头、计量管组装了岩心自吸损害评价装置,利用该装置研究了大邑地区须家河组岩石的自吸特征,并进一步研究了岩石气相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之... 致密气藏岩石具有孔喉细小、毛细管压力高、水相圈闭损害严重等特征。为此,利用岩心夹持器、摄像头、计量管组装了岩心自吸损害评价装置,利用该装置研究了大邑地区须家河组岩石的自吸特征,并进一步研究了岩石气相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制的岩心自吸评价装置能有效用于评价储层岩样的自吸特征;致密气藏的自吸速率随渗透率增加而增加,拐点的含水饱和度也随之增加;致密气藏储层毛管自吸效应是产生水相圈闭损害的重要方式,同一渗透率级别的岩样自吸拐点和气相渗透率为零点的含水饱和度区间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完井 毛细管自吸 水相圈闭 渗透率 自吸速率 实验
下载PDF
定向井压裂优化设计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颜晋川 刁素 +3 位作者 朱礼平 蒲杨 兰芳 方行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2-104,共3页
定向井压裂具有破裂压力异常、近井摩阻大、裂缝特征复杂等特点,与直井压裂相比普遍存在施工难度大和压裂后增产效果差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近井效应显著、裂缝空间转向,存在弯曲裂缝和多裂缝。压裂优化设计时主要从减少多裂缝和近井摩... 定向井压裂具有破裂压力异常、近井摩阻大、裂缝特征复杂等特点,与直井压裂相比普遍存在施工难度大和压裂后增产效果差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近井效应显著、裂缝空间转向,存在弯曲裂缝和多裂缝。压裂优化设计时主要从减少多裂缝和近井摩阻的角度出发,达到增加裂缝长度和宽度、降低施工难度以及提高压裂施工效果的目的。对定向井压裂施工砂比、前置液量、施工规模、变排量施工和压裂材料等施工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在川西MJ地区现场试验,推广应用了9口井,压裂前平均单井天然气产量为0.1294×104m3/d,压裂后平均单井天然气产量为5.16×104m3/d,增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井 压裂 优化设计 现场应用
下载PDF
三维三分量地震采集技术在川西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胜 李世琼 +1 位作者 杨继友 文雪康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5-680,836+659,共6页
四川盆地川西拗陷深层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属于典型的非常规气藏,其储层具有超致密、裂缝发育的特点,应用常规三维地震难以解决该区储层识别、裂缝检测及油气藏描述等问题。基于此,本文论述了三维三分量(3D3C)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的... 四川盆地川西拗陷深层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属于典型的非常规气藏,其储层具有超致密、裂缝发育的特点,应用常规三维地震难以解决该区储层识别、裂缝检测及油气藏描述等问题。基于此,本文论述了三维三分量(3D3C)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多波三分量检波器埋置的矢量误差分析与控制、多波勘探激发参数的选择等技术,尤其推出了高效利用有限设备、快速越过大型障碍或重干扰区的"分片分步采集"方法,最终获得了可用于储层精细描述的高品质转换波地震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三分量地震 地震数据采集 观测系统设计 激发参数 矢量误差 分片分步采集
下载PDF
重庆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基础物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乔 刘洪 +3 位作者 王森 王莉莎 刘基权 杨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4148-4152,共5页
采集重庆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露头页岩,开展其基础物性实验,得到以下认识:①随层理角度的变大,声波时差呈现出增大趋势;②研究区域的页岩层理和微裂缝高度发育,脆性矿物含量高,石英平均含量超过45%,黏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含少量的膨胀... 采集重庆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露头页岩,开展其基础物性实验,得到以下认识:①随层理角度的变大,声波时差呈现出增大趋势;②研究区域的页岩层理和微裂缝高度发育,脆性矿物含量高,石英平均含量超过45%,黏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含少量的膨胀性黏土伊/蒙混层;③各样品的阳离子交换容量CEC平均值为8.2 mmol/100 g,比表面积的平均取值为18.39 m2.g-1,孔径大小平均值为3.76 nm,比表面积和孔径呈现负相关性。最后,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了声波时差与理化特性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孔径、比表面积与声波时差关联度较好,分别呈正、负线性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志留统 龙马溪组 层理 声波时差 理化特性
下载PDF
酸处理降低破裂压力的研究与现场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谢小蓉 周静 +2 位作者 杨波 李红林 刘鸿莉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6-118,共3页
储层改造是致密砂岩气藏获得商业气流的重要手段,一些致密砂岩储层中,有些井由于储层地质原因、钻井液污染、射孔密度等因素使得地层破裂压力异常较高,压开难度大,施工压力高,导致施工失败,如何降低破裂压力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酸化预... 储层改造是致密砂岩气藏获得商业气流的重要手段,一些致密砂岩储层中,有些井由于储层地质原因、钻井液污染、射孔密度等因素使得地层破裂压力异常较高,压开难度大,施工压力高,导致施工失败,如何降低破裂压力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酸化预处理是降低破裂压力的措施之一。文章以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模拟酸对岩石力学参数的改变,以及酸化预处理技术在现场成功应用来充分证明了酸处理降低储层破裂压裂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预处理 酸岩反应 破裂压力 实验模拟
下载PDF
元坝气田超深水平井防漏型乳化酸解卡技术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霜 董波 +1 位作者 孔方清 谢永斌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4-49,共6页
元坝气田水平井在钻进长兴组地层时常发生卡钻事故,采用常规泡酸易井漏且无法解卡。为解决该问题,在深入分析卡钻原因的基础上,研究了超深水平井防漏型乳化酸解卡技术。其基本思路是:利用乳化酸的缓速原理使酸液返至卡点位置,配合使用... 元坝气田水平井在钻进长兴组地层时常发生卡钻事故,采用常规泡酸易井漏且无法解卡。为解决该问题,在深入分析卡钻原因的基础上,研究了超深水平井防漏型乳化酸解卡技术。其基本思路是:利用乳化酸的缓速原理使酸液返至卡点位置,配合使用惰性堵漏材料来减缓形成漏失通道后的漏失速度,增长酸液与基岩的反应时间从而达到解卡的目的。通过室内试验形成了一套防漏型乳化酸配方,试验表明,该乳化酸与长兴组岩屑以及滤饼的酸溶率能分别达到50%和40%;酸液中的堵漏材料能有效提高封堵效果,封堵率达到99%;同时,乳化酸具有较好的缓速酸性能,破乳温度可达到140℃。该乳化酸在YB205-1井长兴组地层压差卡钻中进行了试用,成功解决了卡钻问题。研究表明,防漏型乳化酸能解决高渗碳酸盐岩超深水平井中的压差卡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漏 乳化酸 压差卡钻 超深水平井 元坝气田
下载PDF
KKY-X5^2挥发性油藏注气驱机理及实验效果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林 孙雷 +3 位作者 刘新辉 陈东 乐潇 白龙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4年第3期43-49,共7页
KKY-X52挥发性油藏的储层物性为低孔低渗,平均孔隙度为12.08%,平均渗透率为13.52×10-3μm2。经过十多年的开采,目前该油藏存在地层压力低,原油脱气明显,采出程度低,剩余储量大等问题。为了研究该油藏注气、注水驱可行性,在室内进... KKY-X52挥发性油藏的储层物性为低孔低渗,平均孔隙度为12.08%,平均渗透率为13.52×10-3μm2。经过十多年的开采,目前该油藏存在地层压力低,原油脱气明显,采出程度低,剩余储量大等问题。为了研究该油藏注气、注水驱可行性,在室内进行了长岩心驱替实验,得到了不同方案下(原始地层压力下注烃类气、CO2驱,目前地层压力下注水、注烃类气、注CO2驱,压力恢复至20 MPa下注烃类气、CO2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效果。此外,利用细管实验确定了烃类气和CO2驱替的最小混相压力,这些关键参数对研究都有很大帮助。长岩心驱替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从目前地层压力11.4 MPa注CO2提压到20 MPa焖井12小时后,采收率提高了19.46%,注烃类气提高了10.69%。研究结果表明注CO2和注烃类气提压开发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采收率,对现场提高采收率实施方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藏 长岩心驱替 细管实验 注烃类气驱 注CO2驱 物理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