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1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科研管理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中国石油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汪利平 吕会英 +1 位作者 马育体 王如文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第35期187-188,共2页
科研管理不但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而且可以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激发科研人员活力、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文章结合润滑油行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近年来中国石油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创新科研管理工作... 科研管理不但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而且可以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激发科研人员活力、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文章结合润滑油行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近年来中国石油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创新科研管理工作,总结了科研管理过程中的创新管理方法,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创新科研管理可有效驱动科技创新和科研创效工作,显著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管理 科技创新 策略 企业
下载PDF
分子模拟技术在润滑油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罗意 徐瑞峰 +3 位作者 薛卫国 魏朝良 郑来昌 安文杰 《润滑油》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文章概述了分子模拟技术在润滑油添加剂和基础油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利用计算化学手段探究添加剂分子不同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机制,不同添加剂或基础油与Fe原子的化学吸附作用力;用分子模拟手段探究添加剂的作用机理,从分子层面... 文章概述了分子模拟技术在润滑油添加剂和基础油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利用计算化学手段探究添加剂分子不同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机制,不同添加剂或基础油与Fe原子的化学吸附作用力;用分子模拟手段探究添加剂的作用机理,从分子层面分析基础油分子结构对黏度的影响等。分子模拟技术在润滑油领域多模块的应用和不断优化,将会从微观分子层面高效有力地指导高端润滑材料的设计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模拟 添加剂 结构与性能 计算
下载PDF
全氟聚醚润滑油防锈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3
作者 徐瑞峰 罗意 +1 位作者 金理力 吕会英 《润滑油》 2025年第2期24-28,共5页
文章依据防锈机理设计并合成了3个全氟聚醚烷基咪唑啉防锈添加剂目的物。按照国家标准GB/T11143一89《加抑制剂矿物油在水存在下防锈性能试验法》对其进行了防锈性能测试,筛选出防锈效果最优的目的物。筛选出的咪唑啉防锈剂在加剂量为0.... 文章依据防锈机理设计并合成了3个全氟聚醚烷基咪唑啉防锈添加剂目的物。按照国家标准GB/T11143一89《加抑制剂矿物油在水存在下防锈性能试验法》对其进行了防锈性能测试,筛选出防锈效果最优的目的物。筛选出的咪唑啉防锈剂在加剂量为0.05%(质量分数)时,与氟醚润滑油有很好的互溶性,油品在经过24h防锈性能测试后,试验钢柱仍光亮无锈,展示了其优异的防锈性能。测试还发现,加剂量为0.05%(质量分数)时,咪唑啉防锈剂在氟氯油中也有很好的溶解性,油品的防锈性能也满足国家标准要求,达到了一剂两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醚油 氟氯油 合成 咪唑啉 防锈剂 添加剂
下载PDF
航空活塞式发动机润滑油全尺寸台架试验研究
4
作者 张磊 赵勇 +4 位作者 李静 王将兵 常虎山 刘翔 邓志彬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4-153,共10页
发动机全尺寸台架试验是航空润滑油适航验证的关键环节。通过调研国内外民航局、航空工业组织以及发动机和润滑油生产商提供的资料进行全尺寸活塞发动机润滑油台架方案设计,包括试验前准备、150 h耐久试验及试验后评价等内容。按照制定... 发动机全尺寸台架试验是航空润滑油适航验证的关键环节。通过调研国内外民航局、航空工业组织以及发动机和润滑油生产商提供的资料进行全尺寸活塞发动机润滑油台架方案设计,包括试验前准备、150 h耐久试验及试验后评价等内容。按照制定的方案,对自研油品成功实施了全尺寸发动机润滑油台架试验,并通过试验前后油品黏度、酸值、元素含量以及发动机部件磨损等的分析,对自研油品性能进行了评价。通过试验前准备发现,发动机气密性良好、油耗表现正常,因此发动机装配符合试验要求;耐久试验结果表明,润滑油黏度、酸值衰变较小,曲轴、凸轮轴、连杆等关键部位磨损情况不严重,活塞积炭和油底壳油泥较少。因此,自研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抗磨减摩性、抗剪切性等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活塞式发动机 润滑油 台架试验 适航验证 性能评价
下载PDF
甲醇燃料对润滑油添加剂的影响
5
作者 刘玉峰 董红霞 +1 位作者 马涛 刘雨花 《石油化工应用》 2025年第2期14-18,共5页
为积极推进“双碳”战略目标的落实,清洁能源逐步取代传统的化石能源是降低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甲醇燃料具有燃烧高效和清洁排放的特点,结合我国富煤少油的能源结构特点,适宜推广甲醇燃料,降低化石能源的依赖。因此,本文对甲醇燃料... 为积极推进“双碳”战略目标的落实,清洁能源逐步取代传统的化石能源是降低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甲醇燃料具有燃烧高效和清洁排放的特点,结合我国富煤少油的能源结构特点,适宜推广甲醇燃料,降低化石能源的依赖。因此,本文对甲醇燃料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甲醇汽车和甲醇燃料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甲醇燃料的应用给润滑油带来的变化,重点关注甲醇燃料对润滑油添加剂的影响,提出了润滑油配方优化方向,为后续甲醇燃料专用润滑油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燃料 润滑油 添加剂
下载PDF
中国润滑油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安军信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世界各大润滑油企业都将我国润滑油市场作为其重点发展的区域,国内市场已形成跨国润滑油公司,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地方民营润滑油企业相互竞争的格局,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如果润滑油企业不能抓住机遇并及时提升竞...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世界各大润滑油企业都将我国润滑油市场作为其重点发展的区域,国内市场已形成跨国润滑油公司,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地方民营润滑油企业相互竞争的格局,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如果润滑油企业不能抓住机遇并及时提升竞争力以应对更为激烈和复杂的市场竞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水平将面临下降的风险。从基础油,添加剂及市场方面对中国润滑油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目前国外品牌依然占据我国润滑油的高端市场,但随着我国润滑油技术的进步,国内品牌润滑油正在逐渐取代国外品牌润滑油的垄断地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预计在未来的5年内,我国自主润滑油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将达到65%,将实现润滑油品牌的战略化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油 添加剂 市场 润滑油结构
下载PDF
中国石油环烷基冷冻机油研发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鹏 李雁秋 《润滑油》 CAS 2012年第4期6-11,共6页
随着环保进程的持续推进,制冷行业使用的冷媒种类发生了重大变化。R717(氨)、R22(一氯二氟甲烷)、R600a(异丁烷)是目前业内使用最为广泛的制冷剂品种。对应于三种制冷剂的冷冻机油,仍然以矿油型产品为主导。现阶段矿油型冷冻机油的技术... 随着环保进程的持续推进,制冷行业使用的冷媒种类发生了重大变化。R717(氨)、R22(一氯二氟甲烷)、R600a(异丁烷)是目前业内使用最为广泛的制冷剂品种。对应于三种制冷剂的冷冻机油,仍然以矿油型产品为主导。现阶段矿油型冷冻机油的技术发展主要针对"优异的化学稳定性"、"优良的抗磨损性能"、"节能"等方面。文章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矿油型冷冻机油产品发展及冷冻机油标准体系的制定情况,详细说明了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开发的DRC系列、KRD系列、KHT系列产品特性及使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机油 标准 制冷系统 环烷基油
下载PDF
利用SRV试验机研究温度对润滑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雷爱莲 李小刚 +4 位作者 金志良 翟国容 魏斌斌 金理力 李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147,共5页
介绍了一种自行研究建立的测定润滑剂抗擦伤失效温度的试验方法,这是摩擦学领域性能评价的一个新发展。利用该试验方法评价了几种润滑剂摩擦因数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并确定抗擦伤失效温度,对典型样品摩擦学性能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进行了机理... 介绍了一种自行研究建立的测定润滑剂抗擦伤失效温度的试验方法,这是摩擦学领域性能评价的一个新发展。利用该试验方法评价了几种润滑剂摩擦因数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并确定抗擦伤失效温度,对典型样品摩擦学性能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进行了机理探讨,以期为相关润滑剂研发人员提供帮助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剂 抗擦伤 失效温度 机理探讨
下载PDF
风电轴承润滑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毛菁菁 杨涛 +2 位作者 张丽娟 李建明 周建强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共9页
风电轴承的过早失效降低了风机的可靠性,增加了维护运营成本,而轴承性能的优化和可靠性的提高要求润滑脂在各种工况下均能提供理想的润滑性能。总结了风电机组主轴、变桨、偏航和发电机系统中轴承的失效形式,并阐述了润滑脂针对微剥落... 风电轴承的过早失效降低了风机的可靠性,增加了维护运营成本,而轴承性能的优化和可靠性的提高要求润滑脂在各种工况下均能提供理想的润滑性能。总结了风电机组主轴、变桨、偏航和发电机系统中轴承的失效形式,并阐述了润滑脂针对微剥落、微动磨损和电蚀问题的研究进展;对目前风电轴承润滑脂的配方研制和现场试验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其润滑脂普遍采用合成基础油和多种功能添加剂复配协同才能满足润滑要求,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国产润滑脂性能与在用进口润滑脂相当;润滑脂的组成对风电轴承磨损的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且应当加快建设自主风电轴承模拟试验台架,为润滑脂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风电轴承 风力发电机组 润滑脂 微动磨损 剥落 电蚀
下载PDF
合成润滑油基础油茂金属聚-α烯烃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许健 彭立 +1 位作者 马国梁 杨云海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8-30,32,共4页
介绍了茂金属聚α-烯烃(mPAO)的性能和优点,重点评述了mPAO的合成催化剂和合成工艺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以茂金属为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合成mPAO的工艺中尚存的问题,并认为降低MAO用量,研发出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茂金属催化... 介绍了茂金属聚α-烯烃(mPAO)的性能和优点,重点评述了mPAO的合成催化剂和合成工艺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以茂金属为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合成mPAO的工艺中尚存的问题,并认为降低MAO用量,研发出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茂金属催化剂和工艺是今后mPAO的研究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Α-烯烃 茂金属催化剂 润滑油 合成基础油
下载PDF
利用PDSC考察环境友好润滑油基础油氧化安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张梅 李久盛 李建群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2-154,共3页
结合环境友好润滑油产品的开发工作,用加压差热扫描示量法(PDSC)研究了菜籽油、双酯、多元醇酯等几种基础油的氧化稳定性,并与旋转氧弹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对菜籽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反应特性进行了考察,并采用阿仑尼乌斯公式计算了菜籽... 结合环境友好润滑油产品的开发工作,用加压差热扫描示量法(PDSC)研究了菜籽油、双酯、多元醇酯等几种基础油的氧化稳定性,并与旋转氧弹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对菜籽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反应特性进行了考察,并采用阿仑尼乌斯公式计算了菜籽油氧化反应的活化能,初步研究了其氧化反应机制。试验结果表明,PDSC可用于评价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合成酯的氧化安定性明显优于菜籽油,且多元醇酯的氧化安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差热扫描示量法 氧化稳定性 环境友好润滑油 植物油
下载PDF
环氧植物油合成环境友好润滑油基础油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许健 彭立 +1 位作者 王如文 邓永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9-32,34,共5页
总结了由环氧植物油通过开环、酰化和酯交换反应合成环境友好润滑油基础油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评述了环氧植物油及其衍生物环氧脂肪酸甲酯与有机醇、羧酸和酸酐合成润滑油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合成润滑油的研究和开发中尚存的问题,并认... 总结了由环氧植物油通过开环、酰化和酯交换反应合成环境友好润滑油基础油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评述了环氧植物油及其衍生物环氧脂肪酸甲酯与有机醇、羧酸和酸酐合成润滑油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合成润滑油的研究和开发中尚存的问题,并认为优化改性工艺、开发新的高效催化剂和降低成本是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植物油 润滑油 环境友好 合成
下载PDF
加氢处理润滑油基础油光照沉淀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会东 韩志群 +2 位作者 王仁安 张永连 赵锁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2-77,共6页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 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 (MALDI TOF MS)、红外光谱 (IR)和紫外光谱 (UV)等分析手段 ,研究了加氢处理润滑油基础油 (简称加氢油 )光照沉淀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 ,加氢油的沉淀含有碳、...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 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 (MALDI TOF MS)、红外光谱 (IR)和紫外光谱 (UV)等分析手段 ,研究了加氢处理润滑油基础油 (简称加氢油 )光照沉淀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 ,加氢油的沉淀含有碳、氢、氧、氮和硫元素 ,沉淀中最高的硫和氮含量为加氢油中硫和氮含量的2 0 0倍以上 ,且硫和氮含量随光照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含有硫和氮的芳香杂环化合物和多环芳烃是引起光不安定的主要化合物。加氢油经光照后产生沉淀的主要原因是加氢油对光氧化产生的极性化合物溶解能力差 ,生成大分子化合物是次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处理 润滑油基础油 光照沉淀 芳香杂环化合物
下载PDF
润滑油抗微点蚀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鹏 张宽德 +2 位作者 丁芳玲 朱文静 谢惊春 《润滑油》 CAS 2013年第4期42-47,共6页
利用MPR试验机,建立了用于评价润滑油抗微点蚀性能的定量评价参数,并考察了试验条件。利用所确立的试验条件对不同黏度等级的基础油、不同规格的汽车传动液进行了区分性试验,结果表明:所确立的试验条件对不同油品表现出区分性,并且评价... 利用MPR试验机,建立了用于评价润滑油抗微点蚀性能的定量评价参数,并考察了试验条件。利用所确立的试验条件对不同黏度等级的基础油、不同规格的汽车传动液进行了区分性试验,结果表明:所确立的试验条件对不同油品表现出区分性,并且评价参数指标值在趋势上都具有一致性。此外,通过延长疲劳接触时间,对两种全配方风力发电主机齿轮箱用油进行了区分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点蚀 润滑油 模拟试验程序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润滑油抗结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丙伍 李静 +2 位作者 吕丙琴 汪利平 李桂云 《润滑油》 CAS 2013年第3期1-3,共3页
采用加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氧化安定性和腐蚀性方法评价航空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利用热流体过程模拟(HLPS)动态成焦仪、板式成焦器评价航空润滑油抗结焦性能。结果表明:航空润滑油和酯类基础油相比,起始氧化温度提高,氧化诱导期增... 采用加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氧化安定性和腐蚀性方法评价航空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利用热流体过程模拟(HLPS)动态成焦仪、板式成焦器评价航空润滑油抗结焦性能。结果表明:航空润滑油和酯类基础油相比,起始氧化温度提高,氧化诱导期增长,其酸值变化及金属片质量变化小,高温结焦倾向及板式成焦倾向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润滑油 氧化安定性 结焦倾向 PDSC HLPS
下载PDF
不同来源润滑油基础油对抗氧剂的感受性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建明 仇建伟 +3 位作者 薛卫国 张翔 王爱勤 李桂云 《润滑油》 CAS 2009年第6期30-35,共6页
利用烘箱氧化法、高压差示扫描法和旋转氧弹法研究了不同基属原油生产的三种加氢润滑油基础油和一种合成油对抗氧剂的感受性,同时也研究了在环烷酸铁存在下对抗氧剂的感受性。结果表明:含硫酚抗氧剂能够使基础油的颜色变深和产生沉淀;... 利用烘箱氧化法、高压差示扫描法和旋转氧弹法研究了不同基属原油生产的三种加氢润滑油基础油和一种合成油对抗氧剂的感受性,同时也研究了在环烷酸铁存在下对抗氧剂的感受性。结果表明:含硫酚抗氧剂能够使基础油的颜色变深和产生沉淀;胺型抗氧剂与含硫酚型抗氧剂复配后在基础油中的抗氧化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抑制基础油的粘度增长和酸值增加;胺型和酚型抗氧剂在控制油品沉淀和保持油品颜色方面比含硫酚型抗氧剂要好;HVIWH125基础油和PAO-6合成油对抗氧剂的感受性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基础油 烘箱氧化 高压差示扫描 氧化稳定性 感受性
下载PDF
润滑油基础油组成结构与油泥沉积物之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周亚斌 雷爱莲 +1 位作者 王爱香 吴静 《润滑油》 CAS 2010年第1期12-18,共7页
借助低温油泥模拟试验机,考察了150~200粘度牌号的Ⅰ、Ⅱ、Ⅲ、Ⅳ类基础油的组成结构与油泥沉积物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IR、MS、XPS等分析手段对基础油的烃类组成以及在低温油泥试验中产生的废油、油泥、漆膜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实验... 借助低温油泥模拟试验机,考察了150~200粘度牌号的Ⅰ、Ⅱ、Ⅲ、Ⅳ类基础油的组成结构与油泥沉积物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IR、MS、XPS等分析手段对基础油的烃类组成以及在低温油泥试验中产生的废油、油泥、漆膜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传统基础油、加氢基础油和合成基础油的沉积物生成倾向有好的区分,基础油中的环烷烃、芳香烃和杂原子化合物是油泥、漆膜的主要来源。另外,还考察了基础油对分散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油 化学组成 油泥沉积物
下载PDF
燃油稀释对润滑油的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金理力 李桂云 张丙伍 《润滑油》 CAS 2013年第6期21-28,共8页
分析了耐久性试验中燃油稀释对润滑油性能影响。实验室用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低温下发动机油屈服应力和表观黏度测定法、SRV和储存稳定性等方法考察了添加不同比例的93号汽油对润滑油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耐久性试验中,燃油稀释... 分析了耐久性试验中燃油稀释对润滑油性能影响。实验室用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法、低温下发动机油屈服应力和表观黏度测定法、SRV和储存稳定性等方法考察了添加不同比例的93号汽油对润滑油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耐久性试验中,燃油稀释造成了油品黏度及闭口闪点的下降,磨损金属含量变化比较平缓;润滑油中加入不同比例燃油的试验中发现:燃油含量越高,润滑油的高低温黏度及低温泵送黏度越小,碱值越低,极压抗磨性能呈现下降趋势,但酸值和戊烷不溶物基本保持不变;燃油稀释对油品储存稳定性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稀释 耐久性试验 汽油机油
下载PDF
润滑油中含磷添加剂热稳定性的核磁共振磷谱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顾海波 郎需进 +1 位作者 周亚斌 程型国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5-109,116,共6页
利用气质联用、质谱和核磁验证润滑油添加剂T306(磷酸三甲酚酯)和T310A(硫代磷酸酯胺盐)的组成和结构,并采用核磁共振磷谱(31P-NMR)检测齿轮机试验前后润滑油中磷系添加剂结构的变化。研究表明,T306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抗磨性,适用于... 利用气质联用、质谱和核磁验证润滑油添加剂T306(磷酸三甲酚酯)和T310A(硫代磷酸酯胺盐)的组成和结构,并采用核磁共振磷谱(31P-NMR)检测齿轮机试验前后润滑油中磷系添加剂结构的变化。研究表明,T306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抗磨性,适用于高温的工况;T310A具有较好的氧化安定性、抗摩擦能力和磷保持能力,适用于温度高、周期长的苛刻工况。不同的含磷添加剂热力学稳定性不同,所适合的工况也存在差异。利用核磁共振磷谱可以判断不同含磷添加剂所适用的工况以及在该工况条件下添加剂的结构变化情况,从而可通过对含磷添加剂的监测来判断油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磷谱 磷系添加剂 齿轮机试验 极压抗磨添加剂 热力学稳定性·
下载PDF
影响润滑油清净剂产品浊度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姚文钊 付兴国 +1 位作者 刘雨花 李静 《润滑油》 CAS 2007年第2期45-48,共4页
通过对影响润滑油及其添加剂产品浊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添加剂加工处理工艺、添加剂中胶体碳酸盐粒子的粒径以及粒子分布状态是影响产品浊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润滑油 清净剂 浊度 胶体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