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6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科研院所科研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探索——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庆忠 赵玉集 +2 位作者 李芬 苏朋辉 高睿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3-48,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党组织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新时代新征程,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扎实做好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广大科研人员牢固树立与奋进世界一流相一致的人生观和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党组织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新时代新征程,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扎实做好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广大科研人员牢固树立与奋进世界一流相一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结合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实际,分析做好新时代科研院所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新时代科研院所思想政治工作“1234”创新体系,即贯穿“一条主线”、打造“两个平台”、强化“三个引领”、实施“四项工程”,为科研院所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员工创新创造活力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院所 科研人员 思想政治工作 科技创新
下载PDF
石油工业界的非常规才能——专访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邹才能教授
2
作者 胡魁元 祝传海 邹才能 《科学中国人》 2013年第1期106-109,共4页
回溯万千年人类文明的演进史,当第一桶石油被开采出来应用于社会生活.油气勘探与研究就已融入世界工业的血脉。成为了驱动时代前行的主要动力引擎。完整的石油工业生命周期将经历常规油气、常规油气与非常规油气并行、非常规油气三个... 回溯万千年人类文明的演进史,当第一桶石油被开采出来应用于社会生活.油气勘探与研究就已融入世界工业的血脉。成为了驱动时代前行的主要动力引擎。完整的石油工业生命周期将经历常规油气、常规油气与非常规油气并行、非常规油气三个阶段,据预测,总共将超过三百年。而一百五十余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对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和低碳社会的逐渐到来.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快速跨越已成为必然选择,一场重大的石油科技革命,此时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新的挑战.将地质石油专家们推向了变革的最前沿.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地质师邹才能教授,再次率领团队迎难而上,以一场非常规油气之战.发力油气勘探研究中攻坚克难的“后半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副院长 工业界 非常规油气 油气勘探 社会生活 世界经济 人类文明
下载PDF
以工程思维推动石油科技人才工程建设——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窦立荣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22-26,共5页
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一流企业的竞争焦点,立足石油科技特点和新发展阶段要求,以工程思维实施石油科技人才工程建设是加快推动国有企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力保障。本文从人才的重要性、石油科技... 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一流企业的竞争焦点,立足石油科技特点和新发展阶段要求,以工程思维实施石油科技人才工程建设是加快推动国有企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力保障。本文从人才的重要性、石油科技人才的特征入手,结合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科技人才的不足和短板,以工程思维视角,从组织体系优化、紧缺高端人才引进、石油科学家锻造等六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推动石油科技人才工程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思维 科技创新 人才工程建设
下载PDF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建院2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召开
4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0-60,共1页
2005年9月3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在甘肃兰州隆重召开了建院20周年庆祝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油股份公司总地质师、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贾承造,原石油工业部副部长阎敦实、李敬,中油股份公司科技信息部副总经... 2005年9月3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在甘肃兰州隆重召开了建院20周年庆祝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油股份公司总地质师、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贾承造,原石油工业部副部长阎敦实、李敬,中油股份公司科技信息部副总经理罗治斌,玉门油田分公司副总经理熊湘华等领导和西北大学、中科院兰州地质所等单位的教授、专家出席了大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西北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股份公司 副总经理 石油工业 科技信息 玉门油田 副部长
下载PDF
研究生定量考核新指标体系——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为例
5
作者 严增民 《中国地质教育》 2017年第4期7-14,共8页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从2008年开始对研究生开展综合量化考核,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存在主观性评价比重大、总分溢出、未体现学术交流和国际化等指标以及部分指标比重偏低等问题。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根据培养特点...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从2008年开始对研究生开展综合量化考核,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存在主观性评价比重大、总分溢出、未体现学术交流和国际化等指标以及部分指标比重偏低等问题。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根据培养特点、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在2014年制定了新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经过两年的实践检验,在新指标体系的强力引导下,在提升研究生学术论文质量、活跃学术交流氛围、提升就业能力、增强国际化水平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定量考核 指标体系
下载PDF
持续推动党建工作跃上新水平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以“六个围绕”全面加强党建工作
6
作者 明华 杨晶 马丽亚 《企业文化》 2020年第2期11-12,共2页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下称“勘探院”)是中国石油面向全球油气勘探开发业务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勘探院包括北京和廊坊院区、西北分院和杭州地质研究.业务领域涵盖油气勘探、油气田开发、油气井工程、信息化与标准化、新能源勘探开发、...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下称“勘探院”)是中国石油面向全球油气勘探开发业务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勘探院包括北京和廊坊院区、西北分院和杭州地质研究.业务领域涵盖油气勘探、油气田开发、油气井工程、信息化与标准化、新能源勘探开发、技术培训与研究生教育等,是集团公司油气勘探开发战略决策参谋部、技术支持与技术服务中心、重大应用基础理论和高新技术研发中心以及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基础理论 油气井工程 技术服务中心 研究生教育 综合性研究 高层次科技人才 西北分院 技术培训
原文传递
在石油“硅谷”砥砺前行——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杰出青年创新人才高毅夫
7
作者 闫建文 《中国石油企业》 2016年第9期112-114,共3页
“要为人间奇男子,需历人间万里路”。高毅夫已将他十年的青春挥洒在石油“硅谷”里,不断接受挑战,不断超越自我,凭借多年的一线工作实战经验和积累,以及对新技术、新思路的敏锐嗅觉,他沉淀收获,延续精彩!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要为人间奇男子,需历人间万里路”。高毅夫已将他十年的青春挥洒在石油“硅谷”里,不断接受挑战,不断超越自我,凭借多年的一线工作实战经验和积累,以及对新技术、新思路的敏锐嗅觉,他沉淀收获,延续精彩!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高毅夫的职业生涯在积累中成长,在挑战中闪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 超越自我 不积跬步 奇男子 江海 实战经验 信息安全 科研研究 技术论证
原文传递
中国石油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进展与启示
8
作者 黄福喜 汪少勇 +6 位作者 李明鹏 欧阳婧琳 刘超 刘航宇 曾繁迪 范晶晶 贾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6,共11页
近年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在陆上深层、超深层油气领域勘探持续获得突破,形成了一批规模储量区,展现出了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为了进一步明确未来中国石油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方向,在对中国石油近期油气勘... 近年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在陆上深层、超深层油气领域勘探持续获得突破,形成了一批规模储量区,展现出了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为了进一步明确未来中国石油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方向,在对中国石油近期油气勘探发展形势和新进展分析的基础上,将深层、超深层重点勘探突破进行了领域细分,并系统梳理了中国石油未来油气勘探重点区带并开展了排队优选研究,最后总结了各领域的勘探经验和启示。研究结果表明:①深层、超深层领域可细分为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及复杂岩性地层、前陆冲断带、深层页岩气4大领域;②向深层进军寻找突破是中国石油未来油气勘探的战略选择,也是未来中国石油油气勘探的重点,应分层次、突出重点部署,积极寻找规模新发现和大突破;③中国石油深层、超深层4大领域勘探程度低、剩余资源潜力大,根据目前勘探进展,初步梳理出40个未来油气勘探重点区带,其中石油地质资源量为39.4×10^(8)t,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39.6×10^(12)m^(3),油气勘探潜力巨大。结论认为,深层、超深层是规模油气发现的重大现实领域,保持战略定力、持续加大技术攻关和新领域的探索力度、不断创新理论认识、突破技术瓶颈是加快深层、超深层油气规模勘探开发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油 深层、超深层 油气勘探进展 启示 勘探方向
下载PDF
中国石油陆上中-高成熟度页岩油勘探现状、进展与未来思考
9
作者 赵喆 白斌 +3 位作者 刘畅 王岚 周海燕 刘羽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7-340,共14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矿权区陆相页岩油地质资源丰富,“十三五”资源评价,中国石油陆上中-高熟页岩油(简称页岩油)地质资源量201×108t,占中国页岩油地质资源总量的71%。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松辽盆地青山口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矿权区陆相页岩油地质资源丰富,“十三五”资源评价,中国石油陆上中-高熟页岩油(简称页岩油)地质资源量201×108t,占中国页岩油地质资源总量的71%。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松辽盆地青山口组和准噶尔盆地芦草沟组等重点层系的产量显著增长,中国石油页岩油年产量从2010年的2.5×10^(4)t增至2023年的391.6×10^(4)t,勘探潜力巨大。研究表明:近年来由于陆相不同类型页岩油具有地质特征非均质性强、富集高产因素明显差异的特点,其效益勘探存在地质认识与勘探技术的双重挑战。特别是:(1)夹层型页岩油虽在鄂尔多斯盆地长71+2亚段(延长组7段1+2亚段)实现规模勘探,但勘探靶体钻遇率变化大,深湖区细粒沉积体系研究薄弱,靶体空间展布刻画技术的准确性仍需提升;(2)混积型页岩油地层垂向厚度大、岩性频繁变化、发育多套地质甜点,在柴达木盆地、渤海湾盆地虽然实现了勘探突破,但垂向地质甜点产量差异明显,页岩油高产主控因素不清,主力靶体评价优选技术、方法仍需完善;(3)页岩型页岩油在松辽盆地青山口组实现了古龙页岩油勘探突破,但陆相湖盆不同类型页岩生、排烃差异明显,页岩原位滞留烃特征变化大,地质-工程一体化靶体评价技术、方法仍需深化研究。总体上中国石油页岩油勘探开发仍处于快速推进阶段,未来应:(1)加强淡水湖盆深湖区多类型砂体成因机制研究,实现薄层浊积砂体等夹层型页岩油效益勘探;(2)加强咸化湖盆富碳酸盐混积型页岩油源-储组合评价,优选主体靶体实现混积型页岩油高效勘探;(3)加强淡水、咸化湖盆优质源岩生、排烃差异性评价,优选最佳靶体,实现不同湖盆页岩型页岩油地质-工程一体化精细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技术进展 靶体 甜点评价 勘探现状 勘探规划 陆相页岩油 中国石油
下载PDF
中国石油陆上高难度探区地震勘探突破与启示
10
作者 赵邦六 董世泰 +2 位作者 刘依谋 梁菁 马晓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84,共16页
目前,中国石油油气勘探开发由隆起区向盆地斜坡、湖盆中心、盆地周缘不断拓展,目的层由中浅层向深层-超深层、对象由常规向非常规油气不断扩展,勘探开发面临探区更复杂、目标更隐蔽、作业难度更高等难题。针对陆上高难度探区地震勘探,... 目前,中国石油油气勘探开发由隆起区向盆地斜坡、湖盆中心、盆地周缘不断拓展,目的层由中浅层向深层-超深层、对象由常规向非常规油气不断扩展,勘探开发面临探区更复杂、目标更隐蔽、作业难度更高等难题。针对陆上高难度探区地震勘探,中国石油强化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等技术攻关,形成了“两宽两高(宽方位、宽频、高密度、高覆盖)”采集、“双高(高分辨率、高保真)”处理、真地表成像处理、叠前储层定量预测等技术系列,支撑了高难度探区勘探持续突破和储量长期稳定增长,实现油气产量稳中有升。以上成果的取得,得益于物探技术理念的转变,提出了“油气在地质家的脑海里,更藏在高品质的地震资料里”的找油找气新理念;得益于把握住了陆上地震勘探技术突破的牛鼻子,提出了“目标在深层,问题在浅层,关键是速度,核心是精细”的技术思路;得益于管理思路的创新与转变,建立了完整的物探技术管理体系,使各探区地震资料品质大幅度全面提升。这种认识上的突破和管理创新将指导下一步陆上油气地震勘探技术向全方位、高密度、全数字、多参数、自动化、智能化、全波形、全波场等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上 双复杂 地震勘探 智能化地震 全波场
下载PDF
中国石油勘探压裂技术进展、关键问题及对策
11
作者 雷群 翁定为 +3 位作者 才博 何春明 石阳 马泽元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27,共13页
为贯彻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政策并加快国内油气生产,面对日益复杂的勘探对象,创新储层改造技术是发现资源和增加储量的必经之路。通过回顾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储层改造技术的发展历程,并针对目前中国石油所面临... 为贯彻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政策并加快国内油气生产,面对日益复杂的勘探对象,创新储层改造技术是发现资源和增加储量的必经之路。通过回顾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储层改造技术的发展历程,并针对目前中国石油所面临的勘探对象特点,厘清了技术难题,系统总结了取得的研究进展,包括缝控压裂优化设计最大限度释放储量、压裂装备作业能力不断提升、井下工具更加成熟、压裂液降低成本与提高个性化、支撑剂向低成本小粒径的趋势明显,明确了储层改造技术对勘探发现的重要支撑作用。全面梳理储层改造技术在压裂核心要素、工艺技术对策、现场实施质量、压裂方案迭代升级4个方面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具体而言,针对4个方面提出了以下对策措施:(1)推实基础研究创新工程,为压裂技术进步提供理论支撑;(2)推动五大要素提质工程,支撑储层改造技术高质量发展;(3)推进技术方案精准工程,为油气高效勘探开发提供指引;(4)推升技术管理提效工程,打造工程管理高效实施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油 页岩油 页岩气 储层改造 缝控压裂 地质工程一体化
下载PDF
中国石油海外典型项目勘探开发标准体系研究
12
作者 郭俊广 燕庚 +4 位作者 操建平 张春雷 张宪存 余伟 张昆山 《标准科学》 2023年第S02期87-93,共7页
从中国石油海外典型项目即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项目的实际业务需求出发,按照建立系统配套、协调统一、国际接轨、覆盖全业务、贯穿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标准体系原则[1],通过对勘探开发专业涉及的哈萨克斯坦标准、中国标准、国际国外标准(G... 从中国石油海外典型项目即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项目的实际业务需求出发,按照建立系统配套、协调统一、国际接轨、覆盖全业务、贯穿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标准体系原则[1],通过对勘探开发专业涉及的哈萨克斯坦标准、中国标准、国际国外标准(GOST、API、ISO、SEC)的比对分析,构建了科学合理、经济有效、先进适用、具有海外特色的勘探开发标准体系,为海外业务合规经营、提质增效、提升公司基础管理水平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开发 标准体系 标准化
下载PDF
中国石油中高成熟度页岩油勘探开发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阳 郑兴范 +7 位作者 肖毓祥 雷征东 邢厚松 熊铁 刘明杨 刘书剑 侯鸣秋 张亚丽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33,共11页
页岩油是保障国家长期稳产和上产的重要战略资源,中国石油在鄂尔多斯、准噶尔、松辽等盆地均已取得重大勘探突破,发现不同岩相组合类型的页岩油。为确保我国原油2×108t稳产、提升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2021年中国石油加大页岩油勘... 页岩油是保障国家长期稳产和上产的重要战略资源,中国石油在鄂尔多斯、准噶尔、松辽等盆地均已取得重大勘探突破,发现不同岩相组合类型的页岩油。为确保我国原油2×108t稳产、提升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2021年中国石油加大页岩油勘探开发力度,取得了4项进展:(1)规模开发陇东页岩油,建成陇东页岩油百万吨整装示范区;(2)推进新疆吉木萨尔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与大庆古龙陆相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吉木萨尔页岩油产能跃上百万吨、古龙页岩油开启纯页岩型页岩油新篇章;(3)持续加大新区勘探力度,多个盆地勘探取得历史性突破;(4)理论、技术和管理持续创新,提质增效见到明显效果。总体来看,不同类型的页岩油还处于不同的勘探开发阶段,但距离实现规模效益开发目标还有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中高成熟度 国家示范区 阶段认识 挑战与对策
下载PDF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梦想云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41
14
作者 杜金虎 时付更 +2 位作者 张仲宏 王铁成 丁建宇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8-66,共9页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规模应用,信息化发展进入智能共享新时代。研究和建设统一的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高效灵活应对业务需求变化,成为勘探开发信息化的当务之急。文章旨在讨论所涉及的相关问...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规模应用,信息化发展进入智能共享新时代。研究和建设统一的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高效灵活应对业务需求变化,成为勘探开发信息化的当务之急。文章旨在讨论所涉及的相关问题,分析了勘探开发梦想云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梦想云的基本原理和总体设计方案,阐述了梦想云平台、数据连环湖、数据中台能力、应用商店、人工智能应用等关键技术研究,总结了梦想云平台、数据连环湖和一系列通用应用建设成果和应用场景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想云平台 数据连环湖 数据中台能力 应用商店 人工智能应用
下载PDF
中国石油新能源业务智能化应用平台建设思考
15
作者 孙强 石兵波 +3 位作者 张彦菊 赵娇燕 张健康 蒋丽维 《石油科技论坛》 2024年第1期86-93,共8页
“双碳”背景下,中国石油为推进新能源业务高质量发展,着力创建覆盖新能源生产业务全生产要素和生产环节互联互通的智能化平台。针对目前面临的企业业务需求变化快、海量多维异质多源异构数据质量难把控、数据安全防护等挑战,平台架构... “双碳”背景下,中国石油为推进新能源业务高质量发展,着力创建覆盖新能源生产业务全生产要素和生产环节互联互通的智能化平台。针对目前面临的企业业务需求变化快、海量多维异质多源异构数据质量难把控、数据安全防护等挑战,平台架构基于分布式系统和云计算技术,整合多种数据源,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提供简单、规范、共享、高效的数据可视化服务,具备生产运行、集中管控、生产经营、综合分析应用、大屏应用等功能,实现知识库构建、人工智能数据挖掘与分析、大数据智能化BI大屏展示。新能源业务智能化平台制定数据规范,打通数据传输通道,跟踪项目建设进度,对推进节点控制、提高管理效率、强化投产分析和效益建产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智能化平台 平台架构 云计算技术 数据可视化
下载PDF
中国石油海外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进展与前景展望
16
作者 窦立荣 李志 +5 位作者 杨紫 张兴阳 康海亮 张明军 张良杰 丁梁波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共9页
通过中国石油走出去30年来海外大量勘探实例解剖,系统总结了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现状、分布特征和勘探模式,并指出了全球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前景及中国石油海外探区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①全球岩性地层油气藏勘... 通过中国石油走出去30年来海外大量勘探实例解剖,系统总结了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现状、分布特征和勘探模式,并指出了全球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前景及中国石油海外探区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①全球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经历了4个阶段,目前处于成熟发展阶段,大型深水沉积体和生物礁成为巨型岩性地层油气田发现的主要领域。②中国石油海外勘探新发现的岩性地层油气藏与全球岩性地层油气藏均主要分布在复合圈闭中,主要发育于前陆、裂谷和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前者在裂谷盆地中发现的储量最多,前陆盆地次之,后者在前陆盆地中发现的储量最多,裂谷盆地次之。③中国石油海外实施构造和岩性地层油气藏同部署、同勘探策略,形成了3种特色高效的勘探模式,复式岩性地层油气藏立体勘探,发现了乍得邦戈尔盆地下组合高丰度岩性、高位潜山和低位潜山-岩性复合体油藏以及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河道砂、扇三角洲、湖底扇和潜山等多类型岩性地层油气藏;复杂岩性体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发现了土库曼斯坦阿姆河盆地大型缓坡礁滩体气藏、巴西桑托斯盆地湖相礁滩体巨型油田以及缅甸若开次盆深水浊积砂岩生物气藏;薄层低幅度构造-岩性复合体地质工程一体化勘探,发现了南美奥连特盆地低幅度构造-岩性复合体油藏和中东阿曼次盆薄层礁滩体油藏。④全球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将从成熟探区拓展到低勘探程度的前沿领域、从陆上拓展到深水—超深水区,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深水沉积体、盆底扇和生物礁是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热点;裂岩盆地深层扇体、基岩潜山,前陆盆地和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礁滩体相关的复合圈闭是中国石油海外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主要对象,具有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地层油气藏 低位潜山-岩性复合体 深水沉积体 礁滩体 低幅度构造-岩性复合体 勘探模式 三维地震勘探 裂谷盆地 前陆盆地 中国石油海外油气勘探
下载PDF
中国石油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标准研究与思考
17
作者 姚刚 杨午阳 吴丹 《标准科学》 2023年第S02期155-159,共5页
中国石油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建设及标准研究在集团公司信息技术总体规划中被赋予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重要依托。本文通过对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技术标准的研究,以及标准在集团公司16家油气田全面推广应用的... 中国石油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建设及标准研究在集团公司信息技术总体规划中被赋予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重要依托。本文通过对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技术标准的研究,以及标准在集团公司16家油气田全面推广应用的成功实践,阐述了新时期标准研究工作的急迫性,论述了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技术标准研究的方法和取得的成效,及标准执行措施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生产 物联网 标准 实践 思考
下载PDF
全球天然氢气勘探开发利用进展及中国的勘探前景
18
作者 窦立荣 刘化清 +4 位作者 李博 齐雯 孙东 尹路 韩双彪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共14页
在全球能源脱碳背景下,天然氢气作为一种一次能源,因其零碳、可再生的优点而备受关注,但中国目前还未开展专门针对天然氢气的勘探工作。通过介绍全球已知高含量天然氢气(体积分数大于10%)气藏的主要形成地质环境及成因类型,系统总结了... 在全球能源脱碳背景下,天然氢气作为一种一次能源,因其零碳、可再生的优点而备受关注,但中国目前还未开展专门针对天然氢气的勘探工作。通过介绍全球已知高含量天然氢气(体积分数大于10%)气藏的主要形成地质环境及成因类型,系统总结了天然氢气富集的有利地质条件,并结合国外天然氢气的勘探开发现状,评价了中国天然氢气的勘探前景。研究结果表明:(1)全球高含量天然氢气主要发育于蛇绿岩带、裂谷和前寒武系富铁地层中,且以无机成因为主,富铁矿物的蛇纹石化过程是天然氢气最主要的成因来源,其次为地球深部脱气和水的辐解。(2)优质的氢源与良好的运移通道是氢气富集的前提,而盖层的封盖能力是天然氢气能否成藏的关键要素;天然氢气作为伴生气时,传统盖层对其具备封盖能力,但当其含量较高时,传统盖层可能难以形成有效封盖;裂谷环境、蛇绿岩发育区以及断裂发育的前寒武系富铁地层是富氢气藏的勘探有利区。(3)国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制定了天然氢气的勘探开发和利用计划,其中,马里已实现天然氢气的商业开采,美国、澳大利亚也已成功钻探天然氢气勘探井。(4)中国高含量氢气区与富氢地质条件高度匹配,天然氢气勘探前景良好,郯庐断裂带及周缘裂陷盆地区、阿尔金断裂带及两侧盆地区、三江构造带—龙门山断裂带及周缘盆地区的天然氢气勘探潜力较大;中国应尽快开展天然氢气普查工作,加强氢气成藏过程研究和潜力评价,并进行勘探技术、开采分离技术和储运技术的攻关,为天然氢气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做好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天然氢气 无机成因 地球深部脱气 水辐解 蛇绿岩带 裂谷 前寒武系富铁地层 郯庐断裂带 阿尔金断裂带 三江构造带—龙门山断裂带
下载PDF
中国石油一体化勘探开发数据模型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4
19
作者 熊方平 马进山 +1 位作者 陈新燕 孙瑶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1年第3期49-55,60,共8页
数字油田是油田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跨专业的数据管理与综合应用已经成为石油行业的主流需求,EPDM的设计目标正是要建立跨专业的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模型,以实体为主线,将各专业数据有机、完整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的勘探开发数据库... 数字油田是油田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跨专业的数据管理与综合应用已经成为石油行业的主流需求,EPDM的设计目标正是要建立跨专业的勘探开发一体化数据模型,以实体为主线,将各专业数据有机、完整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的勘探开发数据库,从而满足各个层面的应用研究需求。经过A1/A2系统的建设和完善,EPDM已经覆盖了石油行业的勘探开发各个业务领域,从最初的管理成果数据发展到管理原始及过程数据。本文详细介绍了EPDM的设计思路和体系架构,并基于A1/A2项目的应用效果,对其综合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开发一体化 EPDM 数据模型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形势与展望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景明 李东旭 李小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共5页
中国天然气工业正处于大发展的早期阶段。天然气勘探蓬勃发展,天然气开发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新一轮资源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天然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大。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4.92×1012m3,2005年全国天然气... 中国天然气工业正处于大发展的早期阶段。天然气勘探蓬勃发展,天然气开发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新一轮资源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天然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大。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4.92×1012m3,2005年全国天然气总产量已近500×108m3、2006年全国天然气总产量近600×108m3。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所属区块拥有的天然气资源量。占全国的60%左右;截止到2005年底,“中国石油”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近3.6×1012m3,2006年“中国石油”天然气年产量达440×108m3。在“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的天然气储量仍将大幅度增长,天然气产量还将快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天然气 资源 勘探 开发 储量 产量 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