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石油压裂液技术现状与未来发展 被引量:68
1
作者 程兴生 卢拥军 +3 位作者 管保山 王丽伟 翟文 明华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近年来,随着压裂液技术的发展与完善,胍尔胶、合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等各种压裂液技术基本成熟并在特定储层或工艺需求的情况下得到应用。阐述了中石油压裂液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认为压裂液主体技术多元化、对高矿度水的适应性以及实... 近年来,随着压裂液技术的发展与完善,胍尔胶、合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等各种压裂液技术基本成熟并在特定储层或工艺需求的情况下得到应用。阐述了中石油压裂液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认为压裂液主体技术多元化、对高矿度水的适应性以及实现回收再利用是未来一段时期满足压裂液技术需求和控制成本的决定因素;满足低伤害、低成本、高效环保等技术指标仍是未来压裂液发展方向,并对稠化剂速溶及连续混配的技术条件提出新见解;对高温压裂液技术提出新思路;建议尽快建立非常规储层压裂液及其伤害评价方法,以规范和指导压裂液技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技术 黄原胶 纤维素 速溶 评价方法
下载PDF
页岩层理对压裂裂缝垂向扩展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永辉 刘玉章 +3 位作者 丁云宏 杨立峰 张亚坤 谭鹏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42,共4页
文章采用页岩露头开展了大型三维压裂裂缝物理模拟研究,考察了围压、排量、压裂液黏度等参数对水力裂缝垂向扩展的影响,综合分析了水力裂缝尖端应力场和远场应力作用在层理面上的应力场,建立了判断水力裂缝是否穿透层理面的穿透准则。... 文章采用页岩露头开展了大型三维压裂裂缝物理模拟研究,考察了围压、排量、压裂液黏度等参数对水力裂缝垂向扩展的影响,综合分析了水力裂缝尖端应力场和远场应力作用在层理面上的应力场,建立了判断水力裂缝是否穿透层理面的穿透准则。研究表明,不同于常规砂岩储层,层状页岩压后裂缝形态复杂,水力裂缝极易沟通层理形成纺锤状裂缝网络;地应力状态是影响水力裂缝是否穿透层理的最关键因素,水平地应力差值存在一个临界值,小于该临界值不能穿透层理面;提高压裂液黏度及排量能够增加水力裂缝穿透层理面的几率,黏度过高会降低裂缝沟通体积。基于文章研究结果,取得了规律性认识,为水平井眼轨迹的部署、压裂层段的选择、压裂优化设计和压裂现场质量控制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层理 压裂裂缝 垂向扩展 裂缝网络 力学机理 地应力 真三轴试验
下载PDF
高矿化度水压裂液螯合剂的研制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阳 管保山 +2 位作者 胥云 梁利 刘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75-180,共6页
用油田产出水、返排水等高矿化度水作为配液水配制压裂液时,由于其中多种高价、变价金属离子含量较高,易与羟丙基瓜胶上的羟基发生配位竞争,在高分子表面容易形成聚团,严重影响了瓜胶的溶胀和交联性能。为此,研制开发出一种螯合剂,可解... 用油田产出水、返排水等高矿化度水作为配液水配制压裂液时,由于其中多种高价、变价金属离子含量较高,易与羟丙基瓜胶上的羟基发生配位竞争,在高分子表面容易形成聚团,严重影响了瓜胶的溶胀和交联性能。为此,研制开发出一种螯合剂,可解决瓜胶溶胀难、黏度低等问题。对该体系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用加入该螯合剂的高矿化度水配制羟丙基瓜胶压裂液,加入交联剂后可在3~4 min交联,且交联冻胶弹性好。在90℃,170 s^(-1)下连续剪切1.5 h,黏度为101.32 m Pa·s,使配制的压裂液对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螯合性,可形成有效稳定的交联冻胶,并有效改善其耐温耐剪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矿化度 压裂液 螯合剂
下载PDF
一种经济型清洁压裂液室内研究及性能评价
4
作者 刘炜 张斌 +2 位作者 肖佳林 明华 凡帆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25-28,共4页
清洁压裂液又称为粘弹性表面活性剂(VES)压裂液,其性能优于聚合物压裂液,具有低伤害、配制简单的特点,压后油气增产效果优于胍胶压裂液,特别适合低渗透储层压裂改造。通过室内试验确定的一种VES压裂液,具有耐温抗剪切性能好,破胶液粘度... 清洁压裂液又称为粘弹性表面活性剂(VES)压裂液,其性能优于聚合物压裂液,具有低伤害、配制简单的特点,压后油气增产效果优于胍胶压裂液,特别适合低渗透储层压裂改造。通过室内试验确定的一种VES压裂液,具有耐温抗剪切性能好,破胶液粘度和界面张力低,清洁无残渣,悬砂性能好,对基质岩心伤害率小等特点,各项指标均符合SY/T6376-2008对表面活性剂类压裂液的要求,且成本远远低于胍胶压裂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压裂液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 研究 评价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压裂井动态预测的有限元方法 被引量:39
5
作者 蒋廷学 郎兆新 +1 位作者 单文文 李安启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3-58,共6页
以往动态预测研究在任意方位裂缝井的产能预测、裂缝三维支撑形态的模拟、启动压力的影响、裂缝内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不规则油藏边界的刻画、非水平非等厚油藏模型的精确模型计算以及非恒定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 以往动态预测研究在任意方位裂缝井的产能预测、裂缝三维支撑形态的模拟、启动压力的影响、裂缝内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不规则油藏边界的刻画、非水平非等厚油藏模型的精确模型计算以及非恒定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利用等参有限元方法可加以研究和改进。建立了统一的油藏—裂缝系统渗流模型 ,在空间上用有限元法进行离散 ,在时间上用稳定性好的向后差分格式进行离散。用IMPIS方法和预处理共扼梯度法求解离散后的压力方程和含水饱和度方程。在此基础上 ,用VisualBasicforWindows编程语言进行了数值计算 ,并与“黑油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实例研究结果表明 ,文中的研究方法可行 ,计算结果稳定可靠 ,可用于指导实际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压裂井 动态预测 有限元方法 水力压裂 渗流模型
下载PDF
纤维对压裂液携砂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刘玉婷 管保山 +3 位作者 刘萍 梁利 程兴生 邱晓慧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5-79,共5页
稠化剂浓度的降低会导致压裂液的携砂性能变差,进而影响压裂改造效果。而基液中加入纤维可以在降低压裂液中稠化剂浓度的前提下,保证甚至提高压裂液的携砂能力。静态携砂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纤维加量和纤维长度的增加,支撑剂的沉降速度降... 稠化剂浓度的降低会导致压裂液的携砂性能变差,进而影响压裂改造效果。而基液中加入纤维可以在降低压裂液中稠化剂浓度的前提下,保证甚至提高压裂液的携砂能力。静态携砂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纤维加量和纤维长度的增加,支撑剂的沉降速度降低。加入质量分数大于0.2%、长度大于8 mm的XW-3纤维即可有效改善压裂液的携砂能力,并且纤维对压裂液的耐温耐剪切性能没有影响。在变剪切实验中,随着纤维加量从0增至2.0%,黏度增值由335.9降为107.4 mPa.s。加入纤维后,剪切速率的降低对压裂液黏度升高的影响变小。含有纤维的压裂液中,支撑剂的沉降遵循Kynch定律。在长庆油田关X井的现场应用证实了纤维改善压裂液携砂能力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压裂液 携砂能力 Kynch定律 长庆油田
下载PDF
凝析气藏不同开发阶段的合理生产压差探讨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骞 李相方 +2 位作者 李艳静 彭翼 崔力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126,共6页
在凝析气藏的开发过程中,随着地层压力的不断下降,地层中会析出凝析油,严重影响气井的产能。但是,在凝析气藏衰竭式开发过程中,凝析油的析出是无法避免的,只能通过调整合理的工作制度来尽可能多地采出凝析油气。因此,基于实验和理论的... 在凝析气藏的开发过程中,随着地层压力的不断下降,地层中会析出凝析油,严重影响气井的产能。但是,在凝析气藏衰竭式开发过程中,凝析油的析出是无法避免的,只能通过调整合理的工作制度来尽可能多地采出凝析油气。因此,基于实验和理论的方法研究凝析油气的渗流特征及毛管数效应对凝析油开采的影响,提出将凝析气藏衰竭式开采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按不同的开发阶段确定合理的生产压差。研究认为,对于定容封闭的凝析气藏可适当增大生产压差或采取变压差的方式来增加气井的产能以及凝析油的采收率,最后通过实际凝析气井的生产动态验证了以上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衰竭式开发 生产压差 毛管数效应 凝析油
下载PDF
相渗透率改进剂FA-RPM的室内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邱晓惠 张汝生 +3 位作者 杨振周 张海波 陈继楠 蒋子龙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65,共3页
介绍了适合在近水地层和中高含水地层进行增产措施改造的相渗透率改进剂FA-RPM的作用机理,该改进剂可有效控制水的产出,具有地面粘度低、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易控制等特点,与常规胍胶压裂液体系配伍性好,耐盐耐冲刷。室内研究表明,该改... 介绍了适合在近水地层和中高含水地层进行增产措施改造的相渗透率改进剂FA-RPM的作用机理,该改进剂可有效控制水的产出,具有地面粘度低、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易控制等特点,与常规胍胶压裂液体系配伍性好,耐盐耐冲刷。室内研究表明,该改进剂进入地层后吸附在岩石表面,反应聚合形成刷状结构的聚合物,可大幅降低水相渗透率;但对油相渗透率改变很小,具有选择性改变相渗透率的特性;热稳定性和盐稳定性良好;随含水饱和度增加,水相渗透率大幅降低(达90%),油相渗透率改变较小,控水增油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渗透率 改性剂 机理 性能试验
下载PDF
国内外油田化学剂及材料标准现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欣 杜德林 +4 位作者 朴昌浩 李巨峰 耿东士 崔明月 何川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4-209,217,共7页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油田化学剂及材料的现有标准。国际/国外部分介绍了ISO、API、ASTM及其他机构的有关标准,总结了这些标准的特点。国内部分介绍了石油工业标准化委员会和其他部门编制的共8项国家标准及100项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行业标...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油田化学剂及材料的现有标准。国际/国外部分介绍了ISO、API、ASTM及其他机构的有关标准,总结了这些标准的特点。国内部分介绍了石油工业标准化委员会和其他部门编制的共8项国家标准及100项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按基础类(4项)、方法类(51项)、产品类(45项)列表,后两类共96项,包括钻完钻液材料与化学剂标准(40项)、油气开采与提高采收率用化学剂标准(48项)及集输储运化学剂标准(8项),讨论了国内标准的适用性、与国外标准的差别、存在的问题包括企业标准问题及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化学剂 油田化学材料 标准化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企业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综述
下载PDF
注入流体诱导应力场模拟计算 被引量:8
10
作者 汪道兵 葛洪魁 +3 位作者 周福建 熊春明 张景臣 严星明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5-93,10,共9页
对油气井压裂改造时,向井眼内注入大量流体,井筒周围应力场重新分布,主要通过积分形式求解,过程繁杂,且对应力场的影响因素分析较少.利用拉氏变换,以流固耦合控制方程和应力平衡方程等为基础,结合注入流体诱导应力场的积分形式解,在定... 对油气井压裂改造时,向井眼内注入大量流体,井筒周围应力场重新分布,主要通过积分形式求解,过程繁杂,且对应力场的影响因素分析较少.利用拉氏变换,以流固耦合控制方程和应力平衡方程等为基础,结合注入流体诱导应力场的积分形式解,在定压条件下推导内、外边界拉氏变换解;利用Stephfest拉氏数值反演方法对变换解进行数值求解.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切向应力场在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上变化较大,距离井壁越近,注入流体诱导的切向应力场值越大,随着距离增加,其值变小;在一定条件下(如地应力差较小),切向应力场发生反转,使得压裂裂缝转向.切向应力场与注入时间、流体黏度和地层渗透率等因素有关:延长注入时间、增加注入体积、较低的液体黏度和较高地层渗透率有利于使切向应力场增加,诱导切向应力场发生反转,有利于人工裂缝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氏变换 注入流体 诱导应力场 数学模型 切向应力 径向应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