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储层基本特征 被引量:151
1
作者 罗平 张静 +4 位作者 刘伟 宋金民 周刚 孙萍 王道串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50,共15页
中国在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中相继发现了陕中气田、轮南—塔河油田、塔中油气田、川东北大气区等大型油气田。这些发现揭示了非均质性强的碳酸盐岩储层,主要有4种类型:台缘生物礁(滩)、岩溶风化壳、白云岩和台内颗粒滩四大类储层。中国的... 中国在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中相继发现了陕中气田、轮南—塔河油田、塔中油气田、川东北大气区等大型油气田。这些发现揭示了非均质性强的碳酸盐岩储层,主要有4种类型:台缘生物礁(滩)、岩溶风化壳、白云岩和台内颗粒滩四大类储层。中国的台缘礁滩储层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面积小的孤立状的塔礁(川东和川东北),另一类是连片分布似层状的台缘礁滩复合体。岩溶风化壳储层依岩溶成熟度和构造型式有三种,即克拉通内岩溶老年期的低幅度地貌层状白云岩储层,岩溶壮年期的高幅度地貌非均质裂缝-洞穴单元储层,以及断块掀斜翘倾的岩溶青年期独立岩溶储层。有油气前景的白云岩储层主要为三类:与蒸发台地相关的准同生白云岩,埋藏成岩作用白云岩和生物成因白云岩。台内颗粒滩主要有两类:即白云石化颗粒滩和裂缝性颗粒滩储层。中国的碳酸盐岩分布广,达300km2,四大类储层发育良好,除已发现油气的四大盆地外,相信不久的将来在中国南方和羌塘地区古特提斯域碳酸盐岩沉积区将取得大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碳酸盐岩 油气储层 生物礁 颗粒滩 白云岩 岩溶风化壳
下载PDF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研究储层孔隙结构 被引量:66
2
作者 应凤祥 杨式升 +2 位作者 张敏 李豫喜 周宏燕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5-79,共5页
这是一项首次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LSCM)的激光荧光技术于油气储层的孔隙结构研究。供LSCM用的样品 ,用环氧树脂加入荧光剂后 ,经加压灌注 ,磨制成岩石薄片 ,在LSCM显微镜下观察孔喉的分布 ,可以测量面孔率 ,并可标出需要测量的... 这是一项首次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LSCM)的激光荧光技术于油气储层的孔隙结构研究。供LSCM用的样品 ,用环氧树脂加入荧光剂后 ,经加压灌注 ,磨制成岩石薄片 ,在LSCM显微镜下观察孔喉的分布 ,可以测量面孔率 ,并可标出需要测量的每个孔喉的大小以及观察孔喉形状及分布状况。该法的优点 :1.可直接测量和观察到 2 μm左右大小的孔喉。 2 .在LSCM显微镜下可区分孔隙空间中的充填粘土杂基等 ,因此面孔率的测定较一般镜下统计和图像分析更为精确 ,因粘土矿物由于吸附染色剂后在颜色或灰度上有的不易区分。 3.岩石薄片中的微裂缝 ,在LSCM显微镜下可以更清楚地观察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共焦聚焦显微镜 孔隙结构 荧光剂 油气储层 环氧树脂
下载PDF
酒西盆地青西坳陷湖相纹层状泥质白云岩中泥级斜长石成因、特征与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36
3
作者 罗平 杨式升 +1 位作者 马龙 苏丽萍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2-33,共2页
酒西盆地青西坳陷下白垩统下沟组的纹层状泥质白云岩和白云质泥岩已被证实勘探前景良好。这套储集岩的颗粒细小 ,岩性致密 ,基质孔隙度低 ,实验分析表明 ,其泥质物中的主要成分是泥级斜长石。详细的岩石学研究表明 ,这类斜长石属晕长石 ... 酒西盆地青西坳陷下白垩统下沟组的纹层状泥质白云岩和白云质泥岩已被证实勘探前景良好。这套储集岩的颗粒细小 ,岩性致密 ,基质孔隙度低 ,实验分析表明 ,其泥质物中的主要成分是泥级斜长石。详细的岩石学研究表明 ,这类斜长石属晕长石 ,是火山物质经流水搬运 ,在半干旱气候下的碱性湖水中沉积后 ,经浅埋藏深度改造而成。青西坳陷下沟组泥级斜长石的大量存在 ,使其泥质纹层具有高的弹性 ,在区域构造应力作用下易形成纹层间滑脱缝和斜交缝 ,奠定了发育构造裂缝的物质基础 ,而构造微裂缝与沸石溶孔沟通 ,使下沟组形成了非砂岩的裂缝 孔隙型储集层。这类新型储集层的出现预示着酒西盆地的邻区和其它类似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图 1照片 8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西盆地 青西坳陷 泥级斜长石 分布特征 成因 湖相 纹层状泥质白云岩 特征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粒滩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苏立萍 罗平 +3 位作者 罗忠 胡社荣 刘柳红 胡罡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17,共4页
川东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粒滩储层发育规律是勘探部署的重要依据。通过露头、钻井资料以及实验室内各项分析,研究了飞仙关鲕粒滩储层特征,认为鲕粒滩优质储层岩石类型为(残余)鲕粒白云岩;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超大溶孔晶... 川东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粒滩储层发育规律是勘探部署的重要依据。通过露头、钻井资料以及实验室内各项分析,研究了飞仙关鲕粒滩储层特征,认为鲕粒滩优质储层岩石类型为(残余)鲕粒白云岩;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超大溶孔晶间(溶)孔,构造缝、构造溶蚀缝将各种溶孔连通;孔隙结构分为3类,Ⅰ类粗—中孔大喉型、Ⅱ类粗孔中喉型或中—细孔中喉型、Ⅲ类粗孔小喉型或中—细孔小喉型;储层物性以中—高孔隙度及中—低渗透率储层为主;通过储层评价分出3类储层,其中一类储层为已发现气藏的优质储层,储层类型以裂缝—孔隙型为主,二类储层在研究区较为常见,储层类型以孔隙型为主。建议以鲕粒白云岩岩性圈闭为部署原则,寻找孔隙型二类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川东北地区 飞仙关组 储层特征 气田 沉积特征 岩石学特征 储层特征
下载PDF
冀中坳陷斜坡带奥陶系潜山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31
5
作者 苏立萍 罗平 +2 位作者 邹伟宏 史卜庆 郑宪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1-196,共6页
研究工作依据实际资料和新的地质认识,对冀中坳陷文安斜坡和杨村斜坡奥陶系潜山带的构造格局及古潜山油气藏的形成条件进行了剖析。该区发育有正向和反向正断层,奥陶系地层形成一个地垒状潜山带,上覆石炭—二叠系地层,具有新生—古生—... 研究工作依据实际资料和新的地质认识,对冀中坳陷文安斜坡和杨村斜坡奥陶系潜山带的构造格局及古潜山油气藏的形成条件进行了剖析。该区发育有正向和反向正断层,奥陶系地层形成一个地垒状潜山带,上覆石炭—二叠系地层,具有新生—古生—古储—中堵的成藏条件。石炭—二叠系煤系和下第三系泥岩为供烃源;不整合面、断面及北西向断裂为供油通道。油气成藏的主力因素储层的发育明显受白云石化、岩溶和构造破裂作用的控制,喜马拉雅期的岩溶作用是由活动断层导入岩溶水而得以进行的,因此,孔隙、裂隙相对富集的岩层与活动断层的匹配是潜山储层形成的关键地质条件。潜山古风化壳并不是制约储层发育的唯一因素。对该类储层的评价应构造分析与地层分析相结合。储集条件影响了油气的富集,长期活动的大断裂控制了油气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中坳陷 奥陶系 油气藏 形成条件 成藏条件 喜马拉雅期 岩溶作用 活动断层
下载PDF
激光显微取样技术在川东北飞仙关组鲕粒白云岩碳氧同位素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6
作者 罗平 苏立萍 +2 位作者 罗忠 崔京钢 闫继红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5-330,共6页
显微取样碳氧同位素分析技术利用高聚焦激光束与碳酸盐岩样品作用,是一种在显微薄片下对岩石特定组构产生CO2的有效方法,其空间分辨率20~50μm,δ13C和δ18O的最好分析精度可达±0.22‰(σ),可以为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提供“高分辨... 显微取样碳氧同位素分析技术利用高聚焦激光束与碳酸盐岩样品作用,是一种在显微薄片下对岩石特定组构产生CO2的有效方法,其空间分辨率20~50μm,δ13C和δ18O的最好分析精度可达±0.22‰(σ),可以为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提供“高分辨率、原位”数据,微区分析是同位素测试发展的重要方向。用该技术对川东北飞仙关组鲕粒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的研究表明,它可避免样品不纯带来的解释上的误差,为解释鲕粒白云岩成因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地球化学信息,可进一步认识川东北飞仙关组鲕粒白云岩的成因问题。各种产状白云石的δ13C‰(PDB)值均大于当时海水值,说明白云石化流体没有淡水注入;而δ18O‰(PDB)分布较为离散,伴随白云石晶体大小增加,δ18O‰(PDB)值明显偏负,说明白云石化作用过程经历了埋藏加深、温度升高的过程,并且白云石化流体远离卤水源,其咸化程度减弱,为鲕粒白云岩的卤水渗透回流成因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显微取样技术 白云岩 同位素分析 飞仙关组 川东北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克拉2特大型气田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气成藏作用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鼐 郭宏莉 高志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65-669,共5页
储层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是研究油气运移、成藏时间和期次等问题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克拉 2气田储层流体包裹体类型及其丰度统计分析表明 ,烃类包裹体丰度与储层含油气性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根据包裹体产状、均一温度和包裹体成分拉... 储层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是研究油气运移、成藏时间和期次等问题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克拉 2气田储层流体包裹体类型及其丰度统计分析表明 ,烃类包裹体丰度与储层含油气性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根据包裹体产状、均一温度和包裹体成分拉曼光谱分析结果发现 ,油气在成岩早期就开始注入 ,并一直保存在储层中 ,直到后期才裂解成干气。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表现为一个主峰 ,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有三个区间 (峰值 ) ,其中第一个峰值与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主峰几乎一致。因此 ,6 0~ 12 0℃为油气注入成藏时的温度 ,130~ 16 0℃为油气藏埋藏深度最大时的温度 ,最大埋深在 5 80 0 m左右 ,经后期构造作用抬升至 35 0 0~ 40 0 0 m;2 2 0~ 330℃这个温度段为高温热液改造时的温度 ,克拉 2气田受这一高温的改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油气运移 成藏作用 油气田 地质特征
下载PDF
苏桥潜山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苏立萍 罗平 胡社荣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57,共4页
冀中坳陷苏桥地区奥陶系储集层的储集空间为古岩溶与构造裂缝构成的裂缝 次生孔隙类型。溶蚀孔隙型储集层主要发育在泥—粉晶白云岩和细—粗晶白云岩中,加里东期古岩溶形成的孔洞基本被充填,但为后期发育埋藏岩溶提供了重要条件;燕山—... 冀中坳陷苏桥地区奥陶系储集层的储集空间为古岩溶与构造裂缝构成的裂缝 次生孔隙类型。溶蚀孔隙型储集层主要发育在泥—粉晶白云岩和细—粗晶白云岩中,加里东期古岩溶形成的孔洞基本被充填,但为后期发育埋藏岩溶提供了重要条件;燕山—喜马拉雅期的淡水岩溶主要发育在断层附近的白云岩或裂缝发育的石灰岩中,是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主要储集空间之一。裂缝发育主要有5期,均对储集层物性有建设性意义,储集层发育与裂缝的发育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中坳陷 苏桥地区 奥陶系 碳酸盐岩 岩溶储集层
下载PDF
川东北罗家寨气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粒滩成岩作用 被引量:62
9
作者 苏立萍 罗平 +3 位作者 胡社荣 罗忠 刘柳红 房小荣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82-190,共9页
四川东北部罗家寨气田的储层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孔隙性鲕粒白云岩。其沉积相属碳酸盐台地的鲕粒滩微相 ,为台地潮下较高能环境沉积 ,主要受潮汐作用的控制。原生岩石为亮晶鲕粒石灰岩和泥晶鲕粒石灰岩 ,白云石化作用使其岩石结构大多遭... 四川东北部罗家寨气田的储层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孔隙性鲕粒白云岩。其沉积相属碳酸盐台地的鲕粒滩微相 ,为台地潮下较高能环境沉积 ,主要受潮汐作用的控制。原生岩石为亮晶鲕粒石灰岩和泥晶鲕粒石灰岩 ,白云石化作用使其岩石结构大多遭受破坏。对储层起建设性作用的成岩作用主要有白云石化作用、埋藏溶解作用。白云石化作用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基础。埋藏溶解作用主要在粒间半充填剩余缝隙、交代白云石的晶间孔内进行 ,这进一步溶蚀造就了大量超大孔隙、粒间溶孔、粒内孔、铸模孔等。对储层起到破坏作用的主要是充填作用 ,表现为次生溶蚀孔隙、裂缝、溶洞中充填自生矿物 ,它们的包裹体测温数据证明充填作用发生在埋藏时期。各种自生矿物充填的不均匀性揭示了岩石与孔隙水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以及岩溶水在不同时期是变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下三叠统 飞仙关组 鲕粒滩 储层 成岩作用 罗家寨气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