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田污水处理工艺中COD的去除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涛 包木太 +2 位作者 李希明 郭省学 汪卫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035-2039,2057,共6页
概述了油田污水的组成特点,并从近年来聚合物驱油和三元复合驱油产生污水带来的新问题出发,阐述了油田污水处理的难点所在。同时对当前油田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特点、实际工艺中存在的不足等作了比较,得出当前油田污水处理过程中工艺流程... 概述了油田污水的组成特点,并从近年来聚合物驱油和三元复合驱油产生污水带来的新问题出发,阐述了油田污水处理的难点所在。同时对当前油田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特点、实际工艺中存在的不足等作了比较,得出当前油田污水处理过程中工艺流程的选择标准和目标。重点对工艺处理中的絮凝沉降、生化处理以及膜法处理等不同的工艺流程中COD的去除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各种方法得出在油田污水处理中利用生化法和膜处理方法的有机结合将是油田污水处理的主要发展方向。同时对当前油田污水处理中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了进一步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污水 工艺流程 生化法 化学需氧量
下载PDF
胜利油田罗家地区页岩储层可压性实验评价 被引量:26
2
作者 郭海萱 郭天魁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9-346,共8页
页岩储层的"可压性评价",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评价方法。结合室内岩石力学和物性参数测试结果以及脆性指数计算方法,尝试对目标储层进行可压性评价,探索并形成较为系统的室内实验评价方法。结果显示,页岩抗张强度、单轴抗压... 页岩储层的"可压性评价",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评价方法。结合室内岩石力学和物性参数测试结果以及脆性指数计算方法,尝试对目标储层进行可压性评价,探索并形成较为系统的室内实验评价方法。结果显示,页岩抗张强度、单轴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和断裂韧性较砂岩和碳酸盐岩低;垂直层理方向粘聚力大于平行层理方向,沉积层理面胶结脆弱;受诱导应力的作用,平行的沉积层理(天然裂缝系)与主裂缝夹角越大,越容易起裂。断裂韧性实验中,当人字形切槽与沉积层理面的夹角在45°以内时,裂缝容易沿层理面扩展;大于45°时,裂缝将穿过层理面扩展。综合分析表明,该页岩储层可压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可压性 体积压裂 岩石力学实验 脆性指数
下载PDF
多种形态聚丙烯酰胺在胜利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军 刘爱国 +3 位作者 鞠雪芹 李萧菲 郭宏伟 唐钢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1年第1期21-25,共5页
聚丙烯酰胺在胜利油田开发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与交联剂发生交联反应,从而增强其应用性能。聚丙烯酰胺产品,主要有水溶液、胶乳、干粉、"油包水"乳液、"水包水"乳液5种。水溶液及胶乳形态的聚丙烯酰胺产品现已停... 聚丙烯酰胺在胜利油田开发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与交联剂发生交联反应,从而增强其应用性能。聚丙烯酰胺产品,主要有水溶液、胶乳、干粉、"油包水"乳液、"水包水"乳液5种。水溶液及胶乳形态的聚丙烯酰胺产品现已停。介绍了干粉形态聚丙烯酰胺的溶解装置。孤岛渤19试验区使用干粉形态聚丙烯酰胺进行交联聚合物调驱;"油包水"聚丙烯酰胺乳液使用时需使用破乳器破乳,对滩海油田进行调剖;"水包水"乳液也可对滩海油田进行调剖。"水包水"乳液与海水直接混合,边稀释边注入。以上各种形态的聚丙烯酰胺产品的使用均取得预期效果。不同形态的聚丙烯酰胺产品在胜利油田开发中各有其使用特点,选择使用时需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干粉 油包水乳液 水包水乳液 胜利油田 调剖
下载PDF
海上油田深部调剖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军 田玉芹 +4 位作者 薄纯辉 吕西辉 张小卫 刘福娥 徐山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7-519,共3页
海上油田采用深部调剖技术来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速溶聚合物在简单设备条件下能够快速溶解于海水中,释放粘度。对该速溶聚合物速溶性及速溶后的海水基溶液与交联剂形成的深部调剖体系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项性能指标... 海上油田采用深部调剖技术来改善水驱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速溶聚合物在简单设备条件下能够快速溶解于海水中,释放粘度。对该速溶聚合物速溶性及速溶后的海水基溶液与交联剂形成的深部调剖体系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项性能指标能满足海上油田深部调剖的要求。把该深部调剖体系应用到海上CB6C平台上进行现场先导性试验,实现了速溶聚合物的速溶、调剖体系的均匀混合、调剖体系的连续注入。施工不受海况影响,从而满足了海上油田深部调剖的需要,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溶聚合物 采收率 深部调剖体系 海上油田 现场应用
下载PDF
油田含聚合物污水外排处理技术室内模拟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海峰 包木太 +3 位作者 陈庆国 汪卫东 李阳 王江涛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1-75,共5页
聚合物驱油技术大面积应用的同时也产生了含聚丙烯酰胺污水的处理问题.含聚污水具有粘度大、含油多、乳化稳定的特点,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及设施难以使该污水处理达到外排水水质的标准.用气浮+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孤岛油田含聚污水进行处理... 聚合物驱油技术大面积应用的同时也产生了含聚丙烯酰胺污水的处理问题.含聚污水具有粘度大、含油多、乳化稳定的特点,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及设施难以使该污水处理达到外排水水质的标准.用气浮+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孤岛油田含聚污水进行处理,首先利用气浮去除悬浮油和大部分聚合物,然后利用生物接触氧化膜上的烃类降解菌和聚丙烯酰胺降解菌组成的高效降解菌群的生物降解作用去除乳化油和残余的聚合物.研究结果表明:孤岛含聚污水经气浮+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后含油量由300 mg.L-1以上降至4 mg.L-1以下,CODCr由1 700 mg.L-1以上降至100 mg.L-1以下,聚丙烯酰胺的含量由40 mg.L-1以上降到1.5 mg.L-1以下.出水水质完全达到国标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 含聚污水 气浮 生物接触氧化 聚丙烯酰胺降解菌
下载PDF
油田含聚合物污水生化处理室内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海峰 包木太 +2 位作者 耿雪丽 李阳 王江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9-111,共3页
对油田日益增多而现有污水处理工艺难于处理的含聚合物污水进行生化处理室内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从聚合物驱油的采油废水中分离到的一组混合菌株加入到生化池中,通过加入激活剂,活化加入的聚合物降解菌,并激活污水中原有菌群,将生化工... 对油田日益增多而现有污水处理工艺难于处理的含聚合物污水进行生化处理室内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从聚合物驱油的采油废水中分离到的一组混合菌株加入到生化池中,通过加入激活剂,活化加入的聚合物降解菌,并激活污水中原有菌群,将生化工艺用于含聚合物污水处理具有较好的效果。经过菌群7d的处理,聚丙烯酰胺质量浓度从47.42mg/L降为5.78mg/L,含油量从13.5mg/L降为0mg/L,并有效抑制了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聚合物污水 聚丙烯酰胺 生化工艺 降解
下载PDF
松辽盆地长岭凹陷腰英台油田地应力及天然裂缝场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奉东 马收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结合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腰英台油田裂缝油藏的开发实践,对地应力场和天然裂缝场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油层构造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平面模型模拟构造应力场,并与实测地应力值相比较,从而得出应力场的分布特征。从储层裂缝形成的古构造应力... 结合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凹陷腰英台油田裂缝油藏的开发实践,对地应力场和天然裂缝场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油层构造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平面模型模拟构造应力场,并与实测地应力值相比较,从而得出应力场的分布特征。从储层裂缝形成的古构造应力场出发,根据弹性力学理论,应用岩石的破裂准则,确定并预测储层构造裂缝的组系、方位和密度。通过应力场和天然裂缝场的发育分布研究,确定现场试验井组,指导压裂改造和油田开发井网部署的设计优化和现场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场 天然裂缝场 腰英台油田 长岭凹陷 松辽盆地
下载PDF
胜利滩海埕岛油田平台深部调剖系统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军 薄纯辉 +2 位作者 田玉芹 吕西辉 张小卫 《海洋石油》 CAS 2008年第3期51-54,共4页
根据胜利滩海油田深部调剖的需要,研制出深部调剖系统。该系统占地小,适宜于平台摆放;实现了乳液聚合物速溶于海水和跟交联剂均匀混合进入地层;克服了船载方式施工受不良海况影响的缺点,实现了大剂量调剖剂连续注入地层而达到深部调剖... 根据胜利滩海油田深部调剖的需要,研制出深部调剖系统。该系统占地小,适宜于平台摆放;实现了乳液聚合物速溶于海水和跟交联剂均匀混合进入地层;克服了船载方式施工受不良海况影响的缺点,实现了大剂量调剖剂连续注入地层而达到深部调剖的目的。先导试验表明该系统可以用于胜利滩海油田的深部调剖,加快开发速度,提高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海油田 乳液聚合物 深部调剖 先导试验 开发速度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注聚区油井砾石分级充填防砂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鹏 周承诗 +3 位作者 陈刚 吴琼 赵益忠 张锡娟 《海洋石油》 CAS 2011年第2期68-71,100,共5页
注聚区油井砾石分级充填防砂工艺技术是针对胜利油田注聚区见聚油井产出液黏度增大、携砂能力增强,提液引效措施加剧油井出砂使油井防砂有效期变短等问题进行研究的。该技术是在注聚区油井充填防砂时改变过去采用单一粒径砾石进行充填... 注聚区油井砾石分级充填防砂工艺技术是针对胜利油田注聚区见聚油井产出液黏度增大、携砂能力增强,提液引效措施加剧油井出砂使油井防砂有效期变短等问题进行研究的。该技术是在注聚区油井充填防砂时改变过去采用单一粒径砾石进行充填防砂的做法,将不同粒径砾石按不同比例分级充填到近井、炮眼附近和筛套环空,同时在中粒度粒径的砾石中加入经过表面处理的短切纤维,提高了砾石充填挡砂屏障的挡砂强度,实现了挡砂屏障的"挡砂、稳砂、排砂"的功能。截止到2010年4月底,该技术现场累计推广应用32井次,分级充填后注聚区油井液量由27.2m^3提高到40.43m^3,油量由1.01m^3提高到3.89m^3,增幅分别达40%和80%,最长防砂有效期已达到400d。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较好地解决了注聚区油井提液引效使防砂有效果变短和油井近井堵塞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聚井 纤维 分级充填防砂 研究
下载PDF
化学消油剂乳化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包木太 管丽君 +2 位作者 马爱青 陈庆国 王丽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3-58,共6页
化学消油剂在溢油事故处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其使用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分别从原油、消油剂的不同配比(DOR)与环境因素(海水温度、盐度)方面,对4种消油剂(A,B,C,D)的乳化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B类消油剂的乳化性能最好;... 化学消油剂在溢油事故处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其使用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分别从原油、消油剂的不同配比(DOR)与环境因素(海水温度、盐度)方面,对4种消油剂(A,B,C,D)的乳化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B类消油剂的乳化性能最好;为达到30s乳化率>60%、10min乳化率>20%的消油剂乳化标准,B类消油剂25℃时最佳DOR范围在0.30~0.35之间,20℃时DOR为0.45,15℃时DOR为0.5以上。消油剂的乳化效果受温度影响较大,而受盐度影响较小。本文为消油剂在海洋溢油中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 溢油 消油剂
下载PDF
不同碳源富集的石油烃降解菌群结构的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仕美 张翼霄 +3 位作者 高光军 郭利果 梁生康 苏荣国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7-92,共6页
以原油和正十六烷为唯一碳源,从长期受石油污染的环境中富集和分离具有不同功能的石油烃降解菌,并利用平板法和PCR-DGGE法对不同碳源富集到的菌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2216E平板从以原油和正十六烷为碳源的富集液中各得到两株菌... 以原油和正十六烷为唯一碳源,从长期受石油污染的环境中富集和分离具有不同功能的石油烃降解菌,并利用平板法和PCR-DGGE法对不同碳源富集到的菌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2216E平板从以原油和正十六烷为碳源的富集液中各得到两株菌,分别为TJ-1、TJ-2和TJL-1和TJL-2,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结果表明,这4株菌分别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威尼斯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venetianus)、Oceanobacillus picturae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PCR-DGGE分析结果表明,以原油和正十六烷为碳源的富集液中优势菌分别有5种和2种,且2种富集液中的优势菌明显不同。对比PCR-DGGE和平板法分析结果,可以看出PCR-DGGE法能够提供更全面的菌群结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降解菌 PCR—DGGE 平板法 菌群分析
下载PDF
稠油污水回用处理技术室内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包木太 王海峰 +2 位作者 李阳 李希明 王江涛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10年第5期734-740,共7页
为实现高含盐稠油污水回用于热采锅炉,采用气浮和生物接触氧化除油、双膜法除盐的处理工艺对稠油污水进行回用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气浮可以有效去除悬浮油,保证生化进水含油量小于20mg/L;生物接触氧化可以将含油量降到1mg/L以下,COD降到1... 为实现高含盐稠油污水回用于热采锅炉,采用气浮和生物接触氧化除油、双膜法除盐的处理工艺对稠油污水进行回用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气浮可以有效去除悬浮油,保证生化进水含油量小于20mg/L;生物接触氧化可以将含油量降到1mg/L以下,COD降到100mg/L以下;超滤出水的含油去除率为100%,COD小于20mg/L,SDI<3.反渗透出水的总硬度去除率97%,脱盐率89%.反渗透出水可代替清水用于热采锅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污水 生物接触氧化法 活性碳过滤器 超滤 反渗透
下载PDF
低渗透储层岩石水压致裂裂纹扩展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收 陈佳亮 +3 位作者 杨勇 于永 鞠杨 杨永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4-97,共4页
水压致裂是煤层气开发以及低渗透油气藏开采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针对低渗透储层水压致裂效果和影响因素难以预测的实际问题,文章利用CT技术和自编程序重构了砂岩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地应力以及水力压力的条件下均质砂岩裂... 水压致裂是煤层气开发以及低渗透油气藏开采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针对低渗透储层水压致裂效果和影响因素难以预测的实际问题,文章利用CT技术和自编程序重构了砂岩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地应力以及水力压力的条件下均质砂岩裂纹的扩展行为,探讨了地应力与水力压力对裂纹扩展的影响规律,为揭示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机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低渗透 数值模拟 裂纹扩展 砂岩
下载PDF
弱冻胶调剖剂在孤岛油田污水中成胶性能评价 被引量:11
14
作者 宋岱锋 张岩 +2 位作者 薄纯辉 李楠 陈辉 《海洋石油》 CAS 2011年第2期62-64,90,共4页
应用孤岛油田现场聚合物和美国进口复合有机铬交联剂TIORCO WC684进行了一系列的室内评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宝莫聚合物均具有较好的初始黏度、且形成的弱冻胶体系强度高;弱冻胶主段塞选取聚合物浓度2500~3000mg/L,交联剂浓度300~600... 应用孤岛油田现场聚合物和美国进口复合有机铬交联剂TIORCO WC684进行了一系列的室内评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宝莫聚合物均具有较好的初始黏度、且形成的弱冻胶体系强度高;弱冻胶主段塞选取聚合物浓度2500~3000mg/L,交联剂浓度300~600mg/L,成胶强度较高,且胶体不易脱水;弱冻胶封口段塞聚合物浓度为4000mg/L,交联剂浓度300~900mg/L,胶体强度较大、韧性好,满足封口的要求;同时评价了封口段塞的耐盐性能,结果表明该体系随盐类矿化度的增加体系强度有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耐温 抗盐 胶体强度 性能评价
下载PDF
冀东油田高浅北地区交联聚合物调驱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再新 李海涛 +2 位作者 商继军 宋勤 项秀敏 《海洋石油》 CAS 2008年第4期59-64,共6页
冀东油田G104-5区块浅层油藏储层胶结疏松,边底水活跃,随着采液速度的提高,边水沿高渗透带突进,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油藏的复杂性给调剖调驱工艺带来一定难度。针对冀东油田地质和开发情况,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在大量室内物模的基础上... 冀东油田G104-5区块浅层油藏储层胶结疏松,边底水活跃,随着采液速度的提高,边水沿高渗透带突进,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油藏的复杂性给调剖调驱工艺带来一定难度。针对冀东油田地质和开发情况,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在大量室内物模的基础上筛选研制了一种适合冀东油田浅层油藏调驱的交联聚合物体系并应用到现场,取得了良好的降水增油效果,两年来累计增油4.4×104t,有效地控制了该区块边水推进速度,改善了开发效果,为冀东油田夺油上产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为其它浅层油藏区块提高原油采收率提供技术方法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油藏 高渗透带 突进 物模 交联聚合物
下载PDF
交联聚合物调驱技术在高尚堡油田高浅北区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军 《海洋石油》 CAS 2009年第3期43-46,共4页
为实现高尚堡油田高浅北区的持续稳产和提高采收率,把交联聚合物调驱技术应用到高浅北区。2008年根据高浅北区油藏条件及剩余油情况分析了高浅北区交联聚合物整体调驱可行性,并根据多方面因素确定了交联聚合物整体调驱的目标区,共设计... 为实现高尚堡油田高浅北区的持续稳产和提高采收率,把交联聚合物调驱技术应用到高浅北区。2008年根据高浅北区油藏条件及剩余油情况分析了高浅北区交联聚合物整体调驱可行性,并根据多方面因素确定了交联聚合物整体调驱的目标区,共设计了26口调驱井;设计了交联聚合物调驱体系配方和科学合理的注入方案。交联聚合物调驱技术在高浅北区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注入压力上升,日采油量上升,提高了原油采收率,表明该技术适用于边水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采收率 交联聚合物 调驱技术 边水油藏 高尚堡油田
下载PDF
区块注入水防膨实验研究
17
作者 刘恒 《化工管理》 2013年第6期94-94,共1页
对某区块进行了敏感性评价等基础数据测试后,对于优选出的集中防膨剂进行了防膨率测定、配伍性评价、耐温耐盐测试等试验,并进行了防膨剂吸附伤害和防膨周期评价后,最终优选出了适合该区块的注水防膨剂。
关键词 防膨 注水 防膨率
下载PDF
钻井泥浆伤害解除试验研究
18
作者 刘恒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3年第1期9-11,共3页
针对某区块馆陶组钻井完井液对油层伤害较严重的问题,通过油层储层和流体特性分析,确定了主要伤害因素,并通过实验研究筛选出了既能降解聚合物,又能解除水伤害,同时还能溶蚀固相颗粒,且体系内各化学添加剂之间配伍性良好的复合酸液体系... 针对某区块馆陶组钻井完井液对油层伤害较严重的问题,通过油层储层和流体特性分析,确定了主要伤害因素,并通过实验研究筛选出了既能降解聚合物,又能解除水伤害,同时还能溶蚀固相颗粒,且体系内各化学添加剂之间配伍性良好的复合酸液体系,现场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 复合酸液体系 泥浆污染
下载PDF
二氧化碳驱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研究
19
作者 刘福娥 《投资与创业》 2013年第1期107-107,共1页
国内外研究表明,CO2气驱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通过油藏流体常规PVT分析实验、CO2-原油膨胀实验研究CO2驱提高采收率的机理。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CO2气驱 PVT实验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飞雁滩油田注聚区调剖技术
20
作者 江汇 《投资与创业》 2012年第11期125-125,共1页
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自2000年起在飞雁滩油藏开展注聚合物驱油实验,拉开了采油厂三次采油的序幕,2006年9月完成全部注入量,转入后续水驱阶段。由于地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开展聚合物驱的油田,极易发生聚合物沿水窜通道窜流而在生产井... 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自2000年起在飞雁滩油藏开展注聚合物驱油实验,拉开了采油厂三次采油的序幕,2006年9月完成全部注入量,转入后续水驱阶段。由于地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开展聚合物驱的油田,极易发生聚合物沿水窜通道窜流而在生产井过早产出的现象。这不但影响聚合物驱油效率,而且造成聚合物溶液的极大浪费和增加产出液处理难度,为了确保三次采油项目的实施并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飞雁滩油藏特点,需要研究和发展了相配套的调剖堵水技术。介绍了该三采区块堵水调剖工艺的室内研究及现场试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雁滩油田 注聚区 堵水调剖 室内研究 现场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