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油田综合勘探开发数据自动分类方法研究
1
作者 龙喜彬 安精文 +2 位作者 郭鑫 杨迎春 杨春琴 《石油化工自动化》 2025年第1期73-76,共4页
常规的勘探开发数据自动分类以语义理解为主,模态较为单一,影响最终的分类准确性。设计了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油田综合勘探开发数据自动分类方法,将数据特征分为结构化、非结构化、计划、运行、成果等类型,以三维分析的形式提取数据文... 常规的勘探开发数据自动分类以语义理解为主,模态较为单一,影响最终的分类准确性。设计了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油田综合勘探开发数据自动分类方法,将数据特征分为结构化、非结构化、计划、运行、成果等类型,以三维分析的形式提取数据文本特征。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构建开发数据自动分类模型,将文本、图像等数据拼接成新的数据格式,融合不同模态的数据特征,确保数据分类的准确性。剔除模态不平衡冗余数据,解决文本、图像、传感器等不同模态数据的不平衡问题,进一步满足数据自动分类需求。采用对比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自动分类准确性更高,能够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信息融合 油田 综合勘探 开发数据 自动分类方法
下载PDF
基于梯度决策提升树的油田勘探开发数据自动分类方法
2
作者 郭鑫 柴明锐 +2 位作者 杨春琴 魏丹 陈瑞 《石油化工自动化》 2025年第2期61-64,共4页
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复杂多样的数据,传统的人工分析方法不仅耗时费力,且难以全面捕捉数据间的复杂关系,提出基于梯度决策提升树的油田勘探开发数据自动分类方法。采集并预处理多源油田勘探开发数据,构建一个梯度决策提升树模... 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复杂多样的数据,传统的人工分析方法不仅耗时费力,且难以全面捕捉数据间的复杂关系,提出基于梯度决策提升树的油田勘探开发数据自动分类方法。采集并预处理多源油田勘探开发数据,构建一个梯度决策提升树模型,输入预处理后的数据,经过学习自动输出油田勘探开发数据分类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分类方法下油田勘探开发数据自动分类结果的平均正确率高达95.91%,验证了该分类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决策提升树 勘探开发数据 数据分类 模型
下载PDF
西北油田分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3
作者 关静 《新疆有色金属》 2015年第5期105-107,110,共4页
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对于现代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对企业风险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判断,将企业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类,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立足西北油田分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重点分析了西北油田分公司在... 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对于现代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对企业风险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判断,将企业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类,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立足西北油田分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重点分析了西北油田分公司在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方面的系列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油田分公司 全面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
下载PDF
基于模糊逻辑法的石油勘探开发数据自动集成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国元 柴明锐 +2 位作者 王文静 郭鑫 刘文奎 《石油化工自动化》 CAS 2024年第3期51-54,共4页
石油勘探开发数据集成时存在数据难以处理、利用价值低等问题,引入模糊逻辑法,开展对石油勘探开发数据自动集成方法的研究。采用建立石油勘探开发数据库、结合数据分片方式,实现数据同步与自动集成。通过应用模糊逻辑集成方法绘制的勘... 石油勘探开发数据集成时存在数据难以处理、利用价值低等问题,引入模糊逻辑法,开展对石油勘探开发数据自动集成方法的研究。采用建立石油勘探开发数据库、结合数据分片方式,实现数据同步与自动集成。通过应用模糊逻辑集成方法绘制的勘探线路、与其他两种集成方法绘制勘探线路的结果对比,实验表明:模糊逻辑集成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开发数据的利用价值,并且根据集成结果绘制成的石油勘探线路可以有效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提升了石油开采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逻辑法 勘探开发数据库 自动集成 石油开采
下载PDF
基于WebGIS的油气勘探开发数据集成检索方法
5
作者 张昆 陈瑞 +2 位作者 刘文奎 安精文 王文静 《石油化工自动化》 CAS 2024年第4期71-74,共4页
数据集成检索是油气勘探开发数据信息化的重要手段,然而现行方法检索效果并不理想,且查准率也低。提出了基于WebGIS技术的油气勘探开发数据集成检索方法,采用网络爬虫技术采集油气勘探开发数据,通过转换及标准化处理数据格式,建立数据索... 数据集成检索是油气勘探开发数据信息化的重要手段,然而现行方法检索效果并不理想,且查准率也低。提出了基于WebGIS技术的油气勘探开发数据集成检索方法,采用网络爬虫技术采集油气勘探开发数据,通过转换及标准化处理数据格式,建立数据索引,采用对数据语义特征提取和分析的方法,检索到与检索语义相似的油气勘探开发数据。实验证明:新的数据集成检索方法折扣累计收益值在9以上,查准率在95%以上,在油气勘探开发数据基础检索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GIS技术 油气勘探开发数据 集成检索 元数据 ArcSDE空间数据库 语义特征
下载PDF
塔河油田缝洞储集体油水识别的谐频特征分析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宗杰 刘群 +2 位作者 李海英 唐文榜 姚姚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4-490,共7页
针对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体的油水识别难题,开展了以频谱特征差异为基础的瞬时谐频特征(Harmonic Frequence Characters,HFC)分析技术应用研究。充填流体溶洞、坍塌-充填洞穴模型的正演模拟数据和井旁地震道产层段的频... 针对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体的油水识别难题,开展了以频谱特征差异为基础的瞬时谐频特征(Harmonic Frequence Characters,HFC)分析技术应用研究。充填流体溶洞、坍塌-充填洞穴模型的正演模拟数据和井旁地震道产层段的频谱分析表明,主频段振幅是区分充填流体洞穴与坍塌-充填洞穴的主要依据,30Hz以上的高频段振幅的差异是区分油和水的主要标志,由此形成缝洞型储集体的油水识别模式。对塔河油田十区和托普台地区各200km2三维地震资料开展HFC油水识别应用研究,将识别结果用43口盲井进行验证,其识别符合率达到8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体 油水识别 谐频特征(HFC)分析
下载PDF
塔河油田高精度勘探地震采集技术分析与实践 被引量:9
7
作者 邸志欣 张丽娜 邓光校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3-505,共13页
塔河油田主力产油层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非均质性强,埋藏深,以往三维地震资料精度低,不能满足油田进一步勘探开发的需要。根据该区缝洞型储集体的固有特征,结合前期地震采集的技术经验,对数据采集的观测系统设计、检波器接收与噪... 塔河油田主力产油层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非均质性强,埋藏深,以往三维地震资料精度低,不能满足油田进一步勘探开发的需要。根据该区缝洞型储集体的固有特征,结合前期地震采集的技术经验,对数据采集的观测系统设计、检波器接收与噪声压制、地震波激发等3个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和优化,提出了面向开发的高精度勘探地震采集技术:1采用小网格、高覆盖、长排列、宽方位的大道数三维正交横向慢滚动观测系统;2采用"品"字形组合方式接收,同时采用调低电机转速等措施压制老油区特殊噪声;3忽略"低频段"影响,在潜水面以下最佳激发深度激发。塔河油田10区东、10区西等多块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实践证实了该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 地震采集 塔河油田 缝洞型储层 观测系统
下载PDF
顺北油田深层断溶体内部结构物探表征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卢志强 马乃拜 +1 位作者 尼加提 李峰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22年第6期115-120,共6页
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是顺北油田近年来发现的重要油藏类型,常规能量、相干属性、蚂蚁体等储集体与断裂检测技术不能满足顺北断溶体油藏研究的需求。针对断溶体内部结构采用剩余波阻抗表征串珠反射特征、不连续性属性表征杂乱反射特征以及... 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是顺北油田近年来发现的重要油藏类型,常规能量、相干属性、蚂蚁体等储集体与断裂检测技术不能满足顺北断溶体油藏研究的需求。针对断溶体内部结构采用剩余波阻抗表征串珠反射特征、不连续性属性表征杂乱反射特征以及AFE属性表征断裂与裂缝特征,形成了断溶体内部结构的刻画技术。结合顺北油田实际地震资料应用表明,该技术更能直观反应洞、孔洞、裂缝发育特征,表征断溶体内部储层的空间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北油田 碳酸盐岩 断溶体 AFE 剩余波阻抗 非连续性
下载PDF
叠合盆地深层海相油气差异富集历史的动态模拟——以塔河油田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斌 钟笠 +4 位作者 吕海涛 杨素举 徐勤琪 张鑫 郑斌嵩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3-1066,共14页
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例,针对叠合盆地深层海相油气复杂的差异富集历史,采用成藏动力学模拟方法进行深层油气的生排烃、运聚和调整改造的历史恢复。研究表明:①塔河油田下寒武统烃源岩的热演化史反映出不同构造带... 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例,针对叠合盆地深层海相油气复杂的差异富集历史,采用成藏动力学模拟方法进行深层油气的生排烃、运聚和调整改造的历史恢复。研究表明:①塔河油田下寒武统烃源岩的热演化史反映出不同构造带的生排烃过程及其强度具有明显不同,是导致深层油气相态差异的主要原因。②走滑断裂和不整合面等构成的复合输导体系控制深层油气早期运移聚集和后期调整,中寒武统台内膏盐岩阻止深层油气的垂向运聚,致使深层油气呈现明显的“断控”特征,其中北东向走滑断裂带和深层油气运移低势区叠加有利于汇聚成藏,且主要沿北东向走滑断裂带呈串珠状分布。③成藏动态模拟揭示“源-断-缝-膏-保”时空配置控制塔河深层油气的差异富集,奥陶系经历多期充注、垂向运聚、侧向调整改造的成藏历史,深层油气一直处于运移聚集和逸散的动态平衡中。④油气残留量统计显示塔河油田深层奥陶系鹰山组和蓬莱坝组仍具有较好的勘探开发潜力,超深层中上寒武统具有一定的油气资源前景。研究为塔里木盆地深层油气的动态定量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也可以为古老克拉通盆地碳酸盐岩相关油气成藏演化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盆地 塔里木盆地 海相碳酸盐岩 油气差异富集 动态成藏模拟 流体势技术 塔河油田 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模拟 深层—超深层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成藏演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吕海涛 张卫彪 +3 位作者 张达景 林忠民 赵锡奎 李坤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47-551,556,共6页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藏主产层为中下奥陶统灰岩,储层类型为岩溶缝洞型,岩溶形成期与演化对油气成藏演化起着重要影响。通过奥陶系岩溶储层特征、油气分布特征、油气成藏期等研究,结合构造、圈闭等成果,认为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藏具有多期...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藏主产层为中下奥陶统灰岩,储层类型为岩溶缝洞型,岩溶形成期与演化对油气成藏演化起着重要影响。通过奥陶系岩溶储层特征、油气分布特征、油气成藏期等研究,结合构造、圈闭等成果,认为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藏具有多期充注成藏特征,其演化过程可概括为"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油气聚集与改造—海西晚期油气充注与调整改造—喜马拉雅晚期油气充注及再调整";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大规模油气成藏遭受破坏后残存的古油藏,是现今塔河油田奥陶系稠油藏的基础,经历后期的油气充注与调整改造,造就现今奥陶系油气分布的复杂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储层 油气成藏期 成藏演化过程 奥陶系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河油田主体区奥陶系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气成藏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范昱 何新明 +2 位作者 汪彦 曹桐生 淡永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12期116-121,共6页
通过测试分析获取流体包裹体资料,为进一步研究古地温梯度、油气组成及成因、油气运移充注期次、成藏及含油气盆地的热史重建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持。以塔河油田主体区奥陶系流体包裹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大小、颜色、分布... 通过测试分析获取流体包裹体资料,为进一步研究古地温梯度、油气组成及成因、油气运移充注期次、成藏及含油气盆地的热史重建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持。以塔河油田主体区奥陶系流体包裹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大小、颜色、分布、相态、荧光现象,结合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等测试分析,认为主体区为多期油气充注成藏,先后经历了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早期的先充注后破坏,海西晚期以破坏或改造为主,印支—燕山期少量缓慢充注及改造,喜山早期和喜山晚期的两次调整充注。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早期和喜山期的3次充注在包裹体均一温度资料上有较好响应。包裹体盐度变化趋势表明,油气多源自主体区南部的满加尔坳陷,具向北运移成藏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主体区 奥陶系 流体包裹体 油气充注成藏
下载PDF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空间位置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震 文欢 胡文革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9年第4期433-438,共6页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埋深均在5 300 m以上,目前钻井揭示洞穴高度大部分在0~10 m,洞穴宽度根据现代岩溶观察大部分小于100 m,高度及宽度均小于目前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在地震资料上缝洞储集体最为典型的反射特征是“串珠”状反射...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埋深均在5 300 m以上,目前钻井揭示洞穴高度大部分在0~10 m,洞穴宽度根据现代岩溶观察大部分小于100 m,高度及宽度均小于目前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在地震资料上缝洞储集体最为典型的反射特征是“串珠”状反射,其地震异常范围远远大于实际缝洞大小,因此利用地震反射特征准确预测缝洞体的展布形态、大小及空间位置具有较大的困难。针对常规地震属性预测缝洞储集体空间发育位置精度低的缺点,开展缝洞储集体空间位置综合预测技术研究,提出了应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分频技术及阻抗反演技术综合预测缝洞空间位置的“三定”技术。塔河十区西碳酸盐岩缝洞空间位置预测效果表明,“三定”技术提高了新井的中靶率,有效指导了措施潜力论证,改善了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缝洞型油藏 波阻抗反演 叠前深度偏移 分频
下载PDF
对塔河油田油气成藏地质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2
13
作者 苏江玉 俞仁连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5-112,共8页
通过对塔河油田油气成藏地质研究中存在的涉及烃源岩、稠油成藏期以及油气运移成藏输导体系格架等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思考,列出了塔河油田成藏重要事件顺序表,从新的角度提出了塔河油田多烃源岩、3套区域性输导层和4套纵向运移调整"... 通过对塔河油田油气成藏地质研究中存在的涉及烃源岩、稠油成藏期以及油气运移成藏输导体系格架等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思考,列出了塔河油田成藏重要事件顺序表,从新的角度提出了塔河油田多烃源岩、3套区域性输导层和4套纵向运移调整"高速通道",旨在建立塔河复式油气田成藏地质研究的系统格架,以期在新的勘探形势下整体认识塔河油田多期成藏、多期调整以及复式油气藏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 油气运移 烃源岩 塔河油田
下载PDF
碳酸盐岩岩溶古河道发育特征与成因演化: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12区中——下奥陶统为例
14
作者 张长建 邓光校 +2 位作者 王震 文欢 马海陇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0-160,共11页
为了明确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12区中—下奥陶统顶面古河道的成因,利用地震剖面分析、地震属性提取等技术,结合钻井资料刻画了古地貌、古水系发育特征,定量描述古河道的河曲特征,并基于现代岩溶理论建立了古河道成因演化模式。结果表明:... 为了明确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12区中—下奥陶统顶面古河道的成因,利用地震剖面分析、地震属性提取等技术,结合钻井资料刻画了古地貌、古水系发育特征,定量描述古河道的河曲特征,并基于现代岩溶理论建立了古河道成因演化模式。结果表明:中—下奥陶统顶面古河道为“深切河曲”古岩溶地貌,深切河曲特征表现为河谷主要呈“V”字形,两侧河谷坡岸对称,谷壁陡峭,发育由于截弯取直形成的离堆山、天生桥等标志性地貌;中—下奥陶统顶面古河道发育“高弯曲率”河曲形态,深切河曲的单个河曲弯曲率C值都在2.20以上,平均值为4.27,SN向河曲带弯曲率C值为1.87,EW向河曲带的弯曲率C值为2.38;塔河油田12区中—下奥陶统顶面深切河曲经历志留系沉积期、自由河曲期、深切河曲期等3个演化阶段,其成因与华力西早期运动构造作用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河油田 中—下奥陶统 古河道 深切河曲 离堆山 河曲参数 弯曲率
下载PDF
塔河油田碎屑岩弱能量河道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
15
作者 马新平 马乃拜 卢志强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81-86,共6页
塔河油田碎屑岩河道砂油藏构造上位于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阿克库勒凸起东南部,其东西两侧为草湖凹陷和哈拉哈塘凹陷,南部为满加尔坳陷,北部为雅克拉-轮台断凸。TKA井为该井区三叠系阿四段油藏的发现井,该井区河道砂油藏储层主要是以原生... 塔河油田碎屑岩河道砂油藏构造上位于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阿克库勒凸起东南部,其东西两侧为草湖凹陷和哈拉哈塘凹陷,南部为满加尔坳陷,北部为雅克拉-轮台断凸。TKA井为该井区三叠系阿四段油藏的发现井,该井区河道砂油藏储层主要是以原生孔隙为主的特征,目前开发能量不足,能量较弱,结合塔河碎屑岩河道砂油藏理论及开发实践,开展油藏储层沉积相及微相研究,油藏水驱后剩余油分布模式,根据分析目前开发存在的问题,优化油藏水驱注采参数,调驱改善水驱效果,提高弱能量河道油藏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碎屑岩 河道油藏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完善国际石油工程项目设计措施研究
16
作者 胡文涛 张昆 《工业设计》 2015年第7期140-140,142,共2页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国际石油工程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来重点阐述在目前国际石油工程设计中所存面临的问题及提高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并通过综合考虑,为提高国际石油工程的安全质量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有利于逐渐的完善国际工程设计。
关键词 国际石油 工程 设计水平
下载PDF
顺北地区走滑断裂带奥陶系碳酸盐岩裂缝分布预测与主控因素研究
17
作者 李云涛 丁文龙 +3 位作者 韩俊 黄诚 王来源 孟庆修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287,共25页
构造裂缝是碳酸盐岩的主要储集空间之一,能为致密灰岩提供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和储集空间。构造裂缝的发育受构造位置、岩性、地层厚度、温度、围压和构造破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局部构造应力导致的构造破裂是控制构... 构造裂缝是碳酸盐岩的主要储集空间之一,能为致密灰岩提供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和储集空间。构造裂缝的发育受构造位置、岩性、地层厚度、温度、围压和构造破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局部构造应力导致的构造破裂是控制构造裂缝发育的主导因素。针对碳酸盐岩储层的特点与裂缝发育特征,采用在单井动态岩石力学参数标定下,基于三维地震数据体的岩石力学参数反演功能获取非均质岩石力学模型,以提升应力场模拟中模型力学参数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引入自适应边界条件约束方法,以自动获取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误差最小时的最优边界条件,从而显著提升应力场模拟的精度与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储层张破裂率、剪破裂率、综合破裂率、水平两向应力差、应力非均质系数和断裂面滑动趋势系数等参数,定量表征了SHB16号断裂带及邻区的储层裂缝发育特征与活动性。储层裂缝的发育特征与断裂的活动关系密切,故定性或定量研究了水平两向应力差、距断裂的距离和断裂的垂向活动强度等参数对储层裂缝发育特征的控制作用,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定量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在明确储层裂缝发育的控制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规模储集体发育指标,将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划分为从最优至最差的Ⅰ~Ⅳ类储集体,并明确了走滑断裂的变形方式和规模储集体发育程度的相关性,进一步建立了不同类型储集体中钻井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体发育的地质模式。该地质模式不仅提升了基于应力场模拟的裂缝发育特征及多参数分布定量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且对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发育的控制因素的定性或定量研究、规模储集体发育指标的构建以及单井储集体发育的地质模式的建立、对碳酸盐岩储集体的勘探与开发进程的加快,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北地区 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 构造应力场模拟 裂缝多参数分布定量预测 规模储集体定量评价
下载PDF
数值模拟技术在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剩余油分布中的研究
18
作者 李春磊 《石化技术》 CAS 2019年第8期122-122,109,共2页
本次研究主要在塔河油田缝洞系统分类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机理模型的研究,对影响剩余油分布因素进行了研究。剩余油分布模式的提出,满足了生产开发需要,一定程度上指导改善了油藏开发效果。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数值模拟 控制因素 分布模式
下载PDF
塔河油田9区岩溶缝洞型酸性凝析气藏滚动开发实践及认识
19
作者 陈志辉 李宗继 阿迪力.阿皮孜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5年第3期57-59,共3页
塔河油田9区奥陶系为超深层岩溶缝洞型酸性凝析气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系统开发难度大。通过实施滚动开发,实现了储量高效动用,短期内建成3亿方天然气生产阵地,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形成了适合塔河地区的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酸性凝析气... 塔河油田9区奥陶系为超深层岩溶缝洞型酸性凝析气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系统开发难度大。通过实施滚动开发,实现了储量高效动用,短期内建成3亿方天然气生产阵地,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形成了适合塔河地区的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酸性凝析气藏开发模式,对相同或类似气藏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岩溶缝洞型 酸性凝析气藏 塔河油田
下载PDF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三孔隙度测井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被引量:16
20
作者 漆立新 樊政军 +2 位作者 李宗杰 柳建华 刘瑞林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9-494,19,共6页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非均质性强,溶蚀孔洞、裂缝、溶洞发育,定量计算储层基质和裂缝的孔隙度是评价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层的关键。由岩石骨架体积、基质孔隙体积、连通的缝洞体积和不连通的缝洞体积4个部分组成的测井解释模型...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非均质性强,溶蚀孔洞、裂缝、溶洞发育,定量计算储层基质和裂缝的孔隙度是评价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层的关键。由岩石骨架体积、基质孔隙体积、连通的缝洞体积和不连通的缝洞体积4个部分组成的测井解释模型可以模拟基质和连通缝洞的并联导电网络以及非连通缝洞和基质的串联导电网络。用中子和密度测井资料求取总孔隙度,采用声波测井资料计算基质孔隙度,结合深、浅双侧向电阻率计算出连通缝洞孔隙体积和非连通缝洞孔隙体积。计算出的3种孔隙成分适用于各种类型储层组合,并可定性判断储层的有效性。根据该方法判断出研究区的有利储层类型为基质孔和连通缝洞型以及孔-洞-缝组合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储层 三孔隙度 测井模型 application Tahe Oilfield carbonate reservoir 缝洞型碳酸盐岩 非连通 孔隙体积 基质 定量计算 导电网络 测井资料 测井解释模型 缝洞型储层 侧向电阻率 组合型 总孔隙度 岩石骨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