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连盆地脑木更地区砂岩型铀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与铀成矿的关系
1
作者 孙涛 庞康 +4 位作者 罗宁 余小林 李健敏 李钊 李小伟 《铀矿地质》 2025年第1期44-61,共18页
脑木更地区位于二连盆地乌兰察布坳陷,近年来相继发现了多个高品位铀矿工业孔,其含矿层主要为下白垩统赛汉组。文章通过分析脑木更地区赛汉组下段含矿砂岩及围岩的铀矿物特征,主、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初步探讨该区砂岩型铀成矿条件及规... 脑木更地区位于二连盆地乌兰察布坳陷,近年来相继发现了多个高品位铀矿工业孔,其含矿层主要为下白垩统赛汉组。文章通过分析脑木更地区赛汉组下段含矿砂岩及围岩的铀矿物特征,主、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初步探讨该区砂岩型铀成矿条件及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脑木更地区赛汉组下段砂岩中的铀矿物类型主要为沥青铀矿,背散射观察发现,黄铁矿充填于植物细胞中,沥青铀矿围绕黄铁矿边部生长。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显示,矿层砂岩主要富集V、Mo等微量元素,REE与U呈正相关性,铀矿化层往往也是REE富集区,含铀砂岩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明显的Eu负异常表明矿层砂岩遭受还原性流体作用;矿层砂岩有机碳、总硫含量明显高于围岩,而Fe^(3+)/Fe^(2+)、Th/U值低于围岩,这些特征有助于深刻认识该区砂岩型铀矿成矿环境。矿层与围岩一致的稀土元素特征、主量和微量元素特征表明脑木更地区具有统一的物源、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元素地球化学 二连盆地 脑木更地区
下载PDF
基于高斯烟羽模型和ISSA算法的油气站场泄漏检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若兮 陶野 +3 位作者 赵元东 李彦华 王婷婷 梁昌晶 《石油工程建设》 2024年第2期71-76,81,共7页
为提高油气站场泄漏检测的预测精度,降低事后处理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将高斯烟羽模型作为前向气体扩散模型,通过Circle混沌映射初始化麻雀种群,将蝴蝶算法加入麻雀发现者搜索策略中,随后利用算法实现质量浓度误差最小化的迭代计算... 为提高油气站场泄漏检测的预测精度,降低事后处理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将高斯烟羽模型作为前向气体扩散模型,通过Circle混沌映射初始化麻雀种群,将蝴蝶算法加入麻雀发现者搜索策略中,随后利用算法实现质量浓度误差最小化的迭代计算,并从迭代次数、种群规模、网格尺寸和噪声强度等方面衡量其对反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算法在时间算法复杂度上与SSA算法一致,优化后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局部开发能力增强;通过将地理坐标系转化为标准风向坐标系,简化了计算过程;在最大迭代次数100、种群规模100、网格尺寸0.5 m×0.5 m×0.5 m的设置下,当站场内存在2个监测点受噪声影响时,3个方向上泄漏位置的最大误差分别为1.37%、1.02%、9.70%,泄漏速率的最大相对误差为0.22%,符合现场定位检测的需求。研究结果可为油气站场完整性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实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烟羽模型 SSA 泄漏 反演模型 噪声强度
下载PDF
复杂山地通信技术在煤层气井站的研究与应用
3
作者 丁涵 白宇杉 +3 位作者 宋沛航 尉红刚 刘萌 张子健 《中国煤层气》 2024年第6期35-39,共5页
山西煤层气生产井站数量多分布广,人工采集数据工作量繁重,网络覆盖范围受限,生产管理难度大。根据目前生产实际需求以及调研数据,开展对新一代无线网络传输技术TD-LTE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实施,大规模网络升级,基于LTE系统完善的安全... 山西煤层气生产井站数量多分布广,人工采集数据工作量繁重,网络覆盖范围受限,生产管理难度大。根据目前生产实际需求以及调研数据,开展对新一代无线网络传输技术TD-LTE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实施,大规模网络升级,基于LTE系统完善的安全体系架构,大带宽,低时延,覆盖面积广的技术特点构建一套适配煤层气特点的无线通信系统。从而提升煤层气井站通信覆盖率、传输速率、通信稳定性及通信系统的安全性,满足覆盖区域内生产数据釆集、控制指令下达、监控视频等业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TD-LTE 气井 数据采集 远程监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