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程测调智能分注技术在吐哈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韦栋 李振彬 +2 位作者 魏勇 傅栋 刘建英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7年第2期93-96,共4页
常规配水器需要反复投捞作业,配注误差较大,井下工具因腐蚀、结垢造成投捞作业困难,对井斜要求高。吐哈油田引进的远程测调智能分注技术,可以在不动管柱的情况下,由地面远程实现井下调配和验封,可适应大斜度井和水平井,具有配注合格率... 常规配水器需要反复投捞作业,配注误差较大,井下工具因腐蚀、结垢造成投捞作业困难,对井斜要求高。吐哈油田引进的远程测调智能分注技术,可以在不动管柱的情况下,由地面远程实现井下调配和验封,可适应大斜度井和水平井,具有配注合格率高、操控方便、安全可靠等特点,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注水 压力波 智能配水器 现场应用
下载PDF
低渗透油田纳米微球深部调驱技术研究及应用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振彬 王明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20年第1期61-64,I0004,I0005,共6页
温米油田温西三区块已进入高含水期开发阶段,主力油砂体水淹严重,层间、层内、平面矛盾突出。通过实施加密调整、精细注水、调剖等技术,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持续时间短,开发矛盾未根本扭转,因此有效恢复主力层系储量动用成为油田稳产的关... 温米油田温西三区块已进入高含水期开发阶段,主力油砂体水淹严重,层间、层内、平面矛盾突出。通过实施加密调整、精细注水、调剖等技术,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持续时间短,开发矛盾未根本扭转,因此有效恢复主力层系储量动用成为油田稳产的关键。本文在深入研究水驱机理的基础上,利用纳米微球特性,开展了逐级深部调驱试验,明确了调驱增油机理,有效改善井组开发效果,为老油田开发调整提供了思路及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球 深部调驱 剖面改善 温西三区块
下载PDF
BK气藏反凝析污染评价及解除方法实验 被引量:23
3
作者 杜建芬 肖翠 +3 位作者 汪周华 郭平 刘建英 邱奕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56,共5页
凝析气藏反凝析污染严重影响气井产能,正确评价反凝析污染程度,寻找合适的解除反凝析污染方法,对提高凝析气藏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542—2009油气藏流体物性分析方法,以及BK气藏现场PVT资料,采用地面分离... 凝析气藏反凝析污染严重影响气井产能,正确评价反凝析污染程度,寻找合适的解除反凝析污染方法,对提高凝析气藏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542—2009油气藏流体物性分析方法,以及BK气藏现场PVT资料,采用地面分离器气和分离器油配制了两种不同凝析油含量的凝析气样品,并在PVT仪中进行高压物性分析实验。分别将配置的两种不同凝析油含量的凝析气样进行气源与岩心联合衰竭模拟近井区凝析油污染,岩心单独衰竭模拟远井区凝析油污染,共进行了4组长岩心实验,通过测定气测渗透率定量比较了两种不同凝析气的反凝析污染程度,同时还开展了5组解除反凝析污染实验:注入0.1烃类孔隙体积(HCPV)干气、注0.05 HCPV甲醇+0.05 HCPV干气、注0.1HCPV氮气、提高温度15℃、提高温度30℃。实验结果显示:上述5种方案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反凝析污染,而对于BK凝析气藏而言,则推荐采用注干气和甲醇+注干气这两种方案来解除反凝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反凝析污染 近井衰竭 远井衰竭 长岩心 气相相对渗透率 实验
下载PDF
吐鲁番-哈密盆地吉深1区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甜点”预测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少春 赵晓东 +2 位作者 张喜 周立业 刘桓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130,共8页
提出多相带匹配分析法预测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甜点",即以有利的沉积相带、构造相带、储集相带等控带因素为单因子,针对不同地区,综合考虑各单因子的影响程度,依据不同因子控带贡献大小,采用叠合匹配原则,根据匹配程度将"... 提出多相带匹配分析法预测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甜点",即以有利的沉积相带、构造相带、储集相带等控带因素为单因子,针对不同地区,综合考虑各单因子的影响程度,依据不同因子控带贡献大小,采用叠合匹配原则,根据匹配程度将"甜点"由好到差分成Ⅰ、Ⅱ、Ⅲ和Ⅳ类。通过分析吐鲁番-哈密盆地吉深1区中侏罗系西山窑组一段沉积、构造、储层等控带因素认为:研究区有利沉积相带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的辫状河道和河道叠置体微相;有利构造相带主要为南部斜坡带、中部凹陷局部微隆起及断裂发育储层改造区和北部长轴状大型背斜构造带;有利储集相带主要为孔隙度>3.2%、渗透率>0.1×10-3μm2的储层分布区。通过多相带匹配分析,预测研究区Ⅰ类"甜点"主要位于南部斜坡吉深1井西侧、吉1井附近、中部凹陷带的西侧狭长条带、北部构造带的吉3背斜中部、东深2井背斜西翼及之间的局部小构造。对比分析预测结果与录井及测井解释成果,符合度较高,该方法能够直观有效地预测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甜点",对于指导该类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甜点”预测 多相带匹配分析法 吉深1区 吐鲁番-哈密盆地
下载PDF
沉积认识下吐鲁番—哈密盆地吉深1地区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地层对比格架的建立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晓东 杨少春 +2 位作者 陈宁宁 张喜 陈国宁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6-664,共9页
根据岩芯观察结果,结合区域地质、钻井及测井资料分析表明吐鲁番—哈密盆地吉深1地区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地层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在沉积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多种地层对比方法,对勘探新区进行科学、合理的地层对比。结果表明:水西沟群... 根据岩芯观察结果,结合区域地质、钻井及测井资料分析表明吐鲁番—哈密盆地吉深1地区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地层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在沉积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多种地层对比方法,对勘探新区进行科学、合理的地层对比。结果表明:水西沟群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的平原和前缘亚相,各亚相体对应于"组"的级别地层单元;厘定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的地层界限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的相变界面;以上、下两套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河漫沼泽微相稳定的煤层为区域对比标志层,准确控制目的层,并利用沉积旋回和岩性对比,进一步将各亚相体划分出相当于"段"的级别的地层单元。由此建立的沉积认识的地层对比格架,能够客观反映地层沉积的变化,为下一步地质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哈密盆地 吉深1地区 水西沟群 沉积相 地层对比
下载PDF
支化聚醚提高滤膜对含聚污水抗污染性能室内实验 被引量:1
6
作者 施鹏 来洋 +1 位作者 韦栋 方申文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9年第1期59-64,共6页
当油田采用聚合物驱手段增产或采用压裂液进行页岩压裂时,返出的聚合物废水会对膜分离系统造成严重的污染,目前仍未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采用相转化法制备聚醚砜(PES)超滤膜,研究一种支化嵌段聚醚(PePE)作为改性剂在含聚污水处理中... 当油田采用聚合物驱手段增产或采用压裂液进行页岩压裂时,返出的聚合物废水会对膜分离系统造成严重的污染,目前仍未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采用相转化法制备聚醚砜(PES)超滤膜,研究一种支化嵌段聚醚(PePE)作为改性剂在含聚污水处理中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醚的加量对膜的抗污染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在加量占聚醚砜质量10%时,抗污染性能最好;PePE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水处理通量和膜抗污染性能,与商品嵌段聚醚F127相比,其通量回复率从61.7%提高到88.9%,且对污染物的截留能力相当。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和接触角等表征手段对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种聚醚添加剂并未使膜表面分离皮层形貌和表面亲水性出现显著区别,与亲水性相比添加剂的结构对抗污染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聚污水 滤膜 支化聚醚 聚醚砜膜 聚丙烯酰胺 抗污染性
下载PDF
四川盆地宣汉—达州地区下沙溪庙段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何仕碧 戴鸿鸣 王建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1年第3期4-7,85,共4页
通过岩心、普通薄片及铸体薄片的观察、物性分析、X-衍射等分析手段,对四川盆地宣汉—达州地区下沙溪庙段的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下沙溪庙段储层孔隙类型以残余原生粒间孔和粒间溶孔为主,次为粒内溶孔,发育少量粒缘缝、... 通过岩心、普通薄片及铸体薄片的观察、物性分析、X-衍射等分析手段,对四川盆地宣汉—达州地区下沙溪庙段的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下沙溪庙段储层孔隙类型以残余原生粒间孔和粒间溶孔为主,次为粒内溶孔,发育少量粒缘缝、微裂缝,储层喉道几何形态主要为缩颈喉道、片状喉道、管束状喉道。平均孔隙度为2.27%,平均渗透率为0.21mD,整体以"低孔-低渗"为特征;储层的孔隙度与渗透率基本呈指数正相关关系,孔-渗相关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宣汉—达州地区 下沙溪庙段 储层特征
下载PDF
随机建模技术在温西三区块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8
作者 李宁 魏勇 宋成元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7年第5期60-63,共4页
针对温米油田温西三区块高含水开发后期开发难度大,储层非均质性认识不清等问题,以区块三间房组油藏为例,开展了储层地质建模研究。结合钻井、地震、测井解释、岩心分析等资料,运用相控随机建模技术,分析和研究了区块的构造、岩相分布... 针对温米油田温西三区块高含水开发后期开发难度大,储层非均质性认识不清等问题,以区块三间房组油藏为例,开展了储层地质建模研究。结合钻井、地震、测井解释、岩心分析等资料,运用相控随机建模技术,分析和研究了区块的构造、岩相分布及储层物性特征,精细构建了区块构造模型、岩相模型及储层物性参数模型,全面描述了储层的非均质特征,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三维数据体,为后续开发调整及剩余油挖潜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西三区块 随机建模 油藏描述 岩相模型 物性参数模型
下载PDF
川西北部地区下二叠统茅口组油苗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黄东 刘全洲 +2 位作者 杨跃明 戴赟 戴鑫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7-623,共7页
采用同位素、色谱—质谱、色谱等技术,系统分析了川西北部地区茅口组油苗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结果表明,川西北部长江沟茅口组油苗原油族组分碳同位素组成特征与飞仙关组油苗和天井山拌桶崖泥盆系油砂岩存在明显差别,而与茅口组灰岩... 采用同位素、色谱—质谱、色谱等技术,系统分析了川西北部地区茅口组油苗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结果表明,川西北部长江沟茅口组油苗原油族组分碳同位素组成特征与飞仙关组油苗和天井山拌桶崖泥盆系油砂岩存在明显差别,而与茅口组灰岩抽提物具有相似的组成特征,油苗色谱略呈驼峰,正构烷烃下降,低分子量的正构烷烃已完全消耗;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表明,茅口组油苗与茅口组自身灰岩具有极强的相似特征。根据烃源岩埋藏史和生烃史,认为茅口组油苗是茅口组烃源岩在印支期生烃高峰期的产物,后期随着燕山—喜山期运动的调整遭受了轻微的生物降解,从而形成了现今茅口组油苗的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苗 地球化学特征 生物标志化合物 茅口组 下二叠统 川西北部
下载PDF
巴喀油气田八道湾组气藏储集层裂缝定量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平 王建 +3 位作者 陈柯伶 彭立才 张博 郭双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2-84,共3页
根据分形学原理,运用常规测井资料,通过变尺度(R/S)分析计算,对吐哈盆地巴喀油气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储集层裂缝发育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将其结果与该地区同层段裂缝在常规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及试气等资料上的裂缝识别结论进行了对... 根据分形学原理,运用常规测井资料,通过变尺度(R/S)分析计算,对吐哈盆地巴喀油气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储集层裂缝发育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将其结果与该地区同层段裂缝在常规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及试气等资料上的裂缝识别结论进行了对比验证,有一定吻合度,表明运用常规测井资料的R/S分析进行裂缝发育段识别,在巴喀油田是一个可以尝试的简便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巴喀油气田 分形学 R/S分析 裂缝 致密砂岩 储集层
下载PDF
三塘湖盆地侏罗系煤系地层中薄砂层预测方法研究
11
作者 聂朝强 陈旋 +3 位作者 张玉宁 崔娥 刘文辉 田林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第7期42-42,45,共2页
三塘湖盆地侏罗系西山窑组煤系地层中发育厚度10~20m的薄砂层,该砂层物性纵、横向变化快,具有典型的多期河道、多物源沉积特点,其又赋存在厚度15~30m、全区稳定分布的煤系地层下,煤层与砂层之间仅隔不到10米的泥岩,由于煤系地层对地... 三塘湖盆地侏罗系西山窑组煤系地层中发育厚度10~20m的薄砂层,该砂层物性纵、横向变化快,具有典型的多期河道、多物源沉积特点,其又赋存在厚度15~30m、全区稳定分布的煤系地层下,煤层与砂层之间仅隔不到10米的泥岩,由于煤系地层对地震响应屏蔽作用,大大增加了下伏薄砂层预测难度,加上受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利用常规方法很难将煤层屏蔽下的薄砂层准确的刻画出来。本文针对马朗凹陷的地质情况,研究形成了一套煤系地层中薄砂层储层预测技术系列,即储层精细标定追踪技术、基于拟声波构建技术的高精度储层反演技术、地震敏感属性分析技术、基于频谱成像衰减属性的流体检测技术。利用该套技术在马北地区西山窑组薄砂层预测中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薄砂层 预测 标定 拟声波反演
下载PDF
累计存水率和水驱指数与含水率关系曲线的应用商榷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厉强 张志刚 +4 位作者 韩继凡 郭强 谢军 文静 蒲玉娥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7-628,共2页
鉴于目前累计存水率和累计水驱指数与含水率关系曲线误用较为严重的现象,以丙型水驱特征曲线为例,推导了累计存水率和累计水驱指数与含水率的理论关系曲线,结合西部某低渗透油藏的实际开发数据,对比了在累计注采比变化较大,水驱特征曲... 鉴于目前累计存水率和累计水驱指数与含水率关系曲线误用较为严重的现象,以丙型水驱特征曲线为例,推导了累计存水率和累计水驱指数与含水率的理论关系曲线,结合西部某低渗透油藏的实际开发数据,对比了在累计注采比变化较大,水驱特征曲线存在两个直线段的情况下,误用预测值与正确预测值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误用将导致水驱特征曲线与累计存水率和累计水驱指数的联解法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计存水率 累计水驱指数 水驱特征曲线 联解法 误差
下载PDF
高分辨率年代地层技术在三角洲沉积砂体形态刻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春 魏勇 +3 位作者 张凯 陈杨 李宁 魏跃程 《海洋石油》 CAS 2012年第3期52-56,共5页
根据倾角及方位角属性信息检测出地层同相轴,在常规分界面的限制范围内对整个地震数据体进行追踪,生成高于地震分辨率的地层界面,并将其排列到地层层序中以形成年代地层。由于年代地层的分辨率高于地震数据体的分辨率,因而能够清楚的从... 根据倾角及方位角属性信息检测出地层同相轴,在常规分界面的限制范围内对整个地震数据体进行追踪,生成高于地震分辨率的地层界面,并将其排列到地层层序中以形成年代地层。由于年代地层的分辨率高于地震数据体的分辨率,因而能够清楚的从地震等时体上分析沉积层序地层和雕刻出等时地质体,所以可以用来追踪各种地质沉积背景下的砂体。在年代地层算法及计算参数优选基础上建立年代地层格架,结合测井解释标定砂体顶底界面,在多条线道号剖面上完成砂体年代地层追踪,最终完成砂体形态刻画,同时建立了一套用于三角洲沉积砂体形态刻画研究的年代地层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角导向 年代地层 砂体追踪
下载PDF
采出程度与含水率和地层压力双因素数学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明强 高文君 刘军辉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6期28-36,M0003,共10页
以往的含水变化规律研究只适用于注水保持地层压力基本稳定条件下的生产数据的分析,若不剔除地层压力发生变化时的生产数据,将会使得可采储量标定结果与实际值相差很大。为此,在选择能够描述稳定水驱条件下各种采出程度与含水率曲线形态... 以往的含水变化规律研究只适用于注水保持地层压力基本稳定条件下的生产数据的分析,若不剔除地层压力发生变化时的生产数据,将会使得可采储量标定结果与实际值相差很大。为此,在选择能够描述稳定水驱条件下各种采出程度与含水率曲线形态的SAM-1和SAM-2这2种自适应含水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水驱油理论和油层物理研究成果,将含水变化规律中的待定参数处理为地层压力的函数,从而建立了采出程度与含水率和地层压力双因素数学模型。新的双因素数学模型不仅适于对整个水驱过程所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而且也可进一步得到采油速度与含水上升速度、压力恢复速度的匹配关系,为合理制定油藏开发调控指标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为了便于应用,给出了双因素数学模型时变待定参数辨识方法。通过在Kumkol North-Ⅲ油藏中的应用,明显反映出该油藏采出程度受地层压力和含水率双重因素影响,且当地层压力水平保持稳定时,含水变化规律曲线符合凸形形态;在保持一定的采油速度下,不可能发生地层压力恢复和含水率下降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出程度 含水率 地层压力 双因素数学模型 渗流特征方程 广义水驱特征曲线 系统辨识
下载PDF
黄骅坳陷南堡5号构造火山岩骨架参数确定方法
15
作者 傅栋 朱学娟 单沙沙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8-91,共4页
针对南堡5号构造始新统沙河街组火山岩骨架参数难以确定的现状,在准确划分岩石类型的前提下,综合岩心资料、常规测井曲线和元素俘获谱测井数据,利用交会图、多元回归等方法,确定不同岩性的骨架参数,然后计算储集层孔隙度,根据孔隙度计... 针对南堡5号构造始新统沙河街组火山岩骨架参数难以确定的现状,在准确划分岩石类型的前提下,综合岩心资料、常规测井曲线和元素俘获谱测井数据,利用交会图、多元回归等方法,确定不同岩性的骨架参数,然后计算储集层孔隙度,根据孔隙度计算值的准确性来检验骨架参数,最终得到南堡5号构造火山岩骨架参数,为研究区火山岩储集层评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黄骅坳陷 南堡5号构造 火山岩 骨架参数 确定方法
下载PDF
随机建模技术在丘东气田储量计算中的应用
16
作者 艾娟 王志章 +2 位作者 高阳 张喜 刘建英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4年第6期71-73,144-145,共3页
介绍了利用随机建模技术进行油气储量计算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步骤,该技术利用储量参数三维地质模型进行储量计算,不仅解决了传统容积法计算储量时参数难以取准的问题,同时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储量的分布范围。以丘东气田为例进行储量计... 介绍了利用随机建模技术进行油气储量计算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步骤,该技术利用储量参数三维地质模型进行储量计算,不仅解决了传统容积法计算储量时参数难以取准的问题,同时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储量的分布范围。以丘东气田为例进行储量计算的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计算的储量客观合理,计算结果真实可靠,可为油田开发调整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东气田 随机建模 储量计算
下载PDF
丘东气田西山窑组气藏储层气水关系评价
17
作者 韦栋 董泽昌 +2 位作者 周婕 于哲 左冰心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8年第1期38-41,共4页
丘东气田西山窑组砂体比较发育,为含气主要层段,目前西山窑组气藏已经得到了全面开发,但受砂体分布未落实以及储层气水关系认识不清,气藏挖潜有待提高。利用测井资料对该区西山窑组地层进行精细小层对比基础上,建立了西山窑组储层孔渗... 丘东气田西山窑组砂体比较发育,为含气主要层段,目前西山窑组气藏已经得到了全面开发,但受砂体分布未落实以及储层气水关系认识不清,气藏挖潜有待提高。利用测井资料对该区西山窑组地层进行精细小层对比基础上,建立了西山窑组储层孔渗饱模型,并结合试油资料从新对气水分布规律进行了刻画,找到了未开发潜力气层分布有利区,为油田上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山窑组 气藏 气水关系 丘东气田
下载PDF
低孔渗泥质砂岩储层并联导电模型分析及改进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学娟 单沙沙 傅栋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724-2728,共5页
针对泥质砂岩储层最常用的并联导电模型W-S和双水模型,提出视地层因数与真实地层因数的比值F_a/F,用来表示泥质砂岩偏离阿尔奇砂岩的程度,并根据F_a/F的变化规律,分析Q_v对泥质砂岩储层导电模型的影响.结合实验室条件下Nacl溶液的电导... 针对泥质砂岩储层最常用的并联导电模型W-S和双水模型,提出视地层因数与真实地层因数的比值F_a/F,用来表示泥质砂岩偏离阿尔奇砂岩的程度,并根据F_a/F的变化规律,分析Q_v对泥质砂岩储层导电模型的影响.结合实验室条件下Nacl溶液的电导率范围,指出W-S模型在泥质较重的地层中无法得到真实的地层因数.改进双水模型的计算方法,避开Q_v测量的不准确性带来的误差,而通过改变饱和溶液的电导率来得到岩样真实的地层因数.实验证明,改进双水模型的模拟结果比W-S模型与泥质砂岩的岩电实验数据更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孔低渗 泥质砂岩 并联导电 W-S模型 双水模型
原文传递
红台油气田三间房组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希光 谢锐杰 +2 位作者 张喜 胡红成 马超 《吐哈油气》 2012年第1期25-27,共3页
针对红台油气田侏罗系三间房组砂体发育变化大,储层认识不清等难点,将三间房组组划分为5个砂层组和17个小层。利用常规测井曲线进行小层划分与对比,总结出标准层附近的等厚(等高程)、标志层对比、沉积相相变对比、沉积旋回四种对比方法... 针对红台油气田侏罗系三间房组砂体发育变化大,储层认识不清等难点,将三间房组组划分为5个砂层组和17个小层。利用常规测井曲线进行小层划分与对比,总结出标准层附近的等厚(等高程)、标志层对比、沉积相相变对比、沉积旋回四种对比方法,体现了等时地层单元的含义,避免了砂体窜层和漏划分的现象,使得地层层划分对比工作趋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台油气田 精细划分与对比 三间房组
原文传递
树脂覆膜支撑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伟民 刘三琴 +3 位作者 崔彦立 钱继贺 郭伟峰 王建英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59,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预固化和可固化树脂覆膜支撑剂的制备、改性研究及应用进展,并指出了目前树脂覆膜支撑剂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预固化树脂覆膜支撑剂 可固化树脂覆膜支撑剂 制备 压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