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工作探析——以中国石油大学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代莉莎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20年第5期56-58,共3页
以中国石油大学为例,结合社会相关数据分析报告和学校就业质量分析报告,分析新形势下就业困难学生的特点,探索如何提高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竞争力,努力打通高校就业帮扶"最后一公里",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全面推进就业帮扶... 以中国石油大学为例,结合社会相关数据分析报告和学校就业质量分析报告,分析新形势下就业困难学生的特点,探索如何提高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竞争力,努力打通高校就业帮扶"最后一公里",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全面推进就业帮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大学生 就业困难 精准帮扶
下载PDF
注水井井筒动态流体力学建模与工程仿真
2
作者 贾德利 温昊扬 +3 位作者 孙福超 王全宾 杨清海 付涛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74-1082,共9页
为了研究注水井井筒工况下流体动态响应机理,基于流体力学微元分析和水力学经典理论,建立流体微元压力-流速关系模型,推导求解注水井井筒空间流体压力、流速的动态分布;结合中国某典型斜井生产数据,进行不同注入压力和不同注入量条件下... 为了研究注水井井筒工况下流体动态响应机理,基于流体力学微元分析和水力学经典理论,建立流体微元压力-流速关系模型,推导求解注水井井筒空间流体压力、流速的动态分布;结合中国某典型斜井生产数据,进行不同注入压力和不同注入量条件下井筒压力动态分布、油管流体传输延迟特性和衰减特性、井口压力波动下井筒压力幅值动态分布的数值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井筒沿程压力损失与绝对压力值无关,设计波码通信编解码方案时无须考虑注入的绝对压力值;注入压力恒定时,井口注入流量越大,井筒沿程损失越大。流体波信号延时幅值主要取决于井筒的长度;管径越小,流体波信号衰减幅度越大。同井深下生成目标波码幅值(压差识别有效值)越高,为克服井筒沿程损失所需的井口压力波幅值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注水 井筒流体 流体力学 动态响应 无线通信
下载PDF
融合上下文信息的图神经网络推荐模型研究
3
作者 袁满 褚润夫 +1 位作者 袁靖舒 陈萍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693-700,共8页
传统推荐算法缺少对图结构的隐含信息及上下文信息的利用,从而可能降低推荐效果。为提高传统推荐算法的推荐效果,提出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推荐模型。该模型基于图的高阶连通性理论,使用图神经网络挖掘用户-物品二部图中的隐含信息,并由一... 传统推荐算法缺少对图结构的隐含信息及上下文信息的利用,从而可能降低推荐效果。为提高传统推荐算法的推荐效果,提出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推荐模型。该模型基于图的高阶连通性理论,使用图神经网络挖掘用户-物品二部图中的隐含信息,并由一阶扩展到多阶,从而获取更精确的嵌入式表示和推荐效果;在更新过程中考虑上下文信息,有利于理解上下文间的交互关系。并将该模型在Yelp-OS、Yelp-NC和Amazon-book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HR(Hit Ratio)和NDCG(Normalized Discounted Cumulative Gain)指标上均优于相关对比算法,证明该算法可优化推荐效果,提升推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系统 图神经网络 高阶连通性 二部图
下载PDF
融合信息学科特色和课程思政的工程伦理课程建设
4
作者 黄霁崴 王莹 《教育进展》 2022年第12期5805-5813,共9页
工程伦理是应用于工程学的道德原则系统,是工程技艺的应用伦理。201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将工程伦理列入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必修课程。信息学科作为新兴的工程类学科,其工程伦理课程教学具有鲜明的特色。面向信息... 工程伦理是应用于工程学的道德原则系统,是工程技艺的应用伦理。201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将工程伦理列入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必修课程。信息学科作为新兴的工程类学科,其工程伦理课程教学具有鲜明的特色。面向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如何开展工程伦理课程建设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工程伦理课程建设的一些探索和经验,分析了信息学科工程伦理课程建设的特点,明确了工程伦理课程建设的目标,介绍了课程内容设置和评价机制。课程建设将工程伦理与信息学科前沿充分结合,且具备鲜明的课程思政特色,有望对信息类新兴专业的工程伦理课程建设提供参考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伦理 信息学科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中国东部沿海管道海岸-断裂带复合效应
5
作者 方莉 夏鹏程 +3 位作者 梁志珊 熊树海 毕武喜 蓝卫 《石油科学通报》 CAS 2023年第5期660-670,共11页
低频扰动地磁场在大地中感应出地磁感应电流(GIC)和地面感应电势(ESP),直接影响埋地管道管地电位(PSP)。为研究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海岸和断裂带复合效应对日东线管道PSP的影响,基于傅里叶变换和反变换的思想提出了管道傅里叶-有限元法,该... 低频扰动地磁场在大地中感应出地磁感应电流(GIC)和地面感应电势(ESP),直接影响埋地管道管地电位(PSP)。为研究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海岸和断裂带复合效应对日东线管道PSP的影响,基于傅里叶变换和反变换的思想提出了管道傅里叶-有限元法,该方法采用地面磁场时频转换理论,建立低频地磁扰动下管道PSP计算模型以获取实时信息。本文首先建立了三维海岸-断裂带理论模型探索沿海地区的电场分布与断裂带电导率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大地电磁测深数据构建了中石油日东线所在地区的大地三维电导率模型,应用地磁台磁场数据作为大地导体边界条件计算磁扰动期间实时管道PSP时空分布,以2016年10月12-14日期间的磁扰动为例对日东线PSP的计算值和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在空间分布特性上分析了管道PSP的两种基本分布形态以及重要节点处受管道参数变化的影响,在时间分布特性上不仅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准确性,还揭示了海岸-断裂带复合效应对沿海管道PSP的影响,为管道腐蚀防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断裂带 管道傅里叶-有限元法 管地电位 时空分布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石油钻具的微波加热储层技术研究
6
作者 任树琪 刘涛 +1 位作者 宋平平 李怡霏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7-102,共6页
提出了基于石油钻具的同轴线传输微波能的技术方案,这一传输线将地面电磁能量传输到井下。分析了微波在石油钻杆和套管构成的同轴传输结构中的传播特性,根据石油行业标准选择了适合微波能量传输的最佳钻具组合,进行了HFSS仿真验证。仿... 提出了基于石油钻具的同轴线传输微波能的技术方案,这一传输线将地面电磁能量传输到井下。分析了微波在石油钻杆和套管构成的同轴传输结构中的传播特性,根据石油行业标准选择了适合微波能量传输的最佳钻具组合,进行了HFSS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2^(3/8″)API标准石油钻杆和5^(1/2″)标准石油套管构成的同轴线具有最佳传输效率。通过与国内某稠油储层常规热力采油技术的实际作业参数比较分析,证实了所提出的微波能量传输方案切实可行,可用于井下微波能的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稠油油藏 同轴传输结构
原文传递
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节点分类方法研究综述
7
作者 张丽英 孙海航 +1 位作者 孙玉发 石兵波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05,共11页
节点分类任务是图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工作之一。近年来随着图卷积神经网络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节点分类研究及其应用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图卷积神经网络是基于卷积发展出的一类图神经网络,能处理图数据且具有卷积神经... 节点分类任务是图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工作之一。近年来随着图卷积神经网络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节点分类研究及其应用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图卷积神经网络是基于卷积发展出的一类图神经网络,能处理图数据且具有卷积神经网络的优点,已成为图节点分类方法中最活跃的一个研究分支。对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节点分类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首先介绍图的相关概念、节点分类的任务定义和常用的图数据集;然后探讨两类经典图卷积神经网络——谱域和空间域图卷积神经网络,以及图卷积神经网络在节点分类领域面临的挑战;之后从模型和数据两个视角分析图卷积神经网络在节点分类任务中的研究成果和未解决的问题;最后对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节点分类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并总结全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数据 节点分类 图神经网络 图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一种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浓度/折射率在线测量系统的研究
8
作者 陈少华 李辉 +5 位作者 周旭光 王浩 杨振清 赵卉 王芳 王麟杰 《大学物理实验》 2024年第1期27-30,共4页
浓度是表征溶液性质的重要物理参数之一。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旋转比色皿结合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浓度/折射率在线测量系统。将液体加入比色皿并旋转5°,利用CCD采集光强数据和自编的计数程序,可实时测量旋转前后干涉条纹移动数目之差,... 浓度是表征溶液性质的重要物理参数之一。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旋转比色皿结合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浓度/折射率在线测量系统。将液体加入比色皿并旋转5°,利用CCD采集光强数据和自编的计数程序,可实时测量旋转前后干涉条纹移动数目之差,并由此计算NaCl和葡萄糖溶液的折射率和浓度。对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0%和20%的NaCl溶液进行了折射率测量和误差分析,发现与相关理论值的相对误差仅为0.61%、0.63%和2.2%。葡萄糖溶液的浓度—折射率关系曲线也呈现出线性良好、可靠性高的特点。总之,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浓度/折射率在线测量系统具有测量非接触、结果可靠、高效实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仪 旋转台 浓度 折射率 在线测量
下载PDF
2D-3D医学图像配准临床数据集标定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9
作者 魏萍 王顺顺 +1 位作者 王珠 舒丽霞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目的构建采自临床的2D-3D医学图像配准数据集,是实现各种学习算法应用于实际医疗的重要环节。然而临床数据的获取过程中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致使数据集的标定结果需要分析和评价。本文对采自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一组X线和CT图像的几组... 目的构建采自临床的2D-3D医学图像配准数据集,是实现各种学习算法应用于实际医疗的重要环节。然而临床数据的获取过程中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致使数据集的标定结果需要分析和评价。本文对采自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一组X线和CT图像的几组标定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并确定正确标定结果。方法分别采用相似性度量法和投影距离误差法对标定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选用相似性准则,计算CT图像生成的二维数字放射重建图像和X线图像的相似性,相似程度越高,对应的标定值越接近真实值。读取X线图像中的标记物影像位置作为参考位置;将计算得到的CT图像中标记物位置在X线图像上投影,得到投影位置;计算参考位置和投影位置的距离,距离值越小,对应的标定值越接近真实值。结果提供的几组标定数据,在比较数字放射重建图像和X线图像相似性方面,相似度接近,没有明显指向性;而投影距离误差法的分析结果指向性明显,能够定量描述标定结果的优劣。主要原因在于各组标定值之间差别不突出;生成的数字放射重建图像和X线图像之间模态差异较大等。结论投影距离误差法是评价2D-3D医学图像配准数据集标定结果的有效手段。另外,若提供的标定结果计算数据差异明显,或者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数字放射重建图像时,相似性度量法也是评价标定结果的可选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集标定 临床数据集 评价 相似性度量 投影距离误差
下载PDF
基于Aspen HYSYS的LNG接收站全流程模拟
10
作者 宋宇 肖述民 +2 位作者 高小永 陈勇 殷卫兵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2024年第1期92-101,127,共11页
以某LNG接收站为仿真对象,使用Aspen HYSYS流程模拟软件,选取PRSV方程作为物性计算方程,建立了接收站稳态模型。根据各个设备的运行参数,对接收站进行全流程模拟,得到了各物流、设备能耗等详细参数,并利用此模型分析了外输流量、温度和... 以某LNG接收站为仿真对象,使用Aspen HYSYS流程模拟软件,选取PRSV方程作为物性计算方程,建立了接收站稳态模型。根据各个设备的运行参数,对接收站进行全流程模拟,得到了各物流、设备能耗等详细参数,并利用此模型分析了外输流量、温度和压力变化时对接收站各流程性能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流程模拟可以完全满足各种复杂工况变化与调整的模拟仿真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模拟 LNG接收站 ASPEN HYSYS 能耗
下载PDF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电工电子学”课程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徐彦凯 姜珊 《科技风》 2024年第10期115-117,共3页
针对传统灌输授课模式时学生上课整体状态不佳、主动参与性差、前学后忘、难以应用及创新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网络和自主设计构建了丰富的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教学设计中采用课前—课中—课后三部曲,在各个环... 针对传统灌输授课模式时学生上课整体状态不佳、主动参与性差、前学后忘、难以应用及创新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网络和自主设计构建了丰富的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教学设计中采用课前—课中—课后三部曲,在各个环节中,以学生为教学环节中的主体,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并在课后的环节中将学习的知识进一步应用于仿真设计,增强了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以集成运算放大器为例,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展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思想和步骤,并通过教学实践表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分析、设计能力,为学生应用电工电子学知识自主设计以及开发电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工电子学 线上线下 混合教学
下载PDF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Java语言程序设计过程性考核实践探索
12
作者 张建兵 方紫玉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年第7期168-170,共3页
混合式教学模式得到了高校程序语言类教师的广泛认可。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过程性考核关系到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良好学风形成。本文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下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过程性考核进行实践探索,提出根... 混合式教学模式得到了高校程序语言类教师的广泛认可。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过程性考核关系到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良好学风形成。本文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下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过程性考核进行实践探索,提出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设置考核节点、线上线下结合的过程性考核方式、多样化的考核形式以及过程化考核成绩评定方式。文章对混合式教学模式下Java语言程序设计过程化考核进行有益的探索,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于程序类课程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通过考核提升学风和学生动手能力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模式 过程化考核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SAC的炼厂原油储运调度方法
13
作者 马楠 李洪奇 +1 位作者 刘华林 杨磊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7-1177,共11页
目前对于炼厂原油储运调度决策的研究大多采用基于数学规划的静态调度方案,求解时间较长并且无法针对环境的变化进行实时高效的储运调度优化。为此,本文结合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建立了考虑炼厂生产约束的原油资源储运动态实时调度决策算法... 目前对于炼厂原油储运调度决策的研究大多采用基于数学规划的静态调度方案,求解时间较长并且无法针对环境的变化进行实时高效的储运调度优化。为此,本文结合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建立了考虑炼厂生产约束的原油资源储运动态实时调度决策算法。该算法首先将炼厂原油资源调度问题转换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软演员-评论家(soft actor-critic,SAC)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来同时确定调度过程中的传输目标等离散决策以及传输速度等连续决策。结果表明,算法学习到的策略可行性较好,与基线算法相比,油轮在港时间、调度方案事件数量、加工计划执行率等重要指标方面均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求解时间方面大幅提升至毫秒级,并有效控制随机事件对整体决策的影响范围。该算法可为沿海炼厂原油储运调度快速决策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厂原油储运 资源调度 深度强化学习 软演员-评论家
下载PDF
基于机理仿真的抽油机有杆泵举升系统生产参数优化设计
14
作者 腾卫卫 李杰 +4 位作者 马文元 张辉 冯钢 檀朝东 张文浩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4,共7页
基于传统经验法和预测模型法的抽油机有杆泵举升系统设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过于复杂,设计方案的可靠性还有待提升。因此,应用大数据驱动技术从海量抽油机井举升系统设计方案中探索规律,推荐以提高产量和节能降耗为目标... 基于传统经验法和预测模型法的抽油机有杆泵举升系统设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过于复杂,设计方案的可靠性还有待提升。因此,应用大数据驱动技术从海量抽油机井举升系统设计方案中探索规律,推荐以提高产量和节能降耗为目标的抽汲参数优化设计最优方案,将提升抽油机井举升系统设计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文章分析了抽油机井产量主控因素,将软件仿真和现场获取的抽油机井举升系统设计样本进行聚类分析融合得到新的样本库,建立了抽油机井举升系统设计方案的深度学习模型,研究了基于匹配算法的方案相似度模型,开发了抽油机井有杆泵举升系统生产参数设计推荐系统。根据实例计算验证,该系统能够根据待设计井的地质特征和开发特征,从海量样本中匹配到与地质油藏条件相似度高且运行效果良好的举升设计方案,推荐方案的举升参数及举升效果与原有方案相比有较大的提升,证明了计算模型的实际可行性,为抽油机举升系统优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机井 有杆泵 举升系统 机理仿真 生产参数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基于改进时序网络的钻进参数可解释实时预测
15
作者 张瑞 祝兆鹏 +4 位作者 李大钰 宋先知 李根生 张诚恺 朱硕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实时准确预测钻进参数变化趋势对现场钻井作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针对智能模型在现场作业应用中面临的钻进参数可获取性限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时域卷积网络(AT-TCN)的钻进参数超前预测方法。该方法不仅考虑了录井曲线随深度变化的... 实时准确预测钻进参数变化趋势对现场钻井作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针对智能模型在现场作业应用中面临的钻进参数可获取性限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时域卷积网络(AT-TCN)的钻进参数超前预测方法。该方法不仅考虑了录井曲线随深度变化的趋势和自相关性,同时嵌入高拓展性的注意力机制模块,使模型更好地捕捉钻进参数的动态变化。利用现场钻井数据集测试,评估了模型在预测4种关键钻进参数(扭矩、立管压力、钻井液当量密度和机械钻速)方面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AT-TCN预测当量密度的准确率最高达到99%,且在模型精度和计算效率上,均优于其他4种深度学习模型,能够有效捕捉钻进参数的变化趋势。AT-TCN还提供模型的双重可解释性,可从时序和特征维度方面反映输入序列对预测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有望为钻井作业的安全性、高效性作出重要贡献,具有较强的落地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进参数 智能模型 超前预测 注意力机制 时序卷积网络 可解释性
下载PDF
基于多任务学习的视频和图像显著目标检测方法
16
作者 刘泽宇 刘建伟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7-228,共12页
显著目标检测(Salient Object Detection,SOD)能够模拟人类的注意力机制,在复杂的场景中快速发现高价值的显著目标,为进一步的视觉理解任务奠定了基础。当前主流的图像显著目标检测方法通常基于DUTS-TR数据集进行训练,而视频显著目标检... 显著目标检测(Salient Object Detection,SOD)能够模拟人类的注意力机制,在复杂的场景中快速发现高价值的显著目标,为进一步的视觉理解任务奠定了基础。当前主流的图像显著目标检测方法通常基于DUTS-TR数据集进行训练,而视频显著目标检测方法(Video Salient Object Detection,VSOD)基于DAVIS,DAVSOD以及DUTS-TR数据集进行训练。图像和视频显著目标检测任务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因此需要部署独立的模型进行单独训练,这大大增加了运算资源和训练时间的开销。当前研究大多针对单个任务提出独立的解决方案,而缺少统一的图像和视频显著目标检测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任务学习的图像和视频显著目标检测方法,旨在构建一种通用的模型框架,通过一次训练同时适配两种任务,并进一步弥合图像和视频显著目标检测方法之间的性能差异。12个数据集上的定性和定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够同时适配两种任务,而且取得了比单任务模型更好的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显著目标检测 图像显著目标检测 多任务学习 性能差异
下载PDF
SpMV计算的ARM和FPGA异构加速器设计
17
作者 朱明达 薛济擎 艾纯瑶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2-309,共8页
针对稀疏矩阵向量乘(Sparse Matrix-Vector Multiplication,SpMV)在边缘端实施效率不高的问题,以稀疏矩阵的存储格式、SpMV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加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多端口改进的行压缩存储格... 针对稀疏矩阵向量乘(Sparse Matrix-Vector Multiplication,SpMV)在边缘端实施效率不高的问题,以稀疏矩阵的存储格式、SpMV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加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多端口改进的行压缩存储格式(Modified Compressed Sparse Row Format,MCSR)与ARM+FPGA架构任务级数据级硬件优化相结合的加速方法。使用多个端口并行存取数据来提高计算并行度;使用数据流、循环流水实现循环间、循环内的并行加速;使用数组分割、流传输实现数据的细粒度并行缓存与计算;使用ARM+FPGA架构,ARM完成对系统的控制,将计算卸载到FPGA并行加速。实验结果表明,并行加速优化后的ARM+FPGA方案相较于单ARM方案最高可达10倍的加速效果,而且增加的资源消耗在可接受范围内,矩阵规模越大非零值越多加速效果越明显。研究成果在边缘端实施SpMV计算方面有一定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矩阵向量乘(SpMV) 异构加速器 硬件加速
下载PDF
水下方向控制阀质量测试方法的设计
18
作者 李宇航 陈易红 +2 位作者 谭文涛 岳元龙 范江龙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2024年第3期502-506,共5页
以API STD 17F—2017标准规定的水下方向控制阀(DCV)测试项目为基础,制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DCV质量测试方法。测试项目包括外压、内压、内泄漏、功能和连续性、污染流体循环、寿命、环境筛选和绝缘电阻测试,针对每一个测试项目给出了详... 以API STD 17F—2017标准规定的水下方向控制阀(DCV)测试项目为基础,制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DCV质量测试方法。测试项目包括外压、内压、内泄漏、功能和连续性、污染流体循环、寿命、环境筛选和绝缘电阻测试,针对每一个测试项目给出了详细的测试目的、标准要求和测试步骤。本文方法通过了挪威船级社审核,并成功应用于渤海油气田浅水水下方向控制阀工程化产品的挪威船级社认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V 质量测试方法 内泄漏 环境筛选 绝缘电阻
下载PDF
海洋石油深水水下生产虚拟可视化仿真软件开发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从磊 张多 +1 位作者 张建兵 连远锋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年第4期52-54,共3页
本文为实现海洋石油深水水下生产过程的实时可视化仿真,基于过程模拟计算建立了水下生产流程案例库,将Vortex物理仿真引擎与VegaPrime虚拟现实平台相结合构建实时动力学虚拟仿真环境。针对深水水下生产业务流程功能,完成了系统结构分析... 本文为实现海洋石油深水水下生产过程的实时可视化仿真,基于过程模拟计算建立了水下生产流程案例库,将Vortex物理仿真引擎与VegaPrime虚拟现实平台相结合构建实时动力学虚拟仿真环境。针对深水水下生产业务流程功能,完成了系统结构分析与功能模块划分,确定了分布式仿真体系的硬件系统和数据接口规范。在构建具有高度物理真实感的实时动力学仿真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海洋石油深水水下生产可视化仿真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虚拟可视化 软件开发
下载PDF
验证与确认技术在智能油田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杨 单延武 +5 位作者 安创锋 詹燕民 邓欣 杨波 赵越 高小永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1-138,共8页
验证与确认技术(V&V)是保障软件系统质量的关键一招。在智能油田信息化建设中,软件系统质量因保障油田的高效工作而备受关注。传统软件系统开发的维护成本占整个软件开发周期的50%~70%。V&V旨在智能油田信息化建设的软件系统开... 验证与确认技术(V&V)是保障软件系统质量的关键一招。在智能油田信息化建设中,软件系统质量因保障油田的高效工作而备受关注。传统软件系统开发的维护成本占整个软件开发周期的50%~70%。V&V旨在智能油田信息化建设的软件系统开发的需求阶段修正错误,指数级地降低维护成本中的纠错成本,保障油田的稳定生产。基于此,首次提出一种将V&V技术应用于智能油田信息化建设的方法,为国际、国内针对智能油田软件系统开发指导规范提供了新思路。主要研究了智能油田信息化建设所覆盖的业务部门和智能部门及油水井等智能化应用等工作紧密相关的V&V,提出了智能油田信息化建设中设计、测试及V&V过程的文档要求,更进一步制定了V&V工作流程,使该流程在实际项目开展时不断验证、固化。同时所提V&V揭示了智能油田软件开发周期活动中潜在的风险因素,推进了过程实施、风险控制及协助设计团队设计方法的改进,提高了软件系统的质量。验证与确认技术用于智能油田信息化建设的方法,对油田生产智能化发展具有深远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油田 验证与确认技术 测试文档 纠错成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