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掺混劣质原油对电脱盐污水水质特征的影响
1
作者 梁家豪 蔡维中 +3 位作者 李长刚 谢文玉 郭晓培 陈晓青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3-38,共6页
劣质原油掺炼是提升炼油企业成本效益的有效策略,但对其电脱盐污水水质的影响仍鲜有报道。实验以沙特原油为大宗原油,纳波重质原油为劣质掺混原油,研究掺混比分别为0、25%、50%和100%时电脱盐污水的水质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掺混比条件下... 劣质原油掺炼是提升炼油企业成本效益的有效策略,但对其电脱盐污水水质的影响仍鲜有报道。实验以沙特原油为大宗原油,纳波重质原油为劣质掺混原油,研究掺混比分别为0、25%、50%和100%时电脱盐污水的水质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掺混比条件下电脱盐污水的主要极性有机物均为脂类(24.5%~44.4%)、脂肪族类(17.2%~37.5%)和木质素/富羧基脂环分子结构化合物(24.2%~56.8%),主要非/弱极性有机物为酚类(12.4%~33.2%)和含氮化合物(11.2%~21.8%)。电脱盐污水COD、总油、电导率、总氮和NH4+-N的浓度与纳波重质原油掺混比呈正相关。纳波重质原油掺混促进含氮非/弱极性化合物和O3S1类极性化合物的溶解,含量高于纳波重质原油和沙特原油电脱盐污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脱盐污水 污染负荷 溶解性有机物 劣质原油 水质特征
下载PDF
页岩油组分对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
2
作者 史园园 何凯 吴文中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40-1146,共7页
探讨了页岩油组分对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油水界面性质对非常规储层中碳氢化合物的回收和运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考察了页岩油的组分含量变化对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包括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和蜡的变化。系统评价了不同组... 探讨了页岩油组分对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油水界面性质对非常规储层中碳氢化合物的回收和运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考察了页岩油的组分含量变化对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包括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和蜡的变化。系统评价了不同组分质量分数下油水界面张力和界面模量,建立了页岩油组成与界面性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沥青质和胶质的存在显著影响油水界面性质,导致界面张力降低,质量分数为1%的沥青质和胶质组分分别可将平衡界面张力降低至22.48 mN/m和19.42 mN/m;沥青质对界面膜的稳定起到主要作用,不同胶质/沥青质(R/A)含量下对界面张力和界面模量大小改善程度不相同;蜡组分没有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但与胶质-沥青质存在协同作用,可提高界面膜的稳定性,降低高胶质/沥青质(R/A)比例下的竞争吸附,当R/A为10时,胶质/沥青质-蜡的平衡界面张力为17.06 mN/m、黏性模量为6.42 mN/m、弹性模量为36.98 mN/m、扩张模量为37.61 mN/m。这些发现为页岩油组成与油水界面性质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提高采收率(EOR)技术和更好地理解非常规储层中的多相流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界面张力 界面模量 油水界面性质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电化学氧化废水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瑶 沈燕婷 +3 位作者 宋伟 伍心怡 孙博 王赫名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28,41,共7页
掺硼金刚石薄膜(Boron-doped Diamond Electrodes,BDD)电极因其优异的理化性质被认为是电化学氧化处理废水的有效材料,已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本文首先概述了电化学氧化的基本原理与常用阳极材料,分析了在制备和运行中影响BDD电极电化... 掺硼金刚石薄膜(Boron-doped Diamond Electrodes,BDD)电极因其优异的理化性质被认为是电化学氧化处理废水的有效材料,已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本文首先概述了电化学氧化的基本原理与常用阳极材料,分析了在制备和运行中影响BDD电极电化学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其次,讨论了BDD电极的实际应用,包括在废水处理方面的耦合技术及微生物灭活、电合成和电分析。最后,展望了BDD电极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氧化 阳极材料 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 电化学性能 废水处理
原文传递
剩余污泥水热炭化过程中重金属转化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谢文玉 丁家正 +3 位作者 温福 刘涛 李长刚 梁家豪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7-73,共7页
重金属的生态风险是制约污泥水热炭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障碍。如何有效地在污泥生物炭中稳定固定重金属,以防止其释放,一直是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难题。本文分析了污泥水热炭化过程重金属含量和化学形态的转化规律,总结了反应时... 重金属的生态风险是制约污泥水热炭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障碍。如何有效地在污泥生物炭中稳定固定重金属,以防止其释放,一直是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难题。本文分析了污泥水热炭化过程重金属含量和化学形态的转化规律,总结了反应时间、水热温度、pH、化学添加剂和生物质对污泥水热炭重金属含量和形态的影响。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为污泥水热炭重金属固定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炭化 剩余污泥 重金属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5
作者 周勇 郭靖 +2 位作者 梁家豪 姜梁妍 陈春茂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10,共4页
与水驱和聚驱相比,三元复合驱可大幅提高原油驱油效率,是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趋势。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具有水质复杂、黏度大、乳化程度高、胶体稳定性强等特点,导致其难以处理,限制了三元复合驱技术的推广。分析了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 与水驱和聚驱相比,三元复合驱可大幅提高原油驱油效率,是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趋势。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具有水质复杂、黏度大、乳化程度高、胶体稳定性强等特点,导致其难以处理,限制了三元复合驱技术的推广。分析了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的水质特性,综述了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的处理技术,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为三元复合驱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油田采出水 含油污水 污水处理
下载PDF
离子液体萃取脱除残渣燃料油中硫化物 被引量:4
6
作者 孙强 兰政达 +3 位作者 郭绪强 刘爱贤 王逸伟 杨兰英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66-771,共6页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_(4))、疏水性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_(6))、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Omim]PF_(6))以及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Bmim]Br)为萃取剂,对船用残渣燃料油首先进行了直...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_(4))、疏水性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_(6))、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Omim]PF_(6))以及1-丁基-3-甲基咪唑溴盐([Bmim]Br)为萃取剂,对船用残渣燃料油首先进行了直接萃取脱硫研究,考察了不同条件下离子液体的脱硫性能和再生性能。进而选择离子液体[Bmim]BF_(4)和[Bmim]PF_(6),以H_(2)O_(2)为氧化剂、磷钼酸和磷钨酸为催化剂,完成了不同条件下的萃取-氧化脱硫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单级直接萃取的最高脱硫率约为30%,[Bmim]BF_(4)和[Bmim]PF_(6)相对具有较好的再生脱硫性能;采用萃取-氧化法能够显著提升离子液体的脱硫效果,最高脱硫率约70%,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离子液体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残渣燃料油 脱硫 萃取 萃取-氧化
下载PDF
生物表活剂处理含油污泥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强 田新堂 +4 位作者 林海 李为 付鉴 罗一菁 苏楠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54,共5页
讨论了生物表活剂处理含油污泥的机理,介绍了鼠李糖脂、槐糖脂和脂肽类生物表活剂在油泥中回收原油的应用,分析了生物表活剂强化微生物降解石油烃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和应用,并提出了对生物表活剂处理油泥未来研究趋势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 含油污泥 生物表活剂 回收原油 微生物 石油烃
原文传递
杂原子掺杂碳基催化剂电催化制氢:基底材料及改性方法
8
作者 李昕玥 孙博 +3 位作者 沈燕婷 李瑶 霍其其 王赫名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126,共8页
氢能是理想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在中国能源体系中至关重要。电催化水解制氢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制氢技术,阴极催化剂是制氢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近年来,杂原子掺杂碳基催化剂作为一种有潜力应用于电催化水解制氢的催化剂,受到了... 氢能是理想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在中国能源体系中至关重要。电催化水解制氢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制氢技术,阴极催化剂是制氢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近年来,杂原子掺杂碳基催化剂作为一种有潜力应用于电催化水解制氢的催化剂,受到了广泛关注。通过对电催化析氢反应原理的深入阐述,结合文献计量学分析,揭示杂原子掺杂碳基催化剂在析氢领域的主要研究热点与进展,并对催化剂的改性方法进行总结,旨在为开发高效电催化制氢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进而助力中国氢能产业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制氢 催化剂 杂原子掺杂碳基催化剂 改性 文献计量分析
下载PDF
石脑油中有机氯化物的形态鉴定及分子尺寸估算 被引量:4
9
作者 曹坤 武本成 +1 位作者 朱建华 姚璐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35-40,共6页
对两个石脑油样品中的有机氯化物进行形态鉴定及分子尺寸估算。配有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石脑油样品中的有机氯化物多为氯代芳烃,也含有少量氯代烯烃和氯代烷烃。石脑油Ⅰ中主要有机氯化物(>3 mg/L)按质量浓度... 对两个石脑油样品中的有机氯化物进行形态鉴定及分子尺寸估算。配有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石脑油样品中的有机氯化物多为氯代芳烃,也含有少量氯代烯烃和氯代烷烃。石脑油Ⅰ中主要有机氯化物(>3 mg/L)按质量浓度由高到低分别为1,2⁃二氯苯、1,4⁃二氯苯、1,6⁃二氯己烷、1,1⁃二氯乙烯、2⁃氯乙基苯和1,2⁃二氯丙烷,而石脑油Ⅱ中的主要有机氯化物为1,2⁃二氯苯和1,4⁃二氯苯。利用软件确定了14种已鉴定出有机氯化物的三维尺寸,并进一步确定其最小横截面直径为0.4~1.0 nm。有机氯化物在石脑油重整预加氢过程中易转化为腐蚀性的氯化氢和氯化铵,故石脑油中高丰度的有机氯化物是导致该装置故障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与分子直径匹配的多孔吸附材料有利于有机氯化物的吸附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脑油 有机氯化物 鉴定 分子尺寸 三维尺寸
下载PDF
超稳Y型分子筛的骨架硅铝比对甘油气相脱水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琪 李海岩 +1 位作者 杨英 刘百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791-2795,共5页
以铵交换和高温水热处理法制备了不同硅铝比的超稳Y型分子筛(USY),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氮气吸附脱附和吡啶红外等技术对USY进行了表征。以USY为催化剂,考察了USY的骨架硅铝比对气相甘油脱水制丙烯醛的影响。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 以铵交换和高温水热处理法制备了不同硅铝比的超稳Y型分子筛(USY),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氮气吸附脱附和吡啶红外等技术对USY进行了表征。以USY为催化剂,考察了USY的骨架硅铝比对气相甘油脱水制丙烯醛的影响。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铵交换和高温水热处理只是提高USY的硅铝比,相对结晶度略有降低,而对Y型分子筛的结构和形貌没有影响。氮气吸附-脱附和吡啶红外结果表明,随USY骨架SiO2/Al2O3比提高,总酸量和B酸酸量逐渐降低,L酸酸量有所增多,介孔孔体积和平均孔径有所增大。气相甘油脱水反应结果表明,催化剂织构性质对甘油转化率和丙烯醛选择性的影响大于酸性的影响,因而SiO2/Al2O3比为29的USY催化剂的反应性能最好,甘油转化率和丙烯醛收率分别达到了84.5%和5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稳Y型分子筛 骨架硅铝比 催化 甘油 丙烯醛
下载PDF
柴油加氢精制过程反应-分离系统建模和模拟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雪鹏 吴盛文 +2 位作者 邓春 马建民 王庆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2021年第6期548-554,575,共8页
在炼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提质增效减排的大趋势下,炼化装置工艺流程模拟技术能够提供基础模型和数据支撑,其应用日益广泛。本工作利用Symmetry软件对柴油加氢精制过程的反应分离系统进行全流程模拟,采用加氢反应机理模拟计算模块对柴油... 在炼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提质增效减排的大趋势下,炼化装置工艺流程模拟技术能够提供基础模型和数据支撑,其应用日益广泛。本工作利用Symmetry软件对柴油加氢精制过程的反应分离系统进行全流程模拟,采用加氢反应机理模拟计算模块对柴油加氢精制反应器进行严格的机理建模。通过模型计算的加氢精制反应器操作参数及产品质量与装置实际生产数据的相对误差均在-5%~5%,表明Symmetry软件可以准确地模拟柴油加氢精制工艺过程,为后续装置的操作优化提供基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加氢 油品性质表征 反应机理建模 Symmetry软件
下载PDF
单室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含油废水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赫名 桂程 +2 位作者 王刚 宋学勇 闫秀懿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8-153,共6页
该文以实际含油废水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对含油废水的降解特征。实验结果表明,MFCs对含油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以炼油废水和预处理废水作底物时,最大功率密度为(236.6±8.5)mW/m^(2)和(145.5±5)mW/m^(... 该文以实际含油废水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对含油废水的降解特征。实验结果表明,MFCs对含油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以炼油废水和预处理废水作底物时,最大功率密度为(236.6±8.5)mW/m^(2)和(145.5±5)mW/m^(2),COD去除率为(73%±2.5%)和(77%±1.5%),总油去除率为(95%±2.5%)和(78.5%±1.5%),浊度去除率为(80%±3.5%)和(92%±1.5%)。三维荧光光谱图也进一步证明了经过MFCs降解后,石油类有机物的荧光强度减弱。由阳极微生物群落结构可知,MFCs降解含油废水并实现产电是由石油降解菌和产电菌协同作用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含油废水 废水资源化 废水处理 微生物群落
原文传递
丹江口水库土壤和水体溶解性有机质的分子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雅茹 郝蓉 +3 位作者 伍玉鹏 何晨 史权 胡荣桂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3-291,共9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分析了丹江口水库土壤和水体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分子结构特征,得到土壤和水体DOM的化合物类型分布、等效双键数及碳数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土壤DOM由CHO、CHOS_(1)、CHON_(1)、CHON_(2)、... 采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分析了丹江口水库土壤和水体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分子结构特征,得到土壤和水体DOM的化合物类型分布、等效双键数及碳数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土壤DOM由CHO、CHOS_(1)、CHON_(1)、CHON_(2)、CHON_(3)和CHON_(1)S_(1)6类化合物组成,其中以CHO类为主,该类化合物的主要组分为木质素;DOM分子的芳香性结构主要与CHO和CHON_(1)类化合物有关;低氧原子数和高氧原子数的特征分子均含有芳香结构。该区水体DOM的化合物组成与土壤相似,但不同种类化合物的占比在两者之间表现不同;芳香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土壤相似,主要也与CHO和CHON_(1)类物质有关;低氧原子数的特征分子大多为支链结构,从O_(4)分子开始含有较多的羧基和芳香结构。该研究为深入理解不同生态系统DOM的分子结构特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 土壤 水体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
下载PDF
一种湖泊生态环境改善方案比选方法——以白洋淀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尚青 王晨 +2 位作者 常硕 麻晓梅 曾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31-1536,共6页
湖泊生态环境改善与恢复是系统工程,筛选科学合理的改善方案是湖泊治理的重要工作。本文面向湖泊生态环境整体改善要求,构建包括水动力、水质和生境三要素指标的生态环境改善方案比选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TOPSIS决策的方案比选方法。以... 湖泊生态环境改善与恢复是系统工程,筛选科学合理的改善方案是湖泊治理的重要工作。本文面向湖泊生态环境整体改善要求,构建包括水动力、水质和生境三要素指标的生态环境改善方案比选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TOPSIS决策的方案比选方法。以白洋淀为例,设定了“补水格局优化(S1)”、“深度治污(S2)”、“补水格局优化+适度治污(S3)”3套比选方案,开展了水动力和水质模拟,进行了方案比选。结果表明,3套方案对理想解的贴近度分别为0.35、0.55、0.84,S3方案为推荐方案,对水动力、水质、水生境改善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生态环境改善 方案比选 白洋淀
下载PDF
无孪晶片状ZSM-5分子筛的合成及MnO_(x)改性后的物化性质与烷烃裂解性能
15
作者 孙宇 葛亚粉 +3 位作者 刘琦 肖鹏 刘波 巩雁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8-296,共9页
在无有机胺(铵)体系中,分别以纳米薄层ZSM-5和silicalite-1为晶种合成了无孪晶片状ZSM-5分子筛(EZ-NS)和有孪晶棺状ZSM-5分子筛(EZ-S1),并用Mn_(2)O_(3)对分子筛进行水热改性,利用SEM、XRD、FTIR、TEM、N_(2)吸附-脱附、NH_(3)-TPD、Ra... 在无有机胺(铵)体系中,分别以纳米薄层ZSM-5和silicalite-1为晶种合成了无孪晶片状ZSM-5分子筛(EZ-NS)和有孪晶棺状ZSM-5分子筛(EZ-S1),并用Mn_(2)O_(3)对分子筛进行水热改性,利用SEM、XRD、FTIR、TEM、N_(2)吸附-脱附、NH_(3)-TPD、Raman光谱等对分子筛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分子筛的己烷催化裂解反应性能。实验结果表明,EZ-NS相比EZ-S1具有更大的微孔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更多强酸位,暴露的直通孔道与正弦孔道的比例高,导致两种分子筛晶内扩散性能存在差异。调节晶种用量和乙醇添加量可实现片状分子筛的可控合成。Mn_(2)O_(3)水热改性分子筛时,片状分子筛EZ-NS更有利于金属物种的均匀分布及保持反应过程中的酸性质和骨架结构,有利于提高低碳烯烃选择性和反应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 晶种 形貌 金属改性 己烷裂解
下载PDF
炼化碱渣湿式氧化预处理过程DOM的化学转化特征
16
作者 杨百玉 寇悦 +3 位作者 姜峻韬 詹亚力 王庆宏 陈春茂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912-3920,共9页
湿式氧化工艺(WAO)是炼化企业预处理高浓度碱渣的有效手段。基于3D-EEM、GC-MS以及Orbitrap MS组合分析,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了碱渣中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在WAO过程的化学转化特征。研究发现:WAO过程主要发生加氧去... 湿式氧化工艺(WAO)是炼化企业预处理高浓度碱渣的有效手段。基于3D-EEM、GC-MS以及Orbitrap MS组合分析,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了碱渣中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在WAO过程的化学转化特征。研究发现:WAO过程主要发生加氧去氢(+1O−2H和+2O−2H)、加氧(+3O)以及脱烷基化(−C_(2)H_(6))反应,芳香性DOM分子结构由高环(≥5环)向低环(3环/4环)转化;弱极性DOM由硫基苯甲醛、3,4-双(乙氧基甲基)噻吩等转化为硫酸盐、噻吩甲酸和硫醚等小分子化合物;强极性DOM则由具有较低不饱和度(DBE_(wa) 3.727)和O/Cwa(0.386)的O_(2)~4类和O_(3)S_(1)类化合物转化为具有较高不饱和度(DBE_(wa) 5.911)和O/Cwa(0.537)的O_(5~9)类和O_(4~9)S_(1)类化合物。WAO预处理后极性DOM种类由1792种增至4909种,水质的可生化性提升了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 污染 降解 炼化碱渣 湿式氧化 溶解性有机物 化学转化
下载PDF
氯化氢制氯气反应器的冷模实验
17
作者 程锋 刘梦溪 王水存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6-372,共7页
在流化床冷模实验装置上,以空气和氯化氢制氯气催化剂为介质,研究了不同操作条件对轴向、径向密相颗粒浓度和稀相段内颗粒浓度的影响以及分离系统的分离效率。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加,床层径向密度逐渐降低,表明床层的流化质... 在流化床冷模实验装置上,以空气和氯化氢制氯气催化剂为介质,研究了不同操作条件对轴向、径向密相颗粒浓度和稀相段内颗粒浓度的影响以及分离系统的分离效率。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加,床层径向密度逐渐降低,表明床层的流化质量有所改善;同时,轴向密度分布在高度H=500 mm处最大,截面平均密度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加而降低;当表观气速为0.3 m/s时,H=5345 mm处的稀相密度为8.44 kg/m^3,已经不满足原旋风分离器入口浓度的要求;卧式快速分离器分离效率在实验条件下均大于99.6%,改造后过滤器反吹间隔时间也满足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流化床 浓度分布 结构优化 分离效率
下载PDF
氨三乙酸配位辅助原位合成Ni@B-HZSM-5对苯和甲醇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润 代小平 +4 位作者 王琦 冯博 曹轶华 霍猛 黄星亮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7,共12页
利用氨三乙酸离子(NTA3-)与Ni2+的配位作用在强碱溶液中原位合成了负载B-Ni的HZSM-5分子筛(Ni@B-HZSM-5)。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荧光光谱(XRF)、低温N_(2)吸附-脱附、吡啶红外光谱(Py-... 利用氨三乙酸离子(NTA3-)与Ni2+的配位作用在强碱溶液中原位合成了负载B-Ni的HZSM-5分子筛(Ni@B-HZSM-5)。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荧光光谱(XRF)、低温N_(2)吸附-脱附、吡啶红外光谱(Py-IR)、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和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等手段对Ni@B-HZSM-5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评价其苯和甲醇烷基化反应性能,并与浸渍法负载的Ni/HZSM-5分子筛催化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原位合成的Ni@B-HZSM-5催化剂中B和Ni分布均匀,具有丰富的弱酸和适宜的加氢能力,甲醇加氢形成甲烷的副反应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在温度460℃、H_(2)压力0.4 MPa、n(苯)∶n(甲醇)=1.2∶1和质量空速2 h^(-1)条件下,4%Ni@B2-HZSM-5催化苯和甲醇烷基化反应,苯转化率可达46.4%,甲苯和二甲苯总选择性达到95.9%,其中C8芳烃选择性为35.1%,C8芳烃中乙苯摩尔分数为6.1%;并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比浸渍法Ni/HZSM-5分子筛催化剂性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B-HZSM-5 原位合成 甲醇 烷基化
下载PDF
K改性NiMoS/ZnAl氧化物负载型催化剂合成气制低碳醇性能研究
19
作者 曹轶华 张鑫 +2 位作者 阴雪利 甘永豪 代小平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7,共9页
采用共沉淀法和浸渍法,以ZnAl混合金属氧化物为载体,制备了系列不同K/Mo物质的量比的高分散K改性NiMoS/ZnAl催化剂,并对其合成气转化制低碳醇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K的引入可以调变MoS_(2)片层的堆积程度和尺寸,提高NiS_(x)和NiMoS... 采用共沉淀法和浸渍法,以ZnAl混合金属氧化物为载体,制备了系列不同K/Mo物质的量比的高分散K改性NiMoS/ZnAl催化剂,并对其合成气转化制低碳醇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K的引入可以调变MoS_(2)片层的堆积程度和尺寸,提高NiS_(x)和NiMoS之间的协同作用,促进低碳醇合成(HAS)过程中CHx的插入和非解离CO的插入能力,有效抑制烃类和CO_(2)的生成。其中,K/Mo物质的量比为0.6的KNiMoS/ZnAl催化剂具有最多的双层MoS2结构(33.7%)和适宜的NiS_(x)与NiMoS协同作用,产物中总醇选择性达到69.8%,低碳醇空时产率为78.6 mg/(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oS/ZnAl催化剂 K改性 合成气 低碳醇 协同效应
下载PDF
城镇污水处理厂挥发性硫化物的排放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20
作者 丁家正 谢文玉 +4 位作者 王庆宏 梁家豪 谭湘 李长刚 陈晓青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22-1828,共7页
挥发性硫化物(VSCs)嗅阈值低、毒性强,由其引发的恶臭污染是当前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的难题。城镇污水处理厂作为VSCs的重要排放源,对其有效治理是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总结了城镇污水处理厂VSCs的排放特征及源头... 挥发性硫化物(VSCs)嗅阈值低、毒性强,由其引发的恶臭污染是当前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的难题。城镇污水处理厂作为VSCs的重要排放源,对其有效治理是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总结了城镇污水处理厂VSCs的排放特征及源头控制技术和末端治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旨在为城镇污水处理厂VSCs控制技术的开发和工艺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污水处理厂 挥发性硫化物 排放特征 控制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