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安全实验室压力波动的原因和控制措施的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牛维乐 苏莉 《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 2008年第1期72-74,共3页
对生物安全实验室负压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生物安全实验室压力控制的特点;对影响生物安全实验室压力波动的因素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 生物安全实验室 压力波动 负压 定风量 变风量
下载PDF
适应新能源大基地的供气管网动态响应分析
2
作者 单蕾 赵周丙 +4 位作者 郭杰 肖勇 王念榕 史博会 魏开华 《油气与新能源》 2025年第1期24-32,共9页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碳减排的背景下,新能源大基地发展迅速。由于风光发电具有间歇性强、波动性大、不稳定的特点,需要引入其他发电类型以平衡其波动性。天然气发电因其响应速度快、污染低,是平衡电网波动性的理想选择,但风、光发电不稳定...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碳减排的背景下,新能源大基地发展迅速。由于风光发电具有间歇性强、波动性大、不稳定的特点,需要引入其他发电类型以平衡其波动性。天然气发电因其响应速度快、污染低,是平衡电网波动性的理想选择,但风、光发电不稳定性导致的气电用气需求的显著波动性也对供气管网的动态响应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天然气管网数值仿真软件TGNET(气体管道瞬态和稳态模拟计算软件),构建了新能源大基地在内的供气管网基础模型,探索了波动、平稳、限制等3种供气模式下,供气管网满足新能源大基地用气需求的瞬态响应能力。结果表明:波动供气模式下,跟随用气需求调整供气,会显著影响管网主干线的流量和压力,增加了压气站设备的负荷波动;平稳供气模式下,供气管网稳定性强,但供气余量大,需要新能源大基地具有较强的储气能力;限制供气模式下,需要联合末端管存,以满足新能源大基地的波动用气需求,但是应对临时大量用气需求能力较弱。因此,针对新能源大基地的用气需求,不仅需要供气管网具有较强的动态响应能力,还需要联合新能源大基地的储气能力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合理的调度策略,并通过实时监控保障供气管网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NET 天然气管网 瞬态工况 新能源大基地 调峰
下载PDF
石油和天然气生物脱硫技术分析和展望 被引量:24
3
作者 易成高 于寒颖 +1 位作者 赵欢 白建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1-687,共7页
综述了石油和天然气生物脱硫工艺应用的最新进展,对石油和天然气生物脱硫的原理、使用的微生物种类和工艺设计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展望了生物脱硫技术在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可能的发展与应用。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了石油、天然气和其他原料... 综述了石油和天然气生物脱硫工艺应用的最新进展,对石油和天然气生物脱硫的原理、使用的微生物种类和工艺设计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展望了生物脱硫技术在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可能的发展与应用。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了石油、天然气和其他原料生物脱硫机理的不同和联系,以及各种工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法。边远地区、低含硫油气藏的开采和微生物脱硫能力的提高及其工艺的改善,将促使生物除硫技术在石油和天然气开发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天然气 脱硫工艺 生物脱硫 红串红球菌 硫杆菌
下载PDF
混合立管系统严重段塞流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彭明 邓道明 +4 位作者 李晓平 陈金金 吴海浩 李清平 于达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3-87,128,共5页
深海油气田开采过程中混合立管系统会出现严重段塞流,造成系统流动特性参数周期性剧烈波动,严重危害海洋开发系统。在混合立管系统的模拟装置上,实验研究了混合立管系统严重段塞流的流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混合立管严重段塞流的1个周... 深海油气田开采过程中混合立管系统会出现严重段塞流,造成系统流动特性参数周期性剧烈波动,严重危害海洋开发系统。在混合立管系统的模拟装置上,实验研究了混合立管系统严重段塞流的流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混合立管严重段塞流的1个周期分为液塞形成、液塞生产、液气喷发和液体回流4个阶段,立管的垂直管段与U形柔性管段的流动特性稍有不同,U形柔性管段在液气喷发阶段产生剧烈抖动;严重段塞流周期随气液相折算速度的增大而减小;立管压力波动幅度随气相折算速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液塞长度随气相折算速度的增加而减小,且下倾管增加缓冲容积时液塞长度明显增大,减小出油管长度有利于抑制严重段塞流;在深水混合立管系统结构尺寸变化范围内,垂直管高度和U形柔性管尺寸对严重段塞流的发生范围及特性影响不大。该研究结果将为混合立管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立管 两相流 严重段塞流 流型图 周期 压力波动 液塞长度 结构尺寸
下载PDF
高压水合物/蜡沉积实验环路的设计与建设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文庆 于达 +4 位作者 吴海浩 李清平 姚海元 宫敬 季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16,192,共5页
针对深海开发海底管道流动安全保障领域内的研究,设计并建设了一套高压水/蜡沉积合物实验环路。通过借鉴国内外著名环路的设计优点及结合自身课题的研究需要,进行了相应的改进与创新,其设计功能为既可进行水合物浆液的单相、多相流动实... 针对深海开发海底管道流动安全保障领域内的研究,设计并建设了一套高压水/蜡沉积合物实验环路。通过借鉴国内外著名环路的设计优点及结合自身课题的研究需要,进行了相应的改进与创新,其设计功能为既可进行水合物浆液的单相、多相流动实验,也可进行多相流动蜡沉积实验,为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套可以同时实现此两项功能的高压实验环路。该套实验装置不仅耐压程度高(15MPa),温控范围较广(-10~100℃),测试段管径可换(2.54 cm与5.08 cm),整体设计合理以及测量仪表精密,而且还引进了包括FBRM(在线颗粒分析仪)在内的国际上最为先进的实验仪器,使得此实验装置的科技含量与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水平,可应用于水合物浆液多相管流规律和蜡沉积规律的科研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蜡沉积 高压环路 流动保障
下载PDF
油气管道清管器的研发进展 被引量:27
6
作者 吕惠建 于达 郑荣荣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12年第4期43-46,共4页
油气管道投产和运行都需要进行清管,清管作业主要设备是清管器,但清管器种类繁多、功能不同,就需要根据清管目的合理选择清管器。首先介绍早期的清管球、聚氨酯泡沫清管器、全聚氨酯清管器的优缺点,再介绍包括普通皮碗清管器、钢刷清管... 油气管道投产和运行都需要进行清管,清管作业主要设备是清管器,但清管器种类繁多、功能不同,就需要根据清管目的合理选择清管器。首先介绍早期的清管球、聚氨酯泡沫清管器、全聚氨酯清管器的优缺点,再介绍包括普通皮碗清管器、钢刷清管器和磁性皮碗清管器在内的皮碗清管器的特点,最后对管道智能检测方面突出的漏磁法和超声波法各自特点进行了介绍。了解各种清管器特点能够为选择清管器提供指导,最后指出了清管器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清管作业 清管器 智能 漏磁法 超声波法
下载PDF
基于LNG冷能的CO_(2)液化提纯及发电工艺设计与优化
7
作者 龚文政 王飞 +5 位作者 王荧光 梁勇 孙恒 郑达 王妍静 史博会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4,共7页
目的为了生产可直接用于工业制造及食品加工的高纯度CO_(2),提出了一种利用LNG冷能液化提纯CO_(2)及发电的新工艺。方法使用HYSYS软件对不同循环工质及不同的运行参数进行模拟,分析了循环工质对CO_(2)液化量和朗肯循环发电功率的影响,... 目的为了生产可直接用于工业制造及食品加工的高纯度CO_(2),提出了一种利用LNG冷能液化提纯CO_(2)及发电的新工艺。方法使用HYSYS软件对不同循环工质及不同的运行参数进行模拟,分析了循环工质对CO_(2)液化量和朗肯循环发电功率的影响,并以产品能耗为标准,对精馏塔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当两级循环工质为纯工质时,丙烯+乙烯的组分搭配液化量和发电功率最大,分别为377900 kg/h,2284 kW;当循环工质为混合物时,该工艺液化量和发电功率明显高于纯工质的情况,且在第一级循环中混合工质乙烷与丙烯物质的量比为9.0∶1.0、第二级循环中混合工质甲烷、乙烯与丙烯物质的量比为2.0∶6.0∶2.0的情况下,液化量和发电功率最大,分别为386200 kg/h,3042 kW;合适的精馏塔塔板数为30块,进料位置为第10块塔板处,回流比为0.6。结论经与单级朗肯循环等其他工艺相比,双级朗肯循环工艺的CO_(2)液化率及?效率高,同时可将LNG冷能转换为电能并生产高纯度的液态CO_(2)产品,用于LNG接收站冷能利用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 冷能利用 CO_(2)液化 提纯 朗肯循环 工质优选
下载PDF
利用NIRS和RI技术测试石油流体析蜡温度新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思 范开峰 黄启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333-3344,共12页
析蜡温度是重要的石油流体性质参数,得到准确的析蜡温度是保证含蜡原油管道安全输送的前提。提出了近红外光谱温度扫描测试法和折射率测试法,改进了近红外光谱波长扫描测试法,并从可靠性、灵敏性和稳定性等方面与常用的偏光显微镜法和... 析蜡温度是重要的石油流体性质参数,得到准确的析蜡温度是保证含蜡原油管道安全输送的前提。提出了近红外光谱温度扫描测试法和折射率测试法,改进了近红外光谱波长扫描测试法,并从可靠性、灵敏性和稳定性等方面与常用的偏光显微镜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法和折射率法可以得到可靠的测试结果,并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稳定性;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法简单,测试结果不易受到制样过程影响,尤其适合挥发性较强的油样。此外,近红外光谱法测试时油样处于运动状态,可有效减小过冷度的影响,但与实际管输条件仍存在一定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石油 析蜡温度 结晶 近红外光谱 折射率
下载PDF
水平管内油气水三相流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宫敬 刘德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87-91,共5页
油气水三相混输技术已在海洋和沙漠油田得到广泛的应用,三相流动规律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在长62 m、内径25.7 mm的不锈钢管水平环道上,对油气水三相流型及油水反相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油品的粘度为20 mPa.s(20℃),密度为855 kg/m3(20... 油气水三相混输技术已在海洋和沙漠油田得到广泛的应用,三相流动规律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在长62 m、内径25.7 mm的不锈钢管水平环道上,对油气水三相流型及油水反相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油品的粘度为20 mPa.s(20℃),密度为855 kg/m3(20℃)。利用高速摄像技术,结合目测来判别流型,绘制了不同含水率情况下的油气水三相流型图。分析了含水率变化对三相流型的影响,并与经典的Taitel流型预测模型进行了对比,发现该模型适合于低含水率下的油气水三相流型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水 三相流 流型 含水率 油水反相
下载PDF
输油气管道设计若干问题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晋云 郑娟 +1 位作者 刘冰 潘腾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2-43,共2页
随着我国油气管道事业的快速发展,许多大型输油气管道经过的地区、地形、地貌、地质状况较为复杂,国标GB50251和GB50253已不能满足管道建设需要。针对目前我国大型输油气管道设计中相关问题,从线路和站场选线原则、管道与周围建(构)筑... 随着我国油气管道事业的快速发展,许多大型输油气管道经过的地区、地形、地貌、地质状况较为复杂,国标GB50251和GB50253已不能满足管道建设需要。针对目前我国大型输油气管道设计中相关问题,从线路和站场选线原则、管道与周围建(构)筑物间距控制、线路截断阀、防腐层的选用、站场工艺管道敷设方式等方面,将国内外标准的相关条款进行了对比,提出意见和修订建议,供标准修订和油气管道工程建设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截断阀 防腐层 区域阴极保护
下载PDF
红外对管检测气液两相流型与液塞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段瑞溪 于达 +4 位作者 吴海浩 宫敬 胡善炜 周桐 郑丽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2-65,共4页
在气液两相流实验中,流型、液塞速度是很重要的参数,需要进行检测。根据红外线可以穿透透明介质,且服从衰减定律的原理,使用红外对管以及检测电路制作了检测装置。在透明实验管路外部安装了3套检测装置,并以空气、水为介质进行实验,检... 在气液两相流实验中,流型、液塞速度是很重要的参数,需要进行检测。根据红外线可以穿透透明介质,且服从衰减定律的原理,使用红外对管以及检测电路制作了检测装置。在透明实验管路外部安装了3套检测装置,并以空气、水为介质进行实验,检测了不同流动情况下的感应电压,分析了不同流型下感应电压的特点,提出了根据感应电压特性判别流型的方法。根据液塞经过红外对管时检测电压的波动特点,检测了液塞速度,并与文献中的理论公式计算结果相对比,数据吻合较好。实验结果表明,红外对管可以用于气液流型判别与液塞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型识别 液塞速度 红外对管 气液两相流
下载PDF
井筒中高温高压可循环微泡沫钻井液流动实验 被引量:6
12
作者 国丽萍 韩洪升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1-43,75,共4页
可循环微泡沫钻井液是为勘探开发低压低渗透油气藏、实现近平衡钻井或负压钻井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针对高温高压下可循环微泡沫钻井液的流变特性、密度变化和流动阻力开展实验,结果表明:该微泡沫钻井液的流变特性符合幂律流体的流... 可循环微泡沫钻井液是为勘探开发低压低渗透油气藏、实现近平衡钻井或负压钻井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针对高温高压下可循环微泡沫钻井液的流变特性、密度变化和流动阻力开展实验,结果表明:该微泡沫钻井液的流变特性符合幂律流体的流变规律,其流变特性参数与压力无关,仅与温度有关;得出稠度系数和流性指数与温度的关系表达式;任意温度下,该微泡沫钻井液密度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同一压力时随温度的增大而减小,但随压力增大的速率要大于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速率,因此井筒内的钻井液密度要大于地面条件下的密度;给出该微泡沫钻井液在井筒中的流动阻力和压力分布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泡沫钻井液 高温高压 流变性 密度 流动阻力 可循环 井筒
下载PDF
石油管线蜡沉积试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汉勇 宫敬 +1 位作者 于达 邓道明 《石油矿场机械》 2010年第6期5-11,共7页
含蜡原油在开采和管输过程中由于环境温度的降低会沉积在井壁和管壁上,减小了管道的有效流通截面,降低管道的输送能力,甚至会造成管道堵塞事故。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于石油管线蜡沉积的试验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蜡沉积装置的工作原理、特... 含蜡原油在开采和管输过程中由于环境温度的降低会沉积在井壁和管壁上,减小了管道的有效流通截面,降低管道的输送能力,甚至会造成管道堵塞事故。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于石油管线蜡沉积的试验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蜡沉积装置的工作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并提出了一些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 含蜡原油 蜡沉积 流动安全保障
下载PDF
实验管路中清管器非接触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海浩 段瑞溪 +3 位作者 李立婉 宫敬 李颖 李雪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3-65,69,共4页
在实验室内进行清管实验时需要检测清管器的速度。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研制了清管器速度检测装置。在清管器上安装磁源,在实验管道外部安装检测装置,清管器通过装置时有感应电压产生。通过检测感应电压以确定清管器通过检测装置的时刻。实... 在实验室内进行清管实验时需要检测清管器的速度。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研制了清管器速度检测装置。在清管器上安装磁源,在实验管道外部安装检测装置,清管器通过装置时有感应电压产生。通过检测感应电压以确定清管器通过检测装置的时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检测清管器的通过时刻。该方法反应灵敏、受外界干扰较小、费用低廉、对管道中的流动无影响,适用于实验室常用的各种材质的管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管器 非接触 电磁感应 实验环路
下载PDF
高压水合物浆液多相流动实验相分率测量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文庆 吴海浩 +4 位作者 于达 李静 宫敬 李颖 季超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65,共4页
相分率是多相流工艺计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准确地测量相分率对于建立预测精度较高的多相流计算模型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可以在新建成的高压水合物实验环路上对其管内流体的相分率进行实时在线的测量,采用3台单能伽玛传感器分别进行... 相分率是多相流工艺计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准确地测量相分率对于建立预测精度较高的多相流计算模型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可以在新建成的高压水合物实验环路上对其管内流体的相分率进行实时在线的测量,采用3台单能伽玛传感器分别进行离线标定测量与实时在线测量,通过环路自身的数据采集系统(DAQ)与单能信号采集系统(DAU)对测量数据进行采集,并输入到离线计算软件中进行计算得出管内流体的相分率。初步实验证明此设计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且测量精度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相分率测量 高压环路
下载PDF
分流法消除严重段塞流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邱伟伟 宫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5-138,共4页
严重段塞流是海洋立管系统中形成的液塞长度等于或大于立管高度的不稳定流型,容易引起剧烈的压力和流量波动,对下游生产设备的操作及管线的运行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在S型立管系统上探索采用分流法对严重段塞流进行控制研究。实验结果表... 严重段塞流是海洋立管系统中形成的液塞长度等于或大于立管高度的不稳定流型,容易引起剧烈的压力和流量波动,对下游生产设备的操作及管线的运行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在S型立管系统上探索采用分流法对严重段塞流进行控制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达到消除严重段塞流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段塞流 控制 分流法
下载PDF
低温储罐自增压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恒 甘在华 李兆慈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15,4,共4页
LNG是一种易燃易爆的低温气体,通常采用无损储存。由于外界漏热,储罐内压力会不断上升,此升压速率对无损储存的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文中建立了低温储罐自增压以及温度分层实验装置,对罐内的温度分层及此时的升压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
关键词 无损储存 升压过程 储罐
下载PDF
油气储运标准术语现状及术语标准化建议 被引量:2
18
作者 潘腾 李云杰 +3 位作者 吴凯旋 刘艳双 夏金星 杨炳辉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3年第2期24-28,共5页
概述了术语在标准中的作用及地位,并在调研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现有术语的标准情况,以实例的形式介绍、分析了油气储运专业标准中术语及定义方面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强调了术语及术语标准在专业标准体系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油气储运专... 概述了术语在标准中的作用及地位,并在调研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现有术语的标准情况,以实例的形式介绍、分析了油气储运专业标准中术语及定义方面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强调了术语及术语标准在专业标准体系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油气储运专业进行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建议结合术语提取技术和语料库管理软件进行油气储运术语标准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储运 标准术语 术语标准化
下载PDF
低温管路阀门开启时不稳定过程的实验研究
19
作者 孙恒 张曙光 +1 位作者 徐烈 李兆慈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6-468,共3页
搭建了低温管路阀门开启过程的实验台,并对不同液氮压力和阀门气源压力下低温管路阀门开启时不稳定过程中的压力变化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阀门开启后阀门前的气腔空间被填充,因而产生压力的振荡。阀门开启速度越快,压力峰值越小。
关键词 低温管路 阀门开启 不稳定过程 压力峰值
下载PDF
油气集输系统节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
作者 朱梦影 董彩虹 +1 位作者 张迪 张杰 《当代化工》 CAS 2014年第9期1826-1829,共4页
近年来,节能降耗一直是工业生产研究的重点。以油田集输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系统的能耗特点、能源利用现状及原因出发,说明了目前油气集输系统存在的油气处理设备能耗高,油气蒸发损耗高,油田后期工艺、设施与系统不匹配、腐蚀等问题。介... 近年来,节能降耗一直是工业生产研究的重点。以油田集输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系统的能耗特点、能源利用现状及原因出发,说明了目前油气集输系统存在的油气处理设备能耗高,油气蒸发损耗高,油田后期工艺、设施与系统不匹配、腐蚀等问题。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对集输系统节能降耗的研究,并给出了节能的一系列措施,阐述了节能技术的发展方向,为今后油田集输系统节能降耗技术的应用、推广以及研究提出了良好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集输系统 能耗特点 节能降耗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