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对偶贝叶斯U-Net的波阻抗不确定性反演方法研究
1
作者 王梓旭 王守东 +1 位作者 周晨 程万里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50,共13页
传统的深度神经网络通常只能实现确定性的预测,无法对反演结果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即无法对反演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为实现标签数据不足条件下精确的波阻抗反演和对反演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对偶贝叶斯U-Net的波阻抗不确... 传统的深度神经网络通常只能实现确定性的预测,无法对反演结果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即无法对反演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为实现标签数据不足条件下精确的波阻抗反演和对反演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对偶贝叶斯U-Net的波阻抗不确定性反演方法。首先,开展基于对偶贝叶斯U-Net、前沿深度学习反演方法和传统不确定性反演方法的模拟数据实验,对比分析3种方法的反演精度。然后,将对偶贝叶斯U-Net和传统不确定性反演方法的反演可靠性和对于含噪数据反演的鲁棒性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将对偶贝叶斯U-Net应用于实际地震资料波阻抗反演中。模拟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对偶贝叶斯U-Net在少量标签数据条件下具有较高反演精度并对含噪数据反演有较强鲁棒性。此外,不确定性分析表明,该方法的反演结果可靠性强。实际数据测试结果表明,对偶贝叶斯U-Net能在实际工区数据反演中获得合理并可靠的反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阻抗反演 不确定性反演 深度神经网络 少量标签数据 对偶贝叶斯U-Net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无监督学习地震数据随机和不规则噪声衰减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柳青 王守东 杜宝强 《石油科学通报》 CAS 2024年第1期35-49,共15页
地震勘探在野外采集到的地震数据受随机噪声和相干噪声的干扰而导致信噪比被降低,从而影响地震资料的后续处理,例如地震偏移和成像。因此,开发一种高效且自适应的方法来衰减地震数据中的随机与相干噪声是必要的。常规的监督学习算法需... 地震勘探在野外采集到的地震数据受随机噪声和相干噪声的干扰而导致信噪比被降低,从而影响地震资料的后续处理,例如地震偏移和成像。因此,开发一种高效且自适应的方法来衰减地震数据中的随机与相干噪声是必要的。常规的监督学习算法需要人工生成大量标签来训练网络,这对于数据体量较小的地震勘探领域是十分困难的。此外,基于监督学习的噪声衰减方法在计算和人力成本上十分昂贵。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无监督学习策略的自适应深度学习框架来衰减多维地震数据中的随机和不规则(异常值)噪声。该方法采用编码和解码相对应的结构来压缩和重构数据特征。为了提高网络对重要波形特征的关注,本文采用软注意力机制以加权的方式给重要的波形特征分配更大的权重。本文采用小尺度地震数据分割技术将多维含噪数据分割为大量一维信号输入到网络进行迭代,从而自适应的衰减地震数据中的随机和异常值噪声。这种小尺度信号去噪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网络的噪声衰减表现,并有助于避免产生伪影。本文采用更具鲁棒性的Huber损失函数来衰减随机和异常值噪声,该损失函数结合了带有l2范数的均方根误差和l1范数的平均绝对误差损失。此外,在构建的网络中加入总变分(Total Variation,TV)正则化项来捕捉地震资料的局部光滑结构。通过实验调整Huber损失函数与TV正则化项的权重,使得网络获取最佳的去噪表现。本文构建的方法可直接用于多维地震数据的随机和异常值噪声衰减,并保证重构后地震信号的横向连续性。我们将提出的框架与经典的地震数据去噪方法和基于无监督学习的噪声衰减方法进行去噪对比来分析各方法的优劣。二维和三维合成数据与实际地震数据的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更好的噪声衰减和有效信号保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无监督学习 注意力机制 随机噪声 相干噪声
原文传递
一种带限稳定的反Q滤波算法 被引量:29
3
作者 陈增保 陈小宏 +2 位作者 李景叶 王本锋 马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8-75,301-302,共8页
反Q滤波是波传播的逆过程,可同时消除吸收和频散效应。Gabor域反Q滤波方法是以Gabor变换谱代替向下延拓的波场,在对二维时频谱进行稳定的反Q滤波处理后,再使用Gabor逆变换重建时间域地震道。相对于反Q滤波方法的分层实现,该算法可应用... 反Q滤波是波传播的逆过程,可同时消除吸收和频散效应。Gabor域反Q滤波方法是以Gabor变换谱代替向下延拓的波场,在对二维时频谱进行稳定的反Q滤波处理后,再使用Gabor逆变换重建时间域地震道。相对于反Q滤波方法的分层实现,该算法可应用更精确的连续Q模型,且不需对二维振幅补偿算子进行近似,其计算效率更高,反Q滤波结果更准确。为了改善补偿效果且不放大环境噪声,在Gabor域反Q滤波过程中联合应用时变带通滤波器,该带通滤波器的高截频从某一时间处随旅行时沿双曲线轨迹变化,以适应衰减介质中信号带宽随旅行时的变化。理论数据测试和实际资料应用的结果均表明,联合时变带通滤波器的反Q滤波算法对含噪地震数据是稳健的,可在保持信噪比的同时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Q滤波 时变带通滤波器 衰减补偿 高分辨率 GABOR变换
下载PDF
曲波变换三维地震数据去噪技术 被引量:32
4
作者 张华 陈小宏 +2 位作者 李红星 黄光南 陈晓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6-232,共7页
常规去噪方法主要用于二维地震资料的处理,但噪声也存在于三维数据空间,导致常规去噪方法效果较差。为此,选用多尺度、多方向的二维曲波变换进行三维地震资料去噪。首先抽取含噪三维地震数据的时间切片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在曲波域... 常规去噪方法主要用于二维地震资料的处理,但噪声也存在于三维数据空间,导致常规去噪方法效果较差。为此,选用多尺度、多方向的二维曲波变换进行三维地震资料去噪。首先抽取含噪三维地震数据的时间切片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在曲波域采用局部阈值法去噪,对曲波变换后的每一个尺度选取一个合适的阈值因子,然后通过阈值处理,得到各尺度下的有效波曲波系数,最后将提取的有效波曲波系数进行逆变换重构出地震信号,达到去噪的目的。理论模型与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与其他去噪方法相比,该方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地震数据的有效信号,达到了更好的去噪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波变换 阈值 三维去噪 多尺度
下载PDF
POCS联合改进的Jitter采样理论曲波域地震数据重建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本锋 陈小宏 +1 位作者 李景叶 张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28,13-14,共9页
由于采集条件的限制及后续处理中废炮废道的剔除,使得地震数据成为不完整数据体,这将影响后续地震资料的处理及反演,因此有必要进行地震数据重建。本文结合曲波变换和凸集投影(POCS)方法对不规则地震数据进行重建:对比分析不同阈值模型... 由于采集条件的限制及后续处理中废炮废道的剔除,使得地震数据成为不完整数据体,这将影响后续地震资料的处理及反演,因此有必要进行地震数据重建。本文结合曲波变换和凸集投影(POCS)方法对不规则地震数据进行重建:对比分析不同阈值模型对二维地震数据重建结果及收敛速度的影响,采用改进的指数阈值模型(q=0.5)和改进的Jitter欠采样方法在频率域对每一有效频率切片进行二维重建,最终实现三维地震数据重建,并有效地提高了计算效率。在迭代过程中,定义了新的误差函数公式,从而在保证重建质量的同时有效地结束迭代,再次提高了计算效率。模拟数据分析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均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重建 曲波变换 凸集投影(POCS) 阈值模型 改进的Jitter采样
下载PDF
基于吸收衰减补偿的多分量高斯束逆时偏移 被引量:11
6
作者 白敏 陈小宏 +3 位作者 吴娟 陈阳康 刘国昌 王恩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379-3393,共15页
高斯束逆时偏移结合了射线类偏移的高计算效率和波动方程逆时偏移的高精度,能很好地处理焦散点、大倾角成像问题,并且具有面向目标成像的能力.多分量地震资料的偏移技术可以对地下复杂构造进行更准确的成像,由于实际地下介质具有黏滞性... 高斯束逆时偏移结合了射线类偏移的高计算效率和波动方程逆时偏移的高精度,能很好地处理焦散点、大倾角成像问题,并且具有面向目标成像的能力.多分量地震资料的偏移技术可以对地下复杂构造进行更准确的成像,由于实际地下介质具有黏滞性,研究黏弹性叠前逆时偏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高斯束逆时偏移方法对多分量地震数据进行吸收衰减补偿,首先分别给出纵波和转换波共炮域高斯束叠前逆时偏移方法原理,在此基础上推导补偿吸收衰减的表达式,校正Q引起的振幅衰减和相位畸变,实现基于吸收衰减补偿的多分量高斯束叠前逆时偏移.数值模型的测试结果显示,在考虑地下介质的黏滞性时,本文方法具有更高的成像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补偿 多分量 高斯束 逆时偏移 格林函数
下载PDF
基于精确Zoeppritz方程的非线性AVO三参数反演 被引量:17
7
作者 周林 李景叶 陈小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663-2673,共11页
常规AVO三参数反演通常存在密度反演不准确的问题,而密度参数对常规油气藏中的流体识别、流体饱和度计算、孔隙度计算以及非常规油气藏中TOC含量计算、裂缝预测等都至关重要,因此对于研究如何利用大偏移距振幅信息和富含密度信息的PS波... 常规AVO三参数反演通常存在密度反演不准确的问题,而密度参数对常规油气藏中的流体识别、流体饱和度计算、孔隙度计算以及非常规油气藏中TOC含量计算、裂缝预测等都至关重要,因此对于研究如何利用大偏移距振幅信息和富含密度信息的PS波地震资料来提高密度反演结果的稳定性和精度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基于贝叶斯反演理论框架,引入三变量Cauchy分布先验约束,利用精确Zoeppritz方程构建了AVO三参数联合反演的目标函数,对目标函数进行Taylor二阶非线性简化,得到模型参数的迭代更新公式,实现了大偏移距地震振幅信息的利用和PP波、PS波联合反演.合成数据和实际地震数据的方法测试结果表明,新方法不仅可以直接反演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密度,而且还具有很高的精度,尤其是密度反演结果.基于合成数据的PP波、PS波单独反演结果与PP波和PS波联合反演结果对比显示,联合反演稳定性更好,精度更高,抗噪能力更强,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与基于Aki-Richards近似公式的反演结果对比表明,该反演方法具有更高的反演精度和更好的抗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Zoeppritz方程 贝叶斯 三变量柯西分布 非线性 联合反演
下载PDF
基于精确Zoeppritz方程的储层含油气性预测方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林 廖建平 +2 位作者 李景叶 陈小宏 刘兴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788-3806,共19页
流体指示因子和泊松比作为重要的指标参数在储层含油气性预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学者开展了这两个参数的直接反演研究.然而,现有反演方法主要是以精确Zoeppritz方程的近似公式为正演方程,近似公式诸多的假设条件及较低的计算... 流体指示因子和泊松比作为重要的指标参数在储层含油气性预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学者开展了这两个参数的直接反演研究.然而,现有反演方法主要是以精确Zoeppritz方程的近似公式为正演方程,近似公式诸多的假设条件及较低的计算精度极大地限制了这类方法在复杂储层的应用效果.因此,为了提升储层含油气性预测精度,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精确Zoeppritz方程的流体因子和泊松比反演方法.首先,借助敏感流体因子定量分析法对现有流体指示因子进行优选,并将传统形式的精确Zoeppritz方程改写为包含该优选流体指示因子和泊松比的新形式.然后,基于新方程构建贝叶斯理论框架下的非线性反演目标函数.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流体因子和泊松比对储层的刻画精度,在假设背景先验模型服从高斯分布的同时引入服从微分拉普拉斯分布的块约束项.最后,借助泰勒级数展开对上述非线性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合成数据和油田数据验证结果表明新方法能够稳定合理地估计流体指示因子和泊松比,且精度远高于基于近似公式的传统方法.此外,实际数据测试表明新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储层含油气性预测精度,降低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Zoeppritz方程 流体指示因子 泊松比 块约束 含油气性预测
下载PDF
基于jitter采样和曲波变换的三维地震数据重建 被引量:46
9
作者 张华 陈小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37-1649,共13页
传统的地震勘探数据采样必须遵循奈奎斯特采样定理,而野外数据采样可能由于地震道缺失或者勘探成本限制,不一定满足采样定理要求,因此存在数据重建问题.本文基于压缩感知理论,利用随机欠采样方法将传统规则欠采样所带来的互相干假频转... 传统的地震勘探数据采样必须遵循奈奎斯特采样定理,而野外数据采样可能由于地震道缺失或者勘探成本限制,不一定满足采样定理要求,因此存在数据重建问题.本文基于压缩感知理论,利用随机欠采样方法将传统规则欠采样所带来的互相干假频转化成较低幅度的不相干噪声,从而将数据重建问题转为更简单的去噪问题.在数据重建过程中引入凸集投影算法(POCS),提出采用e-(x^(1/2))(0≤x≤1)衰减规律的阈值参数,构建基于曲波变换三维地震数据重建技术.同时针对随机采样的不足,引入jitter采样方式,在保持随机采样优点的同时控制采样间隔.数值试验表明,基于曲波变换的重建效果优于傅里叶变换,jitter欠采样的重建效果优于随机欠采样,最后将该技术应用于实际地震勘探资料,获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波变换 jitter采样 压缩感知 数据重建 凸集投影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线性AVAZ的TTI介质裂缝参数反演 被引量:7
10
作者 葛子建 李景叶 +2 位作者 陈小宏 于鑫 吴建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008-3018,共11页
裂缝储层岩石物理参数的准确获得对地下裂缝预测具有重要意义,而叠前方位AVA地震反演是获得裂缝岩石物理参数的有效手段.假设地下岩石为倾斜横向各向同性(TTI)介质,本文从裂缝岩石物理等效模型的构建出发,从测井数据中估计出纵横波相对... 裂缝储层岩石物理参数的准确获得对地下裂缝预测具有重要意义,而叠前方位AVA地震反演是获得裂缝岩石物理参数的有效手段.假设地下岩石为倾斜横向各向同性(TTI)介质,本文从裂缝岩石物理等效模型的构建出发,从测井数据中估计出纵横波相对反射系数和裂缝柔度参数.通过推导含裂缝柔度的方位各向异性反射系数公式,基于贝叶斯反演框架建立了P波线性AVAZ反演方法.合成地震数据应用表明基于贝叶斯理论的TTI介质裂缝柔度反演方法具有一定抗噪性,可以降低裂缝柔度估测的不确定性,为地下裂缝预测提供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各向异性 TTI 裂缝 岩石物理 贝叶斯反演
下载PDF
基于概率统计的地震岩相识别不确定性定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袁成 李景叶 陈小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825-3836,共12页
地震岩相识别能够提供具有不同储层特征的岩相分布信息,对岩相识别的不确定性开展定量评价分析可降低后期油藏建模与储层评价的风险.考虑了地震岩相识别中测井岩相定义、岩石物理建模、井震尺度匹配及地震反演等环节的不确定性对岩相识... 地震岩相识别能够提供具有不同储层特征的岩相分布信息,对岩相识别的不确定性开展定量评价分析可降低后期油藏建模与储层评价的风险.考虑了地震岩相识别中测井岩相定义、岩石物理建模、井震尺度匹配及地震反演等环节的不确定性对岩相识别的影响,基于概率统计方法,引入熵函数实现了地震岩相识别不确定性定量评价,并结合岩相概率、重建率等多角度综合定量分析不确定性的构成及传递特征,系统地实现了地震岩相识别不确定性评价流程的整体连通.提出了结合属性交绘特征约束反演参数空间,提高地震岩相识别运算效率.模拟数据分析表明利用熵函数可精确实现岩相识别不确定性地定量表征,利用属性交绘特征约束参数空间既大幅度减少运算量,也可降低地震岩相识别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统计 熵函数 岩相识别 不确定性 定量评价
下载PDF
地震岩相识别概率表征方法 被引量:8
12
作者 袁成 李景叶 陈小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7-298,共12页
储层岩相分布信息是油藏表征的重要参数,基于地震资料开展储层岩相识别通常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传统方法仅获取唯一确定的岩相分布信息,无法解析反演结果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油藏评价的风险.本文引入基于概率统计的多步骤反演方法开展地... 储层岩相分布信息是油藏表征的重要参数,基于地震资料开展储层岩相识别通常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传统方法仅获取唯一确定的岩相分布信息,无法解析反演结果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油藏评价的风险.本文引入基于概率统计的多步骤反演方法开展地震岩相识别,通过在其各个环节建立输入与输出参量的统计关系,然后融合各环节概率统计信息构建地震数据与储层岩相的条件概率关系以反演岩相分布概率信息.与传统方法相比,文中方法通过概率统计关系表征了地震岩相识别各个环节中地球物理响应关系的不确定性,并通过融合各环节概率信息实现了不确定性传递的数值模拟,最终反演的岩相概率信息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地震岩相识别结果的不确定性,为油藏评价及储层建模提供了重要参考信息.模型数据和实际资料应用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识别 概率统计 多步骤反演 不确定性
下载PDF
黏滞声波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娟 陈小宏 白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30-1538,共9页
高斯束偏移不仅具有接近于波动方程偏移的成像精度,而且保留了Kirchhoff积分法高效、灵活的优点,可以对复杂介质准确成像。由于实际地下介质具有黏滞性,因此研究黏滞声波叠前深度偏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笔者采用高斯束偏移方法对地震... 高斯束偏移不仅具有接近于波动方程偏移的成像精度,而且保留了Kirchhoff积分法高效、灵活的优点,可以对复杂介质准确成像。由于实际地下介质具有黏滞性,因此研究黏滞声波叠前深度偏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笔者采用高斯束偏移方法对地震数据进行吸收衰减补偿。首先给出共炮域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原理;然后在此基础上推导补偿吸收衰减的表达式,校正品质因子Q引起的振幅衰减和相位畸变,实现基于吸收衰减补偿的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最后用两层模型和气云模型对偏移方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考虑地下介质的黏滞性时,黏滞声波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比声波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具有更高的成像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束 衰减补偿 黏滞声波 格林函数 叠前深度偏移
下载PDF
A fast-convergence POCS seismic denoising and reconstruction method 被引量:3
14
作者 葛子建 李景叶 +1 位作者 潘树林 陈小宏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15年第2期169-178,274,共11页
The efficiency, precision, and denoising capabilities of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s are critical to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Based on the Fourier-domain projection onto convex sets (POCS) algorithm, we propose an inv... The efficiency, precision, and denoising capabilities of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s are critical to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Based on the Fourier-domain projection onto convex sets (POCS) algorithm, we propose an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hreshold model that defines the optimum threshold, in which the descent rate is larger than in the exponential threshold in the large-coefficient section and slower than in the exponential threshold in the small-coefficient section. Thus, the computation efficiency of the POCS seismic reconstruction greatly improves without affecting the reconstructed precision of weak reflections. To improve the flexibility of the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hreshold, we obtain the optimal threshold by using an adjustable dependent variable in the denominator of the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hreshold model. For random noise attenuation by completing the missing traces in seismic data reconstruction, we present a weighted reinsertion strategy based on the data-driven model that can be obtained by using the percentage of the data-driven threshold in each iteration in the threshold section. We apply the proposed POCS reconstruction method to 3D synthetic and field data.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hreshold model improves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and precisio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hreshold models; furthermore, the proposed reinserting weight strategy increases the SNR of the reconstructed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CS Fourier transform threshold model RECONSTRUCTION DENOISING
下载PDF
基于反演策略的数据自适应衰减补偿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本锋 陈小宏 +1 位作者 李景叶 陈增保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4-312,共9页
反Q滤波以及Gabor反褶积是提高地震记录分辨率的重要方法,但反Q滤波需要精确的Q值信息且振幅补偿具有不稳定性;Gabor反褶积基于子波最小相位假设,一定程度上偏离实际情况,其应用受到限制。为此,借鉴反Q滤波思想只进行吸收衰减补偿,避免... 反Q滤波以及Gabor反褶积是提高地震记录分辨率的重要方法,但反Q滤波需要精确的Q值信息且振幅补偿具有不稳定性;Gabor反褶积基于子波最小相位假设,一定程度上偏离实际情况,其应用受到限制。为此,借鉴反Q滤波思想只进行吸收衰减补偿,避免了子波相位的影响;结合Gabor反褶积方法,在Gabor域利用能量均分双曲平滑方法估计衰减函数谱;基于非稳态褶积理论,利用反演思想得到衰减补偿后的地震记录。该方法相对常规的反Q滤波方法不需要精确的Q值信息,避免了振幅补偿不稳定的发生;同时,该方法忽略子波的影响,相对Gabor反褶积克服了对子波最小相位假设的缺陷,对数据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通过模拟数据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实际数据处理进一步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Q滤波 Gabor反褶积 衰减补偿 非稳态褶积 反演策略
下载PDF
基于构造约束联合概率反演的油藏参数表征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健 李景叶 +3 位作者 王建花 陈小宏 李远强 周春雷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59-1369,I0007,共12页
对于油藏参数预测及其不确定性评价,前人的方法均为多步骤反演,很难考虑各个环节的不确定性。为此,提出基于构造约束联合概率反演的油藏参数表征方法。首先通过统计井资料得到岩相依赖储层弹性参数和物性参数混合高斯联合先验分布,在岩... 对于油藏参数预测及其不确定性评价,前人的方法均为多步骤反演,很难考虑各个环节的不确定性。为此,提出基于构造约束联合概率反演的油藏参数表征方法。首先通过统计井资料得到岩相依赖储层弹性参数和物性参数混合高斯联合先验分布,在岩石物理参数敏感性分析基础上建立储层弹性参数和物性参数高斯联合先验分布;利用地质构造约束最小二乘井插值将构造信息和井信息整合到反演框架,基于贝叶斯理论推导得到同时表征储层弹性参数、物性参数、岩相后验概率分布的解析表达式。与传统方法相比,新方法通过同时反演策略降低误差累积,提高了储层参数及其不确定性信息预测的准确性;另外,新方法引入构造信息和井信息提高了反演结果的横向连续性及分辨率。为验证新方法的有效性,对M区实际数据集通过条件井和盲井测试,对比、分析了无构造约束多步方法与新方法的反演结果。结果表明:基于线性化模型且服从高斯分布假设,新方法获得了较好的反演效果,得到的岩相后验概率较无构造约束多步方法更准确,客观表征了不确定性,为油藏表征、评价提供了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理论 油藏参数 混合高斯联合先验分布 岩石物理 地质构造约束 井插值
下载PDF
Attenuation compensation in multicomponent Gaussian beam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娟 陈小宏 +1 位作者 白敏 刘国昌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15年第2期157-168,273,274,共14页
Gaussian beam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is an accurate imaging method of subsurface media.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of multicomponent seismic data improves the accuracy of imaging subsurface complex geological structur... Gaussian beam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is an accurate imaging method of subsurface media.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of multicomponent seismic data improves the accuracy of imaging subsurface complex geological structures. Viscoelastic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ecause it considers the viscosity of the subsurface media. We use Gaussian beam migration to compensate for the attenuation in multicomponent seismic data. First, we use the Gaussian beam method to simulate the wave propagation in a viscoelastic medium and introduce the complex velocity Q-related and exact viscoelastic Zoeppritz equation. Second, we discuss PP- and PS-wave Gaussian beam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algorithms for common-shot gathers to derive expressions for the attenuation and compensation. The algorithms correct the amplitude attenuation and phase distortion caused by Q, and realize multicomponent Gaussian beam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based on the attenuation compensation and account for the effect of inaccurate Q on migration. Numerical modeling suggests that the imaging resolution of viscoelastic Gaussian beam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is high when the viscosity of the subsurface is consid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tenuation compensation MULTICOMPONENT Gaussian beam viscoelastic simulation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下载PDF
基于稀疏约束反演谱分解的频变AVO储层识别方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广谭 李景叶 +1 位作者 陈小宏 雒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984-3994,共11页
时频分析技术是描述和分析非平稳信号的有效工具,如何提高谱分解的时-频分辨率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基于稀疏约束反演的谱分解方法(ISD)是近些年提出的一种具有高时-频分辨率的谱分解方法.然而传统ISD方法采用复雷克子波作为母... 时频分析技术是描述和分析非平稳信号的有效工具,如何提高谱分解的时-频分辨率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基于稀疏约束反演的谱分解方法(ISD)是近些年提出的一种具有高时-频分辨率的谱分解方法.然而传统ISD方法采用复雷克子波作为母小波函数,很大程度限制了信号分析的分辨率和精度.本文创新性地将传统ISD方法拓展到其他线性变换当中,提高了ISD方法的适用性.利用合成数据测试并对比了传统方法与ISD方法的时频分析结果,研究表明ISD方法不但能提供高分辨率的振幅谱,还能提供可靠的时-频相位谱信息.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将高时-频分辨率的ISD方法与频变AVO(FAVO)反演相结合,得到能指示流体的地震波频散属性.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资料,结果表明基于ISD时频方法的FAVO反演结果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准确度,对于储层油气具有更好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演谱分解 频散 频变AVO 时-频分辨率 储层识别
下载PDF
基于波场延拓和反演的变深度缆地震数据鬼波压制方法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建花 王艳冬 刘国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85-893,共9页
针对变深度缆采集的地震数据,基于不规则面的波场延拓和反演理论,提出了一套变深度缆地震数据的鬼波压制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不规则面的波场延拓生成镜像数据,然后基于该延拓方法,通过共轭梯度算法迭代反演得到不含鬼波的地震数据,从... 针对变深度缆采集的地震数据,基于不规则面的波场延拓和反演理论,提出了一套变深度缆地震数据的鬼波压制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不规则面的波场延拓生成镜像数据,然后基于该延拓方法,通过共轭梯度算法迭代反演得到不含鬼波的地震数据,从而实现鬼波压制。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算例表明,本文方法可以较好地压制鬼波,补偿限频带地震数据的能量,拓宽地震频带并提高地震数据的成像品质,尤其是中深层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为后续地震解释和反演提供宽频地震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波压制 波场延拓 变深度缆 镜像数据
下载PDF
基于L_(1)范数正则化约束的叠前数据衰减补偿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程万里 王守东 +2 位作者 孟巾钰 王梓旭 张俊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7-579,共13页
由于地下介质的吸收作用,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经历了能量衰减、波形畸变及频带变窄的过程,严重降低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对于叠前地震数据而言,地层吸收衰减效应会随着传播路径发生变化,进而扭曲地震数据的AVA反射曲线特征。为此,提出一... 由于地下介质的吸收作用,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经历了能量衰减、波形畸变及频带变窄的过程,严重降低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对于叠前地震数据而言,地层吸收衰减效应会随着传播路径发生变化,进而扭曲地震数据的AVA反射曲线特征。为此,提出一种针对叠前数据的衰减补偿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射线路径对于衰减补偿的影响,首先在水平层状介质假设下推导出衰减介质中的叠前道集正演公式;然后将衰减补偿简化为一个反问题,并通过L_(1)范数进行正则化约束;最后采用交替方向乘子算法(ADMM)求取最优解,进而实现叠前数据的衰减补偿。数值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对振幅和相位进行补偿,而且还能恢复叠前道集的AVA反射特征。通过与叠后补偿、常规叠前反Q滤波方法对比分析,所提方法的精度更高、稳定性及抗噪能力更强。同时,Q值敏感度分析实验说明所提方法对Q值模型不敏感,仅借助低频Q值模型也能保持较高的补偿精度。实际资料处理结果也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叠前道集的分辨率,有效还原数据的AVA反射特征,为高精度叠前地震反演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补偿 叠前数据 AVA分析 L1范数正则化 反演 分辨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