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80篇文章
< 1 2 1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4年测井新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召开
1
作者 张福明 谭宝海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I0002-I0002,共1页
为活跃测井学术气氛,促进国内大斜度井、水平井的随钻测井与地质导向研究和应用水平的提高,2014年10月14—17日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该校青岛校区举办了2014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测井新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外与随钻测... 为活跃测井学术气氛,促进国内大斜度井、水平井的随钻测井与地质导向研究和应用水平的提高,2014年10月14—17日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该校青岛校区举办了2014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测井新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外与随钻测井相关的岩石物理研究、测井方法研究、测井仪器研发及测井解释评价等领域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查明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大学(华东) 国际学术研讨会 随钻测井 新技术 中国 大斜度井 地质导向 岩石物理
下载PDF
油气地学学科师资结构现状分析及对策——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
2
作者 刘华 操应长 黄妍琴 《中国地质教育》 2016年第3期81-84,共4页
合理的师资结构是保持教师队伍稳定性与可持续性的关键。油气地学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具有行业特色的主干学科,在师资队伍职称、年龄、学缘、人才等特征统计分析以及横向对比的基础上,剖析了师资队伍结构的存在问题与不足,提出了优化... 合理的师资结构是保持教师队伍稳定性与可持续性的关键。油气地学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具有行业特色的主干学科,在师资队伍职称、年龄、学缘、人才等特征统计分析以及横向对比的基础上,剖析了师资队伍结构的存在问题与不足,提出了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的对策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特色 师资队伍 师资结构 优化措施
下载PDF
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提高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探索——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宋娟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9-91,共3页
高等教育新常态必将引起高校学生工作的转型发展,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学生管理体系势在必行。近年来,高校开始探索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和专职辅导员协同机制下的学生管理方式,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管... 高等教育新常态必将引起高校学生工作的转型发展,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学生管理体系势在必行。近年来,高校开始探索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和专职辅导员协同机制下的学生管理方式,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管理的重心在于引导,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实现自治,实现自主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动力 实践与探索 专业教师 兼职班主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2号构造带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来源
4
作者 刘华 魏鑫 +4 位作者 欧阳冠宇 刘景东 陈蕾 刘海青 孟祥雨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6,共11页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2号构造带具有多洼、多层系供烃的特征。为了揭示其复杂的油气来源,开展色谱-质谱等地化测试,分析原油地化特征,将原油分为3类,并确定每类原油的来源。结果表明:(1)Ⅰ类原油主要分布于西构造带沙三段储层中,原油中C27...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2号构造带具有多洼、多层系供烃的特征。为了揭示其复杂的油气来源,开展色谱-质谱等地化测试,分析原油地化特征,将原油分为3类,并确定每类原油的来源。结果表明:(1)Ⅰ类原油主要分布于西构造带沙三段储层中,原油中C27与C29规则甾烷相对含量接近,孕甾烷参数((孕甾烷+升孕甾烷)/规则甾烷)和甾烷异构化参数(C29甾烷20S/(20R+20S)、C29甾烷ββ/(αα+ββ))较高,具有水生生物和高等植物共同输入特征,原油成熟度高,来源于沙三段烃源岩;(2)Ⅱ类原油主要分布于西构造带东二段储层中,原油中C29规则甾烷含量具明显优势,孕甾烷参数和甾烷异构化参数均低,原油母质中高等植物具有明显优势,原油成熟度整体偏低,来源于沙一段—东三段烃源岩;(3)Ⅲ类原油主要分布于东构造带东三段和西构造带东一段和明化镇组储层中,原油中C29规则甾烷具有一定优势,孕甾烷参数较低,甾烷异构化参数较高,以高等植物输入为主,原油成熟度较高,为3套烃源岩的混合来源;(4)原油4-/1-MDBT和Ts/Tm指数具有沿断层向浅部层系减小的趋势,且原油甲基菲换算的镜质体反射率与下覆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一致,表明研究区原油具有原地供烃的特点。本研究成果为研究区的浅层精细勘探及深层勘探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南堡凹陷 2号构造带 原油类型 地化特征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源对比 原地供烃
下载PDF
CT扫描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查明 尹向烟 +2 位作者 姜林 高长海 丁修建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28-235,共8页
CT扫描技术具有三维成像、高分辨率、无样品破坏等优点,在研究微观结构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从而在石油勘探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总结了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研究中常规技术的优势与不足。结合CT扫描实验与近年来CT扫描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进... CT扫描技术具有三维成像、高分辨率、无样品破坏等优点,在研究微观结构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从而在石油勘探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总结了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研究中常规技术的优势与不足。结合CT扫描实验与近年来CT扫描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进展,归纳了CT扫描技术在石油领域研究的独特优势,主要表现在:从三维角度表征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裂缝分布、微观流体特征等;定量分析岩石物性参数;动态地监测微观流体驱替、岩石裂缝的延伸规律;检测化学成分和预测天然气产量等。最后在仪器、原理与应用方面讨论了CT扫描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石油勘探开发 微观 应用
下载PDF
大陆架科学钻探南黄海CSDP-2井的垂直地震剖面资料采集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志强 郭兴伟 +5 位作者 祁江豪 丘学林 张雪飞 谭云龙 黄聿晓 李文强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9-207,共9页
CSDP-2井位于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西部,是大陆架科学钻探项目在中部隆起上实施的第一口以探查印支构造面以下海相中-古生界地层属性为目标的科学钻探井,对了解中部隆起前新生代基岩地层赋存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获取井孔的高精度地层... CSDP-2井位于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西部,是大陆架科学钻探项目在中部隆起上实施的第一口以探查印支构造面以下海相中-古生界地层属性为目标的科学钻探井,对了解中部隆起前新生代基岩地层赋存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获取井孔的高精度地层速度及高信噪比地震波场特征,建立准确的地震层位与钻井地层的对应关系,对该井实施了垂直地震剖面(VSP)观测。针对观测井的地震地质条件和观测目标,采用了由4条1500in3的Bolt气枪组成的大容量气枪阵列作为地震激发震源,克服了海相地层顶界面强反射对地震波强烈阻滞的难题;通过三分量数字检波器等间距观测方法,记录传播到井中的地震波场信号。现场的初步处理结果表明,获得了高信噪比的地震波场信号,纵波和转换波信号清晰、特征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地震剖面 观测 大容量气枪震源 强反射界面 南黄海盆地
下载PDF
推动高校地球科学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被引量:2
7
作者 贾军涛 陈清华 +2 位作者 冀国盛 宋全友 谢开宁 《中国地质教育》 2017年第1期3-6,共4页
地球科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论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将地球科学的分支学科地理学等同于地球科学,过于强调地理学而忽视了地球科学其他分支学科的教学。大学地球科学相关专业学生人数少、非地球科学专... 地球科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论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将地球科学的分支学科地理学等同于地球科学,过于强调地理学而忽视了地球科学其他分支学科的教学。大学地球科学相关专业学生人数少、非地球科学专业很少开设地球科学课程,造成公众普遍缺乏地球科学知识、资源与环境意识淡薄。在高等教育中推动地球科学通识教育是对基础教育地球科学存在问题的补救措施,能有效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传播地球科学文化并培养公众的资源与环境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科学 高等教育 通识教育
下载PDF
把握行业发展方向,引领科技创新潮流——2012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评述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振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24-842,676+854,共19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是中国石油物探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期刊,被美国EI等权威检索机构收录。2012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共刊出论文175篇。本文从地震波场正演模拟研究、地震采集方法与技术、地震资料处理方法与技术、地震资料综合解...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是中国石油物探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期刊,被美国EI等权威检索机构收录。2012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共刊出论文175篇。本文从地震波场正演模拟研究、地震采集方法与技术、地震资料处理方法与技术、地震资料综合解释及应用、重磁电勘探方法与技术、测井技术及应用、地震地质研究及应用、综述及论坛等八个主要论题对其进行评述。认为该刊能够客观、全面地报道中国石油物探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以及新应用,展现业界最新进展和科技创新成果;刊载论文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反映了中国石油物探领域的科研水平和整体面貌。最后,笔者对该刊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期刊评述 科技创新 文献检索 方法技术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煤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储能技术 被引量:6
9
作者 汪集暘 孔彦龙 +8 位作者 段忠丰 张吉雄 罗昔联 黄永辉 罗娜宁 程远志 周楠 张伟尊 庞忠和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共11页
开发煤田地热不仅可以改善煤田开采的温度环境,还可以通过地热能的清洁利用变“害”为“利”,尤其是在目前“双碳”目标下利用煤田采空区储能大有前景。评估获得我国主要赋煤区地热资源热储量为1.12×10^(19) kJ,折合标煤3795.39亿t... 开发煤田地热不仅可以改善煤田开采的温度环境,还可以通过地热能的清洁利用变“害”为“利”,尤其是在目前“双碳”目标下利用煤田采空区储能大有前景。评估获得我国主要赋煤区地热资源热储量为1.12×10^(19) kJ,折合标煤3795.39亿t,可采热储量1.71×10^(18) kJ,折合标煤569.31亿t。其中,华北赋煤区的可采热储量约占74.7%,特别西区(晋陕蒙宁分区)拥有神东、晋北、晋东、晋中、陕北、黄陇(华亭)、宁东7大煤炭基地,资源最为丰富,占近48.7%。进一步指出“煤−热共采”是煤田区地热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包括充填埋管取热、采空区矿井水取热和深部煤矿含水层取热等。此外,提出将采空区以及排水后腾出来的空间作为“储层”加以利用是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并对回填(相变)材料储热、废弃煤田抽水蓄能和废弃煤田压缩空气蓄能做了详细评述。最后,对煤田热害防治技术进行了简要评述。总之,煤田规模化储能与热害防治和地热利用将成为煤田地热研究和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是实现煤矿绿色转型和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地热 双碳 储能 地热利用 资源评价
下载PDF
中国和俄罗斯地球物理测井高等教育对比与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邵才瑞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49-255,共7页
国家"一带一路"和"双一流"建设为中国俄罗斯高等教育合作带来新的契机,介绍俄罗斯相关高校地球物理测井专业学制、培养目标、学位授予、课程设置、实验和实践环境。分析中俄两国地球物理测井专业差异和特色,为中国... 国家"一带一路"和"双一流"建设为中国俄罗斯高等教育合作带来新的契机,介绍俄罗斯相关高校地球物理测井专业学制、培养目标、学位授予、课程设置、实验和实践环境。分析中俄两国地球物理测井专业差异和特色,为中国相关高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双方交流合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测井 高等教育 对比 交流合作 启示 中国 俄罗斯
下载PDF
关于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油气地球化学》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付启 金强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30期157-158,共2页
教学信息化是高校专业课教学的趋势,以《油气地球化学》课程为例,论述了实现专业课信息化教学的途径:首先要把握教学信息化的目的和要求,即拓展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空间和手段,锻炼学生融合各种相关知识的能力,以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 教学信息化是高校专业课教学的趋势,以《油气地球化学》课程为例,论述了实现专业课信息化教学的途径:首先要把握教学信息化的目的和要求,即拓展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空间和手段,锻炼学生融合各种相关知识的能力,以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然后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建成立体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高效掌握并学会应用专业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校教学 专业课程 《油气地球化学》
下载PDF
浅议地质学专业大学生地球化学创新思维培养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勇 《中国地质教育》 2013年第3期48-51,共4页
培养地质学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地球化学创新思维是地质学创新人才必备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应当受到重视。课堂引导创新、多种措施激励创新和实践中培养创新是地质学专业大学生地球化学创新思维培... 培养地质学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地球化学创新思维是地质学创新人才必备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应当受到重视。课堂引导创新、多种措施激励创新和实践中培养创新是地质学专业大学生地球化学创新思维培养的三个重要方面。多种手段的联合使用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地球化学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在各种实践中逐渐领悟和形成地球化学创新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地球化学 大学生 创新思维
下载PDF
“地球科学概论”双语教学开卷考试分析
13
作者 吕洪波 《中国地质教育》 2013年第2期126-128,144,共4页
笔者在"地球科学概论"双语教学中率先尝试开卷考试,经过5年的实践检验,效果良好。在介绍了考卷特征、考试规则、考试效果及反馈情况之后,笔者对这种考试方式进行了分析,可获得4点认识:一是考试本身也是一个极好的学习过程;二... 笔者在"地球科学概论"双语教学中率先尝试开卷考试,经过5年的实践检验,效果良好。在介绍了考卷特征、考试规则、考试效果及反馈情况之后,笔者对这种考试方式进行了分析,可获得4点认识:一是考试本身也是一个极好的学习过程;二是从根本上杜绝考试作弊;三是改变"考前背重点"的片面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课程内容;四是更客观地反映教与学的效果。这种考试方式鼓励学生考出水平,考出尊严,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值得在性质类似的课程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 开卷考试 地球科学概论
下载PDF
石油精神视域下“油田地质实习”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14
作者 王金友 张立强 +1 位作者 张世奇 任怀强 《中国地质教育》 2023年第4期83-86,共4页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油田地质实习”具有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独特优势。课程组从提高实习教师队伍思政教学能力、挖掘思政元素、创建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油田地质实习课程思政建设探索,旨在基于石油...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油田地质实习”具有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独特优势。课程组从提高实习教师队伍思政教学能力、挖掘思政元素、创建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油田地质实习课程思政建设探索,旨在基于石油精神,在实践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责任担当、专业自信、职业素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取得了良好的实践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地质实习 石油精神 课程思政
下载PDF
顺北地区碳酸盐岩断控缝洞体油气产能定量化估算技术
15
作者 刘军 黄超 +2 位作者 杨林 张永升 查明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47-756,共10页
走滑断裂带及其控制的缝洞体是顺北地区奥陶系新的勘探领域,探索断控缝洞体储层单井产量多属性量化预测技术,为顺北地区断裂带井位部署与井轨迹优选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断控缝洞体储层中,断裂是油气运移通道,其纵向延伸和宽度是断... 走滑断裂带及其控制的缝洞体是顺北地区奥陶系新的勘探领域,探索断控缝洞体储层单井产量多属性量化预测技术,为顺北地区断裂带井位部署与井轨迹优选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断控缝洞体储层中,断裂是油气运移通道,其纵向延伸和宽度是断裂的通源性,主干断裂与次级断裂平面交汇结构表征断裂的汇聚性,通源性和汇聚性表征成藏断裂特征。断控缝洞体中缝洞是储集空间的主体,断控缝洞体储层规模和断裂裂缝分布密度表征缝洞特征。断控缝洞体储层的单井产量既与断裂特征有关,更与缝洞特征有关。因此,量化的断裂特征和缝洞特征是单井产量量化预测的基础。地震数据及其多种属性的断层精细解释,量化后得到断裂特征值。结构张量属性圈定断控缝洞体储层范围,异常体振幅属性表征缝洞的分布及其体量,最大似然概率属性表征断裂裂缝分布密度,3种属性融合得到缝洞特征值。最后将量化的断裂特征值和缝洞特征值融合为断控缝洞体特征值,与实测钻井的年产液量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年产液量与断控缝洞体特征值的统计关系式,实现断控缝洞体储层单井产量的量化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控缝洞体储层 断裂特征 缝洞特征 断控缝洞体特征 单井产量量化预测 异常体分解 结构张量 最大似然概率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来华留学研究生专业课教学探索——以“高等石油地质学”课程为例
16
作者 刘华 蒋有录 +1 位作者 刘可禹 曲江秀 《中国地质教育》 2023年第2期112-115,共4页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高水平留学生的吸引和培养成为一所高校国际化水平的重要体现,如何提升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建设的重要内容。“高等石油地质学”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国家一流建设学科招收来华留学...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高水平留学生的吸引和培养成为一所高校国际化水平的重要体现,如何提升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建设的重要内容。“高等石油地质学”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国家一流建设学科招收来华留学研究生的专业学位课。针对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课程团队进行了思考与探索,通过组建国际化视野的教学团队、完善教学内容体系、丰富教学方式、加强合作与协同等策略,提高来华留学生全英文授课的水平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留学研究生 高等石油地质学
下载PDF
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原因分析及有效应对措施探索
17
作者 国景星 《中国地质教育》 2023年第4期40-44,共5页
近些年来,大学生中学习动力不足现象较为普遍。本文从关注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表现入手,具体分析学习动力不足的自身及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从明确学习目标、制定科学发展规划着手,努力探索出营造良好育人氛围、搭建多元化教学资... 近些年来,大学生中学习动力不足现象较为普遍。本文从关注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表现入手,具体分析学习动力不足的自身及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从明确学习目标、制定科学发展规划着手,努力探索出营造良好育人氛围、搭建多元化教学资源平台、创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及考核模式等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并保持其持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动力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考核模式
下载PDF
南黄海地区二叠系孤峰组硅质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上升流成因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飘 陈建文 +4 位作者 张银国 龚建明 蓝天宇 薛路 可行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8-158,共21页
前人对南黄海地区中二叠统孤峰组层状硅质岩的生烃潜力和成因研究较少,本文利用下扬子-南黄海地区的5口钻井资料,对二叠系孤峰组硅质烃源岩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并通过与现代秘鲁上升流区的沉积物进行元素含量对比,分析了... 前人对南黄海地区中二叠统孤峰组层状硅质岩的生烃潜力和成因研究较少,本文利用下扬子-南黄海地区的5口钻井资料,对二叠系孤峰组硅质烃源岩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并通过与现代秘鲁上升流区的沉积物进行元素含量对比,分析了南黄海地区孤峰组硅质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和成因机制。结果显示,下扬子-南黄海地区孤峰组具有硅质岩和硅质泥岩不等厚互层的特征,是一套呈SWW-NEE向展布的过成熟偏腐殖型优质烃源岩。在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南黄海地区孤峰组硅质烃源岩和秘鲁上升洋流沉积物均表现出还原性敏感元素和生产力敏感元素相对富集,K、 Ti、 Mn相对亏损,具有Co×Mn<0.4、Cd/Mo>0.1的特征,显示为大陆边缘的上升流成因。研究显示,南黄海地区孤峰组硅质烃源岩的有机质富集主要受高生产力控制,形成于中等滞留的缺氧-硫化环境。与硅质泥岩相比,孤峰组硅质岩的陆源碎屑输入和Co×Mn值较低,Zr/Rb值较高,这意味着硅质岩沉积时期的上升流活动强度大于硅质泥岩。此外,部分探井中的孤峰组硅质泥岩相对于硅质岩具有较高的化学蚀变指数,说明古气候变暖是造成上升流活动减弱和硅质沉积含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上升流 地球化学特征 南黄海地区 孤峰组
下载PDF
地质学基础实验“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评《地球科学概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长江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71-72,共2页
地质学基础,即地球科学概论,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包括地球的起源、物质组成、地球的形态、历史以及各种地质作用,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也是学生了解地球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最大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地质学基础实践性主要表现在:... 地质学基础,即地球科学概论,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包括地球的起源、物质组成、地球的形态、历史以及各种地质作用,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也是学生了解地球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最大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地质学基础实践性主要表现在: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中所见到的各种地质现象,鉴别各种矿物组成及岩石特征等。因此,在该门课中,实验课占到了总学时的近三分之一,实验课是考察学生对课堂内容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维习惯和创新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因此,实验课的开设和教学方式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科学概论》 地质学基础 实践 教学模式 基础实验 开放式 物质组成 专业基础课
下载PDF
基于多方位相干属性的断裂预测技术
20
作者 王楷 印兴耀 +1 位作者 马正乾 李坤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828-3839,共12页
地震相干属性是地震解释中识别大中尺度构造和地层异常的关键技术,目前常规属性技术基于叠后三维数据进行.宽方位地震采集和解释技术的发展为提高地下构造的地震识别精度提供了新思路,但如何利用丰富的宽方位地震数据开展地震几何属性... 地震相干属性是地震解释中识别大中尺度构造和地层异常的关键技术,目前常规属性技术基于叠后三维数据进行.宽方位地震采集和解释技术的发展为提高地下构造的地震识别精度提供了新思路,但如何利用丰富的宽方位地震数据开展地震几何属性研究仍具有挑战.因此,本文充分利用地质不连续面造成的地震异常在不同观测方位上的差异,以及垂直断裂构造走向的部分方位叠加数据对识别断裂有更好的效果,发展了一种基于方位地震数据提取多方位相干属性的方法.首先,在不同方位地震数据的三维分析窗中对地震道插值,沿不同方向构造方位分析窗,其次,在计算方位相干时,对方位分析窗内不同位置的地震道使用反距离加权算法计算权重,最后通过主成分分析技术实现多方位信息融合,并将归一化后的结果定义为最终多方位相干.实际应用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与常规方法相比,本文所提方法包含了地质构造不同方位的特征,在所有方向上突出了地质边缘,同时提供了局部和整体的不连续性,并且有效地提高了相干图像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预测 相干属性 多方位数据 插值 反距离加权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