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2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新能源接入的电能路由器模式切换协调控制策略
1
作者 马文忠 邰宇阳 +3 位作者 王玉生 焦丽鑫 金琼婷 张景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52-61,共10页
电能路由器(electrical energy router,EER)可实现新能源、储能及多种电能负载的灵活接入,协调控制和运行模式切换是其运行控制的重点。为实现EER运行模式的平稳过渡,降低EER运行模式切换时母线稳压单元控制模式改变导致的切换冲击,首... 电能路由器(electrical energy router,EER)可实现新能源、储能及多种电能负载的灵活接入,协调控制和运行模式切换是其运行控制的重点。为实现EER运行模式的平稳过渡,降低EER运行模式切换时母线稳压单元控制模式改变导致的切换冲击,首先分析并网和孤岛两种运行模式切换时的电压扰动机理,研究系统内功率突变以及母线稳压单元控制器的调节过程对系统的影响。然后设计EER模式切换时序,提出一种基于移相比保持器、电流保持器的控制器输出量提前补偿的模式切换协调控制策略,能够实现端口功率的实时平衡,降低模式切换暂态过程中的电压扰动,提升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EER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路由器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功率平衡 模式切换 协调控制
下载PDF
基于区间理论的油田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规划
2
作者 王艳松 罗双禹 +2 位作者 苗人杰 倪承波 衣京波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9,共9页
针对油田的能源结构和用能负荷的特征,构建了油田综合能源系统架构;考虑可再生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和油田多元负荷用能的随机性,建立了光伏、光热出力的区间模型,热负荷区间模型和基于价格型响应的电负荷区间模型;通过分析设备投资成本... 针对油田的能源结构和用能负荷的特征,构建了油田综合能源系统架构;考虑可再生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和油田多元负荷用能的随机性,建立了光伏、光热出力的区间模型,热负荷区间模型和基于价格型响应的电负荷区间模型;通过分析设备投资成本的时间价值和区域碳中和途径,建立一种计及源荷不确定性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模型,并结合仿射算法和区间序关系,将不确定性优化问题转化为确定性的多目标优化问题进行求解。算例分析表明,油田综合能源系统架构符合油田能源禀赋和负荷实际耦合情况,设备配置方案投资回收年限短,不确定性权重系数越高,投资越大,年净收益区间越大,结果验证了规划方法的有效性。与传统鲁棒凸规划优化方法相比,所提方法为决策者提供了满足区间约束的解集,避免了规划方案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仿射算法 不确定性 优化规划 多目标区间优化模型
下载PDF
微流控创新实验设计与仿真实践
3
作者 李强 朱浩玮 +2 位作者 卢少波 雷毛 刘兆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9-164,共6页
目前微流控技术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在生物检测和化学分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了一套微流控实验研究与分析系统,该系统基于开源流体力学软件OpenFOAM对实验结果进行机理分析。通过两相流控制实验演示和仿真实践,有效拓展了... 目前微流控技术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在生物检测和化学分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了一套微流控实验研究与分析系统,该系统基于开源流体力学软件OpenFOAM对实验结果进行机理分析。通过两相流控制实验演示和仿真实践,有效拓展了传统实验教学场景,丰富了实验教学形式。分析了液滴破碎与4种离散相流型转变的机理,探讨了液滴的数字化控制规律,有效降低了液滴形成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技术 可视化实验 OPENFOAM 教学实践
下载PDF
计及电制氢和碳捕集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动态规划
4
作者 王艳松 王毓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50,共9页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综合能源系统提出了低碳高效的新要求。针对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源-网-荷-储联合规划问题,基于Bellman最优理论将系统净收益最大化的规划模型进行分解,建立“风光储协同-多能互联耦合-能源消纳制氢-最优碳捕集”...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综合能源系统提出了低碳高效的新要求。针对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源-网-荷-储联合规划问题,基于Bellman最优理论将系统净收益最大化的规划模型进行分解,建立“风光储协同-多能互联耦合-能源消纳制氢-最优碳捕集”的多阶段动态规划模型并求解设备的最佳配置方案。结果表明,该模型在经济性和环保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电制氢收益可观并促进电能就地消纳,碳捕集降低了系统碳排放并具有售卖CO_(2)气体和碳配额的双重收益,同时在动态规划过程中达到了最佳的电制氢配置和最优的碳捕集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低碳 动态规划 电制氢 碳捕集
下载PDF
罗茨真空泵新型偏心渐开线型不对称转子的构建与性能研究
5
作者 张轩宇 刘俊材 +1 位作者 王君 杨舒然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6,共9页
罗茨转子作为罗茨真空泵的重要组成部件,对罗茨真空泵性能影响极大。为了解决传统渐开线型转子在渐开线与圆弧连接处存在不光滑连接点,导致泄漏加剧,运行效率下降的问题,文章采用偏心渐开线与齿顶、齿根圆弧平滑相连,提出了一种偏心渐... 罗茨转子作为罗茨真空泵的重要组成部件,对罗茨真空泵性能影响极大。为了解决传统渐开线型转子在渐开线与圆弧连接处存在不光滑连接点,导致泄漏加剧,运行效率下降的问题,文章采用偏心渐开线与齿顶、齿根圆弧平滑相连,提出了一种偏心渐开线型不对称转子。建立了偏心渐开线型不对称转子的几何模型,分析了转子的几何参数对面积利用率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圆心角增大及节圆半径减小,所提出的偏心渐开线型不对称转子的面积利用率提高;与传统渐开线型转子相比,所提出的偏心渐开线型不对称转子每转排量提升了17.2%,出口流量脉动降低9.8%,出口压力脉动降低7.9%。研究内容对罗茨真空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茨转子 偏心渐开线 面积利用系数 压力脉动 流量脉动
原文传递
新能源网络化共享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
6
作者 王丽飞 赵东亚 +1 位作者 仉志华 吴明铂 《科技与创新》 2022年第20期62-64,共3页
实验教学是培养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网络化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介绍了中国石油大学新能源实验中心网络化共享实验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建设,详细阐述了平台的建设思路、整体架构、建... 实验教学是培养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网络化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介绍了中国石油大学新能源实验中心网络化共享实验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建设,详细阐述了平台的建设思路、整体架构、建设内容以及作用。实践证明,实验教学网络化共享平台的建立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验教学效果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网络化 共享 实验教学
下载PDF
新型相变蓄热式电加热装置蓄热性能优化研究
7
作者 郑炜博 孙东 +5 位作者 李云飞 李炜 王晓东 马立辉 董伟佳 王新伟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56-364,共9页
目前降低原油黏度的加热方法主要是电加热,而全天电加热的方式存在高能耗和高成本的问题。为满足环保和工业生产的需要,将原油降黏加热法与谷电、相变材料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相变蓄热电加热装置,并对装置的相变蓄热放热性能进行数... 目前降低原油黏度的加热方法主要是电加热,而全天电加热的方式存在高能耗和高成本的问题。为满足环保和工业生产的需要,将原油降黏加热法与谷电、相变材料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相变蓄热电加热装置,并对装置的相变蓄热放热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不同进口流量和泡沫金属孔隙率对放热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工质进口流量的增加,出口温度不断降低。并且,当出口温升为10℃时,装置进口流量可满足1.413~2.120 m 3/h的流量范围。同时,泡沫镍的加入使相变材料内部温度更加均匀,而且相变材料内部温度随泡沫金属的孔隙率的降低而降低。采用增加电加热棒的数量和降低单个电加热棒的功率的方法,对装置进行结构优化,使得局部高温现象明显改善。利用该装置既能保持较高的换热效率,又能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降黏 相变蓄热 电加热 谷电 结构优化
下载PDF
新能源经柔直送出系统新型孤岛鲁棒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梓霖 康忠健 +4 位作者 赵兵 王姗姗 王铁柱 尹睿 张安琪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新能源经柔直孤岛送出系统易受到新能源出力波动和交直流故障的干扰,传统孤岛控制下系统受扰后稳定运行点发生偏移,影响送端换流站交流电压的稳定性,严重时甚至导致系统崩溃。为此,提出一种新型孤岛鲁棒控制:首先建立送端换流站的二阶... 新能源经柔直孤岛送出系统易受到新能源出力波动和交直流故障的干扰,传统孤岛控制下系统受扰后稳定运行点发生偏移,影响送端换流站交流电压的稳定性,严重时甚至导致系统崩溃。为此,提出一种新型孤岛鲁棒控制:首先建立送端换流站的二阶数学模型,设计三阶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inear extended state observer,LESO)对系统的扰动进行实时估计并前馈补偿,利用PI控制器实现并网电压的稳定控制。其次,针对所提控制系统进行收敛性及稳定性分析。最后设计故障电流抑制环节,降低故障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过流风险。新型孤岛控制采用前馈加反馈的复合控制策略,在提高鲁棒性的同时简化控制器结构。在PSCAD/EMTDC中搭建新能源孤岛送出的四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新型孤岛控制在新能源出力变化和系统交直流扰动下具有更优越的暂态响应和恢复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直换流站 孤岛控制 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 稳定性分析 鲁棒性
原文传递
基于多元非线性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运行预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博文 张丽玮 冯洪庆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7-144,共8页
将多能流不稳定能耗系统定性为多元非线性问题,通过短期负荷预测可提高非线性能源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输出能源的质量。神经网络设计过程提出对7种能耗关联因素进行数据挖掘,设计时域滚动数据预测方案,神经网络误差仅为0.00143。优化后... 将多能流不稳定能耗系统定性为多元非线性问题,通过短期负荷预测可提高非线性能源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输出能源的质量。神经网络设计过程提出对7种能耗关联因素进行数据挖掘,设计时域滚动数据预测方案,神经网络误差仅为0.00143。优化后的神经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训练过程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作回归分析,R=0.99876,回归效果显著,数据可信。研究成果应用于建筑负荷运行策略,通过生物质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观察数据与预测数据作回归分析,R=0.999723,回归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利用 神经网络 负荷预测 分布式能源 多目标优化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云物元模型的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案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硕 王艳松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5-176,共12页
应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对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的规划方案进行评价,可为其合理建设与运行提供重要保障。首先分析了双碳目标下工业园区IES的能源架构及运行模式,将其多能互补的特征与碳减排、碳交易机制有机融合... 应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对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的规划方案进行评价,可为其合理建设与运行提供重要保障。首先分析了双碳目标下工业园区IES的能源架构及运行模式,将其多能互补的特征与碳减排、碳交易机制有机融合,构建了涵盖经济、技术和环境三大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针对IES运行的不确定性问题,以云物元模型建立综合评价的基础框架并对该模型实际应用的不足进行了两点改进:一方面考虑评价者对模糊性的可接受程度对云熵参数计算方法进行优化;另一方面基于最小鉴别信息原理将决策实验室(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法与CRITIC法结合,解决了单一赋权方法导致的偏向性问题,得到更为合理的组合权重。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评价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物元评价的长板或短板效应以及系统运行不确定性带来的评价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云物元模型 云熵优化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双螺杆真空泵新型椭圆弧修正正弦螺旋线螺杆转子设计与模拟
11
作者 李腾 赵玺皓 +2 位作者 王君 魏蜀红 陈昶润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41-847,共7页
螺杆转子的几何性能直接决定双螺杆真空泵的工作性能。针对现有的螺杆转子存在空间接触线长,泄漏三角形面积大的问题,建立正弦螺旋线和椭圆弧及其共轭曲线的啮合模型,设计了一种新型正弦螺旋线-椭圆弧转子,并推导了其型线方程;通过对螺... 螺杆转子的几何性能直接决定双螺杆真空泵的工作性能。针对现有的螺杆转子存在空间接触线长,泄漏三角形面积大的问题,建立正弦螺旋线和椭圆弧及其共轭曲线的啮合模型,设计了一种新型正弦螺旋线-椭圆弧转子,并推导了其型线方程;通过对螺杆转子几何特性的分析和工作过程的数值模拟,比较了传统螺杆转子和新型转子的不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型转子接触线长度缩短了2.54%,泄漏三角形面积减小了27.77%,且齿顶泄漏深度明显小于现有转子,具有更好的密封性能,显著提高了双螺杆真空泵的工作性能,对于改善双螺杆真空泵泄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杆真空泵 截面型线 正弦螺旋线 泄漏三角形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耦合超声场的气液流动特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强 张钧 +3 位作者 卢少波 高晓 李子腾 王振波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8,共9页
功率超声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技术,越来越受到石油行业的重视。结合稠油超声降黏机制,从气泡瞬态演化规律和溃灭特性出发,对超声作用下空化气泡和空化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模拟结果表明,增加超声频率和减小气泡之间的距离会导致... 功率超声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技术,越来越受到石油行业的重视。结合稠油超声降黏机制,从气泡瞬态演化规律和溃灭特性出发,对超声作用下空化气泡和空化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模拟结果表明,增加超声频率和减小气泡之间的距离会导致单个空化气泡最大半径的减小,气泡个数的增加会使气泡生长至破裂过程的速度减小,延长超声作用时间和增大超声频率可增加超声场中最大空化压力。实验表明,空化气泡不断在超声场中振荡并互相聚并,且随着超声作用时间的延长,该过程更加剧烈。研究内容为稠油超声降黏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气泡动力学 数值模拟 高速摄影技术
下载PDF
风电接入远海油气平台的规划方法
13
作者 孟庆伟 赵睿 +1 位作者 钟振芳 王艳松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4,共7页
海上风电直供远海油气平台可降低发电成本和碳排放,但传统规划方法不适用于远海油气平台的负荷特性。在考虑海上油田电力系统燃气透平机组与负荷特性的基础上,建立计及风-燃-荷功率动态匹配特性的扩展概率潮流模型,提出适用于远海油气... 海上风电直供远海油气平台可降低发电成本和碳排放,但传统规划方法不适用于远海油气平台的负荷特性。在考虑海上油田电力系统燃气透平机组与负荷特性的基础上,建立计及风-燃-荷功率动态匹配特性的扩展概率潮流模型,提出适用于远海油气平台的风机规划方法。采用所提潮流计算方法,在满足远海油田电力系统的电压、线路载流量等约束条件下,以年发电成本与年碳排放量的综合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规划模型,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我国某远海油田电力系统为例,提出针对远海油田电力系统特点的风电接入方案,算例结果表明,所提规划方法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海油气平台 海上风电 海上油田燃-荷特性 粒子群优化 概率潮流
下载PDF
基于零序特征参量差异的谐振接地系统熄弧时刻判别方法
14
作者 张帆 薛永端 +2 位作者 仉志华 乔东伟 徐丙垠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3-351,共9页
在谐振接地系统中,熄弧时刻的准确判别对于接地故障的选线、消弧效果评估以及熄弧后暂态信息提取和利用具有指导意义。该文针对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了故障点工频电流熄弧前后的故障电气特征,并利用母线零序电压和消弧线圈电流... 在谐振接地系统中,熄弧时刻的准确判别对于接地故障的选线、消弧效果评估以及熄弧后暂态信息提取和利用具有指导意义。该文针对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了故障点工频电流熄弧前后的故障电气特征,并利用母线零序电压和消弧线圈电流,通过求取其信号的一阶导数及其平方信号的二阶导数,构造两种特征参量。研究发现该特征参量在熄弧前为常数,熄弧后发生明显变化,据此可形成相应的熄弧时刻判别的基本判据。考虑到系统实际运行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形成熄弧时刻判别的附加判据,从而最终提出基于零序特征参量差异的谐振接地系统熄弧时刻判别方法。通过Mat Lab/Simulink仿真和现场实测,验证了该熄弧时刻判别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接地系统 接地故障 特征参量 熄弧时刻
原文传递
一种可实现双向故障闭锁的双极Y型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换器
15
作者 马文忠 王晓康 +4 位作者 王玉生 郭江浩 焦丽鑫 金琼婷 张景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22-2132,I0095,I0096-I0100,共17页
直流电网互联通常采用隔离型高压大功率直流变换器,但其存在体积大、成本高及传输效率较低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双极Y型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其避免使用中间变压器,实现直流功率双向传输,并且可以有效闭锁双向直流故障。首先分析了... 直流电网互联通常采用隔离型高压大功率直流变换器,但其存在体积大、成本高及传输效率较低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双极Y型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其避免使用中间变压器,实现直流功率双向传输,并且可以有效闭锁双向直流故障。首先分析了变换器拓扑结构及故障闭锁工作原理,并根据桥臂内电势等效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基于变换器臂间、相间能量平衡约束,在闭环控制的基础上引入桥臂电流补偿控制,提升变换器暂态性能。最后,在Matlab/Simulink搭建了采用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modularmultilevelDC/DCconverter,DC-MMC)的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通过对端口电流、桥臂电流及桥臂电容电压等动态指标的分析,验证了所提DC-MMC双向功率传输控制及双向故障闭锁能力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 直流电网 桥臂能量平衡 双向直流功率传输 双向直流故障闭锁
原文传递
基于CFD-DEM算法的气力输送气固两相流特性分析
16
作者 禹言芳 石博文 +2 位作者 孟辉波 丁鹏程 姚云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3-1144,共12页
超轻粉体颗粒由于质量较小,在运输过程中易受气流扰动而飘散,物料的管道气力输送过程不稳定,易发生堵塞。为了研究超轻粉体颗粒在旋流气力输送中气固两相流流动特性,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单元法(CFD-DEM),对Komax型静态混合器内气固... 超轻粉体颗粒由于质量较小,在运输过程中易受气流扰动而飘散,物料的管道气力输送过程不稳定,易发生堵塞。为了研究超轻粉体颗粒在旋流气力输送中气固两相流流动特性,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单元法(CFD-DEM),对Komax型静态混合器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发现,带有Komax型元件的水平管道可以改变颗粒的流动情况,改善了水平管道内颗粒堆积和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分别从颗粒相和流体相的流动状态分析得到元件长径比Ar=3时为最优几何结构;通过正交实验极差分析得到影响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因素顺序:输送气速>颗粒质量流量>颗粒粒径。当元件Ar=3时,颗粒-颗粒和颗粒-管壁的碰撞次数与碰撞强度呈现负相关,结合出口颗粒流分散状态,优选输送气速为3~4m/s;主要考虑输送气速对管内压降的影响,提出了带有Komax型元件的水平管道气力运输过程中压降与输送气速和轴向位置的经验拟合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混合器 多相流 稀相旋流气力输送 颗粒流 CFD-DEM耦合法 流动特性
下载PDF
考虑SOC的混合储能功率分配与自适应虚拟惯性控制
17
作者 马文忠 王立博 +3 位作者 王玉生 万蓉蓉 王昕睿 王嘉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93,共11页
电力电子化的直流配电网存在低惯性问题,不利于系统稳定运行。混合储能设备可向电网提供虚拟惯性,但不同类型的储能之间存在功率协调问题,并且储能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对虚拟惯性的调节也有约束作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 电力电子化的直流配电网存在低惯性问题,不利于系统稳定运行。混合储能设备可向电网提供虚拟惯性,但不同类型的储能之间存在功率协调问题,并且储能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对虚拟惯性的调节也有约束作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时间常数的分频控制策略,时间常数根据混合储能系统(hybridenergy storage system, HESS)的SOC而动态调整以改变功率分配。首先,通过分析储能SOC与虚拟惯性的关系,并考虑储能充放电极限问题,研究兼顾SOC、电压变化率以及电压幅值的自适应虚拟惯性控制策略,提高系统惯性。然后,建立控制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分析虚拟惯性系数对系统的影响。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直流配电网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能合理分配HESS功率,提高超级电容器利用率,改善直流电压与功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混合储能 功率分配 荷电状态 虚拟惯性
下载PDF
非牛顿流体在叶片式静态混合器中的传热强化特性
18
作者 禹言芳 丁鹏程 +2 位作者 孟辉波 石博文 姚云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5-1156,共12页
非牛顿流体在化学、食品和材料等领域具有关键作用,但高表观黏度使其通常具有低传热特性。叶片式静态混合器作为一种高效的传热强化设备,在化工过程强化中具有鲜明的技术特色。本文针对非牛顿流体在Kenics静态混合器(KSM)和Lightnin静... 非牛顿流体在化学、食品和材料等领域具有关键作用,但高表观黏度使其通常具有低传热特性。叶片式静态混合器作为一种高效的传热强化设备,在化工过程强化中具有鲜明的技术特色。本文针对非牛顿流体在Kenics静态混合器(KSM)和Lightnin静态混合器(LSM)内的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重点分析了体积流量、元件长径比及流体浓度等参数对羧甲基纤维素(CMC)幂律流体的流动及传热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随着CMC溶液的体积流量增大,管道内的换热系数和压降均增大。静态混合元件的插入使得换热系数和压降显著提高且Lightnin元件产生的影响更明显。元件长径比和CMC溶液浓度影响流体在管道内的流动和换热。随着长径比的减小,传热性能得到提高,但其增大的阻力系数影响占据主导地位,综合换热性能系数(PEC)降低。溶液浓度的增大使得管道换热能力逐步削弱,并对管道内压降的提升有显著影响,综合换热性能降低。总结得出,在体积流量为4.5×10^(-4)m^(3)/s,质量分数为0.374%、长径比为3.0时,KSM的PEC最大为2.1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牛顿流体 静态混合器 传热 综合换热性能系数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地热能全流发电用两相单螺杆膨胀机理论膨胀过程热力特性研究
19
作者 聂涛 周宏洋 +1 位作者 邵华 王增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0-199,共10页
针对地热能发电技术存在的系统效率与热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对全流循环发电系统中替代传统汽轮机使用的单螺杆膨胀机进行了热力特性分析。基于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与湿蒸汽维里状态方程,建立了考虑液体闪蒸与气液平衡的单螺杆膨胀... 针对地热能发电技术存在的系统效率与热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对全流循环发电系统中替代传统汽轮机使用的单螺杆膨胀机进行了热力特性分析。基于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与湿蒸汽维里状态方程,建立了考虑液体闪蒸与气液平衡的单螺杆膨胀机理论全流膨胀过程的热力学模型,探索了进气温度与干度对气液两相工质状态及膨胀机热力特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当进气温度由140℃升高至170℃时,湿蒸汽工质的质量、压力和温度均得到提升,单螺杆膨胀机的输出功率也由210 kW提升至约260 kW,等熵效率在进气温度为160℃时取得77%的最佳值;进气干度的提高会减少进入工作腔湿蒸汽工质质量,进而导致膨胀结束后介质压力与温度的降低,但显著促进了膨胀机的性能参数包括输出功率和等熵效率的提高,当进气干度为0.3时,单螺杆膨胀机的输出功率超过了500 kW,等熵效率也可达76.5%。上述研究结果对应用于地热能全流发电的两相单螺杆膨胀机的热力特性分析与改善以及全流发电技术的优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能 两相湿蒸气 单螺杆膨胀机 热力特性
下载PDF
基于端部绕组模块的定子励磁无刷电机冷却方法
20
作者 花为 张志恒 +2 位作者 朱新凯 王玉彬 李祥林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0-250,共11页
为了提升定子励磁无刷电机的冷却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端部绕组模块的定子励磁无刷电机冷却方法.在电机端部绕组和定子铁芯叠片端部的间隙中插入端部绕组冷却(EWC)模块,以减小定子绕组热点区域和冷却介质之间的间隙,从而提高端部绕组的... 为了提升定子励磁无刷电机的冷却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端部绕组模块的定子励磁无刷电机冷却方法.在电机端部绕组和定子铁芯叠片端部的间隙中插入端部绕组冷却(EWC)模块,以减小定子绕组热点区域和冷却介质之间的间隙,从而提高端部绕组的冷却能力.对非重叠式集中绕组长度计算模型进行改进,评估采用EWC模块前后电机定子电枢绕组长度的变化,分析EWC模块的电导率对电机定子损耗的影响.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型,对比EWC模块在不同铜耗和励磁源损耗密度下的冷却性能.结果表明,采用EWC模块可以使端部绕组的稳态温升降低约50%,热态时的绕组电阻降低7.51%,从而改善了定子的冷却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子励磁无刷电机 端部绕组 冷却设计 热态电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