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火力发电深度调峰的高渗透率新能源电力系统优化调度
1
作者 刘科 张利孟 +3 位作者 孟令彤 刘恩生 王太 宋文浩 《山东电力技术》 2025年第1期62-71,共10页
为解决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所带来的弃风弃光问题,针对高渗透率新能源电力系统,提出一种考虑火力发电深度调峰与新能源消纳的优化调度模型。该模型优化目标是系统调度总成本最小,包括火力发电机组运行成本、深度调峰补偿、风光储运行... 为解决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所带来的弃风弃光问题,针对高渗透率新能源电力系统,提出一种考虑火力发电深度调峰与新能源消纳的优化调度模型。该模型优化目标是系统调度总成本最小,包括火力发电机组运行成本、深度调峰补偿、风光储运行成本以及弃风弃光惩罚成本。通过调用CPLEX求解器对5台火力发电机组、1个风电场、1个光伏电站和1个储能电站组成的电力系统进行优化调度求解,并针对储能调峰与火力发电深度调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会导致明显的弃风弃光问题,但接入储能电站,可以降低弃风弃光率,降低系统综合运行成本;仅靠储能调峰容易增加储能电站的建设费用,而加入火力发电深度调峰可降低储能配置容量,有效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且调峰深度越大,弃风弃光率越小,系统综合运行成本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风弃光 优化调度 储能电站 深度调峰
下载PDF
新型噻吩基共价三嗪骨架材料的制备及其高效光解水产氢性能
2
作者 徐睿钦 张建超 +8 位作者 何曼曼 潘柏臻 刘连伟 张广权 孙锐 章宇翾 柯思源 孔德斌 王林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2-392,共11页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利用太阳能进行高效光解水制氢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策略。共价三嗪骨架材料(CTFs)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传统高温离子热合成CTFs所需反应条件苛刻,使得材料失去光响应性,...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利用太阳能进行高效光解水制氢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策略。共价三嗪骨架材料(CTFs)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传统高温离子热合成CTFs所需反应条件苛刻,使得材料失去光响应性,并且设计合成具有高光催化性能的CTFs材料仍极具挑战。对此本工作采用脒基缩聚法在温和条件下合成新型CTFs,通过单体的可控设计从分子水平引入噻吩基团构建D-A结实现光催化产氢性能的提升。本研究构筑了三种CTFs(CTF-PP、CTF-PTP以及CTF-TPT),电子供体能力更强的D-A型CTF-TPT光催化产氢活性高达15650μmol/(g·h),而不含电子供体基团的CTF-PP光催化产氢活性只有6172μmol/(g·h)。此外,通过电化学分析与模拟计算得出噻吩基团和三嗪基团可分别作为有效的电子供体单元和受体单元,通过引入D-A结可以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调控CTFs带隙位置并促进电荷分离和传输,进而提高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产氢 共价有机框架 D-A结 分子设计
下载PDF
新型无困油齿轮泵齿轮副型线优化与工作过程模拟
3
作者 刘俊材 张轩宇 +3 位作者 王君 张健康 许超 黎义斌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49-54,共6页
齿轮泵齿轮副的型线对齿轮泵性能影响极大。传统的渐开线型齿轮泵齿轮存在困油现象,产生局部高压,对其运行产生极大的危害。通过型线设计,来解决齿轮泵困油现象。基于曲线啮合理论,采用圆弧和高次曲线,构建一种新型双圆弧-高次曲线齿轮... 齿轮泵齿轮副的型线对齿轮泵性能影响极大。传统的渐开线型齿轮泵齿轮存在困油现象,产生局部高压,对其运行产生极大的危害。通过型线设计,来解决齿轮泵困油现象。基于曲线啮合理论,采用圆弧和高次曲线,构建一种新型双圆弧-高次曲线齿轮副,消除了齿轮泵的困油现象。进而,建立其几何模型并推导出型线方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新型无困油齿轮泵的流场变化规律,并与现有齿轮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型齿轮泵消除了困油现象,型线组成简单,便于优化设计;此外,新型齿轮泵的工作性能更佳,流场更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双圆弧-高次曲线齿轮副 困油现象 型线优化 流场模拟
下载PDF
燃料电池供氢系统减压阀研究进展
4
作者 韩兴海 孙治谦 +2 位作者 徐晓刚 王振波 谢正泽 《化工机械》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减压阀作为车载供氢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将储氢气瓶中的高压氢气减压至燃料电池反应堆的正常工作压力,减压阀的性能优劣关系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正常运转。在明确了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组成和减压阀功能的基础上,介绍了几种集... 减压阀作为车载供氢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将储氢气瓶中的高压氢气减压至燃料电池反应堆的正常工作压力,减压阀的性能优劣关系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正常运转。在明确了燃料电池供氢系统组成和减压阀功能的基础上,介绍了几种集成化的减压阀,并综述了减压阀的数值模拟、材料、相关标准和性能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供氢系统 集成化减压阀 数值模拟 检测装置
下载PDF
原油生产过程的碳管控综述
5
作者 韩卓 吴玮泽 +1 位作者 李守钦 赵东亚 《山东化工》 2025年第5期173-177,180,共6页
气候变暖是各国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人类生产和发展的威胁之一。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原油的生产是人类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过程,但也伴随着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本文聚... 气候变暖是各国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人类生产和发展的威胁之一。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原油的生产是人类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过程,但也伴随着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本文聚焦石油行业当中的原油生产过程,分别对原油的采出和地面处理环节的碳管控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生产过程 二氧化碳 碳管控
下载PDF
源荷储多端口能量路由器协同控制技术研究
6
作者 张洪阳 时振堂 +1 位作者 李斌 康忠健 《电力电子技术》 2025年第2期56-58,63,共4页
多端口能量路由器实现了交直流混合构网以及源荷储一体化运行,是新旧能源耦合需求下电力变换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考虑多个电力电子端口匹配性问题,兼顾冗余设计和功率密度两方面建立新型源荷储一体化多端口能量路由器链路优化拓扑,从... 多端口能量路由器实现了交直流混合构网以及源荷储一体化运行,是新旧能源耦合需求下电力变换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考虑多个电力电子端口匹配性问题,兼顾冗余设计和功率密度两方面建立新型源荷储一体化多端口能量路由器链路优化拓扑,从源荷储一体化系统设计的角度出发,采用AC/DC主端口冗余设计和宽调节范围DC/DC端口,适配直流链路储能、电解水制氢等直流端口直接接入需求,提出多目标下的源荷储一体化协同控制策略。最后,研制六端口50 kW样机,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多端口协同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荷储 多端口 协同控制
下载PDF
基于强跟踪滤波器的水中高频振荡放电参数分析
7
作者 康忠健 高崇 +1 位作者 邵在康 傅雪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090-4099,共10页
为探明水中放电高频振荡阶段参数及其变化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强跟踪滤波器的时变参数辨识方法。通过该方法分解水中放电实验平台采集的电压、电流信号得到不同频率特征的信号分量,对最适应原... 为探明水中放电高频振荡阶段参数及其变化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强跟踪滤波器的时变参数辨识方法。通过该方法分解水中放电实验平台采集的电压、电流信号得到不同频率特征的信号分量,对最适应原始波形的信号分量开展Hilbert变换并求得相应的瞬时幅值、频率,进而得到所需的电阻和电感。实验数据离散度分析结果表明,放电进程中参数变化具有随机性,故利用强跟踪滤波器进一步对实验数据进行辨识处理,可有效地降低随机放电造成的离散性,并获得具备普适性的电阻值和电感值。偏离度分析结果表明,辨识电阻与测量数据除在气泡崩塌阶段随机性过大外,前期偏离度集中在23.26%以下,降低了偏离度处于80%~110%内数据点的干扰,电感偏离度集中在2.35%以下。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应用于水中高频振荡放电过程的时变参数处理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脉冲放电 高频振荡 参数辨识 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 强跟踪滤波器
下载PDF
城镇聚乙烯燃气管道内检测机器人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文涛 苗舒阳 +3 位作者 李旭 赵东亚 程经纬 金广义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24年第2期42-51,62,共11页
国内城镇聚乙烯燃气管道主要采用埋地安装方式。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为及时发现管道老化、内部缺陷问题,需要使用管道机器人进行全面检测。文中按照机器人的运动类型分类介绍了国内外管道机器人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聚乙烯管道的特性以及现... 国内城镇聚乙烯燃气管道主要采用埋地安装方式。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为及时发现管道老化、内部缺陷问题,需要使用管道机器人进行全面检测。文中按照机器人的运动类型分类介绍了国内外管道机器人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聚乙烯管道的特性以及现有聚乙烯管道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研究了目前城镇聚乙烯管道检测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实现机器人与多种检测技术联合使用将对未来城镇聚乙烯燃气管道内检测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燃气管道 缺陷检测 管道机器人 自适应机构 无损检测
下载PDF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水中放电阶段辨识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高崇 邵在康 +2 位作者 康忠健 傅雪原 侯腾飞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75-3485,共11页
水中脉冲放电的电弧通道发育具有强随机性,难以固定时域进行放电阶段划分,故水中脉冲放电阶段的辨识方法研究极为重要。首先,该文建立了水中脉冲放电等效电路模型并阶段化分析了电阻时变特性,得到了判定放电阶段的临界参数阈值;其次,采... 水中脉冲放电的电弧通道发育具有强随机性,难以固定时域进行放电阶段划分,故水中脉冲放电阶段的辨识方法研究极为重要。首先,该文建立了水中脉冲放电等效电路模型并阶段化分析了电阻时变特性,得到了判定放电阶段的临界参数阈值;其次,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将离散电阻数据连续化,同时降低随机放电带来的噪声,从而获得辨识时变电阻模型;再次,计算辨识电阻斜率,并依据斜率变化特性及变化系数判定预击穿放电阶段和剧烈放电阶段;最后,通过水中脉冲放电观测试验平台验证了该辨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得到的水中脉冲放电电阻较试验值的方差小于1.717Ω^(2),电阻斜率方差小于1.899,故该方法可用于水中脉冲放电阶段的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脉冲放电 时变电阻 扩展卡尔曼滤波 放电阶段辨识
下载PDF
Fe基CO_(2)加氢制C_(2+)醇催化剂研究进展
10
作者 陈永杰 邢小芳 +1 位作者 王阳 吴明铂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80-1593,共14页
Fe基催化剂因价格低廉、结构易于调控、热稳定性优良以及兼具CO_(2)分子C-O键活化和C-C键偶联活性位点等优势,成为热催化CO_(2)加氢制高值化学品C_(2+)醇的理想选择。本工作围绕Fe基催化剂制备、改性和结构-性能关系等,介绍了CO_(2)加氢... Fe基催化剂因价格低廉、结构易于调控、热稳定性优良以及兼具CO_(2)分子C-O键活化和C-C键偶联活性位点等优势,成为热催化CO_(2)加氢制高值化学品C_(2+)醇的理想选择。本工作围绕Fe基催化剂制备、改性和结构-性能关系等,介绍了CO_(2)加氢制C_(2+)醇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影响Fe基催化剂CO_(2)加氢反应性能的关键因素,即活性位点电子结构特性影响关键反应中间体的吸附行为,进而影响催化反应网络。阐述了金属-载体间电子相互作用和第二元素掺杂改性两大最常用策略调控Fe基催化剂电子结构特性的有效性,讨论了双组分级联催化和CO/CO_(2)共进气两种反应过程强化策略。本工作也展望了该研究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期推动热催化CO_(2)加氢制C_(2+)醇Fe基催化剂的工程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 C_(2+)醇 Fe基催化剂 电子结构调控
下载PDF
CeWTiO_(x)催化剂脱硝反应路径研究
11
作者 张国猛 孙鑫 +2 位作者 许乙超 杨正大 姜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9753-9761,I0020,共10页
CeWTiO_(x)催化剂被认为是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烟气脱硝催化剂之一。为进一步明确其反应机理,该文对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反应过程进行研究。在宏观尺度上,通过瞬态与稳态动力学实验研究CeWTiO_(x)... CeWTiO_(x)催化剂被认为是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烟气脱硝催化剂之一。为进一步明确其反应机理,该文对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反应过程进行研究。在宏观尺度上,通过瞬态与稳态动力学实验研究CeWTiO_(x)催化剂的表面吸附性质和反应过程,获得反应活化能。在微观尺度上,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进一步研究NH_(3)在CeWTiO_(x)催化剂表面的反应路径。结果表明,NH_(3)可以首先吸附在CeWTiO_(x)表面,形成吸附态的NH_(3)物种与气相NO发生反应。气相氧的存在可以显著促进SCR反应的进行。其反应速率分别与NO、NH_(3)、O_(2)近似成1、0、0.25级反应。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计算发现,NH_(3)在W-Ce/TiO_(2)(001)表面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并且可以通过脱氢反应活化生成NH_(2)^(*)物种。吸附态的NH_(2)^(*)可以与气相NO首先结合生成中间体NH_(2)NO,然后分解成为N_(2)与H_(2)O。此外,NO可以与表面O直接反应生成NO_(2),对于低温下进行快速SCR反应具有积极作用。综上,CeWTiO_(x)催化剂上NO转化反应遵循Eley-Rideal机理。改性进一步提升催化剂的性能,因此CeWTiO_(x)催化剂是颇具前景的高效脱硝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烟气脱硝 CeWTiO_(x) 反应动力学 密度泛函理论
原文传递
基于CFD-DEM方法的加压鼓泡床气固流动特性数值模拟
12
作者 李玥嬛 朱晓丽 +1 位作者 王振波 柳毅博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0-575,共6页
为明确加压鼓泡流化床内气固两相流动基本规律以及压力的影响机制,为多种工业过程领域加压鼓泡流化床反应器的设计、运行和放大提供有益参考.文中基于CFD-DEM方法,以开源软件Mfix为计算框架,开展了加压鼓泡流化床气固两相流动数值模拟研... 为明确加压鼓泡流化床内气固两相流动基本规律以及压力的影响机制,为多种工业过程领域加压鼓泡流化床反应器的设计、运行和放大提供有益参考.文中基于CFD-DEM方法,以开源软件Mfix为计算框架,开展了加压鼓泡流化床气固两相流动数值模拟研究.首先依托薄矩形加压鼓泡流化床试验台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在此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操作压力对Geldart B类颗粒临界流化速度的影响,获得了不同操作压力下床层内颗粒运动与分布规律以及气泡尺寸和频率分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0.1~0.7 MPa,随着操作压力的升高,Geldart B类颗粒临界流化速度减小,并且在低操作压力下临界流化速度随操作压力变化更加明显;同时,随着操作压力的升高,床层内气泡尺寸减小,床层均匀性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鼓泡床 气固流动特性 临界流化速度 气泡特性
下载PDF
分散相入口结构参数对液液旋流反应器速度场的影响
13
作者 田海彤 朱文杰 +5 位作者 孙浩 马淑娟 李臣毅 张明阳 王振波 张谦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76,共7页
为解决离子液体烷基化工艺在工业生产中存在产物分离不及时导致的停留时间过长,副反应产物增多等诸多问题,将一种可以缩短反应时间的液液旋流反应器直接用于该工艺中,利用旋流反应器实现反应分离一体化,并利用数值模拟研究分散相结构入... 为解决离子液体烷基化工艺在工业生产中存在产物分离不及时导致的停留时间过长,副反应产物增多等诸多问题,将一种可以缩短反应时间的液液旋流反应器直接用于该工艺中,利用旋流反应器实现反应分离一体化,并利用数值模拟研究分散相结构入口参数对旋流反应器内速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持相同的入口面积下,切向缝(分散相入口的主要部分)数量的增加会导致分散相切向速度增大,而对轴向速度的影响较小,20 mm-6的切向缝设置效果最佳;将分散相入口中心,缓冲腔中心和切向缝中心设置至同一条直线上,切向速度和轴向速度均会减小;切向缝位置越接近导向叶片,同一截面下切向速度越大,在稳定的非涡流区域轴向速度也会增大。最终对比分析得到高度-数量为30 mm-4,三心合一后,切向缝位置z=82—112 mm,轴向截面位置为80 mm的速度场混合程度最高,效果最好。此研究为旋流反应器应用于离子液体烷基化反应时的结构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化 离子液体 旋流反应器 速度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沿海城镇天然气管道焊接接头腐蚀与防护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娟娟 王寒冰 +1 位作者 齐建涛 任增欣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9-76,84,共9页
管道焊接接头作为天然气输送管道的薄弱环节,在具有强腐蚀性的沿海土壤环境中更易发生腐蚀失效现象。综述了我国沿海城镇天然气管道焊接接头的腐蚀因素和主要腐蚀类型,介绍了目前主要的管道防护技术,包括添加缓蚀剂、防腐蚀涂层、改善... 管道焊接接头作为天然气输送管道的薄弱环节,在具有强腐蚀性的沿海土壤环境中更易发生腐蚀失效现象。综述了我国沿海城镇天然气管道焊接接头的腐蚀因素和主要腐蚀类型,介绍了目前主要的管道防护技术,包括添加缓蚀剂、防腐蚀涂层、改善腐蚀环境以及阴极保护等。最后,结合目前氢能综合利用需求逐渐提升情况,分析了混氢天然气管道所面临的焊缝焊接接头氢脆风险,并对未来研发阻氢涂层,保障混氢天然气管道长周期安全服役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城镇 天然气管道 腐蚀 防护 阻氢涂层
下载PDF
基于特征线性调制深度学习网络的馈线负荷构成特征识别
15
作者 安树怀 刘一鸿 +3 位作者 李锴绩 王琦 赵兵 康忠健 《电气应用》 2024年第4期56-62,共7页
随着电网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现场试验的方式获取电力负荷的动态特性变得十分困难。提出了基于统计综合法的思想,运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通过仿真计算的方式得出对应电力负荷的动态特性。为了获... 随着电网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现场试验的方式获取电力负荷的动态特性变得十分困难。提出了基于统计综合法的思想,运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通过仿真计算的方式得出对应电力负荷的动态特性。为了获得馈线负荷构成比例识别所需的负荷数据库,建立了包含变频空调负荷、分布式光伏负荷、感应电机负荷以及静态负荷的电网模型,通过设置电压跌落,得到不同负荷情况馈线功率数据,建立馈线负荷数据库,运用基于特征线性调制的改进深度学习网络的方法挖掘负荷节点或馈线功率变化的特征,并对负荷构成进行识别。结果经过训练后,与传统BP神经网络进行对比,识别准确率达到99%以上,部分负荷可以达到99.6%以上,有着较高的识别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识别 馈线负荷构成识别 深度学习网络 特征线性调制
原文传递
Porous silicon/carbon composites as anodes for high-performance lithium-ion batteries
16
作者 TIAN Zhen-yu WANG Ya-fei +7 位作者 QIN Xin Shaislamov Ulugbek Hojamberdiev Mirabbos ZHENG Tong-hui DONG Shuo ZHANG Xing-hao KONG De-bin ZHI Lin-jie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2-1002,共11页
Silicon anodes are promising for use in lithium-ion batteries.However,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 is severely limited by their large volume expansion leading to irreversible material fracture and electrical disconnect... Silicon anodes are promising for use in lithium-ion batteries.However,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 is severely limited by their large volume expansion leading to irreversible material fracture and electrical disconnects.This study proposes a new top-down strategy for preparing microsize porous silicon and introduces polyacrylonitrile(PAN)for a nitrogen-doped carbon coating,which is designed to maintain the internal pore volume and lower the expansion of the anode during lithiation and delithiation.We then explore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PAN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the composite electrode.After treatment at 400℃,the PAN coating retains a high nitrogen content of 11.35 at%,confirming the presence of C—N and C—O bonds that improve the ionic-electronic transport properties.This treatment not only results in a more intact carbon layer structure,but also introduces carbon defects,and produces a material that has remarkable stable cycling even at high rates.When cycled at 4 A g^(-1),the anode had a specific capacity of 857.6 mAh g^(-1) even after 200 cycles,demonstrating great potential for high-capacity energy storage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ous silicon Lithium-ion batteries POLYACRYLONITRIL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原文传递
基于STM32的锂离子电池充电状态监测系统设计
17
作者 周玥 张岩 孟超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23期12-15,共4页
为提高储能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嵌入式系统及锂离子电池相关特性的了解,结合课程实验创新需要,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的锂离子电池充电监测系统,包含电流电压监测单元和温度监测单元。该实验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电池充电状态,估算... 为提高储能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嵌入式系统及锂离子电池相关特性的了解,结合课程实验创新需要,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的锂离子电池充电监测系统,包含电流电压监测单元和温度监测单元。该实验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电池充电状态,估算电池SOC,并反馈在LCD屏幕上;同时配有蜂鸣器与LED指示灯,在系统异常时及时发出警报。该实验系统立足于学科基础,具备综合性和设计研究性,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M32 充电监测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的VSC-MTDC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文忠 管增嘉 +3 位作者 张奎同 张彦 么旻蕊 李沐书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5-81,139,共8页
多端柔性直流(VSC-MTDC)输电系统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发电并网和远距离输电。新能源发电具有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在使用传统下垂控制策略时,电压源型换流器(VSC)会因功率分配不均而过载、因直流电压偏差过大造成保护误动作、因通信延时而振荡... 多端柔性直流(VSC-MTDC)输电系统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发电并网和远距离输电。新能源发电具有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在使用传统下垂控制策略时,电压源型换流器(VSC)会因功率分配不均而过载、因直流电压偏差过大造成保护误动作、因通信延时而振荡,因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根据系统状态进行参数寻优,发送VSC功率基准,消除了下垂系数、线路电阻和系统拓扑对功率分配的影响,MPC的鲁棒性也提高了系统在通信延时情况下的稳定性。在Simulink中搭建四端VSC-MTDC模型,并设置不同的运行条件进行时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在系统发生扰动的情况下快速调节换流站功率,控制直流电压,并在通信延时发生时保证系统稳定性,从而提高电力系统对新能源发电波动性和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VSC-MTDC)输电 电压源型换流器(VSC) 功率分配 直流电压偏差抑制 下垂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MPC)
下载PDF
油田三相分离器排泥在线旋流预处理工业试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治谦 刘越 +1 位作者 王朝磊 王振波 《化工机械》 CAS 2023年第3期303-306,412,共5页
基于湍动脱附技术与旋流聚结分离技术,提出一种针对新疆油田生产工况的在线处理系统并开展了预处理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处理量7.5 m^(3)/h、溢流率10%、未添加化学助剂条件下,污泥减排率与原油回收率分别可达96.60%、99.30%,排泥... 基于湍动脱附技术与旋流聚结分离技术,提出一种针对新疆油田生产工况的在线处理系统并开展了预处理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处理量7.5 m^(3)/h、溢流率10%、未添加化学助剂条件下,污泥减排率与原油回收率分别可达96.60%、99.30%,排泥含油率可降低至2.04%。试验结果验证了湍动脱附技术与旋流聚结分离技术可联合应用于罐底油泥在线减量化领域,为罐底油泥在线预处理工艺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聚结分离 油泥在线预处理 原油回收 油泥减量化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生物质颗粒掺混流动特性CPFD模拟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坤 金平 +4 位作者 王海波 廖昌建 朱丽云 刘志禹 曾翔宇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13,共6页
针对循环流化床(CFB)燃煤锅炉掺混生物质颗粒对床内颗粒流动特性的影响,文中基于计算颗粒流体动力学(CPFD)方法对CFB内煤炭颗粒掺混生物质颗粒的混合流动特性进行模拟研究,考察床层压降,并分析生物质掺混比以及不同的掺混方式对颗粒流... 针对循环流化床(CFB)燃煤锅炉掺混生物质颗粒对床内颗粒流动特性的影响,文中基于计算颗粒流体动力学(CPFD)方法对CFB内煤炭颗粒掺混生物质颗粒的混合流动特性进行模拟研究,考察床层压降,并分析生物质掺混比以及不同的掺混方式对颗粒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混质量分数15%生物质的混合颗粒最小流化速度为0.7 m/s;生物质掺混比例的增加使最小流化速度有所提升,但提升程度不大;此外,2种颗粒的堆积方式对颗粒流动特性存在影响,当生物质堆积在煤炭上方时,会阻碍床层内颗粒的正常流化,出现节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生物质 计算颗粒流体动力学 颗粒流动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