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庆油田特高含水期层系井网重构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8
1
作者 赵秀娟 左松林 +5 位作者 吴家文 张昌艳 金艳鑫 杨文武 路晶鑫 毛万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2-87,共6页
大庆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层系井网暴露的矛盾日益凸显,急需通过调整来缓解矛盾、改善开发效果,进一步提升开发水平。从理论研究入手,利用物理模拟实验、数值模拟等方法,认清特高含水期层间及平面矛盾产生的机理,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大庆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层系井网暴露的矛盾日益凸显,急需通过调整来缓解矛盾、改善开发效果,进一步提升开发水平。从理论研究入手,利用物理模拟实验、数值模拟等方法,认清特高含水期层间及平面矛盾产生的机理,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层系井网重构的技术经济界限,确定层系井网重构的原则及方式,并在X试验区开展现场试验,采收率由试验前的51.30%提高到56.79%。大庆油田层系井网重构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表明:渗透率差异是层间和井间干扰的内因;井距均匀程度是井间干扰的外因,是最容易人为改善的因素;在内因和井距共同作用下,含水饱和度差异干扰层间和井间流动规律。通过细划层段、细分开发对象和适当加密可以缓解这些矛盾,改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矛盾 层系井网 开发调整 技术经济界限 井网加密 大庆油田
下载PDF
裂缝性致密油藏水平井缝间增产方法
2
作者 邸士莹 赵云飞 +3 位作者 马收 魏玉华 程时清 缪立南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74,共7页
致密油藏水平井经过多轮次的注水吞吐开采后,地层压力和产量下降快。针对致密油藏注水困难和水平井缝间干扰的问题,利用注水诱发天然裂缝扩展机理、面积注水开发方法及同井注采原理,从井网、管柱设计、注采工作制度方面,以致密油藏M区... 致密油藏水平井经过多轮次的注水吞吐开采后,地层压力和产量下降快。针对致密油藏注水困难和水平井缝间干扰的问题,利用注水诱发天然裂缝扩展机理、面积注水开发方法及同井注采原理,从井网、管柱设计、注采工作制度方面,以致密油藏M区块为例对水平井缝间增产方法进行研究;提出多井缝间面积注水开发方式,设计匹配实际区块的管柱工艺,设置同时注采和间注间采2种注采制度,模拟实际井组生产10 a,参考多项指标探讨缝间面积注水方法开发方式的可行性。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缝间面积注水方法能够促使注入水均匀径向推进,消除缝间干扰、扩大注水波及范围,增强驱替作用,大幅提高累计产油量。研究成果可为致密油藏水平井多井缝间面积注水开发方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水平井 面积注水 缝间增产 类反七点法
下载PDF
气田气井流压测试工艺技术探讨
3
作者 邹良志 刘清华 张俊伟 《国外测井技术》 2012年第5期57-58,61,共3页
气井流静压资料作为第一手现场资料,对分析气井地下流体的能量以及气藏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对某气田气井流压测试资料的录取方法和曲线形态的分析,提出了改进气井流压测试工艺的有效途径,为今后在气井的各种试井中... 气井流静压资料作为第一手现场资料,对分析气井地下流体的能量以及气藏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对某气田气井流压测试资料的录取方法和曲线形态的分析,提出了改进气井流压测试工艺的有效途径,为今后在气井的各种试井中,准确测量压力和气田开发动态分析提供了有利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压测试 曲线形态 试井
下载PDF
大型凹陷源外斜坡区油运聚成藏模式——以松辽盆地长10地区扶余油层为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宗堡 贾钧捷 +1 位作者 赵淼 孙庆华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1期64-68,共5页
松辽盆地长10地区为典型凹陷斜坡区有效烃源岩外成藏。通过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扶余油层油气来源、砂体展布、构造特征和油水分布等成藏因素的分析认为:油均来自三肇凹陷向斜区的青一段源岩;T2断层具有平面条带状特征,成藏期活动... 松辽盆地长10地区为典型凹陷斜坡区有效烃源岩外成藏。通过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扶余油层油气来源、砂体展布、构造特征和油水分布等成藏因素的分析认为:油均来自三肇凹陷向斜区的青一段源岩;T2断层具有平面条带状特征,成藏期活动的油源断层多为密集带边界断层;扶余油层为西南保康物源影响下的河控三角洲,微相类型主要为分流河道,且垂向上发育先水退、后水进的沉积序列;油垂向分布在扶余油层顶部,受凹陷源外斜坡区供油不足的影响,油自构造低部位向高部位呈"台阶状"分布。扶余油层成藏模式为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在超压作用下通过油源断层向扶余油层"倒灌"运移,然后在浮力作用下,沿着水退最大期(扶Ⅰ组底)发育的河道砂体匹配油源断层组成优势输导通道(断层密集带),远距离侧向运移,因此斜坡区油在平面上富集于断层密集带附近,垂向上位于优势输导层位之上(扶Ⅰ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凹陷 成藏模式 扶余油层 长10地区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时间推移试井参数预测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洪彪 陈钦雷 孙波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34-237,共4页
针对压力监测井点的动态监测信息在时间上的不连续性和历史的继承性,首次提出了“时间推移试井”理论,并把神经网络技术应用到试井分析理论中,建立了“时间推移试井”的BP反馈神经网络结构模型。把试井的历史信息作为学习的样本,给出了... 针对压力监测井点的动态监测信息在时间上的不连续性和历史的继承性,首次提出了“时间推移试井”理论,并把神经网络技术应用到试井分析理论中,建立了“时间推移试井”的BP反馈神经网络结构模型。把试井的历史信息作为学习的样本,给出了优化的网络结构。结合模拟退火算法,避免了局部最优。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利用“时间推移试井”分析方法,可以对动态参数在时间上的变化进行推移预测。通过实例分析,实现了由单次试井分析向多次试井分析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井 动态监测 神经网络技术 预测
下载PDF
渗吸驱油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传亮 毛万义 +1 位作者 吴庭新 朱苏阳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7-694,共8页
渗吸驱油是裂缝性油藏的有效驱油方式,但渗吸驱油的机理一直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应用相关知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以下认识。渗吸有同向渗吸和逆向渗吸之分,地下的渗吸都是同向渗吸。渗吸有平面渗吸和垂向渗吸之分,垂向渗吸比平面渗... 渗吸驱油是裂缝性油藏的有效驱油方式,但渗吸驱油的机理一直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应用相关知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以下认识。渗吸有同向渗吸和逆向渗吸之分,地下的渗吸都是同向渗吸。渗吸有平面渗吸和垂向渗吸之分,垂向渗吸比平面渗吸复杂,地下的渗吸都是垂向渗吸。渗吸可分为单边接触式渗吸、双边接触式渗吸和周围接触式渗吸,地下的渗吸为周围接触式渗吸。渗吸有毛细管压力渗吸和浮力渗吸之分,毛细管压力渗吸只能吸水排油,浮力渗吸既可以吸水排油,也可以吸油排水,地下的渗吸都是浮力渗吸。大孔隙中的渗吸速度快,小孔隙中的渗吸速度慢。末端效应会滞留一部分油,降低渗吸效率。在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降低末端效应。岩块越大,渗吸采收率就越高,但渗吸时间就越长,可通过实验优化岩块大小及体积压裂的岩石破碎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岩石 基质岩块 孔隙 毛细管 毛细管压力 浮力 渗吸 岩心 驱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