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LT生产测井组合仪在大庆油田深层气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杨婧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0年第1期96-98,102,共4页
大庆油田天然气井多为深层气井、储层情况复杂,测准深层气井产气剖面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生产测井组合仪(PLT)具有耐高温高压、测量精度高、三相流识别率高等特点,可对深层气井剖面进行有效区分。在点测与连续测试的基础上,测井速度的... 大庆油田天然气井多为深层气井、储层情况复杂,测准深层气井产气剖面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生产测井组合仪(PLT)具有耐高温高压、测量精度高、三相流识别率高等特点,可对深层气井剖面进行有效区分。在点测与连续测试的基础上,测井速度的选择是保证PLT生产测井组合仪产气剖面测试效果的关键。应用结果表明,PLT生产测井组合仪能够确定深层气井主力产气层的产能状况,在深层气产出剖面测试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深层气井 产气剖面 测井速度 PLT生产测井组合仪
下载PDF
注入剖面测井技术在油田窜漏井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云 张立明 张文华 《油气井测试》 2023年第5期56-62,共7页
油田开发生产后期,油井套管形变损坏、管外窜槽逐渐增多,导致油井含水率上升,采油速度下降。脉冲中子氧活化和示踪流量组合测井等技术能够及时准确地查找漏窜点和出水层位,依据测试资料采取有效封堵措施,提高油田采油速度。通过对注入... 油田开发生产后期,油井套管形变损坏、管外窜槽逐渐增多,导致油井含水率上升,采油速度下降。脉冲中子氧活化和示踪流量组合测井等技术能够及时准确地查找漏窜点和出水层位,依据测试资料采取有效封堵措施,提高油田采油速度。通过对注入剖面资料深入分析与综合解释,总结出注水井异常低压主要由高渗透层引起的层间矛盾以及井下管柱工具出现异常造成的,梳理出油套管漏失、封隔器失效、辨别大孔道、管外窜槽四大窜漏井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监测流程与优选方案。某区块利用脉冲中子氧活化、示踪流量组合测井等注入剖面测井资料共进行查漏找窜28口井,查找出各类问题井18口,开展措施有效率100%。该技术为油田套损检测及措施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入剖面测井 油套管漏失 管外窜槽 层间矛盾 大孔道 封隔器失效 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 示踪流量组合测井
下载PDF
液面测试仪的计量量传溯源技术与方法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林中雨 王东明 段文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6年第5期15-17,共3页
长期以来液面测试仪器无法进行量值溯源和量值传递,通过对比排除法,论述了采用声波法来校准液面测试仪的可行性。研制了液面测试仪检定器,实现了液面测试仪的校准,证明此方法能够实现量值的溯源和传递,能够顺利完成液面测试仪的校准工... 长期以来液面测试仪器无法进行量值溯源和量值传递,通过对比排除法,论述了采用声波法来校准液面测试仪的可行性。研制了液面测试仪检定器,实现了液面测试仪的校准,证明此方法能够实现量值的溯源和传递,能够顺利完成液面测试仪的校准工作。结合行业标准,完善了校准的操作方法和误差计算公式,确保了液面测试仪校准的标准化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面测试仪 量值溯源 量值传递 校准
下载PDF
油田开发动态监测服务质量评价研究与实践
4
作者 刘立 李静 +2 位作者 王莎莎 宁爽 孙雨婷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7年第11期27-31,共5页
从测试服务质量过程能力需求分析出发,构建了以过程为基础的"16方盒"服务质量模型。在文献研究与专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测试服务质量特点,开展了测试服务评价指标维度分析以及问卷调查设计,创建了基于测试SERVQUAL模型量表五... 从测试服务质量过程能力需求分析出发,构建了以过程为基础的"16方盒"服务质量模型。在文献研究与专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测试服务质量特点,开展了测试服务评价指标维度分析以及问卷调查设计,创建了基于测试SERVQUAL模型量表五大维度54个评价指标,构建了测试服务质量(差距)评价模型,对该模型进行了测验及其推广应用。针对影响服务质量的主要问题实施了改进与对策措施,进一步提高了测试服务质量,提高了油田开发动态监测的质量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服务质量 SERVQUAL模型 强制确定法
下载PDF
测试服务顾客满意度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
5
作者 刘立 袁琳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5年第11期56-61,共6页
从测试服务顾客满意度调查现状分析的背景下出发,设计了适用于测试服务顾客满意度评价体系流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测试服务顾客满意度评价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践与应用。针对评价结果,实施了加强员工技能培训、增加环保投资... 从测试服务顾客满意度调查现状分析的背景下出发,设计了适用于测试服务顾客满意度评价体系流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测试服务顾客满意度评价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践与应用。针对评价结果,实施了加强员工技能培训、增加环保投资及投入使用新装置、优化质量管理流程及推行新测试质量体系建设等质量控制措施,以便进一步提高测试服务质量,促进油田开发动态监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服务 顾客满意度评价体系 模糊综合评价法
下载PDF
喇嘛甸中块层系井网调整技术经济界限 被引量:11
6
作者 吴家文 左松林 +3 位作者 赵秀娟 费建平 刘洪涛 王起超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3-116,共4页
为了确定层系井网调整的技术经济界限,以动态分析、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经济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喇嘛甸中块层系井网调整的井距、纵向渗透率变异系数、层系组合厚度和层系组合跨度等参数的技术经济界限。其中,通过动态分析方法研... 为了确定层系井网调整的技术经济界限,以动态分析、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经济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喇嘛甸中块层系井网调整的井距、纵向渗透率变异系数、层系组合厚度和层系组合跨度等参数的技术经济界限。其中,通过动态分析方法研究在现井网条件下逐步加密时水驱控制程度的变化规律;应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井距与采收率关系,综合确定合理井距;在合理井距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概念模型确定渗透率变异系数界限;运用经济评价方法,依据盈亏平衡原理,计算合理井距、不同油价下的合理层系组合厚度;基于井距和层系组合厚度界限,通过理论计算,确定合理层系组合跨度;通过数值模拟和经济评价方法确定井网调整后的界限。结果表明,当喇嘛甸中块合理井距为150 m时,合理层系组合厚度为7.5 m,合理层系组合跨度为50 m,合理纵向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系组合厚度 经济界限 合理井距 层系组合跨度 纵向渗透率变异系数
下载PDF
低渗透油田储层连通关系动静态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志刚 刘春杨 刘国志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8-113,共6页
葡西油田G137区块水驱控制程度达79%,而油田却有50%以上油井因注水不受效关井,说明仅用水驱控制程度评价注采系统的适应性已经不能满足油田开发的需求。将注采系统研究中连通关系细分为静态连通和动态连通,并提出有效连通系数概念,即注... 葡西油田G137区块水驱控制程度达79%,而油田却有50%以上油井因注水不受效关井,说明仅用水驱控制程度评价注采系统的适应性已经不能满足油田开发的需求。将注采系统研究中连通关系细分为静态连通和动态连通,并提出有效连通系数概念,即注水受效厚度与砂体静态连通厚度的比值;将常用的真水驱控制程度定义为视水驱控制程度和有效连通系数的乘积。该方法实现了静态连通和动态连通的分阶段评价。应用该方法分析了葡西油田试验区和G137区块注水受效差的本质区别,前者是由于砂体规模小、静态不连通所致,后者则是因为储层物性差、动态不连通所致。因此,对于低渗透油田,将油田开发的水驱控制程度考核指标分解为视水驱控制程度和有效连通系数进行考核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水驱控制程度 有效连通系数 注采系统 葡西油田
下载PDF
利用试井技术检测报废井封堵效果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景海 闫术 +1 位作者 赵向民 赵辉 《油气井测试》 2019年第6期66-72,共7页
对于套损严重、失去修复价值以及无法修复的井,报废前修井时无法捞净井下落物,使报废井不能彻底封堵射孔层段;报废井更新后,新井高压注入水可能从报废井未封堵层位上窜,再次诱发新井套损。为有效评价报废井报废质量,利用试井技术在更新... 对于套损严重、失去修复价值以及无法修复的井,报废前修井时无法捞净井下落物,使报废井不能彻底封堵射孔层段;报废井更新后,新井高压注入水可能从报废井未封堵层位上窜,再次诱发新井套损。为有效评价报废井报废质量,利用试井技术在更新井中进行同井垂向干扰试井,结合压降曲线形态获取报废井信息,定性判断同井场报废井中是否存在层间窜流。利用评价报废井封堵质量方法,进行9口井现场试验,验证无层间窜流井4口,存在层间窜流井5口,实现了定井、定层段层间窜流的准确判断。该方法可利用现有试井仪器,作业时无需改变管柱结构,对报废井报废质量进行准确评价,具有较强的实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废井 封堵质量 检测 圧力曲线 干扰试井 层间窜流
下载PDF
利用测试资料评价采油井封堵层位的封堵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隋金巍 《油气井测试》 2023年第2期53-57,共5页
随着油田长时间开发,原开发层系开采结束后,需要将其封堵转为开采其他的层系。但由于采油井封堵工艺的特殊性,油层部位下有封隔管柱,测试通道被堵住,导致无法进行常规环空测井。为解决封堵井剖面测试问题,对测井仪器进行改造:由以前的... 随着油田长时间开发,原开发层系开采结束后,需要将其封堵转为开采其他的层系。但由于采油井封堵工艺的特殊性,油层部位下有封隔管柱,测试通道被堵住,导致无法进行常规环空测井。为解决封堵井剖面测试问题,对测井仪器进行改造:由以前的一支仪器增加为两支仪器,大伞型流量计测量套管流量,小伞型流量计测量油管流量;研制辅助工具导向器,帮助测井仪器更好的进入测试通道;同时采用新的计算方法:当套管流量等于油管流量,封隔器未漏失;当套管流量大于油管流量,则封隔器漏失。对16口采油井进行了测试,通过对比油管流量和套管流量,可以确定封隔器的漏失情况,其中不密封井9口,严重影响了开发效果。依据该测试结果,再次作业,重新密封,密封后取得很好的效果。通过对仪器的改进,解决了采油井无法验封的技术难题,实现了产出剖面的测试,为油田下返开采提供了配套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井封堵 封堵效果 油井验封技术 验封评价 测井仪器 测井工艺 测试资料
下载PDF
葡48X区块微波持水率测试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郝龙图 《油气井测试》 2021年第6期57-60,共4页
葡48X区块油层为特低渗透储层、致密油开采,纵向较分散,平面连续性差,具有油质密度高、含水低的特点,开发动态监测难。采用微波持水率计产出剖面测井仪进行分层流量测试,利用微波在油、水中传播速度,以及衰减差异性计算介质含水率,得到... 葡48X区块油层为特低渗透储层、致密油开采,纵向较分散,平面连续性差,具有油质密度高、含水低的特点,开发动态监测难。采用微波持水率计产出剖面测井仪进行分层流量测试,利用微波在油、水中传播速度,以及衰减差异性计算介质含水率,得到分层油水产量。应用微波持水率计对葡扶1X井进行多点测试,现场试验分析确定1565.4 m测点处为主产层。对该井进行超声多普勒测井,对比井温数据结果表明,微波持水率计产出剖面测井结果更准确。该方法可对葡48X区块致密油开采进行有效动态监测,提高低含水率致密油分层产出测试精度,为油田精细开发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出剖面 微波持水率 动态监测 数据分析 低渗透储层 低流量测试 液性特征 原油黏度
下载PDF
卡光杆综合测试仪载荷校准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伟旗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2年第11期6-11,共6页
为了实现卡光综合测试仪载荷量值的有效传递和计量标准的统一,建立了新型综合测试仪载荷位移校准装置。通过应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进行分析,载荷示值超差是卡光杆综合测试仪载荷校准质量的主要问题;刻度方程模型、卡光杆位置、光杆直径... 为了实现卡光综合测试仪载荷量值的有效传递和计量标准的统一,建立了新型综合测试仪载荷位移校准装置。通过应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进行分析,载荷示值超差是卡光杆综合测试仪载荷校准质量的主要问题;刻度方程模型、卡光杆位置、光杆直径、光杆材料、零点补偿、迟滞性补偿等是主要影响因素。依据主要影响因素,制定室内试验的对策,进行PDCA循环,从而改进载荷示值误差超差的质量问题。校准人员在室内改变光杆的外径、卡光杆的位置进行正、反形成加载和减载试验,先将标准载荷值、仪器输出频率做差后再计算每千牛载荷对应的仪器输出频率变化率,刻度后进行检定,进行零点和迟滞性补偿。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与抽油杆材质相同、直径相同的光杆(标准杆),采用变形的正比例数学模型刻度载荷传感器能够消除光杆材质、直径及卡光杆位置对校准结果的影响。卡光杆的松紧程度和卡光杆传感器的迟滞性对校准结果有影响,需要零值和迟滞性补偿。变形的正比例函数刻度方法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卡光杆综合测试载荷校准应用,实现了卡光综合测试仪载荷量值的有效传递和计量标准的统一;零值和迟滞性补偿提高了卡光杆综合测试仪载荷的校准精度。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使卡光杆综合测试仪载荷校准的合格率由11.0%下降至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值传递 全面质量管理 正比例 迟滞性 卡光杆
下载PDF
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在油田的应用综述
12
作者 冯紫薇 《国外测井技术》 2021年第2期39-41,共3页
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不受井下工具沾污及大孔道影响,能更准确地判断封隔器密封情况、漏点、漏失量等问题,为油田开发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动态监测资料,本文介绍了氧活化测井资料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氧活化测井 沾污 窜槽 漏失
下载PDF
小直径电磁流量组合仪在合注聚井测试中的应用
13
作者 藏丽娜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4年第2期38-40,50,共4页
介绍了适用于Φ40mm球座笼统注聚井测试的新型仪器——Φ29mm小直径超声流量计。阐述了该仪器的结构组成、技术指标、现场施工工艺及应用效果分析。说明该仪器能够满足Φ40mm球座笼统注聚井的测试需要,仪器性能稳定可靠,重复性好,测试... 介绍了适用于Φ40mm球座笼统注聚井测试的新型仪器——Φ29mm小直径超声流量计。阐述了该仪器的结构组成、技术指标、现场施工工艺及应用效果分析。说明该仪器能够满足Φ40mm球座笼统注聚井的测试需要,仪器性能稳定可靠,重复性好,测试结果准确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测井 注聚井 流量 小直径电磁流量组合仪
下载PDF
台南气田脉冲中子-中子测井解释方法及应用
14
作者 沈付建 罗娜 +3 位作者 郑华 张雨桐 汪海文 何晓君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01-109,共9页
为评价水侵后台南气田的储层水淹状况,在套管井中规模应用脉冲中子-中子测井技术。研究井筒内积液、水淹层放射性增强、套管尺寸变化等影响因素对脉冲中子-中子测井曲线的影响及其校正方法,形成基于逐步剥离法和SIGMA—RATGN交会图法的... 为评价水侵后台南气田的储层水淹状况,在套管井中规模应用脉冲中子-中子测井技术。研究井筒内积液、水淹层放射性增强、套管尺寸变化等影响因素对脉冲中子-中子测井曲线的影响及其校正方法,形成基于逐步剥离法和SIGMA—RATGN交会图法的储层饱和度定量解释方法。依据驱油效率、含水饱和度、校正后的热中子俘获截面值,建立台南气田气层水淹级别评价标准。新方法有效提高气层识别准确性和储层饱和度解释精度,水淹层评价符合率达92.3%,为台南气田稳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南气田 脉冲中子-中子测井 水淹层 饱和度 解释模型 储层评价
下载PDF
热中子成像系统在页岩油开发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李磊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4年第3期65-70,I0004,共7页
热中子成像系统是一种脉冲中子套后饱和度测井技术。当某些井未能进行常规裸眼测井时,应用热中子成像系统可以获取套后测井资料,实现对单井油水层的评价,为后续射孔等工作提供依据。在阐述热中子成像系统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的基础上,介... 热中子成像系统是一种脉冲中子套后饱和度测井技术。当某些井未能进行常规裸眼测井时,应用热中子成像系统可以获取套后测井资料,实现对单井油水层的评价,为后续射孔等工作提供依据。在阐述热中子成像系统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其在页岩油开发中的应用成果。利用热中子成像资料,可以评价储层物性和脆性矿物含量,进行储层分类、识别优质储层。通过分析热中子成像系统在压裂前、压裂后的测井信息,对比压裂前后储层孔隙度、含油饱和度的变化情况,可以有效评价压裂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页岩油采收率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中子成像系统 俘获截面 含氢指数 脉冲中子 时间推移测井 压裂 页岩油 非常规
下载PDF
注入剖面相关流量测井液体源释放可靠性研究
16
作者 张秋平 范欣 张兴华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4年第8期63-67,共5页
针对油田注入剖面相关流量测井液体源释放器打不开故障,开展液体源释放系统现状统计,其中液体源释放故障主要发生在释放器总成上,活塞平衡液漏失和电机总成传动轴与释放器丝杠脱开是液体源释放打不开的主要原因,故障主要集中在连接组件... 针对油田注入剖面相关流量测井液体源释放器打不开故障,开展液体源释放系统现状统计,其中液体源释放故障主要发生在释放器总成上,活塞平衡液漏失和电机总成传动轴与释放器丝杠脱开是液体源释放打不开的主要原因,故障主要集中在连接组件和丝杠活塞上。通过建立释放系统串联型可靠性模型,液体源释放系统丝杠活塞的可靠度最低,连接组件可靠度相对较低;采取非平衡液液体释放器和卡台连接方式方案解决了液体源释放打不开的难题,液体源一次释放成功率由原来的75%上升到95%以上,提升了施工效率,减少了释放系统的故障,进一步提高了液体源释放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流量测井 液体源 可靠性
下载PDF
基于大规模多段压裂水平井返排数据的压裂效果评价方法 被引量:12
17
作者 蒋国斌 才庆 +3 位作者 杨景海 李道伦 查文舒 卢德唐 《油气井测试》 2019年第2期14-19,共6页
微地震评价压裂效果价格昂贵,压裂液返排数据未能很好利用。基于PEBI网格对水相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利用无限导流主裂缝与导致渗透率扩大的分支缝描述压裂改造区域,利用初始压力分布描述压裂液对储层的影响,建立了基于返排数据的致密油大... 微地震评价压裂效果价格昂贵,压裂液返排数据未能很好利用。基于PEBI网格对水相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利用无限导流主裂缝与导致渗透率扩大的分支缝描述压裂改造区域,利用初始压力分布描述压裂液对储层的影响,建立了基于返排数据的致密油大规模多段压裂水平井的压裂效果评价方法。采用该方法对大庆油田某致密油藏多段压裂井水平井的返排数据进行解释,压裂改造区域宽度为527 m,微地震解释压裂改造区域宽度为493 m,相对误差为6.9%,结果可靠。该方法可充分利用已有数据,大幅降低当前压裂效果评价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 多段压裂 水平井 压裂液 效果评价 PEBI网格 压力曲线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物性下限确定新方法及系统分类 被引量:32
18
作者 张安达 王成 乔睿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5期5-8,共4页
扶余油层致密砂岩储层是大庆油田目前勘探开发的新目标,但对其储层物性的下限缺乏明确界定。因此,采用储层物性与产能相结合的经验统计法,分别对工业油层和低产油层储层物性按累计概率丢失10%作统计分析,确定工业油层物性下限为:孔隙度=... 扶余油层致密砂岩储层是大庆油田目前勘探开发的新目标,但对其储层物性的下限缺乏明确界定。因此,采用储层物性与产能相结合的经验统计法,分别对工业油层和低产油层储层物性按累计概率丢失10%作统计分析,确定工业油层物性下限为:孔隙度=7.1%,渗透率=0.08 mD,低产油层物性下限为:孔隙度=5.6%,渗透率=0.047 mD。再利用致密砂岩临界孔喉半径与压汞资料相结合的函数拟合法,确定储层物性下限为:孔隙度=4.46%,渗透率=0.041 mD,该值与低产油层储层物性的下限值较为接近,故将其作为致密砂岩储层的物性下限。依据致密储层物性下限、工业油层物性下限及常规储层物性分类界限,将砂岩储层系统分为致密Ⅲ类、致密Ⅱ类、致密Ⅰ类、低孔渗、中孔渗、高孔渗和特高孔渗储层。致密砂岩储层物性下限的确定和储层系统的分类可为致密油储层产能的计算及储层评价提供参数指标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物性下限 临界孔喉半径 储层系统分类
下载PDF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堵塞器嘴后压力确定方法及其现场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国民 周晓峰 +1 位作者 尚德淼 张建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0-85,共6页
为实现多层系注水开发油藏配注参数的精细设计,基于预置电缆智能测调结果,提出了一种考虑吸水启动压力梯度的堵塞器嘴后压力确定方法。首先根据井组内储层物性参数和注水井及采油井生产动态数据,确定注水井各注采层段的配注压差;其次由... 为实现多层系注水开发油藏配注参数的精细设计,基于预置电缆智能测调结果,提出了一种考虑吸水启动压力梯度的堵塞器嘴后压力确定方法。首先根据井组内储层物性参数和注水井及采油井生产动态数据,确定注水井各注采层段的配注压差;其次由预置电缆智能测调系统测定的注水井各小层压力和流量数据计算各小层对应的吸水启动压力梯度;最后基于计算的配注压差和吸水启动压力梯度,确定注采井组内各小层堵塞器合理嘴后压力。基于这种方法,以大庆油田某试验区典型注采井组为例设计了分层定压注水堵塞器嘴后压力并进行了现场应用跟踪评价。结果表明:采油井平均产油量稳步提升(由1.56 t/d上升至1.93 t/d),含水率逐渐降低(由95.9%下降至93.2%),起到了良好的开发效果。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开展多层系定压注水配注参数优化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系油藏 定压注水 启动压力梯度 嘴后压力
下载PDF
用动态分析法确定靖边下奥陶统气藏侵蚀沟边界
20
作者 王作乾 康秀兰 何顺利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9-280,共2页
靖边气田下奥陶统气藏马家沟组五段侵蚀沟异常发育,过去对它的研究主要是利用钻井、地震波形及古风化壳上下地层补偿关系进行定性或半定量识别,这些方法对规模较大的侵蚀沟刻画精度较高,但对规模稍小的井间二、三级侵蚀沟较难准确辨别... 靖边气田下奥陶统气藏马家沟组五段侵蚀沟异常发育,过去对它的研究主要是利用钻井、地震波形及古风化壳上下地层补偿关系进行定性或半定量识别,这些方法对规模较大的侵蚀沟刻画精度较高,但对规模稍小的井间二、三级侵蚀沟较难准确辨别。用试井分析和动态法验证了井间二、三级侵蚀沟的存在,为精细刻画地质模型提供了依据。结合钻井约束、地震波形等特征,验证下奥陶统气藏存在一级侵蚀沟16条,二级侵蚀沟83条,三级侵蚀沟206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方法 侵蚀沟边界 试井分析 产量不稳定分析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