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测井技术的定位、需求与发展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国欣 刘国强 赵培华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6,共6页
随着构造 -岩性油藏与山前等复杂油气田的广泛勘探 ,未来若干年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测井技术评价的主要对象为低孔低渗、高含水、低电阻率和复杂岩性 /储集空间等类型的复杂油气藏 ,测井技术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表现出许多不适... 随着构造 -岩性油藏与山前等复杂油气田的广泛勘探 ,未来若干年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测井技术评价的主要对象为低孔低渗、高含水、低电阻率和复杂岩性 /储集空间等类型的复杂油气藏 ,测井技术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表现出许多不适应性。这些复杂油气藏的勘探开发 ,对测井评价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技术需求 ,逐一明确这些需求 ,规划发展方向 ,形成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复杂油气藏测井评价配套技术 ,使测井更好地服务于油气勘探开发。测井技术发展有准确的定位 ,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加强队伍建设 ,理顺工作思路 ,紧紧围绕测井设计、监督管理、资料评价和岩石物理研究等四个重点开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测井 定位 需求 发展 油气藏评价
下载PDF
中国石油近期油气勘探新进展及未来主要勘探对象与潜力 被引量:26
2
作者 赵政璋 赵贤正 何海清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4年第1期1-7,共7页
分析了中国石油近期在油气勘探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和新进展:岩性-地层油气藏精细勘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西部地区前陆盆地冲断带油气勘探不断有重大发现;低渗透探区不断发现整装规模效益储量;天然气勘探进入储量的快速发现阶段;大盆地内... 分析了中国石油近期在油气勘探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和新进展:岩性-地层油气藏精细勘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西部地区前陆盆地冲断带油气勘探不断有重大发现;低渗透探区不断发现整装规模效益储量;天然气勘探进入储量的快速发现阶段;大盆地内新区带、新层系不断有新的重要发现;新盆地、新凹陷的勘探有重要进展。并系统总结了中国石油在五个方面行之有效的勘探经验和做法,提出了未来油气勘探的领域和主要对象及其资源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石油勘探工作 前陆盆地 冲断带 石油地质
下载PDF
中国石油油气生产能源管理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建国 蒲明 《石油规划设计》 2008年第4期4-6,共3页
介绍了中国石油十一五期间的节能总目标和油气生产(上游业务)节能的目标。通过对上游业务的客观特性分析,明确指出了从事上游业务各企业节能工作的特殊性。文章分析了影响油气生产能源管理的因素,明确提出除了在技术、措施方面加大研究... 介绍了中国石油十一五期间的节能总目标和油气生产(上游业务)节能的目标。通过对上游业务的客观特性分析,明确指出了从事上游业务各企业节能工作的特殊性。文章分析了影响油气生产能源管理的因素,明确提出除了在技术、措施方面加大研究和投入力度外,上游业务必须对内部机制进行深度解剖,以促进中国石油节能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生产 能耗 节能 影响因素 能源管理
下载PDF
中国石油上游业务能源生产因素分析
4
作者 马建国 穆剑 《石油规划设计》 2010年第1期4-5,共2页
通过分析当前中国石油油气田生产的用能现状,及油气田能源消耗的关键因素,剖析了能耗上升的客观原因;针对生产因素对节能降耗工作的影响,进一步阐述了提高油气田能源利用效率的对策。
关键词 油气田开发 生产 能源消耗 影响因素 发展趋势 节能对策
下载PDF
中国石油套管井测井技术的进展、需求与展望 被引量:7
5
作者 吴奇 李国欣 +1 位作者 刘军平 刘国强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7-501,共5页
总结回顾了"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套管井测井技术取得的主要进展及其应用效果;结合油气开发的重点地质目标及其实现的工程技术条件,分析了"十二五"期间套管井测井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与技术难点,梳理出其主要技术需求... 总结回顾了"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套管井测井技术取得的主要进展及其应用效果;结合油气开发的重点地质目标及其实现的工程技术条件,分析了"十二五"期间套管井测井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与技术难点,梳理出其主要技术需求;展望了套管井测井技术的重点发展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技术 套管井 进展 需求 展望
下载PDF
中国石油油气田业务用能形势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穆剑 马建国 《石油规划设计》 2009年第6期11-13,共3页
介绍了中国石油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的节能目标。分析了油气田企业的用能形势,从油藏到地面工艺设施全面阐述了制约油气田业务节能降耗的关键问题。论述了在工艺过程控制、设备更新提效、杜绝无效损耗等方面,如何加大技术措施和管理力度... 介绍了中国石油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的节能目标。分析了油气田企业的用能形势,从油藏到地面工艺设施全面阐述了制约油气田业务节能降耗的关键问题。论述了在工艺过程控制、设备更新提效、杜绝无效损耗等方面,如何加大技术措施和管理力度,才能促进中国石油节能指标的完成,从而实现油气田的高效开采和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 能耗 形势 系统 设备 节能降耗 工艺技术 管理 对策
下载PDF
中国石油上游业务开发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建国 蒲明 《石油规划设计》 2007年第4期1-3,共3页
在《京都议定书》的大力推动下,清洁生产发展机制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节约的联系日益密切,已经对重点能耗企业的生产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介绍了清洁生产发展机制,论述了该机制对我国节能降耗、资源利用及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这... 在《京都议定书》的大力推动下,清洁生产发展机制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节约的联系日益密切,已经对重点能耗企业的生产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介绍了清洁生产发展机制,论述了该机制对我国节能降耗、资源利用及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这一机制的推广进程中,中国石油上游业务也将通过开发清洁生产发展机制获得额外资金与环境友好技术的支持,以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中国石油 清洁发展机制 温室气体 减排 上游业务 二氧化碳当量 合作
下载PDF
中国石油集团地球物理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27
8
作者 王喜双 曾忠 +4 位作者 易维启 董世泰 张研 张玮 邓志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68-777,共10页
本文系统介绍了五年来中国石油集团在高陡构造、碳酸盐岩、低渗透油气藏和火山岩等复杂勘探对象技术攻关中所取得的成果和认识,分析了在攻关中创新集成并推广应用的一系列地球物理新技术,如高密度、全数字、拓频处理、新老资料融合处理... 本文系统介绍了五年来中国石油集团在高陡构造、碳酸盐岩、低渗透油气藏和火山岩等复杂勘探对象技术攻关中所取得的成果和认识,分析了在攻关中创新集成并推广应用的一系列地球物理新技术,如高密度、全数字、拓频处理、新老资料融合处理、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叠前储层预测、烃类检测、碳酸盐岩缝洞精细雕刻及多波地震等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技术适用性和下步发展方向。同时通过系统分析中国石油集团未来油气勘探开发对地球物理技术的需求,提出了发展油气勘探地球物理、油藏地球物理、天然气地球物理三大技术系列的任务和发展思路,展示了地球物理技术应用的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油集团 地球物理勘探 技术攻关 油气勘探地球物理 油藏地球物理 天然气地球物理
下载PDF
建立有效开发利用我国石油天然气难采储量的长效机制
9
作者 王永祥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6-19,共4页
难采储量在得不到优惠政策和灵活的经营机制时很少能投入开发,巨额发现成本得不到回收,作为石油公司核心资产的油气储量也得不到全面的保值增值。因此,应从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的高度,尽早建立一种在不同油价条件下科学地开发利用难采... 难采储量在得不到优惠政策和灵活的经营机制时很少能投入开发,巨额发现成本得不到回收,作为石油公司核心资产的油气储量也得不到全面的保值增值。因此,应从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的高度,尽早建立一种在不同油价条件下科学地开发利用难采储量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采储量 尾矿储量 经济储量 边际油气储量 长效机制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中央古隆起带(北部)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及勘探前景 被引量:29
10
作者 杜金虎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4,共14页
松辽盆地中央古隆起带(北部)具备良好的天然气藏形成条件,是该盆地天然气风险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该领域几十年久攻不克,成藏条件及勘探前景认识不清。综合岩心、录井、测井及三维地震、重力、磁法等资料,在大量统计分析和地质研究的基... 松辽盆地中央古隆起带(北部)具备良好的天然气藏形成条件,是该盆地天然气风险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该领域几十年久攻不克,成藏条件及勘探前景认识不清。综合岩心、录井、测井及三维地震、重力、磁法等资料,在大量统计分析和地质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央古隆起带(北部)的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方向,提出了4点新认识:(1)中央古隆起带为一个在冲断褶皱基底上形成的具有潜山性质的隆起带;(2)中央古隆起带(北部)东侧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生气强度大,侧向供气能力强;(3)中央古隆起带(北部)发育花岗岩、变质岩、砾岩及砂岩4种储层类型;(4)中央古隆起带(北部)发育3种类型圈闭、2套输导体系和3种类型气藏。进而明确了基岩潜山气藏、冲沟岩性气藏的勘探方向,评价优选了I类勘探区10个、II类勘探区6个,为松辽盆地中央古隆起带(北部)深层天然气风险勘探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覆 冲沟 基岩潜山 天然气成藏条件 中央古隆起带(北部)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天然气处理(净化)厂生产能耗的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庆 李秋忙 +1 位作者 马建国 易珉 《石油规划设计》 2009年第4期21-23,共3页
对天然气处理(净化)厂生产能耗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能耗设备、过程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基准能耗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提出的方法可以计算基准生产参数下的天然气处理(净化)厂的生产能耗,确定生产耗能的薄弱环节和节能潜力,并可... 对天然气处理(净化)厂生产能耗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能耗设备、过程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基准能耗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提出的方法可以计算基准生产参数下的天然气处理(净化)厂的生产能耗,确定生产耗能的薄弱环节和节能潜力,并可以进行天然气处理(净化)厂生产用能水平的横向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处理厂 净化厂 生产能耗 基准能耗 评价 方法研究
下载PDF
石油化工公司上下游经济关系分析
12
作者 苏春梅 侯立静 丁伟 《石油规划设计》 2004年第1期23-25,共3页
石油化工联合企业上、下游内部转移定价原理就是导求中间产品的合适价格和合适产量,在各分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使其带来整体利润的最大化。对竞争性外部市场的中间产品的定价进行分析,介绍了适宜价格的研究方法和推导过程,提出... 石油化工联合企业上、下游内部转移定价原理就是导求中间产品的合适价格和合适产量,在各分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使其带来整体利润的最大化。对竞争性外部市场的中间产品的定价进行分析,介绍了适宜价格的研究方法和推导过程,提出了在不同原油价格条件下联合企业应采取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公司 石油资源 原油 成品油 价格 边际成本 产量 市场经济 中国
下载PDF
对定义天然气气田生产能力及管道输送能力的讨论
13
作者 张效羽 《石油规划设计》 2007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前,在定义天然气气田的生产能力和天然气管道的输送能力时,常常同时使用m3/a与m3/d两种单位,引起了一些混淆,并带来了不少误解。文章对上述两方面的能力定义及引起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天然气气田的生产能力和天然气管道的输送能... 目前,在定义天然气气田的生产能力和天然气管道的输送能力时,常常同时使用m3/a与m3/d两种单位,引起了一些混淆,并带来了不少误解。文章对上述两方面的能力定义及引起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天然气气田的生产能力和天然气管道的输送能力都应该用m3/d定义,而不应用m3/a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标准 气田生产 管道输送 能力 定义 单位
下载PDF
中国“山地式”页岩气层内构造变动研究方法、理论及其勘探开发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忠权 贾承造 +8 位作者 江同文 陈更生 何骁 李国欣 杨洪志 石学文 吴伟 胡懿灵 龙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7-271,293,共16页
中国“山地式”页岩气的勘探开发与美国、加拿大等“平原式”页岩气勘探开发在地下地质构造上存在着极大差异,主要表现为页岩层内构造变形-变位复杂、勘探“甜点”认识不清、生产开发钻井过程中水平井段目标靶体寻找困难并时常出现工程... 中国“山地式”页岩气的勘探开发与美国、加拿大等“平原式”页岩气勘探开发在地下地质构造上存在着极大差异,主要表现为页岩层内构造变形-变位复杂、勘探“甜点”认识不清、生产开发钻井过程中水平井段目标靶体寻找困难并时常出现工程事故等问题。本文从野外调查、岩心观察、钻井测井资料分析、地震剖面处理解释等方面分析总结了页岩气层内构造变动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在初步应用过程中已取得良好成效,能够有效识别页岩气层内构造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式”页岩气 层内构造 构造“甜点” 研究方法 研究理论
下载PDF
含硫化氢天然气井井喷事故应急疏散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穆剑 钱新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4-146,共3页
井喷事故后果严重,特别是当井喷物质中含有H_2S等有毒气体时,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研究含H_2S天然气井喷事故后的安全疏散问题,建立了含H_2S天然气井井喷事故模型,对含H_2S天然气井喷事故进行数值模拟。模拟得到了含H_2... 井喷事故后果严重,特别是当井喷物质中含有H_2S等有毒气体时,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研究含H_2S天然气井喷事故后的安全疏散问题,建立了含H_2S天然气井井喷事故模型,对含H_2S天然气井喷事故进行数值模拟。模拟得到了含H_2S天然气井喷事故中井喷气体的浓度场分布情况。以此为依据确定安全疏散时间和最小安全疏散半径的计算方法,并通过模拟算例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硫化氢(H2S) 天然气 井喷 安全疏散
原文传递
美国石油学会《气候行动框架》要点及其实施前景和启示
16
作者 田洪亮 王琦 +1 位作者 漆志刚 邹继东 《国际石油经济》 2021年第11期43-47,54,共6页
2021年3月,美国石油学会发布《气候行动框架》报告,从政府、行业、创新领域等多角度提出五大行动。政府提高资金激励推动低碳技术研发和商业化、减少作业现场排放加速环境改善、推动制定适合全球经济的碳排放定价体系、推动碳排放强度... 2021年3月,美国石油学会发布《气候行动框架》报告,从政府、行业、创新领域等多角度提出五大行动。政府提高资金激励推动低碳技术研发和商业化、减少作业现场排放加速环境改善、推动制定适合全球经济的碳排放定价体系、推动碳排放强度分类的全球"差异化"天然气市场、形成油气行业解决方案、加强减排报告一致性和透明度等做法,值得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中国油气行业应实时关注能源领域成本、能源利用效率、价格的变化,优化低碳发展战略规划,积极做好参与碳排放权定价体系和标准化的数据准备工作,提前着手应对"差异化"天然气市场定价,进一步加快氢能技术研发和商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石油学会 能源转型 碳排放 低碳发展 天然气市场 氢能
下载PDF
推进天然气组成分析能力验证工作的几点思考
17
作者 穆剑 罗勤 +1 位作者 常宏岗 曾文平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2年第7期24-28,共5页
从检测标准、测试样品、运作时间、统计分析和结果评价方法到结果评价,全面分析2010年《CNAS T0475天然气组成分析》能力验证计划执行情况,结合对国外天然气组成分析能力验证计划开展情况的分析研究,找出差距,提出在计划组织、方案制定... 从检测标准、测试样品、运作时间、统计分析和结果评价方法到结果评价,全面分析2010年《CNAS T0475天然气组成分析》能力验证计划执行情况,结合对国外天然气组成分析能力验证计划开展情况的分析研究,找出差距,提出在计划组织、方案制定、测试样品制备、数据评价方面尚有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建议,为推进我国天然气组成分析能力验证工作的开展,达到与国外水平对话的目标提供思路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能力验证 实验室认可
下载PDF
中国陆上东、西部地区火山岩成藏比较研究与意义 被引量:116
18
作者 赵文智 邹才能 +5 位作者 李建忠 冯志强 张光亚 胡素云 匡立春 张研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共11页
中国东、西部地区火山岩油气成藏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其共性特征是:生储盖组合类型均以近源组合为主;物性受埋深影响小,非均质性普遍较强;主力烃源岩以煤系泥岩为主,演化程度普遍较高。差异表现为:东部火山岩多形成于中、新生代陆内裂谷... 中国东、西部地区火山岩油气成藏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其共性特征是:生储盖组合类型均以近源组合为主;物性受埋深影响小,非均质性普遍较强;主力烃源岩以煤系泥岩为主,演化程度普遍较高。差异表现为:东部火山岩多形成于中、新生代陆内裂谷,以中酸性为主,以受深大断裂控制的中心式喷发为主,西部火山岩多形成于古生代陆内裂谷和岛弧,以中基性为主,喷发期次和类型多;东部火山岩储集空间以原生气孔和裂缝为主,西部主要以次生溶孔和裂缝为主;东部以岩性、构造-岩性气藏为主,成藏受生烃中心、深大断裂和火山岩喷发结构控制,原位性明显,西部多为地层不整合油气藏,不整合面、烃源岩和大型断裂是主要控制因素,原位性和异位性兼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油气藏 成藏特征 共性 差异性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中国
下载PDF
中国油气资源/储量分类与管理体系 被引量:33
19
作者 王永祥 张君峰 段晓文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5-651,共7页
以中国油气储量管理现状为背景,分析了中国油气资源/储量分类的基本原则、主要特点及与SPE等提出的石油资源管理系统(PRMS)的主要差异。并通过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储量管理体系的简要介绍,揭示了中国油气储量分类在企业层... 以中国油气储量管理现状为背景,分析了中国油气资源/储量分类的基本原则、主要特点及与SPE等提出的石油资源管理系统(PRMS)的主要差异。并通过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储量管理体系的简要介绍,揭示了中国油气储量分类在企业层面的具体实践,这对深化中国油气储量分类理论研究,指导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均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油气储量 分类原则 分类特点 管理体系
下载PDF
重新认识中国油气储量标准与国际通行标准的对应关系 被引量:13
20
作者 吴国干 胡允栋 +1 位作者 王永祥 胡素云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7年第5期62-65,70,共5页
美国油气储量评估师按照油气藏工程分析的基本做法,不能被视为SEC规则。SEC的"尺"没有变,但评估师的"度"却可能有不同的把握。实践中,专业的知识背景、有效的地区经验、客观的评估心态,再加上合理的规则运用,四方... 美国油气储量评估师按照油气藏工程分析的基本做法,不能被视为SEC规则。SEC的"尺"没有变,但评估师的"度"却可能有不同的把握。实践中,专业的知识背景、有效的地区经验、客观的评估心态,再加上合理的规则运用,四方面结合才是油气储量评估"制胜的法宝"。经对比分析认为,中国的探明已开发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和探明未开发经济可采储量分别可对应于SPE/WPC/AAPG的证实已开发储量和证实未开发储量。然而,在建立储量的思维方式、立足点、阶段性、地质储量与可采储量的对应性、不同级别储量的依存性、经济内涵及其对储量的界定作用、管理的重心等方面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储量 分类 比较 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