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石油进口运输布局与运输安全浅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仲涛 付天翔 《化工管理》 2013年第16期65-65,共1页
由于世界石油资源分布不均衡以及石油消费区域分散,供给市场脱离消费市场等原因,导致长距离运输石油成为必然趋势。因此,安全运输石油成为确保石油进口大国石油稳定供给的强有力保障。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我国进口石油的运输布局展开分析... 由于世界石油资源分布不均衡以及石油消费区域分散,供给市场脱离消费市场等原因,导致长距离运输石油成为必然趋势。因此,安全运输石油成为确保石油进口大国石油稳定供给的强有力保障。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我国进口石油的运输布局展开分析,揭示石油运输可能存在的风险并进一步指出我国石油运输路线的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进口 运输布局 风险 基本框架
下载PDF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大气田稀有气体特征 被引量:25
2
作者 魏国齐 王东良 +5 位作者 王晓波 李剑 李志生 谢增业 崔会英 王志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3-538,共6页
以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大气田为例,对震旦系灯影组、寒武系龙王庙组天然气稀有气体进行全组分含量和同位素检测,并判别其成因。高石梯—磨溪大气田天然气中稀有气体He含量高于大气中He含量1~2个数量级,其中灯二段天然气中He平均含... 以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大气田为例,对震旦系灯影组、寒武系龙王庙组天然气稀有气体进行全组分含量和同位素检测,并判别其成因。高石梯—磨溪大气田天然气中稀有气体He含量高于大气中He含量1~2个数量级,其中灯二段天然气中He平均含量为512×10^-6,达到工业利用标准;而Ne、Ar、Kr、Xe含量相对较低,低于大气含量值。稀有气体全组分含量总体由震旦系灯二段、灯四段至寒武系龙王庙组逐渐降低。高石梯—磨溪大气田天然气中稀有气体^3He/^4He值总体为10^-8量级,^40Ar/^36Ar值总体为1024-9559,^132Xe相对过剩而^129Xe相对亏损,表明He、Ar、Xe均为典型壳源成因,且气田深部没有活动性强的深大断裂和通幔断裂,构造活动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石梯—磨溪大气田 震旦系 寒武系 稀有气体 全组分含量 同位素组成 成因判识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大庆油田聚驱后油藏内源微生物激活剂的筛选和效果评价 被引量:12
3
作者 伍晓林 赵玲侠 +2 位作者 马挺 俞理 乐建君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5-111,共7页
聚合物驱油后的油藏含水大幅回升,操作成本高,传统化学方法很难继续提高采收率,而内源微生物采油技术是最有希望的接替技术之一.针对大庆油田聚驱后油藏,利用分子生态学技术考察目标油藏的菌群结构,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对内源微生物激活剂... 聚合物驱油后的油藏含水大幅回升,操作成本高,传统化学方法很难继续提高采收率,而内源微生物采油技术是最有希望的接替技术之一.针对大庆油田聚驱后油藏,利用分子生态学技术考察目标油藏的菌群结构,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对内源微生物激活剂进行筛选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目标油藏具有多种采油功能微生物,确定以糖蜜,硝酸盐,磷酸盐及酵母粉为主的激活剂体系,该体系能显著提高内源微生物的数量,有益菌浓度提高1~3个数量级,代谢产生的表面活性剂能将原油完全乳化分散,形成稳定的悬浊液,同时也能兼顾厌氧微生物的生长及产甲烷菌代谢产甲烷,因此具备实施内源微生物采油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驱后油藏 内源微生物 激活剂 筛选 评价
下载PDF
大港探区港北潜山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特征及发育主控因素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祖兵 李剑 +3 位作者 崔俊峰 杨萍 邢立平 吴雪松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20,共12页
大港探区港北潜山中生界储层成因演化复杂、储层空间分布非均质性强。为了探究储层发育控制因素,利用岩心、岩石薄片、X射线全岩衍射、压汞、铸体薄片及扫面电镜等实验分析测试资料,系统地分析了储层的岩石学、成岩作用、储集空间等特... 大港探区港北潜山中生界储层成因演化复杂、储层空间分布非均质性强。为了探究储层发育控制因素,利用岩心、岩石薄片、X射线全岩衍射、压汞、铸体薄片及扫面电镜等实验分析测试资料,系统地分析了储层的岩石学、成岩作用、储集空间等特征。研究表明:中生界碎屑岩以长石砂岩和岩屑质砂岩为主,主要发生了压实、胶结、交代和溶蚀等成岩作用;碎屑岩储层次生孔隙发育,占比74.65%,原生孔隙及裂缝占比较小,总体上为低孔低渗储层,局部存在高孔高渗储层;埋深、异常压力和溶蚀作用是储层发育主控因素,浅埋藏阶段主要发生压实、胶结作用,后期快速埋藏作用阶段主要发生溶蚀作用,机械压实作用与粒间溶蚀作用造成原生孔隙损失32%~90%,异常压力段储层物性好于非异常压力段,溶蚀作用是次生储集空间发育的主要作用类型;储层有利区主要分布在板桥次凹与歧口主凹的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北潜山 中生界 储层特征 溶蚀作用 控制因素
下载PDF
页岩水力压裂的关键力学问题 被引量:37
5
作者 庄茁 柳占立 +3 位作者 王涛 高岳 王永辉 付海峰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2-81,共10页
页岩气的开采成为我国绿色能源开发的新领域.尽管北美页岩气革命取得了成功,水力压裂是成功的开采方式,目前采收率仅为5%~15%,问题出在哪里呢?由此给力学家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本文针对页岩水力压裂的关键力学问题,阐述理论、计算... 页岩气的开采成为我国绿色能源开发的新领域.尽管北美页岩气革命取得了成功,水力压裂是成功的开采方式,目前采收率仅为5%~15%,问题出在哪里呢?由此给力学家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本文针对页岩水力压裂的关键力学问题,阐述理论、计算和实验的研究进展和技术难点,主要内容有:页岩人工裂缝扩展的大型物理实验模拟平台;考虑时间相关性的各向异性本构模型;页岩起裂、分叉及多裂缝相互作用的断裂力学准则和模拟方法;裂缝簇稳定性扩展的力学条件和创造缝网的多尺度有限元模型;耦合断裂力学和流场压力的裂缝网扩展数值模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水力压裂 力学问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