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有效渗透率的单井增产潜力定量评价——以新疆H储气库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泉 陈超 +3 位作者 李道清 仇鹏 廖伟 张士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0-456,共7页
地下储气库为天然气季节调峰和应急安全供气提供重要保障,具有单井注采能力大、快速响应强注强采、大排量吞吐等特点。新疆H储气库是中国最大的地下储气库,在第1—第4周期注采运行过程中,存在同一构造区域内单井产能差异大、优化注采界... 地下储气库为天然气季节调峰和应急安全供气提供重要保障,具有单井注采能力大、快速响应强注强采、大排量吞吐等特点。新疆H储气库是中国最大的地下储气库,在第1—第4周期注采运行过程中,存在同一构造区域内单井产能差异大、优化注采界限增产幅度有限的问题,因此开展了基于有效渗透率的单井增产潜力定量评价方法研究。利用动态和静态生产资料对单一产能主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以稳定点二项式产能方程为基础,建立了一种基于修正有效渗透率的单井增产潜力定量评价模型,并绘制了模型图版,实现了对单井增产潜力的定量描述。截至第6周期采气末期,根据模型图版优选的5口措施井已完成酸化作业,总计增加产能191.0×10^4 m^3/d,模型预测产能符合率达93.8%,储气库整体调峰能力提升至1691.0×10^4 m^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有效渗透率 产能评价 增产潜力分析 增产定量评价 现场酸化措施
下载PDF
呼图壁储气库监测井完井技术及应用
2
作者 韩先柱 陈明珠 +4 位作者 徐壮 赵楠 董胜祥 路立君 黄歆然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第31期109-111,共3页
呼图壁储气库作为中国枯竭气藏型储气库库容最大、调峰能力最强的储气库,在季节调峰和战略储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13年投运以来,为实现高效注采、安全平稳运行目标,新疆油田公司储气库作业区深化储气库地下情况研究,利用孔渗特征... 呼图壁储气库作为中国枯竭气藏型储气库库容最大、调峰能力最强的储气库,在季节调峰和战略储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13年投运以来,为实现高效注采、安全平稳运行目标,新疆油田公司储气库作业区深化储气库地下情况研究,利用孔渗特征分析、岩心突破等实验和网罗全区监测井系统,更好实现动态监测,同时求取地层压力、温度、流体性质等动、静态资料,监测地层压力、温度变化,以及气液界面、流体运移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图壁储气库 监测井 动态监测
下载PDF
呼图壁大型储气库扩容提采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国良 廖伟 +5 位作者 张涛 赵志卫 陈月娥 张士杰 孙德强 饶远 《中外能源》 CAS 2019年第4期46-53,共8页
地下储气库作为季节调峰及应急采气的手段,具有单井产量高、快速强注强采、地层应力交替变化等特点。呼图壁储气库经过多个周期注采运行,表现出注采井利用率低、井网调峰能力不足、地面装置运行效率偏低等突出问题,且随着气库逐步达容,... 地下储气库作为季节调峰及应急采气的手段,具有单井产量高、快速强注强采、地层应力交替变化等特点。呼图壁储气库经过多个周期注采运行,表现出注采井利用率低、井网调峰能力不足、地面装置运行效率偏低等突出问题,且随着气库逐步达容,地层压力已接近设计上限,区域断裂、盖层、井筒均存在漏失风险。因此开展周期库容诊断评价、调峰能力评价及水侵区动用技术研究,提高储气库井网利用率和调峰能力,形成集"库容诊断、井筒完整性评价和微地震监测"为一体的气库完整性评价技术,评价落实气库动态密封性,保障气库"存得住";优化地面配套增压及集输处理工艺,保证注气压缩机运行效率及外输气产品质量,确保合格气"送得走"。最终形成了集注采地质、井筒工艺和地面集输为一体的储气库扩容提采关键技术体系,实现了呼图壁储气库多周期的安全、平稳、高效运行,为气库预定调峰能力的发挥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图壁 储气库 扩容提采 注采管理 技术体系 调峰能力
原文传递
呼图壁储气库边底水水侵前缘动用及注采风险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廖伟 刘国良 +3 位作者 李欣潞 张赟新 郑强 陆叶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6-71,共6页
具边底水储气库注采容易引起气水界面移动,水侵前缘运移及注采风险评估,对储气库水侵区库容的恢复和动用及注采井调峰能力的提升极其重要。以呼图壁储气库为例,评价了边底水储气库气水前缘恢复动用的可行性,利用示踪剂数值模拟技术确定... 具边底水储气库注采容易引起气水界面移动,水侵前缘运移及注采风险评估,对储气库水侵区库容的恢复和动用及注采井调峰能力的提升极其重要。以呼图壁储气库为例,评价了边底水储气库气水前缘恢复动用的可行性,利用示踪剂数值模拟技术确定注气前缘位置,通过多轮次注气驱替,提高储集层渗流能力。建立了影响注采井水侵的动、静态参数评价指标体系,并评价了呼图壁储气库30口投产注采井的见水风险等级。研究区高水侵风险井仅有3口,主要位于储气库的西部水侵区。制定了边底水储气库水侵预警机制,其要点在于生产过程中加大动态监测力度,及时跟踪中—高水侵风险井产水量、水气比、产水中Cl;含量、井口压力等变化,调整优化注采速度及注采气量,从而控制气水前缘推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图壁 储气库 边底水 水侵 注气前缘 库容 调峰能力 风险评价 预警机制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压扭断裂带发育特征及其组合样式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建伟 廖伟 +5 位作者 曾治平 赵乐强 曹建军 郭瑞超 周健 马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0,共10页
压扭断层的几何学特征及其演变规律较为复杂,需要不断深化认识,这对西部压扭盆地具有很大的油气勘探实践意义。野外露头区勘查和高密度三维地震数据体处理成果揭示,准西北缘乌夏地区发育的高角度逆冲断层普遍具有走滑特点,并伴有多组系... 压扭断层的几何学特征及其演变规律较为复杂,需要不断深化认识,这对西部压扭盆地具有很大的油气勘探实践意义。野外露头区勘查和高密度三维地震数据体处理成果揭示,准西北缘乌夏地区发育的高角度逆冲断层普遍具有走滑特点,并伴有多组系次级剪切断层,从而形成典型压扭断裂带。碎屑岩层系能干性差异控制压扭断层垂向脱耦传播和分段发育,构造活动强度变化进一步控制断层发育组系及其组合样式的变化。自深层至浅层随着压扭强度的逐渐减弱,压扭断裂带在剖面上存在“辫”、“花”和“阶”状3种基本组合样式,对应平面上呈“网结”、“羽列”和“雁列”状展布。已发现油气田剖析结果表明,不同组合样式断层的油气垂向输导能力存在很大差异,是控制压扭叠合盆地油气资源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扭断层 组合样式 油气输导 乌夏地区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气藏型储气库井环空压力计算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隋晓凤 滕振超 +4 位作者 贾善坡 王建军 徐长峰 曾祥俊 贺海军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6-97,106,I0006,I0007,共15页
为解决储气库井注采时由温度与压力变化引起的密闭A环空带压问题,根据传热学理论、管柱弹性力学平面应变理论及体积相容性原则,建立考虑环空保护液非线性多单元密闭A环空压力计算模型,基于分段计算方法分析等温压缩系数、等压膨胀系数... 为解决储气库井注采时由温度与压力变化引起的密闭A环空带压问题,根据传热学理论、管柱弹性力学平面应变理论及体积相容性原则,建立考虑环空保护液非线性多单元密闭A环空压力计算模型,基于分段计算方法分析等温压缩系数、等压膨胀系数、油管线膨胀系数、弹性模量与泊松比等参数对环空压力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分段计算方法可以提高环空压力预测的准确度;不考虑温度分布形式预估环空压力偏离实际值,且温度越高,偏离实际值越大;环空保护液的非线性对环空压力的影响相对较大,忽略其随温度的变化导致环空压力偏低。压力计算模型与现场实测结果符合较好,可以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型储气库 注采井 密闭A环空 环空压力 分段计算
下载PDF
储气库注采管柱螺纹失效动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7
7
作者 张认认 杨尚谕 +3 位作者 闫相祯 张哲 林敏 李新宏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4-90,共7页
为解决储气库注采管柱螺纹失效问题,识别注采管柱螺纹失效致因与后果,基于蝴蝶结和贝叶斯网络方法构建注采管柱螺纹动态失效风险分析模型,采用模糊集理论计算模型变量先验概率,并评估注采管柱失效后果概率,从而推断注采管柱螺纹失效关... 为解决储气库注采管柱螺纹失效问题,识别注采管柱螺纹失效致因与后果,基于蝴蝶结和贝叶斯网络方法构建注采管柱螺纹动态失效风险分析模型,采用模糊集理论计算模型变量先验概率,并评估注采管柱失效后果概率,从而推断注采管柱螺纹失效关键致因因素;引入先兆数据,评估注采管柱螺纹动态失效风险态势。结果表明:气体中携带固体颗粒、上螺纹速度过快、注采温度高、地层断裂等13个因素对螺纹失效风险影响较大;螺纹失效概率逐渐增大,螺纹失效后果也越来越严重,需要监控螺纹失效关键致因以降低螺纹失效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采管柱 螺纹 蝴蝶结分析法 贝叶斯网络 失效风险
下载PDF
地下储气库注气过程一体化压力及地层参数计算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慧 丁心鲁 +3 位作者 张士杰 方云贵 郝晓波 郑玮鸽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71,共8页
为了掌握地下储气库注气过程中的压力动态变化情况,解决持续注气导致的地层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依据现场静、动态资料,基于一种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综合储层压力、井底压力和井口压力的计算方法,建立了一种地下储气库注气过程一体化压... 为了掌握地下储气库注气过程中的压力动态变化情况,解决持续注气导致的地层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依据现场静、动态资料,基于一种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综合储层压力、井底压力和井口压力的计算方法,建立了一种地下储气库注气过程一体化压力及地层参数计算方法。首先,利用计算储层压力、井底压力和井口压力的方法计算出井口压力;然后,应用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不断调整、优化压力和地层参数,使计算的井口压力与实测井口压力达到最优拟合,进而得到储层压力、井底压力,以及储层平均渗透率、探测半径等地层参数。利用该方法计算了呼图壁储气库3口注采井的井口压力和储层的平均渗透率,3口注采井计算井口压力与实测井口压力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889,0.9893和0.9784,计算出的储层渗透率与试井解释的渗透率基本一致,说明该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可靠。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地下储气库注气过程一体化压力及地层参数计算方法,可以了解地下储气库注气过程中的压力变化情况,有助于指导地下储气库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注气 井口压力 地层参数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计算方法
下载PDF
储气库注采井井筒温度场预测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建军 曾祥俊 +3 位作者 贾善坡 隋晓凤 张赟新 贺海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7890-7902,共13页
随着冬季对天然气需求的持续增加,对储气库的调峰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注采井作为连接地面与地下的通道,井筒温度受注采周期的影响发生变化,如何准确地预测井筒内温度变化,对于预测环空压力、保证油管和套管安全、水泥环密封性和储气... 随着冬季对天然气需求的持续增加,对储气库的调峰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注采井作为连接地面与地下的通道,井筒温度受注采周期的影响发生变化,如何准确地预测井筒内温度变化,对于预测环空压力、保证油管和套管安全、水泥环密封性和储气库运行安全至关重要。根据流体力学中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定理,将气体的压强、温度、密度和流速进行耦合分析,利用显式四阶Runge-Kutta数值求解方法,输出油管内气体不同深度的流动参数,并对影响油管内气体温度的敏感性因素进行分析,得到了储气库注气过程、采气过程、关井阶段温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注气过程井底处温度受注气量影响较大,注气时间和注气压力对井底温度影响较小;在采气过程,井口处气体温度随采气量的增加而增大,油管内气体压力由井底到井口逐渐减小,并且随着采气量的增加,减小趋势越明显;在关井初期,油管内气体温度变化速率较大,随着关井时间的持续增加,油管内气体温度逐渐趋于地层温度,并且越接近于井口气体温度变化速率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井筒温度 注采周期 数值求解
下载PDF
地下储气库注采管柱内压计算 被引量:2
10
作者 申昭熙 马晓华 +3 位作者 王建军 欧阳勇 赵楠 段志峰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1年第12期16-20,共5页
现行标准中给出的储气库注采管柱内压计算方法未考虑温度梯度,也未区分注气和采气过程,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为使计算结果更精确,引入温度梯度和气体运动摩阻方向影响因素,基于力平衡原理建立直井段注采管柱压力微分方程,求解了考虑温... 现行标准中给出的储气库注采管柱内压计算方法未考虑温度梯度,也未区分注气和采气过程,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为使计算结果更精确,引入温度梯度和气体运动摩阻方向影响因素,基于力平衡原理建立直井段注采管柱压力微分方程,求解了考虑温度梯度和运动影响的管柱压力计算方程。研究表明,是否考虑温度梯度及气体运动方向的影响,管柱内压计算结果相差较大,因此注采管柱内压计算应考虑其影响,管柱设计选用才更加合理。实际管柱内压计算示例显示,该解析方程计算结果与内压实测值相差小于1%,结果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注采管柱 内压 气体运动方向 温度梯度
下载PDF
气藏型储气库微地震监测系统设计及应用——以新疆H储气库为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廖伟 刘国良 +6 位作者 戴勇 张士杰 胥洪成 孙德强 郑强 赵楠 李超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54-1662,共9页
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设计注采运行30~50年,安全问题是储气库注采运行的重中之重。为保障储气库长期安全平稳运行,除常规监测手段外,微地震实时监测技术是储气库断层、盖层、储层及井筒监测的有效手段。新疆H储气库是国内最大陆... 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设计注采运行30~50年,安全问题是储气库注采运行的重中之重。为保障储气库长期安全平稳运行,除常规监测手段外,微地震实时监测技术是储气库断层、盖层、储层及井筒监测的有效手段。新疆H储气库是国内最大陆相储气库,断裂较多,砂体变化较快,针对不同观测系统,采用微地震实时监测系统可论证监测范围、最小震级、定位精度等,在此基础上优选最优的微地震监测系统设计方案。研究过程中监测井采用"6口浅井、3口半深井"的组合井监测方式,监测能级为-0.6^-0.5级,定位精度为30 m,地面监测系统利用太阳能供电,数据采集系统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并应用微地震数据体处理解释和观测系统,实现对储气库高强度注采运行过程中动态密封性的实时监测与分析。经过5年的现场监测实践证明,该监测系统现场应用方便,灵敏度高,监测反馈速度快,能够精确地识别生产活动引起的微地震事件,有效指导了储气库注采运行过程中参数优化调整,保障了安全平稳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气藏型 微地震 监测系统 定位精度 参数优化
原文传递
基于检验测试策略的PFD模型建立与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哲 王璐 +3 位作者 徐长峰 赵国军 陈月娥 刘晓亮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8-134,共7页
为制定合理检验测试策略,提高安全仪表系统(SIS)在低要求运行模式下的安全性,提出要求平均失效概率(PFD_(avg))通用计算模型,引入检验测试分布因子和共因失效修正因子,表征部分和完全检验测试对SIS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 为制定合理检验测试策略,提高安全仪表系统(SIS)在低要求运行模式下的安全性,提出要求平均失效概率(PFD_(avg))通用计算模型,引入检验测试分布因子和共因失效修正因子,表征部分和完全检验测试对SIS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所有同构koon架构系统,可应用于周期性、非周期性部分检验测试及共因失效影响较大的场景,可以为企业制定检验测试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仪表系统 要求平均失效概率 部分检验测试 完全检验测试 安全完整性等级
下载PDF
基于检验测试的安全仪表系统安全评价Markov简化模型 被引量:3
13
作者 姬康 王璐 +3 位作者 王明锋 王先朝 许鹏 刘晓亮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26,共9页
Markov模型是研究安全仪表系统(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SIS)安全性的重要模型之一,但随着SIS运行特性日益复杂,其状态数量呈指数性增长,导致计算量剧增。考虑SIS运行阶段检验测试的特性,通过计算状态间转换率、确定主导状态、合并... Markov模型是研究安全仪表系统(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SIS)安全性的重要模型之一,但随着SIS运行特性日益复杂,其状态数量呈指数性增长,导致计算量剧增。考虑SIS运行阶段检验测试的特性,通过计算状态间转换率、确定主导状态、合并相似状态、引入修正因子补偿计算偏差等方法对Markov模型进行了简化,提出了一种系统的基于检验测试的要求时危险失效平均概率(PFDavg)的Markov简化计算模型,适用于低要求运行模式下同构冗余架构系统的SIS,该模型保留了Markov原始模型的主要特性,验证结果表明:在安全参数置信区间内,该模型的计算复杂度显著降低,结果误差在5%内,不会影响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仪表系统(SIS) 要求时危险失效平均概率 安全评价 Markov简化模型 检验测试 转换率 敏感度分析
下载PDF
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油气井管柱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认认 杨尚谕 +3 位作者 王建军 赵楠 徐长峰 李新宏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5-59,共5页
为提高油气井管柱服役的安全性,采用数据统计与可靠性理论评估油气井管柱可靠性。首先,识别影响管柱外载及其参数的变量,构建油气井管柱安全极限状态方程;然后,采集模型变量数据,确定变量分布与参数,形成油气井管柱可靠性数值模型;最后... 为提高油气井管柱服役的安全性,采用数据统计与可靠性理论评估油气井管柱可靠性。首先,识别影响管柱外载及其参数的变量,构建油气井管柱安全极限状态方程;然后,采集模型变量数据,确定变量分布与参数,形成油气井管柱可靠性数值模型;最后,通过蒙特卡洛方法计算影响管柱可靠性的关键变量和不同置信度水平下管柱剩余强度分布及安全系数取值。结果表明:目标区域油气井管柱剩余强度符合正态分布,得到不同置信度水平下管柱的可靠度,管柱的安全系数取值范围可满足管柱安全设计要求,所构建的方法可为实际生产中油气井井筒管柱安全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柱可靠性 数据统计 变量敏感性 安全系数
下载PDF
水泥环对在役套管柱抗挤强度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申昭熙 赵楠 +1 位作者 李建君 王建军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3年第1期51-55,共5页
为确定水泥环约束下的在役套管抗挤强度,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水泥环对套管抗挤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层无移动或无蠕变位移情况下,水泥环对外压作用下套管的变形有约束效应,可提高套管外压挤毁压力,且随着水泥环与套管之... 为确定水泥环约束下的在役套管抗挤强度,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水泥环对套管抗挤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层无移动或无蠕变位移情况下,水泥环对外压作用下套管的变形有约束效应,可提高套管外压挤毁压力,且随着水泥环与套管之间的间隙增加,水泥环的增强效应逐渐减小至零。的研究成果为合理利用套管的剩余强度、延长老井套管柱剩余寿命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 水泥环 抗挤强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基于CFD的注采管柱接头修复胶液渗流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长峰 赵楠 +2 位作者 王建军 陈月娥 李新宏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27,共6页
为探讨注胶方法修复井下注采管柱螺纹接头缝隙的可行性,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欧拉-欧拉多相流方法构建胶液在注采管柱接头缝隙内的渗流流动数值仿真模型,模拟注胶压力驱动下修复胶液在管柱接头螺纹缝隙内的渗流过程,通过多工况条件下胶液... 为探讨注胶方法修复井下注采管柱螺纹接头缝隙的可行性,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欧拉-欧拉多相流方法构建胶液在注采管柱接头缝隙内的渗流流动数值仿真模型,模拟注胶压力驱动下修复胶液在管柱接头螺纹缝隙内的渗流过程,通过多工况条件下胶液在螺纹缝隙内的渗流数值模拟,研究注胶压力、胶液密度和螺纹失效缝隙对胶液渗流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欧拉-欧拉多相流的数值模型可有效预测胶液在管柱接头缝隙内的流动;胶液在狭缝内的渗流深度与注胶压力呈正比;胶液渗流深度与胶液密度呈反比;胶液渗流深度与螺纹缝隙尺寸呈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采管柱 注胶修复 螺纹缝隙 胶液 渗流
下载PDF
先导式安全阀冻堵故障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佐仁 《化工管理》 2018年第24期169-169,共1页
总站2#计量站汇管和进总站汇管的两个先导式安全阀在压力未达到校验整定压力的情况下发生误起跳,造成天然气放空;本文经过分析,找出了此次安全阀起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先导式安全阀 分析
下载PDF
非API尺寸套管偏梯形螺纹接头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志勇 王建军 +4 位作者 史华 张赟新 韩礼红 王建东 任相羿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2年第1期11-14,共4页
基于油田现场工况设计了Φ206.38 mm×15.8 mm C110非API尺寸套管管体及非API偏梯形螺纹接头。对套管管体强度、螺纹接头连接强度和密封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根据力学模型并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对螺纹接头在上扣、内压及拉伸条... 基于油田现场工况设计了Φ206.38 mm×15.8 mm C110非API尺寸套管管体及非API偏梯形螺纹接头。对套管管体强度、螺纹接头连接强度和密封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根据力学模型并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对螺纹接头在上扣、内压及拉伸条件下的受力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设计的螺纹接头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性能进行了实物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非API尺寸套管螺纹接头连接强度达到7193 kN,螺纹接头内压泄漏抗力达到77 MPa,螺纹接头连接强度和密封性能满足工况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梯形 螺纹接头 有限元 仿真分析 连接强度 密封性能
下载PDF
气藏改建储气库下限压力设计新方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胥洪成 张士杰 +6 位作者 李翔 郑得文 王皆明 宋丽娜 赵凯 裴根 殷子橫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48-1653,共6页
储气库下限压力与工作气量、注采井数、补充垫气量等参数密切相关,将直接影响项目的经济性。现有方法以地质气藏认识为基础,采用定性半定量方法设计,其结果难以定量精确确定。在充分考虑储气库地质条件、水侵规律、气井产能、外输条件... 储气库下限压力与工作气量、注采井数、补充垫气量等参数密切相关,将直接影响项目的经济性。现有方法以地质气藏认识为基础,采用定性半定量方法设计,其结果难以定量精确确定。在充分考虑储气库地质条件、水侵规律、气井产能、外输条件以及实现库容最大化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不同下限压力的有效库容形成与项目建设投资的内在关系,以项目经济性最优为目标函数,提出地质—经济一体化预测模型,建立气藏改建储气库下限压力设计新方法。在国内某储气库方案设计中的应用实践表明,该方法统筹了技术经济性,设计基础更加牢靠,结果更加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型储气库 下限压力 工作气量 注采井数 垫气量 建设投资 技术经济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