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水驱特征曲线的建立及在新疆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郭丰 唐海 +3 位作者 邱子刚 汪玉华 姚敏 范希斌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2-325,共4页
水驱特征曲线在水驱油藏动态开发中应用广泛,而常用水驱特征曲线大多数都是单一的曲线,且在选取直线段时受人为因素影响容易产生误差。在两种传统水驱曲线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水驱特征曲线,并应用回归软件对油田实际开发动态数据进行... 水驱特征曲线在水驱油藏动态开发中应用广泛,而常用水驱特征曲线大多数都是单一的曲线,且在选取直线段时受人为因素影响容易产生误差。在两种传统水驱曲线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水驱特征曲线,并应用回归软件对油田实际开发动态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以确定油藏累计产油量与含水率、油藏含水率与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关系。通过实例检验了新型水驱特征曲线预测含水率上升规律的可行性、合理性。新型水驱特征曲线不仅适用于普通油藏开发后期高含水阶段,也适用于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油藏 水驱特征曲线 非线性回归 含水率上升规律 采出程度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克拉美丽火山岩气田开发技术 被引量:8
2
作者 宋元林 廖健德 +3 位作者 张瑾琳 邱恩波 杨淑梅 周妮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8-80,88,共4页
克拉美丽气田是新疆油田发现的第1个火山岩气田,也是准噶尔盆地第1个特大型火山岩气田,由于对火山岩气田的开发经验欠缺,目前准噶尔盆地没有现成的研究成果和开发经验可以借鉴,气田若进行全面开发,存在气藏控制因素和构造内幕不清、储... 克拉美丽气田是新疆油田发现的第1个火山岩气田,也是准噶尔盆地第1个特大型火山岩气田,由于对火山岩气田的开发经验欠缺,目前准噶尔盆地没有现成的研究成果和开发经验可以借鉴,气田若进行全面开发,存在气藏控制因素和构造内幕不清、储层预测和裂缝识别难度大、有效储层的识别和分布不清、开发技术政策界限和开发主体技术不确定等难点。针对这些难点,采用全三维解释、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地震反演、气藏综合分析方法与数值模拟、欠平衡、水平井钻井和压裂改造等技术,对火山岩气藏的地质特征进行了精细刻画,建立了岩性识别图版;研究了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确定直井单井产量为3.5×10~4~7×10~4m^3/d,采气速度为1.5%~2.5%,建成了年产气量为5×10~8m^3的产能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气藏 开发技术 采气速度 克拉美丽气田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克75井区上乌尔禾组沉积特征及砂体连通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念周 李波 +3 位作者 张艺 邬敏 王泉 苏航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7-424,共8页
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克75井区上乌尔禾组非均质性强,连通性差异大,砂体展布特征与早期认识有较大差异,需对沉积相及砂体连通性进行研究,明确储集层展布规律。运用沉积学原理,探讨碎屑流与辫状水道共同控制的冲积扇各亚相4级构型要素... 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克75井区上乌尔禾组非均质性强,连通性差异大,砂体展布特征与早期认识有较大差异,需对沉积相及砂体连通性进行研究,明确储集层展布规律。运用沉积学原理,探讨碎屑流与辫状水道共同控制的冲积扇各亚相4级构型要素特征及构型样式,分析各构型样式的沉积特征及其砂体连通性。研究结果表明:当扇根片流带相邻井的电性及沉积旋回特征较一致时,砂体连通性较好;当漫流砂体或漫流细粒沉积发育时,砂体连通性差,不易形成有效储集层。落实了克拉玛依油田克75井区1个Ⅰ类有利开发气藏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克拉玛依油田 上乌尔禾组 非均质性 储集层 冲积扇 沉积构型 砂体连通性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不同类型油藏递减规律 被引量:5
4
作者 韦雅 钱悦兴 +5 位作者 赵岽 钱根宝 吴庆祥 叶静 周庆 高银香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5-87,共3页
克拉玛依油田油藏类型复杂多样,通过用指数递减、年绝对油量递减及经验公式等方法研究不同类型油藏产量的递减规律,建立了分类油藏产量预测及控制模型,确定了各类油藏不同开采阶段的合理递减指标,应用预测模型对所对应的油藏产量进行递... 克拉玛依油田油藏类型复杂多样,通过用指数递减、年绝对油量递减及经验公式等方法研究不同类型油藏产量的递减规律,建立了分类油藏产量预测及控制模型,确定了各类油藏不同开采阶段的合理递减指标,应用预测模型对所对应的油藏产量进行递减趋势预测,并进行产量递减控制因素研究,确定了影响递减规律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油田 递减规律 模型 产量预测
下载PDF
陆梁油田呼图壁河组油藏开采技术界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会勇 王延杰 +3 位作者 夏兰 王兆峰 何金玉 麦欣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0-92,共3页
以准噶尔盆地陆梁油田呼图壁河组油藏为例,对具有低幅度、多层系、边底水和“一砂一藏”特点的油藏开采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生产动态,综合应用油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主要针对影响油藏开发效果的地层压力、井底压力、产液量、注入... 以准噶尔盆地陆梁油田呼图壁河组油藏为例,对具有低幅度、多层系、边底水和“一砂一藏”特点的油藏开采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生产动态,综合应用油藏工程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主要针对影响油藏开发效果的地层压力、井底压力、产液量、注入压力和不同开发方式等决策性因素进行了研究和优选,制定了油藏合理可行的开采技术界限,为油藏长期稳产和高效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开采 陆梁油田 产液量 油藏工程方法 注入压力 井底压力 油藏开发 技术支持 决策 生产动态
下载PDF
原油含水率分析自动化系统的开发及其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尚建林 徐常鑫 +2 位作者 彭振中 方雪莲 王献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0-92,共3页
介绍了一种油田含水率分析数据智能采集与管理的专业应用信息系统,通过扫描枪、FHS-A.E分层原油含水率分析仪、标签打印机及协议转换器等的集合,结合端口同步访问与控制技术的应用和完善,实现了系统对含水率分析与采集的准确性、安全性... 介绍了一种油田含水率分析数据智能采集与管理的专业应用信息系统,通过扫描枪、FHS-A.E分层原油含水率分析仪、标签打印机及协议转换器等的集合,结合端口同步访问与控制技术的应用和完善,实现了系统对含水率分析与采集的准确性、安全性、稳定性、及时性以及高效性,为实时、快捷地分析油田动态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含水分析 自动化系统 动态分析
下载PDF
超稠油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不同开采阶段参数优化 被引量:39
7
作者 孙新革 何万军 +3 位作者 胡筱波 吴永强 张建华 张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7-699,共3页
以风城油田浅层超稠油油藏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先导试验为例,结合跟踪数值模拟研究,依据蒸汽腔操作压力、采注比和蒸汽腔发育特征,将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启动阶段和生产阶段细分为均匀等压循环、均衡增压循环、转SAGD... 以风城油田浅层超稠油油藏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先导试验为例,结合跟踪数值模拟研究,依据蒸汽腔操作压力、采注比和蒸汽腔发育特征,将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启动阶段和生产阶段细分为均匀等压循环、均衡增压循环、转SAGD生产初期、高压生产、稳定生产和衰竭生产等6个阶段,并提出各阶段的转换条件。根据风城油田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生产实践,对各阶段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可作为同类油藏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生产方式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城油田 超稠油 双水平井 蒸汽辅助 重力泄油 井间压差 采注比
下载PDF
测井资料用于盆地中火成岩岩性识别及岩相划分:以准噶尔盆地为例 被引量:36
8
作者 王泽华 朱筱敏 +3 位作者 孙中春 罗兴平 戴雄军 戴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4-268,共15页
以准噶尔盆地为例,建立火成岩的测井岩性识别和测井相划分的方法,运用火成岩岩石学理论和岩石物理学的技术方法,确立了火成岩岩性、岩相的测井分类标准。揭示了自然伽马测井、密度测井、ECS测井对火成岩化学成分的变化最为敏感,从基性... 以准噶尔盆地为例,建立火成岩的测井岩性识别和测井相划分的方法,运用火成岩岩石学理论和岩石物理学的技术方法,确立了火成岩岩性、岩相的测井分类标准。揭示了自然伽马测井、密度测井、ECS测井对火成岩化学成分的变化最为敏感,从基性到酸性火成岩的自然放射性强度逐渐增强,密度降低,金属元素含量减少,二氧化硅含量增加;火成岩的自然放射性、密度、电阻率对火成岩的结构变化有一定的反映,火山碎屑岩与同质的熔岩相比,自然放射性、密度、电阻率测井值降低;补偿中子测井值对火成岩的蚀变程度反映最为敏感,密度、电阻率对火成岩的蚀变程度有一定的反映,且随着蚀变程度的增强,密度、电阻率测井值有降低的趋势。并用岩性敏感测井曲线制作了多维火成岩岩性识别图版、用成像测井制作了火成岩的结构与构造识别图版,用ECS测井区分岩石成分,用岩心资料进行验证,提出了常规测井+成像测井+ECS测井+岩心标定的火成岩岩性识别模式和技术方法,综合判定火成岩岩石的类型、成分、结构和构造,提高了复杂火成岩岩性识别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测井 火成岩 岩性识别 岩相划分
下载PDF
克拉美丽火山岩气田水侵机理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5
9
作者 戴勇 邱恩波 +4 位作者 石新朴 颜泽江 李波 师拥军 杨丹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4-698,共5页
准噶尔盆地克拉美丽气田为新疆油田近年来发现的储量为千亿立方米大型整装火山岩气田,自投入开发以来,就出现气井产水量上升快、产能下降快、储量动用程度低等问题,特别是产水井逐步增多,已严重制约了气田的生产,水的治理已成为保持气... 准噶尔盆地克拉美丽气田为新疆油田近年来发现的储量为千亿立方米大型整装火山岩气田,自投入开发以来,就出现气井产水量上升快、产能下降快、储量动用程度低等问题,特别是产水井逐步增多,已严重制约了气田的生产,水的治理已成为保持气田稳产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开展了气水分布规律、产水类型、产水特征、水侵机理等研究,初步认为,克拉美丽火山岩气田水侵模式主要有水锥型、纵窜型和纵窜横侵型3种类型。根据不同的水侵模式,开展了治水对策研究,并对出水最严重的滴西18井区气藏进行了治水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克拉美丽气田 火山岩 水侵机理 治理对策
下载PDF
用试井方法分析百口泉组油藏储集层物性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国辉 尚建林 +2 位作者 郭建国 王勇 李新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0-643,共4页
常规的解析试井分析方法对于多相流、多井系统、生产历史、复杂边界、复杂井网和储集层的平面非均质性等问题存在一定的困难。数值试井技术相当于井组区域的数值模拟,它通过拟合油水井生产历史和实测压力曲线,给出压力及剩余油分布状况... 常规的解析试井分析方法对于多相流、多井系统、生产历史、复杂边界、复杂井网和储集层的平面非均质性等问题存在一定的困难。数值试井技术相当于井组区域的数值模拟,它通过拟合油水井生产历史和实测压力曲线,给出压力及剩余油分布状况,并能直观地展布储集层特性变化特征。引入了数值试井技术,并结合常规的解析试井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该油藏储集层历史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口泉油田 试井 储集层 变化 特征
下载PDF
三个泉凸起西部侏罗系头屯河组油藏成因 被引量:2
11
作者 欧阳可悦 马亮 +3 位作者 吴永强 李亮 杨荣荣 吴宝成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2-154,共3页
从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研究入手,探讨了历次构造运动对三个泉凸起西部侏罗系沉积的影响后指出,燕山运动晚期三个泉凸起进一步抬升,使上侏罗统乃至下白垩统下部在凸起和断裂带南部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而断裂北部下降盘仍保留部分上侏罗统... 从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研究入手,探讨了历次构造运动对三个泉凸起西部侏罗系沉积的影响后指出,燕山运动晚期三个泉凸起进一步抬升,使上侏罗统乃至下白垩统下部在凸起和断裂带南部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而断裂北部下降盘仍保留部分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三个泉凸起西部油藏与中、东部油藏具有不同成藏条件,其油源来自于玛湖凹陷和盆1井西凹陷,油气沿夏盐凸起阶梯状断裂与不整合面运移成藏;陆151井区侏罗系头屯河组储集层直接与断层上升盘陆12井区西山窑组油藏呈断层面接触而接受油气,属于构造岩性控制的小型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三个泉凸起 上侏罗统 油藏成因
下载PDF
不稳定试井技术在呼图壁气田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英 张虹 +3 位作者 胡新平 李全伟 单江 袁铁群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17-519,共3页
呼图壁气田是新疆油田分公司已开发的最大气田,利用三年来的多种不稳定试井解释成果资料,对该气田的储集层参数、单井控制储量、气田合理生产规模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气田下一步开发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指出,综合应用多种不... 呼图壁气田是新疆油田分公司已开发的最大气田,利用三年来的多种不稳定试井解释成果资料,对该气田的储集层参数、单井控制储量、气田合理生产规模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气田下一步开发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指出,综合应用多种不稳定试井解释成果对气田进行深入分析的方法,对充分发挥现代不稳定试井解释资料的作用、提高气田动态分析水平,确保气田合理开发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呼图壁 气田 气井 不稳定试井 干扰试井
下载PDF
气藏型储气库微地震监测系统设计及应用——以新疆H储气库为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廖伟 刘国良 +6 位作者 戴勇 张士杰 胥洪成 孙德强 郑强 赵楠 李超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54-1662,共9页
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设计注采运行30~50年,安全问题是储气库注采运行的重中之重。为保障储气库长期安全平稳运行,除常规监测手段外,微地震实时监测技术是储气库断层、盖层、储层及井筒监测的有效手段。新疆H储气库是国内最大陆... 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设计注采运行30~50年,安全问题是储气库注采运行的重中之重。为保障储气库长期安全平稳运行,除常规监测手段外,微地震实时监测技术是储气库断层、盖层、储层及井筒监测的有效手段。新疆H储气库是国内最大陆相储气库,断裂较多,砂体变化较快,针对不同观测系统,采用微地震实时监测系统可论证监测范围、最小震级、定位精度等,在此基础上优选最优的微地震监测系统设计方案。研究过程中监测井采用"6口浅井、3口半深井"的组合井监测方式,监测能级为-0.6^-0.5级,定位精度为30 m,地面监测系统利用太阳能供电,数据采集系统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并应用微地震数据体处理解释和观测系统,实现对储气库高强度注采运行过程中动态密封性的实时监测与分析。经过5年的现场监测实践证明,该监测系统现场应用方便,灵敏度高,监测反馈速度快,能够精确地识别生产活动引起的微地震事件,有效指导了储气库注采运行过程中参数优化调整,保障了安全平稳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气藏型 微地震 监测系统 定位精度 参数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