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波分析在测井裂缝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高伟 王允诚 +2 位作者 徐静 伍国勇 冯雪龙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1-53,14,共3页
针对井下裂缝发育层段识别的难点,提出了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分解声波时差信号,使井下的岩性与微观结构特征信号、流体性质信号、裂缝响应信号和随机干扰信号互相分离,直接重构出反映裂缝发育的声波高频信号,从而避免许多声波低频信号的影... 针对井下裂缝发育层段识别的难点,提出了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分解声波时差信号,使井下的岩性与微观结构特征信号、流体性质信号、裂缝响应信号和随机干扰信号互相分离,直接重构出反映裂缝发育的声波高频信号,从而避免许多声波低频信号的影响,正确识别裂缝发育情况。用同样的方法分解双侧向电阻率信号,重构出电阻率测井各个层段的低频信号,直观地反映深、浅侧向的差异情况,有效地识别裂缝发育层位。最后结合高频声波信号和低频电阻率信号,识别出裂缝发育层段。应用表明,该方法与岩芯观察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裂缝识别 测井信号 信号分解 信息重构
下载PDF
RMT测井在克拉玛依油田中低渗透率砾岩油藏注水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范小秦 姚振华 +1 位作者 徐春华 姜涛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80-185,共6页
油藏监测仪(RMT)是目前各种碳氧比测井仪中计数率和测量精度很高的一种新型测井仪器。克拉玛依油田老区已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为降低老区块综合含水率,改善加密开发效果,采用RMT在套管井中评价储层含油饱和度。通过总结RMT测井在克拉... 油藏监测仪(RMT)是目前各种碳氧比测井仪中计数率和测量精度很高的一种新型测井仪器。克拉玛依油田老区已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为降低老区块综合含水率,改善加密开发效果,采用RMT在套管井中评价储层含油饱和度。通过总结RMT测井在克拉玛依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砾岩储层中的应用,认为该测井仪能够很好地识别岩性、识别低电阻率油层、寻找表外储量和潜力层、识别水淹层、确定注水收效层位、监测稠油油藏蒸汽驱油效果等。对比RMT与其他仪器的C/O测井功能在克拉玛依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砾岩储层中的应用效果,以及通过对比RMT测井饱和度与岩心分析饱和度结果,说明RMT测井解释精度高,认为RMT测井更适合克拉玛依油田这种低孔隙度、低渗透率、有多种混合水注入的砾岩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测井 油藏监测仪(RMT) 脉冲中子测井 低孔隙度 砾岩储层 水淹层 剩余油
下载PDF
提高测井曲线纵向分辨率的小波变换技术 被引量:7
3
作者 冯国庆 杨琨 +1 位作者 陈忠强 沈勇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29-531,共3页
小波变换是一种能同时在时间域和频率域内进行局部化信号分析的新方法,且时间域分辨率可随尺度因子的增大而提高,其主要优点在于它在时间域和频率域都有良好的局部化性质,可以聚集到信号的任意细节。利用该特点采用Mallat方法可对测井... 小波变换是一种能同时在时间域和频率域内进行局部化信号分析的新方法,且时间域分辨率可随尺度因子的增大而提高,其主要优点在于它在时间域和频率域都有良好的局部化性质,可以聚集到信号的任意细节。利用该特点采用Mallat方法可对测井曲线进行分解和重构,重构后的测井曲线可以提高纵向分辨率。该方法与反褶积方法比较,小波变换后的测井曲线更能反应细节信息,具有更高的纵向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测井曲线 纵向分辨率 分解 重构
下载PDF
综合利用测井资料评价油气层——以克拉玛依石南油田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宋渝新 张君劫 +2 位作者 杨宏 姬嘉琦 董彦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6-98,共3页
在论述测井方法和适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石南21井区头屯河组油藏地质特征,探讨了如何利用测井资料识别和定量评价油气层的方法。通过对阵列感应测井的应用效果分析,特别是结合泥浆滤液侵入分析,研究油、水层的测井响应特征,提出了利用... 在论述测井方法和适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石南21井区头屯河组油藏地质特征,探讨了如何利用测井资料识别和定量评价油气层的方法。通过对阵列感应测井的应用效果分析,特别是结合泥浆滤液侵入分析,研究油、水层的测井响应特征,提出了利用测井资料快速、直观判断油层的方法;应“用岩心刻度测井”方法,采用统计分析技术,建立的油层定量评价模型在油藏精细评价和开发井测井解释中得到了应用,提供了精确的油层参数;在油藏的油水分布研究中,通过多口井的地层压力测试(MDT)资料,建立油藏压力剖面及确定储集层中流体密度参数,结合常规测井和试油资料等综合分析,准确地确定了油藏的油水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测井响应 阵列感应测井 定量 油水界面
下载PDF
核磁共振测井(CMR)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程芳 孙德杰 +3 位作者 刘杰 张军 高秋涛 李淑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30-532,共3页
核磁共振测井具有常规测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可以直观、准确地提供储集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区分可动流体和束缚流体,反映储集层的孔隙结构。通过对某区CMR核磁孔隙度、渗透率与岩心孔、渗资料的对比分析,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力... 核磁共振测井具有常规测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可以直观、准确地提供储集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区分可动流体和束缚流体,反映储集层的孔隙结构。通过对某区CMR核磁孔隙度、渗透率与岩心孔、渗资料的对比分析,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力求精细描述准确的储集层参数;以压汞实验为基础,研究了毛管压力资料与CMR核磁孔径分布曲线的关系,为应用T2谱反演毛管压力曲线奠定了基础;通过求解地层的束缚流体饱和度,结合电阻率测井,采用阿尔奇饱和度解释模型,进行了油(气)层的识别和含油(气)饱和度的计算,从而拓宽了核磁共振测井资料的应用范围,为油(气)层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测井 岩心分析数据 压汞试验 含水饱和度 油气层 储集层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石南地区测井相地质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刘艳蓉 孙德杰 +1 位作者 赵发展 于红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24,共4页
通过对石南地区粒度、砂体、物性的研究以及对水动力强度、测井曲线形态及垂向序列变化关系的研究,确定石南地区主力油层即侏罗系头屯河组(J2t)沉积相为辫状河心滩沉积,古水流方向为东南向和西南向。通过测井沉积相的分析,描述了沉积砂... 通过对石南地区粒度、砂体、物性的研究以及对水动力强度、测井曲线形态及垂向序列变化关系的研究,确定石南地区主力油层即侏罗系头屯河组(J2t)沉积相为辫状河心滩沉积,古水流方向为东南向和西南向。通过测井沉积相的分析,描述了沉积砂体的空间展布。利用倾角测井资料进行沉积构造序列的重建和解释并确定沉积古地理标志,体现了测井的巨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相 沉积相 空间展布 古水流 准噶尔盆地 沉积构造 古地理 主力油层 辫状河 沉积砂体
下载PDF
利用FMI/XRMI解释水平井中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的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吴兴能 肖承文 +2 位作者 信毅 韩能润 徐俊博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1-464,471,共5页
介绍了利用FMI/XRMI在碳酸盐岩水平井中识别裂缝的原则。对解释的裂缝产状进行了后续处理与分析,开展了裂缝与井眼关系综合解释方法研究。探讨了通过求取裂缝在闭合方位面上投影斜率和求取裂缝在水平面上投影来确定裂缝与井眼的位置关... 介绍了利用FMI/XRMI在碳酸盐岩水平井中识别裂缝的原则。对解释的裂缝产状进行了后续处理与分析,开展了裂缝与井眼关系综合解释方法研究。探讨了通过求取裂缝在闭合方位面上投影斜率和求取裂缝在水平面上投影来确定裂缝与井眼的位置关系的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塔里木盆地Ma-A水平井,对该井裂缝发育情况作了综合解释,使得该井分段酸压裂成功进行,提高了储层采收率,同时也为评价井眼钻遇裂缝的效率提供了基础图件及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水平井 碳酸盐岩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 裂缝 酸压裂
下载PDF
粘弹性介质中地震波的吸收衰减补偿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郑鸿明 薛为平 +4 位作者 蒋琳 古力 彭勇 王仲军 董良国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6-558,共3页
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时,高频成分易被吸收。研究地震波的吸收与衰减机制可以部分地补偿被吸收与衰减的地震波成分,但是,实际地下介质的地震波吸收与衰减机制很复杂,非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可以充分描述的。尽管如此,地震波的吸收与衰... 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时,高频成分易被吸收。研究地震波的吸收与衰减机制可以部分地补偿被吸收与衰减的地震波成分,但是,实际地下介质的地震波吸收与衰减机制很复杂,非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可以充分描述的。尽管如此,地震波的吸收与衰减补偿对提高地质构造和岩性分布反演的分辨率仍有重要意义。地震波的吸收与衰减不但与岩性有关,而且也依赖于传播路径。因此,除了研究常规的单道吸收与衰减补偿方法外,研究沿地震波传播路径的吸收与衰减补偿方法更接近真实情况,补偿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性介质 地震波 吸收 衰减 分辨率 补偿
下载PDF
时变校正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郑鸿明 彭勇 +2 位作者 蒋琳 范旭 黄新华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91,共3页
地表一致性静校正方法的基本假设是:地震波在低降速带为垂直入射、垂直反射,即地表同一位置,静校正量只与低降速带的厚度、速度和充填速度有关,而与地震波的传播路径无关.这一假设是为了计算表层的延迟时而对表层模型的近似.随着地震勘... 地表一致性静校正方法的基本假设是:地震波在低降速带为垂直入射、垂直反射,即地表同一位置,静校正量只与低降速带的厚度、速度和充填速度有关,而与地震波的传播路径无关.这一假设是为了计算表层的延迟时而对表层模型的近似.随着地震勘探的不断精细,以往的构造勘探逐步转向岩性勘探,叠加剖面地震响应的地质特征是正确岩性反演结果的基础.因此叠加过程中如何减小对振幅、频率、波形的影响,处理中如何保护好岩性信息是实现勘探转型的关键.本文通过模型道的约束,利用相关方法,消除了地表非一致性引起的剩余时差,使反射相位同相性增强,减少了叠加过程对地震高频成份的损失及对地震波形的改变,有利于地震属性的反演和AVO油气检测的自动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非一致性 时变校正 同相叠加
下载PDF
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判断断层封闭性——以四川黄泥堂构造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轶 蔡正旗 +2 位作者 李延钧 姜中卫 华徐发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7年第1期67-71,75,共6页
在分析断层封闭性机理的基础上,对常用的断层封闭性研究方法作了简要叙述,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并根据断层两盘油、气、水的化学性质及靠近断层附近的油藏地球化学特征,提供有关断层的封闭性信息,从而判断断层的封闭性,比其他方法更具优点... 在分析断层封闭性机理的基础上,对常用的断层封闭性研究方法作了简要叙述,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并根据断层两盘油、气、水的化学性质及靠近断层附近的油藏地球化学特征,提供有关断层的封闭性信息,从而判断断层的封闭性,比其他方法更具优点。对于断层十分发育的黄泥堂构造,主要利用钻井液氯根浓度、生物标志化合物地球化学方法和实际地质条件来加以判断。结果表明,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具有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泥堂构造 断层封闭性 地球化学方法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基底构造带区划与油气分布 被引量:6
11
作者 林祖彬 吴兴华 +1 位作者 王燕 时新芹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9-393,共5页
根据地面重磁力等资料区划石炭系基底的二级构造单元格局是“一阶”、“二隆”、“三坳”6个构造带,相邻坳隆间以断阶、断裂带接壤;在275口探井中,有31口探井探明了10个中型整装油气田,全部聚集在断阶、断裂带上继承性的坳边隆(Kz、Mz)... 根据地面重磁力等资料区划石炭系基底的二级构造单元格局是“一阶”、“二隆”、“三坳”6个构造带,相邻坳隆间以断阶、断裂带接壤;在275口探井中,有31口探井探明了10个中型整装油气田,全部聚集在断阶、断裂带上继承性的坳边隆(Kz、Mz)的圈闭内;非继承性(C、P)坳边隆的圈闭仅见21个孤立的出油气点(井);160口井是缺少与生烃源岩间的供油通道而出水;47口干井均位于朵状三角洲相邻两条分流河道之间的泥岩和潜山周边的凝灰岩中;择优9个背斜构造的25个部位可望发现控制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石炭系 基底 重磁力异常 二级构造带 油气分布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