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田井下作业大修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东 吴学成 +3 位作者 王林 晏成梅 陈金科 李太平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16年第S1期263-,共1页
石油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我国对于石油能源的开发也非常的重视。石油能源在开采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井下作业,与石油能源的开采效率和开采质量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对于我国众多的油田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其中很多问题... 石油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我国对于石油能源的开发也非常的重视。石油能源在开采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井下作业,与石油能源的开采效率和开采质量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对于我国众多的油田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其中很多问题的产生都是井下作业不合理导致的,需要依据石油开采的实际情况落实相应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技术,也就是涉及到井下作业大修施工技术的应用。本文就是对油田井下作业大修施工技术研究,希望对相关人员能够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作业 大修施工技术 研究 探讨
下载PDF
井控装备试压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东 温武庆 +3 位作者 孙辰 王建宝 田祯龙 张开栓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3年第5期182-183,190,共3页
井控装备是防止井喷事故发生的关键是油气田安全开发的保障。判断井控装备完好性的重要手段就是进行试压作业检验。但由于试压作业存在高压风险稍有不慎极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目前在井控装备试压作业现场的日常安全管理中存... 井控装备是防止井喷事故发生的关键是油气田安全开发的保障。判断井控装备完好性的重要手段就是进行试压作业检验。但由于试压作业存在高压风险稍有不慎极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目前在井控装备试压作业现场的日常安全管理中存在操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缺乏完善设备保养以及监管的力度不足等问题,给试压作业造成安全隐患。所以将从完善试压制度、增强设备巡回检查、强化试压作业的监管力度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井控装备试压作业现场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控装备 试压作业 安全管理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王府断陷深部煤层气地质特征及有利区评价
3
作者 沈霞 公海涛 +2 位作者 邵明礼 杨敏芳 霍万国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21,共9页
松辽盆地南部王府断陷煤层气资源量丰富,但深部煤层气勘探程度较低,在煤层气地质特征、富集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目标优选等方面缺乏系统研究,制约了该区煤层气勘探进程。为此,在系统分析煤系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明确深部煤层气成藏主控因素... 松辽盆地南部王府断陷煤层气资源量丰富,但深部煤层气勘探程度较低,在煤层气地质特征、富集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目标优选等方面缺乏系统研究,制约了该区煤层气勘探进程。为此,在系统分析煤系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明确深部煤层气成藏主控因素,建立有利区优选指标体系,预测煤层气富集有利区。结果表明:(1)王府断陷火石岭组宏观煤岩类型以光亮煤、半亮煤为主,具有低水分、低挥发分、低灰分的特征,镜质体最大反射率大于1.8%,孔隙率平均5.01%,CS38井计算的平均含气量为21.80 m^(3)/t。(2)王府断陷火石岭组火山喷发填平补齐沉积环境利于煤层发育,煤层主要发育于断陷双陡坡带之间与断陷中、东部的火山喷发的填平补齐效应形成的浅水区,形成了“填平补齐成煤模式”。此外,区内发育的大面积巨厚泥岩顶板与封闭断层使得煤层气得以富集保存。(3)王府断陷Ⅰ类有利区主要发育在断陷中部,煤层厚度大于5 m,断层断距<50 m,盖层厚度>80 m,气测全烃值>15%,具有较大勘探开发潜力;Ⅱ、Ⅲ类有利区主要发育在断陷的北部和南部,煤层厚度一般<5 m,盖层厚度<80 m,气测全烃值<15%,断层封闭性弱或不封闭,盖层厚度差异大,勘探开发风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王府断陷 深部煤层气 地质特征 有利区评价
下载PDF
耐高温型聚合物压裂液体系研制与性能评价
4
作者 黄崇辉 石广远 +4 位作者 范东阳 全美荣 黄世强 蔡敬耀 郝鹏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3期36-41,48,共7页
随着油气开采的深入,对于高温、高压、高盐度等复杂地层的开发需求日益加剧。传统的压裂液在这类地层中表现出的稳定性和性能受到限制,因此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N,N-二甲基十八烷基烯丙基... 随着油气开采的深入,对于高温、高压、高盐度等复杂地层的开发需求日益加剧。传统的压裂液在这类地层中表现出的稳定性和性能受到限制,因此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N,N-二甲基十八烷基烯丙基氯化铵(DOAC)为原料,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出耐高温稠化剂(DPAM)。实验结果表明,DPAM具有良好的增稠、耐温、抗剪切、黏弹性等性能,适用于碳酸盐地层分流酸化。DPAM通过聚合物分子缔合作用和甜菜碱侧链与钙离子螯合作用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实现增稠效果。DPAM溶液的储能模量G'始终高于耗能模量G";滤失系数k<1.0×10^(-3)m/min^(1/2)、滤失速率R<1.5×10^(4)m/min、初始滤失量V0<5.0×10^(-2)m^(3)/m^(2);陶粒的沉降速率低于0.48 cm/min;当NaBO_(3)加量为0.1%(质量分数)时,在110 min时,压裂液的黏度降低至30 mPa∙s,表明压裂液体系具有良好的携砂性能、滤失控制能力和破胶性能。此研究为耐高温聚合物压裂液的合成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DPAM溶液 稠化剂 耐高温
下载PDF
输电线路下吊装作业防触电检测装置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全祺 郁婷 +5 位作者 张广海 董雪 张小兵 刘广孚 郭亮 徐克彬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4年第6期153-156,共4页
介绍一种防止吊车触电的接近高压电力线报警系统,利用电场感应原理和无线通信技术,判定吊臂与高压电力线缆之间的距离,当距离低于预先设定的安全距离时开始发出警报,并且报警的重复频率随电学距离的减小而增加,用于提示车辆操作人员及... 介绍一种防止吊车触电的接近高压电力线报警系统,利用电场感应原理和无线通信技术,判定吊臂与高压电力线缆之间的距离,当距离低于预先设定的安全距离时开始发出警报,并且报警的重复频率随电学距离的减小而增加,用于提示车辆操作人员及时注意,远离触电危险。系统分为电场检测装置、报警装置和标定设备三部分,其中检测装置吸附于工程车辆最易靠近高压电缆的端部,报警装置安放在驾驶控制室内,标定设备用于仪器的校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场 吊装作业 传感器 报警
下载PDF
石油企业档案安全管理实践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韩艳肖 《兰台世界》 2020年第S01期102-102,共1页
石油是国家战略型资源,也是保证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物质基础.石油企业档案是指各单位在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和查考利用价值的,并且经过整理后集中保管的各种载体的原始记录.石油企业档案非常珍贵,需要长久... 石油是国家战略型资源,也是保证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物质基础.石油企业档案是指各单位在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和查考利用价值的,并且经过整理后集中保管的各种载体的原始记录.石油企业档案非常珍贵,需要长久保存.如何实现这些珍贵档案的安全管理,成为一代代石油企业档案管理者不断实践,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档案 档案管理者 实践探析 长久保存 档案安全管理 原始记录 石油 物质基础
下载PDF
石油企业档案收集工作的一些思考
7
作者 韩艳肖 《兰台世界》 2020年第S01期138-138,共1页
石油是国家战略型资源,也是保证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物质基础.石油企业档案是指各单位在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和查考利用价值并且经过整理后集中保管的各种载体的原始记录.石油企业档案的收集,就是按照国家... 石油是国家战略型资源,也是保证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物质基础.石油企业档案是指各单位在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和查考利用价值并且经过整理后集中保管的各种载体的原始记录.石油企业档案的收集,就是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通过严格的接收制度,征集分散在各机关、组织、个人手中和散失在社会其他地方的档案,有组织、有计划地分别集中到石油企业各级有关档案馆(室),实现档案的统一规划及有序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档案 有序管理 档案馆(室) 原始记录 统一规划 石油 物质基础
下载PDF
声波遥测地层测试技术研究
8
作者 杨东 孙辰 +3 位作者 瞿勇 王建宝 田祯龙 张开栓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3年第7期38-40,43,共4页
井下信息的获取与处理对准确评价地层、油藏描述及开发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传统的有线电缆传输法因操作复杂、成本巨大等问题而无法满足现代生产井动态监测的要求;而目前无线传输的声波传输则以其成本低、操作方法简单等优点受... 井下信息的获取与处理对准确评价地层、油藏描述及开发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传统的有线电缆传输法因操作复杂、成本巨大等问题而无法满足现代生产井动态监测的要求;而目前无线传输的声波传输则以其成本低、操作方法简单等优点受到许多国内外专业人士的青睐。详细分析了声波沿油管柱的传输特性,并通过现场实验验证了声波在传输过程中其在频带上呈通阻带交替的梳状滤波器结构特性,在幅值上近似服从指数规律衰减特性,确定了声波传输的最佳频率。同时也分析了声波在传输过程中噪声产生的原因和特性。根据声波沿油管柱传输的特性并设计了井下微弱声波信号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开发 复杂结构井 地层测试 声波遥测 实时监控
下载PDF
物联网技术在井控装备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杨东 卢长松 +3 位作者 瞿勇 张彦红 李政均 杨帆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3年第8期180-183,共4页
物联网是信息技术的新型产物。目前物联网已经涉及到日常生产、生活的每个方面。探讨的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井控装备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是基于油田生产单位的内部网而设计,确保了井控装备信息的保密性。此外,该系统为井控装备的定期年... 物联网是信息技术的新型产物。目前物联网已经涉及到日常生产、生活的每个方面。探讨的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井控装备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是基于油田生产单位的内部网而设计,确保了井控装备信息的保密性。此外,该系统为井控装备的定期年检、维护保养、维修管理提供了信息化管理软件服务,帮助油田生产单位实现了井控装备管理的信息化,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在为井控管理人员减轻劳动强度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井控装备 综合管理 软件系统
下载PDF
断层封闭性定量评价方法在港西地区的应用
10
作者 韩静 乔东生 +3 位作者 卢刚臣 李振永 臧明峰 李燕 《录井工程》 2023年第4期67-72,78,共7页
为实现对断层导水性的定量化评价,以港西地区的港西断层为例,利用断层岩泥质含量法及断层面正压力法评价断层垂向封闭性,利用断-储排替压力差法评价断层侧向封闭性。研究结果表明:断层岩泥质含量和断层面正压力是影响断层垂向封闭性的... 为实现对断层导水性的定量化评价,以港西地区的港西断层为例,利用断层岩泥质含量法及断层面正压力法评价断层垂向封闭性,利用断-储排替压力差法评价断层侧向封闭性。研究结果表明:断层岩泥质含量和断层面正压力是影响断层垂向封闭性的主要因素,断层岩泥质含量越高,断层面正压力越大,垂向封闭性越好;断层侧向封闭性是基于断层封闭机理进行评价的,影响因素较多。基于岩性敏感曲线应用地质统计学反演得到岩性体,结合断层封闭性评价结果,以及注水井注水层位分布情况,预测断层面的可能水窜通道,为港西地区后续注采井网部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封闭性 导水性 定量评价 港西地区 泥质含量 断层面正压力
下载PDF
耐高温耐剪切压裂返排液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11
作者 黄崇辉 余志成 +4 位作者 李巍然 石广远 黄世强 全美荣 蔡敬耀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3年第9期29-35,共7页
随着常规油气资源的不断开发,深层低渗透油气已逐渐成为勘探开发的主要资源,设计新结构耐温稠化剂和配套交联剂,构建适用于高温深井的耐温压裂液体系是深层低渗透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问题。以三种丙烯酰胺类单体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方法... 随着常规油气资源的不断开发,深层低渗透油气已逐渐成为勘探开发的主要资源,设计新结构耐温稠化剂和配套交联剂,构建适用于高温深井的耐温压裂液体系是深层低渗透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问题。以三种丙烯酰胺类单体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方法制备出聚合物稠化剂NWJ-1,通过红外光谱、XRD和DSC表征聚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聚合物分子符合设计的结构。通过对稠化剂基液浓度、交联剂与基液体积比以及延迟交联剂加量进行优选,获得耐高温聚合物压裂液体系:0.6%聚合物稠化剂NWJ-A+0.2%助排剂DRKJ-16+0.4%HCl(20%质量分数)+0.06%延迟交联调节剂FAY-3+0.6%交联剂MP200。该压裂液体系具有良好的黏弹性,180℃高温环境下剪切2 h,压裂液体系的初始黏度为152 mPa·s,最大黏度可到1165 mPa·s,保留黏度68 mPa·s;180℃下的静态滤失实验显示,压裂液体系的滤失系数为1.47×10^(-5)m/min^(1/2),滤失速率为2.45×10^(-5)m/min,初滤失量为9.47×10^(-5)m^(3)/m^(2);同时体系具有良好的破胶性,破胶时间可控。此方法对耐温压裂液体系的研究具有理论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返排液 耐高温 耐剪切 性能评价
下载PDF
多级液压变径滚珠胀管工艺在阿南油田套变井上的应用
12
作者 周刚 杜海鹏 +3 位作者 辛海祥 蔡敬耀 崔宁 陈学斌 《石油化工建设》 2023年第9期165-168,共4页
阿南油田为低渗透砂岩油藏,油层物性差,断层十分发育,层间矛盾突出。受“双高”注水、断层导水因素的影响,该油田套管变形损坏严重。经多臂井径仪测试,套变井套管最小通径为90~110mm,影响了注采井下一步措施的实施。为此,引进了一种多... 阿南油田为低渗透砂岩油藏,油层物性差,断层十分发育,层间矛盾突出。受“双高”注水、断层导水因素的影响,该油田套管变形损坏严重。经多臂井径仪测试,套变井套管最小通径为90~110mm,影响了注采井下一步措施的实施。为此,引进了一种多级液压变径滚珠胀管工艺,可通过一趟管柱对套变段进行多级扩径整形,首次成功应用于阿南油田2口井,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南油田 套变井 多级整形 修井提速 应用
下载PDF
保德地区煤层气井产出水化学特征及其控气作用 被引量:23
13
作者 田文广 邵龙义 +2 位作者 孙斌 赵素平 霍万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19,共5页
地层水的化学组成反映地下水交替和径流特征,对煤层气的富集条件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以山西省保德地区煤层气井产出水测试数据为依据,系统研究了该区煤层气井产出水的离子组成、pH值、矿化度分布及氘氧同位素组成等特征。结果表明:1该... 地层水的化学组成反映地下水交替和径流特征,对煤层气的富集条件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以山西省保德地区煤层气井产出水测试数据为依据,系统研究了该区煤层气井产出水的离子组成、pH值、矿化度分布及氘氧同位素组成等特征。结果表明:1该区煤层气井产出水呈弱碱性,北部产出水以K+、Na+、Cl-和HCO-3为主,Ca2+、Mg2+含量较低,SO2-4含量极少,而东南部产出水Ca2+、Mg2+、SO2-4则相对富集;2产出水的δDHO和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大气降水线之下,表明存在地表水2δ18 OHO值均2的渗入;3地层水矿化度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逐渐增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地下水的动力环境及其控气作用。结论认为:东南部靠近补给区,水动力条件活跃,不利于煤层气的保存,其煤层含气量一般小于2m3/t,甲烷含量通常低于70%;而北部处于弱径流—滞留区水动力条件,煤层气藏保存条件较好,煤层含气量一般大于4m3/t,甲烷含量通常高于80%。此外,北部地区煤层气井的产气效果明显好于东南部地区,也说明北部地区煤层气的富集条件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 保德地区 煤层气 产出水 化学特征 控气作用 同位素组成 动力环境 矿化度
下载PDF
页岩气压裂增产机理与施工技术分析 被引量:36
14
作者 李勇明 彭瑀 王中泽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0-96,共7页
能源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中国常规油气资源基本上都已经进入了产量递减期,开发页岩气是一条势在必行之路。在页岩气开发中压裂又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了气井的产能、采收率和经济效益。较为全面地介绍了页岩气的... 能源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中国常规油气资源基本上都已经进入了产量递减期,开发页岩气是一条势在必行之路。在页岩气开发中压裂又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了气井的产能、采收率和经济效益。较为全面地介绍了页岩气的压裂增产机理和施工技术,对中国的页岩气开发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从地质入手分析了页岩的地质概况,建议加强对脆性和天然裂缝的评价;并详细阐述了改造体积增产理论,简要分析了影响页岩气井产能的因素;结合改造体积增产机理,对页岩气压裂中需要应用到的各项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以及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增产机理 储层评价 改造体积 缝网压裂
下载PDF
羽状水平井欠平衡钻井环空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义 鲜保安 +2 位作者 周卫东 孙粉锦 任源锋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7-121,共5页
羽状水平井欠平衡钻井技术是近几年来国内外煤层气开发中普遍采用的一项减少储层伤害、提高低渗储层煤层气采收率的新技术。针对该技术的技术特征,建立了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结合现场井例分析了井筒环空内各流动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结... 羽状水平井欠平衡钻井技术是近几年来国内外煤层气开发中普遍采用的一项减少储层伤害、提高低渗储层煤层气采收率的新技术。针对该技术的技术特征,建立了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结合现场井例分析了井筒环空内各流动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井底压力随泥浆排量的增加单调递增,同一泥浆排量条件下,环空注气量越大,井底压力值越低;羽状井自注气点至井口的井筒环空内,水平段由于静液压力占主导,空隙率、混相流体流速增长幅度较小,混相流体密度少许降低,压降损失也较少;竖直井筒环空内空隙率及混相流体流速自井底沿井筒向上初始缓慢增大,当环空压力降低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气液滑脱效应,而急剧增大,环空内混相流体密度变化规律与之相反,环空压力自井底沿井筒向上呈线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羽状水平井 欠平衡钻井 流动特性 环空压降 井底压力 环空注气量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侏罗系煤层气成因探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田文广 邵龙义 +2 位作者 张继东 赵素平 霍万国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85,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侏罗系具有较好的煤层气勘探潜力,但煤层气成因有待深入研究,弄清楚其成因类型能够有效指导该区下一步勘探开发方向。基于区域地质条件、煤层气样品组分、稳定同位素等分析,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浅部的...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侏罗系具有较好的煤层气勘探潜力,但煤层气成因有待深入研究,弄清楚其成因类型能够有效指导该区下一步勘探开发方向。基于区域地质条件、煤层气样品组分、稳定同位素等分析,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浅部的彬县、焦坪、黄陵地区煤层气δ13 CCH4一般介于-81‰^-57‰,煤层气干燥系数一般大于100,δDCH4一般介于-236‰^-234‰,煤层气为晚期生物成因,同时,地层水矿化度低,煤岩孔隙度较高,渗透性较好,具备生物气生成的地质条件;深部合水-宁县地区煤层气δ13 CCH4一般介于-49‰^-35‰,煤层气干燥系数一般小于100,是典型的热成因气,地层水矿化度高,呈酸性,不利于生物气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侏罗系 煤层气 成因
下载PDF
利用分层与控水压裂一体化工艺提高剩余油动用程度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才博 邱晓惠 +4 位作者 王欣 康汝坤 赵安军 吴国涛 刘建中 《油气井测试》 2013年第1期61-64,78,共4页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进行,许多低渗透油田进入含水期,产油量逐渐下降、含水上升,使油田生产面临着严峻考验,以往大多采用人工隔层控缝高的方法来控水压裂,而对现有井网与人工裂缝的匹配关系确定剩余油的分布研究较少,对于在多层中既控水...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进行,许多低渗透油田进入含水期,产油量逐渐下降、含水上升,使油田生产面临着严峻考验,以往大多采用人工隔层控缝高的方法来控水压裂,而对现有井网与人工裂缝的匹配关系确定剩余油的分布研究较少,对于在多层中既控水压裂又有效提高多层中剩余油分布的压裂工艺研究更少。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分析应力特征与井网的特点,判断剩余油分布及裂缝特征,对多层进行投球和新型改变润湿性堵水剂的控水压裂,同时对裂缝转向有利方位提出转向压裂技术,实现了多薄层分层、控水与压裂一体化的工艺技术,使工艺技术的针对性更强,现场应用初见成效,对我国目前大部分中高含水油田后期剩余油的储层改造工作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压裂 控水增油 低孔低渗储层 多薄层 RPM改进剂
下载PDF
一维两相同向渗吸模型的求解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帅 丁云宏 +3 位作者 吕焕军 张彬 余芳 石善志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6-59,共4页
渗吸作用是裂缝性储层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机理,润湿相在毛细管力、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储层基质,通过同向或逆向渗吸作用置换基质内的非润湿相。基于渗吸模型的局限性,文中推导了一维两相同向渗吸模型的通式,在相对渗透率曲线和毛细管压... 渗吸作用是裂缝性储层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机理,润湿相在毛细管力、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储层基质,通过同向或逆向渗吸作用置换基质内的非润湿相。基于渗吸模型的局限性,文中推导了一维两相同向渗吸模型的通式,在相对渗透率曲线和毛细管压力曲线简化的基础上进行无因次化处理,并采用差分法进行了求解,获得了饱和度前缘移动曲线。采用COMSOL软件,对上述模型进行结果验证,并与逆向渗吸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COMSOL求解结果与文中求解结果近似,同向渗吸模型饱和度前缘推进速度比逆向渗吸更快,同向渗吸效率更高,采出原油更多。在裂缝性储层、常规甚至致密储层中,如果采用体积改造,密集切割储层基质,形成裂缝网络,则可发挥同向渗吸作用,提高原油采出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非混相 同向渗吸 数学模型 毛细管力
下载PDF
柳泉油田泉2断块强水敏粉细砂岩储层防砂技术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秀影 胡书宝 +3 位作者 赵宇琦 黄海鸿 郝紫嫣 吴学成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1-255,共5页
柳泉油田泉2断块储层岩性为粉细砂岩,油层薄、产量低、出砂严重,油井无法正常投产。针对断块低温、强水敏、水平井防砂井段长等难点,开展了长水平段高压砾石充填先期防砂工艺研究,设计了连续充填工艺管柱,并配套完善了完井液体系、射孔... 柳泉油田泉2断块储层岩性为粉细砂岩,油层薄、产量低、出砂严重,油井无法正常投产。针对断块低温、强水敏、水平井防砂井段长等难点,开展了长水平段高压砾石充填先期防砂工艺研究,设计了连续充填工艺管柱,并配套完善了完井液体系、射孔方案及携砂液体系,将防砂、治砂、改造储层相结合,开展了4口井的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该项技术在泉2断块的成功应用,扭转了该薄层强水敏粉细砂岩油藏长期未能有效动用的被动局面,同时也为其他同类型油藏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水敏 粉细砂岩 低温 防砂 水平井
下载PDF
裂缝高度控制技术在FracproPT施工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昕 余航 +1 位作者 龙珂 张鹏 《油气地球物理》 2011年第4期51-54,共4页
在水力压裂中裂缝高度的控制对于压裂施工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施工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着裂缝高度的延伸,影响因素不同,采用控制裂缝的方法也不同。本文根据油田压裂的实际情况,结合FracproPT软件对压裂施工设计进行了优化,甄别出主要影响... 在水力压裂中裂缝高度的控制对于压裂施工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施工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着裂缝高度的延伸,影响因素不同,采用控制裂缝的方法也不同。本文根据油田压裂的实际情况,结合FracproPT软件对压裂施工设计进行了优化,甄别出主要影响因素,并据此探讨了裂缝高度控制工艺。在某油田的实际施工中,利用FracproPT进行了裂缝控制模拟,结果表明,只要正确认识到主要影响因素,并采取合适的控制裂缝技术,就能有效达到控制裂缝高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裂缝高度控制 FracproPT 施工设计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