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奉献清洁能源 助力低碳经济——中国石油煤层气对外合作业务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峰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24-29,共6页
"低碳经济"已得到全世界广泛认同。中国石油作为国有骨干企业,肩负着"奉献清洁能源、助力低碳经济"的时代重任。中国石油致力于新型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已将煤层气业务定位为"核心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发... "低碳经济"已得到全世界广泛认同。中国石油作为国有骨干企业,肩负着"奉献清洁能源、助力低碳经济"的时代重任。中国石油致力于新型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已将煤层气业务定位为"核心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发展的经济增长点"。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对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减少煤矿瓦斯事故、保护大气环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煤层气对外合作业务,是中国石油煤层气业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取得了积极进展。中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煤层气对外合作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面临诸多问题,急需政府、企业共同面对、积极努力,方能破除障碍、创造条件,推动煤层气业务在"十二五"取得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油 煤层气产业 对外合作 发展前景
下载PDF
新疆后峡盆地煤层气井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李鹏 李小军 +3 位作者 涂志民 车延前 常新龙 李腾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新疆后峡盆地煤层气井单井产量差异悬殊,单井产量控制因素不明确,采用统计分析、线性回归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数学分析法,对煤层气井单井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表征。基于后峡盆地煤层气井单井产能差异性,煤层气井主要被划分为了3种不同... 新疆后峡盆地煤层气井单井产量差异悬殊,单井产量控制因素不明确,采用统计分析、线性回归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数学分析法,对煤层气井单井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表征。基于后峡盆地煤层气井单井产能差异性,煤层气井主要被划分为了3种不同的类型;I类煤层气井储层特征好,采用较小的加砂强度和加液强度,结合较小的压降,排采效果好;III类煤层气井储层特征较差,尤其是含气量较低,采用同样的储层改造手段和排采制度较难获取好的排采效果。对筛选的22个影响煤层气井产能的因素进行定量评价分析,研究表明:含气量对煤层气井产能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而储层改造程度和排采制度的合理制定,是煤层气井高效生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井产量 灰色关联 含气量 储层改造 排采
下载PDF
后峡盆地复杂构造煤层气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涂志民 闻星宇 +4 位作者 李鹏 吴鹏 蒲仁海 闫肃杰 李慧琼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1-511,共11页
新疆后峡盆地侏罗系西山窑组煤层厚20~80 m,经历了强烈构造改造,浅于1000 m的不同井煤层气含量和产能变化大。为解决煤层气控藏因素问题,开展二维地震构造解释和演化研究,应用叠前地震波阻抗反演预测含气量,分析构造对煤层气成藏的关系... 新疆后峡盆地侏罗系西山窑组煤层厚20~80 m,经历了强烈构造改造,浅于1000 m的不同井煤层气含量和产能变化大。为解决煤层气控藏因素问题,开展二维地震构造解释和演化研究,应用叠前地震波阻抗反演预测含气量,分析构造对煤层气成藏的关系。结果表明:燕山和喜山两期冲断造山构造运动使气藏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中低阶煤先深后浅演化和压力降低导致煤层吸附气含气饱和度普遍偏低,但由于煤储层对游离气的密闭条件不同,导致含气量变化较大,且含气量与单井产能呈明显的正相关;煤层气成因和包含游离气和吸附气的含气量随构造单元、埋深和地层产状等变化而变化;含气量介于7~13 m^(3)/t区域以保存好的热成因气-混合气为主,主要分布在埋深900~2500 m凹陷;含气量小于4 m^(3)/t地区分布在盆地边缘斜坡和凸起构造上,以次生生物气为主;含气量介于4~7 m^(3)/t区域分布在以上二者之间的过渡区;在倾角3°~7°的缓坡含气量高,倾角20°~30°的陡坡或大断距断裂带含气量低。复杂构造对煤层气富集起决定性控制作用并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断构造 煤层气 成因 含气量 地震识别
下载PDF
低渗透煤层微观孔隙结构与煤层气解吸规律
4
作者 胡雄 邬长武 +5 位作者 杨秀春 成前辉 朱文涛 马良 朱学光 徐博瑞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5,共7页
为研究低渗透煤层微观孔隙结构与气体解吸规律的关系,运用直接观测法、核磁共振法、液氮吸附法等实验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8号煤层煤样的含气量、孔隙度、渗透率、孔径分布等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煤层气解吸特征与煤的孔径分布、... 为研究低渗透煤层微观孔隙结构与气体解吸规律的关系,运用直接观测法、核磁共振法、液氮吸附法等实验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8号煤层煤样的含气量、孔隙度、渗透率、孔径分布等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煤层气解吸特征与煤的孔径分布、孔的形态、孔的连通性以及比表面积、煤岩成分等因素有关;研究区相隔小于10 m的2套煤层,其孔隙特征、气体解吸规律差异均较大。其中,亮煤的微孔形态以一端开口的圆筒形孔和墨水瓶孔为主,微孔及吸附孔占比为39.2%,煤体微裂缝相对发育,但微孔与介孔的连通性较差,暗淡煤的微孔形态以一端开口的圆筒形孔为主,微孔及吸附孔占比为33.2%,微裂缝不发育,不同孔间连通性差。亮煤气体解吸初期产量大,后期衰减快,气体产出具有明显的阵发式特征;暗淡煤气体解吸初期产量小,约为亮煤的1/2,后期产量递减相对平缓。低渗煤层的开发对策应充分考虑煤层的孔隙结构、孔型、渗透性,应力敏感性、裂缝充填物种类等因素,在精细表征孔隙结构的基础上,根据煤层气不同解吸期特征,结合地质、开发条件制订合理的开发方案。该研究对认识煤层气产气机理及其控制因素,提高煤层气开采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气体解吸 孔径分布 液氮吸附 煤层气 低渗透
下载PDF
煤层气水平井钻柱摩阻计算与优化
5
作者 苗强 辛江 +5 位作者 王维 林伟 曹振义 李世超 李柯 祝效华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3,共9页
煤层气的开发方式主要分为多分支水平井和从式水平井,由于两种生产方式均采用了水平井,因此钻柱在钻井过程中的摩阻和托压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热点,但到目前为止,该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为此,文章以大吉-吉县区块的深部煤层气水平井为例... 煤层气的开发方式主要分为多分支水平井和从式水平井,由于两种生产方式均采用了水平井,因此钻柱在钻井过程中的摩阻和托压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热点,但到目前为止,该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为此,文章以大吉-吉县区块的深部煤层气水平井为例,通过对全井钻柱系统建立动力学模型和应用数值仿真方法进行水平井摩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钻压对煤层气水平井造斜段的摩阻影响较大,其中小井斜造斜段的摩阻与钻压成反比,大井斜造斜段的摩阻与钻压成正比,稳斜井眼段的摩阻对钻压变化不敏感;受钻柱屈曲变形的影响,水平段钻柱摩阻上升10.2%。因水平井大井斜井眼段和水平段较长,因此煤层气水平井的总摩阻整体来讲与钻压成正比。文章通过建模和数值仿真方法,揭示了深部煤层气水平井各井段摩阻对钻压的敏感性,并可根据不同钻压条件下对井眼轨迹进行了优化,以此指导现场作业,降低井下摩阻,提高机械钻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水平井 摩阻计算 钻柱动力学 钻压 井眼轨迹优化
下载PDF
煤层气采出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6
作者 孙秀梅 王庆吉 +2 位作者 张泽俊 王毅霖 胡唤雨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85,共5页
分析了国内外煤层气采出水的水质特性,结合国家标准与处理工艺分析了不达标污染因子的去除情况,总结出符合我国煤层气采出水的处理工艺,为今后煤层气采出水处理技术研究与处理站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煤层气采出水 水质 处理工艺 污染因子 去除
原文传递
中浅层煤层气井定量化排采制度
7
作者 马雄强 余莉珠 +4 位作者 王大猛 翟志伟 李坤潮 韩波 赵子豪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4,共7页
针对中浅层煤层气井排采制度与低渗透煤储层解吸-扩散-渗流特征不匹配的问题,以大宁-吉县区块为例,从煤层气低产井及低产原因入手,将煤层气井低产原因归纳为地质因素、工程因素及排采因素,排采因素又可进一步细化为初期排液速度慢、压... 针对中浅层煤层气井排采制度与低渗透煤储层解吸-扩散-渗流特征不匹配的问题,以大宁-吉县区块为例,从煤层气低产井及低产原因入手,将煤层气井低产原因归纳为地质因素、工程因素及排采因素,排采因素又可进一步细化为初期排液速度慢、压降传播规律复杂和煤粉伤害3个方面。结合原因分析和工程实践,优化煤层气井排采制度,提出中浅层煤层气井“4321”排采管控方案:划分4大排采阶段、抓好3个关键控制点、实现2项参数平衡、形成1个排采标准模版。实践表明,采用“4321”排采管控方案,利用关键点、重要参数等定量化排采制度,缩小排采参数取值范围,可以有效提高煤层气井稳产能力,使气井稳产期产气量大于900 m^(3)/d。研究成果可为中浅层煤层气井排采制度的制定提供有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排采 储层伤害 井底压力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保德区块煤层气藏描述与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 被引量:11
8
作者 徐凤银 张伟 +10 位作者 李子玲 张雷 张继坤 侯伟 成前辉 李永臣 张庆丰 郝帅 魏振吉 尚延洁 赵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6-112,共17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保德区块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为343.54×108 m3,是我国目前开发最为成功、规模最大的中低阶煤层气田之一,但该区块煤层气井单井产气效果差异大、部分井低产低效,提高煤层气采收率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在精细...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保德区块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为343.54×108 m3,是我国目前开发最为成功、规模最大的中低阶煤层气田之一,但该区块煤层气井单井产气效果差异大、部分井低产低效,提高煤层气采收率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在精细描述了保德区块煤储层静、动态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煤层气井产能评价,分析了保德区块北部开发区的煤层气单井和总稳产能力,总结了适宜本区的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关键技术,并利用数值模拟法对保德区块北部开发区的煤层气可采储量和采收率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①全面系统性提出了煤层气藏精细描述指标和技术流程;②提出了勘探开发全生命周期静态与动态融合、产量与效益平衡、地质与工程一体、储层稳能与保护并举的“四位一体”开发理念;③形成了储层精细描述、产能评价与采收率预测、开发井网优化、大规模水力压裂、定量化排采等技术,支撑了持续增储上产、稳产;(4)明确了单位面积等效资源量、局部高差等效高度、矿化度值、临储比、历史最高产水量、见套压产水量、井底压力和单位压降产气量是影响煤层气井产能的主要因素。结论认为,通过该区多项煤层气提高采收率技术的探索与实践,保德区块综合递减率由最高的8.45%降低至2.30%,采收率提高了9%~11%,单井采收率提高了27%,采收率技术的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该技术为我国煤层气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保德区块 煤层气 采收率 煤层气藏描述 产能评价 井网优化 水力压裂 定量化排采
下载PDF
中国煤层气资源特点及开发对策 被引量:93
9
作者 李景明 巢海燕 +1 位作者 李小军 刘洪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3,共5页
据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我国埋深在2 000 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为36.8×1012m3,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赋存在低、中、高煤阶中的煤层气资源各占30%左右。分别以国内高、中、低煤阶代表性的盆地——沁水、鄂尔多斯和准噶尔3... 据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我国埋深在2 000 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为36.8×1012m3,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赋存在低、中、高煤阶中的煤层气资源各占30%左右。分别以国内高、中、低煤阶代表性的盆地——沁水、鄂尔多斯和准噶尔3个盆地为对象,通过研究其基本地质条件、资源丰度及勘探开发状况,认为煤层气资源规模开发要立足大型含煤盆地和构造相对稳定的含煤盆地展开。高煤阶煤层开发应以斜坡带的承压水区、滞留水区及相对构造高部位为目标区;中煤阶煤层生、储条件好,部署应避开甲烷风化带和断层带;低煤阶煤层开发应考虑具多种气源条件和构造相对稳定的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煤层气 资源丰度 低煤阶 中煤阶 高煤阶 开发对策
下载PDF
基于煤层结构数字井筒反演的有机质丰度评价方法及应用
10
作者 黄红星 杨秀春 +4 位作者 陈国辉 朱文涛 师斌斌 何睿 赵浩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7,共7页
煤层气是典型的自生自储型气藏类型之一,甲烷气体主要由煤层中的有机碳热演化生成并大量吸附于孔隙表面,有机成分的含量对于煤层生气及储气能力十分重要。但煤层气储层结构复杂,有机煤岩和无机夹矸层交互叠置发育,层内非均质性强,单井... 煤层气是典型的自生自储型气藏类型之一,甲烷气体主要由煤层中的有机碳热演化生成并大量吸附于孔隙表面,有机成分的含量对于煤层生气及储气能力十分重要。但煤层气储层结构复杂,有机煤岩和无机夹矸层交互叠置发育,层内非均质性强,单井纵向煤层结构可视化难度大,制约了煤层气单井有机质丰度评价及高效开发。全直径CT扫描是近年来针对大尺度岩心的一种重要实验技术,应用该技术扫描得到的煤岩灰度值与其构成关系密切,灰度值越高则煤岩灰分、密度以及矿物含量越高,反之则越低。以大宁—吉县区块目的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全直径CT扫描技术与测井解释技术相结合,探究了岩石灰度与伽马、密度以及声波时差等测井数据的关系,建立了煤层结构数字井筒反演数学模型,并结合灰度与有机组分的关系,提出了全直径CT扫描单井有机质丰度评价方法。将研究区A1井反演获得的纵截面与全直径CT扫描真实灰度截面对比,二者相似度高,反演灰度值与CT真实灰度值散点图分布规律一致,表明反演模型能够有效反映煤层内部非均质性结构变化。数字井筒反演及有机质丰度评价方法可为研究区煤层气井压裂选段及产能预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全直径CT扫描 测井解释 数字井筒 单井有机质丰度
下载PDF
煤层气排采井系统效率分析及提高对策
11
作者 刘昌升 《石油石化节能》 2023年第3期14-17,23,共5页
煤层气排采井系统是煤层气生产过程最大的能耗系统之一。通过提高排采井的系统效率来降低能耗、是近年来煤层气开发领域重点研究的课题。为此中石油煤层气公司临汾分公司结合工作区块的特点,开展了对排采井系统效率的节能监测工作,并通... 煤层气排采井系统是煤层气生产过程最大的能耗系统之一。通过提高排采井的系统效率来降低能耗、是近年来煤层气开发领域重点研究的课题。为此中石油煤层气公司临汾分公司结合工作区块的特点,开展了对排采井系统效率的节能监测工作,并通过对排采井系统效率各影响因素分析,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机采系统效率的技术对策。经测试分析,在测试的91口井中,未达标井53口,通过对这些未达标井经过调整冲次、冲程、更换泵径、电动机调换等措施预计年可节约电量16.91×10^(4) 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排采井 系统效率 影响因素分析 提高效率对策
下载PDF
煤层气排采工艺技术研究和展望 被引量:55
12
作者 郭大立 贡玉军 +2 位作者 李曙光 曾晓慧 李臻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1-98,共8页
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工艺技术流程是钻井、压裂和排采,排采是煤层气开发的重要环节。作为开发链条上的重要环节,很长时期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根据煤层气的排采机理,重点阐述了国内外煤层气排采工艺技术,提出煤层气井压裂裂缝三维延伸... 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工艺技术流程是钻井、压裂和排采,排采是煤层气开发的重要环节。作为开发链条上的重要环节,很长时期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根据煤层气的排采机理,重点阐述了国内外煤层气排采工艺技术,提出煤层气井压裂裂缝三维延伸模型和产量动态预测模型,分析了煤层气排采不合理所造成的问题,可以通过控制生产压差和排采速度,调整排采组合方式,采用定压排采和定产排采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或缓解。实现煤层气排采定量化和自动化,对合理开发煤层气、提高煤层气藏开采规模、降低成本和优化中国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排采 机理 流程 工艺技术
下载PDF
气水两相煤层气井井底流压预测方法 被引量:22
13
作者 刘新福 綦耀光 +2 位作者 刘春花 李延祥 赵培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98-1003,共6页
基于井筒流体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建立了煤层气柱段压差和两相液柱压差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气水两相煤层气井底流压的预测方法,并分析了各排采参数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较为准确地预测了煤层气井进入稳定排采... 基于井筒流体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建立了煤层气柱段压差和两相液柱压差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气水两相煤层气井底流压的预测方法,并分析了各排采参数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较为准确地预测了煤层气井进入稳定排采后的井底流压;井底流压是井口套压、气柱和液柱压力综合作用的结果,能充分反映产气量的渗流压力特征;该模型充分考虑了井筒中压力增量随井深增量的变化关系,在两相液柱段每等份长度不超过25m时,井底流压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可控制在5%以内;调整井底压力,可有效增大生产压差,控制排液量,利于煤层气体的解吸,从而提高产气量;产水量较大,动液面较高时,宜加大排液量,降低井底压力,而动液面较低时,宜放开套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井 井底流压 煤层气柱压力 两相液柱压力 产能
下载PDF
煤层气井泡沫酸井筒除垢工艺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国强 张康 +3 位作者 任晓娟 贾亚宁 王宁 吕小翔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0-174,共5页
X区煤层气井生产过程中,井下设备存在着严重的结垢情况,给气井正常生产带来较大影响。为提高采收率,对X区垢样进行X-射线衍射成分分析,优选出了除垢泡沫酸体系,设计加工了泡沫酸现场施工配套设备。结果表明:X区垢成因复杂,泡沫酸酸溶率... X区煤层气井生产过程中,井下设备存在着严重的结垢情况,给气井正常生产带来较大影响。为提高采收率,对X区垢样进行X-射线衍射成分分析,优选出了除垢泡沫酸体系,设计加工了泡沫酸现场施工配套设备。结果表明:X区垢成因复杂,泡沫酸酸溶率可高达95%,缓蚀性及配伍性良好,工艺存在问题得到相应改善,现场施工应用增产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泡沫酸 结垢 缓蚀性 除垢工艺
下载PDF
煤层气其实是吸附气 被引量:32
15
作者 李传亮 彭朝阳 朱苏阳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2期112-115,122,共5页
煤层气开发正迅速发展,但学术界对煤层气的赋存状态问题仍存有争议。针对此问题,主要从煤层气的赋存机理和开采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泥岩烃源岩的有机质含量低,吸附的甲烷数量少,基本上不具有开采价值;煤岩的有机质含量高,有机... 煤层气开发正迅速发展,但学术界对煤层气的赋存状态问题仍存有争议。针对此问题,主要从煤层气的赋存机理和开采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泥岩烃源岩的有机质含量低,吸附的甲烷数量少,基本上不具有开采价值;煤岩的有机质含量高,有机质吸附的甲烷数量多,具有开采价值。②煤岩的有机质极性弱,易于吸附极性弱的甲烷分子,而极性较强的矿物质则倾向于吸附水分子。③煤岩由基质岩块和裂缝组成,是裂缝性泥岩,由煤岩基质生成的甲烷自由气都运移到裂缝并散失掉了,只有吸附气保存了下来。④煤层气需要排水降压,使地层水脱气、吸附气解吸并形成自由气后运移至裂缝中才能被开采出来。⑤煤层气开采存在临界产气压力,并且在开采过程中不存在扩散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煤层气 泥岩 自由气 吸附气 扩散
下载PDF
煤层气的开采机理研究 被引量:34
16
作者 李传亮 彭朝阳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4期9-11,19,共4页
煤层气为自生自储型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为了更好地开发煤层气,需要深入研究煤层气的开采机理。煤层气赋存于煤岩层的割理和基质孔隙中,以吸附状态为主,且与地层水共存。煤层气从孔隙壁面上解吸下来之后,才能被开采。开采地层水导致地层... 煤层气为自生自储型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为了更好地开发煤层气,需要深入研究煤层气的开采机理。煤层气赋存于煤岩层的割理和基质孔隙中,以吸附状态为主,且与地层水共存。煤层气从孔隙壁面上解吸下来之后,才能被开采。开采地层水导致地层压力下降,进而导致煤层气解吸成为自由气,解吸后的煤层气沿割理渗流至井底后被采出地面。煤层气的开采过程包括脱气、解吸和渗流3个阶段。扩散不是煤层气的开采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割理 基质 吸附 解吸 脱气 扩散
下载PDF
鄂东气田煤层气储层测井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之的 杨秀春 +1 位作者 陈彩红 张继坤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9-293,共5页
影响煤层气储层性能的参数众多。从煤储层地质特征、物性特征和储集特征出发,优选出能够充分反映煤层气储层优质与否并且利用测井资料易于求取的6个指标:煤岩性质和结构、裂缝发育程度、裂缝孔隙度、渗透率、煤层气含量和有效厚度。针... 影响煤层气储层性能的参数众多。从煤储层地质特征、物性特征和储集特征出发,优选出能够充分反映煤层气储层优质与否并且利用测井资料易于求取的6个指标:煤岩性质和结构、裂缝发育程度、裂缝孔隙度、渗透率、煤层气含量和有效厚度。针对鄂东气田煤层气储层非均质性强,煤层气储层综合评价中存在储层参数的随机性、模糊性等诸多问题,给出煤层气储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测井资料和实际煤岩心室内分析资料,构建用于煤层气储层测井综合评价的模糊评判集,并基于此模糊评判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工区内重点井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该评价结果与室内测试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煤层气 储层综合评价 模糊评判集 鄂东气田
下载PDF
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庚勐 陈浩 +2 位作者 王权 李树新 李贵中 《中国煤层气》 2016年第5期3-7,共5页
近年来随着沁水、鄂东两大煤层气田进入稳定开发阶段,全国大部分煤层气田开展全面勘探工作以后,产量递减法、数值模拟法以及刻度区类比法等可靠程度较高的可采资源量预测方法被大量使用,而且技术可采资源量预测深度也随着勘探开发工作... 近年来随着沁水、鄂东两大煤层气田进入稳定开发阶段,全国大部分煤层气田开展全面勘探工作以后,产量递减法、数值模拟法以及刻度区类比法等可靠程度较高的可采资源量预测方法被大量使用,而且技术可采资源量预测深度也随着勘探开发工作由以往的1500m以浅,拓展到2000m以浅。本文结合第四次油气资源评价过程中的典型盆地,对以上几种技术可采系数预测方法进行了应用评价,为第四次资源评价煤层气可采资源量预测奠定了基础,也为未来煤层气勘探部署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地质资源量 可采系数 技术可采资源量
下载PDF
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机制与勘探突破--以吐哈-三塘湖盆地为例 被引量:11
19
作者 匡立春 温声明 +7 位作者 李树新 范谭广 田文广 王兴刚 祁灵 应勇 毛得雷 李翔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3-42,共10页
吐哈—三塘湖盆地煤层气资源丰富,但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机制认识不足制约了该区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为此,在系统分析煤系地层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从沉积环境、构造特征、封盖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分析和总结了煤层气富集主控因素和成藏模... 吐哈—三塘湖盆地煤层气资源丰富,但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机制认识不足制约了该区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为此,在系统分析煤系地层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从沉积环境、构造特征、封盖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分析和总结了煤层气富集主控因素和成藏模式,并明确了该区煤系气的有利勘探区带。研究结果表明:①古地貌和古环境控制煤岩的发育程度,稳定的正向构造是煤层气富集指向区,顶底板稳定的泥岩封盖条件是煤层气富集的必要条件,地表水补给是晚期生物气生成和富集的关键;②该区煤层气成藏可划分为缓坡区多气源补给煤层气富集、山前带复杂断块浅层煤层生物气、深层砂煤共储煤系气富集以及南部残余凹陷深部洼槽区煤层气富集4种模式;③条湖凹陷—马朗凹陷北部斜坡带、台北凹陷北部山前带西段浅层是煤层气最有利目标区,淖毛湖凹陷东部、沙尔湖凹陷东洼槽是煤层气较有利目标区,台北凹陷核桃沟—柯柯亚、鄯勒、照壁山—红旗坎、鄯善—温吉桑、疙瘩台构造带以及条湖凹陷中部构造带是煤系气富集有利区。结论认为,低煤阶厚煤层煤层气可以获得高产工业气流,吐哈—三塘湖盆地深部煤层气资源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三塘湖盆地 低煤阶 煤层气 地质特征 富集 成藏模式 勘探方向
下载PDF
保德区块煤层气勘探历程与启示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杨秀春 毛建设 +4 位作者 林文姬 郝帅 赵龙梅 王渊 李丽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1-388,共8页
主要根据地质认识转变、技术发展、钻井数量、勘探成果与产气量,将保德区块煤层气勘探历程划分为4个阶段。对外合作勘探评价阶段,水平井型排采8+9#煤层,产水量大、排液降压困难;井组试采评价阶段,丛式井组合层排采4+5#煤层和8+9#煤层,... 主要根据地质认识转变、技术发展、钻井数量、勘探成果与产气量,将保德区块煤层气勘探历程划分为4个阶段。对外合作勘探评价阶段,水平井型排采8+9#煤层,产水量大、排液降压困难;井组试采评价阶段,丛式井组合层排采4+5#煤层和8+9#煤层,排水采气效果显现;勘探开发一体化先导试验阶段,优选富集区井网面积降压试采,获得高产突破;大规模开发与滚动扩边评价阶段,有利区规模建产及复杂区滚动扩边勘探,实现年产气量5×10^(8) m³。以地质认识进展和勘探成果为依据,总结了保德区块低阶煤层气气源成因、成藏模式与“甜点”评价对于勘探开发的启示,提出低阶煤层气“热成因气为主、生物成因气补充”、“水动力控气、单斜缓坡成藏”理论,建立低阶煤层气富集“甜点”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对低阶煤层气勘探工作具有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德区块 煤层气 勘探历程 低阶煤层气 煤层气井组试采 大规模开发 滚动扩边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