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半定量评价结果的管道失效概率修正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强 杨玉锋 +2 位作者 张希祥 刘硕 贾韶辉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CAS 2020年第5期19-22,I0001,I0002,共6页
针对油气管道失效概率的计算问题,对比研究了目前常用的指标体系法、基于历史失效数据统计修正法和数学分析法,总结了各种方法存在的优缺点和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在此基础上结合指标体系法与基于历史失效数据的统计修正法,提出了一... 针对油气管道失效概率的计算问题,对比研究了目前常用的指标体系法、基于历史失效数据统计修正法和数学分析法,总结了各种方法存在的优缺点和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在此基础上结合指标体系法与基于历史失效数据的统计修正法,提出了一种将半定量评价结果中失效可能性数据转化为定量失效概率的修正系数,并在某管道运营公司人口密集型高后果区管段定量风险评价中进行了应用。该方法利用管道运营公司逐年积累的大量半定量评价数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重复收集数据的工作量,为后续定量风险评价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定量评价 修正因子 失效概率
下载PDF
基于光纤传感的管道线路复杂状态监测技术 被引量:21
2
作者 蔡永军 杨士梅 +4 位作者 李妍 任恺 蔡文超 赵迎波 白路遥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4-440,共7页
利用通信光纤感知管道沿线的振动、应变、温度,实现管道沿线威胁事件的监测与定位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将3种感知数据融合应用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基于光纤传感原理,提出了管道伴行光缆振动、应变、温度联合监测的方法:利用振动数据进... 利用通信光纤感知管道沿线的振动、应变、温度,实现管道沿线威胁事件的监测与定位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将3种感知数据融合应用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基于光纤传感原理,提出了管道伴行光缆振动、应变、温度联合监测的方法:利用振动数据进行长度对齐、第三方活动监测,应变数据进行侧向位移监测,温度数据进行泄漏监测等运行异常分析,多维监测数据经过空间长度对准、时间对齐后进行联合分析、交互验证,能够进一步降低误报率。3种感知数据的融合应用能够实现管道复杂环境的线路状态感知,可为管道安全运行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光纤 分布式传感器 振动 温度 应变 状态监测
原文传递
多年冻土区管道投产运行后的融沉风险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鑫 冯少广 +5 位作者 陈朋超 马涛 蔡永军 李荣光 刘国豪 叱博宇 《油气储运》 CAS 2013年第4期365-369,共5页
寒区某管道穿越多年冻土区域,途经连续冻土、不连续冻土、岛状冻土和冻土沼泽,地质条件复杂,同时管道投产后输油温度远高于设计运行温度,实际敷设情况也与设计有很大不同,极易出现融沉问题。利用多层介质稳定导热方法建立迭代公式求解... 寒区某管道穿越多年冻土区域,途经连续冻土、不连续冻土、岛状冻土和冻土沼泽,地质条件复杂,同时管道投产后输油温度远高于设计运行温度,实际敷设情况也与设计有很大不同,极易出现融沉问题。利用多层介质稳定导热方法建立迭代公式求解管道投产运行至今冻土层中的地基融化圈厚度,通过对气温升高、地表融化作用和冻土地温的修正,求出无保温层和有保温层两种情况下管道地基融化圈的融化深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年冻土地基融化下沉变形和压缩沉降变形分析,计算了管道的融沉变形量,并与管道允许的最大差异性融沉变形量进行对比,明确其融沉风险。根据冻土区的地质特征和实际工程经验,给出了3种管道融沉防治措施。(表7,图2,参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区 管道融沉 变形量 防治措施
原文传递
新冠肺炎疫情下管道线路智能感知技术的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14
4
作者 马云宾 董红军 +2 位作者 孙万磊 张洪 王春清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9-394,424,共7页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交通管制、设卡布控等防控措施相继实施,为管道线路的日常巡检带来挑战。针对疫情防控下管道巡线人员无法到现场开展巡护的问题,分析现有管道线路感知技术的不足,创建了天空地一体化管道线路智能感知技术体系。...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交通管制、设卡布控等防控措施相继实施,为管道线路的日常巡检带来挑战。针对疫情防控下管道巡线人员无法到现场开展巡护的问题,分析现有管道线路感知技术的不足,创建了天空地一体化管道线路智能感知技术体系。根据全面感知、无人感知、实时精准感知、全生命周期感知的感知原则,制定了人工智能技术与管道感知技术相融合的技术路线,设计了天上管道卫星遥感影像智能解译方法、空中基于自动机场的无人机智能巡检方法、地面管道重点区域智能视频方法及地下光纤综合智能感知方法,并对基于自动机场的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开展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基于自动机场的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可在无人参与的情况下,实现自动起飞、降落、充电等操作,按照设定的巡检路径、巡检时间进行作业,并可智能识别机械挖掘、人员聚集等威胁事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人机连续飞行80余架次,识别威胁事件20余次,为管道巡检人员掌握管道安全状态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线路 新冠肺炎 智能感知 天空地一体化 自动机场
原文传递
天然气单流涡流管流场与温度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凯 谢磊 +3 位作者 欧阳欣 闫锋 王海峰 韩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3-119,共7页
单流涡流管(SCVT)对传统涡流管(RHVT)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在天然气管道调压系统的在线加热方面具有较大的安全、节能优势。为了使SCVT技术能更好地适应天然气管道系统的工况调整和环境温度变化,基于前人关于RHVT的研究成果,建立了SCVT流... 单流涡流管(SCVT)对传统涡流管(RHVT)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在天然气管道调压系统的在线加热方面具有较大的安全、节能优势。为了使SCVT技术能更好地适应天然气管道系统的工况调整和环境温度变化,基于前人关于RHVT的研究成果,建立了SCVT流场和温度场计算模型,采用ICEM和FLUENT软件分别对计算区域进行了结构化网格划分和三维数值模拟;进而根据环道实验数据对计算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针对SCVT在典型工况下的切向运动、轴向运动、静压、静温、短路流等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流场由一系列沿热端管方向流量不断衰减的"短路流"构成;②流场结构存在着平行于管中心的能量分离界面,界面的轴向速度为0,静压不随轴向位置变化,界面两侧的内、外旋流的轴向速度相反;③在靠近喷嘴的前半段,径向方向的静压、静温、切向速度和轴向速度差异较大,能量分离效果显著;④静温在管壁处最高,并沿着热端管方向近似呈指数趋势升高,较大的热端管长径比增大了与被加热气体之间的换热面积,有利于提高SCVT的加热性能。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可以为涡流管加热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 调压系统 涡流管 RHVT SCVT 流场 温度场 能量分离 加热性能
下载PDF
采油井配电箱漏电导致管道腐蚀泄漏案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华天 李斌 +2 位作者 孙玉新 张丰 陈洪源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72-1377,共6页
针对某油田采油外输管道频繁腐蚀泄漏,且腐蚀速率远远超出正常范围的问题,通过对管道材质、土壤腐蚀性及杂散电流干扰的调查分析,最终确定管道快速腐蚀泄漏是由于直流杂散电流干扰导致的。在对形成干扰的配电箱进行整改后,消除了杂散电... 针对某油田采油外输管道频繁腐蚀泄漏,且腐蚀速率远远超出正常范围的问题,通过对管道材质、土壤腐蚀性及杂散电流干扰的调查分析,最终确定管道快速腐蚀泄漏是由于直流杂散电流干扰导致的。在对形成干扰的配电箱进行整改后,消除了杂散电流干扰导致管道外腐蚀的现象。通过案例分析表明:当管道发生快速腐蚀泄漏时,应首先排查是否存在杂散电流干扰;当发现电气设备零线带电时,应测试管道对地电位,评价管道是否受到杂散电流干扰,及时消除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杂散电流 快速腐蚀 腐蚀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机器视觉的管道通径内检测技术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华 刘阳 +2 位作者 孟祥鹏 张文学 金俞鑫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65-1169,共5页
管道通径内检测可以提前发现管道安全隐患,在确保管道安全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机器视觉技术的基础上,将视觉测量技术中的Radon变换应用于激光光源投射成像方法中,提出了基于视觉的管道通径测量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激光发生仪投... 管道通径内检测可以提前发现管道安全隐患,在确保管道安全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机器视觉技术的基础上,将视觉测量技术中的Radon变换应用于激光光源投射成像方法中,提出了基于视觉的管道通径测量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激光发生仪投射与管道内部形状完全吻合的激光环,由相机采集管壁上的光环图像,并将其进行边缘检测和细化处理,最终获得管道的截面轮廓曲线。通过Radon变换得到两条反映管道内径信息的光带,经细化处理提取光带中心线,进而根据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计算得到管道在所有方向角上的内径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该测量计算方法高效快捷,能够一次性获取管道截面在所有方向角上的内径信息,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内检测 机器视觉 图像处理 RADON变换
原文传递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运行保障关键技术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栋 闫锋 欧阳欣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61-870,共10页
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后的运行阶段,因其高钢级、大口径、高压力、大输量的特点,且沿线途经高寒冻土区,故管道运行的不确定性因素多、风险高、维护与安全保障难度大。系统分析了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在运行工艺方面面临的管网优化运... 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后的运行阶段,因其高钢级、大口径、高压力、大输量的特点,且沿线途经高寒冻土区,故管道运行的不确定性因素多、风险高、维护与安全保障难度大。系统分析了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在运行工艺方面面临的管网优化运行、冬季调峰、冰堵防治及放空回收等问题;在完整性管理方面面临的大口径管道内检测、高钢级管道安全状态评估等问题;在线路风险防控方面面临的天然气管道泄漏与安全状态监测、腐蚀、冻涨融沉防治等问题;在维抢修方面面临的管径1 422 mm管道的切割、退磁、修复等系列技术难题。归纳总结了国内外相关技术现状,提出解决问题的技术思路,总结了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目前已取得的部分技术成果,以期为未来油气管道的建设与运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气管道 中俄东线 完整性 运行工艺 线路安全 维抢修 标准
原文传递
智慧管网主要特征与建设构想 被引量:38
9
作者 税碧垣 张栋 +2 位作者 李莉 薛鲁宁 陈国群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0-505,共6页
针对目前在智慧管网建设方面存在定义不清、认识不统一的问题,基于现有文献提出的智慧管网定义,从智慧系统感知、分析、决策、处置4个环节应该具备的功能出发,给出了智慧管网定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尽可能减少管网运行... 针对目前在智慧管网建设方面存在定义不清、认识不统一的问题,基于现有文献提出的智慧管网定义,从智慧系统感知、分析、决策、处置4个环节应该具备的功能出发,给出了智慧管网定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尽可能减少管网运行中人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的前提下,实现对管道状态的全面智能感知和自主分析计算,具备对管网运营各类生产需求和异常事件的自主决策和处置能力,能够对管网的安全和运行状态做出快速、灵活、准确的判断和响应,实现管网全生命周期安全环保水平最高和运营效益最优的目标。借鉴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中智能维的5要素及现有智慧管网研究成果,明确了智慧管网应具备的5大特征为业务智能化、数据统一化、信息互通化、状态可视化及知识网络化,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智慧管网的建设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管网 智能化 定义 特征 建设构想
原文传递
储罐底板在线检测机器人开发 被引量:8
10
作者 康叶伟 张一 +3 位作者 郭正虹 李志丹 孙雷 李秋萍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35-1040,共6页
机器人检测是当今最为先进的储罐底板定量在线检测手段,然而中国尚无此类机器人设备,无法适应未来管道智能化发展的需求。针对中国首台储罐底板在线检测机器人的研发工作,介绍了该技术的发展现状,并依据中国储罐特点与检测需求,提出机... 机器人检测是当今最为先进的储罐底板定量在线检测手段,然而中国尚无此类机器人设备,无法适应未来管道智能化发展的需求。针对中国首台储罐底板在线检测机器人的研发工作,介绍了该技术的发展现状,并依据中国储罐特点与检测需求,提出机器人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功能的实现方案。研究表明:机械结构设计、关键功能单元实现方案、防爆设计及必要的辅助设计是机器人开发的重要内容。机械结构设计重点考虑外形尺寸、质量、驱动方式、传感器搭载机构、缆线重力平衡、制作材料、淤积层处理等因素;机器人基于声波到达时差原理确定位置和方向,采用浸入式超声技术进行缺陷检测;采取组合防爆措施使机器人的设备保护级别达到Gb级以满足多数应用场合。设计方案和研究成果对于中国储罐机器人在线检测技术的发展和设备国产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技术 在线检测 腐蚀 定位 防爆
原文传递
3PE防腐层剥离强度测试关键参数 被引量:5
11
作者 冯少广 李东阳 +5 位作者 胡博 赵君 余东亮 周武龙 吴定勇 刘国豪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65-1171,共7页
剥离强度是3PE防腐层的关键性能指标,不同测试方法之间的差异及标准规定是否严谨将影响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和再现性。针对国内外相关产品标准附录规定的剥离强度测试程序过于简单、不够严谨及各测试方法之间存在差异的问题,研究了剥离速... 剥离强度是3PE防腐层的关键性能指标,不同测试方法之间的差异及标准规定是否严谨将影响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和再现性。针对国内外相关产品标准附录规定的剥离强度测试程序过于简单、不够严谨及各测试方法之间存在差异的问题,研究了剥离速度、剥离角度、测试温度、剥离距离及结果评价对剥离强度测试结果的影响,确定了各参数和操作的具体要求,并对3PE防腐层剥离强度的测试方式及对涂层的破坏形式研究提出了建议。基于以上研究,完成了NACE TM 21420-2018《多层聚烯烃涂层系统剥离强度测试方法》及SY/T 4113.2—2018《管道防腐层性能试验方法第2部分:剥离强度测试》的编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PE防腐层 剥离强度 关键参数 剥离速度 剥离角度 测试温度 剥离距离 结果评价
原文传递
3PE防腐层剥离强度测试的破坏形式 被引量:4
12
作者 冯少广 李东阳 +5 位作者 张海磊 赵君 李明红 周武龙 吴定勇 刘国豪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74-1279,1285,共7页
剥离强度测试是评价三层结构聚乙烯(3PE)防腐层粘结性能及涂敷质量的主要方法,分析剥离强度及剥离后防腐层破坏形式可以获得管道涂敷工艺控制及原材料性能等方面的关键信息。通过分析16个典型3PE样品在不同测试条件下的40个测试结果,总... 剥离强度测试是评价三层结构聚乙烯(3PE)防腐层粘结性能及涂敷质量的主要方法,分析剥离强度及剥离后防腐层破坏形式可以获得管道涂敷工艺控制及原材料性能等方面的关键信息。通过分析16个典型3PE样品在不同测试条件下的40个测试结果,总结了3PE防腐层的7种主要破坏形式,分析了不同破坏形式与涂敷工艺和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了测试温度和剥离速度对防腐层破坏形式的影响:不同温度区间内同一样品可能呈现不同的破坏形式;随着剥离速度的加快,剥离界面会出现粗糙程度增加甚至被撕裂的情况。研究结果为3PE防腐层剥离强度测试结果的判定及标准指标的完善提供了数据支持。(图9,表2,参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PE防腐层 剥离强度 破坏形式 测试温度 剥离速度 结果评价
原文传递
试片断电电位测量方法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君 刘春亮 +4 位作者 徐华天 刘国豪 杨淼 张一峰 王建伟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1-445,共5页
试片断电法是一种评价埋地管道阴极保护有效性的快捷方式。随着管道阴极保护日常管理对管道断电电位测试需求的增加,中国正逐步实施试片断电法,但是试片断电法的使用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如试片的极化稳定时间、试片面积及形状的选择... 试片断电法是一种评价埋地管道阴极保护有效性的快捷方式。随着管道阴极保护日常管理对管道断电电位测试需求的增加,中国正逐步实施试片断电法,但是试片断电法的使用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如试片的极化稳定时间、试片面积及形状的选择等。通过现场试片极化试验,研究了试片断电电位的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面积不同的试片极化15 min后,趋于稳定的断电电位也不同,试片面积越小,电位越负;长方形试片较圆形试片的电位偏负一些;埋深较深的试片较埋深浅的试片断电电位偏负,但差别不大。最后对试片断电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道 阴极保护 试片 极化 断电电位
原文传递
单流涡流管双通道加热器加热性能测试试验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凯 赵炳亮 +3 位作者 欧阳欣 闫锋 王玉彬 王海峰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73-678,684,共7页
单流涡流管(Single-Circuit Vortex Tube,SCVT)加热器在天然气管道调压系统在线加热方面具有较大的安全与节能优势,其结构在传统涡流管(Ranque-Hilsch Vortex Tube,RHVT)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为了验证SCVT的加热性能,搭建了环路测试试验系... 单流涡流管(Single-Circuit Vortex Tube,SCVT)加热器在天然气管道调压系统在线加热方面具有较大的安全与节能优势,其结构在传统涡流管(Ranque-Hilsch Vortex Tube,RHVT)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为了验证SCVT的加热性能,搭建了环路测试试验系统,其具备试验工质的常温模拟与低温模拟功能。利用该系统开展了SCVT在不同压力、压比、流量、温度及单双通道条件下的加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试验测试的参数范围内,涡流管对高流速先导气的加热能力更强,相同条件下大压比、小压差、高进口温度有利于提高先导气的温度;靠近热端管末端的加热通道对先导气的温度提升能力优于靠近涡流室端的加热通道;不同通道先导气单独加热比同时加热的加热效果好;为了获得最佳加热性能,先导气宜从加热器两端的低温区流入,从中间的高温区流出。该试验结果可为涡流管加热技术更好地适应天然气管道系统的加热需要提供技术支持。(图9,参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 涡流管 先导气 加热性能
原文传递
智慧管网总体架构与发展策略思考 被引量:24
15
作者 税碧垣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01-1218,共18页
为进一步提升管道行业对智能化发展的认识和理解,调研分析了国内外智慧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收集了国外智能管道相关应用案例,总结了中国智慧管网建设已开展工作成果及中俄东线智能管道工程实践做法。国内外智慧行业(包括智慧管网)建设... 为进一步提升管道行业对智能化发展的认识和理解,调研分析了国内外智慧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收集了国外智能管道相关应用案例,总结了中国智慧管网建设已开展工作成果及中俄东线智能管道工程实践做法。国内外智慧行业(包括智慧管网)建设总体上均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物联网、数字孪生、机器人、设备智能诊断、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等方面,同时提出了数据统一、系统集成以及标准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基于此,提出了智慧管网建设系统全面且具有工程可操作性的总体解决方案:基于业务维度、智慧维度、能力维度构建了智慧管网总体架构,并明确了各维度具体内容,以结果为导向建立了智慧管网能力成熟度评价的基本模型。依据"由简到难、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原则,提出了"智能化、智慧化、平台化"三大阶段逐步递进的智慧管网发展路线图。最后,对当前智慧管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图5,表3,参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管网 智慧行业 总体架构 成熟度模型 发展路线图 问题与策略
原文传递
浸入式超声缺陷检测系统研制
16
作者 康叶伟 李斌 +4 位作者 郭正虹 张一 徐华天 李秋萍 谭贤君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86-1191,共6页
针对储罐底板腐蚀检测需求,基于超声脉冲反射法原理和常见的罐底腐蚀缺陷类型,分析了腐蚀缺陷识别原理和不同影响因素的处理方法,开发了一套以ARM和FPGA处理器为核心的浸入式超声缺陷检测系统。作为储罐底板在线检测机器人的缺陷检测单... 针对储罐底板腐蚀检测需求,基于超声脉冲反射法原理和常见的罐底腐蚀缺陷类型,分析了腐蚀缺陷识别原理和不同影响因素的处理方法,开发了一套以ARM和FPGA处理器为核心的浸入式超声缺陷检测系统。作为储罐底板在线检测机器人的缺陷检测单元,该系统由16个5 MHz的浸入式探头、超声信号处理板、工控机构成,其中超声探头和超声信号处理板通过100 m长的同轴电缆连接,从而简化了机器人本体电路的防爆要求。通过规则模拟缺陷样板和仿真缺陷样板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发现直径不小于5 mm且腐蚀深度为原始壁厚10%及以上的缺陷,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罐 机器人 底板 浸入式超声技术 缺陷检测 腐蚀 防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