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7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油成本控制措施及效果分析——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气矿为例
1
作者 张晋海 易斌 余洋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3年第3期68-70,80,共3页
随着气田开发程度的加深以及资源品质结构的变化,实现气田开发有效管理运作的目标愈发紧迫。降低试油成本、合理利用有限投资成为棘手的难题。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气矿为例,结合其实际情况,探索了一系列控制试油成本的技术... 随着气田开发程度的加深以及资源品质结构的变化,实现气田开发有效管理运作的目标愈发紧迫。降低试油成本、合理利用有限投资成为棘手的难题。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气矿为例,结合其实际情况,探索了一系列控制试油成本的技术管理措施。结果表明,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试油效率,有效地降低了试油成本,扼制了试油成本的刚性增长,还达到了开发井成本总体受控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油成本 控制措施 精细化管理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用气趋势预测与管网气量调配算法——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为例
2
作者 吴玙欣 周钦宇 +4 位作者 杨云杰 邓启志 赵咏 谭卓 邓觅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4年第1期76-80,共5页
生产实时数据是油气生产的重要资产,通过监测实时数据,管理人员可以及时掌握油气田的生产运行状况,目前数据使用主要集中在数据监测、设备联锁、支撑报表自动生成等应用。为了提升已有数据价值、支撑调度管理,对某气矿已采集天然气开发... 生产实时数据是油气生产的重要资产,通过监测实时数据,管理人员可以及时掌握油气田的生产运行状况,目前数据使用主要集中在数据监测、设备联锁、支撑报表自动生成等应用。为了提升已有数据价值、支撑调度管理,对某气矿已采集天然气开发生产实时数据再利用,通过深度学习进行用户用气量趋势预测,并研究出一种管网气量调配的算法,实现了管网输气调配方案的自动生成。研究结果表明:①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处理,可以对异常值进行分析和过滤,从而获取能够使用分析的数据,并能生成参数的正常运行区间,对有效数据提取、指导工艺参数运行范围具有重要意义;②通过神经网络进行用户用气量小时趋势的预测,能较好地捕获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用气量变化趋势,从而实现对需求量变化的提前感知;③通过构建最少调整次数和最接近标定产能两种基于管网汇总气量的井口产量调整算法,实现了气井生产管网调配方案的自动计算,减少了人工计算分析管网气量调配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处理 趋势预测 气量调配 实时数据 深度学习
下载PDF
致密气试油期间天然气回收工艺在川西北部文兴气区的应用及评价
3
作者 何泉 练兴元 +3 位作者 张晋海 王德坤 王欢欢 徐柱天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5-180,共6页
川西北部文兴气区沙溪庙组气藏是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酸化和加砂压裂对提高气藏采收率具有良好效果,注入地层的酸化液和压裂支撑剂在试油期间与原料气混合,通常在试油排采阶段返排回地面直接点火燃烧,资源浪费的同时也有环境伤害的风险... 川西北部文兴气区沙溪庙组气藏是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酸化和加砂压裂对提高气藏采收率具有良好效果,注入地层的酸化液和压裂支撑剂在试油期间与原料气混合,通常在试油排采阶段返排回地面直接点火燃烧,资源浪费的同时也有环境伤害的风险。针对传统排采方式在经济环保上的弊端,设计并应用“双分离+双除砂+多级节流+超音速脱水脱烃”放喷天然气回收工艺。该工艺在川西北部文兴气区应用效果表明,采用油管特殊丝扣替代传统钢管焊接,设备安装周期可缩短70%;工艺组合针对排采初期复杂地层返排物除砂、分离效果良好,脱水脱烃后气质达标从而实现成功回收;该放喷天然气回收设备设施能耗较低,是绿色低碳清洁效益开发的重要举措。该工艺在现区块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展现出了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喷气回收 除砂 脱水脱烃 绿色低碳 效益开发
下载PDF
低渗透砂岩有水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可行性评价--以四川盆地中坝气田须二段气藏为例
4
作者 李开发 张楚越 +3 位作者 朱亮 袁港 罗静 李旭成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低渗透砂岩有水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为了指导同类型气藏开展建库可行性评价,以四川盆地中坝气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二段气藏为研究对象,在明确建库地质条件可行性的基础上,开展了气藏水侵现状、水体规模等动态特征研... 低渗透砂岩有水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为了指导同类型气藏开展建库可行性评价,以四川盆地中坝气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二段气藏为研究对象,在明确建库地质条件可行性的基础上,开展了气藏水侵现状、水体规模等动态特征研究,并基于岩心相渗实验及气藏数值模拟等手段分析了气藏建库可行性及有效库容空间,指出了低渗透砂岩有水气藏改建储气库的可行性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区域断层及顶底板封闭性良好;②建库区储层含气空间动用率仍可保持在较高水平;③气藏整体呈弱—中水驱,边底水处于不活跃—次活跃状态,对主体建库区影响较小;④结合静动态特征认识,主体构造内纯气区与气水过渡区可作为建库可动区域。结论认为:①中坝气田须二段气藏具备改建地下储气库的可行性;②在原始地层压力27.25 MPa下建库区域有效库容空间为106.80×10^(8)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低渗透 有水气藏 储气库 中坝气田 库容
下载PDF
油气田公司“大预算”管理基本措施 被引量:1
5
作者 苟建林 鲁煜 林松 《天然气技术》 2010年第3期67-70,共4页
实施"大预算"管理对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大预算"管理的指导思想、管理的理念及管理方法,结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及各地区公司的客观实际,提出... 实施"大预算"管理对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大预算"管理的指导思想、管理的理念及管理方法,结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及各地区公司的客观实际,提出了油气田公司实施"大预算"管理的基本要求以及"8个全面化"的具体措施,即应做到主体、客体、作业过程及费用要素、控制过程、实施者、控制手段、配套预算以及"硬管理"与"软环境"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公司 “大预算”管理 控制手段 管理体制 措施
下载PDF
川西北气矿销售公司:挑战中求发展
6
作者 陈军 付志林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02年第Z1期51-52,共2页
2001年以来,化工产品市场阴云密布,人气低沉,尤其是甲醇市场价格一路走跌,川西北气矿销售公司甲醇销售工作也一度陷入困境。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公司坚持效益优先和扩大终端销售的原则,逆势而上,千方百计扩大甲醇市场分额,甲醇产销率达... 2001年以来,化工产品市场阴云密布,人气低沉,尤其是甲醇市场价格一路走跌,川西北气矿销售公司甲醇销售工作也一度陷入困境。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公司坚持效益优先和扩大终端销售的原则,逆势而上,千方百计扩大甲醇市场分额,甲醇产销率达到101%,较好地完成了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和川西北气矿下达的营销任务,被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评为2001年度营销工作先进集体。2002年1-7月销售甲醇5万多吨,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平均销售价格超过了考核要求,同时新款回收率达100%,老款回收率接近80%。认真分析市场形势,树立开拓市场的坚定信心。销售公司在市场调研和用户走访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市场环境,找准了销售环节存在的问题:一是主要用户在省外,运距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 销售公司 甲醇 西南油气田 求发展 终端用户 市场价格 销售工作 市场形势 市场环境
下载PDF
川西南部PLB气田栖霞组气藏开发潜力
7
作者 罗静 冉丽君 +5 位作者 袁港 朱天印 朱遂珲 朱亮 李开发 周盈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3年第3期59-66,共8页
为了进一步落实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区PLB构造下二叠统栖霞组气藏开发潜力,以PT1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气藏的地质特征、试采动态特征及稳产能力等。研究结果表明:(1)川西南部地区PLB构造栖霞组白云岩储层发育,孔隙度、渗透率关系显示具有... 为了进一步落实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区PLB构造下二叠统栖霞组气藏开发潜力,以PT1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气藏的地质特征、试采动态特征及稳产能力等。研究结果表明:(1)川西南部地区PLB构造栖霞组白云岩储层发育,孔隙度、渗透率关系显示具有双重渗流的特征,测井解释无水层,产出液分析结果认为PT1井产凝析水;(2)容积法计算结果显示,PLB构造栖霞组气藏天然气地质储量为81.13×10^(8)m^(3),地质储量丰度为3.08×10^(8)m^(3)/km^(2);(3)PT1井试采期间生产稳定,产能缓慢下降,试井结果显示远井储层物性较好,渗透率介于1.69~7.46 mD,近井区域渗流条件未发生明显变化;(4)采用3种方法计算PT1井栖霞组气藏动态储量介于(44.39~59.69)×10^(8)m^(3),预测PT1井在25×10^(4)m^(3)/d、34×10^(4)m^(3)/d、45×10^(4)m^(3)/d不同生产制度下的稳产时间分别为23年、15年、11年,在当前配产条件下,PT1井可以保持较长的稳产时间。结论认为:(1)PLB构造栖霞组气藏地质储量大,渗流条件好,具有较好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潜力;(2)PT1井试采期产量稳定,产少量凝析水,试井解释储层物性较好,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3)根据不同方法计算得到的PT1井栖霞组气藏动态储量大,预测气藏稳产能力较强,展示了该区PLB构造栖霞组气藏良好的天然气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南部 栖霞组 开发潜力 稳产潜力
下载PDF
川西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全油气系统成藏模式新认识 被引量:1
8
作者 曹正林 张本健 +6 位作者 杨荣军 马华灵 钟海 胡欣 邱玉超 郑超 邓宾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0-53,共14页
四川盆地川西地区前陆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发育多种油气资源类型,由于受多期构造裂缝与岩性复合控制和改造,该区油气藏富集规律复杂多样。为此,基于全油气系统新概念,诠释了它们的基本油气地质条件、常规—非常规油气共生特征与形成分... 四川盆地川西地区前陆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发育多种油气资源类型,由于受多期构造裂缝与岩性复合控制和改造,该区油气藏富集规律复杂多样。为此,基于全油气系统新概念,诠释了它们的基本油气地质条件、常规—非常规油气共生特征与形成分布。研究结果表明:①川西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全油气系统具有多层系垂向叠置,以裂缝与低孔渗储层构成的立体成藏系统,是原生气藏和次生气藏共存、常规和非常规共存的陆相天然气富集区;②由北向南,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侏罗系气藏压力系数降低、产层层系具有向浅层(向上)变迁的趋势,且甲烷含量和甲烷碳同位素特征具有增加趋势;③垂向上,须家河组至侏罗系气藏具甲烷含量和天然气干燥系数逐渐增大、非烃组分(CO_(2)和N_(2))含量减小趋势,且山前带—前陆坳陷—斜坡带气藏垂向发育层系也具有明显的不同性,体现出山前带更加易于多套成藏组合垂向常规—非常规气藏叠置。结论认为,川西前陆坳陷—前陆斜坡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全油气系统常规和非常规气藏富集共存区,邛崃—新津隆起带为常规油气—非常规油气垂向多层系富集带,其规律性认识对于川西前陆坳陷的不同类型油气资源分布预测和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前陆 须家河组油气藏 四川盆地 非常规油气 全油气系统 成藏规律
下载PDF
单井气藏改建储气库的经济评价方法——以川西北地区WC1井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何润民 罗旻海 +2 位作者 李森圣 王俊 杜诚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3年第1期82-86,共5页
储气调峰能力不足是当前我国天然气产运储销体系建设的短板之一。由于地下储气库建设存在选址难度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为满足更多区域调峰需求,单井气藏改建储气库作为一种新模式应运而生,成为地下储气库的重要补充。为了解决单井气... 储气调峰能力不足是当前我国天然气产运储销体系建设的短板之一。由于地下储气库建设存在选址难度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为满足更多区域调峰需求,单井气藏改建储气库作为一种新模式应运而生,成为地下储气库的重要补充。为了解决单井气藏改造成储气设施的经济性论证问题,结合单井改建储气库的技术经济特征,在评价末期回收垫底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以川西北地区WC1井为例论证了考虑垫底气回收经济评价方法的可行性,项目整体内部收益率为6.78%,高于6%的基准收益率,从财务评价角度证实方案经济可行;②对比了评价方法对方案效益的影响,不考虑垫底气回收情况下,方案整体内部收益率为6.17%,低于考虑垫底气回收时6.78%的收益率。最后,提出两点建议:①推广单井气藏改建储气库的建库新模式,尤其是在选址难度大,但是又有调峰需求的资源地,可充分利用区域内现有的产能和枯竭气藏资源,开展单井气藏改造储气库的探索;②推荐经济评价时考虑回收垫底气,以解决改造项目的经济性论证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经济评价 储气费 调峰 垫底气回收 天然气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川西北典型超深气井分离器性能模拟及优化
10
作者 罗召钱 田兴平 王轲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3年第2期65-73,共9页
川西北超深、超高压气井先后经历工作液和非工作液产出阶段,其产出液的黏度、表面张力和泡沫含量等存在差异,致使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发生显著变化,严重影响分离器高效运行,还可能造成后续净化处理设施溶剂污染等后果。为此,运用基于CFD(Co... 川西北超深、超高压气井先后经历工作液和非工作液产出阶段,其产出液的黏度、表面张力和泡沫含量等存在差异,致使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发生显著变化,严重影响分离器高效运行,还可能造成后续净化处理设施溶剂污染等后果。为此,运用基于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产出液在不同阶段的性质及其对分离效果的影响规律,由此给出相应的分离器运行优化建议。以典型井SYX133井为例,测试了不同阶段产出液性质和起泡能力,基于均相流和群体平衡模型,分别建立了非工作液产出阶段的气—液两相分离数学模型、工作液产出阶段的气—液—泡沫三相分离数学模型。进而在非工作液产出阶段,研究分离器处理量、进口液滴含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在工作液产出阶段,研究分离器进口泡沫含量、返排液黏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非工作液产出阶段,分离器处理量相较于进口液滴体积分数,对分离器出口液滴体积分数的影响更为显著,建议从气井实时工况系统性地控制分离设备处理量。(2)在工作液产出阶段,分离器对泡沫的分离效率最高仅为33.75%,分离器对液滴的处理效率远高于对泡沫的处理效率,泡沫是分离器分离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同时,返排流黏度对分离效率的影响显著,当返排液黏度从1.0 mPa·s增长至2.0 mPa·s时,分离器总分离效率从81.06%降低至51.79%;因此,为使分离效率大于75%,气井返排液中泡沫占比应小于20%、黏度应降低至1.0~1.2 mPa·s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器 数值模拟 泡沫 产液阶段 分离效率 天然气处理
下载PDF
川西北部河湾场气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气源探讨 被引量:20
11
作者 黄东 戴鑫 +3 位作者 戴赟 朱永刚 杨毅 裴森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40,109,共4页
位于川西北部的河湾场气田为多烃源、多储层、多产层的复合型气田,由于过去勘探开发的主要对象为浅层陆相天然气,对其深层天然气成因和气源还未做过系统研究。为此,根据河湾场地区以及邻区的天然气组分、天然气碳同位素和天然气浓缩烃资... 位于川西北部的河湾场气田为多烃源、多储层、多产层的复合型气田,由于过去勘探开发的主要对象为浅层陆相天然气,对其深层天然气成因和气源还未做过系统研究。为此,根据河湾场地区以及邻区的天然气组分、天然气碳同位素和天然气浓缩烃资料,结合区域烃源岩和储层沥青分析资料,研究了该气田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气源。结果表明:各地质层位的天然气均表现为不含硫化氢的干气特征;其中奥陶系、二叠系天然气的碳同位素特征与川东石炭系天然气特征极为相似,且天然气具有原油二次裂解气的特征,根据该区储层沥青的分布规律,认为奥陶系、二叠系天然气来源于志留系;而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天然气则源于二叠系碳酸盐岩油型气与上二叠统吴家坪组煤成气的混合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组分 碳同位素 浓缩轻烃 原油二次裂解气 气源对比 天然气成因 河湾场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川西南冲断带深层地质构造与潜在油气勘探领域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陈竹新 王丽宁 +5 位作者 杨光 张本健 应丹琳 苑保国 裴森奇 李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53-667,共15页
应用地质、地震及钻井等资料,对川西南冲断带深层地质结构、构造演化和变形过程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四川盆地西南(简称川西南)地区深层潜在的油气勘探领域。川西南冲断带在关键地质历史时期发育特征性的地层分布及构造变形结构,主要包括... 应用地质、地震及钻井等资料,对川西南冲断带深层地质结构、构造演化和变形过程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四川盆地西南(简称川西南)地区深层潜在的油气勘探领域。川西南冲断带在关键地质历史时期发育特征性的地层分布及构造变形结构,主要包括前震旦纪多个近南北向的裂谷构造、震旦系灯影组阶梯状台地-台缘构造、晚古生代早期的西部古隆起、晚古生代—中三叠世碳酸盐台地、晚三叠世至白垩纪的前陆斜坡和前缘隆起构造以及新生代多期多向再生前陆冲断构造等。现今川西南冲断带整体上表现为受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内盐层和基底拆离层控制的双层冲断变形几何学结构,浅变形层发育构造位移远距离传播的北东—南西走向的滑脱冲断构造;而深变形层则发育基底卷入的近南北走向的基底褶皱,并改造了上部早期形成的滑脱冲断构造,改造强度南强北弱。川西南冲断带南部地区以晚期基底冲断褶皱构造为特征,而中—北部地区则以浅层滑脱冲断为主。靠近山前的雾中山构造带呈现滑脱推覆结构特征,上盘推覆构造为复杂化的断层转折褶皱核部和前翼,深层则发育稳定的隐伏原地构造。从构造变形结构分析,区域盐滑脱层上、下的构造变形层中都发育了有利的勘探层系和区带,各变形层中多排显性背斜构造带是重点领域。而雾中山构造带深层原地隐伏的震旦系和二叠系、深层隐伏的前震旦纪裂谷层序及相关构造、震旦系灯影组台地-台缘带以及龙泉山构造东侧的印支期古隆起等是川西南冲断带潜在油气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四川盆地 深层地质构造 褶皱冲断带 构造变形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川西北地区上三叠统油气勘探方向 被引量:7
13
作者 兰大樵 张豫 戴鸿鸣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6,共3页
文章对川西北地区上三叠统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该地区须二、四段储层在晚成岩A期和早成岩期致密化。须四段地层压力高于须二段,储层间存在强烈的分隔性和流体的封闭环境。须一段烃源岩在晚侏罗世—白垩纪初进入成烃高峰期... 文章对川西北地区上三叠统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该地区须二、四段储层在晚成岩A期和早成岩期致密化。须四段地层压力高于须二段,储层间存在强烈的分隔性和流体的封闭环境。须一段烃源岩在晚侏罗世—白垩纪初进入成烃高峰期。强生烃区分布在江油—安县—绵阳地区。中坝须二段、魏城须四段气藏形成于印支期和燕山中晚幕,储层致密化和非均质性使高压区油气运聚规模有限。生烃量大、次生孔隙和微裂缝系统发育带是获得高产气井的关键因素。构造的早期形成和继承性隆升,是高丰度气藏形成的有利条件。高孔隙度发育区梓潼凹陷西斜坡、魏城—文兴场为须二、四段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北 晚三叠世 生烃 致密化 油气成藏 勘探区
下载PDF
油气管道漏磁数据处理和缺陷识别量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赵帅 秦林 +6 位作者 林冬 高健 刘畅 李潮浪 付凌迪 刘永良 付国华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5,共9页
漏磁法是最稳定的无损在线检测技术之一,用于评估油气管道的健康状况。从通道基线校正、异常值判别、数据缺口的恢复和滤波四个方面阐述了漏磁数据预处理的方法和步骤;结合漏磁数据缺陷的峰谷值等显性特征,总结了不同特征提取方法下缺... 漏磁法是最稳定的无损在线检测技术之一,用于评估油气管道的健康状况。从通道基线校正、异常值判别、数据缺口的恢复和滤波四个方面阐述了漏磁数据预处理的方法和步骤;结合漏磁数据缺陷的峰谷值等显性特征,总结了不同特征提取方法下缺陷信号的本质特征;介绍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图像处理和形态学等方法构建缺陷反演模型。最后,从数据预处理和缺陷识别量化两方面展望了漏磁信号处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漏磁检测 数据处理 缺陷识别 缺陷量化
下载PDF
川西北气矿甲醇厂蒸汽自平衡方案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杰 徐菊芳 +1 位作者 刘炜 袁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0-95,共6页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气矿甲醇厂1999年建成投产,但2003年后,自产蒸汽不能满足蒸汽系统平衡,只得低负荷运行开工锅炉,能耗提高。为此,运用PRO/Ⅱ软件对该厂转化系统、蒸汽系统进行了流程模拟,找到了蒸汽系统无法满足自平衡的原...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气矿甲醇厂1999年建成投产,但2003年后,自产蒸汽不能满足蒸汽系统平衡,只得低负荷运行开工锅炉,能耗提高。为此,运用PRO/Ⅱ软件对该厂转化系统、蒸汽系统进行了流程模拟,找到了蒸汽系统无法满足自平衡的原因——换热量下降导致转化汽包产汽量降低。在此基础之上,对转化气余热回收换热网络进行了优化,提出了解决蒸汽系统自平衡问题的技术方案。这为该厂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平衡 流程模拟 换热网络优化 节能减排
下载PDF
气田工艺控制与安全联锁系统应用典型问题及对策建议
16
作者 许亚辉 陈燕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2期49-55,共7页
在信息化、数字化大背景条件下,油气田企业逐步实现了自动化生产,而工艺控制与安全联锁是实现自动化生产、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应用越来越广泛。结合油气田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和安全风险特点,提出工艺控制与安全联锁系统存在控制层级冗余... 在信息化、数字化大背景条件下,油气田企业逐步实现了自动化生产,而工艺控制与安全联锁是实现自动化生产、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应用越来越广泛。结合油气田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和安全风险特点,提出工艺控制与安全联锁系统存在控制层级冗余、功能定位不清晰、关键设备可靠性较低以及报警数据闭环管理不到位等典型问题,通过控制单元对象来明确控制层级,“油公司”扁平化管理功能需求优化组态画面,关键设备控制元件冗余设置,提高设备可靠性能,以及报警数据从参数设置、状态动态抑制、设备故障状态的循环分析处理,解决生产报警洪流现象,制定气田工艺控制与安全联锁系统统一的层级划分规则以及控制逻辑思路,建立报警数据收集、分析、处置推荐流程,提升工艺控制与安全联锁系统性能,降低报警率,提高安全生产可靠性,为数字化气田深化建设和生产管理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控制 安全联锁 安全生产 气田 典型画面
下载PDF
中国石油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9
17
作者 马杰 苟小静 +2 位作者 张岚 胡小英 郑巍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1年第3期64-67,80,共4页
要做好"十二五"期间的节能减排工作,除了强化理念节能、抓好节能管理和技术创新以外,还必须进行机制创新,以新的机制促进节能工作更好更快发展。介绍了基于市场的节能减排投资机制——合同能源管理,并对国内合同能源管理实践... 要做好"十二五"期间的节能减排工作,除了强化理念节能、抓好节能管理和技术创新以外,还必须进行机制创新,以新的机制促进节能工作更好更快发展。介绍了基于市场的节能减排投资机制——合同能源管理,并对国内合同能源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目前中国石油在节能改造项目中全面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采用内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并对该模式的运行机制和优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油 节能减排 合同能源管理
下载PDF
油气田企业存量土地优化运营对策与建议 被引量:2
18
作者 钟毅 王洪乐 +3 位作者 阮江宁 钟琳 何勇 马英恺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年第2期78-80,共3页
针对油气田企业存量土地宗数多、面积大、分散广,取得时间跨度长、区位条件差、用途多受限制等特点,剖析了油气田企业存量土地基本存在安全、法律、成本、地方纠纷等多方面的问题和风险,提出了石油农场用地、石油基地、闲置井站用地三... 针对油气田企业存量土地宗数多、面积大、分散广,取得时间跨度长、区位条件差、用途多受限制等特点,剖析了油气田企业存量土地基本存在安全、法律、成本、地方纠纷等多方面的问题和风险,提出了石油农场用地、石油基地、闲置井站用地三类存量土地优化运营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企业 存量土地 农场用地 石油基地 闲置井站 优化运营
下载PDF
川西坳陷致密砂岩储层敏感性评价及主控因素研究——以中坝气田为例
19
作者 张楚越 曹建 +2 位作者 桑琴 刘林 邓茜雯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41-1048,共8页
致密气砂岩储层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受矿物组成、孔喉特征及非均质性等因素的影响,易造成储层损害,制约致密气高效开发。基于岩心孔渗、铸体薄片、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流体驱替等岩石物理实验,获取储层物性、孔隙结构、黏土矿物及储层敏感性... 致密气砂岩储层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受矿物组成、孔喉特征及非均质性等因素的影响,易造成储层损害,制约致密气高效开发。基于岩心孔渗、铸体薄片、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流体驱替等岩石物理实验,获取储层物性、孔隙结构、黏土矿物及储层敏感性等特征,系统评价川西中坝气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T_(3)x^(2))致密砂岩储层伤害类型及其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须二段致密砂岩储层表现为弱速敏、中等偏弱-中等偏强水敏、中等偏弱盐敏、无-弱酸敏、弱-中等偏强碱敏和中等偏强应力敏。丝缕状伊利石和半蜂窝状伊/蒙混层的相对含量较高,导致储层水敏感特征显著;铁绿泥石、钾长石及斜长石等碱敏矿物发育,决定了碱敏损害程度;岩石颗粒分选差,喉道细小,微裂缝发育,使储层应力敏感性明显。在开发过程中应控制合理的生产压差及工作液pH值,且可加入防膨剂或微粒稳定剂,减少储层损害程度。研究结果对同类型气藏改善开发效果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储层 敏感性 须家河组 孔隙结构 黏土矿物
下载PDF
浅析川西北气矿甲醇厂噪声治理
20
作者 李文英 谭龙华 +3 位作者 张显军 乔蓓 石磊 操东冰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5期462-464,共3页
川西北气矿甲醇厂是利用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甲醇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高压气体快速降压冲刷管道以及大型机泵运行等,产生了一定的工业噪声。本文从该厂声环境现状和噪声源的描述,分析了不同类型噪声产生的原因,阐述了治理厂界噪声的措... 川西北气矿甲醇厂是利用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甲醇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高压气体快速降压冲刷管道以及大型机泵运行等,产生了一定的工业噪声。本文从该厂声环境现状和噪声源的描述,分析了不同类型噪声产生的原因,阐述了治理厂界噪声的措施,实现了厂界敏感点的噪声达到国家标准。甲醇厂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实行降噪举措,为其它化工企业噪声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声环境 噪声源 噪声屏 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