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二叠纪玄武岩喷发事件的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36
1
作者 田景春 林小兵 +2 位作者 郭维 张翔 黄平辉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20,共7页
基于四川盆地二叠纪玄武岩喷发事件,在众多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研究玄武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玄武岩喷发事件的油气地质意义。结果表明,峨眉山玄武岩垂向上具有多旋回的特征,最多可识别出10~11个旋回;平面上不仅在川西、川南大... 基于四川盆地二叠纪玄武岩喷发事件,在众多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细研究玄武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玄武岩喷发事件的油气地质意义。结果表明,峨眉山玄武岩垂向上具有多旋回的特征,最多可识别出10~11个旋回;平面上不仅在川西、川南大面积分布,在川东北也有分布。玄武岩油气地质意义表现在:玄武岩经过后期改造发育有效储集空间,可以构成油气储层;玄武岩喷发前玄武岩浆呈柱状上侵过程中形成的隆升系统,对后期的生物礁和颗粒滩沉积体系的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为下二叠统茅口组古岩溶储层发育创造了条件;隆升同时发育拉张系统,为下伏茅口组灰岩白云岩化深部Mg^(2+)来源提供了运移通道;二叠系含油气系统的形成亦受控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二叠纪 玄武岩喷发 隆升-拉张系统 含油气系统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部晚二叠世吴家坪组沉积体系 被引量:28
2
作者 何江 郑荣才 +5 位作者 胡欣 张本健 尹宏 马华灵 王勇 冯春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7-95,共9页
通过详细的野外剖面观察、地层横向追踪与对比、典型沉积剖面实测、系统取样和室内实验分析等方法,首次对四川盆地西部晚二叠世吴家坪组沉积体系进行精细研究,发现早二叠世末发生的东吴运动属拉张背景下的块断隆升,导致西南康滇古陆受... 通过详细的野外剖面观察、地层横向追踪与对比、典型沉积剖面实测、系统取样和室内实验分析等方法,首次对四川盆地西部晚二叠世吴家坪组沉积体系进行精细研究,发现早二叠世末发生的东吴运动属拉张背景下的块断隆升,导致西南康滇古陆受古特提斯洋壳的推挤形成物源区,西北广元—旺苍一带伴生拉张沉降形成海槽地堑区,区内地势由南西向北东方向低角度倾斜,间接控制了吴家坪组沉积及岩相展布,显示宽缓渐变的沉积相带特征。研究表明,晚二叠世吴家坪组为早期风化剥蚀界面基础上一次较高海平面北西-南西向海侵的产物,南西至北西方向依次发育剥蚀区及冲积平原-滨岸平原-滨岸沼泽-碳酸盐岩缓坡沉积体系。其中,浅缓坡生屑滩发育区是最为有利的储集相带,其厚度大、分布面积广,且位于广元-旺苍生烃中心附近,具备就近俘获油气的能力。多轮数字地震详查也发现众多潜伏构造,为盆内碳酸盐岩气藏的扩大勘探展示了全新的后备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体系 演化模式 吴家坪组 晚二叠世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川中龙岗地区中三叠统雷四-3亚段气藏地球化学特征与成藏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世超 王兴志 +2 位作者 曾德铭 何冰 邹祥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5-422,共8页
川中龙岗地区中三叠统雷四3亚段气藏无统一的气水界面,复杂的气水关系制约着气田后期的开发。在分析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气、水分布规律研究,发现气藏的形成主要受储集层非均质性、沉积相、构造位置、断层及裂缝发育程度、... 川中龙岗地区中三叠统雷四3亚段气藏无统一的气水界面,复杂的气水关系制约着气田后期的开发。在分析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气、水分布规律研究,发现气藏的形成主要受储集层非均质性、沉积相、构造位置、断层及裂缝发育程度、保存条件等因素控制。对龙岗地区天然气组成和碳同位素特征分析,认为上覆须家河组为雷口坡组气藏主要的气源层;颗粒滩亚相储集层物性较好,在一定生烃强度下,天然气充注程度较高;气层、气水层、含气水层以孤立状构造圈闭为主;构造位置对气水分异作用明显;研究区断层及裂缝发育,为气藏提供了主要的输导体系及储集空间;上覆须家河组底部泥岩及雷口坡组膏盐岩层构成良好的盖层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地区 龙岗地区 雷口坡组 地球化学特征 成藏条件 主控因素
下载PDF
地下储气库优化设计的灰色关联分析法 被引量:30
4
作者 梁光川 蒲宏斌 +3 位作者 郑云萍 陈泽 贾兵兵 樊洪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42-144,共3页
地下储气库的建造是一项大型、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优化设计不仅需要满足经济上的要求 ,还要考虑其功能、技术、安全及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下储气库的优化设计属于多因素的综合评价问题 ,为此介绍了地下储气库优化设计的灰色关联分... 地下储气库的建造是一项大型、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优化设计不仅需要满足经济上的要求 ,还要考虑其功能、技术、安全及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下储气库的优化设计属于多因素的综合评价问题 ,为此介绍了地下储气库优化设计的灰色关联分析法。首先根据地下储气库工程的实际情况构建地下储气库的评价指标 (因素 )体系和由各评价指标构成的预选方案 ,在众多预选方案的基础上构建理想方案 ,通过计算各预选方案与理想方案的关联程度来确定最优方案 ;构建了由年综合费用、垫底气量、最大地层压力、注采井数、压缩机站功率和使用寿命等指标构成的储气库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在关联度的计算中引入了因素的权重并介绍了权重计算的层次分析法。由于考虑了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使得分析结果更符合工程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压缩机站 注采井 地层压力 灰色关联分析法 多因素 大型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 费用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输油管道弯头冲蚀分析 被引量:41
5
作者 梁光川 聂畅 +3 位作者 刘奇 何莎 李明 陈定朝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22-824,830,共4页
在输油管线中,弯头常用于管道转弯处以改变管道的方向,由于弯头处流体方向改变导致流体的速度和压力发生突变,极易发生冲蚀作用,甚至造成破裂、穿孔等。通过FLUENT软件,从流体力学的角度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采用有限体积法建立数学模型,... 在输油管线中,弯头常用于管道转弯处以改变管道的方向,由于弯头处流体方向改变导致流体的速度和压力发生突变,极易发生冲蚀作用,甚至造成破裂、穿孔等。通过FLUENT软件,从流体力学的角度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采用有限体积法建立数学模型,针对不同流速的情况,对弯头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压力、速度等流动参数的变化情况,直观形象地分析了流场对弯头冲蚀造成的影响,验证了弯头处较易腐蚀的部位,为研究流体力学因素对管道冲蚀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油管线 弯头 冲蚀 流场分布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高气液比气井井下节流携液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永辉 张中宝 +2 位作者 陈定朝 唐治平 胡世强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5-497,共3页
针对井下节流是否有利于携液这一热点问题,以高气液比井下节流气井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以油嘴为函数节点的井下节流气井井筒压力温度数学模型,并引入李闽教授提出的椭球体携液临界气量模型来定量分析其携液能力,耦合得到了井下节流气井携... 针对井下节流是否有利于携液这一热点问题,以高气液比井下节流气井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以油嘴为函数节点的井下节流气井井筒压力温度数学模型,并引入李闽教授提出的椭球体携液临界气量模型来定量分析其携液能力,耦合得到了井下节流气井携液临界气量剖面。实例分析表明:井下节流气井携液临界气量呈典型3段分布,可能存在3个极大值,应取其最大值配产。产层至节流油嘴上游的临界气量明显大于节流下游至井口的值,表明节流后在较小的气量下就可携液生产,利于携液,而节流油嘴处存在一临界气量极大值,说明气体通过油嘴形成高速射流,与周围流速差增大,携液所需气量增加,不利于携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井下节流 井筒压降 亚临界流 携液分析
下载PDF
变压精馏分离甲醇-苯体系的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吕利平 梁爽 +4 位作者 诸林 李航 孙诗瑞 曾行艳 陈淑蓉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22,58,共6页
基于甲醇-苯二元共沸体系的压力敏感性,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变压精馏(PSD)分离甲醇-苯工艺进行模拟与优化。采用序贯迭代法,以年度总费用(TAC)最小为目标函数,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低压塔理论板数19,原料进料位置为第12块塔板,回流板位... 基于甲醇-苯二元共沸体系的压力敏感性,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变压精馏(PSD)分离甲醇-苯工艺进行模拟与优化。采用序贯迭代法,以年度总费用(TAC)最小为目标函数,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低压塔理论板数19,原料进料位置为第12块塔板,回流板位置为第9块板,回流比0.7;高压塔理论板数21,进料位置第14块塔板,回流比1,所得甲醇和苯产品纯度均达到了99.9%。同时,探究了变压精馏分离甲醇-苯工艺的部分热集成方案,与传统变压精馏相比可节能42.7%,可为甲醇-苯分离的实验研究及其他共沸体系的分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苯 变压精馏 分离 模拟优化
下载PDF
加强MDEA脱硫溶液质量的监测控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静 刘刚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8-371,共4页
随着甲基二乙醇胺 (MDEA)溶液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应用 ,MDEA溶液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脱硫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分析了大量数据后 ,讨论了涉及溶液质量相关因素以及监测、控制的一些方法 ,结合川中净化厂工艺装置的运行情况 。
关键词 甲基二乙醇胺 脱硫剂 监测控制 脱硫工艺 溶液质量 天然气
下载PDF
风险分担机制下风险投资的交易成本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建国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59,共2页
创业企业作为风险投资中主要的风险源和收益来源,对投资者而言,需要寻找一个可以分担和转化风险的组织,即风险投资公司来分担此功能的机制便产生了。所以比较分析分散的直接投资与风险分担机制下通过风险投资公司进行间接投资之间的交... 创业企业作为风险投资中主要的风险源和收益来源,对投资者而言,需要寻找一个可以分担和转化风险的组织,即风险投资公司来分担此功能的机制便产生了。所以比较分析分散的直接投资与风险分担机制下通过风险投资公司进行间接投资之间的交易成本后,发现通过中间代理人间接投资的方式具有无与伦比的制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投资 直接投资 间接投资 风险分担 交易成本
下载PDF
高含硫气井单井新型预脱硫装置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强生 袁英 李艳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39,共2页
研究一种新型的适用于高含硫气井单井用小型化膜法脱硫预处理装置对单井产气进行脱硫、脱水处理。膜法脱水材料主要有聚砜、醋酸纤维素和聚酰亚胺等,制备成膜组件。原料天然气通过多级膜分离器脱除大部分H2S,达到初步净化气体的目的;再... 研究一种新型的适用于高含硫气井单井用小型化膜法脱硫预处理装置对单井产气进行脱硫、脱水处理。膜法脱水材料主要有聚砜、醋酸纤维素和聚酰亚胺等,制备成膜组件。原料天然气通过多级膜分离器脱除大部分H2S,达到初步净化气体的目的;再将预处理气管输至中央处理厂进行深度脱硫,这样就可保证单井至中央处理厂管输的安全性。膜分离技术应用于酸性气的处理,有其固有的优势,它方便灵活,能够适应各种操作条件的变化,如原料气流量的增大或者酸气浓度发生变化,都很容易通过对膜的适当调整,获得较为理想的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天然气 膜法脱硫 预处理 模式 膜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