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素录井在陇东区块长7段致密油储层水平井地质导向中的研究与应用
1
作者 刘有武 《录井工程》 2024年第1期40-46,共7页
陇东区块延长组长7段岩层由于受湖相沉积因素影响,导致致密油储层具有非均质性较强、砂体横向延展性较差的特征。传统地质导向使用的钻时、气测、岩性、随钻伽马等参数,在该区水平井地质导向过程中很难实现层位对比和追踪,致使储层钻遇... 陇东区块延长组长7段岩层由于受湖相沉积因素影响,导致致密油储层具有非均质性较强、砂体横向延展性较差的特征。传统地质导向使用的钻时、气测、岩性、随钻伽马等参数,在该区水平井地质导向过程中很难实现层位对比和追踪,致使储层钻遇率较低,成为多年来制约陇东区块致密油水平井规模拓展的一个技术瓶颈。通过优选特征元素,使用元素比值法及交会法,建立适用于陇东区块的致密油储层元素录井特征参数模板;同时提出元素“局部重复性对比法”,解决无邻井元素剖面可供对比及砂体横向非均质性较强情况下的水平井层位对比与追踪难题,从而提高了致密油水平井储层钻遇率,证实了元素录井在指导非均质性较强的致密油水平井地质导向过程中具有独到的优势及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录井 致密油储层 水平井 地质导向 元素比值法 局部重复性对比法
下载PDF
地质工程一体化录井综合导向模式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宋明会 《录井工程》 2022年第1期90-93,共4页
传统水平井现场作业中钻井、随钻定向、录井等多专业间数据共享程度低、沟通不畅、协作能力差,不能完全满足复杂水平井施工需求。为此,构建了由“地质导向+随钻定向+钻井风险评价+录井技术+远程信息化”组成的地质工程一体化录井综合导... 传统水平井现场作业中钻井、随钻定向、录井等多专业间数据共享程度低、沟通不畅、协作能力差,不能完全满足复杂水平井施工需求。为此,构建了由“地质导向+随钻定向+钻井风险评价+录井技术+远程信息化”组成的地质工程一体化录井综合导向模式,以导向为核心,地质与工程换位思考、综合分析,开发了地质工程一体化录井综合导向平台,促进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专业人员间信息共享,协同决策。水平井施工过程中,应用该综合导向模式,以提高储层钻遇率为原则,兼顾工程轨迹可行性、安全性,有效降低了水平井施工风险,同时实现了“地质甜点”和“工程甜点”双目标,为提高水平井钻井时效和开发效果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工程一体化 地质导向 水平井 钻井时效 开发效果
下载PDF
冀东南堡凹陷轻烃录井解释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苏亚楠 赵文睿 +3 位作者 张国庆 丛彭 杜鹏 田伟志 《录井工程》 2017年第4期40-45,共6页
冀东南堡凹陷是渤海湾盆地油气富集区之一,主要勘探开发层位为新生界古近系、新近系。为解决复杂钻井中油气水层难以识别的问题,引入了轻烃录井技术。通过对轻烃各项参数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单层试油结论,优选出轻烃丰度、出峰数、C_1/∑... 冀东南堡凹陷是渤海湾盆地油气富集区之一,主要勘探开发层位为新生界古近系、新近系。为解决复杂钻井中油气水层难以识别的问题,引入了轻烃录井技术。通过对轻烃各项参数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单层试油结论,优选出轻烃丰度、出峰数、C_1/∑C等作为含油性、含气性参数;为提高储集层含水性的识别能力,优选出C_6-C_7中差异性大的两组参数组合,定义为含水指数D_w,利用轻烃丰度与D_w建立适应该地区的轻烃录井解释图板,进而建立了轻烃录井解释标准。截至2016年底,通过运用轻烃录井解释新方法,解释符合率已提高至82.9%,有效地解决了南堡凹陷储集层油气水层流体性质识别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堡凹陷 轻烃录井 轻烃丰度 含水指数Dw 解释评价方法 参数优选
下载PDF
南堡地区古近系储集层录井综合解释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闫长青 赵文睿 +4 位作者 丛彭 李申达 史琪琪 路遥 田伟志 《录井工程》 2017年第1期38-42,共5页
南堡地区是冀东油田近年来非常重要的产区,主要生产层位是东营组和沙河街组。为解决该地区单一地质录井难以判别油水层问题,通过统计古近系的气测资料和试油资料,分析多口已试油井的气测全烃、烃组分、峰基比及派生参数特征,优选两组气... 南堡地区是冀东油田近年来非常重要的产区,主要生产层位是东营组和沙河街组。为解决该地区单一地质录井难以判别油水层问题,通过统计古近系的气测资料和试油资料,分析多口已试油井的气测全烃、烃组分、峰基比及派生参数特征,优选两组气测参数C_1/C_3-W_h、W_h-C_2/C_3,建立了适合于南堡地区的气测解释图板和解释标准,进一步将气测录井与三维定量荧光录井相结合,建立了适合该区的峰基比-三维定量荧光对比级别解释图板和解释标准。应用两种方法进行该地区58口井现场综合解释,其中已试油26层,符合21层,综合解释符合率达到80%以上。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该地区储集层物性差、四性关系不明显的油水层识别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堡地区 古近系 气测参数 三维定量荧光 综合解释
下载PDF
离子色谱录井解释方法在长庆区域气探井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刚 阎荣辉 +4 位作者 范毅君 刘永伟 方铁园 焦艳爽 刘芳芳 《录井工程》 2019年第4期68-73,148,共7页
为了解决储集层含水性识别难的问题,2015年在长庆区域气探井引进离子色谱录井技术。在介绍离子色谱录井分析技术的检测原理、样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采集室内试验完成的20多口井离子色谱分析数据,结合测试层段试气结果,整理并建立了适用... 为了解决储集层含水性识别难的问题,2015年在长庆区域气探井引进离子色谱录井技术。在介绍离子色谱录井分析技术的检测原理、样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采集室内试验完成的20多口井离子色谱分析数据,结合测试层段试气结果,整理并建立了适用于长庆区域气探井储集层含水性识别方法,并利用离子色谱总矿化度数值法及总矿化度与钠氯系数(Na^+/Cl^-)交会图板法判断储集层含水性。现场试验证明,解释符合率达到80%以上,解决了长庆区域气探井地层水的识别难题,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录井 储集层 长庆区域 气探井 总矿化度 钠氯系数 解释评价 图板
下载PDF
元素录井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水平井地质导向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阎荣辉 田伟志 +3 位作者 鲍永海 武星 杨森 沈柏坪 《录井工程》 2020年第4期22-28,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发育于不同类型的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由于河流-三角洲相砂体迁移摆动及纵向多期叠置,导致地层垂向序列复杂,加之局部地区微幅构造发育,水平井往往钻遇泥岩,给常规水平井地质导向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为达...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发育于不同类型的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由于河流-三角洲相砂体迁移摆动及纵向多期叠置,导致地层垂向序列复杂,加之局部地区微幅构造发育,水平井往往钻遇泥岩,给常规水平井地质导向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为达到快速钻进、提高砂体钻遇率的目的,运用元素录井参数、元素比值对目的层及顶、底板泥岩进行精细刻画,建立小层元素响应特征标准模型,并在水平段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钻元素参数与标准模型进行分析对比,可以快速判断钻头的相对位置,进而及时进行轨迹调整。该方法在研究区S 59井进行现场应用,钻遇率达到了90.26%。在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水平井导向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元素录井技术能够有效地弥补现有地质导向方法存在的欠缺,满足井场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录井技术 致密砂岩 水平井地质导向 钻遇率
下载PDF
核磁共振录井在辽河油田SH2区块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贾翠竹 《录井工程》 2008年第4期59-61,共3页
辽河油田SH 2区块储集层具有中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和低可动流体含量的特征,由于储集层油质和物性的原因.该区块部分井虽然录井过程中显示较好.但试采时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应用核磁共振录井方法.在分析储集层物性特征基础上.指... 辽河油田SH 2区块储集层具有中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和低可动流体含量的特征,由于储集层油质和物性的原因.该区块部分井虽然录井过程中显示较好.但试采时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应用核磁共振录井方法.在分析储集层物性特征基础上.指出了反映可动流体特征重要参数之一的储集层可动流体含量的意义.探讨了应用可动流体含量结合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解释油水层的每照标准和图板。在该区块11口井的应用表明.效果较好.解释符合率为8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录井 储集层物性 t2弛豫谱 可动流体 解释 效果
下载PDF
大湾区块陡坡带沙三中亚段砂砾岩体沉积特征及成因探讨
8
作者 陈启南 程俊生 +2 位作者 冯国良 杨德强 刘畅 《录井工程》 2024年第1期106-111,共6页
辽河坳陷东部凹陷大湾区块陡坡带沙三中亚段沉积时期发育了一套砂砾岩体,由于该区勘探程度较低,前人尚未对该区砂砾岩体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对其成因及分布规律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区的勘探进程。利用岩心观察、岩石薄片、粒度分析、重... 辽河坳陷东部凹陷大湾区块陡坡带沙三中亚段沉积时期发育了一套砂砾岩体,由于该区勘探程度较低,前人尚未对该区砂砾岩体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对其成因及分布规律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区的勘探进程。利用岩心观察、岩石薄片、粒度分析、重矿物组合特征以及古地貌恢复等技术手段,对研究区砂砾岩体沉积特征、物源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湾区块陡坡带沙三中亚段砂砾岩体为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物源来自于东部茨榆坨潜山凸起,同时大湾区块位于茨榆坨潜山凸起倾没端,是主物源的优势倾泻方向,有利于形成规模扇体。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大湾区块陡坡带沙三中亚段砂砾岩体展布特征,从而为大湾区块陡坡带岩性油气藏勘探寻找有利目标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体 陡坡带 沉积特征 近岸水下扇 成因探讨 东部凹陷 大湾区块
下载PDF
多因素影响下的气测数据综合校正技术
9
作者 王拓夫 徐哲 +3 位作者 梁治国 郝涛 杜鹏 李洪健 《录井工程》 2024年第1期47-51,共5页
气测录井是油气勘探开发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录井检测分析手段,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气测数据往往不能准确反映地下油气信息。在确定影响气测数据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钻头直径、钻时、钻井液排量、钻井液粘度以及井筒压差各单项影响因... 气测录井是油气勘探开发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录井检测分析手段,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气测数据往往不能准确反映地下油气信息。在确定影响气测数据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钻头直径、钻时、钻井液排量、钻井液粘度以及井筒压差各单项影响因素校正模型,进一步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了气测数据多因素影响下的综合校正模型。通过辽河油区T 281井的应用,气测全烃数据质量有了较明显的提升,能够更好地反映地层真实的含油气信息,经试油验证该技术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有效增强气测数据的可对比性,提高了录井综合解释的精度,为油田高效勘探开发、施工决策及试油选层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测录井 影响因素 井筒压差 综合校正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红外光谱录井技术在镇北地区延长组储集层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春辉 张宁 +4 位作者 周艳红 陈泽欣 杨清宇 陈光权 赵宏明 《录井工程》 2015年第1期18-22,85,共5页
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新兴气测录井技术,具有实时性强、操作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在发现油气显示和判别原油性质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通过红外光谱录井技术在镇北地区延长组的应用分析,总结红外光谱在该区储集层的响应特征,利用全烃参... 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新兴气测录井技术,具有实时性强、操作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在发现油气显示和判别原油性质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通过红外光谱录井技术在镇北地区延长组的应用分析,总结红外光谱在该区储集层的响应特征,利用全烃参数、组分参数和全烃曲线形态,建立了红外光谱资料在镇北地区延长组储集层的识别方法。现场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储集层识别、解释评价应用中效果良好,特别是在低电阻率油层、消光油层、致密非均质性储集层识别中优势突出,较好地解决了镇北地区油水判识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延长组 油层 低电阻率 消光 符合率
下载PDF
录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兆群 《石油科技论坛》 2010年第6期7-12,共6页
文章较系统地介绍了录井行业现在应用的地质录井、气测录井、工程录井、地化录井、核磁共振、远程传输、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技术特点及作用,对录井行业如何适应油气勘探开发的形势、对现有技术如何改进进行了评说,对录井技术发展趋势提出... 文章较系统地介绍了录井行业现在应用的地质录井、气测录井、工程录井、地化录井、核磁共振、远程传输、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技术特点及作用,对录井行业如何适应油气勘探开发的形势、对现有技术如何改进进行了评说,对录井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录井 技术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录井解释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杜鹏 《录井工程》 2019年第2期68-73,135,共7页
侏罗系延安组是鄂尔多斯盆地的重要含油层系,受地层水矿化度、原油气油比、储集层物性及埋深等的影响,存在大量的低电阻率油层、低气测全烃值异常油层和残余油层,给准确识别储集层流体性质带来了很大困难,以往的录井解释评价方法无法满... 侏罗系延安组是鄂尔多斯盆地的重要含油层系,受地层水矿化度、原油气油比、储集层物性及埋深等的影响,存在大量的低电阻率油层、低气测全烃值异常油层和残余油层,给准确识别储集层流体性质带来了很大困难,以往的录井解释评价方法无法满足勘探开发的要求。总结多年现场解释评价经验,通过深入挖掘气测录井参数,发现气测参数C3/C2对于准确识别储集层含油性具有标志性作用,利用参数Wh与C3/C2建立气测解释图板,同时发挥地化录井技术准确辨识储集层原油特征的优势,利用参数Ps与S1建立地化解释图板,将气测和地化两项录井技术组合应用并进行实地验证,有效解决了延安组储集层流体性质识别难题,使延安组录井解释符合率提高到83.3%,为后续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组 流体性质 气测录井 地化录井 录井解释评价方法
下载PDF
四川威远页岩气储集层录井解释评价方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韩国生 周艳红 +3 位作者 田野 杜鹏 李忠亮 黄玉梅 《录井工程》 2015年第3期75-79,108,共5页
录井作为钻井过程中发现油气显示与评价储集层流体性质的重要手段,在页岩气储集层解释评价中如何发挥其优势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为适应这一需求,针对四川威远页岩气储集层岩性、物性特征,利用气测录井、地球化学分析和X射线荧光元素... 录井作为钻井过程中发现油气显示与评价储集层流体性质的重要手段,在页岩气储集层解释评价中如何发挥其优势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为适应这一需求,针对四川威远页岩气储集层岩性、物性特征,利用气测录井、地球化学分析和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探讨了反映页岩气储集层含气性和脆性评价的方法和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该地区多口页岩气井层的统计分析并结合测井孔隙度数据和试气结果,建立了页岩气储集层录井综合解释评价标准。初步实践应用表明该方法对气层的评价效果较好,由于建立标准样本数据的局限性,其对差气层、含气层的评价效果尚有待进一步检验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储集层 气测录井 地球化学分析 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 解释评价
下载PDF
录井技术在长庆油田水淹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苑洪瑞 肖海田 杨志博 《录井工程》 2020年第1期62-66,共5页
长庆油田开采方式主要为注水开发,部分油井已进入高含水期,剩余油在平面上和空间上分布规律性差,控水增油难度较大,厘清剩余油分布及水淹状况是油田开发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为此在准确识别储集层物性及流体性质的基础上,结合水淹机理,... 长庆油田开采方式主要为注水开发,部分油井已进入高含水期,剩余油在平面上和空间上分布规律性差,控水增油难度较大,厘清剩余油分布及水淹状况是油田开发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为此在准确识别储集层物性及流体性质的基础上,结合水淹机理,应用地化和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建立了地化与核磁共振录井谱图识别、核磁共振油水饱和度交会识别及核磁共振孔隙度与剩余油指数交会识别3种评价方法。截至2018年底,三种方法综合应用在长庆油田水淹层识别评价中,总体解释符合率达到了83.3%,并以J 89-834井为例,详细介绍了评价方法的应用效果,为长庆油田开发中剩余油评价及控水增油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化 核磁共振 录井 水淹层评价 长庆油田 剩余油指数 控水增油
下载PDF
特色录井在塔中碳酸盐岩水平井地质跟踪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炜博 徐进宾 +4 位作者 齐凤林 吴炎 汤明刚 张新新 孙绍令 《录井工程》 2016年第2期29-34,99,共6页
塔中北斜坡构造带在奥陶系地层先后发现了大型礁滩型与岩溶型凝析气藏,主要储集层类型为发育缝洞体的碳酸盐岩,横纵向非均质性强。进入目的层地质跟踪过程中,受随钻仪器特性与现场录井方法限制,钻头位置判断与井底流体分析能力较弱,影... 塔中北斜坡构造带在奥陶系地层先后发现了大型礁滩型与岩溶型凝析气藏,主要储集层类型为发育缝洞体的碳酸盐岩,横纵向非均质性强。进入目的层地质跟踪过程中,受随钻仪器特性与现场录井方法限制,钻头位置判断与井底流体分析能力较弱,影响水平井实施效果。为了弥补上述不足,在该地区首次引入元素、岩石热解、轻烃录井技术,通过元素录井优选元素组合特征进行地层小层划分,指导导向建模,导向跟踪过程中,根据元素组合特征确定钻头在地层中的位置,通过岩石热解分析参数S2检测数值进行礁滩体储集层预测,并结合综合录井、岩石热解、轻烃等录井参数建立了该地区解释评价标准及图板,提高水平井随钻储集层流体评价能力和辅助水平井地质跟踪水平。通过现场试验,已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录井技术 碳酸盐岩 储集层预测 水平井 地质跟踪 元素录井 轻烃录井
下载PDF
轻烃录井技术在苏里格天然气储集层解释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杜鹏 姜绍芹 +1 位作者 田野 周艳红 《录井工程》 2016年第2期46-51,56,共7页
苏里格气田是全国天然气的主要产区之一,鉴于该区气田边界及规模尚不明确,气水分布规律也较复杂,对主力产气层盒8段、山1段、马五段储集层的含水性难以识别。考虑到轻烃录井技术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出天然气储集层中各组分含量,尤其是检... 苏里格气田是全国天然气的主要产区之一,鉴于该区气田边界及规模尚不明确,气水分布规律也较复杂,对主力产气层盒8段、山1段、马五段储集层的含水性难以识别。考虑到轻烃录井技术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出天然气储集层中各组分含量,尤其是检测C_1-C_5比气测录井更加准确灵敏,首先利用轻烃谱图对储集层类型进行初步的定性判断,再通过对轻烃参数的分析筛选出该地区含气储集层流体性质识别的多项标志性参数,如全烃、烃指数、苯、甲苯等8个参数,基于这些参数与储集层类型相关性的普遍规律,从中优选出C_3/(C_4+C_5)和[C_3/(C_4+C_5)]∑C_(1-5)两参数,并分层系建立了轻烃解释图板。通过综合运用轻烃谱图、标志性参数、轻烃图板等轻烃解释方法,已经实现半定量判断天然气储集层的流体性质,从而有效地识别天然气储集层的含水性,提高了录井解释评价符合率,为后期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轻烃录井 甲苯 含气层 含水性 录井解释评价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石油行业大数据的信息化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锦云 《化工管理》 2018年第23期110-111,共2页
随着我国石油开采难度的增加,石油行业需要参考社会中的新兴互联网技术,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石油行业当中,从而实现石油行业管理开发的高效化。本文就此进行了简答的分析,介绍了大数据技术在石油行业中的应用,例如帮助构建信息系统、数... 随着我国石油开采难度的增加,石油行业需要参考社会中的新兴互联网技术,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石油行业当中,从而实现石油行业管理开发的高效化。本文就此进行了简答的分析,介绍了大数据技术在石油行业中的应用,例如帮助构建信息系统、数据管理中心的大数据技术、帮助建立信息化标准体系、仓库数据处理中的大数据技术、海量的数据计算等内容,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石油行业 大数据
下载PDF
岩屑伽马能谱录井在川南地区龙马溪组小层卡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沈柏坪 田伟志 +2 位作者 刘敢强 余玲 陈碧 《录井工程》 2020年第4期36-40,共5页
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开采过程中,由于钻井工艺的改进和提升,岩屑较细碎,常规录井技术对页岩的识别效果较差,很难判别龙马溪组小层情况。利用随钻伽马能谱录井中铀(U)、钍(Th)、钾(K)能够指示沉积环境的变化,通过研究铀(U)、钍(Th)、... 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开采过程中,由于钻井工艺的改进和提升,岩屑较细碎,常规录井技术对页岩的识别效果较差,很难判别龙马溪组小层情况。利用随钻伽马能谱录井中铀(U)、钍(Th)、钾(K)能够指示沉积环境的变化,通过研究铀(U)、钍(Th)、钾(K)、伽马、无铀伽马等参数或参数组合的变化趋势,建立Th/U比值法及伽马与无铀伽马交会法,可以有效识别沉积环境,划分地层。在川南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小层划分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录井技术的不足,满足了现场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随钻伽马能谱 沉积环境 地层划分
下载PDF
井壁取心与地化录井技术在冀东油区中浅层勘探中的配套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杜鹏 陈泽升 吐洪江 《录井工程》 2019年第3期58-62,186,共6页
以往冀东油区中浅层勘探中,常规录井效果良好,但钻井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岩屑录井的影响不断增大,不仅岩屑代表性逐渐变差,中浅层中大量存在的低电阻率、低气测异常层也给解释评价带来了困难。鉴于井壁取心能够有效保留储集层含油信息... 以往冀东油区中浅层勘探中,常规录井效果良好,但钻井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岩屑录井的影响不断增大,不仅岩屑代表性逐渐变差,中浅层中大量存在的低电阻率、低气测异常层也给解释评价带来了困难。鉴于井壁取心能够有效保留储集层含油信息,弥补岩屑录井的不足,而地化录井能够定量检测岩石含油信息,反映储集层含油性,通过对井壁取心地化解释方法研究,优选出敏感参数S 1和OPI,并建立了解释评价图板。目前,新方法在冀东油区中浅层勘探中应用效果显著,截止到2018年底,解释符合率提高至81.5%,有效解决了冀东油区中浅层储集层含油性识别难题,为试油选层及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壁取心 地化录井 解释方法 含油性 冀东油区
下载PDF
GW-RSL远程录井系统 被引量:3
20
作者 宋明会 高翔 +3 位作者 梁宝安 陈玉成 吴锋 夏勇 《录井工程》 2014年第4期63-67,104,共5页
GW-RSL远程录井系统将现场采集的传感器、烃类气体、音频和视频数据传输给双向传输系统和现场录井系统,通过远程无线网络将数据实时传回基地;基地技术支持中心通过远程同步控制系统对现场设备进行控制,完成远程数据实时采集、监控、专... GW-RSL远程录井系统将现场采集的传感器、烃类气体、音频和视频数据传输给双向传输系统和现场录井系统,通过远程无线网络将数据实时传回基地;基地技术支持中心通过远程同步控制系统对现场设备进行控制,完成远程数据实时采集、监控、专家分析、诊断、录井作业管理等过程的操作与分析,实现基地与现场一体化录井作业。该系统由远程录井支持、远程同步控制、远程专家决策3个子系统组成,通过基地与井场间20-150 Mb/s带宽的高速数据传输通道,实现基地与现场双向闭环实时控制。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在远程专家支撑提升技术能力、管理流程再造提高管理效率、在线实时监测分析确保安全钻井、基地现场一体化作业和减员增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W-RSL远程录井系统 双向闭环 实时控制 远程监控 异常分析判断 勘探开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