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本溪组8#煤煤岩气井壁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张小平 丁磊 +4 位作者 张存旺 黄珺 王京光 陈磊 赵海锋 《煤炭技术》 2025年第4期119-124,共6页
以本溪组8^(#)煤为研究对象,测试了煤的工业分析与矿物组成,结果表明,煤中有机成分占比近90%,矿物成分中石英与黏土含量较高,对井壁稳定性具有一定影响。煤中的水溶盐含量及阳离子交换量均不高,但应注意Ca^(2+)、Mg^(2+)对泥浆性能的负... 以本溪组8^(#)煤为研究对象,测试了煤的工业分析与矿物组成,结果表明,煤中有机成分占比近90%,矿物成分中石英与黏土含量较高,对井壁稳定性具有一定影响。煤中的水溶盐含量及阳离子交换量均不高,但应注意Ca^(2+)、Mg^(2+)对泥浆性能的负面作用。采用了扫描电镜及压汞测试分析了煤的孔隙结构,煤中割理较发育,具有微米级孔隙,煤样浸水后单轴压缩强度显著降低,钻进过程中应尽量降低泥浆的失水量。对不同钻井方位下的水平井井壁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其方位角与最小地应力平行时,井壁围岩的稳定性最好,不易发生井壁坍塌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气 井壁稳定 矿物成分 孔隙结构 抗压强度 钻井方位
原文传递
侏罗系储层保护钻井液体系研究与应用
2
作者 董宏伟 陈磊 +3 位作者 白云海 黄珺 梁升平 任韦明 《钻采工艺》 2025年第2期189-194,共6页
长庆油田侏罗系油藏在鄂尔多斯盆地广泛分布,储层物性以粒间孔、溶蚀孔为主,排驱压力较低,低孔、低渗,固相、液相侵入易引发喉道颗粒运移,导致孔隙堵塞,造成严重的储层伤害,从而影响油田开发效益。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展了侏罗系新型储层... 长庆油田侏罗系油藏在鄂尔多斯盆地广泛分布,储层物性以粒间孔、溶蚀孔为主,排驱压力较低,低孔、低渗,固相、液相侵入易引发喉道颗粒运移,导致孔隙堵塞,造成严重的储层伤害,从而影响油田开发效益。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展了侏罗系新型储层保护钻井液技术研究,采用油溶暂堵技术,并结合油溶树脂乳液G310,能有效形成暂堵层,防止外来固、液相侵入,后期随着开发,逐渐溶解、自降解,恢复孔喉畅通。室内实验显示,该储层保护钻井液体系流变性、稳定性均较好,中压失水4.5 mL,平均封堵率82.49%,平均恢复率93.92%。该项技术在长庆油田80余口井进行了成功应用,试油结果表明试验井的日产油量明显高于非试验井的日产油量,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系油藏 储层保护 封堵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