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控制策略在长庆油田设备的优化运行研究
1
作者 任亮 唐天宇 +1 位作者 熊煜 曾辉 《信息系统工程》 2024年第5期84-87,共4页
智能油田关键技术是解决油田勘探开发、生产运行等难题的必要手段,是推进油田业务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支撑。油田企业要应对高质量发展需求面对外部严峻挑战,智能油田建设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调研了智能控制发展现状及技术进展、办公信息... 智能油田关键技术是解决油田勘探开发、生产运行等难题的必要手段,是推进油田业务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支撑。油田企业要应对高质量发展需求面对外部严峻挑战,智能油田建设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调研了智能控制发展现状及技术进展、办公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进展,分析了智能控制策略在长庆油田取得的各项应用现状及效果,提出智能控制策略在长庆油田设备的优化思路,为全面实现油田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形成具有领先水平的智能采集、全面感知、智能控制、预警预测等智能油田基础关键技术系列,支撑油田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控制 设备 优化运行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F油田延7、延8油层组夹层分布特征及其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明 田富全 +2 位作者 丁锐鹏 郭小军 王琪杰 《中外能源》 CAS 2018年第12期37-42,共6页
侏罗系延安组延7、延8油层组作为鄂尔多斯盆地F油田主力生产层位,储层内夹层广泛发育,开发效果表明夹层已对油藏油水运动规律产生影响。由于开发前期缺乏对目的层段储层非均质性的系统研究,直接制约了后期精细油藏开发工作。利用研究区... 侏罗系延安组延7、延8油层组作为鄂尔多斯盆地F油田主力生产层位,储层内夹层广泛发育,开发效果表明夹层已对油藏油水运动规律产生影响。由于开发前期缺乏对目的层段储层非均质性的系统研究,直接制约了后期精细油藏开发工作。利用研究区测井资料解释成果以及岩心观察资料,全面总结研究区夹层类型、夹层规模及其电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生产实例分析夹层对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认为,F油田延7、延8油层组夹层类型以泥质夹层和钙质夹层为主。其中,延8油层组夹层规模多属相对稳定夹层,延7油层组属较稳定夹层。不同夹层其电性特征差异较大,是实际生产中确定油藏夹层类型的重要依据。油藏开发特征表明,夹层可以通过抑制砂体的吸水能力降低油藏水驱动用程度,同时能够减缓边底水油藏底水锥进的速度,避免生产井过早见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F油田 夹层类型 夹层规模 电性特征 开发效果
原文传递
鹤峰地区中上二叠统海相页岩储层非均质性特征——以HD1井为例
3
作者 姜生玲 彭传圣 +4 位作者 周庆华 张立原 胡晓兰 洪克岩 朱亮亮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80,共10页
以鹤峰地区参数井HD1井为例,通过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全岩矿物X衍射、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温吸附以及现场解吸等实验分析,对湘鄂西褶冲带鹤峰地区中上二叠统孤峰组—大隆组海相页岩的非均质性展开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中上二叠统孤... 以鹤峰地区参数井HD1井为例,通过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全岩矿物X衍射、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温吸附以及现场解吸等实验分析,对湘鄂西褶冲带鹤峰地区中上二叠统孤峰组—大隆组海相页岩的非均质性展开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中上二叠统孤峰组—大隆组海相页岩主要发育硅质、混合质、钙质和黏土质4类页岩岩相。受岩石相控制,不同岩相的宏观构造裂缝线密度差异较大,且发育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微观孔缝结构。位于孤峰组和大隆组下部的硅质页岩相有机碳含量高,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渗透率参数指标极差、突进系数和变异系数显示大隆组混合质页岩相和钙质页岩相的层内非均质性较弱,硅质页岩相的层内非均质性强;下窑组和孤峰组不同类型岩相均表现出较强的层内非均质性特征。孤峰组—大隆组页岩生气能力和储集能力的非均质性致使不同类型岩相含气性亦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总体上,有机碳含量高,脆性矿物、宏观裂缝、微观有机孔及矿物内部微裂隙较发育,储集物性好、解吸气含量高的层段均位于孤峰组和大隆组下部的硅质页岩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页岩 岩石相 非均质性 HD1井 中上二叠统 鹤峰地区
下载PDF
演武油田B16区延8油层微观水驱特征
4
作者 康永梅 王联国 +3 位作者 樊玲玲 黄昊 杨红梅 朱玉双 《辽宁化工》 CAS 2019年第12期1234-1236,共3页
演武油田B16区延8油层近年来表现出注入水波及范围小、储量动用程度低的开収特点,亟需对油藏水驱特征进行系统认识。本次研究,利用真实砂岩模型开展微观水驱渗流实验,分析总结研究区水驱特征。孔喉结构和润湿性是影响水驱特征最重要的... 演武油田B16区延8油层近年来表现出注入水波及范围小、储量动用程度低的开収特点,亟需对油藏水驱特征进行系统认识。本次研究,利用真实砂岩模型开展微观水驱渗流实验,分析总结研究区水驱特征。孔喉结构和润湿性是影响水驱特征最重要的微观因素。延8油藏水驱类型以网状和网状-指状驱替为主,不同驱替类型的样品其驱油效率差异较大。微观残余油类型包括斑状、角隅状和油膜,局部强胶结使得簇状残余油富集。在深化储层特征认识的基础上,加强注入水动态监测是实现油藏后期高效稳产的重要丽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喉结构 水驱特征 真实砂岩模型 延8油层
下载PDF
致密气有效砂体结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智 冀光 +2 位作者 姬鹏程 庞强 马妍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2年第2期71-80,共10页
明确有效砂体规模及分布频率、搭建有效砂体结构模型,对于致密气井网优化调整及气田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苏里格气田中区二叠系石盒子组8段、山西组1段、2段为研究对象,按照先搭建整体框架、再丰富层段细节的研究思路,提出了储层结... 明确有效砂体规模及分布频率、搭建有效砂体结构模型,对于致密气井网优化调整及气田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苏里格气田中区二叠系石盒子组8段、山西组1段、2段为研究对象,按照先搭建整体框架、再丰富层段细节的研究思路,提出了储层结构模型的4步构建方法和流程:①通过野外露头观测、沉积物理模拟等多手段拟合有效单砂体的长宽比和宽厚比等参数,测算有效单砂体平均规模;②充分利用开发中的海量数据,结合地质统计学、概率论等方法,对储层平面非均质性做一定的抽提和简化,判断多层叠合后每平方千米发育的有效单砂体个数;③基于不同砂组有效砂体发育频率、储量比例及单砂体厚度差异,明确各砂组有效单砂体规模及发育个数;④结合各小层有效砂体累计厚度及钻遇率,建立精确到开发小层的有效砂体结构模型。研究表明:①有效单砂体平均规模0.186 km^(2),平均储量0.0559×10^(8) m^(3);②在储量丰度约1.5×10^(8) m^(3)/km^(2)条件下,1 km^(2)发育25~30个有效单砂体;③在井距600 m、500 m、400 m、300 m下可分别控制38%、47%、57%、69%的有效砂体及53%、66%、76%、84%的储量;④随着井密度的增加,井网对有效砂体控制程度的增幅变大,对储量控制程度的增幅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二叠纪 透镜状 致密砂岩气 有效砂体 储层结构模型 井网优化
下载PDF
天然气形成过程中碳同位素分馏机理——来自热模拟实验的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5
6
作者 彭威龙 刘全有 +5 位作者 胡国艺 吕玥 朱东亚 孟庆强 郭丰涛 王若丽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72-983,共12页
选取鄂尔多斯盆地低成熟煤样品开展封闭体系黄金管热模拟实验,分析产物特征,从实验角度探讨天然气碳同位素分馏机理,分析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地球化学"异常"特征。鄂尔多斯盆地低成熟煤2℃/h(慢速)和20℃/h(快速)升温的烷烃气... 选取鄂尔多斯盆地低成熟煤样品开展封闭体系黄金管热模拟实验,分析产物特征,从实验角度探讨天然气碳同位素分馏机理,分析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地球化学"异常"特征。鄂尔多斯盆地低成熟煤2℃/h(慢速)和20℃/h(快速)升温的烷烃气最大产率分别为302.74 mL/g和230.16 mL/g;低成熟煤快速升温和慢速升温的δ13C1值分别为-34.8‰^-23.6‰和-35.5‰^-24.0‰,δ13C2值分别为-28.0‰^-9.0‰和-28.9‰^-8.3‰,δ13C3值分别为-25.8‰^-14.7‰和-26.4‰^-13.2‰。实验产物中烷烃气在快速升温550℃出现了明显的碳同位素组成系列部分倒转,其他温度都表现为正碳同位素组成系列。升温系列中δ13C1表现为先变轻后变重的演化规律,δ13C1值的非单调性变化是由于早期CH4来源并非单一所致,可能是有机质的非均质性或者早期富集12CH4和富集13CH4活化能差值的变化形成的同位素分馏效应所致。重烃气碳同位素值的反转既可以发生在高过成熟的页岩气(油型气)中,也可以发生在煤成气中。结合甲苯热模拟实验,明确烷烃气在高过成熟阶段重烃气碳同位素值可发生反转和倒转现象。芳香烃脱甲基以及甲基链接所产生的同位素分馏效应可能是高过成熟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反转、倒转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模拟实验 天然气 碳同位素组成 分馏机理 低熟煤 芳香烃裂解
下载PDF
一维水驱油脉动周期注水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牛智浩 张旭 +3 位作者 刘朕之 宋婷 金心岫 武继强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2年第1期41-43,50,共4页
为了研究脉动周期注水作用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改善油藏水驱开发方式及效果,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在一维水驱油驱替过程基础上,分别探究在连续注水和脉动周期注水下水驱前缘的传播规律,评估脉动周期注水的可行性,研究不同工作制度下脉动... 为了研究脉动周期注水作用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改善油藏水驱开发方式及效果,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在一维水驱油驱替过程基础上,分别探究在连续注水和脉动周期注水下水驱前缘的传播规律,评估脉动周期注水的可行性,研究不同工作制度下脉动周期注水的提采效果。结果表明:在油井见水前,结合一维水驱油驱替过程,在累计注入量一定的情况下,能求解出不同工作制度下脉动周期注水的含水饱和度与含水饱和度位置分布的关系;存在一个最佳注入周期,在最佳注入周期下水驱油效果最好;相较于连续注水,脉动周期注水驱替效果明显,洗油效率更高。所得结论可为油藏脉动周期注水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提供了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驱替 脉动周期注水 水驱前缘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石油石化行业迎来全国碳市场启动大考
8
作者 朱昌海 樊玲玲 李文翎 《中国石油企业》 2021年第8期63-65,共3页
7月16日9时30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鸣锣开市,启动仪式按照“一主两副”总体架构,在北京、湖北和上海同时举办。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全国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公司排放,推动绿色发展的一项重大... 7月16日9时30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鸣锣开市,启动仪式按照“一主两副”总体架构,在北京、湖北和上海同时举办。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全国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公司排放,推动绿色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也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政策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石化行业 黄润秋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生态环境 碳中和 全国碳市场 市场机制 交易所
原文传递
构建“大监督”体系 促进合规管理
9
作者 宋连银 韩庆梅 +1 位作者 惠威 杜亮 《国企》 2022年第24期47-49,共3页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第十一采油厂坚持党建引领、监督护航,围绕“高质量监督保障高质量发展”,按照“各有侧重、目标统一、权责协同、依法合规”的工作思路,将纪检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专项监督等监督手段有效联系起来,不断健全...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第十一采油厂坚持党建引领、监督护航,围绕“高质量监督保障高质量发展”,按照“各有侧重、目标统一、权责协同、依法合规”的工作思路,将纪检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专项监督等监督手段有效联系起来,不断健全和完善“监督信息共享、监督责任共担、监督工作共抓”的“大监督”体系,推动监督工作更加高效率、高质量展开,全面助推企业依法合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监督保障 工作思路 合规管理 审计监督 信息共享 专项监督 监督手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