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有限元法的油气田集输管网阴极保护布局优化
1
作者 曾维国 李曙华 +3 位作者 余文正 徐东 刘博宇 范峥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3,共6页
在利用有限元法建立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模型的基础上,借助Sobol灵敏度分析,确定了显著影响某油气田集输管网阴极保护效果的关键参数,并通过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其系统布局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由于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模型的模拟电位与测试... 在利用有限元法建立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模型的基础上,借助Sobol灵敏度分析,确定了显著影响某油气田集输管网阴极保护效果的关键参数,并通过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其系统布局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由于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模型的模拟电位与测试桩的测定电位误差较小,故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油气田集输管网的电位分布现状;改变防护涂层电阻率等一阶敏感性系数较高的因素会对阴极保护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土壤电阻率、防护涂层电阻率以及管道埋深与其他参数之间可能存在明显交互作用;当利用PSO算法对油气田集输管网的阴极保护效果进行全局寻优时,该模型经过47700次粒子进化迭代后的最佳阴极保护系统有效覆盖率高达99.14%,优化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集输管网 阴极保护 有限元法 Sobol灵敏度分析 PSO算法 优化
下载PDF
气田采出水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2
作者 蔺嘉昊 李曙华 +5 位作者 蒋成银 徐广军 吴磊 王宁 杨海波 王嘉彦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2期49-53,共5页
气田采出水存在产出量大、水质复杂、乳化严重等问题,同时气区集气站分布广、距离远,采出水的运输和处理难度较大。为进一步提升采出水运输效率、优化水质指标,强化除油效果,挖掘轻烃增产潜力,全面推行“拉运-管输”工艺改造,优选液压... 气田采出水存在产出量大、水质复杂、乳化严重等问题,同时气区集气站分布广、距离远,采出水的运输和处理难度较大。为进一步提升采出水运输效率、优化水质指标,强化除油效果,挖掘轻烃增产潜力,全面推行“拉运-管输”工艺改造,优选液压单缸双作用柱塞泵保障输送效率,攻关形成了“破乳+油水分离+气浮+旋流分离”水处理工艺,同时开展油水混输及药剂配伍效果试验,评价工艺运行效果。研究表明:(1)在采出水管输工艺改造基础上,采用集气站-处理厂油水混输模式,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员工劳动强度,降低生产运行成本;(2)采用油水混输,经过“前端破乳+油水分离”工艺处理,可强化油分分离效果,产油率较单一的大罐沉降处理模式提升4.73%;(3)结合“破乳+油水分离+气浮+旋流分离”工艺,按照水处理量60 m^(3)/h,确定了最佳加药类型7种、加药顺序、加药数量等影响水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处理后水质悬浮物去除率为64%,油分去除率为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田 采出水 管道输送 破乳 气浮 旋流分离 加药
下载PDF
页岩气储层吸附渗流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3
作者 张益 张斌 +6 位作者 刘帮华 柳洁 魏千盛 张歧 陆红军 朱鹏宇 王瑞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6-280,共25页
针对页岩气藏有机微纳米级孔隙中吸附气大量赋存以及有机质以“镶嵌”形式赋存于无机质中的特点,分析了目前页岩气吸附渗流的表征方法,并对影响吸附渗流的重要因素如气体吸附层厚度变化、无机孔水膜厚度变化和气体解吸导致孔隙变化的数... 针对页岩气藏有机微纳米级孔隙中吸附气大量赋存以及有机质以“镶嵌”形式赋存于无机质中的特点,分析了目前页岩气吸附渗流的表征方法,并对影响吸附渗流的重要因素如气体吸附层厚度变化、无机孔水膜厚度变化和气体解吸导致孔隙变化的数学表达方法进行了归纳,接着指出了目前表观渗透率计算模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储层孔隙结构表征不够准确;(2)固溶态气体分子解吸对吸附渗流流量的影响尚无表征方法;(3)对页岩气储层有机质的离散分布刻画不完善;(4)直接应用室内等温吸附实验参数不合理,忽视了吸附态和固溶态页岩气的吸附-解吸差异性。然后分析了利用分子模拟技术研究页岩气的吸附渗流相较于物理实验的优点,总结了应用该技术对页岩气吸附渗流进行建模和模拟的方法及模拟结果,并就页岩气吸附渗流的分子模拟技术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1)基于常规无机孔和有机孔分子模型,继续改进多介质、多尺度建模方法,以符合页岩气储层实际情况;(2)开发更符合实际页岩气吸附渗流过程的页岩气吸附渗流模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解吸 传输机理 表观渗透率 分子模拟 储层吸附渗流 页岩气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碳酸盐岩(准)同生期岩溶作用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田清华 刘俊 +1 位作者 李浮萍 黄丹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6-156,共11页
苏里格气田是鄂尔多斯盆地主要的采气区,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是区内重要的目的层段之一。其中,准同生期岩溶作用对马家沟组储集层的发育具有明显的建设性作用,是研究区下古生界储集性能最重要的贡献者。笔者充分利用区内丰富的取心... 苏里格气田是鄂尔多斯盆地主要的采气区,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是区内重要的目的层段之一。其中,准同生期岩溶作用对马家沟组储集层的发育具有明显的建设性作用,是研究区下古生界储集性能最重要的贡献者。笔者充分利用区内丰富的取心资料和配套分析资料,分析了研究区内广为分布的高频暴露特征及(准)同生期岩溶,识别总结出6种(准)同生期岩溶的典型证据;结合研究区地质背景,提出(准)同生期岩溶改造过程和发育模式;并进一步分析(准)同生期岩溶发育受到内部和外部2种因素影响,不仅加强了对研究区岩溶类型的了解及识别特征,同时也丰富了古岩溶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碳酸盐岩 准同生期 岩溶特征
下载PDF
油气田酸气回注技术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治红 杜竹影 +1 位作者 张迪 陈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62-68,共7页
由于硫磺市场的萧条和环境保护的日趋严格,零排放的酸气回注已成为一种替代硫磺回收工艺的有效酸气处理方法,特别是针对低含H2S且处理量少的酸气。概述了酸气回注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并对国外的实际工程案例进行了分析,系统地阐... 由于硫磺市场的萧条和环境保护的日趋严格,零排放的酸气回注已成为一种替代硫磺回收工艺的有效酸气处理方法,特别是针对低含H2S且处理量少的酸气。概述了酸气回注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并对国外的实际工程案例进行了分析,系统地阐述了酸气回注技术的理论研究、工艺流程、安全操作以及材质选择等相关问题。同时分析了酸气回注在中国的应用需求及客观条件,展望了该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S CO2 酸气回注 压缩 脱水
原文传递
多层系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开发适应性评价
6
作者 刘姣姣 王德龙 +1 位作者 刘倩 汤敬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4-359,共6页
对于神木气田多层系气藏,若水平井开发地质目标选择不当,会降低储量动用程度和经济效益。研究神木气田储集层砂体发育规模及叠置模式,采用剖面储量集中度概念,建立单层式、双层式和多层式气藏模型。以水平井增产倍比作为经济效益评价依... 对于神木气田多层系气藏,若水平井开发地质目标选择不当,会降低储量动用程度和经济效益。研究神木气田储集层砂体发育规模及叠置模式,采用剖面储量集中度概念,建立单层式、双层式和多层式气藏模型。以水平井增产倍比作为经济效益评价依据,评价多层系气藏水平井开发储集层界限。研究表明:神木气田下二叠统太原组及山西组二段局部发育较大规模复合有效储集层,有效厚度为6.0~9.0 m,长度为1600~3200 m,储量集中度大于75%,主产层与次产层渗透率比值为0.8~3.9,具备水平井开发的最佳储集层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木气田 多层系致密气藏 储量集中度 砂体叠置模式 水平井开发 物性界限 增产倍比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埋地石油管道阴极防腐措施与风险预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龙飞 张芯 +2 位作者 胡衡 喻冰 吴凯旋 《当代化工》 CAS 2021年第5期1155-1158,共4页
根据埋地管道阴极保护现状,总结了阴极保护原理、分类。阴极保护主要是基于电化学腐蚀原理,采用外加电流及牺牲阳极两种保护方式。分析了目前准则存在的不足,阴极保护准则没有对管道允许受到的直流干扰程度做出明确的规定且-850 mV(CSE... 根据埋地管道阴极保护现状,总结了阴极保护原理、分类。阴极保护主要是基于电化学腐蚀原理,采用外加电流及牺牲阳极两种保护方式。分析了目前准则存在的不足,阴极保护准则没有对管道允许受到的直流干扰程度做出明确的规定且-850 mV(CSE)准则不适用交流干扰情况,另外GB/T 21448—2008准则的适用温度不能超过40℃。分析了基于数值模拟研究埋地管道阴极保护的方法,阴极保护数值模拟基于理论建立阴极保护数学模型,设置边界条件对模型加以求解即可得到管道沿线的电位分布情况。结合管道风险预警理论对埋地管道的风险预警进行了研究。对埋地管道腐蚀风险预警流程进行设计,其应遵循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及风险等级划分的流程,时刻监视防腐措施的运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阴极保护 风险预警 腐蚀
下载PDF
靖边气田高桥-杏河地区马家沟组五_(1+2)段储层发育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朝旭 王汝阳 +1 位作者 唐宏 孙靖虎 《中国矿业》 2022年第3期164-172,共9页
为查明靖边气田高桥-杏河地区马五_(1+2)段储层的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本文通过观察岩芯、薄片及压汞实验分析储层孔隙结构及物理特性,分析沉积过程、成岩作用及构造因素对储层空间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马五_(1+2)段的储集空间为后期膏... 为查明靖边气田高桥-杏河地区马五_(1+2)段储层的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本文通过观察岩芯、薄片及压汞实验分析储层孔隙结构及物理特性,分析沉积过程、成岩作用及构造因素对储层空间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马五_(1+2)段的储集空间为后期膏溶孔、溶蚀缝和构造缝,其吼道宽度较大,原生晶间孔少量发育,孔吼细小,储层渗透率整体较低,裂缝发育段渗透率明显增高。马五_(1)亚段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为简单的线性关系,马五_(2)亚段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关系不明显。强蒸发环境下的膏质沉积为储层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后期白云岩化作用增大储层的脆度,有利于构造微缝的形成,石膏的溶解有助于膏溶孔的形成,而石英和方解石充填作用等破坏储层空间的形成,因此构造作用产生的微裂缝为石膏溶解提供通道的同时也加大储集空间,沟通孤立孔隙,是后期溶蚀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 主控因素 马五_(1+2)段 高桥-杏河地区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东区气藏储集体特征分析
9
作者 陈存良 《石化技术》 CAS 2018年第10期106-106,共1页
对碳酸盐岩储层类型的识别,以及分析不同储层类型地震、测井等响应特征,将苏里格气田东区储集体类型分为3类,即裂缝-溶洞型、裂缝-孔洞型和裂缝型储层,为后期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储层类型 测井
下载PDF
考虑微纳米限域效应对相平衡影响的CO_(2)驱油机理研究
10
作者 张园 张敏 +1 位作者 刘仁静 陈俊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6-315,共10页
注二氧化碳能够有效提高致密油藏采收率。然而,致密储层低孔、低渗,微纳米孔喉发育,孔隙中流体受到吸附、流体分子与孔壁相互作用等限域效应的影响,传统相态理论难以对微纳米孔隙中二氧化碳同烃类的相互作用进行准确描述。为此,本文首... 注二氧化碳能够有效提高致密油藏采收率。然而,致密储层低孔、低渗,微纳米孔喉发育,孔隙中流体受到吸附、流体分子与孔壁相互作用等限域效应的影响,传统相态理论难以对微纳米孔隙中二氧化碳同烃类的相互作用进行准确描述。为此,本文首先提出一种考虑微纳米限域效应的相平衡理论模型。通过引入吸附效应和流体分子-孔壁相互作用参数,对Peng-Robinson状态方程(PR-EOS)进行修正。分别计算了流体组分的无因次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的相对偏差值,计算值同实验值符合良好,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然后进行了储层温度压力下的流体相平衡计算。结果表明,微纳米限域效应使流体泡点压力降低,溶解气油比和地层油体积系数增大,原油黏度和界面张力降低。此外,对于CO_(2)驱油过程中轻烃抽提作用和CO_(2)扩散作用研究表明,微纳米限域效应使轻烃的抽提系数降低,CO_(2)扩散作用增强,有利于CO_(2)与原油充分接触,提高原油采收率。该模型能够准确预测致密储层CO_(2)-原油多组分混合物的相行为,为致密储层CO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限域效应 相平衡 CO_(2)驱油 CO_(2)扩散 致密储层
下载PDF
基于PHAST的高压烃类注气管道安全防护距离研究
11
作者 周子栋 冯波 +6 位作者 闫晓峰 徐广军 刘银春 李丹 张倩 周明明 郝伟 《能源化工》 CAS 2023年第1期64-71,共8页
为了确定高压注气管道两侧安全防护距离,确保高压烃类注气管道及站场的本质安全,结合火灾爆炸事故伤害准则,以某伴生气驱试验高压注气管道为研究对象,基于PHAST软件模拟分析管道压力、管径、泄漏孔径及温度对气体泄漏的火灾热辐射距离... 为了确定高压注气管道两侧安全防护距离,确保高压烃类注气管道及站场的本质安全,结合火灾爆炸事故伤害准则,以某伴生气驱试验高压注气管道为研究对象,基于PHAST软件模拟分析管道压力、管径、泄漏孔径及温度对气体泄漏的火灾热辐射距离、爆炸超压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事故后果影响强弱顺序为:管径、温度、压力、泄漏孔径。建议在高压集输管道敷设过程中,应考虑发生泄漏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明确影响范围,充分预留安全距离,初步建议DN25、DN50、DN80、DN100、DN150管道的安全防护距离应分别为35~40,65~75,100~110,127~135,2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管道 PHAST软件 喷射火热辐射 爆炸冲击波 安全防护距离
下载PDF
复杂地表条件下地震资料一致性处理方法研究与应用
12
作者 陈超群 戴海涛 +3 位作者 高秦 陈俊杰 雒文丽 王智茹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54-964,共11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处黄土塬区,沟壑纵横、地形起伏非常大,受复杂地表条件及近地表结构等因素影响,原始地震记录的振幅、频率及相位在不同区域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与地下地质信息无关,容易导致解释陷入误区。因此,急需根据该区地震资...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处黄土塬区,沟壑纵横、地形起伏非常大,受复杂地表条件及近地表结构等因素影响,原始地震记录的振幅、频率及相位在不同区域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与地下地质信息无关,容易导致解释陷入误区。因此,急需根据该区地震资料特点进行一致性处理方法研究,以提高资料保真度。在总结当前一致性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复杂地表条件下新的地震资料一致性处理技术流程。在创新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思路的基础上,首次应用双域近地表Q吸收补偿技术,拓宽频带的同时,提高沟—塬连接线资料振幅、频率一致性;应用地表一致性俞氏子波反褶积,实现低频噪声的衰减及有效信号频带的拓宽,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分辨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资料子波一致性。实际资料应用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塬 一致性处理 保真度 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 双域近地表Q吸收补偿 俞氏子波反褶积
下载PDF
模糊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优化丙烯酸苄酯合成工艺 被引量:6
13
作者 范峥 姬盼盼 +3 位作者 李超 刘壮 赵毅刚 井晓燕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315-4324,共10页
首先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探讨携水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真空度、反应时间、酸醇比对丙烯酸苄酯质量分数及收率的影响,然后以显著因素为输入、综合得分为输出建立Takagi-Sugeno型模糊人工神经网络,最后利用遗传算法优化丙烯酸苄酯合成... 首先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探讨携水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真空度、反应时间、酸醇比对丙烯酸苄酯质量分数及收率的影响,然后以显著因素为输入、综合得分为输出建立Takagi-Sugeno型模糊人工神经网络,最后利用遗传算法优化丙烯酸苄酯合成工艺条件并使用t检验法验证可靠性。研究表明,上述各因素对丙烯酸苄酯合成产物的质量分数与收率同时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预测模型采用5-15-243-1型网络结构,经36859次训练其均方差小于允许收敛误差限0.0050,输出值与期望值呈近似线性关系,训练、测试阶段决定系数0.9999、0.9998。借助遗传算法经149次进化得到最优控制参数,即当携水剂用量为53 ml,反应温度为125℃,反应真空度为0.095 MPa,反应时间为2.2 h,酸醇比为1.4时,丙烯酸苄酯的质量分数、收率及综合得分为99.27%、98.04%、98.78%,经验证该模型亦可靠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苄酯 合成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优化
下载PDF
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评价油气水集输管道的均匀腐蚀缺陷 被引量:7
14
作者 曾维国 李曙华 +1 位作者 李岩 范峥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0-56,共7页
利用多相动态腐蚀检测装置测定不同工况下油气水集输管道的均匀腐蚀速率,以此结果为样本建立径向基函数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对管道均匀腐蚀缺陷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以硫化氢含量、二氧化碳含量、水含量、钙离子含量、镁离子含量... 利用多相动态腐蚀检测装置测定不同工况下油气水集输管道的均匀腐蚀速率,以此结果为样本建立径向基函数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对管道均匀腐蚀缺陷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以硫化氢含量、二氧化碳含量、水含量、钙离子含量、镁离子含量、氯离子含量、温度、压力、流速等为输入信号,以管道均匀腐蚀速率为输出信号时,9-29-1型径向基函数人工神经网络结构合理且准确度良好,经过4450次迭代后,预测模型的均方误差为0.0009,小于允许收敛误差限0.0010,在训练阶段、验证阶段与测试阶段线性拟合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93、0.973、0.969,预测值和期望值具有较高相关性,同时还依据该模型找出了9段存在均匀腐蚀风险的管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水集输管道 径向基函数 人工神经网络 预测 均匀腐蚀 评价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宜川地区太原组致密砂体控砂机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涛 聂万才 +3 位作者 刘军 黄锦袖 范昌育 彭叙凯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0-45,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宜川地区上古生界太原组致密砂体分布复杂,给该区致密气的勘探开发带来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致密砂体控砂机理,将有助于预测砂体和有利储层分布,降低勘探开发风险。文中从太原组古构造特征、物源供给、沉积体系及...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宜川地区上古生界太原组致密砂体分布复杂,给该区致密气的勘探开发带来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致密砂体控砂机理,将有助于预测砂体和有利储层分布,降低勘探开发风险。文中从太原组古构造特征、物源供给、沉积体系及研究区经历的海侵/海退事件等4个方面总结了致密砂体控砂机理。研究发现:宜川地区太原组低洼古构造控制主砂体展布;物源决定砂体发育面积及沉积类型,碎屑供给物少,砂体发育面积小,沉积较分散;物源和沉积环境共同控制砂体展布形态和方向,形成以透镜状、块状和长条状为主的障壁砂,砂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海侵/海退事件控制单砂体沉积厚度及连续性,砂体主要发育在石灰岩厚度小于8 m的区域,4期海侵/海退事件形成了4套单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砂机理 海侵/海退 古构造 太原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基于Plackett-Burman设计的气井采出水储罐安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维国 许晓伟 +2 位作者 李超 王轩 范峥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1-127,共7页
针对天然气气井采出水储罐可能存在易燃易爆安全风险的实际生产问题,首先利用X射线衍射仪、离子色谱仪、气质联用仪对气井采出水中的固体杂质、无机杂质和有机杂质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不同杂质... 针对天然气气井采出水储罐可能存在易燃易爆安全风险的实际生产问题,首先利用X射线衍射仪、离子色谱仪、气质联用仪对气井采出水中的固体杂质、无机杂质和有机杂质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不同杂质含量下气井采出水体系的气-液相平衡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气井采出水中的杂质主要包括Fe3O4等固体杂质、K+等无机杂质以及甲酸等有机杂质几大类;与纯甲醇-水体系相比,杂质会对气井采出水的气-液相平衡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且总体上表现出一定的正偏差;在这些杂质中,FeS、MgCO3、K+、Ca2+、F-、甲酸、正癸烷、正庚烷、1,2,4-三甲基苯和乙基环己烷等对甲醇气相摩尔分数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乙基环己烷影响最大,Ca2+次之,FeS最小。研究结果可为气井采出水储罐安全运行提供科学、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来源,同时对同类型设备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采出水 储罐 杂质 检测分析 气-液相平衡 PLACKETT-BURMAN设计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6段沉积微相测井识别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石玉江 胡琮 +1 位作者 孙小平 张海涛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5-764,共10页
为了准确识别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6段沉积微相,研究其平面展布规律,以岩心资料为基础,结合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资料,确立马五6段沉积微相的划分标准,建立沉积微相测的井识别技术。将该技术在实际勘探生产中进行应用,对盆地内2... 为了准确识别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6段沉积微相,研究其平面展布规律,以岩心资料为基础,结合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资料,确立马五6段沉积微相的划分标准,建立沉积微相测的井识别技术。将该技术在实际勘探生产中进行应用,对盆地内20余口井进行了沉积微相综合解释,形成了马五6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同时,利用该方法对有利储层发育区进行了预测,为下一步勘探井位选取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矿物组分 成像测井 优势相展布
下载PDF
概率法在岩性气藏储量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尹涛 杨屹铭 +2 位作者 靳锁宝 江乾锋 孟德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0-68,共9页
苏里格气田属于典型的致密岩性气藏,储层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利用确定法难以客观评估储量风险。为此以气田X区为例,采用概率法开展储量风险评估研究,通过各变量的概率分布函数和多次随机模拟计算,定量评估气藏参数的不确定性和不同... 苏里格气田属于典型的致密岩性气藏,储层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利用确定法难以客观评估储量风险。为此以气田X区为例,采用概率法开展储量风险评估研究,通过各变量的概率分布函数和多次随机模拟计算,定量评估气藏参数的不确定性和不同风险对应储量规模,结合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明确气藏主要风险因素,优化地质模型计算的储量结果。研究表明,(1)概率法模拟计算的地质储量概率分布,提供了不同风险下的地质储量,有助于投资决策和开发方案制定;(2)参数变量的敏感性分析能确定影响各层储量结果的主要参数,对参数敏感性进行排序,估算变量变化区间对储量结果的影响,实现缩短储量评价周期和提高评价准确性;(3)地质模型储量与概率法的基准储量(P50)进行对比,结合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调整模型属性参数,优化后的X区各小层地质模型储量与基准储量的误差均在10%以内。概率法对岩性气藏给出不同风险下的储量规模,能客观评估储量风险,优化地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储量 概率法 岩性气藏 不确定性评价 敏感性分析 苏里格气田
下载PDF
致密气藏水平井动态分析方法及生产规律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勇 周文 王德龙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6-511,共6页
致密气藏水平井动态分析是气田开发难点之一。本文引入拟压力标准化产量和物质平衡时间,提出了一种基于产量和压力相耦合的新动态分析方法,分析水平井生产动态特征,评价水平井开发效果。针对苏里格气田水平井实际生产数据,(1)本文的方... 致密气藏水平井动态分析是气田开发难点之一。本文引入拟压力标准化产量和物质平衡时间,提出了一种基于产量和压力相耦合的新动态分析方法,分析水平井生产动态特征,评价水平井开发效果。针对苏里格气田水平井实际生产数据,(1)本文的方法能够反映水平井不同渗流阶段动态特征;(2)标准化递减率与物质平衡时间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且Ⅰ、Ⅱ、Ⅲ类水平井标准化递减率幂函数的系数、指数都逐渐增大;(3)标准化递减指数与物质平衡时间的关系,前期呈现抛物线关系,后期呈现线性关系。相比较Ⅱ、Ⅲ类水平井,Ⅰ类水平井的标准化递减指数与物质平衡时间下降幅度较大,达到地层拟径向流、边界控制流阶段所需要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藏 水平井 耦合 物质平衡时间 递减率指数
下载PDF
苏东地区气藏水锁机理分析及水锁判识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存良 梁艳 +2 位作者 刘向前 南学龙 顾聪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9年第5期54-60,共7页
苏东地区属于典型的低渗致密气藏,气田开发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积液气井的比例不断上升,高液气比条件下水锁伤害更为严重,造成大量的气井产量明显下降甚至停产,严重影响了苏东地区气藏的有效开发。本文在充分调研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深入... 苏东地区属于典型的低渗致密气藏,气田开发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积液气井的比例不断上升,高液气比条件下水锁伤害更为严重,造成大量的气井产量明显下降甚至停产,严重影响了苏东地区气藏的有效开发。本文在充分调研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深入分析苏东地区水锁产生的机理及模式,以储层特征和采气曲线形态为出发点研究总结气井水锁判识特征,为苏东地区提高气藏采收率,制定最优化的水锁预防及解除措施提供最科学的基础依据,为相似区块水锁判识及相应的水锁防治方案提供经验借鉴。研究结果表明:苏东地区气井水锁的主要原因有3个;根据储层特征及改造方式的不同,苏东气井水锁可总结为两种不同的水锁伤害模式,"上古生界储层水锁模式":以近井筒水相圈闭和储层远端水锁为主要形式,两者之间存在一个水锁堵塞区,"下古生界储层水锁模式":以近井筒水相圈闭与水锁为主要形式,水相圈闭和水锁区域没有明显界限。分析总结苏东地区近1 000口的生产曲线数据,梳理出4种类型的水锁判识特征曲线,提出储层水锁难易程度的判识和气井水锁效应判识(生产曲线特征)密切结合,才能保证气井水锁不漏判,才能为制定最优化的水锁预防及解除措施提供最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东地区 致密气藏 水相圈闭 水锁机理 水锁判识 采气曲线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