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井复查试油工艺技术在长庆油田的应用
1
作者 王成旺 陆红军 唐梅荣 《低渗透油气田》 2008年第1期113-115,20,共4页
分析了长庆油田一批老探井低产低效的原因,对油层进行了重新认识,利用目前的老井复查试油工艺技术对该类油层进行了重新试油,主要包括井筒的特殊处理、检查和储层改造技术,相继获得工业油流,进一步拓宽了勘探区域。
关键词 老井复查 试油 井筒处理 压裂
下载PDF
长庆气井分层压裂合层开采工艺技术研究
2
作者 付钢旦 赵振峰 +2 位作者 赵粉霞 桂捷 鄢长灏 《低渗透油气田》 2006年第3期112-117,共6页
长庆气田上下古多套含气层系,为了充分动用多个含气层段、提高单井产量,开展了气井分层压裂合层开采技术攻关。本文综述了长庆气井分层压裂合层开采一体化完井管柱的可行性及必要性,通过各种机械封隔工艺优化分析对比,提出了Y241可... 长庆气田上下古多套含气层系,为了充分动用多个含气层段、提高单井产量,开展了气井分层压裂合层开采技术攻关。本文综述了长庆气井分层压裂合层开采一体化完井管柱的可行性及必要性,通过各种机械封隔工艺优化分析对比,提出了Y241可洗井封隔器分层改造合层开采一体化完井管柱(可满足三层)。经过100多口井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分层改造可靠、施工简单、作业及排液速度快,对储层伤害低,降低了气田开发成本,对低压低产多层系气田开采具有一定技术借鉴或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分层压裂 合层开采 技术
下载PDF
西峰油田有机复合酸降压增注工艺技术研究与现场应用
3
作者 李大建 黎晓茸 +2 位作者 杨立华 牛彩云 姚洋 《低渗透油气田》 2008年第3期104-108,共5页
针对西峰油田注水井注水压力升高、注水量下降的问题,在基础资料分析、室内岩心实验的基础上,确定出主要原因是储层微粒运移造成储层孔隙堵塞;在此背景下,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机复合酸降压增注工艺技术,通过现场5口井的试验。取得了... 针对西峰油田注水井注水压力升高、注水量下降的问题,在基础资料分析、室内岩心实验的基础上,确定出主要原因是储层微粒运移造成储层孔隙堵塞;在此背景下,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机复合酸降压增注工艺技术,通过现场5口井的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西峰油田水井降压增注提出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峰油田 降压增注 酸化 微粒运移
下载PDF
长庆油田侏罗系水平井改造工艺研究及效果分析
4
作者 安杰 王文雄 赵乐 《低渗透油气田》 2013年第3期119-123,130,共6页
长庆油田侏罗系油藏具有连片性差、物性变化大、边底水活跃、油水关系复杂等特点。直井开发含水普遍较高:水平井开发优于直井,可以有效地防止底水锥进,提高单井产量。侏罗系水平井的储层改造压裂容易出水,分段射孔(或酸化)油井供... 长庆油田侏罗系油藏具有连片性差、物性变化大、边底水活跃、油水关系复杂等特点。直井开发含水普遍较高:水平井开发优于直井,可以有效地防止底水锥进,提高单井产量。侏罗系水平井的储层改造压裂容易出水,分段射孔(或酸化)油井供液不足,措施优化难度较大。本文通过对前期水平井改造效果的分析,深入地质的和工艺的研究,总结储层改造的难点.将侏罗系油藏的地质特征分为三类,有针对性地开展控水增油压裂工艺的技术研究,优化工艺参数.提出对应改造措施,现场试验效果较好,对提高侏罗系水平井储层改造效果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侏罗系底水油藏 水平井 储层改造 水力喷射分段压裂
下载PDF
气井分压合采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付钢旦 桂捷 +1 位作者 赵粉霞 徐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1-73,共3页
长庆气田储层非均质性强,气层薄而多,单层产能较低,开采难度大,降低成本是气田经济有效开发的必由之路。文章介绍了长庆气田气井多层分压合采工艺技术,提出了探井、开发评价井及开发井的分压合采工艺。现场应用表明:气井分压合采工艺技... 长庆气田储层非均质性强,气层薄而多,单层产能较低,开采难度大,降低成本是气田经济有效开发的必由之路。文章介绍了长庆气田气井多层分压合采工艺技术,提出了探井、开发评价井及开发井的分压合采工艺。现场应用表明:气井分压合采工艺技术对于开发长庆多层系气藏,提高气田整体开发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分压合采工艺 储层 非均质性 气层 施工工艺 管柱
下载PDF
水力喷射定向钻孔技术在长庆油田的试验与初步认识 被引量:2
6
作者 姚斌 李亚洲 +1 位作者 邱筱琳 甘庆明 《低渗透油气田》 2008年第1期126-131,共6页
对于低渗油田,采用水力喷射定向钻孔技术可以松弛近井地层,清洗堵塞渗流通道。从而改变近井地带的应力分布和减小渗流阻力,提高低渗地层渗透率,克服钻井污染带的影响,是开发低渗透油藏和增产增注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该技术在国... 对于低渗油田,采用水力喷射定向钻孔技术可以松弛近井地层,清洗堵塞渗流通道。从而改变近井地带的应力分布和减小渗流阻力,提高低渗地层渗透率,克服钻井污染带的影响,是开发低渗透油藏和增产增注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该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并对2007年在长庆油田开展的5口试验井应用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到几点认识,并提出了该技术在长庆油田的应用前景,旨在为下步更好的开展该项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庆油田 水力喷射 定向钻孔
下载PDF
西峰-合水地区长8油层压裂工艺技术研究
7
作者 王成旺 陆红军 +2 位作者 卜向前 何治武 王文雄 《低渗透油气田》 2006年第1期115-118,共4页
在分析总结西峰-合水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前期勘探开发成功经验与认识的基础上,围绕提高单井产量这一中心目标。在室内评价、优化设计、现场试验、效果跟踪分析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初步形成了与该区长8储层地质... 在分析总结西峰-合水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前期勘探开发成功经验与认识的基础上,围绕提高单井产量这一中心目标。在室内评价、优化设计、现场试验、效果跟踪分析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初步形成了与该区长8储层地质特点相适应的主体改造技术及配套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 岩石力学 裂缝方位 测试压裂 压裂液
下载PDF
长寿命防倒灌隔水采油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8
作者 王治国 付钢旦 +1 位作者 鄢长灏 姚晓翔 《低渗透油气田》 2007年第3期128-130,共3页
通过对原有隔水采油工艺存在隔采周期短、检泵时水层倒灌污染油层、多次隔采后坐封难度大等问题的分析,对井下工具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了长寿命防倒灌隔水采油技术系列,以适应不同井况的套损井。现场试验应用表明,长寿命防倒灌隔水采... 通过对原有隔水采油工艺存在隔采周期短、检泵时水层倒灌污染油层、多次隔采后坐封难度大等问题的分析,对井下工具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了长寿命防倒灌隔水采油技术系列,以适应不同井况的套损井。现场试验应用表明,长寿命防倒灌隔水采油工艺技术可达到一次坐封封隔器、多次检泵的目的,且有效延长了隔水采油周期,为类似套损井隔水采油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损井 隔水采油 防倒灌 Y141封隔器 Y453封隔器
下载PDF
低压低产气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 被引量:138
9
作者 张书平 白晓弘 +1 位作者 樊莲莲 桂捷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6-109,共4页
针对长庆气田产水状况,文章总结了近几年来长庆气田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所所取得的成果,介绍了优选管柱排水采气、泡沫排水采气、柱塞气举排水采气等三种技术的工艺原理、工艺要求及各项工艺在长庆气田的试验效果,归纳了目前长庆气田... 针对长庆气田产水状况,文章总结了近几年来长庆气田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所所取得的成果,介绍了优选管柱排水采气、泡沫排水采气、柱塞气举排水采气等三种技术的工艺原理、工艺要求及各项工艺在长庆气田的试验效果,归纳了目前长庆气田采用的三种行之有效的复产工艺措施,形成了长庆气田低压低产气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体系,这对提高低压低产气井的采收率及高效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排水采气工艺 采收率 地层 临界携液流量 加注工艺 起泡剂 消泡剂
下载PDF
长庆油气田压裂用生物酶破胶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31
10
作者 管保山 刘静 +3 位作者 周晓群 薛小佳 张燕明 谢旋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6-129,共4页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用APS破胶的硼交联瓜尔胶压裂液对长庆低渗岩心的伤害机理,认为主要伤害因素是压裂液的黏滞力和大分子聚合物。指出了长庆油气田使用APS破胶的不足之处。基于引进产品开发了酶破胶剂GLZ-1,该剂含β-1,4-和α-1...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用APS破胶的硼交联瓜尔胶压裂液对长庆低渗岩心的伤害机理,认为主要伤害因素是压裂液的黏滞力和大分子聚合物。指出了长庆油气田使用APS破胶的不足之处。基于引进产品开发了酶破胶剂GLZ-1,该剂含β-1,4-和α-1,6-糖苷键特异水解酶,可将半乳甘露聚糖最终分解为单糖和二糖。根据酶活力测定,该剂适用温度范围为40-90℃,适用pH范围为6~10,盐度在2%~10%范围内对酶活力基本上无影响,该剂与压裂液添加剂配伍。与APS相比,破胶液残渣含量较低,破胶液滤液中总含糖量较高且随破胶时间的升幅较大,4、24、48h破胶液中聚糖相对分子质量(M)主要分布区域分别为1300~5500、1200-4800、250~3800,而用APS破胶时,破胶液中检测不到M〈5000的聚糖分子。GLZ-1破胶液对岩心渗透率的伤害小于20%,而APS破胶液的伤害为27.7%~30.2%。在鄂尔多斯盆地苏力格气田8口井、西峰油田20口井压裂中使用GLZ-1破胶,油井返排液黏度〈2mPa·s,返排率〉65%,气田一次喷通,返排液黏度〈3mPa·s,平均返排率90.2%。图1表6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瓜尔胶压裂液 酶破胶剂 半乳甘露聚糖 糖苷键 特异性水解酶 压裂液破胶 水力压裂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井下节流技术在长庆气田试验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0
11
作者 吴革生 王效明 +1 位作者 韩东 徐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5-67,共3页
长庆气田主要采用高压集气集中注醇工艺流程,防止气井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水合物堵塞,但部分气井及集气管线在生产运行过程中暴露出堵塞严重等问题,为此开展井下节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文章介绍了该工艺的基本原理、井... 长庆气田主要采用高压集气集中注醇工艺流程,防止气井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水合物堵塞,但部分气井及集气管线在生产运行过程中暴露出堵塞严重等问题,为此开展井下节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文章介绍了该工艺的基本原理、井下节流器室内模拟试验以及施工参数优化设计,同时结合井下节流工艺技术在长庆气田现场试验资料,分析了该项工艺技术应用对改变水合物形成条件及减少管线堵塞次数等方面取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流技术 长庆气田 节流器 集输管线 气嘴
下载PDF
长庆气田变粘酸酸压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7
12
作者 徐永高 陈宝春 +3 位作者 管宝山 张燕明 周晓群 王晓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3-105,共3页
长庆气田碳酸盐岩储层具有低压、低渗、非均质性强等特点,酸化改造作为天然气井试气完井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序,是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的重要技术措施。自“八五”以来针对该储层的地质特点开展了一系列的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形成了三... 长庆气田碳酸盐岩储层具有低压、低渗、非均质性强等特点,酸化改造作为天然气井试气完井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序,是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的重要技术措施。自“八五”以来针对该储层的地质特点开展了一系列的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形成了三大酸压工艺与配套技术。为进一步提高酸压改造效果,自2000 年以来,开发了新型的变粘酸酸液体系,文章阐述了变粘酸酸液体系的性能评价以及配套技术特点、工艺适应性及经济效果分析。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变粘酸酸压工艺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庆气田 酸化压裂工艺 碳酸盐岩 变粘酸酸压工艺 储层
下载PDF
含凝析油气井泡沫排水采气工艺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白晓弘 吴革生 +2 位作者 王效明 陈德见 李耀德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08年第2期35-39,共5页
针对苏里格气田含凝析油气井的产水特点,研究了泡沫稳定的机理,在大量室内和现场试验的基础上,优选出了抗油起泡剂和配套消泡剂,研制了抗油起泡剂PQ-1。通过现场应用,解决了日产气量5000m^3以上气井的排水采气问题,有效地维持了气井平... 针对苏里格气田含凝析油气井的产水特点,研究了泡沫稳定的机理,在大量室内和现场试验的基础上,优选出了抗油起泡剂和配套消泡剂,研制了抗油起泡剂PQ-1。通过现场应用,解决了日产气量5000m^3以上气井的排水采气问题,有效地维持了气井平稳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井 抗油 起泡剂 优选 研制 泡沫排水采气
下载PDF
油井远程监控及计量系统在长庆油田的应用
14
作者 杨瑞 姚斌 +1 位作者 王永全 甘庆明 《低渗透油气田》 2009年第1期137-142,共6页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油井远程监控成为可能。近年来,通过不断地试验研究与完善,长庆油田油井远程监控及计量系统得到规模应用,不仅减少了人力、缩短了油井故障发现和排除时间、极大地提高了...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油井远程监控成为可能。近年来,通过不断地试验研究与完善,长庆油田油井远程监控及计量系统得到规模应用,不仅减少了人力、缩短了油井故障发现和排除时间、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节约了地面建设投资,进一步提高了油田的整体开发和管理水平。本文对目前系统的原理、组成、特点及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下一步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具体的建议,为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起到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庆油田 油井远程监控
下载PDF
低压低渗砂岩气藏CO_2压裂工艺研究与试验 被引量:17
15
作者 雷群 李宪文 +3 位作者 慕立俊 姬振宁 王小朵 马旭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3-115,共3页
针对长庆上古生界低渗低压砂岩储层特点,为降低低压气层的伤害,改善压裂增产效果,自2000年起,长庆油田公司开展了CO2压裂工艺的系统研究和工程试验,先后在榆林、苏里格、靖边等气田的天然气井上共实施21口井23层,气层深度3000~3500 m,... 针对长庆上古生界低渗低压砂岩储层特点,为降低低压气层的伤害,改善压裂增产效果,自2000年起,长庆油田公司开展了CO2压裂工艺的系统研究和工程试验,先后在榆林、苏里格、靖边等气田的天然气井上共实施21口井23层,气层深度3000~3500 m,最大单井加砂量47.8 m3,平均砂比达29.5%,CO2泡沫质量为25%~64%.CO2压裂在多数井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且通过研究与试验形成了由酸性交联液体体系、恒定内相和变比例设计方法、施工技术、装备配套等组成的CO2压裂工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气藏 CO2压裂工艺 晚古生代 二氧化碳压裂工艺 压裂液 助排剂
下载PDF
延迟破胶及强制裂缝闭合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管保山 丛连铸 +5 位作者 丁里 周晓群 薛小佳 郭自新 周焕顺 隋立新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64,92,共4页
采用延迟破胶技术,在压裂施工过程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胶囊破胶剂,利用它的延缓释放特性,使植物胶压裂液耐温、耐剪切稳定性增强,并且可以在不造成压裂液的流变性、滤失性和携砂性等过早丧失的前提下高浓度使用胶囊破胶剂。该技术与常规破... 采用延迟破胶技术,在压裂施工过程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胶囊破胶剂,利用它的延缓释放特性,使植物胶压裂液耐温、耐剪切稳定性增强,并且可以在不造成压裂液的流变性、滤失性和携砂性等过早丧失的前提下高浓度使用胶囊破胶剂。该技术与常规破胶技术相比,延缓释放率达50%,能更有效地清除液体残渣,减少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同时由于有延缓破胶的特性,放喷采用相应的措施,可以降低支撑剂沉降速度,形成较好的沉砂剖面,提供高的裂缝导流能力,并且可以降低滤饼和压裂液残渣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延迟破胶 胶囊破胶剂 过硫酸铵
下载PDF
稠油出砂冷采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3
17
作者 曾玉强 任勇 +2 位作者 张锦良 王琴 骆骥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6-369,共4页
稠油将是21世纪的重要资源。动用稠油资源是缓解未来原油短缺的重要手段。经济、高效地开发稠油对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目前,我国稠油油藏主要采取注蒸汽等热采方式,但普遍面临着油层出砂、气窜和采油成本高的严峻挑战。而稠... 稠油将是21世纪的重要资源。动用稠油资源是缓解未来原油短缺的重要手段。经济、高效地开发稠油对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目前,我国稠油油藏主要采取注蒸汽等热采方式,但普遍面临着油层出砂、气窜和采油成本高的严峻挑战。而稠油出砂冷采技术通过大量出砂形成高渗流通道,并借助于泡沫油的作用等机理来开采稠油油藏,可以较好地解决热采中遇到的问题。国外矿场实践结果表明,出砂冷采可以降低开采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出砂 冷采
下载PDF
前置酸加砂压裂新工艺试验研究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唐梅荣 李建山 +1 位作者 王小朵 张小宁 《低渗透油气田》 2007年第3期112-116,共5页
通过整合酸压和加砂压裂技术优势,集成为前置酸加砂压裂工艺技术。该工艺技术主要通过酸液溶蚀提高储层渗透性、抑制粘土矿物膨胀、溶解压裂液滤饼及残胶、酸压缝内填充支撑剂提高导流能力等4个方面的作用来提高改造效果。结合不同试... 通过整合酸压和加砂压裂技术优势,集成为前置酸加砂压裂工艺技术。该工艺技术主要通过酸液溶蚀提高储层渗透性、抑制粘土矿物膨胀、溶解压裂液滤饼及残胶、酸压缝内填充支撑剂提高导流能力等4个方面的作用来提高改造效果。结合不同试验区储层特征,优选了酸液体系,创造性地形成了与长庆低渗透储层特点相适应的前置酸加砂压裂工艺技术,在镇53等5个区块共计试验百余口,取得了较好试验效果,为长庆低渗油田的改造提供了一项新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酸 砂岩酸压 加砂压裂 集成工艺 现场试验
下载PDF
长厌低渗透油气田储层改造特色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永高 赵振峰 +3 位作者 李宪文 马旭 陆红军 郭自新 《低渗透油气田》 2006年第3期100-106,共7页
本文系统地总结了长庆低渗透油气田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储层改造特色技术,对其技术特点、应用效果进行了阐述与评价。并针对长庆低渗透油气层改造所面临的技术难题提出了下一步技术攻关与特色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词 低渗透 油气层 压裂 酸化 特色 技术
下载PDF
陕北高桥——西河口侏罗系浅油层改造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成旺 陆红军 +1 位作者 卜向前 刘静 《低渗透油气田》 2007年第1期102-106,共5页
陕北高桥——西河口地区侏罗系油层由于埋深浅、压力低、温度低和改造强度小等原因,前期实施效果差。通过提高单井产量攻关试验研究,开发了临界交联压裂液体系,解决了浅油层加砂压裂低温破胶问题;确定了不同井深下的人工裂缝形态,... 陕北高桥——西河口地区侏罗系油层由于埋深浅、压力低、温度低和改造强度小等原因,前期实施效果差。通过提高单井产量攻关试验研究,开发了临界交联压裂液体系,解决了浅油层加砂压裂低温破胶问题;确定了不同井深下的人工裂缝形态,为压裂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形成了该区浅油层改造模式,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实现了浅油层改造技术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 侏罗系 裂缝形态 临界交联 优化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