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南高温深层页岩气工程技术支撑管理模式及其应用
1
作者 尹建 刘菊 黎俊吾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1年第6期26-29,49,共5页
为了充分认识并助力高效开发四川盆地南部高温深层页岩气,以钻井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块储层特征和钻井作业情况,创新性地提出了工程技术支撑管理模式,整合钻井定向、钻井液、提速优化、井控等专业类别,组建支撑团队,采用"... 为了充分认识并助力高效开发四川盆地南部高温深层页岩气,以钻井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块储层特征和钻井作业情况,创新性地提出了工程技术支撑管理模式,整合钻井定向、钻井液、提速优化、井控等专业类别,组建支撑团队,采用"团队技术支撑、参与甲方技术决策、辅助现场管理"三级工作模式,前线支撑组常驻甲方基地和现场,全面参与甲方技术攻关和组织管理,后方专家组通过气井工程信息化技术提供远程支持。研究结果表明:(1) 2020年至今应用该管理模式在A和B公司实施了120井次,A公司L203井区钻井周期由平均110 d降到100 d后又再缩短至了90 d,实现了两轮提速;(2) B公司平均钻井周期相比2019年缩短了23 d,区块钻井速度大幅度提高,钻井周期持续缩短。结论认为,该模式重新定义了甲乙双方合作模式,可根据甲方需求定制支撑范围,亦可在川内其他复杂区块推广,助力提速提效工程技术支撑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南部 高温深层页岩气 工程技术支撑 钻井提速
下载PDF
我国石油企业品牌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
作者 李慧升 林薇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第16期104-106,共3页
我国石油企业在当今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品牌建设及其绩效评价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市场竞争至关重要。然而,目前我国已有的各种品牌建设绩效评价标准,大多套用国外品牌建设绩效评价框架,不能很好地体现石油行业特色。基于此,文... 我国石油企业在当今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品牌建设及其绩效评价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市场竞争至关重要。然而,目前我国已有的各种品牌建设绩效评价标准,大多套用国外品牌建设绩效评价框架,不能很好地体现石油行业特色。基于此,文章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石油企业的深入调研,构建适用于石油企业的品牌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以期为我国石油企业品牌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企业 品牌建设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川庆钻探精细控压钻井技术专利战略与实践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晓琳 徐文 +2 位作者 李枝林 左星 唐贵 《石油科技论坛》 2023年第4期61-65,共5页
为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满足国内油气勘探开发需求,川庆钻探自2007年开启精细控压钻井技术专项研究,经过10余年攻关实现了创新引领。川庆钻探从专利战略视角出发,围绕专利创造、运用与保护,在精细控压钻井领域积极探索专利战略设计、实... 为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满足国内油气勘探开发需求,川庆钻探自2007年开启精细控压钻井技术专项研究,经过10余年攻关实现了创新引领。川庆钻探从专利战略视角出发,围绕专利创造、运用与保护,在精细控压钻井领域积极探索专利战略设计、实施模式及路径。重点实施专利导航与布局、专利创造、专利保护及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等举措,有效防范和规避专利侵权风险。精细控压钻井技术领域现已获专利17件(其中美国和俄罗斯专利各1件)、软件著作权7件,制定技术标准14项,并在冀东油田、川渝地区、塔里木油田、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地区等国内外复杂深层油气勘探开发中大规模应用500余井次。通过实施专利战略,迫使国外重要竞争对手退出中国市场,利用技术优势和服务贸易成功进入海外市场,为企业走出国门打造深井超深井高效勘探开发利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控压钻井 专利战略 专利导航 专利风险 专利保护
下载PDF
深埋复杂条件下钠蒙脱石水化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4
作者 王跃鹏 唐世斌 +4 位作者 刘向君 王培峰 高永伟 杨赟 梁利喜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9-607,共9页
黏土矿物水化作用引发的岩石结构解体现象与边坡滑坡、隧道塌方及钻井井壁坍塌等工程安全问题息息相关。为揭示深埋复杂条件下钠蒙脱石水化机理,运用分子模拟技术,开展了不同埋藏深度条件下钠蒙脱石水化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实验,验证... 黏土矿物水化作用引发的岩石结构解体现象与边坡滑坡、隧道塌方及钻井井壁坍塌等工程安全问题息息相关。为揭示深埋复杂条件下钠蒙脱石水化机理,运用分子模拟技术,开展了不同埋藏深度条件下钠蒙脱石水化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实验,验证了钠蒙脱石的水化膨胀特性,实现了对其水化过程中关键物理化学参数的定量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晶层间距随着层间含水率的增加而阶梯型上升,呈现分层现象。随着埋藏深度和层间含水率增加,钠蒙脱石体积增大,而密度相应减小。层间含水率增加,促进氢键增多,并显著提升水分子和Na^(+)离子的自扩散系数。深埋条件下,水分子及Na^(+)离子自扩散系数较常温常压显著增大。随着水分子层数的递增,Na-Ow、Na-Hw、Ow-Hw(水分子间),Ow-Ow以及Os-Hw的主峰峰值,呈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而在不同埋藏深度条件下,这些主峰峰值则表现出差异性。随着水分子层数的增加,水的聚合程度先增加后有所降低,Na^(+)离子的配位数降低、聚合程度下降、离子水化数和水化半径变小。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水的聚合程度差别很小,Na^(+)离子对应水化特征仅有微小降低趋势。该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石油钻井、煤层安全开采、边坡稳定性评估及隧道工程开挖等关键领域的理论分析与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蒙脱石 水化机理 分子动力学模拟 径向分布函数 自扩散系数 离子配位数
原文传递
基于多录井参数特征同步的溢流事故监测研究
5
作者 陈青 黄志强 +3 位作者 孔祥伟 何弦桀 徐洲 安果涛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1-253,共13页
依据录井参数进行溢流事故的判断十分依赖坐岗人员的经验,且现场采集的综合录井参数信噪严重,参数变化特征不明显,溢流监测准确率低.通过低通滤波处理和局部加权线性回归,去除现场综合录井参数曲线的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噪,经归一化处理,... 依据录井参数进行溢流事故的判断十分依赖坐岗人员的经验,且现场采集的综合录井参数信噪严重,参数变化特征不明显,溢流监测准确率低.通过低通滤波处理和局部加权线性回归,去除现场综合录井参数曲线的高频信号和低频信噪,经归一化处理,得到了多参数同步的溢流识别方法,并结合GCN图形匹配和BRNN双向传递的特点,建立了GCN-BRNN相融合的模型,提高了溢流事故监测的准确率.结果表明,通过局部加权线性回归处理后能够使曲线变化特征更加明显,且归一化后的多参数同步监测比单一参数监测的准确率更高;以川西某井的综合录井数据为例进行溢流识别测试,与原先模型相比,结合后的模型溢流识别准确率更高,可达到85%;储层特征会影响录井参数的采集精度,储层分布结构越均匀、性质越稳定,溢流监测的准确率越高.经JT井现场应用,溢流事故识别准确率≥89%,实际溢流风险与模型识别结果一致.该方法能有效处理多源信息间的冲突,提高溢流监测的识别精度,对现场结合录井参数的溢流事故监测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溢流监测 参数特征 滤波去噪 局部加权线性回归 神经网络
下载PDF
二氧化碳压裂机理的实验研究及矿场实践
6
作者 苏伟东 周然 +4 位作者 叶文勇 李勇 杜焰 张承武 何鑫岩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5年第1期50-56,共7页
为了揭示二氧化碳压裂造缝机理,采用二氧化碳压裂大型物理模拟实验、X射线衍射检测、岩石力学测试、岩样CT扫描及对现场压裂的水击压力响应、井下微地震裂缝监测解释等手段,从小尺寸岩样、大尺寸岩样及大尺度矿场3个尺度开展了实验及试... 为了揭示二氧化碳压裂造缝机理,采用二氧化碳压裂大型物理模拟实验、X射线衍射检测、岩石力学测试、岩样CT扫描及对现场压裂的水击压力响应、井下微地震裂缝监测解释等手段,从小尺寸岩样、大尺寸岩样及大尺度矿场3个尺度开展了实验及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岩石中具有极强的滤失穿透性,其形成的人工裂缝面积远小于常规水力压裂;(2)二氧化碳对地层岩石中的方解石和白云石具有明显的溶蚀作用,并导致岩石杨氏模量值、剪切模量值和抗压强度值减小,岩石脆性指数增大;(3)受二氧化碳浸泡的影响,岩石破裂后所形成的裂缝断面较粗糙、整合性差,即使在没有支撑剂支撑的条件下仍具有较好的导流能力,实现了人工裂缝的自支撑;(4)二氧化碳压裂瞬时停泵压力表现为小幅度长时间的波动,其压力传导特征与常规水力压裂存在着明显的区别;(5)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的混合断裂机制较好地解释了二氧化碳压裂物模实验中声发射信号少、矿场压裂试验中微地震事件少的现象,证明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的混合断裂机制理论的合理性。结论认为,在没有支撑剂加入的情况下,二氧化碳形成的人工裂缝能够起到较好的油气增产作用,也由此证明了二氧化碳压裂自支撑理论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压裂 造缝机理 大物模实验 岩石力学 溶蚀作用 自支撑 混合断裂
下载PDF
川南页岩气钻井井漏特征及堵漏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万夫磊 王培钢 范生林 《石油科技论坛》 2022年第2期85-91,共7页
川南页岩气井区地质地貌复杂,缝洞发育明显,各层段恶性漏失频发,堵漏工作难度大,复杂处理周期长,钻井提速受到严重制约。针对上述工程地质难题,开展了川南地区页岩气钻井井漏特征分析和井漏防治技术现状评价,系统阐述了桥塞堵漏、水泥... 川南页岩气井区地质地貌复杂,缝洞发育明显,各层段恶性漏失频发,堵漏工作难度大,复杂处理周期长,钻井提速受到严重制约。针对上述工程地质难题,开展了川南地区页岩气钻井井漏特征分析和井漏防治技术现状评价,系统阐述了桥塞堵漏、水泥堵漏、多相混输堵漏、遇水快速凝固堵漏、油基钻井液堵漏等技术工艺的封堵效果。川南页岩气井区以裂缝性漏失为主,纵向上呈明显的“三段式”特征。表层地层井漏治理难度大,尚未得到很好解决;中部地层采用随钻、桥堵、水泥堵漏和清水强钻工艺,井漏防治效果较好;下部地层存在承压堵漏无效、龙马溪组溢漏同存的难题。研究形成了复合桥塞堵漏、桥塞+高滤失堵漏、桥塞+水泥浆堵漏、凝胶+水泥浆堵漏等综合堵漏工艺技术,通过集成应用,整体堵漏成功率提高至56%,治漏成效显著。针对当前仍存在的表层漏失处理工艺受限、井漏治理时间长、缺乏精确的漏层诊断技术等问题,建议开展漏失层诊断等技术攻关,研发漏失通道适应能力强的堵漏新材料、新工具及配套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井漏 堵漏 环境保护
下载PDF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用甲醇水蒸气重整反应器研究进展
8
作者 胡洋 韩传军 +5 位作者 胡强 李汶颖 安全成 苏洋 武洪松 袁果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9-183,共15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分布式热电联供技术是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源消费安全的重要途径。氢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最主要且最适合的燃料,然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分布式热电联供技术的应用受...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分布式热电联供技术是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源消费安全的重要途径。氢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最主要且最适合的燃料,然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分布式热电联供技术的应用受限于氢储运技术的发展。采用液态甲醇作为储氢载体现场重整制氢,有望在氢源供应问题上实现突破。为研究国内外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用甲醇水蒸气重整反应器进展,本文概述了氢源供应方式,着重总结了现场重整制氢的核心设备——甲醇水蒸气重整反应器的结构功能和供热方式,分析了影响反应器重整性能的操作参数和结构参数,并介绍了甲醇水蒸气重整反应器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集成发电的特点,提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用甲醇水蒸气重整反应器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大功率甲醇水蒸气重整反应器的设计、大功率甲醇水蒸气重整反应器制氢机理及传热传质特性研究,以及采用甲醇水蒸气重整反应器直接为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供氢发电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化学反应器 甲醇水蒸气重整 分布式热电联供
下载PDF
钻井工程中井漏预防及堵漏技术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巍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7年第9期146-147,共2页
在钻井工程的作业当中,会遇到许多突发状况,其中井漏便是其中较为严重的状况之一。井漏现象的发生会给钻井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危险与伤害,同时为了弥补井漏所带来的危害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所以,加强对钻井工程中井漏现象... 在钻井工程的作业当中,会遇到许多突发状况,其中井漏便是其中较为严重的状况之一。井漏现象的发生会给钻井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危险与伤害,同时为了弥补井漏所带来的危害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所以,加强对钻井工程中井漏现象的预防与堵漏技术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工程 井漏预防 堵漏技术
下载PDF
工程作业智能支持系统EISS平台技术架构优化实践 被引量:10
10
作者 钱浩东 王鹏 张治发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第16期184-186,共3页
工程作业智能支持系统(Engineering Opertion Intelligent Support System,EISS)以“甲乙方共建共用一体化,推进管理变革、提升效率效益”为目标,采用统一管理、架构、标准、应用的构建设计理念,经过多年技术攻关,研发了具有中油技服特... 工程作业智能支持系统(Engineering Opertion Intelligent Support System,EISS)以“甲乙方共建共用一体化,推进管理变革、提升效率效益”为目标,采用统一管理、架构、标准、应用的构建设计理念,经过多年技术攻关,研发了具有中油技服特色、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化平台。通过总部、企业、区域/作业单位等工程作业智能支持中心(Eengineering Opertion Iintelligent Support Center,EISC)体系三级部署,平台实现了钻井、录井、井下作业和测井等多专业作业现场实时数据、视频数据和手工数据的采集,具备实时监控及预警、钻井辅助决策、随钻地质导向、钻井辅助设计等应用功能,核心功能实现三维可视化,并大规模推广应用。随着计算机编程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该系统为了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彻底实现云化部署,为此对EISS平台从系统架构、数据管理模式和运行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升级转型,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性能并有效降低运维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支持系统 信息化平台 系统架构 数据管理 运行管理
下载PDF
石油企业品牌建设方案及实施研究
11
作者 林薇 李慧升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4年第7期95-97,共3页
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这些变化为石油企业的品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建设强大的品牌是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石油企业的深入调研,提出适用于石油企业的品... 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这些变化为石油企业的品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建设强大的品牌是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石油企业的深入调研,提出适用于石油企业的品牌建设方案和具体实施措施,以期为我国石油企业的品牌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企业 品牌 建设方案 质量管理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页岩气井综合治漏技术
12
作者 孙欢 朱明明 +3 位作者 杨勇平 王伟良 王凯 赵向阳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4,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带区域深层页岩地层交界面存在天然裂缝,长裸眼井段多套承压薄弱层同存,承压能力弱,钻井过程中漏失频发,严重制约着钻井提速增效。研究了随钻承压护壁技术,以提高裸眼井段承压薄弱层的承压能力;采用了长裸眼漏层精...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带区域深层页岩地层交界面存在天然裂缝,长裸眼井段多套承压薄弱层同存,承压能力弱,钻井过程中漏失频发,严重制约着钻井提速增效。研究了随钻承压护壁技术,以提高裸眼井段承压薄弱层的承压能力;采用了长裸眼漏层精准定位技术,以实现漏层的精准定位;研发了酸溶性高滤失堵漏工作液,用其封堵裂缝性恶性漏失,大幅提高钻井时效。将述技术集成形成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页岩气井综合治漏技术。该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14口井页岩气井进行了现场应用,专项堵漏时间缩短55.25%,钻井周期缩短15.5d。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综合治漏技术为该盆地页岩气井的安全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护壁剂 漏层定位 高滤失堵漏工作液 综合治漏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基于带压数字化建设的施工设计自动化应用研究
13
作者 张雨平 黄微 何恩鹏 《中国信息界》 2025年第2期243-245,共3页
引言。随着油气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气井带压作业技术以高效、安全的作业方式受到广泛关注,业务范围和工作量剧增,带压作业的信息化建设也受到了石油钻探领域的高度重视。目前,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在带压作业信息建设方面,已完成带压... 引言。随着油气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气井带压作业技术以高效、安全的作业方式受到广泛关注,业务范围和工作量剧增,带压作业的信息化建设也受到了石油钻探领域的高度重视。目前,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在带压作业信息建设方面,已完成带压数字化应用平台开发,实现施工过程管控,确保带压作业安全性,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应用 数字化应用 石油钻探 施工设计 带压作业 过程管控 信息化建设 数字化建设
下载PDF
地质工程一体化导向系统1.0构建研究
14
作者 骆新颖 谢寅溥 陶俊亦 《信息系统工程》 2023年第9期8-11,共4页
地质工程一体化涵盖了地质、物探、钻井、录井等专业领域,涉及海量不同类型的数据。通过集成相关成熟应用模块与研发升级配套功能,初步构建地质工程一体化的数据湖和协同办公平台,形成统一的数据存储及模型标准及数据访问接口,实现各钻... 地质工程一体化涵盖了地质、物探、钻井、录井等专业领域,涉及海量不同类型的数据。通过集成相关成熟应用模块与研发升级配套功能,初步构建地质工程一体化的数据湖和协同办公平台,形成统一的数据存储及模型标准及数据访问接口,实现各钻探井场数据、图件实时动态浏览、报表自动统计生成、成果共享、数据互通互用、成果结合应用等内容,后方全面覆盖各钻探、各地区重点探井及水平井地质导向动态,具备远程跟踪支持与多专业相结合的指挥决策能力,进一步促进工程地质一体化理念有形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 工程 一体化
下载PDF
川庆完井作业现场监控平台构建与应用研究
15
作者 陶俊亦 钱浩东 +1 位作者 骆新颖 黄微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第10期113-115,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在石油钻探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国内各个油田、钻探公司都建立了信息系统,以达到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程技术水平、降本增效的目的。川庆钻探在完井作业信息建设方面,目前完成了工程数据的采集,但并未搭建完井工程数据深... 随着信息技术在石油钻探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国内各个油田、钻探公司都建立了信息系统,以达到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程技术水平、降本增效的目的。川庆钻探在完井作业信息建设方面,目前完成了工程数据的采集,但并未搭建完井工程数据深度挖掘和应用平台,完井数据应用功能开发较少,无法支撑公司完井工程管理和现场作业的应用。文章基于完井作业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的数据资源,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开展数据处理和应用,搭建完井作业现场监控平台,实现完井作业现场的远程监控和生产指挥,以期提升川庆钻探试油完井作业信息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井作业 现场监控平台 数据应用
下载PDF
面向早期溢流监测的钻井工程参数仿真建模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博 胡旭光 +3 位作者 刘贵义 李宜君 孙伟峰 戴永寿 《录井工程》 2019年第4期44-50,147,共8页
研究表明,智能识别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早期溢流监测的准确性,但由于溢流是钻井过程中的小概率事件,现场可获取的溢流样本数据十分有限,限制了智能识别方法的应用。针对该问题,在分析常用溢流监测参数与钻井设计参数、地质相关参数以及钻... 研究表明,智能识别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早期溢流监测的准确性,但由于溢流是钻井过程中的小概率事件,现场可获取的溢流样本数据十分有限,限制了智能识别方法的应用。针对该问题,在分析常用溢流监测参数与钻井设计参数、地质相关参数以及钻井工况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钻进、起钻、下钻三种工况下常用溢流监测参数的数值模拟模型,为溢流智能识别方法的应用提供数据基础。利用现场实测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给定的钻井条件下,仿真得到的数据与现场实测数据间的相似度达到83.85%,具有较高的吻合度;溢流智能识别模型识别准确率较缺乏训练样本的专家经验模型提高了23.1%,识别准确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溢流 监测 智能识别 钻井工程 参数 数据样本 仿真建模
下载PDF
长庆油田水基环保成膜钻井液研究与现场试验 被引量:10
17
作者 贾俊 赵向阳 刘伟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7-43,共7页
长庆油田的地理气候条件独特,要求该油田所用钻井液应具有无毒、易降解和环境可接受性好的特点,为此,以多糖衍生物G312为主剂,通过优选其他添加剂,形成了适合于长庆油田低压、低渗、低孔储层的水基环保成膜钻井液。该钻井液利用多糖衍... 长庆油田的地理气候条件独特,要求该油田所用钻井液应具有无毒、易降解和环境可接受性好的特点,为此,以多糖衍生物G312为主剂,通过优选其他添加剂,形成了适合于长庆油田低压、低渗、低孔储层的水基环保成膜钻井液。该钻井液利用多糖衍生物的半透膜作用和有机胺独特的抑制防塌作用,达到了既能保护储层又能保护环境的目的,与传统的烷基葡萄糖甙钻井液相比,具有防塌性能好、主处理剂加量少、抗温抗盐能力强的优点。室内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水基环保成膜钻井液无生物毒性,重金属含量等达到了污水排放标准要求;由于具有半透膜效应,该钻井液抑制性较强,岩屑在其中的线性膨胀率与在清水中相比降低了35.6%,岩屑一次回收率达到94.80%、二次回收率达到89.34%;耐温性较好,可耐120℃高温,综合性能优良。水基环保成膜钻井液在长庆油田苏里格地区A井进行了现场试验,钻井过程中没有发生井下故障,井径规则,电测、下套管作业一次到底,且钻井液的环保性能指标达到了污水排放标准。研究结果表明,水基环保成膜钻井液的环保性能和其他性能均能满足长庆油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钻井液 成膜 多糖衍生物 钻井液性能 毒性 生物降解 长庆油田
下载PDF
三气合采井下分层调控工具高速流体冲蚀研究
18
作者 唐洋 向上 +2 位作者 赵鹏 王杰 王国荣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93-106,共14页
目的针对三气合采复杂工况导致井下分层调控工具易冲蚀失效的问题,开展高速气固混合流体对该工具冲蚀规律研究,以获得其最优结构设计参数。方法通过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建立了井下分层调控工具的三维冲蚀模型,并采用离散相模型描述了固... 目的针对三气合采复杂工况导致井下分层调控工具易冲蚀失效的问题,开展高速气固混合流体对该工具冲蚀规律研究,以获得其最优结构设计参数。方法通过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建立了井下分层调控工具的三维冲蚀模型,并采用离散相模型描述了固相颗粒的运动轨迹。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井下分层调控工具的易冲蚀区域,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不同结构参数和产量下的冲蚀破坏机理。结果冲蚀磨损区域主要分布在笼套段底部、节流孔及其内壁面、笼套段与固定油嘴的过渡段、固定油嘴入口端、固定油嘴内壁面。随着固定油嘴入口角度增大,固定油嘴内壁面最大冲蚀率变化不大,过渡段和固定油嘴入口端最大冲蚀率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随着笼套底部半径增大,笼套段底部最大冲蚀率处于较低水平且无明显变化,但节流孔及其内壁面最大冲蚀率逐渐增大。随着笼套式阀芯开度增大,节流孔及内壁面最大冲蚀率处于较低水平且无明显变化,过渡段及油嘴入口端最大冲蚀率在阀芯开度为60%时取得最大值。随着固相颗粒粒径以及质量流量的增大,节流孔及内壁面、过渡段和固定油嘴入口端最大冲蚀率呈增大趋势,笼套段底部和固定油嘴内壁面最大冲蚀率较低且无明显变化。结论本研究结果揭示了高速高压气固两相流对两级节流结构的冲蚀破坏机理,在设计同类井下工具时,可选择固定油嘴进口角为25°~30°,笼套底部半径为25~30 mm,阀芯开度小于50%或大于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气合采 井下分层调控工具 冲蚀失效机理 数值分析 计算流体力学 天然气水合物
下载PDF
定向射孔多缝压裂技术在长庆油田的应用与认识
19
作者 闫永萍 李新弟 +4 位作者 马艳丽 莫丽芳 徐乐 李浦 王志 《低渗透油气田》 2012年第1期121-124,134,共5页
在理论研究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多缝压裂的技术思路,通过层内形成多裂缝来进一步提高油层横向动用程度,扩大泄油面积,从而达到大幅提高产量的目的。在物模实验的启发下.创造性提出了定向射孔+多缝压裂的新型技术,该技术通... 在理论研究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多缝压裂的技术思路,通过层内形成多裂缝来进一步提高油层横向动用程度,扩大泄油面积,从而达到大幅提高产量的目的。在物模实验的启发下.创造性提出了定向射孔+多缝压裂的新型技术,该技术通过定向射孔诱导迫使初始裂缝转向,最终形成相互独立的多缝。现场应用70口井,井均日增油0.6t,A井区试验井投产初期井均日增油1.2t,实践证明通过多缝压裂提高泄油面积可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射孔 裂缝转向 多裂缝 泄油体积
下载PDF
结合CT技术的页岩水化损伤规律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贾利春 张超平 周井红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4-217,共4页
为研究龙马溪组黑色富有机质页岩水化后细观结构的损伤演化特征,利用CT技术对不同浸泡时间的岩样进行扫描,充分利用CT图像中信息,分析页岩水化细观损伤规律。结果表明:页岩吸水率随着浸泡时间增加而逐渐升高,并渐趋于平稳,吸水率与浸泡... 为研究龙马溪组黑色富有机质页岩水化后细观结构的损伤演化特征,利用CT技术对不同浸泡时间的岩样进行扫描,充分利用CT图像中信息,分析页岩水化细观损伤规律。结果表明:页岩吸水率随着浸泡时间增加而逐渐升高,并渐趋于平稳,吸水率与浸泡时间之间满足对数函数关系;CT图像和二值化图像直观地显示了水化裂缝萌生形成、扩展贯通、形成宏观主裂缝的演化过程,灰度直方图体现了不同水化阶段的CT图像灰度值的变化,其由初始单峰型过渡为水化后双峰;基于二值化图像得到了不同水化阶段的损伤变量,损伤变量随着浸泡时间增加而逐渐升高,且与浸泡时间之间近似满足幂函数关系;CT图像分形维数可体现水化裂缝演化扩展的复杂程度,其随着水化时间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变化规律。利用CT技术可得到岩样在不同浸泡时间的内部微观结构分布,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CT图像 水化损伤 裂缝 损伤变量 分形维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