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1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博”对大学生价值追求影响的探究——以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工程学院为例
1
作者 刘钰潭 张昊 +1 位作者 何炆峰 杨磊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96-98,103,共4页
以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和徐州工程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走访等途径调查"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现状,针对"微博"在大学生价值追求中折射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微博&qu... 以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和徐州工程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走访等途径调查"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现状,针对"微博"在大学生价值追求中折射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微博"对大学生价值追求的影响,并提出了要正确地认识信息、选择与传播信息等相关建议,力求其对发挥"微博"在大学生中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大学生 现状研究 价值追求
下载PDF
中国矿业大学早期学术研究述论(1909-1949) 被引量:3
2
作者 阎国华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7-12,共6页
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焦作路矿学堂是中国创办最早并一直延续至今的矿业高等学府。中国近代矿业高等教育是与中国近代工业同步发展、特别是伴随煤矿的创办而兴起的。由从路矿学堂到福中矿务大学再到私立焦作工学院,学校不仅首开中国... 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焦作路矿学堂是中国创办最早并一直延续至今的矿业高等学府。中国近代矿业高等教育是与中国近代工业同步发展、特别是伴随煤矿的创办而兴起的。由从路矿学堂到福中矿务大学再到私立焦作工学院,学校不仅首开中国近代矿业高等教育的先河,而且作为国内当时唯一的私立工学院独步神州学苑。学校的早期创办者师法西方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模式,坚持以学术为本,重研究、重交流、重基础、重实践,为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师资力量奠定了重要基础。在中国矿业大学百年华诞到来之际,本文依据现有的校史资料,从学校学术研究的研究领域、活动形态、研究条件与管理机制等方面对中国矿业大学早期(1909-1949年)、主要是私立焦作工学院时期的学术研究的基本状况进行了梳理,从而展现了矿大前辈学人在学术探索的领域与成就、学术活动的形态与氛围、学术研究的条件与机制等方面形成的独特风格和影响,以达到鉴古知今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矿业大学 早期 焦作工学院 学术研究 价值追求
下载PDF
基于当前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研究——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杨爱东 《黑河学刊》 2010年第7期119-121,共3页
当前,高等教育正朝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也呈现综合化。除了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素质等方面达到优秀外,还特别重视体质健康素质。因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正是大学生实现其它方面发展的基础。文章对... 当前,高等教育正朝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也呈现综合化。除了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素质等方面达到优秀外,还特别重视体质健康素质。因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正是大学生实现其它方面发展的基础。文章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展开了全面介绍,并通过对中国矿业大学2007-2008学年度17个学院22092名在校大学生体质情况的调查分析,从一个侧面揭示当前我国大学生体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方法,以期为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质健康 中国矿业大学 洞察分析
下载PDF
刍议中国矿业大学的晚点名制度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爱东 耿臣瑞 杨波 《科技信息》 2008年第14期183-184,共2页
晚点名制度,作为中国矿业大学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制度。自实行以来,在维护校园秩序的稳定及校园的和谐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办学模式的不断变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为此,本... 晚点名制度,作为中国矿业大学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制度。自实行以来,在维护校园秩序的稳定及校园的和谐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办学模式的不断变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为此,本文拟就以中国矿业大学的晚点名制度为例探讨高等学校的管理工作,以期能够采取相关措施进一步完善此制度,在更大程度上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为高校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矿业大学 晚点名 制度
下载PDF
大学创新教育课程教学理念创新——以中国矿业大学《创造学》课程教育实践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阎国华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10期12-14,共3页
在实施创新教育的道路上,各大学开设了诸多名称各异的课程,如《创造学》《创新学》《创造方法》以及《创造学思维》等等。这些课程虽名称各异,但教学目标大多定位于培养创新者和推动创新活动,因此,不妨统称之为创新教育类课程。相对于... 在实施创新教育的道路上,各大学开设了诸多名称各异的课程,如《创造学》《创新学》《创造方法》以及《创造学思维》等等。这些课程虽名称各异,但教学目标大多定位于培养创新者和推动创新活动,因此,不妨统称之为创新教育类课程。相对于普通大学课程,创新教育类课程有其独特性,很多问题需要在新理念指导下实施,对其教学理念创新进而指导创新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途径、教学重点、教学目标等等,是创新教育类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创新教育类课程 教学理念 中国矿业大学 创造学
下载PDF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矿业大学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2
6
作者 宋丽萍 宋迎法 高娴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52-59,共8页
网络的普及使学生网民数量不断扩大,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及政治效能感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对中国矿业大学在读全日制本科生的互联网使用、线下政治参与、网络政治参与、政治信任以及政治效能感... 网络的普及使学生网民数量不断扩大,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及政治效能感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对中国矿业大学在读全日制本科生的互联网使用、线下政治参与、网络政治参与、政治信任以及政治效能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性别、网龄、上网时间和上网内容等对其政治效能感、政治信任、政治参与有一定的影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行为、政治态度、价值观念等得到某种程度的催化,表现为对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对网络意见领袖及其他群体观点的免疫力的下降等;线下政治参与和网络政治参与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政府的回应,实现各自的利益诉求,而且大学生线下政治参与越多,其外在政治效能感便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时代 大学生 政治效能感 政治参与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焦虑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3
7
作者 史修永 王惠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187-191,共5页
当下文学理论表现出一种对自身存在的深切焦虑。西方文论的影响而导致的集体"失语",文论家们在当下学术共同体和现实社会经验的位置得不到主观肯定,是这一焦虑窘境的两个主要方面。当代文论要走出这种困境,就应该直面中国文... 当下文学理论表现出一种对自身存在的深切焦虑。西方文论的影响而导致的集体"失语",文论家们在当下学术共同体和现实社会经验的位置得不到主观肯定,是这一焦虑窘境的两个主要方面。当代文论要走出这种困境,就应该直面中国文学鲜活的经验与现实问题,坚持多元主义的研究方法论理念,重建文学理论的公共性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论 影响的焦虑 认同危机 出路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形式的五种典型观念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长利 任一江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8,共8页
我国当代关于文学形式的认识,先后形成五种典型观念,即"工具论"、"载体论"、"辩证论"、"中介论"、"关系论"。"工具论"主张文学形式服务于文学内容;"载体论"主... 我国当代关于文学形式的认识,先后形成五种典型观念,即"工具论"、"载体论"、"辩证论"、"中介论"、"关系论"。"工具论"主张文学形式服务于文学内容;"载体论"主张文学形式是反映内容的手段;"辩证论"主张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关系;"中介论"主张从社会生活到文学内容以文学形式为中介;"关系论"主张文学形式的性质在多边关系中确定。本文把"过程"思想引入"关系论"中,认为古今"六种"文艺范式所内涵的普遍性精神为当代文学形式和内涵奠定下了基本质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形式 工具 载体 辨证 中介 关系 过程
下载PDF
中国近代大学学术研究的缘起——以焦作路矿学堂为例
9
作者 阎国华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0-72,共3页
集中创办于清末民初的中国近代大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对西方高等教育模仿、借鉴到自我创新的过程。近代大学有关"学术研究功能应作为大学必要组成"的认识是在民族危难、社会变革、教育转型、科技发展等因素共同推动下,在前辈学... 集中创办于清末民初的中国近代大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对西方高等教育模仿、借鉴到自我创新的过程。近代大学有关"学术研究功能应作为大学必要组成"的认识是在民族危难、社会变革、教育转型、科技发展等因素共同推动下,在前辈学人的不断探求中确立的,整个过程体现着中国人对学术研究的向往和价值追求,潜藏着照耀学术研究的前进的精神与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大学 学术研究 缘起
下载PDF
豪情仗义笑江湖 不拘一格塑人才——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社工情结与专业形塑之感悟·反思
10
作者 董郑芳 李全彩 《消费导刊》 2009年第18期229-230,共2页
社会工作(Social Work,简称社工)专业教育20余年来,启迪成长,润物无声。在价值理念、工作方法、助人技巧和处事原则等方面,社工学生建设独特能力,内化社工情结与形塑,散发专业气质魅力。虽仍存有在校生与毕业生层面问题,但经专业反思多... 社会工作(Social Work,简称社工)专业教育20余年来,启迪成长,润物无声。在价值理念、工作方法、助人技巧和处事原则等方面,社工学生建设独特能力,内化社工情结与形塑,散发专业气质魅力。虽仍存有在校生与毕业生层面问题,但经专业反思多方构建的努力,必将迎来社工践行正义的真正春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 社工情结 专业塑造 感悟与反思
下载PDF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团体辅导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马亚静 杨长锁 刘颖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24-25,33,共3页
为拓展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形式与内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笔者以团体辅导的方式对12名大学生进行了为期8周的职业生涯教育,并采用多种方法对实践结果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团体辅导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并具有一... 为拓展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形式与内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笔者以团体辅导的方式对12名大学生进行了为期8周的职业生涯教育,并采用多种方法对实践结果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团体辅导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持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辅导 大学生 职业生涯
下载PDF
大学生创业中地方政府角色定位缺失与对策 被引量:28
12
作者 黄美蓉 丁三青 王希鹏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0-133,共4页
地方政府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大学生是否参与创业以及大学生创业是否能够取得成功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地方政府在大学生创业中的角色定位是缺失的,其角色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创业政策制定者角色的缺位;... 地方政府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大学生是否参与创业以及大学生创业是否能够取得成功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地方政府在大学生创业中的角色定位是缺失的,其角色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创业政策制定者角色的缺位;二是创业协调监督者角色的错位;三是创业服务者角色的虚位。因此,地方政府必须做到:创业政策制定者角色要补位;创业协调监督者角色要正位;创业服务者角色要实位。只有这样,地方政府才能够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 地方政府 角色定位
下载PDF
徐州市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丁三青 王希鹏 李金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年第4期17-21,共5页
通过对徐州市四所高校1000名大学生的政治态度、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参与社会事务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社会关怀意识的调查分析,表明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呈现出信仰多元化、理性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兼容化,理想信念现实化,参与社会事务... 通过对徐州市四所高校1000名大学生的政治态度、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参与社会事务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社会关怀意识的调查分析,表明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呈现出信仰多元化、理性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兼容化,理想信念现实化,参与社会事务意识理性化、务实化,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关怀意识个人色彩严重等特点,这要求我们必须区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层次,加强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系统整合,加强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提高建设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道德状况 调查分析 和谐社会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大学生学习倦怠研究--以X大学为例 被引量:18
14
作者 畅军亮 吴丹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2-65,79,共5页
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情况愈加严重,直接影响到大学的学风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引起了研究者与高校的高度关注。为深入探究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基于扎根理论,采用访谈的方式进行研究,建构了大学生学习倦怠的范例模式,并提出了防治大学生学... 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情况愈加严重,直接影响到大学的学风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引起了研究者与高校的高度关注。为深入探究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基于扎根理论,采用访谈的方式进行研究,建构了大学生学习倦怠的范例模式,并提出了防治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倦怠 扎根理论
下载PDF
大学生村官期满流动政策效果分析--以苏北地区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段鑫星 张祎 张申申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0-84,共5页
期满流动作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作情况关系到整个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进度。本文基于公共政策的视角,以苏北地区实证调查为例,从大学生"村官"对期满流动政策的依赖程度、关注度、满意... 期满流动作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作情况关系到整个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进度。本文基于公共政策的视角,以苏北地区实证调查为例,从大学生"村官"对期满流动政策的依赖程度、关注度、满意度以及影响期满流动顺利展开的因素等方面,分析政策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期满流动政策 对策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应激源研究述评 被引量:9
16
作者 程婧 段鑫星 《青年探索》 2005年第4期23-27,共5页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从大学生心理应激源的类别与频度、大学生心理应激源的各类群体差异、大学生心理应激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三个角度对近几年国内外相关的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认为现有研究有四点不足之处:应激来源的研究不...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从大学生心理应激源的类别与频度、大学生心理应激源的各类群体差异、大学生心理应激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三个角度对近几年国内外相关的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认为现有研究有四点不足之处:应激来源的研究不够全面、测量工具适用性不强、缺乏纵向研究、对于心理应激源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不够全面深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应激源 大学生 述评 心理健康 文献综述 群体差异 研究成果 不足之处 测量工具 纵向研究 努力方向 代表性 国内外 适用性 文采
下载PDF
论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被引量:11
17
作者 严海波 肖红燕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736-738,共3页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区域文化系统,是学校围绕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的由一系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制度体系、建筑风格等因素构成的一种文化系统。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其建设中应凸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引...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区域文化系统,是学校围绕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的由一系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制度体系、建筑风格等因素构成的一种文化系统。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其建设中应凸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从制度层面入手,建立完善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制定相应的管理机构、活动细则和奖励制度,包括精神支持和物质奖励。在管理上,教师和管理人员要做到控而不管,突出学生主动性,改善管理模式,以多种形式丰富校园文化,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高等学校必须抓住时机,抢占网络阵地,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重视学生会、学生社团的载体作用,因此,凸现大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地位,利用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来锻炼大学大学生的能力,全面提升他们的素质,同时还要发挥教师主体、党政管理主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只有三者的有机结合,相互作用才能共同建设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文化 大学生 主体性 素质教育 网络文化环境 学生会 学生社团
下载PDF
女大学生恋爱心理冲突的家庭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孟莉 段鑫星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1期72-75,共4页
家庭对女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影响值得关注,本研究以心理咨询中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女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家庭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即案例主要分为四类:家庭经济条件对女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影响;家庭教养方式对女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影响;父母婚... 家庭对女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影响值得关注,本研究以心理咨询中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女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家庭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即案例主要分为四类:家庭经济条件对女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影响;家庭教养方式对女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影响;父母婚姻质量对女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影响;家庭期望和态度对女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 女大学生 恋爱心理 影响
下载PDF
就业困境与突围之道: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分析与提升 被引量:8
19
作者 马亚静 段鑫星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第10期90-93,共4页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困境,自我效能感因其对职业决策、求职与就业的重要影响而成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种突围路径。但目前大学生的就业自我效能感仍较为欠缺,在职业决策时目标模糊,对职业和自我认知不清,求职过程中悲观、焦虑情绪明...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困境,自我效能感因其对职业决策、求职与就业的重要影响而成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种突围路径。但目前大学生的就业自我效能感仍较为欠缺,在职业决策时目标模糊,对职业和自我认知不清,求职过程中悲观、焦虑情绪明显,自卑心理和依赖心理普遍,入职后,角色转换困难,产生自我否定。根据班杜拉的理论,为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就业能力,高校可通过鼓励研究性学习、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全程职业生涯规划让大学生获得直接的成功体验;通过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同龄人的参照作用和职场人士的信息提供作用让大学生获得替代经验;针对就业歧视造成的心理压力和自我效能感的不足,进行言语说服,树立大学生的就业信心;通过改革高校管理体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提升其情绪智力和身体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我效能感 就业能力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研究述评 被引量:3
20
作者 陶梅 段鑫星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6-128,共3页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心理社会化进行了研究,对于大学生心理社会化问题有了初步探讨,但研究的深度、广度、成熟度还显不够,仍有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社会化 述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