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超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59-61,共3页
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困境与出路王超目前,我国高校分析测试中心普遍存在着经费不足、维修困难、使用效率较低、人员不稳定等诸多困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充分发挥分析测试技术的作用,以更好地为高校培养人... 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困境与出路王超目前,我国高校分析测试中心普遍存在着经费不足、维修困难、使用效率较低、人员不稳定等诸多困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充分发挥分析测试技术的作用,以更好地为高校培养人才服务,为科学研究、学科发展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分析测试中心 发展
全文增补中
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精确度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谢卫宁 何亚群 +2 位作者 左蔚然 周国平 吴仁超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8-81,共4页
在可磨性指数(HGI)测定回路中嵌入能耗测定模块,并对磨后细粒产品进行激光粒度分析。结果表明,研磨能耗与HGI不呈严格的线性相关关系;磨后产品的粒度分布与比表面积增加规律超出了可磨性指数测定依据面积假说所能解释的范畴。这导致煤... 在可磨性指数(HGI)测定回路中嵌入能耗测定模块,并对磨后细粒产品进行激光粒度分析。结果表明,研磨能耗与HGI不呈严格的线性相关关系;磨后产品的粒度分布与比表面积增加规律超出了可磨性指数测定依据面积假说所能解释的范畴。这导致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结果存在一定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可磨性指数 激光粒度分析 比表面积 能量损耗
下载PDF
徐州冬季雾霾天气PM_(1.0)单颗粒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于建勇 周蕊 王帅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20-130,共11页
本文利用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FETEM)及能谱仪(EDS),对2014年元月徐州市区雾霾污染天气下采集的PM_(1.0)进行了单颗粒样本分析。通过电子束辐照损伤实验,分析了无机气溶胶颗粒形态、颗粒模态及颗粒混合态,探讨了复合污染颗粒的形成过... 本文利用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FETEM)及能谱仪(EDS),对2014年元月徐州市区雾霾污染天气下采集的PM_(1.0)进行了单颗粒样本分析。通过电子束辐照损伤实验,分析了无机气溶胶颗粒形态、颗粒模态及颗粒混合态,探讨了复合污染颗粒的形成过程。利用EDS实验,进行了无机气溶胶颗粒物相分析,估算了颗粒相中直接排放源组分及二次污染组分含量。对碱金属及极易挥发的S和N在PM_(1.0)上的富集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PM_(1.0)直接排放源颗粒与无机水溶性离子组分、可溶有机溶胶组分多呈非均相性内部混合分布特征。采样时段大气环境相对湿度大、温度较低及区域性秸秆焚烧,大量气态污染物凝结或浓缩在直接排放颗粒物表面,造成复合污染颗粒的快速转化,是导致徐州冬季雾霾事件形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透射电子显微镜 单颗粒 混合态 非均相性
下载PDF
热处理废弃锂离子电池富Co破碎产物中Co元素的化学态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葛林瀚 王锐利 +3 位作者 何亚群 张涛 付汝三 李强 《中国粉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54,共4页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谱图分析废弃锂离子电池热处理前、后富Co破碎产物中Co元素的化学状态。结果表明,当原样中Co元素以LiCoO2形式存在时,热处理后生成LiCoO2、Co3O4、Co2AlO4等较复杂产物,其中Co3O4信号较强;当原样中Co元素...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谱图分析废弃锂离子电池热处理前、后富Co破碎产物中Co元素的化学状态。结果表明,当原样中Co元素以LiCoO2形式存在时,热处理后生成LiCoO2、Co3O4、Co2AlO4等较复杂产物,其中Co3O4信号较强;当原样中Co元素以Li1-xCoO2和LiCoO2这2种化学态存在时,热处理后主要生成Co3O4,此外有未分解的Li1-xCoO2、CoF3和Co金属单质;热处理后Co元素得到进一步富集,部分Co元素的化学态得到有效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锂离子电池 热处理 化学态
下载PDF
基于衍射图谱低角度信息的煤化程度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超 余嘉栋 +2 位作者 李红 张晓春 王帅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5-128,共4页
基于煤炭的衍射图谱,判断其煤化程度的常规方法是计算002峰峰高与半高宽的比值。探讨了九种不同变质程度煤的衍射图谱信息,在应用该方法进行煤化程度的比较分析后,认为该方法对中低变质程度煤的判定较为可靠,但对高阶煤有所欠缺。另外,... 基于煤炭的衍射图谱,判断其煤化程度的常规方法是计算002峰峰高与半高宽的比值。探讨了九种不同变质程度煤的衍射图谱信息,在应用该方法进行煤化程度的比较分析后,认为该方法对中低变质程度煤的判定较为可靠,但对高阶煤有所欠缺。另外,通过布拉格方程计算,认为煤样衍射图谱低角度区(3°~10°)反映的是煤中直径为(0.884~2.94)nm的微孔信息,其衍射强度对应煤中的孔隙率。因此,结合孔隙率随煤化程度变化的规律,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表征煤化程度的函数。新函数可综合煤样衍射图谱中的低角度区与002峰的信息,判定煤化程度。结果表明:该函数对于煤化程度的表征更加可行、可靠和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衍射图谱 低角度信息 孔隙率 煤化程度
下载PDF
矿业工程多专业融合数字场景体验式教学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徐剑坤 王恩元 +1 位作者 习丹阳 周蕊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2-206,216,共6页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变革了资源开发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传统的教学方法急需改变。文章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设计了应用于矿业工程学科的数字场景体验式教学方法,梳理并融合专业知识体系,运用虚拟现实与系统仿真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变革了资源开发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传统的教学方法急需改变。文章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设计了应用于矿业工程学科的数字场景体验式教学方法,梳理并融合专业知识体系,运用虚拟现实与系统仿真技术,以真实世界与真实任务为依据,开发数字场景教学资源库,建设数字教学云平台;形成以学习者为主体、以核心素养发展为中心,采用信息化教育手段、在数字空间完成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与效果,利于适应当前时代特征的多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互联网+ 数字学习空间 建构主义 自主学习
下载PDF
粉煤灰微观结构及显微成分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聂继红 王超 《粉煤灰综合利用》 1995年第1期58-59,共2页
对粉煤灰的微观结构及显微成分进行研究表明粉煤灰具有不同的显微结构及元素成分,并初步分析了其形成条件。
关键词 粉煤灰 显微结构 元素 成分
下载PDF
能源特色的高校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吕小丽 蒋荣立 +1 位作者 何亚群 高庆宇 《化工高等教育》 2012年第6期18-21,共4页
我校结合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和能源行业高校的特色,构建能源特色的课程体系,面向不同专业分级教学,同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手段,建立三层次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模式,采用多种形式并举的考核方式,面向行业高校进行交流辐射,为能... 我校结合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和能源行业高校的特色,构建能源特色的课程体系,面向不同专业分级教学,同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手段,建立三层次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模式,采用多种形式并举的考核方式,面向行业高校进行交流辐射,为能源工业培养高素质的仪器分析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特色高校 仪器分析 教学改革 实践
下载PDF
背散射成像及能谱分析在细粒煤流化床分选中的应用
9
作者 王震威 王帅 +2 位作者 于冰 王超 魏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2-286,共5页
对细粒煤进行气固流化床分选实验,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背散射电子成像(BSE)和能谱仪(EDX)元素面分布技术对分选结果进行分析,探索该技术在评价细粒煤气固流化床分选效果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根据不同元素背散射系数差异,背散射电... 对细粒煤进行气固流化床分选实验,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背散射电子成像(BSE)和能谱仪(EDX)元素面分布技术对分选结果进行分析,探索该技术在评价细粒煤气固流化床分选效果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根据不同元素背散射系数差异,背散射电子图像可以很好地区分出各分选产物中的煤与其他无机矿物质组分,元素面分布定性和定量分析也可有效判断无机质元素的赋存状态,两者的联合使用,可快速有效地评价分选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子显微镜 背散射电子 能谱 流化床 细粒煤
下载PDF
探索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对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新途径 被引量:17
10
作者 何亚群 刘怀宇 +3 位作者 谢卫宁 王帅 段晨龙 王海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61-265,共5页
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新工业革命浪潮的到来,对高等教育变革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工业4.0、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技术革命背景下,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在理工科本科培养规划中的融合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介绍了大型分析仪器设... 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新工业革命浪潮的到来,对高等教育变革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工业4.0、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技术革命背景下,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在理工科本科培养规划中的融合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介绍了大型分析仪器设备深度开放、安全共享的平台构建;进而阐述了依托大型分析测试仪器开放共享平台,实现提升本科生、研究生创新教育学术层次的思路和实现模式。开放平台的构建及共享模式的实施,为提高高校大型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实现大型仪器设备平台全天候开放共享的“软硬件联动”功能、突破学生创新学术层次的技术瓶颈,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大型仪器 开放共享 创新能力
下载PDF
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在一流大学人才培养能力建设中的作用 被引量:30
11
作者 何亚群 王婕 +4 位作者 吴祝武 谢卫宁 王帅 刘怀宇 逯启昌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13,44,共6页
在"双一流"建设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过深度开放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构建校级共享平台,实现大型仪器设备"网络预约-软硬件联动-自主测试-远程管理"全方位开放的管理运行模式;发挥分析测试公共平台的引导作用... 在"双一流"建设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过深度开放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构建校级共享平台,实现大型仪器设备"网络预约-软硬件联动-自主测试-远程管理"全方位开放的管理运行模式;发挥分析测试公共平台的引导作用,进而在本科生中开设现代仪器分析课程,并配合独立设课的大型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和其他本科生创新实践,拓展本科生的科学视野与分析方法手段,为突破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学术层次的瓶颈,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仪器设备 开放共享 “双一流”建设 创新能力
下载PDF
蒙东后侏罗纪褐煤煤岩组分表面特征及官能团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轩辰 何亚群 +1 位作者 王婕 付元鹏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8-205,共8页
应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蒙东后侏罗纪褐煤腐植组和惰质组的表面特征及主要官能团。结果表明:腐植组颗粒表面整体较为均匀,周围有许多离散的粉末,主要为黏土矿物;惰质组表面粗糙不平,部分具有植物纤维状结... 应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蒙东后侏罗纪褐煤腐植组和惰质组的表面特征及主要官能团。结果表明:腐植组颗粒表面整体较为均匀,周围有许多离散的粉末,主要为黏土矿物;惰质组表面粗糙不平,部分具有植物纤维状结构,主要含有黏土矿物和硅酸盐矿物;腐植组和惰质组C原子的四种存在状态大致相同,相对含量存在较大差异;腐植组中C—C/C—H的含量比惰质组低,而酚碳或醚碳(C—O)的含量比惰质组要高,说明蒙东后侏罗纪褐煤腐植组的芳香度比惰质组的高;惰质组中羧基(O=C—O)和羰基(C=O)含量都高于腐植组。两种显微组分中氧的赋存状态主要以酚羟基氧和醚氧键氧的形式存在,无机氧和吸附氧的含量均较少。惰质组中硫含量较少可忽略不计,脂肪族硫是腐植组中硫的主要存在形态,噻吩型硫含量极少。结果有助于充分认识蒙东后侏罗纪褐煤显微组分结构和性质差异,为浮选分离煤岩显微组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腐植组 惰质组 X射线衍射仪 扫描电子显微镜 X射线光电子能谱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用于不同pH值水溶液中硫氧阴离子的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陆永超 路瑶 高庆宇 《山东化工》 CAS 2017年第24期83-85,共3页
分别建立了强酸性、中性或弱碱性等溶液中S_2O_3^(2-)、S_3O_6^(2-)、S_4O_6^(2-)、S_5O_6^(2-)和SO_4^(2-)等离子的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实现不同pH值水溶液中硫氧阴离子的定性与定量测定。因SO_4^(2-)在紫外光区无吸收,故采用间接紫外... 分别建立了强酸性、中性或弱碱性等溶液中S_2O_3^(2-)、S_3O_6^(2-)、S_4O_6^(2-)、S_5O_6^(2-)和SO_4^(2-)等离子的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实现不同pH值水溶液中硫氧阴离子的定性与定量测定。因SO_4^(2-)在紫外光区无吸收,故采用间接紫外检测的方法,在运行缓冲溶液中加入生色团物质。在中性或弱碱性运行缓冲溶液中需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以抑制电渗流,对比了5种常用表面活性剂,海美溴铵HDB具有最好的电渗流改性效果。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很好地应用于硫氧化合物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物种的浓度变化监测,作为化学反应动力学和机理研究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硫氧阴离子 间接紫外检测 电渗流
下载PDF
大型分析测试仪器专用接地装置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雪萍 聂继红 唐稼祥 《分析测试仪器通讯》 1996年第2期119-120,122,共3页
文章论述了大型分析测试仪器安装专用接地装置对设备的保护、人身安全、仪器工作零点的稳定及屏蔽的重要作用,简述了地线的维护方法。
关键词 分析仪器 接地装置 安装
下载PDF
废弃锂离子电池电极混合物焙烧过程分析
15
作者 王帅 周蕊 +2 位作者 王震威 王超 谢卫宁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9-65,共7页
废弃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分离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采用焙烧工艺分离石墨负极和正极材料(镍钴锰酸锂),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EPMA)对正、负极混合物元素组成、相组成和颗粒元素表... 废弃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分离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采用焙烧工艺分离石墨负极和正极材料(镍钴锰酸锂),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EPMA)对正、负极混合物元素组成、相组成和颗粒元素表面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佳焙烧温度和时间分别为650℃和2h,而且在不破坏正极材料相组成的前提下,焙烧过程有效去除了负极石墨和电极颗粒表面黏结剂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正极材料得到了有效富集.与原物料相比,焙烧后的物料经研磨后,细粒级含量进一步增加,0.005mm以下物料体积比例达到了16.3%,因此,焙烧是一种有效的预处理方法,可使电极材料颗粒在研磨过程中完全解离,进而使电极材料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锂离子电池 焙烧 电极 元素 颗粒
下载PDF
Briggs-Rauscher振荡反应时空节律实验设计和实践
16
作者 袁玲 王子悦 +3 位作者 高庆宇 许盈盈 马娟 彭耀丽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2-147,152,共7页
针对目前物理化学实验项目缺乏趣味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等问题,将经典的Briggs-Rauscher反应(碘钟振荡)改进为4学时综合实验。一方面,探究温度和光照强度对时间节律的影响,加深学生对Arrhenius方程和光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另一方面... 针对目前物理化学实验项目缺乏趣味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等问题,将经典的Briggs-Rauscher反应(碘钟振荡)改进为4学时综合实验。一方面,探究温度和光照强度对时间节律的影响,加深学生对Arrhenius方程和光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另一方面,结合时空自组织的前沿研究,将该实验由时间维度拓展至空间维度,探索光照强度对空间节律的影响。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定性表征I2浓度的空间分布,分析空间节律,增强趣味性和探索性,实现科教融合。教学过程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延伸课堂,不仅提高了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增强了其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钟振荡 时空自组织 综合实验 创新能力
下载PDF
水分对无烟煤破碎行为和研磨能耗的影响
17
作者 李召辉 谢卫宁 +6 位作者 林生茂 姜海迪 张峰彬 王帅 谭之海 何亚群 孙小路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1-269,共9页
煤中水分赋存形态和含量的变化会改变煤炭物理特性和孔隙结构,进而影响其破碎过程。为研究煤炭所含水分对其破碎行为的影响,以无烟煤为研究对象,利用加装功率测量装置的哈氏可磨仪模拟中速磨煤机内的破碎环境,对不同含水量煤样开展多时... 煤中水分赋存形态和含量的变化会改变煤炭物理特性和孔隙结构,进而影响其破碎过程。为研究煤炭所含水分对其破碎行为的影响,以无烟煤为研究对象,利用加装功率测量装置的哈氏可磨仪模拟中速磨煤机内的破碎环境,对不同含水量煤样开展多时间批次的单独与混合破碎试验,并研究水分对煤炭破碎速率、煤粉细度及研磨能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原始煤样,均化浸泡煤样单独破碎时初始粒级物料破碎速率因含水量的增加明显减小,其可磨性指数随水分增加先减小后增大,煤粉细度t10与含水量呈正相关关系。干、湿煤样混合破碎时13.34%含水量样品破碎速率和细粒级物料生成速率远大于相同水分的均化浸泡煤样,且其可磨性指数大于原煤;其他含水量的混配煤样可磨性指数略小于均化浸泡煤样,此差异随含水量增加而变大,而破碎速率和细粒级物料产率与均化浸泡煤样差别较小。经典能量—粒度关系模型可用来表征不同水分梯度样品单独和混合破碎过程,内、外水分不同程度降低了无烟煤抵抗破碎的能力,单独破碎时含水量增加可显著提高能量效率;将含水量参数引入能耗模型,实现对多梯度水分煤样破碎过程的表征。通过探究煤中含水量对煤炭破碎能耗的影响机理,揭示煤炭破碎过程中能量损失方式并为优化煤炭破碎工艺、降低能耗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烟煤 破碎速率 可磨性指数 煤粉细度 研磨能耗
下载PDF
基体匹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定量金矿各浮选产物中有害元素
18
作者 刘骐榕 楚部 +5 位作者 陈树航 贾筱旭 张智航 谢卫宁 王帅 冯培忠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7-966,共10页
与金元素品位同级别或含量更高的有害元素(如镍、铜、镉和铅)在定量分析时,金矿的复杂基体会产生抑制效应,削弱离子化率和信号响应而影响测试结果。本文采用基体匹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与纯试剂有害元素标准溶液相比,复... 与金元素品位同级别或含量更高的有害元素(如镍、铜、镉和铅)在定量分析时,金矿的复杂基体会产生抑制效应,削弱离子化率和信号响应而影响测试结果。本文采用基体匹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与纯试剂有害元素标准溶液相比,复杂基体有害元素标准溶液可减少与样品消解液间的基体差异,在基体匹配与内标法联合校正非质谱干扰后实现对有害元素的准确定量。在确定金矿各浮选样品主要基体元素后,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体系配合微波消解方法溶解样品。500μg/mL和1000μg/mL单一和混合基体元素溶液中10μg/L有害元素定量结果的相对偏差小于±10%,高浓度基体对痕量有害元素定量结果的影响较小。在基体浓度1000μg/mL条件下,单一和两种基体元素的有害元素标准溶液对不同基体种类的金矿浮选样品中有害元素定量结果偏差小于20%,因此采用铁硫基体的有害元素标准溶液实现金矿浮选样品的有害元素定量。利用该标准溶液测试代表性样品的加标回收实验中,元素加标回收率为92.08%~106.05%;对代表性样品进行6次平行测试,各元素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1%~4.69%。表明基体匹配ICP-MS法可作为金矿浮选样品有害元素的定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金矿浮选样品 基体匹配 定量分析 有害元素
下载PDF
SiO_(2)催化制备煤基石墨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楚部 林生茂 +3 位作者 谢卫宁 王帅 于昭仪 邱钿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54,共12页
石墨通常用作锂电池的负极材料,随着锂电池需求扩大和天然石墨产量降低,高质量负极材料的可持续性供应压力不断增加,开发可替代的高性能合成石墨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具有重要意义。以太西无烟煤为原料,通过SiO_(2)催化、氧化微扩和活化... 石墨通常用作锂电池的负极材料,随着锂电池需求扩大和天然石墨产量降低,高质量负极材料的可持续性供应压力不断增加,开发可替代的高性能合成石墨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具有重要意义。以太西无烟煤为原料,通过SiO_(2)催化、氧化微扩和活化造孔制备出结构稳定且具有分级孔结构的多孔无烟煤基石墨,并分析其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SiO_(2)含量的增加,煤基石墨的石墨化程度和石墨晶体结构有序化程度逐渐提高;氧化微扩处理后,煤基石墨层间距增大且中孔和大孔数量增多,石墨晶体结构有序化程度降低并产生了大量缺陷结构;活化造孔后,煤基石墨微观形貌改变明显,其微孔数量增多,孔隙结构发育良好。在SiO_(2)质量分数为20%时,无烟煤基石墨石墨化程度高达89.3%,氧化微扩处理后石墨微晶层间距由0.33632 nm扩大至0.33809 nm,比表面积由4.17120 m^(2)/g扩大到29.47100 m^(2)/g,而活化造孔后,煤基石墨孔隙结构进一步发育,微孔比表面积由2.94990 m^(2)/g扩大至8.15060 m^(2)/g。在SiO_(2)质量分数为20%时,多孔无烟煤基石墨在0.1 C倍率下首次可逆比容量和库伦效率分别为298.0 mAh/g和67.41%。多孔无烟煤基石墨在1 C倍率下循环110次后,可逆比容量为234.1 mAh/g,容量保持率为95.1%,且库伦效率始终接近100%。无烟煤在石墨化过程中经SiO_(2)催化、氧化微扩以及活化造孔后可形成具有较好电化学性能的多孔煤基石墨,可成为潜在的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烟煤 SiO_(2) 多孔无烟煤基石墨 微观结构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基于微米CT的磨介对产物三维形貌影响实验设计
20
作者 谢卫宁 林生茂 +1 位作者 王帅 冯芝勇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3期299-308,共10页
本文设计研究球形和六棱柱形研磨介质对煤炭破碎产物三维形貌特征影响的实验,具体过程包括不同时间批次煤炭破碎和筛分,基于高分辨三维X射线显微成像系统的粗粒级煤炭无损检测以及基于Dragonfly三维数据分析软件的完整颗粒分割提取和三... 本文设计研究球形和六棱柱形研磨介质对煤炭破碎产物三维形貌特征影响的实验,具体过程包括不同时间批次煤炭破碎和筛分,基于高分辨三维X射线显微成像系统的粗粒级煤炭无损检测以及基于Dragonfly三维数据分析软件的完整颗粒分割提取和三维形貌特征参数计算等环节。结果显示:在球磨机转速率较低的前提下,钢球和钢锻的总表面积或总质量相同时,钢球作用下物料的初始粒级破碎速率略高于钢锻,且-1 mm细粒级产率最高。研磨作用促使粗粒级物料的体积和表面积降低,3种研磨条件下表面积最大的钢锻对样品的“磨剥”作用最为明显,颗粒球形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CT 三维数据分析 破碎 实验设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