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77篇文章
< 1 2 2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质大类招生制度下“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何金先 屈争辉 +1 位作者 沈玉林 张晓丽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78-81,共4页
实行本科地质大类招生制度后,"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面临多专业学生同班教学、尺度难以把握、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少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通过自身教学实践并参考了前人的教学成果,对"普通地质学"课程的教学进... 实行本科地质大类招生制度后,"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面临多专业学生同班教学、尺度难以把握、可供借鉴的成熟经验少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通过自身教学实践并参考了前人的教学成果,对"普通地质学"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以下改革实践探索:采取多种激励措施提高学生学习课程兴趣、少讲精讲课程内容、提高课件与教材的吻合度、注重地质思维的培养、强化实践教学。通过上述教学改革探索,"普通地质学"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能为其他实行大类招生的院校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地质学 资源勘查工程 地质大类招生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好学力行求是创新培养优秀矿业地质人才——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的经验与体会 被引量:2
2
作者 隋旺华 刘坚 +2 位作者 曾勇 魏世英 潘冬明 《中国地质教育》 2006年第3期36-38,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以“好学力行、求是创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培养优秀矿业地学人才的经验和体会。主要做法是:以教育教学研究为依托,以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为主线,推动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师资... 本文介绍了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以“好学力行、求是创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培养优秀矿业地学人才的经验和体会。主要做法是:以教育教学研究为依托,以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为主线,推动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积极促进本科教育教学体系与研究型学院相适应;注重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促进学风建设和学生就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教学 地质工程 矿业工程 矿业地质人才 中国矿业大学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本科教学工作 教学改革 师资队伍建设 学科建设
下载PDF
野外地质填图实习教学环节与改革优化措施——以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何金先 屈争辉 +1 位作者 汪吉林 沈玉林 《大学教育》 2016年第9期116-118,共3页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历来重视地质填图实习,在教学实践中实习队对整个地质填图实习教学环节安排的科学合理性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地质填图实习分为实习动员会、地质踏勘、实测剖面、地质填图、地质专题、野外地质路线考察和野...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历来重视地质填图实习,在教学实践中实习队对整个地质填图实习教学环节安排的科学合理性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地质填图实习分为实习动员会、地质踏勘、实测剖面、地质填图、地质专题、野外地质路线考察和野外地质综合技能考试这7个环节。其改革优化措施有:实行小班教学、加强地质素描技能培训、举办野外地质技能竞赛、多阶段过程检查制度、实行工作危害分析(JHA)方法进行安全风险控制。这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填图实习 资源勘查工程 教学环节 优化措施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能源地质学”平时成绩与期末笔试成绩的相关性研究——以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陈义林 傅雪海 +2 位作者 吴财芳 申建 张晓阳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1期107-109,163,共4页
"能源地质学"是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2015级资源勘查工程专业99名学生"能源地质学"的平时成绩和期末笔试成绩为对象,通过分析期末笔试成绩和由实验成绩、读书报告成绩、... "能源地质学"是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2015级资源勘查工程专业99名学生"能源地质学"的平时成绩和期末笔试成绩为对象,通过分析期末笔试成绩和由实验成绩、读书报告成绩、出勤成绩三部分组成的平时成绩的相关性,发现它们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平时成绩中的实验成绩对期末笔试成绩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出勤成绩。因此,重视实验教学与实践环节,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地质学 平时成绩 期末考笔试成绩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雨课堂的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以中国矿业大学“透视地球”课程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胡明顺 董守华 +1 位作者 潘冬明 杨磊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2期80-82,共3页
雨课堂是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等前沿信息技术开发的智慧教学工具,具有良好的教学互动功能,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透视地球"为对象,重点分析了通识教育课程雨课堂教学应用的特点... 雨课堂是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等前沿信息技术开发的智慧教学工具,具有良好的教学互动功能,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透视地球"为对象,重点分析了通识教育课程雨课堂教学应用的特点,旨在证实雨课堂能够显著提升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课堂 通识教育课程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全英文课程资源建设探析——以中国矿业大学《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处理》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明顺 董守华 +1 位作者 陈同俊 黄亚平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3期187-188,共2页
文章以中国矿业大学《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处理》课程建设为例,探析了基于“互联网+”的全英文课程资源建设,重点依托雨课堂智慧教学平台,构建了与其特殊功能相匹配的全英文课程资源,包括科学合理的多媒体、反映课程重难点的习题库和英文... 文章以中国矿业大学《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处理》课程建设为例,探析了基于“互联网+”的全英文课程资源建设,重点依托雨课堂智慧教学平台,构建了与其特殊功能相匹配的全英文课程资源,包括科学合理的多媒体、反映课程重难点的习题库和英文教材匹配中文补充学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雨课堂 课程资源
下载PDF
大学图书馆与学术科研型学生组织合作实践探索——以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与资源学院大学生学术科研中心合作实践为例
7
作者 杨仁靖 于一凡 贺明康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20-22,共3页
图书馆与学术科研型学生组织的合作实践,可以提高图书馆对高校服务受众群体的参与度,双方的合作具有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好作用,此举应该予以积极的推广。
关键词 图书馆 学术科研型学生组织 大学生创新能力
下载PDF
浅谈高校旅游资源开发——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海 毛红川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年第15期185-186,共2页
高校具有人文、社科、环境和服务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开发潜力巨大。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分析了高校旅游资源、旅游客源,提出了高校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
关键词 高校旅游 旅游资源 旅游客源
下载PDF
平凡地质人生中的荣耀——记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曾勇教授
9
作者 王梦倩 张晓萌 崔夺 《中国煤炭地质》 2010年第1期73-75,共3页
曾勇教授,1943年8月生。江西南城县人,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首届国家级普通高校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第九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教师奖)获得者。1968年毕业于原北京矿业学院地质系,先后在吉林省舒兰矿务局和江西省英岗... 曾勇教授,1943年8月生。江西南城县人,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首届国家级普通高校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第九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教师奖)获得者。1968年毕业于原北京矿业学院地质系,先后在吉林省舒兰矿务局和江西省英岗岭矿务局工作。1981年12月获工学硕士学位并留当时的中国矿业学院任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中国矿业大学 博士生导师 获得者 人生 矿业学院 普通高校 硕士学位
下载PDF
本科生研究型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中国矿业大学地质类专业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隋旺华 董守华 +2 位作者 董青红 曾勇 郭英海 《大学教育》 2013年第13期3-5,共3页
中国矿业大学地质类专业本科研究型培养体系的建立和改革实践具有启发性和理论意义。按照地质类"三层次"、"三元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科生研究型培养体系包括:以研究型课程为导向的核心课程体系、以研究型实习... 中国矿业大学地质类专业本科研究型培养体系的建立和改革实践具有启发性和理论意义。按照地质类"三层次"、"三元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科生研究型培养体系包括:以研究型课程为导向的核心课程体系、以研究型实习和从业教育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主体的创新教育体系和以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为抓手的组织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培养体系 研究型课程 研究型实习 从业教育 地质类本科
下载PDF
地质野外实习中的课程思政探索与构建--以中国矿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32
11
作者 钱自卫 朱术云 张卫强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3期12-16,共5页
野外实习作为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发挥着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之间的纽带作用。在野外实习教学中开展思想政治引领,是新时代专业课程教学的一项重要使命与具体要求。以中国矿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为例,通过将各个野外实习... 野外实习作为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发挥着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之间的纽带作用。在野外实习教学中开展思想政治引领,是新时代专业课程教学的一项重要使命与具体要求。以中国矿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为例,通过将各个野外实习教学环节与实习基地的地理文化背景相结合,探索出在专业实践教学的同时,因地制宜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地质工匠精神、生态文明理念、道路制度自信和爱国主义精神,有效提升了"课程思政"引领示范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工程 野外实习 课程思政 爱国主义
下载PDF
“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财芳 秦勇 《煤炭高等教育》 2010年第5期110-112,共3页
近几年来,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事业蓬勃发展,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能够培养出新型的煤层气专业人才。中国矿业大学目前已经具备了开设"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已经具备了所有条件,包括坚实的专业基础、雄厚的师资力量、优越的学习条... 近几年来,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事业蓬勃发展,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能够培养出新型的煤层气专业人才。中国矿业大学目前已经具备了开设"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已经具备了所有条件,包括坚实的专业基础、雄厚的师资力量、优越的学习条件、良好的校园环境以及乐观的就业形势。中国矿业大学将在"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的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 课程体系
下载PDF
基于大工程驱动的“岩体力学”课程英文教学改革——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贺虎 于庆 +1 位作者 乔伟 张卫强 《西部素质教育》 2023年第6期161-164,共4页
文章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首先分析了“岩体力学”课程英文教学现状,然后论述了基于大工程驱动的“岩体力学”课程英文教学改革,包括教学资源建设、课程内容梳理与优化、基于重大工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等。
关键词 英文教学 “岩体力学”课程 大工程 课程思政
下载PDF
煤矿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14
作者 乔伟 隋旺华 +1 位作者 孙如华 贺虎 《高教学刊》 2023年第32期48-51,共4页
专业课程教学是大学生接受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素质的基础性环节,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方面。煤矿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学是中国矿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学科最基础的课程之一,特色鲜明,在矿业类高校中普遍开设;工程... 专业课程教学是大学生接受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素质的基础性环节,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方面。煤矿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学是中国矿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学科最基础的课程之一,特色鲜明,在矿业类高校中普遍开设;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科专业内涵的科学与人文精神可以很好地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作为矿业类高校最早开设的课程,煤矿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学课程肩负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职责和使命,该文探索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点,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探索立德树人的思政实例,以期达到良好的教书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 思政教育 课程教学
下载PDF
中澳“能源地质学”课程教学探索与比较——以中国矿业大学和昆士兰大学为例
15
作者 申建 秦勇 +2 位作者 傅雪海 吴财芳 陈义林 《中国地质教育》 2018年第2期90-93,共4页
"能源地质学"课程建设是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勘查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工作。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需求和体验为核心,以有限课时掌握基本事实、理论与方法为目标,深度融合煤、油、气地质理论与方法,将教学内容精炼为5大模... "能源地质学"课程建设是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勘查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工作。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需求和体验为核心,以有限课时掌握基本事实、理论与方法为目标,深度融合煤、油、气地质理论与方法,将教学内容精炼为5大模块17个知识要点,设置从实验室到现场实训,采用多阶段、多类型课程考核方式。通过比较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能源地质学教学,下一步教学探索将集中在教学内容再凝练、实训及考核再优化、网络技术融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士兰大学 能源地质学 教学比较
下载PDF
浅谈学生组织在高校感恩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中国矿业大学感恩教育品牌活动“伴我二十年”为例
16
作者 王浩然 陈爱华 杨旭 《消费导刊》 2009年第1期183-183,共1页
文章强调了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意义所在,分析现行感恩教育存在弊端,指出学生组织在感恩教育中的优势所在,并以中国矿业大学感恩教育品牌活动"伴我二十年"为例探讨学生组织活动如何扬长避短。
关键词 大学生 感恩教育 学生组织 伴我二十年
下载PDF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教学方法改革与思考——以中国矿业大学国际学院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贺虎 隋旺华 +1 位作者 曹丽文 孙如华 《煤炭高等教育》 2016年第2期123-126,共4页
为了适应国际学院学生培养模式的特点,通过分析"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参与式教学方法改革并成功进行了实施。首先,是将课程的知识体系与递进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在传统授课模式的基础上,遴选了相... 为了适应国际学院学生培养模式的特点,通过分析"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参与式教学方法改革并成功进行了实施。首先,是将课程的知识体系与递进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在传统授课模式的基础上,遴选了相关内容并制定不同的参与式教学模式。然后,在教学过程,强化过程考核,突出能力与学习态度,设计了合理的过程考核评价评分方法,解决了突击应付难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提高了教学与学习效率,这对国际生的培养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国际学院 参与式教学
原文传递
中国深部煤层气研究与勘探开发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18
作者 鞠玮 陶树 +4 位作者 杨兆彪 程家耀 尚海燕 宁卫科 吴春龙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6,共8页
深部煤层气的资源潜力巨大,是中国非常规天然气未来规模性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为查明中国深部煤层气研究及勘探开发现状,基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系统检索并分类统计中国深部煤层气论文,以其为基础分析中国深部煤层气研究... 深部煤层气的资源潜力巨大,是中国非常规天然气未来规模性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为查明中国深部煤层气研究及勘探开发现状,基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系统检索并分类统计中国深部煤层气论文,以其为基础分析中国深部煤层气研究现状,探讨其发展趋势,可为发展深部煤层气适应性勘探开发技术提供借鉴。论文年代分布体现了中国深部煤层气研究和产业发展历程:初期探索阶段(1994—2005年)、缓慢发展阶段(2006—2015年)、稳中求进阶段(2016—2020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21年以来)。地质—工程“双甜点”预测是深部煤层气开发地质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在地质、工程参数量化表征的基础上,借助三维地质与地质力学建模,开展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是保障效益开发的关键路径。煤储层天然裂缝的产出状态及发育程度显著影响压裂改造效果,压裂前后缝网体系的连通性是决定深部煤层气开发效果的重要指标。深部煤层气开发技术及其适用性是未来需重点探讨的方向之一,深化理论认识、定量刻画地质—工程条件、全方位解析影响因素是决定中国深部煤层气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关键。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等盆地内部深部—超深部煤层气将是研究和勘探开发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气 发展历程 地质—工程一体化 缝网连通性 开发技术
下载PDF
五阳煤矿煤水共采及矿井水资源化研究
19
作者 郑丽萍 蒋宇程 +8 位作者 刘万成 王骞 张雨杭 管宏扬 姜春露 张政 张新霞 茅献彪 唐军华 《煤炭技术》 2025年第4期149-153,共5页
以潞安矿区五阳煤矿为例,通过采煤方法与技术的变革,控制岩层移动,进而实现地下水资源的有效调控,开发和保护水资源,实现煤水开采,变被动水害预防为主动治理。矿井水水质为无毒无害、略偏碱性的淡水,悬浮物、COD_(cr)、混浊度、色度超... 以潞安矿区五阳煤矿为例,通过采煤方法与技术的变革,控制岩层移动,进而实现地下水资源的有效调控,开发和保护水资源,实现煤水开采,变被动水害预防为主动治理。矿井水水质为无毒无害、略偏碱性的淡水,悬浮物、COD_(cr)、混浊度、色度超标。涌水量133.5 m^(3)/h,含水系数3.1。针对五阳煤矿地质、水文地质特征及涌水量情况,按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对水质的不同要求,确定最佳的矿井水处理工艺及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方案,煤炭开采对矿区水文地质环境扰动量变小。可实现煤矿开采、水灾防治、水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的和谐统一,实现“优质水优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阳煤矿 煤水共采 矿井水 资源化利用 工艺流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