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变迁进程中乡村社会治理的转变 被引量:31
1
作者 于建嵘 《人民论坛(中旬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0,共3页
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变迁相伴随,乡村治理在治理主体、治理目标和治理过程三个方面发生了一些重要的转变。这些转变如果能够顺利实现,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乡村治理过程中的价值冲突、认同冲突和利益冲突问题,从而使乡村公共服务能够... 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变迁相伴随,乡村治理在治理主体、治理目标和治理过程三个方面发生了一些重要的转变。这些转变如果能够顺利实现,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乡村治理过程中的价值冲突、认同冲突和利益冲突问题,从而使乡村公共服务能够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多样而复杂的要求,使乡村社会信任关系达到社区共同体的标准,使乡村社会利益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并最终促使乡村社会实现良好的治理,即达到"善治"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迁 乡村治理 多元主体公共服务 民主协商
下载PDF
中国政治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方向 被引量:5
2
作者 于建嵘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37,共1页
近20年来,中国政治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中国政治治理的方法日趋科学,正在努力实现由传统的社会控制体制和方法向现代的社会控制体制和方法的转变。从政治学的角度看,这一过程的历史趋向是从行政控制走向法律的社会控制。在具体事... 近20年来,中国政治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中国政治治理的方法日趋科学,正在努力实现由传统的社会控制体制和方法向现代的社会控制体制和方法的转变。从政治学的角度看,这一过程的历史趋向是从行政控制走向法律的社会控制。在具体事件上,社会问题泛政治化有所改变,政治问题的法律化处理有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发展 社会控制 政治治理 行政控制 历史趋向 泛政治化 社会问题 政治问题
下载PDF
中国隐性失业问题隐忧 被引量:2
3
作者 于建嵘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0-81,共2页
中国隐性失业典型特征是:劳动者在其工作岗位上要么待岗,要么无充足的工作可做,名义上就业了,实际上却处于一种失业或半失业状态。中国隐性失业人员的大量存在导致相当部分的劳动力资源没有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
关键词 隐性失业 城镇职工 农民工
下载PDF
中国工人现况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于建嵘 《同舟共进》 2010年第8期5-7,共3页
2009年底,美国《时代》周刊将作为一个群体的“中国工人”推上年度榜单,并评论道:“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中国工人,站... 2009年底,美国《时代》周刊将作为一个群体的“中国工人”推上年度榜单,并评论道:“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中国工人,站到了世界的聚光灯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工人 《时代》周刊 2009年 经济复苏 经济体 世界 聚光灯
下载PDF
机会治理:信访制度运行的困境及其根源 被引量:41
5
作者 于建嵘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3-92,共10页
当前,我国信访制度的运作呈现出非制度化、非程序性、非规则化等机会主义特征,政府的信访治理、访民正义的诉求与中央的考核评价都嵌套在这一逻辑中。机会治理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当代中国政治的运行,从中央到基层贯穿着只讲结果不问... 当前,我国信访制度的运作呈现出非制度化、非程序性、非规则化等机会主义特征,政府的信访治理、访民正义的诉求与中央的考核评价都嵌套在这一逻辑中。机会治理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当代中国政治的运行,从中央到基层贯穿着只讲结果不问过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治理逻辑;二是治理的规范化程度低,治理主体采取各种机会主义的手段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导致治理结果不均等,难以形成稳定的社会政治预期。在实践中,它表现为中央、地方和访民三方的机会主义逻辑,其根源是集权体制与压力逻辑。破除信访治理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必须摆脱信访制度运行中的泛政治化特征,实现权力运行的制度化与信访治理的现代化,从现实路径来讲,应剥离信访制度的功能,回归法治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制度 机会治理 集权体制 压力体制
下载PDF
后税费时代:基层权力“悬浮”之忧 被引量:20
6
作者 于建嵘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19,共2页
要寻找并构筑县级政权的"支撑点",我认为,现行体制、制度等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这主要在两方面,即在地方自治原则上打造责任政府。
关键词 基层权力 悬浮 税费 县级政权 责任政府 自治原则 支撑点 权利
下载PDF
诱发群体性事件的最大陷阱 被引量:19
7
作者 于建嵘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56-57,共2页
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急剧下降,门及政府官员的“抽象愤怒”,集中爆发长期累积就可能形成一种针对政府部群体性事件就是这种“抽象随怒”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诱发 政府官员 信任感 抽象 爆发
下载PDF
精英主义束缚底层政治 被引量:22
8
作者 于建嵘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4-25,共2页
众多研究者主要还是站在精英的立场上,坚持精英主义的价值观,自上而下地看待底层社会。
关键词 精英主义 底层政治 底层社会 研究者 价值观
下载PDF
维权就是维稳 被引量:20
9
作者 于建嵘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23,共1页
上榜理由:“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2011年,社会群体陛事件呈现出多发、易发等特征。维稳只有建立在对民众的基本权利得到确认与保护基础上,才可能是稳固而长久的。
关键词 维稳 维权 发展是硬道理 社会群体 基本权
下载PDF
“第三次土改”到来了吗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建嵘 徐祥临 蔡永飞 《人民论坛》 2008年第20期28-29,共2页
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市场。能否称其为“第三次土改”?农民将如何在这次土地改革中受益?民众异常关注。
关键词 土改 农村土地承包权 三中全会 土地改革 市场 流转 受益 农民
下载PDF
民生与公民的尊严 被引量:5
11
作者 于建嵘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共1页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进“尊严”二字,表明政府已认识到,中国人民在最起码的“生存权”基本有所保障后...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进“尊严”二字,表明政府已认识到,中国人民在最起码的“生存权”基本有所保障后,必然会要求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与合理、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追问更多的人生意义,为顺应社会潮流,政府的施政目标应从经济发展更多地转向“人”本身的幸福与尊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生活 尊严 政府工作报告 社会财富分配 公民 温家宝总理 全国人大 中国人民
下载PDF
世界各国的减压方式 被引量:3
12
作者 于建嵘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28-29,共2页
如果现实生活中,贫富差距继续扩大,社会公平正义得不到保证。
关键词 社会 期待 贫富差距 公平正义 体制缺陷 技术性
下载PDF
警惕信访制度进一步异化 被引量:11
13
作者 于建嵘 《中国报道》 2009年第5期30-31,共2页
压力型体制下地方党政机关的反应,也会部分消解中央的本意,用迫使上访者停止上访、掩盖信访实际数量等手段代替真正解决问题。
关键词 信访制度 异化 地方党政机关 压力型体制 上访者
下载PDF
谨防土地流转中的农民利益受损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建嵘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72-74,共3页
在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实现农民土地流转是必然趋势。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与农地流转,必须在思路上确定以农村为中心。为此,需要进行一些制度的创新,更好保障农民权益。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土地权利 土地流转
下载PDF
把握突发事件中的社会群体心理 被引量:7
15
作者 于建嵘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0年第9期63-63,共1页
社会学研究表明,群体行为的发生过程中,会形成区别于个体的“群体心理”。因为个体一旦参加到群体之中,由于匿名、模仿、感染、暗示、顺从等心理因素的作用,个体就会丧失理性和责任感,表现出冲动而具有攻击性等过激行动。具体来说... 社会学研究表明,群体行为的发生过程中,会形成区别于个体的“群体心理”。因为个体一旦参加到群体之中,由于匿名、模仿、感染、暗示、顺从等心理因素的作用,个体就会丧失理性和责任感,表现出冲动而具有攻击性等过激行动。具体来说,当前我国突发事件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群体心理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研究 群体心理 突发事件 发生过程 群体行为 心理因素 个体 责任感
原文传递
“民富国强”时代的政府责任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建嵘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28-29,共2页
评述由头2009年7月《人民论坛》杂志刊载清华大学阎学通教授专访。阎学通教授在该专访中指出,我国当前要由“国富民强”走向“民富国强”,即国家强大,为人民的富裕和幸福服务。新中国成立60年来,广大中国人民、尤其是广大中国农民... 评述由头2009年7月《人民论坛》杂志刊载清华大学阎学通教授专访。阎学通教授在该专访中指出,我国当前要由“国富民强”走向“民富国强”,即国家强大,为人民的富裕和幸福服务。新中国成立60年来,广大中国人民、尤其是广大中国农民为国家和民族的强盛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心血。如今,中国正走向历史的新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富国强” 政府责任 大国战略 农村政策 《人民论坛》 新中国成立 清华大学 国富民强
下载PDF
瓮安事件给我们哪些教训 被引量:3
17
作者 于建嵘 《学习月刊》 2008年第17期40-41,共2页
据报道,6月28日下午,贵州省瓮安县部分群众因对一名女学生死因鉴定结果不满,聚集到县政府和县公安局。在县政府有关负责人接待过程中,一些人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冲击县公安局、县政府和县委大楼。随后,少数不法分子趁机打砸办公室,并点... 据报道,6月28日下午,贵州省瓮安县部分群众因对一名女学生死因鉴定结果不满,聚集到县政府和县公安局。在县政府有关负责人接待过程中,一些人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冲击县公安局、县政府和县委大楼。随后,少数不法分子趁机打砸办公室,并点火焚烧多间办公室和一些车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瓮安事件 政权 社会泄愤事件 中央政府 社会不满 问责制度 群体性事件
下载PDF
寻找突破:基层人大制度改革实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建嵘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3年第9期30-33,共4页
基层人大代表专职化是保障和完善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探索,是化解基层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将对改善基层治理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强化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职责,强化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 基层人大代表专职化是保障和完善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探索,是化解基层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将对改善基层治理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强化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职责,强化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纽带,强化选民对人大代表的监督,人大代表将能更好、更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人大及人大制度才能有实质性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才能有序而坚实地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代表专职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制度改革 实验 公民政治参与 社会和谐稳定 闭会期间 人大制度
下载PDF
民安方能国安
19
作者 于建嵘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22-23,共2页
对国家的认同可能来自于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归属感,而对党和政府的认同,首先应来自对其能够管理好国家的信任感,对其主张的国家整体利益能够保障个人利益的信任感;来自不同阶层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对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景。
关键词 方能 国家整体利益 党和政府 个人利益 价值观念 信任感 归属感
下载PDF
干部“沾地气”莫成政治秀
20
作者 于建嵘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6,共1页
干部下基层"沾地气"这种方式在加强和改进干部与群众沟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但是这种沟通方式存在着非制度化的弊端,很容易变成"一阵风"、"一窝蜂"
关键词 干部 政治 非制度化 群众沟通 下基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