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6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补贴的法律规制:国际规则与中国应对 被引量:11
1
作者 廖凡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1,共10页
补贴议题是WTO多哈回合规则谈判的重要内容,也是多哈发展议程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在补贴所体现的国家利益和国家主权与反补贴措施所体现的国际规制和国际秩序之间取得恰当平衡,始终是补贴与反补贴制度追求的目标。公共机构认定、农业... 补贴议题是WTO多哈回合规则谈判的重要内容,也是多哈发展议程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在补贴所体现的国家利益和国家主权与反补贴措施所体现的国际规制和国际秩序之间取得恰当平衡,始终是补贴与反补贴制度追求的目标。公共机构认定、农业补贴和渔业补贴三个领域国际规制的晚近发展,彰显出各国之间立场分歧的显著性和达成共识的难度。新形势下中国应当从三个方面做出应对:一是充分利用WTO既有规则反击贸易保护主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二是梳理和调整国内补贴实践做法,提高相关规则制定和实施的法制化水平;三是协调好我国所同时具有的全球经济大国的身份和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以更加开放和前瞻的心态积极参与相关国际规则的形成或重构,提出更多符合自身地位和利益的"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贴 公共机构 国有企业 农业补贴 渔业补贴 WTO 多哈回合
下载PDF
自成体系的社会权力研究——读郭道晖《社会权力与公民社会》 被引量:3
2
作者 曲相霏 《中国图书评论》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8-92,共5页
传统的制约国家权力的方式,即"人民主权","权力分立、互相制衡"和"用权利制约权力",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要增加对国家权力的制约,用社会权力制约国家权力是一个可行的有效的方法。口有助于保障人权、... 传统的制约国家权力的方式,即"人民主权","权力分立、互相制衡"和"用权利制约权力",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要增加对国家权力的制约,用社会权力制约国家权力是一个可行的有效的方法。口有助于保障人权、促进民主、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社会福利的社会权力,才是我们要极力发展的正当的社会权力,而这种社会权力的形成与发展,其基础在公民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权力 公民社会 体系 国家权力 权利制约权力 人民主权 权力分立 权力制约
下载PDF
《美国国际法杂志》南海专刊文章述评 被引量:3
3
作者 罗欢欣 《北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8-150,共13页
2015年10月29日,关于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的管辖权问题裁定出台,使南海问题日益复杂。回溯到该仲裁案的提出,早在菲律宾于2013年单方面提出仲裁程序的当月,《美国国际法杂志》(AJIL)发表了一期关于南海问题的专刊文章。该... 2015年10月29日,关于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的管辖权问题裁定出台,使南海问题日益复杂。回溯到该仲裁案的提出,早在菲律宾于2013年单方面提出仲裁程序的当月,《美国国际法杂志》(AJIL)发表了一期关于南海问题的专刊文章。该期论文分别从不同视角深入探讨了南海争议的焦点问题,集中展现了中西方学者在观点上的对立。专刊文章中批判中国立场的核心论点,与"南海仲裁案"中的菲方请求非常相应,亦与美国国务院在2014年12月发表的《南海报告》中的观点高度一致。《美国国际法杂志》在国际法学术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但国内学界对这期论文并无专门的分析与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际法杂志 南海问题 领土 海洋法
下载PDF
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与国际法渊源关系的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何田田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第3期66-71,共6页
联合国安理会是联合国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的机关,其通过的决议对国际社会产生强制约束力。近年来安理会通过的一些决议更是明显带有了立法的性质,引发了对安理会决议和其他国际法渊源之间关系的思考。首先,安理会决议确实对国际法的性质... 联合国安理会是联合国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的机关,其通过的决议对国际社会产生强制约束力。近年来安理会通过的一些决议更是明显带有了立法的性质,引发了对安理会决议和其他国际法渊源之间关系的思考。首先,安理会决议确实对国际法的性质产生了某种影响。作为国家之间的法,国际法是一种"横向的"法律,没有更高的立法、司法和执行机构。其次,安理会决议数量之多,强制力之高,使得决议不仅具有国际法渊源上的意义,甚至具有某些相对于条约、习惯或判例的优势。再进一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的权力,甚至已在充当"国际立法者"的角色,都是由国际社会本身的一些特点所决定的,既包括法律约束,也有政策政治的因素。前者来源于《联合国宪章》,后者来源于大国协商一致程序中体现的大国的政治利益和国际社会对安理会决议的解读。因此,安理会的决策方式使得它不可避免的在通过政治方式对《联合国宪章》做出了法律解释,而这些决议在取得了法律拘束力后,又反过来受到了来自国际社会的政治监督和法律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理会 决议 国际条约 司法判例 《联合国宪章》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对国际法的挑战及应对原则——以国际海洋法为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南翔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24-30,共7页
当前,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不仅推动着国家治理体系的变革,也深刻影响着国际治理机制的发展进程。人工智能技术赋予了非国家行为体拥有可比拟于国家的权力,塑造了海洋生产与生活的... 当前,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不仅推动着国家治理体系的变革,也深刻影响着国际治理机制的发展进程。人工智能技术赋予了非国家行为体拥有可比拟于国家的权力,塑造了海洋生产与生活的新行为,并进一步推动海洋治理体系的变革。应对人工智能对国际法的挑战应坚持体系融合原则、技术穿透原则和法律技术化原则。从此层面,我国应积极探索法治原则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约束作用,加强道德、伦理与技术的融合,并与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应对人工智能技术所引发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国际法 全球治理体系 国际海洋法 挑战 原则
下载PDF
国际法的和平软肋——从康德的《永久和平论》说起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赞 《时代法学》 2013年第4期92-98,共7页
国际法是以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的国际法律体系。实现和平的使命是国际法赖以存在的重要基础。康德的永久和平思想重视国际法的制度和组织建设,但忽视了实现和平的心理因素。深受康德永久和平思想影响的现代国际法体系也... 国际法是以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的国际法律体系。实现和平的使命是国际法赖以存在的重要基础。康德的永久和平思想重视国际法的制度和组织建设,但忽视了实现和平的心理因素。深受康德永久和平思想影响的现代国际法体系也偏重于法律制度和国际组织的建设,对人类内心和平的建设重视不足。虽然一些国际法律文件和个别国际组织已经意识到了内心和平对世界和平的重要性,并做出了积极努力,但显然还是很不够的。真正的永久和平只能从人的内心开始实现。国际法应该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现有国际法制度和国际组织建设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人类内心和平的宣传和建设。这是国际法的新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 和平 内心和平
下载PDF
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上诉机制改革新动向及中国因应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丹 刘敬东 《海峡法学》 2023年第1期78-85,共8页
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ISDS机制)在解决国际投资争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其裁决不一致和缺乏纠错机制、仲裁员独立性和公正性缺失、忽视东道国公共利益和国内规制权等固有缺陷引发各界诟病。为克服ISDS机制上述弊端,各界... 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ISDS机制)在解决国际投资争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其裁决不一致和缺乏纠错机制、仲裁员独立性和公正性缺失、忽视东道国公共利益和国内规制权等固有缺陷引发各界诟病。为克服ISDS机制上述弊端,各界将建立ISDS上诉机制作为主要改革方向,主要有:国际投资法院上诉机制、常设多边上诉机制、特设上诉机制等三种方案。这三种方案在性质特征、主要内容、优缺点、可实现性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我国应基于“双重大国”身份以及缔约、仲裁实践,积极利用联合国贸法会第三工作组的平台推动常设多边上诉机制,并探索设立“一带一路”常设上诉机制,为国际投资仲裁机制改革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 国际投资仲裁 上诉机制 “一带一路”投资争端
下载PDF
第八届国际法论坛“变革时代国际法的新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8
作者 沈涓 李赞 +1 位作者 张文广 张美榕 《学术动态(北京)》 2011年第36期7-16,共10页
2011年11月26日-27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暨第八届国际法论坛"变革时代国际法的新发展"在北京举办,与会代表近70人,国外代表来自联合国、美国休斯顿大学和罗格斯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德国马普所等机构和学校,... 2011年11月26日-27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暨第八届国际法论坛"变革时代国际法的新发展"在北京举办,与会代表近70人,国外代表来自联合国、美国休斯顿大学和罗格斯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德国马普所等机构和学校,国内代表来自外交部、最高人民法院、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和实务部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革时代 国际法 研讨会综述 论坛 日本早稻田大学 学术 中国社会科学 最高人民法院
下载PDF
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中国道路:权力监督的法治化
9
作者 刘小妹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49,共10页
历史周期率是指政权经历“兴衰更替、治乱循环”的周期性现象。约束权力是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方法。权力制衡和权力监督是约束权力的两个维度。在民主集中制的权力结构模式下,我国以权力监督作为约束权力的主要方式,并... 历史周期率是指政权经历“兴衰更替、治乱循环”的周期性现象。约束权力是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方法。权力制衡和权力监督是约束权力的两个维度。在民主集中制的权力结构模式下,我国以权力监督作为约束权力的主要方式,并找到了民主和自我革命这一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相结合的约束权力路径。权力监督的中国道路包括价值法则、制度体系和法治保障三个方面: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具体化为人民至上的价值法则,是权力监督的根本目标;扎牢权力的制度笼子,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要把国家监督、党内监督和人民监督贯通起来,形成监督合力;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民主建设和自我革命,用法治的方式监督和约束权力,是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周期率 权力监督 民主 自我革命 依法治国
下载PDF
论核污染损害的国际索赔问题——马绍尔群岛对美国索赔的实践及启示
10
作者 罗欢欣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23年第5期83-103,I0004,共22页
马绍尔群岛因美国核试验而受到的污染损害被称为世界上最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之一,但它的悲惨遭遇直到20世纪80—90年代才被国际社会知晓。自20世纪80年代初争取独立建国开始,马绍尔群岛岛民及政府在几十年内,几乎穷尽了国内外的各种政... 马绍尔群岛因美国核试验而受到的污染损害被称为世界上最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之一,但它的悲惨遭遇直到20世纪80—90年代才被国际社会知晓。自20世纪80年代初争取独立建国开始,马绍尔群岛岛民及政府在几十年内,几乎穷尽了国内外的各种政治与法律途径对美索赔。索赔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美国的赔偿金额远未实现对马绍尔群岛实际损害的足额补偿。马绍尔群岛所经历的索赔程序和运用的索赔方法,具有重要的经验价值。梳理马绍尔群岛对美索赔的路径与方法,可以管窥核污染损害国际索赔涉及的主要问题。鉴于日本排放福岛核污染水可能造成海洋污染损害,探讨核污染损害的国际索赔实践更具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绍尔群岛 核污染损害 国际索赔 福岛核事故 核污染水 国家责任
下载PDF
中国积极推动全球人权治理
11
作者 柳华文 《今日中国》 2023年第7期39-41,共3页
2023年6月14-15日,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外交部和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共同主办的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其主题为“平等、合作、发展:《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30周年与全球人权治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致贺... 2023年6月14-15日,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外交部和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共同主办的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其主题为“平等、合作、发展:《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30周年与全球人权治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致贺信。习近平指出,当前,人类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全球人权治理面临严峻挑战。我们主张以安全守护人权,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人权治理 高端论坛 行动纲领 国际发展合作 积极推动 十字路口 习近平 领土完整
下载PDF
数字贸易国际规则的多元发展与中国元素--以中国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视角 被引量:7
12
作者 任宏达 《中国发展观察》 2021年第24期46-48,52,共4页
数字经济是指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网络作为重要载体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其内容涵盖了所有由网络和其他数字通信技术支持的商业、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李钢、张琦,2020;赵旸頔、彭德雷,2020)当前,数字经济日益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 数字经济是指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网络作为重要载体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其内容涵盖了所有由网络和其他数字通信技术支持的商业、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李钢、张琦,2020;赵旸頔、彭德雷,2020)当前,数字经济日益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通信技术 数字贸易 多元发展 重要载体
下载PDF
试析医养结合规范性文件的法理依据、效力及合法性要求
13
作者 李西霞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6-112,共7页
2013年国家提出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创新举措。中央和省级政府及其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促进各地探索医养结合体制机制试点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由于这些规范性文件效力位阶低,其创设的相关义务超... 2013年国家提出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创新举措。中央和省级政府及其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促进各地探索医养结合体制机制试点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由于这些规范性文件效力位阶低,其创设的相关义务超越所涉上位法规定,致使医养结合面临制度性障碍。对此,应加大力度推进医养结合法治建设,为医养结合发展提供法治保障。这也是我国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对医养结合依法推进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 规范性文件 效力 合法性 法治保障
下载PDF
论联合国职员的诉诸司法权
14
作者 李赞 唐彦嘉 《人权法学》 2024年第1期102-120,167,168,共21页
诉诸司法权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人权已逐渐成为一种共识。在国际组织与其职员的就业争端中,基于保障国际组织职员的个人权利与维护国际组织的司法管辖豁免这两个方面的需要,联合国已经开始重视诉诸司法权的保障,通过构建和完善其内部司... 诉诸司法权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人权已逐渐成为一种共识。在国际组织与其职员的就业争端中,基于保障国际组织职员的个人权利与维护国际组织的司法管辖豁免这两个方面的需要,联合国已经开始重视诉诸司法权的保障,通过构建和完善其内部司法机制加以落实,并在国际人权保障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在国际组织公共行政权力与日俱增、个人权益受其影响渐深的背景下,对国际法上的个人实现诉诸司法权的联合国实践,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当然,目前联合国内部司法上诉机制在诉讼主体、救济措施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阻碍了联合国职员诉诸司法权的进一步实现。对此,联合国应继续完善相应制度,其内部司法机构也需要尽可能利用司法裁量权来突破其规约中不合理的限制,以更充分、全面地保障联合国职员的诉诸司法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 联合国职员 诉诸司法权 国际行政法庭
原文传递
CPTPP数字贸易规则:制度博弈、规范差异与中国因应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孙南翔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4-53,共10页
近年来,中国、美国、欧盟等逐步探索深化以数字贸易为方向的区域经贸合作。由于互联网经贸治理机制碎片化、主要大国立场分歧难以短期消弭和互联网经贸单边主义抬头,使数字贸易规则的国际化面临挑战。实践中,CPTPP数字贸易规则在数据跨... 近年来,中国、美国、欧盟等逐步探索深化以数字贸易为方向的区域经贸合作。由于互联网经贸治理机制碎片化、主要大国立场分歧难以短期消弭和互联网经贸单边主义抬头,使数字贸易规则的国际化面临挑战。实践中,CPTPP数字贸易规则在数据跨境流动、计算设施本地化、源代码规则、数据内容流动等层面与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一致性。为此,我国应积极研判数字贸易国际规则在我国的可适用性及其适用路径,特别是探索数据跨境流动规则与数据分级分类制度的衔接机制,并及时构建起企业自律、社会参与、政府监督的安全风险防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TPP数字贸易 国际规则 数据跨境流动 中国方案
下载PDF
中国国家财产在美国的执行豁免——以沃尔斯特夫妇诉中国工商银行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庆明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65,共6页
美国《外国主权豁免法》规定了外国国家及其财产的管辖豁免和执行豁免。在执行程序中,国家及其机构和部门均可以主动提出执行豁免的抗辩。国家及其机构(含国有企业)具有各自独立的法律人格、财产,法院不能扣押外国国家机构(含国有企业)... 美国《外国主权豁免法》规定了外国国家及其财产的管辖豁免和执行豁免。在执行程序中,国家及其机构和部门均可以主动提出执行豁免的抗辩。国家及其机构(含国有企业)具有各自独立的法律人格、财产,法院不能扣押外国国家机构(含国有企业)财产以执行针对外国国家的判决。美国沃尔特斯夫妇要求扣留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三家银行的纽约分行中相应的中国政府财产,用以执行之前针对中国政府的缺席判决,不符合美国《外国主权豁免法》以及联邦法院的司法先例,自然遭到拒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财产 国有企业财产 执行豁免 《外国主权豁免法》
下载PDF
国际金融监管的新发展:以G20和FSB为视角 被引量:10
17
作者 廖凡 《武大国际法评论》 CSSCI 2012年第1期176-191,共16页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二十国集团的倡导和推动下,国际金融监管领域出现了一些新发展。在机构层面,主要表现为金融稳定论坛升级为更为实体性的金融稳定理事会;在机制层面,主要表现为"以身作则"和同行审查机制的引入,以及&qu...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二十国集团的倡导和推动下,国际金融监管领域出现了一些新发展。在机构层面,主要表现为金融稳定论坛升级为更为实体性的金融稳定理事会;在机制层面,主要表现为"以身作则"和同行审查机制的引入,以及"金融部门评估计划"和《关于遵守标准和守则的报告》获得新的动力;在规则层面,主要表现为在多个问题已经领域推出或计划推出新的国际金融标准。这些新发展使得传统的国际金融软法呈现出一定的"硬化"趋势,并使得程序正当性方面的考虑成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监管 国际金融标准 二十国集团 金融稳定委员会
下载PDF
中国的条约缔结程序与缔约权——以《缔结条约程序法》立法规范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谢新胜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6-54,共9页
中国《缔结条约程序法》有关"条约"的概念与分类使用较为混乱。受制于《宪法》的规定,《缔结条约程序法》未规定中国国家主席的主动缔约权,由此造成了立法与实践的脱节。同时,由于中国《宪法》和《缔结条约程序法》中有关全... 中国《缔结条约程序法》有关"条约"的概念与分类使用较为混乱。受制于《宪法》的规定,《缔结条约程序法》未规定中国国家主席的主动缔约权,由此造成了立法与实践的脱节。同时,由于中国《宪法》和《缔结条约程序法》中有关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批准条约方面的权力存在错位,进而导致条约与国内法关系难以厘清。因此,完善《缔结条约程序法》,应构造以《宪法》为核心的国际法立法与国内法立法体系,使两个法律体系在立法程序上实现良好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约缔结程序 缔约权 国家元首 全国人大
下载PDF
论人权在中国的主流化与本土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柳华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7-120,共4页
人权主流化是国际人权运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新的趋势,并与中国政府倡导的"科学发展观"相契合。从中国政府发表第一个人权白皮书,到"人权入宪",再到制定和实施首个《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人权... 人权主流化是国际人权运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新的趋势,并与中国政府倡导的"科学发展观"相契合。从中国政府发表第一个人权白皮书,到"人权入宪",再到制定和实施首个《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人权主流化在中国取得了重要成就。但是,当前中国的人权主流化也还面临着在立法和决策中细化和深化人权内容、探索建立国家人权机构的可行性、建设新的人权观和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的挑战等问题。在推动人权主流化的过程中,政府将承担主导性的责任,法治进程将产生关键性影响,社会文化领域的进步还有待长期不懈的努力。人权主流化可以提供新的工作维度和视角,但并不排斥跨学科、多视角地考察和分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 人权主流化 人权本土化
下载PDF
论基本权利制度变迁之国际人权法动因 被引量:4
20
作者 戴瑞君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3-223,共11页
"国际人权宪章"生效后的近40年中,受到国际人权法的启发和影响,各国宪法基本权利制度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基本权利的主体从公民逐步扩展至所有人;基本权利的内容从公民及政治权利扩展到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基本权利的保障从... "国际人权宪章"生效后的近40年中,受到国际人权法的启发和影响,各国宪法基本权利制度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基本权利的主体从公民逐步扩展至所有人;基本权利的内容从公民及政治权利扩展到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基本权利的保障从传统的公权力保障扩展到有专门人权机构参与的保障;基本权利的救济途径从普通的司法救济、宪法救济扩展到国际机构的救济。国际人权法日渐增强的监督机制、各国对国际人权法的普遍接受、宪法对国际人权法的高度定位等因素,为国际人权法促成基本权利制度的变迁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基本权利 人权 国际人权条约 保障 救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