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27篇文章
< 1 2 1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组合预测的理论、方法及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结项报告
1
作者 张涛 《学术动态(北京)》 2009年第10期11-14,共4页
“组合预测的理论、方法及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课题系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立项的院重大课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汪同三研究员和张涛副研究员共同主持完成。课题最终成果为20余万字的专著《组合预测:理论... “组合预测的理论、方法及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课题系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立项的院重大课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汪同三研究员和张涛副研究员共同主持完成。课题最终成果为20余万字的专著《组合预测:理论、方法及应用》。课题组主要成员有赵京兴、沈利生、李雪松和李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宏观经济分析 方法及应用 组合预测 课题组 结项报告 经济研究所 数量经济
下载PDF
探索技术进步规律性的一部力作——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科技进步的规律性研究”成果简介
2
作者 组陈平 《学术动态(北京)》 2009年第1期18-21,共4页
《技术进步规律性研究》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钟学义研究员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科技进步的规律性研究”的最终成果。该课题于2000年立项,2005年结项并通过了评审鉴定。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部分... 《技术进步规律性研究》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钟学义研究员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科技进步的规律性研究”的最终成果。该课题于2000年立项,2005年结项并通过了评审鉴定。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部分骨干研究人员李平(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张国初、郭树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技术进步 成果简介 科技进步 课题 经济研究所 力作 数量经济
下载PDF
电子商务如何影响县域经济增长及区域协调发展--基于阿里电商发展指数的实证分析
3
作者 蔡跃洲 王建国 刘生龙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8,180,共10页
县域是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而电子商务下沉县域则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基于阿里巴巴县域层面电子商务发展指数和其他县域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电子商务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基准回归结... 县域是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而电子商务下沉县域则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基于阿里巴巴县域层面电子商务发展指数和其他县域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电子商务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表明,电子商务发展显著促进了县域经济增长。工具变量回归和稳健性分析也进一步验证了该结论。中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电子商务可以通过扩大商品销售、提高创业活跃度和促进企业创新来提升县域经济增长。区域异质性分析显示,电子商务的经济增长效应对中部县、内陆县、山区县和农村居民的影响更大,这进一步佐证了电子商务发展可以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互联网平台 县域经济 区域协调
下载PDF
基础设施多重属性建构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姗姗 孙久文 胡安俊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60,共11页
基础设施建设是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阶段,以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新的现实挑战,需要进一步厘清基础设施的内涵和发... 基础设施建设是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阶段,以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新的现实挑战,需要进一步厘清基础设施的内涵和发展规律。在区分基础设施的政策属性、资本属性和产业属性基础上,从国家尺度、区域尺度和地方尺度进行分析表明,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塑造空间发展格局具有差异化效应,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无形资本的积累和崛起,带来了区域发展路径的分异和区域发展能力的差距。因此,以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区域间合作方式,以无形资本培育缩小区域间发展能力差距,以多维政策协调统筹空间发展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 政策属性 资本属性 无形资本 区域经济协调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推动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阐释及实践探索 被引量:4
5
作者 周勇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4-37,共14页
科研服务地方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应有之义。科研机构尤其地方科研机构及有地方特殊科学使命的单位、人员应是地方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地方学术研究的开拓者、地方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科研服务地方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应有之义。科研机构尤其地方科研机构及有地方特殊科学使命的单位、人员应是地方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地方学术研究的开拓者、地方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在地方执政的坚定支持者。科研服务地方应坚持正确视角、遵循基本原则,议题有地方针对性。当前我国存在着评价体系不利科研为地方服务、地方科研脱离本地实际、地方性科研机构在地方发展或者决策中缺位或者议题不能聚焦于地方发展、地方特色的基础研究不够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统筹国家层面研究和地方层面研究,优化科研布局,合理配置资源,进一步提高科研服务地方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创新驱动发展 高质量发展 科研服务地方 科研布局
下载PDF
中国环境治理现代化历程及其经济学逻辑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友国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127,246,共16页
环境治理现代化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环境治理现代化历程可划分为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期以及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三个阶段。在不同时期,环... 环境治理现代化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环境治理现代化历程可划分为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期以及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三个阶段。在不同时期,环境治理的战略定位、组织架构、政策体系也存在差异,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得以提升和优化,既具有延续性,又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蕴含于中国环境治理中的经济思想就是不断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思想,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是这一思想的集大成者。不同的指导思想和巨大的国情差异,决定了中国环境治理的经济学逻辑与西方国家有着本质不同。未来,中国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持续不断推进环境治理现代化,继而坚强有力地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 绿色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下载PDF
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展望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7
作者 郑世林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24年第2期22-23,共2页
全国两会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观察中国、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学习宣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要政治任务。为更好地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现结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对中国经... 全国两会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观察中国、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学习宣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要政治任务。为更好地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现结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对中国经济发展形势进行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两会精神 经济发展形势 学习宣传贯彻 《政府工作报告》 学习贯彻 国家政治生活 分析与展望
下载PDF
中国实施CDM项目的CO_2减排资源:一种经济—技术—能源—环境条件下CGE模型的评估 被引量:15
8
作者 沈可挺 徐嵩龄 贺菊煌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09-114,共6页
中国人均GHG排放量在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前,增排将是合法的。但是,如果中国在快速经济增长时,通过CDM项目合作,使增排量减少,这将既有利于发达国家降低成本减排,又有利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对全球环境和经济都有好处。本文以中国“经济结... 中国人均GHG排放量在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前,增排将是合法的。但是,如果中国在快速经济增长时,通过CDM项目合作,使增排量减少,这将既有利于发达国家降低成本减排,又有利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对全球环境和经济都有好处。本文以中国“经济结构变化”、“技术进步”、“能源结构改善”以及“环境标准和法规的强化”作为要素,构造中国的CDM方案,并利用CGE模型测算这些要素改进时可能产生的CO2减排资源。本文还比较了不同方案的减排效率,分析了参数变化对减排量影响的性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CDM项目 清洁发展机制 减排资源 减排方案 发展型减排 CGE模型 温室气体排放 环境保护
下载PDF
ChatGPT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被引量:96
9
作者 郑世林 姚守宇 王春峰 《产业经济评论》 CSSCI 2023年第3期5-21,共17页
ChatGPT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将深刻地影响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本文分析了ChatGPT在人工智能产业、劳动力与就业、教育以及科学研究和科技伦理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研究认为,ChatGPT加速了生成式AI布局、劳动力市场结构... ChatGPT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将深刻地影响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本文分析了ChatGPT在人工智能产业、劳动力与就业、教育以及科学研究和科技伦理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研究认为,ChatGPT加速了生成式AI布局、劳动力市场结构演进和教育体系重塑,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科技与学术伦理、价值渗透、信息泄露等问题。此外,ChatGPT也存在着潜在威胁,其快速产业应用或将给传统产业带来了难以估量的调整成本,相应的认知污染可能会引发知识和价值观偏差。为充分利用好ChatGPT带来的发展红利,加速各种应用场景落地,并防范其可能引发诸多冲击和风险,本文最后提出了系列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人工智能 技术冲击 社会变革 政府监管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经济新范式(中)
10
作者 姜奇平 于小丽 《互联网周刊》 2024年第6期12-18,共7页
二、中国式现代化经济中的科技与生产力范式中国式现代化为经济以及经济中注入的新范式内容,首推生产力概念。西方现代经济学在指导西方式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大缺失,是在范式层没有生产力概念。例如,只有中国有技术经济学,西方没... 二、中国式现代化经济中的科技与生产力范式中国式现代化为经济以及经济中注入的新范式内容,首推生产力概念。西方现代经济学在指导西方式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大缺失,是在范式层没有生产力概念。例如,只有中国有技术经济学,西方没有技术经济学;在标准教材中,中国有生产力概念与范式,西方却没有生产力概念(不作为范式的技术,只在局部理论如生产函数中出现)与范式(仅在非主流的历史主义学派如李斯特经济学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经济学 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经济学 非主流 历史主义学派 西方式 作为范式 新范式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经济新范式(下)
11
作者 姜奇平 于小丽 《互联网周刊》 2024年第7期10-17,共8页
四、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新质范式按照管益忻的理解,新质生产力主要包括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专精特新”产品产业业态,传统产业仍处在中低端科技水平的关键技术业态、独角兽原创部分。发展新质生产力,突破口和主要方向当然是大力... 四、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新质范式按照管益忻的理解,新质生产力主要包括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专精特新”产品产业业态,传统产业仍处在中低端科技水平的关键技术业态、独角兽原创部分。发展新质生产力,突破口和主要方向当然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既要避免保护过剩产能的供给侧结构劣化倾向,也要防止弱化传统实体经济的空心化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产业 战略新兴产业 供给侧结构 过剩产能 中国式现代化 传统产业 独角兽 实体经济
下载PDF
数据空间结构:基于社会科学场论框架的理论抽象(上)
12
作者 姜奇平 于小丽 《互联网周刊》 2024年第21期8-11,共4页
数据空间是继信息空间(以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为代表)之后的第二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中国工程院提出基于数据场的数据空间概念,这是数据基础设施、数据经济(数据产业化)和产业数据化的高度理论抽象。数据场本是一个来自物理学的概... 数据空间是继信息空间(以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为代表)之后的第二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中国工程院提出基于数据场的数据空间概念,这是数据基础设施、数据经济(数据产业化)和产业数据化的高度理论抽象。数据场本是一个来自物理学的概念,用物理学的场论来概括解释数据的空间特征。当把数据场的概念从技术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成为数据要素场(流通基础设施)后,如何理解与把握数据空间作为物理的空间与社会空间的结合,需要理论创新。本文试图将“社会科学中的场论”的研究框架,用于数据空间的解释,重点为数据空间技术体系提供一种前后一致的功能性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数据场 数据空间 流通基础设施 场论 数据化 空间特征
下载PDF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与企业ESG表现——基于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
13
作者 张容嘉 李云飞 王乐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83,共12页
契合绿色、可持续新发展的ESG理念日益受到政府、投资机构、企业管理者的关注。如何提升企业ESG表现,内化企业ESG实践的外部性,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给出了新思路。为避免传统渐进DID模型预设偏误、维度诅咒、模型强假定等问题,... 契合绿色、可持续新发展的ESG理念日益受到政府、投资机构、企业管理者的关注。如何提升企业ESG表现,内化企业ESG实践的外部性,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给出了新思路。为避免传统渐进DID模型预设偏误、维度诅咒、模型强假定等问题,充分考虑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本文采用2006~2023年上市企业数据,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评估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显著提升了企业ESG表现,且分别对企业E表现、S表现、G表现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重设机器学习模型、更换被解释变量、工具变量回归等方法后结论仍然成立。“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主要通过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和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ESG表现,且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程度高地区、国有企业中提升效应更加显著。本文进而提出大力推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依托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促进企业ESG表现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ESG 表现 双重机器学习 技术升级 数字化转型 质生产力 上市企业 数字经济
下载PDF
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建所20周年
14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5,共3页
一、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自1980年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技术经济研究所以来,至今已经历了20年的发展历程。在此期间,于1982年由原经济研究所的数量经济研究室、工业经济研究所的管理现代化研究室,和技术经... 一、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自1980年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技术经济研究所以来,至今已经历了20年的发展历程。在此期间,于1982年由原经济研究所的数量经济研究室、工业经济研究所的管理现代化研究室,和技术经济研究所共同开始筹建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1985年4月20日,经中国社会科学院批准结束筹备状态,全所共设6个研究室:经济系统分析室、经济模型室、工业技术经济室、国土与农业技术经济室、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室、数量经济理论与方法室。1994年,工业技术经济室调整为环境技术经济室,国土与农业技术经济室调整为资源技术经济室。自90年代中期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发展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技术经济研究的动态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吕岩威 刘洋 李平 《科学决策》 CSSCI 2017年第8期69-94,共26页
本文以1992年以来技术经济研究领域的中文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 Ⅴ,对CNKI数据库该领域文献的发表时间、刊载期刊、高产作者与高产机构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共词聚类分析法探讨1992-2016年中国技术经济研究的主要内... 本文以1992年以来技术经济研究领域的中文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 Ⅴ,对CNKI数据库该领域文献的发表时间、刊载期刊、高产作者与高产机构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共词聚类分析法探讨1992-2016年中国技术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专题,进而构建"关注度"指数、"新颖度"指数和战略坐标图,揭示1992-2016年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专题的分布特征、研究热点与研究方向。结果表明:关于"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高新技术产业化与政府行为创新"等问题是该领域关注的主要热点,而"产业升级与科技金融支持"、"知识溢出与创新的空间分析"等问题则是该领域较为新颖的研究方向。最后进一步对中国技术经济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经济 文献计量 共词聚类分析 战略坐标分析 知识图谱
下载PDF
中国的经济发展及与中亚五国的经济技术合作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京文 张景曾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7,共6页
本文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及与中亚五国经济技术合作的前景进行预测与展望
关键词 中国经济 中亚五国 经济技术合作
下载PDF
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城市间劳动力市场分割:“加深鸿沟”还是“熨平丘壑”?
17
作者 崔琳昊 冯烽 《当代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5,共12页
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着力点。基于2011—2019年全国27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测度城市数字经济水平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两者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降低了城市间劳动力市场分割程... 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着力点。基于2011—2019年全国27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测度城市数字经济水平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两者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降低了城市间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其主要途径是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并通过优化市场匹配效率提高劳动力流动收益。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建立劳动力统一大市场的作用主要在于打破了内陆偏远城市和经济落后城市的劳动力流动壁垒。进一步分析表明,产业集聚和城市创新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数字经济进一步发挥熨平劳动力市场“丘壑”的作用。因此,应进一步加强数字经济时代的劳动力保障,建立开放包容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体系,并推动城市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同时加大科技创新企业扶持力度,以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为抓手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对劳动力市场效率的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劳动力市场分割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劳动力流动 产业集聚 城市创新
下载PDF
新常态下中国技术经济学前沿动态——评议2015年中国技术经济论坛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平 王宏伟 陈星星 《科技促进发展》 2016年第3期269-275,共7页
2015年中国经济继续处于"新常态"的换挡期,国内经济迫切需要寻求新的增长点。以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加快产业升级,发展信息科技已成为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国内技术经济学前沿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与转型,政府治理、产... 2015年中国经济继续处于"新常态"的换挡期,国内经济迫切需要寻求新的增长点。以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加快产业升级,发展信息科技已成为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国内技术经济学前沿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与转型,政府治理、产业升级与金融创新,"互联网+"与中国制造2025,以及创业与创新、能源与环境、公共经济学等领域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经济 前沿动态 新常态 经济转型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空间分布、经济效应与影响因素
19
作者 朱兰 冷宇辰 张彤进 《宏观质量研究》 2025年第2期42-54,共13页
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该文尝试使用2010—2020年城市制造业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和企业存活数量,衡量区域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程度,并分析区域人工智... 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该文尝试使用2010—2020年城市制造业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和企业存活数量,衡量区域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程度,并分析区域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的经济效应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具有时间上从2016年后加速发展,空间上“东多西少、高度集中”的分布特征;(2)城市制造业人工智能发展通过推动第二产业发展和扩大劳动就业,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且这一经济效应在高收入地区更为显著;(3)使用事件分析法发现,2016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出台显著影响了地区制造业人工智能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且相较于非第二产业主导的地区,第二产业主导地区工业领域人工智能企业进入数量下降,退出数量增多,净进入企业数量减少,进一步拉大了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的区域差距。研究结论对于了解区域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的经济现象,制定具有行业针对性和区域联动性的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制造业 实数融合 融合特征 经济效应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人工智能发展对我国流通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分析
20
作者 赵兵 万相昱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6-19,共4页
如何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大好机遇是数字经济时代各行业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以流通业为例,基于我国2017-2021年的省域经验数据就人工智能发展对我国流通业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发展不仅能够对我... 如何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大好机遇是数字经济时代各行业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以流通业为例,基于我国2017-2021年的省域经验数据就人工智能发展对我国流通业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发展不仅能够对我国流通业效率产生直接的正向赋能作用,而且还能够通过技术创新的中介渠道对我国流通业效率产生间接的赋能作用,且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表现为部分中介效应作用,具有进一步增强人工智能对我国流通业效率的正向赋能作用。最后,本文从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建立数据共享和开放合作机制、培养人工智能技术人才和提升技能水平、加强人工智能应用的监管和规范、推动跨界合作和创新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助力流通业效率提升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时代 人工智能 流通业效率 技术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