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5篇文章
< 1 2 1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建所20周年
1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5,共3页
一、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自1980年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技术经济研究所以来,至今已经历了20年的发展历程。在此期间,于1982年由原经济研究所的数量经济研究室、工业经济研究所的管理现代化研究室,和技术经... 一、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自1980年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技术经济研究所以来,至今已经历了20年的发展历程。在此期间,于1982年由原经济研究所的数量经济研究室、工业经济研究所的管理现代化研究室,和技术经济研究所共同开始筹建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1985年4月20日,经中国社会科学院批准结束筹备状态,全所共设6个研究室:经济系统分析室、经济模型室、工业技术经济室、国土与农业技术经济室、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室、数量经济理论与方法室。1994年,工业技术经济室调整为环境技术经济室,国土与农业技术经济室调整为资源技术经济室。自90年代中期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发展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组合预测的理论、方法及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结项报告
2
作者 张涛 《学术动态(北京)》 2009年第10期11-14,共4页
“组合预测的理论、方法及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课题系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立项的院重大课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汪同三研究员和张涛副研究员共同主持完成。课题最终成果为20余万字的专著《组合预测:理论... “组合预测的理论、方法及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课题系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立项的院重大课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汪同三研究员和张涛副研究员共同主持完成。课题最终成果为20余万字的专著《组合预测:理论、方法及应用》。课题组主要成员有赵京兴、沈利生、李雪松和李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宏观经济分析 方法及应用 组合预测 课题组 结项报告 经济研究所 数量经济
下载PDF
探索技术进步规律性的一部力作——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科技进步的规律性研究”成果简介
3
作者 组陈平 《学术动态(北京)》 2009年第1期18-21,共4页
《技术进步规律性研究》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钟学义研究员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科技进步的规律性研究”的最终成果。该课题于2000年立项,2005年结项并通过了评审鉴定。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部分... 《技术进步规律性研究》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钟学义研究员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科技进步的规律性研究”的最终成果。该课题于2000年立项,2005年结项并通过了评审鉴定。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部分骨干研究人员李平(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张国初、郭树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技术进步 成果简介 科技进步 课题 经济研究所 力作 数量经济
下载PDF
大项目经济开发:内涵、功能、作用途径及研究展望
4
作者 周勇 《晋阳学刊》 2024年第1期115-122,共8页
项目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色。举国体制背景下,集中力量办大事成为我国重大能力和优势,办大事就是要做大项目。大项目因为体量大、体系复杂,具有“大设施”“大投资”“大商品”“大服务”“大竞争”“大交易”“大... 项目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色。举国体制背景下,集中力量办大事成为我国重大能力和优势,办大事就是要做大项目。大项目因为体量大、体系复杂,具有“大设施”“大投资”“大商品”“大服务”“大竞争”“大交易”“大辐射”“大集聚”“大平台”“大开发”“大创新”“高门槛”“大发展”“大影响”等性质,所以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变经济社会结构,而不是像中小项目那样被动地接受既定经济社会结构。大项目开发以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形成巨大“能”级,具有大发展功能、显著性市场影响功能、治理结构改变功能,主要依托个体、区域、空间、产业、部门,发挥具体作用。需要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背景下的大项目经济发展规律,总结管理经验,下一步的研究可从微观市场和宏观调控两方面继续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项目 评估 内涵 功能 作用途径 展望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经济新范式(中)
5
作者 姜奇平 于小丽 《互联网周刊》 2024年第6期12-18,共7页
二、中国式现代化经济中的科技与生产力范式中国式现代化为经济以及经济中注入的新范式内容,首推生产力概念。西方现代经济学在指导西方式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大缺失,是在范式层没有生产力概念。例如,只有中国有技术经济学,西方没... 二、中国式现代化经济中的科技与生产力范式中国式现代化为经济以及经济中注入的新范式内容,首推生产力概念。西方现代经济学在指导西方式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大缺失,是在范式层没有生产力概念。例如,只有中国有技术经济学,西方没有技术经济学;在标准教材中,中国有生产力概念与范式,西方却没有生产力概念(不作为范式的技术,只在局部理论如生产函数中出现)与范式(仅在非主流的历史主义学派如李斯特经济学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经济学 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经济学 非主流 历史主义学派 西方式 作为范式 新范式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经济新范式(下)
6
作者 姜奇平 于小丽 《互联网周刊》 2024年第7期10-17,共8页
四、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新质范式按照管益忻的理解,新质生产力主要包括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专精特新”产品产业业态,传统产业仍处在中低端科技水平的关键技术业态、独角兽原创部分。发展新质生产力,突破口和主要方向当然是大力... 四、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新质范式按照管益忻的理解,新质生产力主要包括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专精特新”产品产业业态,传统产业仍处在中低端科技水平的关键技术业态、独角兽原创部分。发展新质生产力,突破口和主要方向当然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既要避免保护过剩产能的供给侧结构劣化倾向,也要防止弱化传统实体经济的空心化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产业 战略新兴产业 供给侧结构 过剩产能 中国式现代化 传统产业 独角兽 实体经济
下载PDF
ChatGPT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被引量:36
7
作者 郑世林 姚守宇 王春峰 《产业经济评论》 2023年第3期5-21,共17页
ChatGPT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将深刻地影响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本文分析了ChatGPT在人工智能产业、劳动力与就业、教育以及科学研究和科技伦理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研究认为,ChatGPT加速了生成式AI布局、劳动力市场结构... ChatGPT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将深刻地影响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本文分析了ChatGPT在人工智能产业、劳动力与就业、教育以及科学研究和科技伦理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研究认为,ChatGPT加速了生成式AI布局、劳动力市场结构演进和教育体系重塑,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科技与学术伦理、价值渗透、信息泄露等问题。此外,ChatGPT也存在着潜在威胁,其快速产业应用或将给传统产业带来了难以估量的调整成本,相应的认知污染可能会引发知识和价值观偏差。为充分利用好ChatGPT带来的发展红利,加速各种应用场景落地,并防范其可能引发诸多冲击和风险,本文最后提出了系列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人工智能 技术冲击 社会变革 政府监管
下载PDF
中国对非洲境外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经济相互影响研究
8
作者 张延群 《全球化》 2023年第6期42-50,135,共10页
在过去20年中,中国与非洲的进出口贸易及中国对非洲的境外直接投资(ODI)快速增长,2003—2022年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5.4%和27.1%。一些文献对中国在非洲ODI的驱动因素,以及中非经贸关系的不断加强对非洲国家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到的结... 在过去20年中,中国与非洲的进出口贸易及中国对非洲的境外直接投资(ODI)快速增长,2003—2022年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5.4%和27.1%。一些文献对中国在非洲ODI的驱动因素,以及中非经贸关系的不断加强对非洲国家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到的结论不尽相同。本文运用2003—2021年中国在非洲ODI存量最大的20个国家的数据,实证研究ODI的决定因素以及与东道国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并对其他影响ODI的因素,如东道国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治理水平,以及是否与ODI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总体和长期看,东道国经济增长是中国对非洲ODI的主要驱动因素,同时社会治理水平高、与ODI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的国家能吸引到更多的ODI,自然资源禀赋对ODI的影响不显著。中国ODI对部分东道国经济有长期或短期的正向促进作用。本文还对未来中国对非洲ODI的走势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直接投资 经济发展 社会治理 跨国投资
下载PDF
中国技术经济研究的动态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吕岩威 刘洋 李平 《科学决策》 CSSCI 2017年第8期69-94,共26页
本文以1992年以来技术经济研究领域的中文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 Ⅴ,对CNKI数据库该领域文献的发表时间、刊载期刊、高产作者与高产机构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共词聚类分析法探讨1992-2016年中国技术经济研究的主要内... 本文以1992年以来技术经济研究领域的中文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 Ⅴ,对CNKI数据库该领域文献的发表时间、刊载期刊、高产作者与高产机构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共词聚类分析法探讨1992-2016年中国技术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专题,进而构建"关注度"指数、"新颖度"指数和战略坐标图,揭示1992-2016年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专题的分布特征、研究热点与研究方向。结果表明:关于"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高新技术产业化与政府行为创新"等问题是该领域关注的主要热点,而"产业升级与科技金融支持"、"知识溢出与创新的空间分析"等问题则是该领域较为新颖的研究方向。最后进一步对中国技术经济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经济 文献计量 共词聚类分析 战略坐标分析 知识图谱
下载PDF
数字经济提升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了吗?
10
作者 朱承亮 杨曼 李勃昕 《环境经济研究》 2024年第1期1-20,共20页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做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本文以2012—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在运用熵值法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采用GML生产率指数测算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制造业绿色...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做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本文以2012—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在运用熵值法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采用GML生产率指数测算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越大,这一结论具有稳健性;数字经济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且随着滞后期数增加,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越大;数字经济对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东部、中部、南方地区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但对西部地区存在抑制作用,对北方地区影响不显著;数字经济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提高市场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数字化人力资本水平等渠道提升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建议从加快数字技术赋能、重视数字技术鸿沟、培养数字转型人才等方面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人力资本
下载PDF
数字经济竞争政策需要创新与进一步完善——在生态中促成效率与公平统一
11
作者 姜奇平 于小丽 《互联网周刊》 2024年第4期12-17,共6页
对数字经济来说,市场发展环境背后的理论,需要进行这样一个深化:要重新反思市场与企业的联系与区别,把两者特征融入一个统一的资源配置场,来加以理解。以平台生态为代表的双边市场,既是一个商品市场,又是一个要素市场。但与工业经济的... 对数字经济来说,市场发展环境背后的理论,需要进行这样一个深化:要重新反思市场与企业的联系与区别,把两者特征融入一个统一的资源配置场,来加以理解。以平台生态为代表的双边市场,既是一个商品市场,又是一个要素市场。但与工业经济的明显区别在于,工业时代被称为企业的要素市场,是一个等价但不平等的契约组合;数字时代的要素市场,将第一次成为等价且平等交换的契约市场。如何保证这种平等性,就成了优化市场环境的新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市场 资源配置 效率与公平 平等交换 联系与区别 契约市场 契约组合 数字时代
下载PDF
能量投入与成本视角的氢能技术经济分析与产业发展政策
12
作者 刘丹 刘强 《中国能源》 2023年第9期37-48,共12页
本文对氢能发展的能量效益与技术经济成本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氢能发展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氢能产业的发展路径应包括:(1)扩大应用范围,并通过需求增长拉动相应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多使用低成本能源制氢;(2)继续突破关键性产业... 本文对氢能发展的能量效益与技术经济成本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氢能发展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氢能产业的发展路径应包括:(1)扩大应用范围,并通过需求增长拉动相应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多使用低成本能源制氢;(2)继续突破关键性产业技术,实现技术成本的下降,主要在制氢环节和燃料电池环节;(3)寻找更能承担较高成本的用氢领域,主要是应急电力保障;(4)发展载氢液体燃料解决综合能源消耗尤其是在储存和运输中能耗过高的问题,建议使用褐煤、煤层气等廉价化石能源来源的氢与碳捕捉、生物碳相结合的制取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可再生能源 碳中和
下载PDF
中国环境技术经济学研究前沿动态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金晓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9-154,共6页
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处理好经济、环境、技术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大量理论和现实问题离不开“环境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常态”下,环境技术经济学前沿向供给侧改革与绿色转型发展,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 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处理好经济、环境、技术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大量理论和现实问题离不开“环境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常态”下,环境技术经济学前沿向供给侧改革与绿色转型发展,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动力、路径与制度创新,生态环境约束下的环境技术创新与发展路径,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绿色发展的评价理论、方法及实践,绿色发展与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发展的关系等领域深化。环境技术经济学研究应立足学科前沿,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以社会重大现实需求为着力点,加强学科建设和前沿拓展,实现环境技术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技术经济学 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 转型升级
原文传递
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14
作者 王宏伟 张静 贾扬帆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0-131,共12页
本文在清晰界定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高效供给、高质需求、协调公平、绿色发展、经济安全与开放等维度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11—2021年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及各区域和省域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研... 本文在清晰界定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高效供给、高质需求、协调公平、绿色发展、经济安全与开放等维度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11—2021年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及各区域和省域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从全国整体来看,我国高质量发展情况持续改善;从区域层面来看,各区域高质量发展平稳地同步提升,其中东部表现要优于中部、东北部和西部,西部地区亟须追赶其他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动态测度
下载PDF
基础方法应用研究并重 学术团体促进科研发展——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08年(宁波)年会综述
15
作者 彭战 《学术动态(北京)》 2008年第17期11-14,共4页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08年(宁波)年会于5月在宁波大学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会理事长汪同三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被誉为“欧元之父”的罗伯特·蒙代尔出席大会并做了主题演讲。学会副理事长宁波...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08年(宁波)年会于5月在宁波大学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会理事长汪同三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被誉为“欧元之父”的罗伯特·蒙代尔出席大会并做了主题演讲。学会副理事长宁波大学副校长唐绍祥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年会共收到论文324篇,包括会员在内的418名代表参加了该次年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年会综述 经济学会 宁波大学 科研发展 学术团体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应用
下载PDF
中国实施CDM项目的CO_2减排资源:一种经济—技术—能源—环境条件下CGE模型的评估 被引量:15
16
作者 沈可挺 徐嵩龄 贺菊煌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09-114,共6页
中国人均GHG排放量在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前,增排将是合法的。但是,如果中国在快速经济增长时,通过CDM项目合作,使增排量减少,这将既有利于发达国家降低成本减排,又有利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对全球环境和经济都有好处。本文以中国“经济结... 中国人均GHG排放量在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前,增排将是合法的。但是,如果中国在快速经济增长时,通过CDM项目合作,使增排量减少,这将既有利于发达国家降低成本减排,又有利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对全球环境和经济都有好处。本文以中国“经济结构变化”、“技术进步”、“能源结构改善”以及“环境标准和法规的强化”作为要素,构造中国的CDM方案,并利用CGE模型测算这些要素改进时可能产生的CO2减排资源。本文还比较了不同方案的减排效率,分析了参数变化对减排量影响的性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CDM项目 清洁发展机制 减排资源 减排方案 发展型减排 CGE模型 温室气体排放 环境保护
下载PDF
加力提效扩大内需 持续增强内生动力——2023年年中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智库课题组 李雪松 +5 位作者 张慧慧 冯明 汪红驹 李双双 张彬斌 左鹏飞 《改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0,共10页
202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整体呈现恢复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产业升级厚积薄发,但经济恢复内生动力和可持续性仍待增强,内需不足是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应把握扩大内需和提振信心两大关键,将宏观调控和深化体制改革结合起来,... 202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整体呈现恢复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产业升级厚积薄发,但经济恢复内生动力和可持续性仍待增强,内需不足是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应把握扩大内需和提振信心两大关键,将宏观调控和深化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双管齐下,形成推动经济内生增长、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宏观调控方面,建议以扩大内需为主要着力点,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统筹协调,优化政策工具组合,增强经济持续好转的内生动力。体制改革方面,建议推出关键改革举措,引导微观市场主体稳定预期、提振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 扩大内需 提振信心 宏观调控 体制改革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价格管制的碳排放及经济影响——基于非完全竞争CGE模型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希栋 娄峰 张晓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6-84,共9页
中国天然气产业的最大特点是垄断程度较强,政府对天然气产业的各个环节均存在价格管制。鉴于此,本文通过构建CGE模型以期全面量化分析政府对天然气产业价格管制政策变动产生的影响,从而为政府制定决策提供可供借鉴的依据。与以往的研究... 中国天然气产业的最大特点是垄断程度较强,政府对天然气产业的各个环节均存在价格管制。鉴于此,本文通过构建CGE模型以期全面量化分析政府对天然气产业价格管制政策变动产生的影响,从而为政府制定决策提供可供借鉴的依据。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构建的静态CGE模型,不仅刻画了天然气产业非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还刻画了政府对天然气产业的价格管制行为。运用该模型,本文分别从消费侧以及供应侧的角度模拟了政府对天然气产业价格管制政策变动对我国碳排放及经济的影响,并且从经济结构以及能源消费结构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了天然气价格管制政策变动的二氧化碳排放机制。模拟结果表明:1消费侧价格管制。提高天然气价格能够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能源消费结构调整降低经济主体对天然气的消费进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由于天然气市场规模的缩小导致天然气产业的超额利润率有所下降。提高天然气价格提高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降低了实际GDP以及居民福利水平。降低天然气价格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传导机制以及经济影响与提高天然气价格产生的影响类似,但是作用效果基本上相反。2供应侧价格管制。取消天然气供应侧价格管制能够通过优化要素配置促进实际GDP的增长、居民福利水平的改善并且降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在收入效应的作用下不仅提高了经济主体对天然气的消费还提高了对能源总量的消费,从而增加了二氧化碳排放,同时由于天然气市场规模的扩大促进了天然气产业超额利润率的增长。因此,应该逐渐建立完善的天然气价格管理体制,确保天然气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天然气产业超额利润率进行管控,避免产生较大的负面收入分配效应;逐步取消天然气供应侧的价格管制,打破行政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动天然气产业的市场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非完全竞争 价格管制 市场结构 CGE模型
下载PDF
开放政府数据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晨 万相昱 +1 位作者 姜智超 唐亮 《中国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共11页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数据要素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作为全社会数据资源的主要掌握者政府,无论考虑公众知情权还是经济社会效益,都应当适度公开政府数据,用以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和创造经济价值。关注开放政府数据和...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数据要素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作为全社会数据资源的主要掌握者政府,无论考虑公众知情权还是经济社会效益,都应当适度公开政府数据,用以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和创造经济价值。关注开放政府数据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理论分析指出公共数据开放不仅可以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生产、创新等所需数据要素,直接拉动经济增长,而且可以通过提高政府治理效能间接发挥经济增长效应。利用2004—2019年1911个国家样本,实证发现开放政府数据可以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虽然政府治理效能的间接影响显著,但是直接经济增长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异质性分析发现,信息通信技术越先进,开放政府数据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意味着“技术+数据”是发挥政府数据要素价值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政府数据 经济增长 政府治理效能 信息通信技术
下载PDF
中国区域创新对宏观经济影响的计量研究——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实证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孙建 吴利萍 齐建国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6-73,共8页
本文通过在中国小型宏观计量协整模型中嵌入区域创新生产函数从而将区域技术创新活动与国家宏观经济活动相联系的区域—宏观经济分析模型,研究了中国三大区域研发投入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模拟分析表明,中国三大区域研发投入增加有利... 本文通过在中国小型宏观计量协整模型中嵌入区域创新生产函数从而将区域技术创新活动与国家宏观经济活动相联系的区域—宏观经济分析模型,研究了中国三大区域研发投入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模拟分析表明,中国三大区域研发投入增加有利于中国城市化发展,有利于中国居民收入增加,有利于国家经济增长;在所考虑的八大宏观经济变量中,中国区域研发投入增加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最大,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位;三大区域研发投入增加,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影响程度的大小按东中西的顺序排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协整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