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4篇文章
< 1 2 1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征集优秀论文
1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8-168,共1页
为遴选出能够代表中国新闻传播学年度最高水平的优秀学术论文,反映过去一年中国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新进展,引领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决定以《中国新闻年鉴... 为遴选出能够代表中国新闻传播学年度最高水平的优秀学术论文,反映过去一年中国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新进展,引领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决定以《中国新闻年鉴》为载体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012年度优秀新闻传播学论文征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新闻传播学 优秀论文 征集活动 研究所 《中国新闻年鉴》 传播学研究 学术论文
下载PDF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征集优秀论文
2
作者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6-176,共1页
为遴选出能够代表中国新闻传播学年度最高水平的优秀学术论文,反映过去一年中国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新进展,引领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决定以《中国新闻... 为遴选出能够代表中国新闻传播学年度最高水平的优秀学术论文,反映过去一年中国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新进展,引领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决定以《中国新闻年鉴》为载体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012年度优秀新闻传播学论文征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新闻传播学 优秀论文 征集活动 研究所 《中国新闻年鉴》 传播学研究 学术论文
原文传递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征集优秀论文
3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6-96,共1页
为遴选出能够代表中国新闻传播学年度最高水平的优秀学术论文,反映过去一年中国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新进展,引领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决定以《中国新闻... 为遴选出能够代表中国新闻传播学年度最高水平的优秀学术论文,反映过去一年中国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新进展,引领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决定以《中国新闻年鉴》为载体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012年度优秀新闻传播学论文征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新闻传播学 优秀论文 征集活动 研究所 《中国新闻年鉴》 传播学研究 学术论文
原文传递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跨国媒体的跨文化传播战略研究”:以相对超验的思维观照跨国传媒以跨文化传播的理论指导跨国传媒战略研究
4
作者 姜飞 《学术动态(北京)》 2009年第1期13-15,共3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于2008年申请立项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跨国媒体的跨文化传播战略研究”。课题计划于2009年启动,2012年完成,课题主持人为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姜飞副研究员。课题组成员将整合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些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于2008年申请立项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跨国媒体的跨文化传播战略研究”。课题计划于2009年启动,2012年完成,课题主持人为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姜飞副研究员。课题组成员将整合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些研究所相关优势力量,并吸收来自中央党校、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研究领域涵盖社会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跨文化传播 课题计划 传播战略 传媒战略 跨国 媒体 观照
下载PDF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所卜卫等提出社会科学成果评估指标体系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力丹 《新闻记者》 1998年第4期10-12,共3页
写学术论文,在有些行业也许会是件难事,但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应该不在话下。同笔墨打了几十年交道,还在乎篇把论文?要是有些老编老记被告知他的论文不合规范,他一定不会服气。但现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规范化已经有了一个标准,... 写学术论文,在有些行业也许会是件难事,但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应该不在话下。同笔墨打了几十年交道,还在乎篇把论文?要是有些老编老记被告知他的论文不合规范,他一定不会服气。但现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规范化已经有了一个标准,这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卜卫主持完成的院重点项目“社会科学成果评估指标体系”。这个体系完稿于1995年,经过全院6个学科片的有代表性的研究所前后7次在各种需要评估研究成果的活动中试用,不断调整指标体系的结构,已于今年初通过了鉴定。新闻传播所也已连续3年使用这个软件,在职称评定、评奖、成果鉴定等工作上对有关成果进行评估,效果良好,得到研究人员的认可。 社会科学的成果评估一向是令人感到头痛的事情。社会科学成果无法提供像自然科学那样明确的鉴定证据,用以确定是否成果。有的学科,例如新闻学,较为年轻,学科基础不牢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评估 社会科学成果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体系 社科院 学术论文 新闻传播 社会价值 评委会
全文增补中
立足实践,面向世界:2024年新闻传播研究前沿话题盘点
6
作者 胡正荣 张帅 《青年记者》 2025年第1期5-16,34,共13页
1994年中国首次接入国际互联网,2014年“媒体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十年为周期,以媒介技术变革为时代底色,富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实践活动生动展开,面向世界的中华文明交流互鉴持续进行。站在下一个十年即将开启的重要时间节点... 1994年中国首次接入国际互联网,2014年“媒体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十年为周期,以媒介技术变革为时代底色,富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实践活动生动展开,面向世界的中华文明交流互鉴持续进行。站在下一个十年即将开启的重要时间节点,聚焦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人机交往、数字新闻业与融媒十年、全球传播样态变革中的国际传播以及媒介化社会中的连接与交往5个热点议题,勾勒与总结2024年新闻传播学的前沿话题与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知识体系 生成式人工智能 媒体融合 国际传播 媒介化社会
下载PDF
以新闻传播为落脚的中国网络社会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斌艳 《网络传播》 2013年第5期92-93,共2页
变化、突破、革新是互联网来到这个世界后给人的惊喜,也是互联网给人带来的最大压力,一切都在变化中,一切皆有可能。中国的互联网新闻传播时时在变,发展变化中的互联网新闻传播与中国社会息息相关,我们的探索和思考才刚刚开始。
关键词 新闻传播 中国网络 社会研究 互联网 中国社会
下载PDF
作为知识把关人的学术期刊——基于中国新闻传播学6本CSSCI期刊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朱鸿军 苗伟山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9-56,共8页
学术期刊在知识生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把关的标准和过程却一直是整个学术界隐形的规则。通过对于中国新闻传播学6本CSSCI期刊编辑的深度访谈,旨在揭示学术期刊把关论文发表的内部知识。研究发现,首先,期刊的定位和发展受到了所在组织... 学术期刊在知识生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把关的标准和过程却一直是整个学术界隐形的规则。通过对于中国新闻传播学6本CSSCI期刊编辑的深度访谈,旨在揭示学术期刊把关论文发表的内部知识。研究发现,首先,期刊的定位和发展受到了所在组织机构的强烈影响,进而会影响到期刊对于论文的选择标准;其次,匿名评审被引入,但现有新闻传播学术生态状况使得传统"三审制"依然起着较大作用;最后,格式体例和文字差错等细节容易成为作者忽视但又是编辑个体在乎的审稿因素,在论文内容的专业评判标准方面,各类期刊编辑有共性之处,但也会基于刊物的定位而有自身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知识把关人 匿名评审 新闻传播学
下载PDF
2001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概述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力丹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12,共5页
关键词 中国新闻传播学 新闻叙事 《新闻记者》 电视新闻 媒体广告 广播电视 现代传播 电视娱乐节目 网络传播研究 频道专业化
下载PDF
近十年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的基本情况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力丹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01年第1期99-103,共5页
最近 10年中国的政治家、媒介主办者和新闻传播学者各自有了相对的活动空间。政治家们异乎寻常地关注新闻传播业 ,强调把握舆论导向 ;大众媒介的主办者除了编务上保证贯彻党的方针外 ,言谈中更多的是媒介自身的经济效益问题 ;新闻传播... 最近 10年中国的政治家、媒介主办者和新闻传播学者各自有了相对的活动空间。政治家们异乎寻常地关注新闻传播业 ,强调把握舆论导向 ;大众媒介的主办者除了编务上保证贯彻党的方针外 ,言谈中更多的是媒介自身的经济效益问题 ;新闻传播学研究则趋向于学术化、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 新闻理论 研究概况 中国 1990-2000年 新闻定义 新闻价值 新闻客观性 新闻真实性
原文传递
社会主义与乡村:重构中国新闻传播学的起点 被引量:6
11
作者 沙垚 《全球传媒学刊》 CSSCI 2020年第3期62-72,共11页
近年来,站在中国新闻学百年和中国传播学四十年的新起点,重构中国新闻传播学成为学界共识,那么,如何重构?本文研究发现:无论是研究者们在学理层面的推断,还是20世纪的历史经验,都指向了社会主义与乡村,以之为起点,可以打开中国新闻传播... 近年来,站在中国新闻学百年和中国传播学四十年的新起点,重构中国新闻传播学成为学界共识,那么,如何重构?本文研究发现:无论是研究者们在学理层面的推断,还是20世纪的历史经验,都指向了社会主义与乡村,以之为起点,可以打开中国新闻传播学新的学术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乡村传播 重构新闻传播学 中国特色新闻学
下载PDF
2002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概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力丹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共3页
关键词 2002年 中国 新闻传播学研究 传媒经济研究 新闻法治 新闻职业道德 新闻理论研究
下载PDF
农村俱乐部: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盲点 被引量:2
13
作者 沙垚 《现代视听》 2020年第9期85-85,共1页
关于农村俱乐部的研究,我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村读报组的历史考察——以关中地区为例》和《再谈农村俱乐部:农民的文化主体性与农村文艺的组织化》两篇文章中已经有所讨论,但前者是以农村读报组为切入点,没有从新闻传播史的视角对农村... 关于农村俱乐部的研究,我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村读报组的历史考察——以关中地区为例》和《再谈农村俱乐部:农民的文化主体性与农村文艺的组织化》两篇文章中已经有所讨论,但前者是以农村读报组为切入点,没有从新闻传播史的视角对农村俱乐部进行整体性的描述;而后者更多是从农村文艺的角度进行讨论,缺乏新闻传播的学科关照。在后续的阅读和思考中,我越发意识到农村俱乐部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说它是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盲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主体性 新闻传播史 俱乐部 农村文艺 盲点 关中地区 整体性 组织化
下载PDF
我国人工智能与社会科学耦合发展的热点与趋势研究--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嘉琪 杨斌艳 《数据与计算发展前沿》 CSCD 2022年第6期77-91,共15页
【目的】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为社会科学研究带来结构性冲击与革命性机遇,厘清人工智能与社会科学跨学科融合发展的关键特征与规律,具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方法】本文利用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对中文CNKI数据库中1992—2021年我... 【目的】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为社会科学研究带来结构性冲击与革命性机遇,厘清人工智能与社会科学跨学科融合发展的关键特征与规律,具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方法】本文利用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对中文CNKI数据库中1992—2021年我国“人工智能+社会科学”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发展态势、演变历程、前沿热点等方面的分析。【结果】我国“人工智能+社会科学”研究整体呈现“局部起伏波动,总量持续增长”趋势。研究层次呈现强技术驱动性,跨学科形成“两强多面”格局。小规模学术圈层逐渐形成,复合型高产学者仍很稀缺。研究前沿正逐渐由以“机器人”、“计算机视觉”、“知识工程”等为主的热点词汇,过渡到“智能时代”、“算法治理”、“数字经济”等主题中。【结论】人工智能为社会科学研究带来了研究范式转换与范围变化的同时,也强化了人类多视角、全方位、全领域的观察能力,提升了社会科学的解释与预测精度。本文结论有助于为社会各界合力推动人工智能社会科学学科化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社会科学 学科化发展 可视化文献计量
下载PDF
旧识解读新知 创新构建体系——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总结反思
15
作者 刘博睿 季为民 《新闻爱好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15,共5页
近几年,中国重大历史纪念日频密,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围绕关键年份的通史梳理,党的早期宣传活动回溯,媒介对近代社会的启蒙、变革等议题进行了重点探讨。新史料、新方法的发掘与运用进一步拓展了学科外延,学术史的梳理也为学科的转型和... 近几年,中国重大历史纪念日频密,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围绕关键年份的通史梳理,党的早期宣传活动回溯,媒介对近代社会的启蒙、变革等议题进行了重点探讨。新史料、新方法的发掘与运用进一步拓展了学科外延,学术史的梳理也为学科的转型和发展描绘出清晰脉络。结合时代话语,新闻史研究将作为"旧识"的史料,解读成"新知"。未来,我国新闻传播史研究要坚持和强化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指导,借鉴不同学科优势,进一步强化学科深度和广度,借助新知识、新技术、新工具,深入研究史料,提出新观点、新成果,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史 研究 多元 创新 学科建设
下载PDF
国际传播视域下“中国旅行”火爆的原因与启示 被引量:3
16
作者 曾庆香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99-102,共4页
随着我国推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入境游的外国游客人次激增,“China Travel(中国旅行)”视频成为许多海外博主的“流量密码”。当前,全球信息传播秩序中官方国际舆论场的结构性导致中国国际形象被污名化,见证了中国真实情况的外国游... 随着我国推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入境游的外国游客人次激增,“China Travel(中国旅行)”视频成为许多海外博主的“流量密码”。当前,全球信息传播秩序中官方国际舆论场的结构性导致中国国际形象被污名化,见证了中国真实情况的外国游客纷纷在短视频中驳斥西方错误叙事。同时,全球信息传播秩序中民间国际舆论场的贴近性是“中国旅行”视频爆火的重要原因。提升我国国际传播效能,既要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又要调适、完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旅行” “China Travel” 国际传播
下载PDF
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新发展与再探索 被引量:6
17
作者 季为民 李斌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3-41,共9页
多年来,中国新闻史研究不断强化"本体意识"和创新研究"范式",在多个方面达成共识,学科内不断融合,新闻学和传播学相互支撑,互为补充,在学科之林占据了独特的领地。回顾2020年,新闻史研究能够灵活借鉴其它学科的范... 多年来,中国新闻史研究不断强化"本体意识"和创新研究"范式",在多个方面达成共识,学科内不断融合,新闻学和传播学相互支撑,互为补充,在学科之林占据了独特的领地。回顾2020年,新闻史研究能够灵活借鉴其它学科的范式和路径,使研究思路不断拓展,整体向着范式多样、学科融合的方向迈进。证明了中国新闻史研究体系具有科学性和不可"颠覆性",其发展处在细节补白、借鉴融合,不断升级,蓄势创新的过程中,呈现出更加温和、更加理性、更加科学的发展模式,有助于中国新闻史研究体系的进一步优化,也有助于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闻史 新发展 本体意识 范式
下载PDF
微博“热”的“冷”解析——2010年中国微博发展态势、传播功能及社会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世禄 刘瑞生 王文博 《中国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1-25,共5页
当下,微博看上去很"火",其热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发展快,微博网站数量猛增,用户规模节节"攀升";第二是功能强,微博"神通广大",几乎"无所不能";第三是传播热,微博元年,明星开博,微博文化席卷天下;
关键词 传播功能 2010年 社会影响 “热” 国微 解析 主要表现 网站数量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法研究的新问题、新特点和新趋势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颖 季为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4-142,共9页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法研究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案例、新问题。新闻传播法研究视域更多关注大数据、人工智能背景下隐私权、被遗忘权、删除权、网络治理、算法新闻等新问题。新问题的研究需要研究理论和方...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法研究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案例、新问题。新闻传播法研究视域更多关注大数据、人工智能背景下隐私权、被遗忘权、删除权、网络治理、算法新闻等新问题。新问题的研究需要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新探索。此外,新闻传播法研究在学术史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也亟待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法 互联网治理 隐私权 版权
下载PDF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思想地图与中国国际传播规划的转向 被引量:23
20
作者 姜飞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3-95,131-132,共13页
自中国政府2000年提出"文化走出去"战略以及一系列国际传播规划的实施,国际传播空间的博弈日盛。中国的国际/跨文化传播研究穿越历史,又到了一个学术发展和实践方向的重要节点。作者从问题意识出发,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以《... 自中国政府2000年提出"文化走出去"战略以及一系列国际传播规划的实施,国际传播空间的博弈日盛。中国的国际/跨文化传播研究穿越历史,又到了一个学术发展和实践方向的重要节点。作者从问题意识出发,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以《美国国际/跨文化传播年刊》(1974—2008)为例,通过分析其研究主题的变迁,再现跨文化传播研究理论和实践的演变形势,烛照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在思想史层面存在的问题,呈现跨文化传播研究两个维度的博弈(战争/控制、误会/理解),推动中国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建构来指导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重大、敏感、现实问题,既回应历史、现实重大关切,也丰富中国学术生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际/跨文化传播年刊 思想史 国际传播能力 东方学 国际传播规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