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5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锻铸政体的法理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刘作翔教授学术访谈录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作翔 王勇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4-151,共8页
刘作翔教授是当代中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法理学家之一。正视国情、注重常识、关注实践、完善制度,是他长期以来形成的法学研究的显著风格和基本定位。为了让读者系统分享并理解刘作翔教授法学理论研究的核心思想和见解,尤其是近年来他关... 刘作翔教授是当代中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法理学家之一。正视国情、注重常识、关注实践、完善制度,是他长期以来形成的法学研究的显著风格和基本定位。为了让读者系统分享并理解刘作翔教授法学理论研究的核心思想和见解,尤其是近年来他关于法律与国家、法律渊源、司法改革、法律实施、法治国家等方面的思想观点,近日,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接受了西北师范大学法学院王勇教授的深度访谈。在访谈中,刘作翔教授就“法理学应关注国家和社会现实”、中国法理学的学科定位、中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宪政定位、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法律实施与法治国家建设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通过法律来锻铸政体”是理解刘作翔教授的学术志业和基本思想的一根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法理学家 法学研究 研究所 教授 学术 政体 访谈录
下载PDF
传统法:民法典的社会文化根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张生研究员访谈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生 周玉林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7,共5页
张生研究员一直专注于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问题的研究。20年来先后对《大清民律草案》、民初大理院民事判例、民国《民律草案》《中华民国民法》进行过专题研究。近年来他侧重于从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法律理念与立法技术的体系化统一等方... 张生研究员一直专注于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问题的研究。20年来先后对《大清民律草案》、民初大理院民事判例、民国《民律草案》《中华民国民法》进行过专题研究。近年来他侧重于从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法律理念与立法技术的体系化统一等方面研究中国传统法,并试图将传统法与近代民法的研究加以贯通,希望现代的民法典能够体现优秀的传统法律。他提出民法典可以直接通过原则、规则的形式吸纳传统法;还可以通过辅助性法律渊源,如习惯、司法解释(抽象解释和具体解释)的形式,间接的将传统法纳入民法体系之中。他强调在民法典中传承改造传统法,不仅仅是为了民法典涂抹上一丝民族传统的文化色彩,而是社会文化连续性的要求,这关乎民法典的文化根基和社会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传统法 传承 发展 社会文化
下载PDF
监管部门缘何又成“救火队”——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汉华
3
作者 杜珂 周汉华 《中国改革》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监管部门 周汉华 研究员 法学 政府监管机构 研究所 救火 温家宝总理 齐齐哈尔
下载PDF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图书馆馆藏特色西文旧书概览 被引量:1
4
作者 蒋隽 《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 2005年第3期11-17,共7页
法学所图书馆现有西文藏书20,000册,大部分为法学专业书籍。其中,约9,000册左右为上世纪中叶前的西文旧版书。这批书原存于图书馆地下基藏库,后于2003年6月至10月经整理分编后在图书馆二楼上架并对公众开放。这批原版西文旧书多为精装本... 法学所图书馆现有西文藏书20,000册,大部分为法学专业书籍。其中,约9,000册左右为上世纪中叶前的西文旧版书。这批书原存于图书馆地下基藏库,后于2003年6月至10月经整理分编后在图书馆二楼上架并对公众开放。这批原版西文旧书多为精装本,除少数破损残缺卷册外,其余皆保存完好。笔者曾参与了这批旧书的整理,亲手分编了其中6,000余册,并浏览了其它3,000多册。我认为,这批百年前出版的图书,其实利用价值大多已不大,有些也就只剩版本价值可言;但这数千册原版旧书也并非全是故纸一堆,若拂去时间的尘封,仔细甄别、剔理,不难发现其中许多东西对我们今天的研究仍有一定利用价值,如当时我国法学研究的热点、方向及方法,西方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的沿革等。为使其使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掘,我在此对这批原版西文旧书的情况做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文旧书 社科院法学所 研究所图书馆 法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旧书 西文 馆藏特色 概览 利用价值
原文传递
谁给消费者一双慧眼——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刘俊海博士
5
作者 李云虹 刘俊海 《法律与生活》 2006年第10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刘俊海 法学研究所 惩罚性赔偿 中国社会科学院 违约责任 广告法 虚假宣传 工商部门 双倍赔偿 赔偿
原文传递
改善营商环境需要更多司法配套制度——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刘仁文
6
作者 曹柠 刘仁文 《新华月报》 2019年第10期73-75,共3页
要避免民营企业家陷入过度的刑事风险,避免抓一个企业家就垮掉一家企业,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对于这类非暴力犯罪应当在人被抓之后通过提供保证人或保证金的方式实现取保候审。产权保护自2016年年底以来频繁进入公众视野,从官方到民间在201... 要避免民营企业家陷入过度的刑事风险,避免抓一个企业家就垮掉一家企业,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对于这类非暴力犯罪应当在人被抓之后通过提供保证人或保证金的方式实现取保候审。产权保护自2016年年底以来频繁进入公众视野,从官方到民间在2018年下半年和今年两会上更是成了主流的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 研究所 民营企业家 法学 套制 司法 环境
原文传递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法院工作的现代化——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田禾
7
作者 赵狄娜 田禾 《新华月报》 2022年第16期88-90,共3页
6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2022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发布暨中国法院信息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蓝皮书指出,2021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切实抓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信息... 6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2022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发布暨中国法院信息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蓝皮书指出,2021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切实抓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信息化建设的各项任务,优化智慧服务、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管理等信息系统,扎实推进司法数据中台和智慧法院大脑建设,推进人民法院在线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 法院信息化 智慧服务 智慧管理 信息系统 信息化建设 智慧法院
原文传递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学研究论坛——“经学典籍中的法律词语研讨会”综述
8
作者 高汉成 李建江 《学术动态(北京)》 2010年第18期2-4,共3页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主办、法学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学研究论坛——“经学典籍中的法律词语研讨会”于2010年5月8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青年人文社...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主办、法学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学研究论坛——“经学典籍中的法律词语研讨会”于2010年5月8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学研究 词语 法律 典籍 经学 论坛 综述
下载PDF
多学科视角下的妇女儿童研究新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中心课题成果报告会”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孟宪范 薛宁兰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2-88,共7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中心、“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2008年3月28日在京召开了“女性·社会·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中心课题成果报告会”。“农民工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差异”、“农民工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中心、“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2008年3月28日在京召开了“女性·社会·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中心课题成果报告会”。“农民工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差异”、“农民工流动对儿童的影响”、“流动背景下的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和养老问题”、“法制建设中的性别平等问题研究”4个院长委托交办课题的负责人在会上报告了各自的研究发现与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性别研究 课题成果 儿童研究 报告会 妇女 多学科 城市劳动力市场
下载PDF
近年中国法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中法学重点项目为中心
10
作者 陈玺 谢阳 《法学教育研究》 2019年第3期26-47,共2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法治建设进入“快车道”,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社会的深层次治理离不开法治建设保驾护航,法治建设亦亟须法治理论的支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以其设立时间最早、立项规模最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法治建设进入“快车道”,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社会的深层次治理离不开法治建设保驾护航,法治建设亦亟须法治理论的支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以其设立时间最早、立项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成为把握学科发展脉络、获悉前沿法治问题的重要平台,通过对该项目类别进行综合分析来展现当下法学研究的发展状况,为法学研究的发展指明方向,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 重点项目 当代使命
下载PDF
再论强化中国刑法学研究的主体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仁文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0-109,共20页
中国刑法学研究应当增强自己的主体性已经越来越成为当下中国刑法学界的共识。强化中国刑法学研究的主体性,应当以本国的刑法规定为逻辑起点,紧密结合本国的司法实践,充分发挥判例等对提升中国刑法学研究水平的作用。在比较法研究中要... 中国刑法学研究应当增强自己的主体性已经越来越成为当下中国刑法学界的共识。强化中国刑法学研究的主体性,应当以本国的刑法规定为逻辑起点,紧密结合本国的司法实践,充分发挥判例等对提升中国刑法学研究水平的作用。在比较法研究中要以“知他而知己”为目的,在引进域外刑法知识时,既要注意动态把握域外刑法理论的流变,又要准确判断中国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同时还要防止断章取义,并把域外刑法知识自觉融入中国刑法学的话语体系之中。在方法论上,中国刑法学研究应兼收并蓄,重视研究方法的多元性和研究视野的开阔性,并由过于强调学派之争走向折中和统一。此外,中国刑法学者还亟须补齐短板,在着力挖掘和充分利用本国历史中的传统资源、实现其现代转型方面做大量基础性的且极具难度的工作。主体性意识的强化必将激活中国刑法学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君子和而不同”的良好氛围下,更好地推进中国刑法正义的实现,展示中国刑法学的国际形象和应有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本国立法与判例 比较法 方法论 传统资源
下载PDF
繁荣科技法学研究 加快科技法制建设——纪念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成立十五周年
12
作者 段瑞春 王家福 《科技与法律》 2003年第4期1-2,共2页
在我国研究制定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的重要时候,在<科学技术进步法>实施十周年之际,我国科技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联盟之家--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迎来了成立十五周年纪念日.
关键词 中国 科学技术法学会 十五周年纪念日 法律科学研究 咨询服务
下载PDF
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
13
作者 秦前红 刘艳红 +4 位作者 赵万一 胡玉鸿 姚佳 高利红 徐雨衡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115-140,143,144,共28页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法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进而加快建构中国特色法学...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法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进而加快建构中国特色法学体系,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期圆桌,邀请法学专家学者,探讨新文科建设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关系,法学期刊的使命,以及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目的、基础、方法、路径等,以期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贡献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法学期刊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法学专家 文科建设 知识体系建构 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特色法学
原文传递
人权条约机构的一次失态与失当之举——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委员会对中国第三次履约报告的审议
14
作者 黄金荣 《人权研究》 2024年第1期63-91,共29页
2023年2月15—16日,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委员会对中国第三次履约报告正式进行了审议,该委员会关于中国的结论性意见大幅增加了新的关注问题,其中涉疆和涉藏问题、气候变化问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问题以及“一带一路”问题尤... 2023年2月15—16日,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委员会对中国第三次履约报告正式进行了审议,该委员会关于中国的结论性意见大幅增加了新的关注问题,其中涉疆和涉藏问题、气候变化问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问题以及“一带一路”问题尤其引人注目。结论性意见对“一带一路”、涉疆和涉藏事项等问题作出了很多有悖事实的指责。该委员会也无视中国的履约成就,一改其惯常实践,对中国履约“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作出了极为失衡的评价,明显体现出了对中国的偏见。在国际地缘政治紧张关系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我们应正确对待国际人权机制存在的缺陷,既应肯定其对我国人权保障制度完善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有必要对其有悖事实的指责坚决予以澄清和回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委员 结论性意见 中国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当代中国公法学研究的创新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洪雷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9-21,共3页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李步云研究员和高全喜研究员承担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研究课题,近期在北京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召开了一次学术座谈会。会议围绕着"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中国法治实践"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大家分别就...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李步云研究员和高全喜研究员承担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研究课题,近期在北京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召开了一次学术座谈会。会议围绕着"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中国法治实践"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大家分别就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中国当代的发展、转型与中国化问题,以及如何建设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中国法治实践中的指导地位,如何解决目前改革开放中所出现的诸多理论问题,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法学构建与新时期我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与看法。课题组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博大精深,富有高度的原则性和实践性,中国社会主义经历了五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就,目前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结合起来。就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来看,我们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根本精神和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致力于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积极吸收古今中外一切合理的理论内核,在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原则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理论。与会学者的观点和意见对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思考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化问题,推进我们的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实事求是地解决中国法制建设面临的一些法治疑难问题,都是有所裨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学 法学研究 当代中国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经典作家 国家机关 经典文献 公民
下载PDF
从“入世”及法学研究角度看中国两部法的修改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成思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2年第1期18-22,59,共6页
关键词 入世 中国 《商标法》 《著作权法》 注册商标 知识产权
下载PDF
从“入世”及法学研究角度看中国两部法的修改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成思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5-10,共6页
在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前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 2 0 0 1年 1 0月 2 7日通过了《商标法》修正案和《著作权法》修正案。文章从“入世”及法学研究的角度阐述了我国《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的修改。
关键词 商标 商标法 著作权 著作权法
下载PDF
三个层面看问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立法、司法及法学研究
18
作者 郑成思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39,共3页
第一层面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后,立法、司法、行政机关乃至许多企业都在忙于修改、废止与世贸组织要求相冲突的法律、法规、规章乃至司法解释等,企业则在不断研究对策.法学研究与"加入WTO"似乎还从未有过这样直接的关系.然而... 第一层面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后,立法、司法、行政机关乃至许多企业都在忙于修改、废止与世贸组织要求相冲突的法律、法规、规章乃至司法解释等,企业则在不断研究对策.法学研究与"加入WTO"似乎还从未有过这样直接的关系.然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立法、司法、法学研究的影响范围及深度,可能将超过对上述国家机关与企业的影响.因为法学研究不能停留在了解和解释修改、废止与世贸组织要求相冲突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司法解释上,这仅仅是第一层面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立法 司法 法学研究 世界贸易组织 WTO 知识产权保护 无形资产
下载PDF
法学研究所举行依法治国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理论研讨会
19
作者 法苑 《学术动态(北京)》 2008年第17期15-16,共2页
2008年4月,中匿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中心在北京召开“依法治国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纪念法学研究所成立50属年”理论研讨会。来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中央党校、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北京... 2008年4月,中匿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中心在北京召开“依法治国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纪念法学研究所成立50属年”理论研讨会。来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中央党校、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检察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政法机关、高等院校,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体制改革 依法治国 研究所 法学 改革理论 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最高人民法院
下载PDF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94届、’95届博士生学位论文目录
20
作者 田建设 《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 1996年第1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学位论文目录 制度研究 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 民法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慧星 宪法解释 反垄断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